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自媒体传播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引言
在科学传播的过程中,科学传播模式是除科技知识生产外,实现媒体、科学共同体、政府、公众之间有效的信息传播和交流。同时,在传播与交流的过程中,会将评价与传达有关的内容贯穿到信息传播的所有过程中,不断实现科学知识跨越时空的扩散和传播,提升相关信息影响力。为提升科学传播工作效率,还需要结合自媒体时代的优势和作用,全面完善科学传播模式和方法。
二、自媒体视域下的科学传播模式变化分析
自媒体背景下,科学传播模式发生很大改变,其主要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参与主体的变化。在以往科学传播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普通公众对于信息传播的接收方式属于单向性的,而且很多信息主要以科学共同体、政府、传统媒体为主,对其进行有效传播和单向互动,传统的科学传播模式,使公众处于被动接受信息的地位,通常都是由政府和相关媒体进行信息的制定以及传播,未能通过与公众对话和交流的方式,突出公众在科学传播中的主体作用,进而导致单向性的传播方式,不断将传者和收者之间割裂开来,影响相关信息的有效传播。而在新媒体视角下,自媒体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得科学家和相关政府、媒体越来越强调与公众交流、对话之间的重要性,并且对待公众地位的态度明显提高,充分突出公众在自媒体时代背景下,科学传播的有效性,进而有效呈现出科学传播模式的双向互动特点,提升科学传播效率和质量。第二,传播方向的变化。在传统科学传播工作开展的过程中,通常采用由上到下、由专业到非专业的传播模式进行。而且对于面向公众的科学传播工作,通常采用单向传播的方式,不断将科学信息的相关内容和政府所制定的相关内容,通过传统媒体分享给普通公众,在这一过程中,政府和媒体与受众之间的交流机会有限,不能通过很好的媒体交流平台,提升双向互动质量和效果。因此,显得科学传播模式过于单一,也很难满足受众对于相关信息内容的接受需求。而在自媒体时代背景下,科学传播方向发生改变,很多科学信息的传播者和生产者之间主体性也发生改变,各个主体之间不再依赖传统的沟通与交流方式传播科学信息内容,而是通过自媒体网络平台,不受时空限制的进行交流和互动,最大限度地满足科学传播工作双向互动的需求,并且通过有效的互动工作,也能全面调动普通公众参与科学传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比如,科学传播工作可以通过自媒体平台中的微博、论坛、公众号等,对相关信息内容进行传播,在传递的同时又能获得公众的信息反馈,不断促进普通公众在自媒体环境下话语权的提升,使各方面的交流信息更加方便和快捷。除此之外,在自媒体环境下的科学传播模式,有效实现多元参与主体之间互动的目标,而且相关信息内容在自媒体环境中,变得更加清晰和透明,普通公众可以采用评论、转发和留言等方式,实现对科学信息内容的接收、理解、传播,最大限度地扩大科学信息传播的范围和影响力,促进科学传播工作的与时俱进地发展和进步。
三、自媒体视域下的科学传播模式构建策略
(一)加大自媒体科学传播力度一方面,自媒体环境下的科学传播信息,通常是采用双向传播和交互的方式进行,为有效提升自媒体平台科学传播工作的权威性,还需要积极结合自媒体传播渠道开放性的特点,对科学传播模式进行有效宣传,同时加强管理,保证科学传播工作在自媒体环境中健康和有序地进行,合理识别自媒体环境下,科学传播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并且为加强公众对于科学传播事业的理解,还可以采用以自媒体平台为渠道,通过微博、微信、论坛对科学信息进行传播的方式,提升公众在自媒体传播中参与科学传播的意识和热情,从而提升自媒体背景下科学传播工作影响力。另一方面,要加强对社会公众的科学教育和道德教育,让公众明确自媒体环境下,科学传播工作的重要性,坚持以参与真实信息传播为主的原则,实现媒体平台相关信息的有效互动和交流。并且对于科学违反事件、违反道德等行为,要加大谴责力度和教育力度,有效规范科学传播工作,在自媒体环境下的发展进程,从而促进科学传播事业稳定发展,提升在自媒体平台中的工作影响力。
(二)合理完善质与量统一标准在自媒体时代背景下,科学传播模式需要合理完善质与量的统一标准,促进自媒体科学传播效果得到提升,有效衡量科学传播过程中的相关工作目标和方向。在自媒体科学传播工作开展过程中,可以通过完善质与量统一标准体系的方式,合理对网络平台中科学传播的相关工作内容和质量进行有效评价,同时,结合公众对于科学传播信息的需求,以公众满意度为指标,进行科学信息内容的传播,从而发挥出信息技术对于科学传播工作的作用,而且要想推动科学传播工作的稳定进行,还需要依赖公众的作用,加强经济、社会各个领域与公众之间的双向互动和交流。在自媒体科学传播工作中,要合理平衡科学专业的权威性与传播民主实践的关系。其主要原因是在自媒体环境下,很多科学传播渠道和方式发生改变,难以有效保障信息传播的质量和效果,进而出现各种各样误传信息问题和现状,为提升科学传播工作,在自媒体环境下的影响力,还需要通过完善质与量的统一标准,以及平衡各项工作之间的关系,合理对正确的信息内容进行把控,还要结合民众感兴趣的科学议题,对相关信息内容进行传播。比如,以焚烧垃圾和转移基因为例,在进行科学传播的过程中,人们普遍关心与转基因和焚烧垃圾有关的科学和技术,此时,科学传播工作者可以结合民众表现出的参与意识和热情,对这类议题进行有效整合和完善,并且将其设定为科学传播的重点和核心,全面提升科学传播工作影响力。
(三)健全政府相关的管理制度完善的管理制度,可以推动自媒体环境下,科学传播工作稳定发展,而且在科学传播过程中,自媒体已经成为重要平台,需要通过健全政府相关管理制度的方式,合理对科学传播的信息内容进行识别。首先,政府可以通过创建准入、审查、监管制度的方式,积极对自媒体平台中低俗文化和反科学内容进行遏制,并且合理寻找这些信息传播的源头,坚决在媒体平台对这类信息就取缔,还要让相关负责人承担法律责任和处罚。其次,伪劣的科学信息内容以及迷信的信息内容,也会通过网络传播的方式进行,此时,自媒体本身也需要通过完善相关管理制度的方式,肩负起自媒体平台科学传播的责任和义务,正确对相关文化知识和信息内容进行区分,还要通过合理的管理制度,对不良信息内容和观点进行有效处理。最后,在加强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融合的过程中,还可以通过成立科学传播网络监督小组的方式,充分在媒体平台中,对科学传播渠道、管理、经营等方面进行有效监督,完善科学传播工作的现代传播体系,实现对科学传播工作的法治化管理。
互联网时代,营销娱乐化是品牌霸主的首选营销模式,但过度娱乐化对品牌有害无益。然而在《芈月传》的借势营销狂潮中,某家居深谙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独树一帜,利用品牌价值与电视剧的契合点,通过创新吸睛的营销事件,深化“有家有爱”的核心理念,引发了受众对于《芈月传》背后的思考。
一、娱乐化营销让让自媒体疯狂炒作
《芈月传》最成功的,莫过于以此部剧情为主题,在自媒体上的“微言大义”式的传播。于是,我们在微博、微信,各类APP上,看到了基于此的各类解读。比如,逻辑思维的某篇基于《芈月传》的解读文章,点击率便超过10万。从某种程度而言,自媒体时代,传播的精髓就是眼球,就是话题、事件、娱乐。也只有这样,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才有占位,才能抓住消费者的心。才能迅速在消费者心目中崛起。
娱乐化的营销,多维度的解读,本质是一种“话题”效应,所有自媒体的传播效率,完全在于“转发”二字。所以,自媒体时代,注意力时代,传播的精髓,在于如下公式:
病毒传播=圈子+话题+移动端的sns+互动
什么是圈子? 精准营销咨询与培训师盛斌子认为,圈子可以理解为部落,社群或者沙龙。是基于兴趣,信仰,或者利益的一群人的扎堆。是散落在社交app(论坛,qq群,贴吧,微博,微信,陌陌,来往,人人网,开心网…)上面的有共性的一群人的集合。移动互联时代的微营销,在某种程度上而言,就是针对上面每一个细分社群的精准互动营销。在移动互联统治的时代里,没有所谓的大众营销,只有一个一个的可接触的圈子。
什么事话题? 笔者认为,移动互联时代的话题,一切都是方生速朽的。兴起败落,昙花一现。没有永恒的常青树,没有屹立不倒的企业,没有长盛不衰的模式。但是人性,人的贪婪,懒惰,自私,嫉妒,同情,好胜,好奇,趋利避害,喜欢美食美景美女,从众而又不从众…却是永恒不变的。 碎片化的时间,多元化的渠道,泛滥的信息,沉重的现世压力,芸芸众生组成的吊丝与屁民,很难静心关注与思考严肃的话题。
什么是移动端的社交平台? 这些有戏剧性冲突的话题与事件,借助移动端的app社交平台(论坛,qq群,贴吧,微博,微信,陌陌,来往,人人网,开心网…)共生共荣,相得益彰,以排山倒海之势,在各个平台瞬间引爆,成为街谈巷议,茶余饭后的焦点。而移动互联不同于pc互联的地方是,智能手机具备了四感:摄像头提供了视觉;话筒提供了听觉,LBs技术定义了所处的位置,陀螺仪提供了可以感应到运动方向、加速。
这意味着智能手机可以通过4感知道智能手机的使用者,目前在物理世界中处于什么位置,什么状态,他的注意力和兴趣点在哪里?所以移动智能的伟大之处是,可以从物理世界中找出精准的需求的数字流量,引导给线上世界。微博微信,便是基于智能移动端的杰出代表!
什么是互动? 移动互联时代的所谓互动,是指同一社群的人,借助sns社交平台,就同一话题,线上线下的探讨与交流。互动,就像病毒传播一样,迅速的裂变。没有互动的微信群QQ群论坛等,是没有人气的,没有人气的平台,也就没有流量。而流量是一切平台生存的基础。
所有的互动,其实幕后都有推手,他们分别扮演着话题的创造者,评论者收集者参与者,观看者角色。艳照门,“三个代表们”,xx库们其实幕后都有看不见的推手!最后评价一下xx库视频门事件吧!
二、《芈月传》引发对家庭健康的反思
娱乐营销不是因为营销而纯粹娱乐。对于具有社会责任的品牌,在传播品牌的同时,也传递着对社会和时代的关注,并用实际行动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做出贡献。欧派在娱乐营销的同时,也诠释着爱和责任。
一首《时间都去哪儿了》,唱红了多少人的眼圈。随着社会压力的增大,上班族绝大部分的有效时间都在工作应酬,陪伴家人的时间更是少之又少。2015年《中国家庭发展报告》指出,青壮年群体每周陪伴家人的平均时间只有25个小时,计算下来,平均每天只有3个多小时。越来越多的人面对长时间的工作高压,缺乏时间锻炼,缺少时间陪伴家人,身体和心理都处于亚健康状态。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社会健康发展的根本,因此,让更多的人回归家庭,让家人相聚的时间更多,让家庭更温馨,更和谐,不仅是个人的责任,也是企业的责任。欧派积极参与《芈月传》这场娱乐营销的初衷,正是希望社会能关注这些问题,引起更多的人对家庭健康的反思。
比如,欧派此次联手《芈月传》展开的娱乐营销中,“欧派让家更有爱H5”收集到的数据显示,自《芈月传》上映后,很多人推开了聚会应酬,开始回家陪家人看电视剧,无形中增加了陪伴家人的时间,找到了和家人沟通的话题。因此,欧派,作为引领中国家居发展的航母,再一次用行动表达“有家有爱”的社会责任,并提出“没有时间陪伴家人”只是借口,是我们忽视了家人,我们应该抽出更多的时间陪伴家人,给家人更多的关怀,让每一个家庭充满爱,让家庭健康回归本真。
三、家居航母引领行业
芈月在乱世中一生运筹帷幄,终于掌握秦国大权,为秦国统一天下打下坚实的基础。和芈月一样,欧派经过21年的努力,已经发展成为一个集整体橱柜、整体衣柜、整体卫浴、厨房电器、装饰工程、商用厨具、高端木门、实体面材等多种产品的设计、制造、销售(互联网+)为一身的具备大家居“一站式”解决方案的大型综合家居集团公司,并开启了家居定制产品大批量生产的先河。
自媒体的信息传播规律
1.什么是自媒体
2003年美国新闻学会的媒体中心出版了一份由谢因・波曼与克里斯・威理斯两人联合提出的“We Media”报告,揭示了自媒体的基本特征:首先,自媒体应该是一种以数字技术为核心的新媒体;其次,自媒体应该是一种私人化、平民化、自主化的媒体,其核心在于普通市民的信息自主提供与分享。因此,博客、播客、网络社区、论坛、BBS、E-mail等网络媒介形式,都属于自媒体。
2.自媒体的信息传播过程
自媒体是与大众传媒、传统网络媒体不同的信息传播形式,其本质区别在于社会公共信息的生产方式由专业的新闻媒体工作者转向了一般的社会大众,即草根进行内容生产与自主传播。从拉斯韦尔建构的5W传播过程看,自媒体的信息传播过程如右上表。
3.自媒体传播信息的特点
(1)传播速度快。(2)传播内容个性化、草根化。(3)传播过程自由随意,信息可信度低。(4)传统大众传媒与自媒体形成互动和信息共享。
网络流言传播模式分析
1.网络流言的宏观传播模式
在自媒体流言传播过程中,政府、网络自媒体、网民、公共突发事件构成了流言传播的四个重要支点。其模式如下图:
x
第一,整个流言传播处于复杂的危机环境中,突发事件是流言产生的源泉。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等突发事件涉及公众的切身利益,一旦正常渠道不能满足公众的信息需求,各种意见就会以非正常状态出现,并且演绎与放大公众的恐惧心理,进而推动流言的传播。
第二,政府信息公开与否是流言产生的主要根源。在危机期间,政府的信息越公开,公众获得的信息越多,对有关部门的信任度就越高,流言产生的可能性也就越小。
第三,网民在流言传播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网民的不断互动形成网络议题和舆论,并与其他媒体形成互动效应,将危机信息影响力成倍放大。
2.网络流言的微观传播模式
在分析流言在网络自媒体环境中的传播过程时,笔者采用“六度传播模式”理论。该理论起源于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米尔格伦于20世纪60年代最先提出的“六度分隔理论”。
如上图所示,网络信息传播中每个传播主体既是传播者(C),又是接受者(R)。通过网络,他们可以匿名查找、和接受信息。当然社会和心理因素会对每一个传者和受者产生作用,决定他们在网络上的兴趣和偏好,决定他们在网络上寻求什么信息,把什么样的信息输入到网络中。
以“蛆橘”事件为例分析
1.流言产生与传播的原因分析
根据美国心理学家G・W・奥尔波特的观点,在一个社会中,流言的流通量与问题的重要性和涉及该问题的证据暧昧性之积成正比。根据本文的上述分析,不难推断“蛆橘”事件中“别吃橘子”流言大肆传播的原因:第一,传播内容的特殊性。内容围绕人们比较关心的饮食问题,涉及身体健康这一切身利益,其实现程度关系到所有社会成员。第二,来自正规渠道的权威信息不足,推动人们通过网络寻求信息和答案,人们在网络中针对“蛆橘”事件交换意见,形成舆论议题,流言亦如附着温床的细菌般滋生。第三,传播时机的特殊性。时值三鹿奶粉事件曝光,人们对于食品安全问题高度关注。第四,传播途径的特殊性。网络自媒体是一种私人媒体,传播过程自由随意,且“把关”功能弱化。
2.自媒体在流言传播过程中的角色分析
第一,流言的始发地。自媒体的本质在于草根内容的生产,这种原创性已经让其成为公民自我表达意见的主要场所。
在“蛆橘”事件中,一部分人收到手机短信后,会把短信内容输入电脑,利用博客、论坛、QQ、MSN、电子邮件等渠道对信息进行再传播,进一步拓展了信息的传播范围,使得更多受众了解这一事件。同时,网络自媒体会动员各种社会力量对信息内容的真实性进行论证。
第二,流言的扩散地。流言在自媒体环境中的传播速度极快,网民能够通过各种相应的手段轻易地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由于网民的大量介入、参与和互动,并利用复制、粘贴的便捷性和网络“把关”的弱化,“蛆橘”事件就在短时间内形成了一个影响力不断增大的议题。
第三,流言的接收地。网络信息传播中每个传播主体既是传播者(C),又是接受者(R)。流言在博客、论坛、贴吧、QQ、MSN等自媒体之间传递并接受,再传递,形成了产生、传递、接受这样一个融大众传播、群体传播、人际传播为一体的传播系统。
自媒体环境下流言传播的控制策略
第一,信息公开,是网络流言控制的基本方略。建立以政务公开为核心的信息传输网络。目前政府已经出台了《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等一系列文件,为危机传播制订了基本的政策依据。
第二,打造以媒介融合为基础的危机信息平台。在现代传播条件下,报纸、广播、电视、网络、手机等多种媒体,可以形成组合信息渠道,从而为媒介融合创造条件。
你还在邮局订报纸、杂志吗?
你还在节日的时候发短信来送出祝福吗?
你还在看电视广告决定要买什么品牌的商品吗?
你还在犹豫是不是要换一部大屏智能手机吗?
这些问题的回答可能都是“不”,那是因为我们已经步入移动互联网时代。无论是企业组织还是个人,都可以建立自己的自媒体平台,实现传播需求。
身边的自媒体
互联网的发展普及,已经使全球成为一个公共信息平台。论坛、博客、微博、微信等新技术新媒体不断推出,移动互联网为用户提供了最便捷的信息传播和沟通方式。
借助微博和微信,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记者和出版人,每个人都可能成为媒体,由用户自己生成内容的自媒体时代应运而生。与传统媒体的管制特性和权威化倾向不同,自媒体的产生依托于互联网技术,主要扎根于普通公众,在传播的内容、时效性、媒体开放性、交互性等各方面也与传统媒体有明显的不同。与传统媒体相比,自媒体带有更明显的新技术和草根化特征。其理念是观点自由、平等对话、信息共享,更推崇用户间的自主交叉互播。
平民化、个性化的观点自由
个性表达是自媒体与传统媒体由于出身不同而产生的最大差异,从传统媒体时代被动传播的“旁观者”,到不用仰望高高在上的传统媒体,成为自媒体时代的“当事人”,只要你想,我们谁都可以自主筛选主题、创造内容,成为新闻、信息、观点的制造者和传播者。
门槛低、易操作的平等对话
传统媒体对于信息一直都有严格的准入资格和内容审查要求,广播、电视更是缺少媒体开放性,都是稀缺的传播资源。自媒体的门槛则相对低很多,既不需要太多的专业知识,也不需要投入太大的精力和时间,我们自己就可以直接获取想要的内容。
交互强、传播快的信息共享
绝大多数传统媒体的信息传播是单向,内容的时效性也很差,长期处于信息不对称状态,受众很难与媒体有平等的互动和参与。自媒体恰恰满足了受众自己、自己用拇指投票、自己相互推荐的潜在需求。
以上是自媒体得以蓬勃发展的重要基因。鉴于自媒体的主体是普通民众,更强调信息的时效性和现场感,对专业性要求并不高,使用的成本也非常低。与自媒体庞大群体基数和海量信息伴生的,是内容公信力不强、信息质量参差不齐的弊端。
玩转自媒体
智能手机和PAD终端已经成为大多数人的生活必需品,也彻底改变了生活习惯:越来越多的人每天从起床到睡觉、从工作到生活,随时随地都在把玩手机或PAD终端,最初是打发碎片时间,现在已经形成对获取外界信息和沟通交流的路径依赖。
2009年才推出的新浪微博,截至2012年末注册用户超过5亿,日活跃用户数达到4620万;而借助QQ的强大用户渗透率,腾讯微博2012年底注册账户数也已达到5.4亿,日均活跃用户数超1亿。
腾讯2011年初推出微信后,势不可挡的微信在2012年横扫整个中国,不到两年时间用户数一举突破3亿。微信成为国内移动互联网第一大手机应用,简单却人性化的设计颠覆了之前很多移动互联网应用。从此,自媒体进入微信时代。
2012年末,马云和王健林有一场关于电商在中国零售市场份额能否超过50%的亿元豪赌。不论谁输谁赢,这个赌约直观反映出移动互联网将带给人们生活与工作的颠覆式影响:越来越多的人习惯在线购物,在微博和微信上主动信息,并获取自己想要的资讯、分享观点与感受。移动互联网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的商业生态系统中,传统的软文、硬广已经无法覆盖所有的潜在用户,传统的直销、商超终端、商渠道的营销成本越来越高,效率却越来越低。在企业营销提升和品牌建设过程中,企业的营销手段和品牌推广模式势必被移动互联网重构,传统媒体与自媒体需要有效嫁接和融合。
面对不断涌现的新技术和新媒体的影响,没有企业可以置身度外。“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企业在了解自媒体的特点后,要意识到移动互联网发展势不可当,快速掌握其游戏规则,大胆尝试并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媒体传播与营销模式。其实,每一个企业都可以成为一家自媒体。
构建企业自媒体平台
企业单纯依靠一种媒体资源,已经很难获得期望的传播效果,最好的办法就是整合公司的各种媒体资源,借助用户喜闻乐见的形式与用户沟通,构建创新的企业自媒体平台。
内刊文化式宣导
企业内刊往往被视作企业文化的重要载体,可以沉淀文化基因。通过定期经营信息、管理动态、行业观察、专业观点,展示企业形象,加强品牌沟通。
企业在编辑内刊时,可以同期发行电子版和纸质版,有助于更广泛地展示企业形象,在内刊中还可以加入公司的微博账号、微信公众账号二维码,加强平面纸媒与自媒体的相互推荐和关联度。
官网正规式宣传
官网是企业的电子名片,通过集成公司介绍、业务展示、在线交易、论坛服务等模块,同时承载品牌推广和营服一体化的功能。
企业不妨多学习三星等知名品牌的官网运营:用户登录官网,不但能看到常规的企业网站内容,还有网上商城、新浪微博、三星APPs、腾讯微博、人人网等媒体链接,将官网建成自媒体平台的一个入口,配合清新简洁的网站风格、友好的用户界面设计,加强了官网的易用性和先进性。
微博社会化营销
微博是博客的升级版,具有极强的媒体属性。微博上发消息的数量没有限制,受众群体是弱关系、强兴趣聚集的人群,生产、传播、分享的成本低,大量转发还能造成事实上的“权威”印象,有利于扩大品牌影响力。每天都有成百上千万的用户在微博吐槽,高质量的粉丝多少也成为衡量影响力的重要指标。可口可乐、宝洁、阿迪达斯、杜蕾斯等国际品牌非常重视与消费者的互动,很值得企业学习。
企业可以按其不同业务单元和营销、服务职能分别建立官方微博,坚持信息,进行积极的互动交流。这样不仅可以获得用户更多的关注时间,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体验,而且能处理好危机公关,通过引导消费群体的舆论倾向和品牌感知,因势利导建立良好的口碑效应,不断增强品牌信任感。彼此互粉的官方微博,做到与用户有关注、有互动、有口碑,可以构成集团化的微博矩阵,加强对目标用户群的广度和深度覆盖,提升企业的社会化营销能力。
微信定向性推广
微信是一种更加重视用户体验的自媒体工具,传播受众以强关系的熟人圈和行业圈为主。由于微信公众账号每天信息的数量受限,传播力看似较弱,但其沟通属性更强于媒体属性,用户订阅某一个公众账号的前提是对内容的认同,对于企业而言,建立和运营公众账号的关键在于内容的质量。如果信息内容的可读性强,就会获得用户订阅,与用户的交互性最强,非常适合进行定向营销和品牌推广。
国内很多企业已经借助微博的品牌影响力,吸引用户加入微信平台,再提供更隐私、更深入的沟通服务。南航、海航等航空公司已经借助微信平台,为验证后的用户提供机票预订、航班查询、登记手续办理、积分查询服务;招商银行也已开通微信平台为持卡人提供账单查询、提前还款等服务,不但完全替代了传统的短信查询和办理业务的功能,还增加了更多原来短信未能支持的互动服务。
自建独立新媒体
实力强大、业内地位比较高的企业,可以尝试自建独立的新媒体。自建新媒体与内刊相似,但从根本上超越了内刊。首先,从形式上看,内刊是静态的,更多是平面形式。而企业自建新媒体是实时动态的,采用了视频、网站等新形式。其次,从内容上看,内刊内容更多地与企业相关,企业自建新媒体则在企业资讯之余,更多地涉及产业、人文等更有深度的层面。
企业自建新媒体,能够有效提高企业的公众影响力,更好地与公众沟通。目前,谷歌、英特尔、思科、尼桑等著名企业已经在自建新媒体上进行了成功的探索。例如,IT产业巨头英特尔创办了Intel Free Press。这是一个独立的“科技网站”,致力于报道那些被忽略的科技和创新故事,更注重新闻背景和深度报道。Free Press的目标在于提供英特尔未来发展的观察视角,由点及面审视整个科技行业。
论文关键词:微博,自媒体,传播特点,优势
1 自媒体的概念
自媒体又被称为公民媒体或个人媒体,主要是指私人化、平民化和自主化的传播者,通常是以现代化或者电子化为主要的传播手段,能够对特定的人或者单个人运用规范性或者非规范性的信息来实现媒体信息的传播。在自媒体时代,人们可以实现对四面八方信息的获取,弱化了主流媒体的作用,人们接受信息的方式不再是被告知的方式,而是可以对信息进行识别和判断,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言论。自媒体的信息传播形式是以普通大众为主导,促进信息向着点到点的形式进行传播,其传播内部具有私密性和公开性的特点[1]。
2 自媒体与传统媒体、新媒体相比较的传播
特点
2.1 与传统媒体相比
平面媒体又称为传统媒体,是由报纸上的平面广告和平面图片构成的,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主要是通过机械装置来实现信息的传播,主要的传播平台有电视、报刊和广播等。自媒体相较于传统媒体最主要的变化就是促进了传播主体的变化,传统媒体时代最主要的传播主体是新闻机构,受众通常是指接受信息的个体。而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传播的个体主要是指具有独立传播主体的个人。传播方式也实现了点到点和一对一等传播网状的传播
方式。
2.2 与新媒体相比
新媒体的传播主要是以技术支撑为主导,传播的主体主要有数字杂志、数字广播、手机短信和网络等,又被称为第五媒体,继承了传统媒体的特点。自媒体在发展中依赖于网络的支持,能够完成新媒体的所有任务。在使用过程中,相较于传统媒体更加注重用户的交互作用,用户不仅可以成为网站用户的浏览者,也可以成为网站用户的制造者,能够实现信息的个性化发展。同时,自媒体相较于传统媒体具有独特的特点,在发展过程中,结合话语权和自主权,使用者可以自行进行网络构建,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社交网络平台[2]。
3 以微博为代表的“自媒体”传播优势分析
3.1 主体意识增强,自主选择受众
在网络传播过程中,呈现出主体意识增强的特点,个性化相对比较突出。由于微博的使用门槛相对较低,在传播过程中具有不稳定性,在很大程度上被看成是非理性行为,但是可以对网络上的内容和管理系统进行控制。同时,在使用过程中,控制者主要是指传播者,能够促进传者和受者的有效融合,能实现信息的稳定性。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大众传媒的控制者不能决定受众者,在传播过程中,主要是依赖于人际传播进行信息的传播,可以对其听众进行控制。
3.2 传播内容简短,去中心化特质
微博相较于传统媒体,具有如下特点。
首先,微博的内容相对简短,便于传播。在进行信息的传播过程中,用户可以加上自己的信息和自己的想法,导致信息在传播过程中,发生了重要的转变。
其次,微博传播的信息具有去中心质的特点,导致传播者的身份发生了变化,个体的功能向着信息传播者和信息接受者的方向进行转变,每个用户都可以成为信息的接受者,能够将接收到的信息传播给其他人,能够充分展现出微博的共享性,为微博的信息传播提供强大的力量。能够降低新闻传播的成本,将新闻通过微博的形式散发出去,大众可以对新闻事件进行全面了解。
3.3 瞬间产生强大的舆论
微博由于使用的人数相对较多,出去的新闻会引发大众效应,能够引起民心的波动,人们可以对新闻事件发表自己的意见,新闻大事件的发生,能够在一瞬间就被大众捕捉到,并以快速的发展趋势,向四面八方进行传播,进而形成了强大的舆论环境,在传播过程中,会呈现波浪曲线的形式,对一定范围内的人产生影响。随着微博在社会上影响力的不断扩大,大多数的名人都会使用微博来提高知名度和影响力,逐渐发展成为介入公共事务的新媒体,改变了传统网络舆论格局,促进了信息源的不断扩大[3]。
4 结论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微博在传播新闻信息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成为网民获取信息和传播信息的重要渠道,其涉及到的领域相对较多,深入到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对事件的发展和影响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促进了我国媒体技术的进步,降低了信息传播的成本,改变了信息传播的途径,加快了信息传播的速度,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加强了人们对外面世界的了解。
参考文献
[1]晏诗洁.自媒体与传统媒体新闻传播的互补性研究[D].湘潭:湘潭大学,2014.
[2]曾军辉.电视媒体与微博融合传播研究[D].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