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课程艺术设计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般情况下,优秀的公共艺术作品能够向受众群体呈现出观念、视觉以及形式上的思想创新,是在对社会大众审美需求进行提炼后的艺术抒发,也是对一个地区特定历史文化和主流意识形态的凝聚,体现出了一种生态人文方面的关怀。可见,要完成优秀的公共艺术设计创作,那么就必然需要设计者在设计中表现出创造性的思维,通过新奇的、高质量的艺术作品向受众群体提供特色的审美享受。然而,纵观我国各地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学的实际开展状况,大多数院校实行着相似的教学模式和课程设置,具有极强的同质性特征,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培养和创造性思维的拓展与发挥。在我国现代化教育中,公共艺术设计教育的开展时间较晚,并且基本上是在传统艺术课程中雕塑、壁画和工艺美术等形式上发展起来的,课程设置还处于摸索阶段,不够健全和完善。同时,我国社会上的公共艺术本身也处于相对尴尬的位置,一方面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建设对公共艺术的需求也愈加迫切,然而在另一方面,我国教育界对公共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方向还存在一定的模糊性,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直接导致公共艺术设计专业的毕业生无法正确对自身社会角色进行定位,其自身专业素质也一般很难得到社会的认同。此外,虽然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因其自身性质存在一定的特殊性与教学规律性,但是对于公共艺术设计来说,其教育仍然停留在具备了艺术设计教育的审美范畴但是却缺乏一定社会实践性阶段,过于注重艺术设计的临摹而忽视了对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保守和浮夸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社会现代化建设和发展的需要。
二、公共艺术设计教学的实践性研究
1、公共艺术设计教学必须注重课程教学的实践性
1)增强公共艺术设计教学的实践性可以促进课程的延伸和拓展。公共艺术设计的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能够有效帮助学生从理论知识的学习转向职业技能的实践应用,并在这种转换过程中加深对公共艺术设计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真正在课堂教学中使学生接收到多方面的实践考验。可以说,实践教学是对传统课堂教学缺陷的补充和完善,能够从社会需求的视角将高校公共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培养成专业的以艺术设计人才,不仅实现了对课程的补充和延伸,也是对我国教育环境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探索的进一步完善。
2)增强公共艺术设计教学的实践性可以优化教学内容。公共艺术设计由于其自身的公共性,是经过对社会大众审美需求加以提炼而进行创造的、能够对社会大众现实生活进行形象反映的学科。因此公共艺术设计课程教学离不开对现实社会立体形象的描绘和展现,而这种展现在简单的课程教学中却无法完成。公共艺术教学的实践性却很好的解决了这一点,能够在教学中让学生更加贴近真实的艺术形象,并从多角度对这些形象加以了解,为教学活动注入了新的生命力。所以高校公共艺术设计教学活动的开展应该注重加强教学实践性,让学生在实践教学中体会公众审美需求,促进学生公众审美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2、增强公共艺术设计课程教学实践性的具体策略
可以适当为学生构建校外实践实习基地。近几年,我国逐渐认识到公共艺术教育实践性的重要性,在这一方面正式提出了实践创新教育的新口号,希望各级高校能够与社会相关部门相联合,建立适当的校外实践实习教育基地,为公共艺术设计教育专业的学生提供充足的社会实践机会,不仅有利于学校教育质量的进一步提升,也能够帮助企业在艺术设计方面注入新生力量,加强学生与社会大众需求方面的联系,为社会大众提供更为优质的公共艺术审美服务。
三、增强公共艺术设计课程教学创新性的具体策略
1)进行差异性教学设计。由于公共艺术设计教育具有特殊的公共性,并且在高校教育中占用课时相对较少且较为集中,所以理论和实践学习均具有相当大的灵活性。因此,艺术设计专业教师应该在教学实践中认真探索和创新教学方式,通过多元化的教学设计,为学生提供科学的学习条件。
2)创新教学理念和方式,提高教学质量。受到传统艺术设计教学观念的束缚,我国大部分高校都以课堂灌输式教学为主要教学方式,不仅限制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也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对教学质量也产生着严重的影响。
3)通过学科交叉融合教学拓展学生思维方式。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现代公共艺术设计开始追求在坚持中国特色的前提下,增强艺术设计作品的国际文化性。所以高校公共艺术设计教学在开展基本艺术教学的同时还应该注意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加强对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使公共艺术设计教学的整体性、公共性与独特性都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专业视野,帮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良好设计习惯,并在交叉学习中创新自身设计风格。
四、结语
随着高校教学改革的逐步深化,艺术设计课程作为艺术类学生的专业必修课程对高校的课程开发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随着经济和技术的发展以及高校教学改革的逐步深入艺术设计专业岗位课程开发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继续的开发和研究,以就业为导向,以校企合作为艺术设计岗位课程开发建设的目标,进行公司化和项目化的公司运营和管理,构建艺术设计专业岗位建设与开发模式。本文将针对艺术设计专业的岗位进行人才的培养和教学目标以及教学模式和校企合作等形式的课程改革进行分析,找出艺术设计专业岗位课程开发体系监控与考评机制,进而完善和健全艺术设计岗位课程开发体系。
关键词:
艺术设计;专业岗位;课程开发;研究
一、引言
艺术设计专业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而设立的专业,艺术设计专业是培养一线设计师和应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在艺术设计课程开设和教育教学中很多的课程与市场的发展脱离,已经与艺术设计专业课程开发的最初目标相背离,关于艺术设计专业的专业岗位与课程开发相一致的原则越来越凸显,也被更多的学者和教育专家所重视,艺术设计专业的岗位开发与课程开发必须与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就业和职业岗位素养培养目标相符合,确定艺术设计专业岗位,选择行之有效的艺术设计专业岗位开发的方法和构建合理的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保障艺术设计专业岗位开发的监督机制,这些是艺术设计专业岗位课程开发的关键内容。下面将从艺术设计专业岗位课程与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和艺术设计专业岗位课程职业体系开发方面进行论述。
二、艺术设计专业岗位课程与人才培养定位
对于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岗位开发主要是对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岗位进行定位,对艺术设计专业的设置和专业岗位进行定位,归纳得出艺术设计专业岗位课程开发的培养目标定位。下面将从艺术设计专业岗位课程开发定位和艺术设计专业岗位课程人才培养目标开发方面进行阐述。
1、艺术设计专业岗位课程定位开发
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岗位进行开发,必须要找准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定位,艺术设计专业课程定位是课程开发的前提,只有找准专业课程定位,为课程建设体系制定合理的发展目标,根据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特点进行专业岗位定位,为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制定适合学生专业发展的岗位,根据艺术专业的岗位特点可以将专业拓展为视觉传达方向、产品设计方向、室内设计方向和动画设计方向以及网络设计等专业方向,现在学生毕业后一般可以从事平面设计、室内设计、广告设计和动漫设计的工作的比较多,一般从事的岗位以设计公司和企业的一线设计师、设计部经理和市场主管及自由职业设计师等职位,这就要求艺术设计专业在进行专业岗位课程定位时要以具备设计师的审美素养和设计创意能力及德育素养的设计人才,在艺术设计专业建设和培养目标上以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素质作为专业岗位的定位。
2、艺术设计专业岗位课程人才培养开发
艺术设计专业岗位课程开发主要是为了对现有的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进行改革使其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人才需求,艺术设计专业岗位课程人才培养主要是对艺术类和设计类人才的进行专业培养,使其适应社会的设计岗位,对于现有艺术设计专业课程基本都是以理论为主,对于职业院校则是根据项目教学法和任务教学法,以专业知识+项目和任务的形式,采用一系列的技能和专业项目相结合,现在的艺术设计专业课程培养的目标应定位在对设计行业及相关的职业能力的分析,从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岗位范围、岗位能力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开发以岗位项目为课程改成驱动,以专业任务为课程开发驱动,以专业学生的就业与知识学习相结合为特色,建立健全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岗位培养方案,构建艺术设计专业基本专业课程与职业素养课程相结合的体系,将学生的艺术设计专业技能与学生的思想道德和职业素养能力有机结合进行培养,按照这个思路重新规划艺术设计岗位课程建设。
三、艺术设计专业岗位课程职业体系开发
艺术设计专业的岗位课程开发与建设都要弄清楚艺术设计专业应具备的职业素养只明确了职业素养才能更好的进行岗位课程的开发和实践,从而建立和完善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职业岗位体系。下面将从艺术设计专业岗位职业分析和艺术设计专业岗位课程体系内容和艺术设计专业岗位课程开发体系的监控与评价机制方面进行论述。
1、艺术设计专业岗位职业分析
艺术设计专业岗位职业分析与岗位定位具有明显的区别,职业岗位分析侧重于对现有艺术设计市场进行分析归纳,以艺术设计市场调研为基础,以具体的艺术设计专业方向岗位为课程开发的依据,对工作中的具体岗位任务进行分析和概括,了解和归纳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应该具备的专业岗位职业能力,从而确定艺术设计专业岗位应具备的核心岗位能力和岗位素养,除了在艺术设计专业知识和能力培养外,必须将艺术设计专业岗位能力与公司和企业的实际岗位进行对接,让课程的职业能力与企业的实际工作职业岗位能力相适应,院校可以将岗位职业能力与职业能力资格考试相衔接,形成学校艺术设计专业与企业需求和发展的零距离对接,将艺术设计专业的岗位方向与具体的岗位职能资格考试相结合,使岗位能力的培养与学生的职业发展规划相适应,所有的课程设置都是以就业为直接出发点和落脚点,艺术设计专业岗位课程开发的直接目的就是为了就业,同时要强化学生的职业素养的学习和综合性的职业素质与能力的培养。
2、艺术设计专业岗位课程体系内容
艺术设计专业的岗位课程体系建设要以专业课程和核心技术能力培养为核心,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以实践性课程体系为主,将原有的课程大面积改为具体的专业课程建设和核心课程建设,同时在深化改革和优化原有课程结构的同时应大力的进行专业实践性课程的调整,让艺术设计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在学习中得到锻炼,将更多的设计项目和实践引入课堂,有可能的话直接让学生的知识转化为工作经验,将实践的课程练习转化为公司的实习和就业,将校企合作形式引入到实际的专业岗位课程建设之中,使艺术设计学生与就业的零距离接触,在深化改革艺术设计专业岗位课程的同时应重视建设校内校外的实习实训基地,让学生获得更多的实践机会,艺术设计专业岗位核心课程的建设绝非是一劳永逸,而是在实践中不断的丰富和拓展。虽然在艺术设计专业岗位课程的开发和建设的过程中有很多的学者认为高校发展艺术设计课程的核心动力就是不断的推出精品课和核心课,这些只能算作在进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深化改革的重要举措,但是这些只是相对于教师而言,区别于本文的研究内容。艺术设计专业岗位课程开发体系主要侧重于对学生职业素质能力的培养,在之前的课程体系加入更多的与艺术设计实践技能相关的课程如在艺术设计专业课程基础部分可以拓展为多部分,在一门课程中设计多元的知识与技能的岗位课程能力素养的建构。
3、艺术设计专业岗位课程体系监控与评价机制
艺术设计专业岗位课程体系的开发与建设的方法多样,通过以专业知识和技能为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来解决实际课程建设中的问题,艺术设计专业岗位课程开发体系的重点是通过对艺术设计专业的知识的学习,解决实际生活中的艺术设计实践的问题,这对于艺术设计专业适应现代技能和人才的需要具有重要的意义。艺术设计专业课程岗位开发的重点是应用现代技术完成课程,提高课程整体的开发有效性。除此之外,对于艺术设计专业岗位课程的开发应建立行之有效的评价和考核机制,将专业课程进行有效的监督和控制,让专业岗位课程体系开发的整体过程能够得到有效的监控与测评,艺术设计专业岗位课程开发评价机制可以分为艺术设计专业课程和技能实践性课程评价体系,将课程开发与教学效果和学生反馈与就业创业紧密结合,对艺术设计专业课程岗位开发可以进行多方面和多角度的评价与考核,将不适用于艺术设计专业岗位课程建设的项目进行筛选,将与艺术设计专业岗位课程开发相适应的课程和岗位进行保留,保证教育教学的课程与艺术设计专业岗位课程相一致,并形成专业与学校,专业与学生,专业与教师,专业与企业的多方联合评价机制,确保艺术设计专业岗位课程开发的能力和素质培养的有机结合。
四、结论
艺术设计专业岗位课程体系的开发与实践是对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丰富,是适应社会发展和教育教学的必经过程,构建科学合理的艺术设计岗位课程体系结构,采用多元的艺术设计专业岗位课程开发方法和专业岗位课程与学校、学生、社会多元结合的监督和评价机制,艺术设计专业岗位课程的开发是对专业发展的全面而细致的探索与开发实践的过程。
作者:李献飞 霍燕霞 单位:张家口学院
参考文献
[1]范果,对接职业岗位群的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建设[J].艺术教育,2014(8).
[2]范果,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开发与实践[J].文学教育,2015(7).
【关键词】艺术设计;环境照明;教学改革
现代建筑中的照明工程设计,目的已经不仅仅局限在为人们提供良好的光照条件上,人们更多地将关注点集中在照明工程的美学效果以及因此而对人们心理产生的特殊效应,在这种社会需求背景之下,高校对于环境照明设计课程的重视程度进一步提高。但是就目前我国高校的照明设计教学而言,还存在着专业基础知识不足、设计随意和盲目性强、师资力量薄弱等现象,由此导致实际工程操作中出现很多配光不合理和灯具选择不佳的问题,与高校设立课程之初要求的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相去甚远。
一、高校艺术设计类环境照明课程的现状反思
我国高校中的环境照明课程还刚刚起步,很多教学相关问题都有待改进。由于课程本身除了艺术设计之外,更多涉及到了物理学、数学以及建筑学等相关知识,怎样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进行综合讲授,成为不同高校照明设计课程共同面对的难题。目前,这一问题尚未得到很好的解决,使得艺术类学生对于照明设计课程的晦涩内容感到退缩,打消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教学的效果十分不理想。
(一)照明设计课程的传统知识体系与学生的专业背景不相配
在我国,由于教育的特殊性,艺术类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特别是理工科知识十分欠缺,而我国的照明设计课程,仍旧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重视对于照明亮度计算、照明实验以及电力基础理论的教学,其中掺杂了大量的公式计算,过程繁琐、复杂、枯燥,这种学习对于富有浪漫气息的艺术类学生而言,没有丝毫的吸引力,他们对于学习内容的理解能力不高,因此教学成果不佳。
(二)课程课堂建设不成熟
由于环境照明设计课程在高校中属于新兴课程,因此目前缺乏准确的教学定位,相关教师的教学经验和水平也是参差不齐,这直接造成了课程课堂建设的不成熟。首先,高校中目前安排的学习课时不够,多数院校对于照明设计课时的安排都是40个左右,而对于一般的专业课程来讲,高校至少都要安排80个课时。这种课时上的欠缺,直接增加了学生们的学习难度,所学的知识也成点状分布,难以形成系统认识。其次,照明设计课程教材内容与编排不尽理想。虽然市场上关于照明设计的书籍有很多,但是这些书籍或者偏向理工科理论,或者偏向艺术类设计,很难有二者结合的、深入浅出的教材供学生和教师们使用。
二、高校艺术设计类环境照明课程的改革方案
(一)构建合理的教学内容体系
艺术专业的学生,通常文化课基础比较差,因此环境照明设计课程不能完全照搬理工科的教学内容,而是应该由教师深入浅出地进行照明知识的传授。首先,应该增加课程的实践内容,给学生创造直观的、具体的现场照明环境,使学生们通过切身的对于光环境的体验,感受到照明设计的魅力和不同照明设计对人们心理、生理的不同影响。第二,更多地将课堂知识深入到照明环境现场,教师应该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实践出真知,通过鼓励学生的自主观察和互相讨论,使学生们发现很多课堂上没有注意到的问题,由此可以获得成倍的教学效果。第三,简化教学内容,书本上很多的理论知识,或者是生活中浅显的已知经验,或者是其他课程中已经涉及到的内容,为了提高课堂效率,教师们可以根据学生的现实情况,进行教学内容的适当简化,减少灌输式教学带来的不利影响。另外,教学内容也需要与时俱进,适时进行调整。比如在课程进行当中,倡导绿色设计的理念,鼓励学生通过合理的照明设计,达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目的。
(二)改革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与其他的课程不同,照明设计是一种强调主观感受的学习,由于不同的人对于光的感受都是微妙、复杂且不同的,这就给授课老师带来了一定的难度。目前,最有效的照明设计教学方法就是采用因势利导的手段,更多地给学生进行直观的形象演示,同时针对艺术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强的特点,在课堂中增加图像、图形等直观内容的比例,使课堂教学更加灵动、鲜活。
(三)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养
教师的水平与课堂成果的高低直接相关,高校应该加强对本校教师的培养力度,同时重视从社会上引进专业人才,以弥补学校师资力量不足的缺憾。另外,除了要提高教师的照明设计专业素质之外,学校还应重视教师综合素养的提高,重视教师的文化素养、艺术素养和道德素养,以便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的模范作用,以身作则,给学生们树立良好的榜样。
参考文献:
[1]贾思怡.艺术高校灯具与环境照明设计课程综合改革与实践[J].现代职业教育,2016,(31):66-67.
[2]刘沁.照明设计教学模式优化探索[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0(8):94-96,101.
关键词:高职艺术设计生、就业、课程改革
Abstract: based on the higher vocational art design was born the employment status investigation research and analysis and put forward the solution higher vocational art design of the employment problem born measures, and art design life curriculum system reform rational Suggestions.
Keywords: higher vocational art design birth, employment, curriculum reform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艺术设计课程是艺术设计生就业的关键,课程设置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艺术设计生的就业。为了适应新的形势下就业要求,必须进行课程改革。
一、高职艺术设计生就业现状调查
为了适应当前就业形势,特对当前艺术设计行业就业现状进行调查。本次调查的艺术设计行业的企业有53家,主要苏、浙以及上海一带的广告企业。
1、专业技术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是艺术设计生就业的关键,是实现就业和提升就业质量的决定因素。
2、学历区别、院校区别、外貌长相、院校的知名度、其他专业以外的能力越来越不被企业所重视,甚至有些企业提出只要能为企业创造价值,哪怕没有学历也会被企业所重用。
3、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工作经验、逐渐被一些企业所重视,在调查中被企业所重视的力度逐步提高。
4、通过上面的调查,可以看出,求职的基本技能要求高,甚至比专业技能要求还要高,求职的基本技能是实现就业的关键,依靠专业技能为基础的求职基本技能是企业考察用人的一个重要方面。
5、与人沟通的能力也是企业考查用人的重要内容。人际沟通与协调能力、以电脑实践创新的能力是艺术设计企业用人考察的重点。其中包括言谈举止,团队协作,营销等等。以电脑实践操作,当场绘制广告作品——创作也是艺术设计公司惯用的用人考试项目。以上能力的高低决定着就业的成功与否的关键。
二、艺术设计生就业现状分析
1、通过以上调查可以看出艺术设计生的就业能力的提高能有效的提高就业成功率。其中沟通与协调能力,计算机应用于设计的实践能力,适应能力,基本专业技能的能力,是培养就业能力的重点。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是艺术设计生就业形势下的要求,也是解决广告生难就业问题的关键。因此,我们的就业部门,应该积极的从多种渠道组织开展就业培训,提高我们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国家也应该从经费和人员上给予充分的支持,学校也应该多方的联系和组织。最好学校应该开设专门的就业课程,这种课程的开设也应该是多种多样的,不仅从理论还要有实践,进行不同的就业理论和实际的指导。
2、学生的基本专业技能是实现就业的关键,也是我们都能认识到实现就业最有用的能力,但学生在实现就业的过程中不能很好的应用自己所学的专业技能。专业技能的培养不是一时半会就能提高得了的,尤其是在就业过程中很好的运用自己的专业技能,提高自己的就业质量更是一个长远培养的过程。从长远来看,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要和就业岗位结合,要适应不同的工作岗位,适应企业的需求,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
3、通过上面的调查,我们也可以看出企业在关注艺术设计生的专业技能的同时也关注适应能力和工作经验以及学习能力,确不太关注大学的毕业院校的和毕业学历,从这点可以看出,艺术设计生的专业技能、学习能力、工作经验等是可以弥补学历和毕业院校上的不足。因此,在培养学生的自信方面是很重要的,这样可以让学生静下心来好好学习专业技能。提升个人能力,可以通过校企合作,走出教室,进入企业,通过实践进行能力的培养。一方面,通过企业的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先进的设备,比较前沿的工程技术培养学生的理论与实践水平。另一方面,可以发挥高校的艺术设计新的信息和新的理论指导作用,帮助企业解决面临新知识更新的困境。通过两个方面共同培养艺术设计学生的沟通能力,专业技术能力,工作协调能力,来改善学生的就业能力和企业用人脱节的关系。
4、通过艺术设计生的就业情况调查来看,企业对艺术设计生并不满意,即使就业的艺术设计生,距离企业的要求还是有很大的差距,如何满足企业的要求是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培养艺术设计生的就业能力是个长期的过程,自艺术设计生入校起就要培养艺术设计就业能力,有就业的意识。现在很多的院校都在重视学生的就业,各个院校都在开展就业培训,据我了解,都是停留在毕业生的阶段和择业的环节,大多数都没有从根本上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就业指导只是单一的,没有从全局角度考虑。艺术设计生就业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培养的过程,不是短期内能解决的问题。
5、通过调查,艺术设计生自入校起就应该进行就业培训,应该把就业课作为一门必修课,应该把就业培训贯穿于整个艺术设计学习的生活中。应该把高校作为学生走向社会的桥梁和纽带,学生就业的好坏直接决定着高校办学的好坏。要在高校内形成人人为就业,处处为就业,事事为就业的良好局面。
三、艺术设计生就业现状对课程改革的指导意义
通过调查分析,对艺术设计课程改革具有现实的意义。
1、加大专业技能培养的力度,这种专业技能培养是艺术设计生就业的关键,也是就业内力支持。课程的重点应放在专业技能的培养。专业技能的培养应该从专业的理论中走出,应该充分的运用理论,结合实践,进行艺术设计生设计能力的培养,加大应用能力的培养,简单的理论死记硬背式的教育,是不能培养出高层次的艺术设计设计者,更不用说什么专业技能了。加大实践设计课程的力度,解决设计能力的锻炼。
2、加强实践的内容的多样性。实践的多样性能从各个方面锻炼艺术设计生的实践能力,不要只是在课堂模拟实践的一个题目进行实践的设计的死板教学,要走出课堂,与企业联系,真正步入实践,进入企业,真正的和客户进行交流,和客户对话,让自己的广告设计作品满足客户的需求,真正体会到学习理论和实际结合,在实践中解决问题。摆脱那种空谈理论或者空谈实践的教学理论化的形式。
3、在艺术设计课程中增加艺术设计职业的知识。艺术设计生要具备职业认知能力,应该想尽各种方法,获取职业信息,认知职业性质与特点,职业的前景,职业的环境,职业岗位对从业者的要求,职业的地域特点、单位特点和岗位特点。只有对艺术设计专业的职业特点准确、充分的把握,才能有针对性的掌握和学习本专业的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培养自己的就业能力和职业能力,在就业过程中赢得成功。准确的认识艺术设计职业,还能找到职业的兴趣点,确定就业的职业目标,给自己的就业求职的过程中确定一个奋斗目标。
4、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高职生本身就是比本科生从学历上矮一截,高考的失利,从而在心理上就有一种阴影,感觉到不如本科生,不如名牌大学的学生素质高,在心理上产生自卑情绪,同时又受到大环境的影响,要求高薪、高地位、高享受、高舒适等在心理上的追求虚荣感。另外在择业的过程中经受不了挫折。所以在教学过程就要求培养良好的艺术设计生心理素质,以良好的心态面对各种就业过程中面临的各种心理挑战。所以艺术设计生心理素质的培养要始终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树立就业的信心,树立自强不息的精神,消除高职艺术设计生的自卑情绪。让学生认识到学历的不足可以用专业技能补足。培养艺术设计行业积极健康的就业心理。
5、加大电脑短时间的创作的技能培养。几乎每家企业就业面试都进行此项环节,短时间的创作技能的培养是提高就业能力的关键,在课程设置中也要开设短时间创作技能课程,有人说不打没有把握的仗,只有短时间创作搞好了,就业面试才能被企业认可。
6、提高高职艺术设计生的学习能力。当今社会是信息化的社会,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刚刚学过的新知识,都有可能随时过时,在课堂学的知识都有可能是被淘汰的,所以要保持一颗时时刻刻学习的心,适应不同的环境,学习不同的新知识。就业过程中,要有良好的学习能力,保持一个不断学习,不断进取的心,走向社会要学习,走向企业要学,走向工作岗位要学习。有很多的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都是进行在企业内二次学习,适应不同的岗位学习,因此,学习能力更为重要。艺术设计者要求具备的知识更为宽广,学习内容更为丰富,天文地理等等各个方面的知识都要学习。因此具备良好的学习能力是关键。在课程设置过程要更为注重学习能力的培养。
在当前形势下,提高高职艺术设计生的就业竞争力,从培养高职生的课程进行改革,根据企业的用人要求,进行培养人才,提高高职生艺术设计就业能力。
参考文献:
王巍 《就业政策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研究》 时代经贸2010年12月中旬刊 190期
马于强《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不足及其创新研究》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年10期
文东升《高校毕业生资源配置“市场失灵”的理论分析》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1年2期
梁军《增强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思考》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4年2期
在高等艺术设计课程中,其生成性课程资源相对于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学仪器设备等预设性课程资源的目的性和计划性而言,其产生过程和结果都往往难以预先计划设定,是在预料之外产生的,很难提前做好准备,课程资源产生时间、存在形式、内容属性等方面都具有多变性,因此学生和教师即便做了充分预设,但是在课程教学过程中的一些非预期因素,即便教师对这些因素考虑的再充分,也有“无法预知”的情况发生。
二、高校艺术设计生成性课程资源价值
具体而言,高校艺术设计生成性课程资源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可以有效促进高等艺术设计课程资源开发利用
课程资源建设和课程教学效果之间有着密切联系,没有课程资源就没有课程而言,没有课程资源的支撑,高校艺术设计课程改革和教学目标难以实现。在当前高等艺术设计课程资源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如果高校任课教师能够给充分发掘和利用教学中的动态生成的课程资源,从而使多媒体设备、教材等静态资源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将可以有效拓展高等艺术设计课程资源开发领域,丰富课程资源研究内容,从而使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更具有时效性和针对性。
2.可有有效提高学生高等艺术设计学习兴趣
在高等艺术设计生成性课程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其资源主要来源于学生,并且与学生的学习过程紧密相连,无论是从课程资源表现形式,还是在课程资源内容上,都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思维积极活动,促进学生对艺术设计课程的探究向纵深方向发展。对于高等艺术设计生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随之而来的就是学生在学习中的地位和学习方式的转变。具体而言,高等艺术设计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共同建构,教师不仅要尊重学生的思考,关注他们的学习行为,而且还要以教育研究者的心态与学生沟通交流,对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进行思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程设计,对于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具有重要作用。
3.可以有效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
在高等艺术设计生成性课程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教师首先要能够转变教学思路,用更加先进的教育理念武装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其次,教师要不断更新完善自己的只是结构,开拓教学视野,提升专业知识和技能,养成综合只是素养。第三,教师要根据高等艺术设计生成性课程资源开发利用要求,善于发现并巧妙处理问题,在不断实践中反思提升,形成“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的循环提升路径,使自己的专业知识技能得到不断提高。
三、高校艺术设计生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策
1.构建高校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资源管理平台
在数字化时代,高等艺术设计专业教育面临新的改革,教育理念经历重要转变,学生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在课程设置方面,理论课时大约从以前的3000课时减少到目前的2400课时作业,主要是为了让学生有更多自由时间去思考和探究。网络教育风靡全球的时代,高校艺术设计课程教学方式必须要将学生自主学习理念渗透到生成性课程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要通过网络将学生艺术设计的时间和空间连接起来,便于学生更好学习,随时可以获取自己想要的资源,而且通过网络,教师与学生更好实现双向互动。目前,在高校艺术设计课程教学中,课堂学生人数较多、课程周期时间较短,而且艺术设计课程周期与其他专业相比有很大不同。大多数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上课周期基本上都是在一个月左右,也就是说,学生要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就要把一门课程学习结束,许多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普遍反映,刚刚有感觉了,课程就结束了,他们希望有更多的机会通过课堂之外的其他途径学习,虽然有的教师开通了学习论坛或者QQ群,但是他们更多希望有一个专业的平台,可以进行师生互动学习交流,可以拓展生成性课程资源的途径和平台。在这样的情况下,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师可以把自己在学习、备课过程中的一些教学资源,例如学生学习作品和成果,教师讲义和教案等,放在网络平台之上,让学生相互学习,并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交流,以此不断拓展生成性课程资源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和资源共同利用。
2.合理设置高校艺术设计专业课程
高校艺术设计生成性课程资源设计的前提是课程体系设置的合理化,要对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现有课程体系进行全面梳理,设计一个合理的课程菜单。第一,在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基础教学课程设计上,要针对生成性课程资源特点,设计基础概念、理念、能力培养、方法论和知识点展开,考虑到艺术设计各个专业共性,强调对艺术设计基础大概念的认识,构建更多的多方向、多元和多位的专业基础教学内容,为学生进入专业课程学习奠定基础。在相关生成性课程资源设计中,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图形设计、人体工程学、表现技法、字体设计、版式设计、装饰基础等专业基础课程,进行重点课程资源设计。第二,在进入自主选课阶段,高校艺术设计专业要进行“自助式”教学,这个阶段的课程设计主要是削枝强干,建立专业课程群,例如有关视觉方面的专业课程群,多媒体设计、材料与工艺、专题研究、标志设计、广告设计、中外建筑史、书籍设计、招贴设计、应用软件、包装设计等,在这个阶段的生成性课程资源设计过程中,重点选择4-6门便于师生互动、教师与教师互动、学生与学生互动的课程,进行试点试验教学,积累相关经验以后,再进一步推行,让学生和教师都能够在生成性课程资源利用过程中,适应角色转变,更加主动学习,不断提高学习效果。
3.构建立体化高校艺术设计教学体系
在生成性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过程中,实际上就是教师在教学中,要通过各种情境设计,引导学生在互动中完成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的学习,在实践中学习理论知识,在理论知识学习中提升实践能力,从而使学生在艺术设计专业课程学习中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由于课堂学习时间的限制,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对于艺术设计专业的实践学习和理论学习都受到很多限制,难以进行更全面、更深层次的学习,要想让学生有更加有效的课外学习,在提供网络课程资源平台的同时,还要在生成性课程资源设计的过程中,有意识的开发和利用一些优秀艺术设计作品参观等活动,布置一些学习交流环节,让这种新的课程资源更好促进学生在艺术设计这一专业学习中得到全面提升。
4.提供更加开放的教学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