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一个人的村庄

一个人的村庄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一个人的村庄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个人的村庄

一个人的村庄范文第1篇

——《一个人的村庄》读后感

在许多人眼中,乡村是贫穷落后、脏乱不堪的,而刘亮程笔下的村庄,彰显着勃勃生机,洋溢着平和与闲适之美。

初读这本书的时候有点茫然,看不懂读者要表达的意思,有时候甚至觉得有点语无伦次,看得"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读着读着牵出了我深深的乡愁,对于生我养我的村庄,无论离开了多久,那里依然是我的根,由于刚回家探亲回来,思绪还未完全回到现实中来。读了此书使得人心更静、乡情更浓、思念更切。

书中很少写到人,偶有提及,也不过是旁观而已,使得这份从容与和谐,因为缺乏人的温暖,而透着孤独与荒凉。即使如此,他依然不舍得离开这片土地,对远在他乡奔波的我来说,村庄里有我美好的回忆,那里的物自然和谐,那里的人热情慷慨,相比作者来说在村庄我有着甚于他的幸福。

刘亮程文字的美在于他的纯粹,他的文字歌颂大自然,带有纯净的诗意的美。他的文字中,你看不到战火和硝烟,看不到歌舞和繁华,只有村庄和河流,似乎一个人走在大地上,太阳照着你,风永远吹着。

村庄生活是苦的,也是甜的,我出生在农村、长在农村,深深的懂得农民的艰辛与无奈,那时候我们就无比羡慕生活在都市里人儿,向往着他们光鲜亮丽的生活。等我们长大了,一脚踏进繁华都市以后,与我们想象的生活大相径庭,此时的我无比想念村庄的安静和安宁,还有清新的空气,然而为了生活中的无可奈何,我们依然在远方奔波,做不到作者那种隐于世的豁达,尤其是在远在他乡读这本书的时候,寂寞孤独之感常常催人泪下。

《最美还是我们新疆》这首歌被无数的新疆朋友所熟知,无论他们走向何方,这里依然是他们最大的牵挂。就在暴恐份子张狂破坏他们家园的时候,无数的仁人志士即使远在他方,他们也通过各种渠道来发声亮剑,共同维护美好家园。这就是"家"的力量。

我来到新疆已有四年多的光景,我作为一名"三支一扶"志愿者来到新疆,起初我以为我要去的团场是贫困而又杂乱的,住土坯房,每晚与老鼠共眠,落脚之后发现这的优雅舒适远超我的想象。尔后辗转考取乡上的公务员,这里有宽敞明亮的办公楼,有温馨舒适的干部周转房,有着整齐如一的安居富民房,还有人人向往的大别墅……谈起来疆之前心中所想的新疆与现实中的新疆不自觉的自己就成了话痨,如果让百姓去谈新疆变化那更是数不胜数。

在刘亮程这些原生纯朴的文字里,你可以读到一种特别的寂寞。是走或留、是喜或愁,年复一年,是这世界改变了我还是我改变了这世界?抑或是我们都在兜兜转转中忘了初衷仍旧停留在原地?没有答案,短暂的一生学不会世界上的一切道理。谁曾意气风发地走出去,谁又曾犹犹豫豫的留了下来,是刘亮程,是我,也是这世上的所有人。

作者通过细腻的笔触向我们展现了他儿时生活在黄沙梁的许多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大多是村里的人和牲口,花草树木,甚至几只小虫与老鼠间,也走进了我们的视野。俨然一个多彩的乡村大世界。

刘亮程的文章,并不那么华丽,也没有过多的修饰,散发着浓浓的乡土气息。简简单单的文字里还透着各种各样的人生哲理。我的心仿佛也跟着作者,来到了黄沙梁,随他一起看那里的生老病死、春耕秋收;随他一起听鸟的耳语、虫的呢喃。他告诉我们,怀着感激之心看这万物,你会发现这世界的美丽。

一个人的村庄范文第2篇

去年和今年,两次为官司我独自回国,见律师、上法庭都是我一个人。我发现独自一人生存,的确需要很大的勇气。一个人生活非常容易产生诸如自闭症、抑郁症、厌食症,包括自杀等许多心理上的问题。

这次回国后,我第一件事就是为自己买了一盆高大的竹子放在日式阳台上。那一片绿色,给了我凉爽,也给了我坚韧。

每天,我坚持早起跑步,上午写作,中午买菜、做饭,下午约见朋友,晚上读书看碟,早睡,坚持正常的作息时间。独自一人的时间长了,我开始非常喜爱这种生活状态。

其实,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本质就是一个人的存在,如佛经里说的“本生”。从“独身”存在,到独立意识,没有这样的“独身”,这个人无论是生活在什么状态里,都是“不存在的”。

有一类人,不论已婚或是独身,他们都无法独处。一旦落单他们便会呼朋聚友,奔向人群。这种人只能借助他人的存在,来反馈自身的存在,生存的力量不是源于自己的内心。有的人内心会像一枚小小的硬核,缺少延展性和包容力;而有的人内心似大海,能容纳下生命中的许多灾难,还能嗅到生命中别人感觉不到的芳香。

当你和你的亲人或朋友在一起,也应当尊重他们“独身”的权利。独身并不意味着放弃交流,无论身体的还是心灵的,每个人都有自己交流的方式。独身,让我更加宽容、柔和,更加珍惜生命,怀着爱,持久的爱。以前与人相处时忽略的情和事,只有在独身时,才能细细感知与体味出来,对那些美丽的事物,更会懂得它们的可贵。

一个人的村庄范文第3篇

有人说刘亮程写作的是一个大命题,关于人和自然,人和牲畜,以及人和整个农业社会如何

进退的大命题。其实刘亮程只是刘亮程,他只是将自己在这个村庄里看到的、听见的、梦见的,通过文字表达了出来而已。所以,在读他的文字时,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感受和理解,每个人也有自己的好恶评判,这都无可厚非。我所描述的,是我认为意义上的刘亮程,当然,大家心目中肯定还有别样的刘亮程。

一、哲学式的思考和诗歌化的语言

刘亮程不仅是站在人的立场上看待村里的事物,有时候他还会站在驴的立场、蚂蚁的立场或者狗的立场上去思考这些朴素的乡村哲学。他在《剩下的事情》里写道: “每个人最后都是独自面对剩下的寂寞和恐惧,无论在人群中还是在荒野上。那是他一个人的。就像一粒虫、一棵草在它浩荡的群落中孤单地面对自己的那份欢乐和痛苦。其他的虫、草不知道。”他用自己的语言来写人生最后的路程,写人生最终的那段孤单历程,虽然着笔不多,但是让人思考没有止步。所以,很多人称呼刘亮程为乡村哲学家。他只是一个农民,但是从大自然的熏陶里洞悉了一切,所有的世道轮回,何尝不是这么回事呢?

“一野的寒风吹着我一个人,好像寒冷把其他一切都收拾掉了,现在全部地对付我。”刘亮程就是这样如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一样的作家,在给后人讲述着自己的一辈子的领悟,寒冷在他的笔下成了一种具体的美,深厚而让人绝望。在《寒风吹彻》这篇散文中,写到他曾将一位老人领回家中,以炉火温暖了他。但第二天还是发现那位老人已冻死在路边的荒野中。“落在一个人一生中的雪,我们不能全部都看见。每个人都在自己的生命中,孤独地过冬。我们帮不了谁。我的这一炉火,对这个寒冷一生的人来说,显然微不足道。他的寒冷太巨大。”“我知道这一时刻之外,我其余的岁月,我的亲人们的岁月,远在屋外的大雪中被寒风吹彻。”

刘亮程不但在自然界发现朴素的哲学和美学,而且在一些家畜身上也有所发现。在《狗这一辈子》里,刘亮程开头就写:“一条狗能活到老,真是件不容易的事。太厉害不行,太懦弱不行,不解人意、太解人意了均不行。总之,稍一马虎便会被人剥了皮炖了肉。狗本是看家守院的,更多时候却连自己都看守不住。”人活着不容易,一条狗活着也不容易,但是人的不容易,有时候甚至超过一条忠实的狗。他在这篇散文里写,肯定会有一条在暗夜里行走的狗,“这是条终于可以冥然入睡的狗,在人们久不再去的僻远路途,废弃多年的荒宅旧院,这条狗来回地走动,眼中满是人们多年前的陈事旧影。”这样充满淡淡忧伤的词句里,让我们回味的不仅是狗的忠实,更是对一种逐渐远去的农业文明的追忆和思考,具有深层次的哲理。

狗这一辈子,其实在很多方面映衬的是人活着的艰难和不容易,在这个世界上,人与其他动物无异。

刘亮程的漫不经心和慢脚步的生活,让他能够看见、能够听见,发生在这个村庄里或者村庄上空的一切事物。包括一棵树的死活。“树不害怕死是在树长空心以后。树觉得死就在树的身体里,跟树在一起。树像抱一个孩子一样,把死亡的树心包裹着。后来死亡越来越大,包不住了,死亡把树干撑开,蚂蚁进来了,虫子进来了,风刮进来雨淋进来。”(《大杨树》)虽然看似是描写一棵杨树的死亡过程,其实何尝不是一位老人在生命的最后那段日子里,面对死亡时的淡定和从容呢?

二、回归式的思考和蒙太奇式的表达方式

在这里我要提到一个陕西作家,与刘亮程比较类似,也是诗人出生,他最富盛名的是诗文集《马坊书》,但是近两年来,他的两篇散文却让当代文坛为之一震,那就是发表在《花城》上的《母亲本纪》和发表在《美文》上的《父亲本纪》,从提法上就是新颖的,用《史记》五体例之一的本纪,用一种追溯生命式的编年体手法,来复原和再现母亲以及父亲,在这个名为马坊的小村庄里,他的父亲和母亲卑微而又有尊严的活着,他们在这里劳作,任劳任怨,尊重大自然的每一个生灵,敬畏与人共生的每一个生命,最后也像这些动物、植物们一样无声的死去。耿翔刨开皮肉见骨质的写作方式,让读者在阅读时也感到阵阵疼痛,思考在这些看似朴实而文字背后隐藏着的深刻的命题。因此,耿翔的散文读来让人感觉非常有硬度,并且在散文书写中加入了无尽的张力和历史的厚重感。

刘亮程对村庄的解读和描述也是一种回归和复原。刘亮程曾在散文写作中指出,自己的童年其实是不幸的,并不幸福的,在他后来回首去

看的时候,发现并不如自己想象中的那么美好,于是他开始虚构,虚构一个闲人,“我塑造了一个自己,照着他的样子生活,想事情。我将他带到童年,让他从小的时候开始,看见我的童年梦。写作之初,我并不知道这场写作的意义。我只清楚,回忆和做梦一样,纯属虚构。”(《向梦学习》)

刘亮程的回归不仅是精神的回归,有时候也是身体和精神的双重回归,“我突然出现在村子中间的马路上,晕晕乎乎,仿佛我一直在这条路上来来回回走了多少年,这一刻突然看见—一个长大的、正在老掉的自己,站在马路上,一副茫然的样子。”(《一个人回来》)

另外,在散文写作的诗歌式叙事中,有一个常用的技法,那就是蒙太奇表现技法,其实也就是散文写作中常说的“形散意不散”,更是诗歌写作中高屋建瓴的发散性思维。在刘亮程的散文写作中,能够通过一件事、一件物,然后将之扩展到另外一些与之相关的人和事,更为奇妙的是,他可以将两个并不相关的事物组合在一起,从而产生独特的美学效果,让人叹为观止,其实这也是得益于刘亮程这个闲人对村子事无巨细的观察。

刘亮程会带领着你,跟随着文字,向着更深处的思维进发,这种过程是美妙的,让人着迷的,而不是反感和说教式的。在散文名篇《大杨树》里主要描写了村里一棵古老的杨树被砍倒的过程,但是在考究的叙事过中,刘亮程却将村里的三个厉害东西,即钢板斧、老乌普家的绳子、会计家的锅搬了出来,虽然只有钢板斧与本文的叙事有关联,但是刘亮程却又写出了绳子和锅的来源以及在村里的重要意义,无疑是对大杨树这一同样具有重要意义的事物的一种反衬,然后又用近乎迷信的方式,交代出了这棵大杨树对村里人的意义,但是大杨树最终还是没能脱离被砍倒当做劈柴的宿命。

三、梦呓式的语言风格

在读完《一个人的村庄》之后,我才开始读《在新疆》,读到《向梦学习》、《农机配件门市部》等作品,这些作品正是对刘亮程散文写作根源和初衷的表达。对于读懂或者研究他的作品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读《一个人的村庄》的时候,我一直有一个疑问,他写的都是真的吗?文学创作会不会有一些虚构的成分在里面。当我读到《向梦学习》的时候,我就明白了。“《一个人的村庄》是一个人的无边的白日梦,那个无所事事游逛在乡的闲人,是我在梦里找到的一个人物。我很早注意到,在梦里我比梦外悠闲,我背着手,看着一些事情发生,我像个局外人。”(《向梦学习》)由此我们才能看到,刘亮程的写作,是一种梦呓式的写作,他只是在完成一个重构睡梦的过程,当然梦里有虚有实,你看到的并不一定是真实的,没有看见的并不一定虚假。

所以我认为,要读懂刘亮程,先从读他的《向梦学习》和《飞机配件门市部》开始。刘亮程认为,梦是一种学习,而作家是在暗夜里独自成长的一种人,接受夜和梦的教育。梦是一所学校。夜夜必修的功课是做梦。“我早期的诗和散文,一直在努力地写出梦景。作文如做梦,在犹如做梦的写作状态中,文字的意味向虚幻、恍惚和不可捉摸的真实飘移,我时而入梦,时而醒来说梦。梦和黑夜的氛围缠绕不散。我沉迷于这样的幻想。写作亦如暗夜中打捞,沉入遗忘的事物被唤醒。”

相信每一个人在年少的时候,都希望将自己的梦写出来,我也曾想将梦写出来,但是因为梦的无根无据和片段性等特点,我发现梦几乎是无法碰触的一个话题,一行字都写不出来。相信很多文友都会有这样的感受。但是刘亮程在梦里很享受,并且在梦里汲取到了营养。“我不知道自己一直向梦学习。我很早懂得隐喻、夸张、跳跃、倒叙、插叙、独白这些作文手法。后来,我写作多年,才意识到,这些在文学写作中常用的手法,在梦中也随处使用。做梦用的手法跟作文一模一样。”

刘亮程认为,最好的文学语言是梦语言。就是一个已经睡着原本不该说话的人,突兀的一两句。没前没后的自言自语。而这种梦呓便被很多作家发展为超现实的语言叙述方式。这也就是刘亮程的小说《虚土》会被很多人看不懂的原因,在小说中,一名5岁的孩子分不清现实和梦,一直在一个未醒来的梦里,怀疑自己是否出生,或者已经出生却从未长大。他觉得长大的全是别人。这就是一部超现实的梦呓式的小说作品,如果不是在怀着做梦或者解梦的状态去看这本书,就完全是在听痴人说梦了,难免会觉得云里雾里不知所云。

四、刘亮程的精神村庄

一个作家,他的精神必须要有一种寄托,所有的故事和情节都要在这个环境里发生、发展。沈从文在凤凰小城里雕琢自己的文字世界,莫言在高密东北乡展开自己的叙述,路遥在陕北的双水村开始史诗般的纪事。一个作家,也许只有在最熟悉的场景、最熟悉的环境里,才能写出最伟大的作品来。

与其他作家一样,从农村出来的刘亮程也一样,他一辈子在自己的那个名为黄沙梁的小村庄生活、思考,所以这个村庄是他精神上的一个依托和载体,所有的思考放在这样一个环境里才有其存在的意义。可以说,如果没有这个村庄,没有在这个村庄的生活和思考,就没有享誉中国文坛的刘亮程。

刘亮程是甘肃金塔县人,父亲也是县中学校长、团委书记,后来因为种种原因,举家搬迁到新疆,这个叫做黄沙梁的小村子里生活。一年一年,这个小村庄在发生着变化。“那时村里已没几户人家,到处是空房子,到处是无人耕种的荒地,你趴在院墙外,像个外人,张望着我们生活多年的旧院子,眼泪涔涔。”就是这样一个小村庄,成了刘亮程魂牵梦绕的故乡,他在离开多年后,再次回望的时候,发现寄存在这里太多的感情和故事,他们一家人在这里生活,直到父亲去世,再到去乌市打工,其实是刘亮程非常心酸的一段过往。刘亮程通过唯美而又伤感的语调,逐渐剥离过去生活的阴霾,像一个上了年纪的老人,为自己的儿女讲述已经荒芜的家园。

其实,《一个人的村庄》就是刘亮程在多少年回忆村庄时做的一个梦,在这个梦里,虚实交错,他看到自己的母亲和弟弟出走,看到村里人全都出走,看到自己的妻子也离开这个村庄,只有他一个人,在这个村庄里消磨着漫长或者短暂的一生。

一个人的村庄范文第4篇

与蜜蜂翅膀发生摩擦

和碰撞。发出金属裂变的

声音,花粉掉落成汗水一般

使我全身上下湿漉,骨骼里

却流淌着一种甜蜜的物质

村庄在粮食面前越来越矮

我在妻子面前,却感觉

越来越年轻了,她多像一杆

臀部肥硕胸脯鼓胀的麦子啊

大地为床,而我的亲吻

如刀,她必须乖乖躺下

母亲没有参与收割

她只负责做饭、遛狗

或者带小孙子,她是

属于播种那个时代的人

也该休息了。在她头发上

积攒的春雪,一直没有褪去

背对太阳,你猜

那是谁与谁的影子

仍端坐于五月的芒上

傻傻地笑着,手里

紧握一束麦穗,就像握住

一次被繁忙农事忽略的爱情

谷雨情思

润湿的气候,总是

从眼部开始,在睫林

侧畔,在视网膜的后面

鸟儿开始飞翔,先是一只

然后一群,扑腾着

拍打着,轻啼着

很快漫过惊蛰春分的时光

让风吹落头顶的尘埃

内心一派绿色。苔藓

是生长的呓语.我站在

谷雨中央,站在这片

让你昨日忧伤的地方

点燃季节的火苗,再次

为你,种下满目深情的吟唱

灵魂的镜像

比如爱情,比如青春

比如飞翔的梦想

比如风筝,比如帆影

比如久久的遥望

比如牛羊,比如炊烟

比如高挂的月亮

比如反复发作的

关节炎,比如被晾晒在

风里的新伤或旧伤

像万花筒一般缭绕左右

说它简单,不过三原色

说它复杂,的确纷繁芜杂

此生无法抹灭,这些

真实而又虚构的

事物,这些朴素的

影子,灵魂的镜像

一个人的地老天荒

一个人的时候,世界

便显得浩大而且飘渺

周围的山、水、道路

和村庄缓缓起伏

在天空中流放

温度和湿度正好

约定的归期,没有

偏离时间轨道

夜,是你不染尘土的

衣裳,披满月光

有时,我真的不知道

该用什么背景,给日子

填空,只晓得风很

硬朗,像大地举起

一个人的村庄范文第5篇

应当说,“感动中国”组委会评语中的这三个“贴”,是有事实依据的。

先说“贴钱”。村里的新校舍,是在段爱平的任上修建的。“2000年10月18日,宽敞明亮的新校舍建成,当过会计的丈夫把家中的单据一整理,结果段爱平共贴钱4.1万多元,而这,只是她为乡亲办事‘贴钱’的开始”。日后村里办什么事,她这个支书,都少不了贴钱。

再说“贴命”。2000年,段爱平胆管结石动手术后,悄悄提前出院,就“腹部缠着绷带,右手抱着肚子”,为修建新校舍的事四处张罗;2006年,她患食道癌动手术,四天四夜昏迷不醒。病情稍有好转后,又为村公路和园林村的建设忙碌;2011年,癌细胞转移淋巴系统,她仍拖着重病之身为村里的事情奔波。

至于“贴工”,其实不说也罢,命都“贴”了,遑论“贴工”?

在不到百字的评语中,连说这三个“贴”字,或许组委会认为,这是段爱平的“感动中国”之处,这是“最美村官”的“美”之所在。这一认知符合大众心理。别的不说,仅是段爱平所在的返底村的村民,一讲起段爱平的事迹,首先说的就是段爱平“晚上靠安眠药入睡,白天靠止痛药支撑干活儿,为村里劳命伤身”,说这些时,还往往“眼含泪水”。这种大众心理之根源,既有传统的,国人知人论世之时历来重于道德评价;更有现实的,段爱平的贴工、贴钱、贴命,与当今某些“公仆”的捞钱、捞名、捞权,正好形成强烈的反差。

段爱平任职村支书的11年间,村里的新校舍建起来了,孩子们从此不再在“摇摇欲坠”的危房中上课;村里的敬老院建起来了,在身强力壮的年轻人外出打工之后,很多孤寡老人从此有了温馨的栖身之地;电网整改了,河道治理了,村公路开通了,田间路拓宽了,自来水工程完工了,太阳能路灯照亮了全村的每一个角落,在园林村的建设过程中,村民的户均收入不断提高。这一切,都使我想到“感动中国”组委会评语中的另一句话:“没有惊天动地,总是一点一滴,村庄渐渐丰满,你的身体却慢慢柔弱”。

于是给人一个印象:因为段爱平贴工、贴钱、贴命,使自己的身体“慢慢柔弱”,才使“村庄渐渐丰满”。对此,我却不以为然。在我看来,段爱平的这三个“贴”,并不是使“村庄渐渐丰满”的逻辑学上的充分必要条件。任村支书11年而能使“村庄渐渐丰满”,就段爱平本人而言,起码需要以下几个方面的素质。

视野开阔。只看到眼前而不顾及未来,她不会把修建新校舍当作上任后的第一件大事;只寓于返底村一角而没有与外面世界的新颢气相接,她也不可能想到要去搞上述一系列使“村庄渐渐丰满”的工程。

思路切实。段爱平使“村庄渐渐丰满”的思路,诸如发展经济林,发展养殖业,建设园林村,不但与外面世界的新颢气相接,而且与本地的地气相接,她没有贪大求洋,急功近利,以至于东施效颦,而是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从一点一滴做起。

方法对头。这个方法,就是领导工作的方法。段爱平知道,要使“村庄渐渐丰满”,光靠她一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无论是上述“一点一滴”中的哪一点哪一滴,都得依靠群众,齐心协力。她之所以帮这个村民贷款搞运输业,帮那个村民借钱搞养殖业,也是因为她相信群众有致富的愿望与潜力。

身体力行。在段爱平身上,具体地体现为以上所说的贴工、贴钱、贴命。她以这三个“贴”,使自己“贴近百姓的心”,成为百姓的“贴心人”,这种榜样的力量,反过来又能带动百姓改变山村的面貌和自己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