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七夕诗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银河脉脉千古流,岸柳株株锁离愁。
可叹王母重门第,牛郎天庭没户口。
【银河情歌】
银河岸边草如茵,马儿肥壮牛成群。
隔河织女寄鱼书:我爱郎君四季勤。
【牛哥情歌 】
湛湛 银河荡清波,牛哥鹊桥吟情歌。
睥睨人间拜金妹,宝马车上泪婆娑。
【七夕致网友】
七夕节很快来了,你知道七夕节习俗吗?相信不少人都不是很清楚吧,下面查字典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七夕节习俗,感兴趣的一起来看看吧!
七夕节习俗1:七姐诞广州旧时过七巧节是非常热闹的。宋人刘克庄曾有诗咏道:“瓜果跽拳祝,喉罗朴卖声。粤人重巧夕,灯光到天明。”人们在节日到来之前,姑娘们就预先备好各种奇巧的玩品,用通草、色纸、芝麻、米粒等,制成各种花果、仕女、器物、宫室模型等物。将谷种和绿豆放入小盒里浸,使之发芽,待芽长到二寸多长时,用来拜神,称为“拜仙禾”和“拜神菜”.七夕晚(广州人多从初六晚开始至初七晚,一连两晚),姑娘们穿上新衣服,戴上新首饰,连指甲也涂上了红色,然后把早已准备好的各式物品,如古董珍玩、鲜花、时果以及脂粉等摆放在厅堂的八仙台上,还要有一盏油灯放置在“仙禾”或“仙菜”中间。此时,有钱人家的厅堂布置得锦屏绣椅、富丽堂皇,一般人家尽量把厅堂摆设井然。一切都安排停当以后,姑娘们便焚香点烛,对星空跪拜,称为“迎仙”.自三更至五更,要连拜七次。此时,除了邀请亲戚朋友前来作客以外,还要请邻里中相识与不相识的姑娘们一起拜神,观尝巧艺与玩具,高高兴兴,热热闹闹,如巧艺与玩具受到越多人的称赞,主家姑娘就越高兴,越感到荣耀。广州的姑娘们说,像这样能在众人面前展示手艺,一生是投有多少回的。
七夕节习俗2:吃巧果七夕的应节食品,以巧果最为出名。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款式极多。主要的材料巧果是油面糖蜜。《东京梦华录》中之为“笑厌儿”、“果食花样”,图样则有捺香、方胜等。宋朝时,市街上已有七夕巧果出售。
若购买一斤巧果,其中还会有一对身披战甲,如门神的人偶,号称“果食将军”.七夕巧果的做法是:先将白糖放在锅中熔为糖浆,然后和入面粉、芝麻,拌匀后摊在案上扞薄,晾凉后用刀切为长方块,罪尤折为梭形面巧胚,入油炸至金黄即成。手巧的女子,还会捏塑出各种与七夕传说有关的花样。此外,乞巧时用的瓜果也可多种变化。或将瓜果雕成奇花异鸟,或在瓜皮表面浮雕图案,称为“花瓜”。
七夕节习俗3:针者则“输巧”正如唐代诗人所描绘:“向月穿针易,临风整线难。不知谁得巧,明旦试看寻。”再后便焚烧纸制的圆盒(梳妆盒),盒里装有纸制的衣服、鞋、脂粉、梳妆镜、梳子等,每样一式七份。祭拜仪式结束后,八仙台上的摆设保持不动,留待翌日(初七)供姑娘们互相串访时参观、评议。据明清和民国时期的一些书籍所载,广州姑娘于七夕中展示出来的巧艺,有一粒谷粒大小的绣花鞋、指甲般大小的各式扇子,有玲珑轻飘的小罗帐,还有特制的莲花、茉莉、玫瑰、夜合花等,花盆只有洒杯大小,盆内描有两朵花,一真一假,令人难以区别。到了初七晚,继续如昨晚一样祀神,称为“拜牛郎”,一般由男童主祭。七夕过后,姑娘们所制作的工艺品、玩具等
关于七夕的由来七夕,原名为乞巧节。七夕乞巧,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汉代画像石上的牛宿、女宿图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后来的唐宋诗词中,妇女乞巧也被屡屡提及,唐朝王建有诗说“阑珊星斗缀珠光,七夕宫娥乞巧忙”。据《开元天宝遗事》载:唐太宗与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宫夜宴,宫女们各自乞巧,这一习俗在民间也经久不衰,代代延续。
“七夕”最早来源于人们对自然的崇拜。从历史文献上看,至少在三四千年前,随着人们对天文的认识和纺织技术的产生,有关牵牛星织女星的记载就有了。人们对星星的崇拜远不止是牵牛星和织女星,他们认为东西南北各有七颗代表方位的星星,合称二十八宿,其中以北斗七星最亮,可供夜间辨别方向。北斗七星的第一颗星叫魁星,又称魁首。后来,有了科举制度,中状元叫“大魁天下士”,读书人把七夕叫“魁星节”,又称“晒书节”,保持了最早七夕来源于星宿崇拜的痕迹。
“七夕”也来源古代人们对时间的崇拜。“七”与“期”同音,月和日均是“七”,给人以时间感。古代中国人把日、月与水、火、木、金、土五大行星合在一起叫“七曜”。七数在民间表现在时间上阶段性,在计算时间时往往以“七七”为终局。旧北京在给亡人做道场时往往以做满“七七”为完满。以“七曜”计算现在的“星期”,在日语中尚有保留。“七”又与“吉”谐音,“七七”又有双吉之意,是个吉利的日子。在台湾,七月被称为“喜中带吉”月。因为喜字在草书中的形状好似连写的“七十七”,所以把七十七岁又称“喜寿”。
七夕的由来与传说——超越时空的美丽传说“牛郎织女”牛郎和织女的故事经过两千多年的流传、发展、演变,有各种不同的版本,主要情节是:
天上王母娘娘的孙女织女,其工作是在天上织云彩,也称云锦天衣;牛郎是人间的放牛郎,父母早亡,受兄嫂虐待,每天和一头老牛在一起生活,日子过得很苦。
有一天,老牛告诉他,天上织女要和她的姐妹到银河洗澡,叫他去“偷取”织女的羽衣,这样没有了羽衣,织女就不能飞回天上了,就会做他的妻子。
到了那一天,美丽的仙女们果然到银河沐浴,并在水中嬉戏。这时藏在芦苇中的牛郎突然跑出来拿走了织女的衣裳。惊惶失措的仙女们急忙上岸穿好衣裳飞走了,唯独剩下织女。在牛郎的恳求下,织女答应做他的妻子。
婚后,牛郎织女男耕女织,相亲相爱,生活得十分幸福美满。织女还给牛郎生了一儿一女。
后来,老牛要死去的时候,叮嘱牛郎要把它的皮留下来,到急难时披上就会得到帮助。老牛死后,夫妻俩忍痛剥下牛皮,把牛埋在山坡上。
后来有一天,王母娘娘听说织女“不守天规”,“私奔”凡间,大为恼怒,就派天兵天将捉拿织女。天神趁牛郎不在家的时候,抓走了织女。
牛郎回家不见织女,想起老牛告诉他急难时披上牛皮会得到帮助的话,急忙披上牛皮,担了两个小孩追了出去,牛郎也飞到了天上。就在牛郎要追上织女的关键时刻,王母娘娘拔下头簪,在织女身后一划,那划痕就成了波涛汹涌的天河。牛郎再也过不去了。
从此两人只能隔河相望,日夜泣啼。现在牛郎星旁的两颗小星,称扁担星,人们说那是牛郎织女的一对儿女。最后,牛郎织女的真情感动了天上的喜鹊,它们每到七月七日就拔下自己美丽的羽毛,架成一道彩虹桥,让这对相思一年的夫妇在这一夜相会。
此外,七夕夜深人静之时,人们还能在葡萄架或其他的瓜果架下听到牛郎织女在天上的脉脉情话。
民间如何过七夕?小易
古人在“七夕”时有许多民俗活动。南北朝时就有所谓“七夕节”,优伶扮演《鹊桥仙》戏曲,进时新果品,市井儿童手执荷叶,欢呼雀跃。唐时在七夕夜登高楼危树,安排宴会,以赏节序。宋时以七夕为“女儿节”,妇女在庭院中以巾帕蒙面,仰首星空,默默祷告,根据所看到的迷蒙景象,预卜自己的终身大事。元、明、清各代,称七夕为“七巧节”,当夜的花样更多。最常见的是在庭中摆设香案,盛陈瓜果,望空焚香膜拜,然后一口气在朦胧月色中以丝线连穿7个针孔。
七夕节的民间习俗很多,不是单纯的送一送花或信物。南方城市选择定情信物,得票率最高的是红豆。红豆是江南的,北方不太讲,北方最讲的还是中国结。
穿针乞巧
乞巧的方法多种多样,我小时候也陪自己的姐姐和妹妹一起玩过乞巧活动,比如白天拿一盆水放在太阳晒,晒出一层白皮,端进来让女孩子在里面放针,看大家谁摆的针最好看,谁就是巧女。如果没有摆好,你就乞得了“笨”,就是拙女,所以女孩子很注重这种乞巧活动。还有一种就是用线去穿七孔针,一根线穿过去,难度是有的,就看你的手指是不是巧,是不是经常绣花,既要眼睛,又要手不颤抖。还有九尾针,如果穿过去你就是最心灵手巧的姑娘。光针就有各种各样的乞巧形式。
种生
特别注重乞巧的还有女孩子种生乞巧。就是用一个纸板或者木板弄上一寸厚的土,七月初一这一天就要栽上绿豆、小豆。种生乞巧,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不仅仅会穿针引线,会做活,而且农活一样能做,是生活当中必备的,也是人生活的一种本领。
牛郎会织女
七月被称之为“蓝月”,七月的夜晚被称之为蓝夜,这天的习俗就是牛郎会织女,小的时候我也陪我的姐姐或者妹妹在黄瓜架下或者葡萄藤架子下偷听牛郎织女的悄悄话,谁都说听到了。为什么?因为晚风习习,树叶的响声就理解为他们的情话。
【关键词】中日 七夕 习俗 传承 发展
中日两国一衣带水,自古以来联系就非常密切。古代日本人在创造本土文化的同时,不断地向先进的中国吸取文化养分,滋养并发展日本本土文化。对此,日本汉学家内藤湖南曾说:“旧本文化是豆浆,中国文化就是使它凝结成豆腐的盐卤。”这一形象比喻, 道出了中日文化的传承关系。然而,文化的传承绝不是原封不动地代代照搬,恰恰是随着历史的变迁,文化在不同地区的传播,从内容到形式或多或少要发生变化,甚至是剧烈的变化。日本在吸收中国文化时,为了使之适应自身的社会环境,而对其进行了取舍与组装,然后世代传承下来。
一、中国七夕节的历史渊源及风俗
七夕习俗最早源于战国,据《物原》记载“楚怀王初置七夕”。到汉代初年,七夕传为牵牛织女相会之夜。所以七夕月下,织女星当顶,女儿们聚会,摆瓜果祭织女,用五色丝线穿七孔针,谁能尽快顺利穿过针眼,谁就向织女乞得灵巧。乞巧之风自古在江南尤甚,因自东吴起,金陵就有了织丝业,到南朝时丝织业遍布全城,素有“袜陵南京之民善织”之誉。传说株陵巧织云锦的技术就是织女传授的,所以一到七夕,上至宫廷、下至间巷,女子无不面向银河穿针引线,就连南朝齐武帝也特命宫女于此时登“层城华”,对初出新月引丝线穿七孔针以乞巧,故此楼又称“穿针楼”或 “乞巧楼”。此后民间每逢七夕也于庭院搭彩楼乞求智巧。
伴随七夕乞巧,承继汉代水边用五色丝乞子、乞爱的风俗,晋代七夕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无子乞子”,晋周处《风土记》中记载了牛郎织女天河相会以及人们向牛郎织女乞子等内容, 为七夕增加了新的内涵。乞子习俗至唐代演变为“化生”,《唐岁时纪事》中记载“七夕俗以蜡作婴儿形,浮水中以为戏,为妇人宜子之祥,谓之化生” 。宋代则为赏玩“泥偶” 之俗,直至近代。有些地方直接将七夕称之为结缘日。多数学者认为,女性祈愿机织针缝等女红能够精巧,是乞巧的主要目的,乞巧作为七夕的主要风俗活动,阐释了七夕的主要内涵与性质。结合七夕的乞爱、乞子的重要内容来考虑,乞巧也应该与生殖文化有关。
到了唐宋时期,此风更盛,据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记载:唐玄宗与杨贵妃“每至七月七日夜,在华清宫游宴,时宫女辈陈瓜花酒撰列于庭中,求恩于牵牛织女星也。又各捉蜘蛛闭于小盒中,至晓开视蛛网稀密,以为得巧之候。密者言巧多,稀者言巧少。民间亦效之。”南唐时李煌适逢七夕生辰,为了使万民欢乐不致因寿诞而受影响,遂将七夕移前初六举行,初六度七夕也由长江流传至中原。宋太宗为恢复传统七夕曾于太平兴国三年公元年下了一道诏书“七夕嘉辰,善于令甲,今之习俗,多用久日,非旧制也宜复用七日。”乞巧节又改回七夕。宋代七夕已演变为一个相当隆重的民间节日,宋人孟元老的《东京楚华录周密的《武林旧事》、吴自牧的《梦梁录》中都有详细记载。而这个时期,亦出现大量歌颂牛郎织女的诗篇。例如:唐代白居易的《七夕》,杜牧的《七夕》,李商隐的《辛未七夕》,北宋时期秦观的《鹊桥仙》等,都是歌颂七夕的名篇。
元代多称七夕为女孩儿节,习俗亦盛。据《析津志》载“都中北平地区人民七月祀祖先,市卖摩诃罗巧神、泥塑人物,大小不等宫廷宰辅之士庶之家咸作大棚,张挂七夕牵牛织女图,盛陈瓜果酒饼,邀女流作巧节会,称日女孩儿节。”摩诃罗又称摩合罗或摩侯罗。宋元时此俗很兴盛, 并流传后代。除这些以外,宫女们还登高台各用五彩丝比赛穿“九尾针”,快者便“得巧”,迟者为“翰巧”。明清以来,,民间还流行“丢巧针”的习俗,即于初六取净水一盆,放阳光下曝晒,再放露天下过夜,待初七清晨,拈平日缝衣或绣花针投入水中, 看水底针影的形状以验智愚。满洲妇女用松针来代替, 称为“掷花针”。
明代七夕穿针乞巧之外,又增添新的内容。明代沈榜的《宛署杂记》记载了北京地方的七夕“丢巧针”浮针乞巧的习俗将针丢到曝晒过的水上,视影之妍娃,以定巧拙。与前两种乞巧方式不同的是,“丢巧针”是在白昼举行,而非夜间,这种风俗一直持续到近代。
值得一提的是,但在乞巧的活动中,多是未婚或新婚女性参加,在这种特别环境下,这些特殊群体一定有什么特别的愿望。自古以来,以日为父、以月为母构成中国文化的主要特征。拜月是中国比较古老的习俗,且限于女性,时间上通常是在七日到十五日, 其时月亮由缺到圆,代表了生命力和生殖力最旺盛的时期。在古代神话里,有女狄吞月精而生禹的故事。古人认为,女性妊娠与月有着密切的关系。梦月而孕的故事也是屡屡所闻。由此看来,古人是非常信仰月神具有生命和生殖神力的,女性的妊娠与其有着很深的关系。在生命力和生殖力由弱转强的七夕月下,未婚和新婚女性的祈愿是很自然的。因此在中国古代,乞巧活动更多是未婚少女所进行的,七夕更像是个“少女节”。
二、七夕文化在日本的传承与发展
日本的“七夕”,是与日本农耕文化同时开始的,最初是为祈祷秋天的丰收而祭祀田神的一种活动。农历7月7日,正是稻子开花的季节,也正是风水害和虫害等袭来的季节,为了祈祷秋天的丰收,日本的古人们除了诚心诚意地向神灵求助之外,别无他法。当时的人们相信田神是万能之祖灵变化而来的。7日早晨,人们来到水边清洗身心后,开始祭祀活动。可以说,这就是与农耕文化同时开始的日本“七夕”之起源。
在中国七夕节俗传入以前,日本就有“棚机津女”的信仰。“棚机津女”是在水边搭建的棚内一边织神衣一边等待神的来访的少女,她织出的神衣就是来访神的衣服,少女和来访神结合,成为来访神的妻子。《日本书纪》神代下第九段第六记载了天孙降临,娶了在水边织布的大山抵神的少女丰吾田津姬,丰吾田津姬当晚就怀孕了。丰吾田津姬实际上就是“棚机津女”。“棚机津女” 与中国牛郎织女的神话中的织女有些相似,“棚机津女”是在河边搭建的棚中织衣的女人,银河的织女星宛如“棚机津女”,尤其是每年在河边等待与来访者相会这一点非常相似。这种巧合让奈良时代深受汉文化影响的诗人非常高兴,他们借七夕传说表达自己现实生活的情与景,从文学上达到汉化效果。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七夕传说传人日本以后, 迅速被上流社会的日本人接受并吸收, 并在上流社会中流行起来。
成书于奈良时代末期的日本和歌集《万叶集》,从第八卷到第20卷共收录了130首七夕和歌。这些和歌大多反映了牛郎织女的传说。其中,第八卷有山上忆良12首、汤原王两首、市原王一首。卷九有两首,卷十二有98首, 卷十五有三首, 卷十八、卷十九各一首,卷二十有八首。山上忆良出生于日本齐明天皇六年(660年), 但第八卷以前未见,表明中国七夕牛郎织女的传说传人日本并展开的时期是在日本的白凤时代,在宫廷内蔚然成风则是奈良时代中期。
中国的乞巧节传入日本,大约是在日本奈良时代。据《公事根源》记载,孝谦天皇天平胜宝7 年(公元755 年)第一次举办了乞巧节。当然,最初是宫廷活动,所以是在清凉殿的东厅进行的:将7根金针穿过叶,另外再挖7 个孔,把五色丝线合并起来穿到孔中;庭院里放上椅子,把“和琴”放到上面;天皇观赏“二星会合”,赐予公卿们酒宴。据说这就是如今日本七夕节的初始形式。这种形式又逐渐被日本古代的七夕信仰所吸纳、复合。到了室町时代(1390 年代),宫中的活动略微简单化了一些,七夕节的娱乐面得到了凸显,与七夕相关的游戏随之风行起来。
江户时代以前,农举行的乞巧活动是带有与水有关的农耕活动的性质。他们在水边洗头发、洗农具、给牛马洗澡,甚至还清理井水和河水,将半年的污秽洗净流走。另外,为即将到来的祭祀祖先的盂兰盆节清洗罪恶和污秽,所以这一天也叫“七日盆”,这天要扫墓,并且要用黄瓜、茄子扎成牛和马的形状来迎接祖灵。至今在七月七日这一天,东京等一些地方仍有此习俗。
江户时代(1600年代)七夕节被列入日本一年中的五大节日(人日、上巳、端午、七夕、重阳)之一。至江户时代,随着“五节供”的确立以及上流社会的七夕节俗向庶民阶层的渗透,七夕传说及其节俗活动逐渐被民众熟知并流传。于是,全国各地就更加风行过七夕节了,并且流行装饰竹饰品,最初是在竹子上悬挂用以表达愿望的五色丝线。
元禄时代(1690 年代),开始悬挂纸签、幡。将军家举办的七夕节,是在城里竖起两棵带着枝叶的竹子,上面扯满五色丝线,还要悬挂上彩纸、诗签和叶,彩纸、诗签和叶上写着自己创作的诗歌或古人的诗歌。这些写着诗歌的彩纸、诗签和叶,饱含着乞求学艺、书道进步的愿望。另外,庭前摆设一对祭坛,其上点燃9 盏灯。还要把蔬菜、鱼类、果实等供于一张两腿桌上,在其前面放上乐器、香花、莲叶,把五色的丝线挂在带枝叶的竹子上。另外,桌下还要放上带泥金画的水盘,里面注满水,将叶浮于水上,两颗星在水盘中映现出来后,开始祈祷。竹枝上的丝线,称之为“愿望线”。据说挂上这种丝线进行祈祷,所想之事三年内就一定能够实现。竹子与水稻原来都是热带植物,这种仪式的意义,和新年的门松(日本新年时在门前装饰的松枝或松树)一样,都表示神灵降临之处。后来,诗签也逐渐被纸条,即常绿树枝或稻草绳上所悬挂的装饰用纸条(古时用的是布条)所替代。
三、中日七夕习俗之比较
(1)相同点:
综观中日两国的七夕传说和七夕节日习俗,至少有两点是共同的。其一是中日两国在诗歌上,都出现了大量歌咏牛郎织女传说的七夕诗,中国则是唐宋时期歌颂七夕的诗篇尤为多。在日本表面上追求女红精湛、实则乞爱乞子的七夕乞巧以及牛郎织女的传说, 与日本固有的信仰相结合,自古代起便流行于日本宫廷内部以及上流社会,除有时从形式上对乞巧仪式进行模仿外,实则成了上流社会附庸风雅、学习汉文化的七夕诗会。“七夕”在《万叶集》里写作“织女”,在随后的一些和歌集中则使用“七夕”,无论是“织女”还是“七夕”,二者发音都与“棚机”相同。
其二是七夕具有鲜明的农时节令民俗特征和强烈的农耕礼仪性格。首先分析牵牛、织女的所指。牵牛,通指牵引牛的人,此处的“牵,为拉,挽引向前。前文曾提到日本七夕起源时,为了祈祷秋天的丰收,他们进行一系列祭祀的活动。此外,在七月七日这天,为了迎接祖灵所进行的一系列带有农耕文化性质的活动。而中国自古有以初熟五谷或时鲜果物祭献神明的习俗。
(2)不同点:
1.两国七夕的活动对象不同:在中国七夕更多的是一个“少女节”,它流露出古代少女的传统爱情观,在客观上起到了增进人们相互交往的作用。然而在日本的七夕,它更多的是孩子们的节日。
2.日本七夕时间因随时间推移以及地区分布不同而大相径庭:自江户时代起至明治6年以日本的七夕都是于旧历七月七日举行,自改历后很少有地区沿用旧历,大部分地区改于新历关东地区七月七日举行。另外东日本和北海道地区推迟一个月,改到公历八月七日。中国的七夕都是在农历的“七月七”举行。一直以来维持不变。
3.两国七夕在过节方式上差别较大:日本的七夕有在院子里摆上玉米、梨等贡品来许愿,写诗歌许愿求一身好手艺,另外把许愿望的带有线的竹签系在竹枝上的特殊活动与中国是截然不同的。中国当前的七夕节主要形式还是以烧香、燃烛、上供品等。可见中日七夕的仪式形式存在很大的差异。
综上所述,中日七夕节一方面都体现了华夏民族的“汉”文化,这表现出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意义;另一方面,中日七夕节在仪式性质、时间及地域范围及其仪式上都有较大差异,这又表现出中华民族文化在异域的流变的过程。我们应当正确认识和理解中日七夕节之间的异同,只有这样,才能对中日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有所把握,对日后中日文化的进一步交流与合作有所裨益。
参考文献:
[1] (东晋)葛洪主编:《西京杂记》,陕西,三秦出版社,2006.
[2] 《古事类苑》,日本古书.
[3] 玉勃,《七夕赋》山西,山西人民出版社,1923.
[4] 《古今要览稿》,日本古书.
[5] 汤礼春,《中日七夕文化之异同》华夏经纬网,2009.
[6]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M].邓之诚,注.北京:中华书局,1982.
[7] 袁珂.中国神话传说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5.
[8] 宋敏求.长安志[M].灵岩山馆,乾隆甲辰年.
[9] 徐坚,等.初学记[M].北京:中华书局,1962.
刚刚过去的七夕和即将到来的情人节,都是爱情的节日。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源自西方的情人节,越来越得到时尚年轻人的追捧,而传统的农历七月初七的“中国情人节”,却逐渐被人们淡忘了。
其实,七夕这个“爱节”,对于中国人是非常重要的。七夕以人、牛、鸟,天、水、桥,以及乞巧瓜果,编织了一个美丽的神话故事,形成了深入老百姓心底的民俗仪式。“食以载道,敦化人伦”成了中国人传承真爱和孝道传统道德的载体,对于弘扬民族的优秀文化有着重要意义。
“七”在中国老百姓的心目中是个怪数,因为它能引发人们心中的喜乐哀怒愁。喜的是七夕牛郎织女是夜在天河相会,民间为此有妇女穿针乞巧、祈祷祝愿活动;乐的是孩子的“七窍玲珑”,聪明灵巧,能有曹植七步成诗之才;哀的是七月十五“鬼节”要超度亡灵;怒的是遭人骂“七魄悠悠”大不吉利,至少缺心眼;愁的是“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有没有着落。但是,正月初七是人日,人的生命得到最大的关注,因此,传说中的神仙往往在七月七日降临,凡人也常在此日成仙,所以,七月七日是古人充满生命关怀的时日。
在饮食观念上,我国也是以“七”为吉的。南朝·梁·宋懔的《荆楚岁时记》说“正月七日为人日,以七种菜为羹。”斯时,人们用七种菜果混合米粉煮羹,全家聚食,俗信食此羹可拂邪气,能治百病。
我国汉族民间习俗,每年的农历七月七日为“七夕巧节”。传说天上有织女和牛郎双星被天河隔开,二星只能隔河相望,不得相会。后来王母见怜,允许牛郎、织女每年七月七日晚上相会于河畔。是夕,喜鹊为之搭桥于河上。牛郎、织女相聚后,天明离去,重会再待来年。
在明代宫中,七夕皆穿鹊桥补子的绣袍。在民间,妇女则对月和牛女两星穿针,穿过者为已向织女乞求到智巧,俗信会使人心灵手巧。其针质地有金、银、 鍮石等多种,状如篦子、针鼻细,有两孔、五孔、七孔、九孔等,专作为七夕乞巧之用。《荆楚岁时记》云:“是夕,妇人妇女结彩线,穿七孔针,或以金、银、鍮 石为针,陈瓜果于庭中乞巧。”崔颢《七夕》诗曰:“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夜持针线;仙裙玉佩空自知,天上人间不相见。”
七月七日牛郎织女的天河相聚,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动人的爱情传说,七夕的乞巧亦反映了普通民众对爱情最为朴实的祈愿。在古代的封闭社会中,无论是近在咫尺,还是远在天涯,那些深爱着的情侣们都在翘首等待着在这一天双双坠入爱河,永世不忘,再无别期。无论是帝王妃子、文人墨客、征人思妇或耕夫村姑,都为牛郎织女的情事所感化。这是中国人的生活中闪耀着爱之星光的夜晚,也是中国文化中充满爱之情意、最动人的篇章。
中国的民俗节日大多与农事有关,当然,也和天象、人事及其所反映的观念和情感有着密切关系。唯独七夕节日,它的传承与变迁总是关乎着情爱。
溯源七夕,主要见于文献与口传。最早记载牵牛织女俗传的是周至春秋中叶的文献《诗·小雅·大东》:“唯天有汉,监亦有光。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睆彼牵牛,不以服箱。”然而,七夕风俗成俗的成熟阶段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
南朝的《荆楚岁时记》云:“七月七日,为牵牛织女聚会之夜。”魏曹植的《九咏注》说得明白:“牵牛为夫,织女为妇,虽为匹偶,岁一会也。织女、牵牛之星,各处河之旁,七月七日,得一会同也。”东汉有无名诗人咏叹牛女相思曰:“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西汉刘安在《淮南子》中所记的鹊桥传说和《文选·卷一》班固的《西都赋》中“集乎豫章之宇,临乎昆明之池。左牵牛而右织女,似云汉之无涯”记的牛女像,都应当是当时俗传的产物。
时俗是一种仪式,仪式中总要有美食的深化支持以为内容。七夕祈愿于美食的记载见于《太平御览卷·三一》引晋周处《风土记》云:“七月初七,其夜洒扫于庭,露施几筵,设酒脯、时果,散香粉于筵上,以祈河鼓(注:指牵牛)、织女”;“而愿乞富、乞寿,无子乞子”。《四民月令》所记的七月七日以曝晒经书(曝衣)、星神相会、守夜祈愿为主要内容,其守夜之俗,还点出了“七夕”之称的本义。
唐宋间较重乞巧节,有较为盛大的庆节活动。如《开元天宝遗事》说:“(玄宗)帝与贵妃每至七月七日夜在华清宫游宴,时宫女辈陈瓜果酒馔,列于庭中,求恩于牵牛织女星也。……宫中以锦结成楼殿,高百尺,上可以胜数十人, 陈以瓜果酒炙,设坐具以祀牛女二星。”严格说来,七夕实际是古代的女人节。女人乞巧求福,求爱情美满,嫁个如意郎君,均盼在此时。七夕祭星与享用的节物,大略有汤饼、同心鲙、斫饼、煎饼、油 (饣追) 、巧水、巧饼、巧果等。
汤饼,见《风土记》:“魏人或问董勋云:七月七日为良日,饮食不同于古,何以?勋云:七月黍熟,七日为阳数,故以糜为珍。今北人唯设汤饼,无复有糜矣。”可知在汤饼之前,古人七夕是用糜粥。
斫饼,见《唐六典》:七月七日进斫饼。斫饼即切饼,熟饼切后再吃。
煎饼,见《岁时杂记》:“七夕,京师人家亦有造煎饼供牛女及食之者。”
油(饣追),清代江西建昌地区,七夕女子作乞巧会,罗拜月下,用米粉煎油饣追)食之。
巧水,清代江西广昌地区,七月七日妇女作乞巧会,罗拜月下,以各种果实置糖水蜜水中,露一宿后,天明饮之,谓之“巧水”。
果茶,清代福建罗源地区,七夕家家户户以桃仁杂果占茶,互相递饮。
巧饼,清代福建邵武地区,七月七日做面饼,谓之“巧饼”。
熟豆,清代福建漳州地区,七夕女儿乞巧,持熟豆相馈,谓之“结缘”,与佛节的结缘豆相同。
巧果,清代江苏武进地区,士大夫家馈赠,七月七日必以巧果相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