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微信银行

微信银行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微信银行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微信银行

微信银行范文第1篇

游戏中心、移动支付、扫一扫、公众平台微信5.0种种堪称“逆天”的新功能,让用户眼花缭乱,更吸引了各行业管理者的眼球。移动互联网时代,入口的价值无需赘言。微信4亿多的用户数量意味着什么?仅此一点,就足以让众多商家热血沸腾,金融业也是如此。

各大商业银行纷纷争先恐后登上微信的“公众平台”:有条件要上,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于是,当周刊记者试着用微信寻找几个“吃螃蟹者”时,惊奇地发现,短短一个多月的功夫,银行服务号已经在微信平台上遍地开花,从国有大行到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外资银行,不仅推出了各自的服务号,更是纷纷提出了“微信银行”的概念。

此时此刻,用“浮出水面”来形容这一新生事物似乎已不够贴切,“微信银行”简直就是喷涌而出,极大地改变了人们对于金融业务的固有认知。而另一方面,和“大数据”、“云计算”、“随身穿戴设备”一样,遍地的“微信银行”似乎沦为了一个“什么都能往里装的筐”。真正的“微信银行”应该是怎么样的?对于银行领域的从业人员而言,这个问题的答案远比表面上的繁荣更加重要。

互联网基因是核心价值

微信是移动互联网的产物,基于微信平台的任何产品服务,都是移动互联网与相关行业的结合,具备移动属性。从这一点上讲,“微信银行”与已有的手机银行并无本质区别。因此,首先要找出其相对于手机银行的不可替代性,否则即使依托于海量的用户资源,即使未来被赋予更多的金融服务功能,“微信银行”存在的价值也不会太大。

和手机银行相比,“微信银行”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它是一个纯粹的移动互联网产品,而移动互联网最重要的属性之一就是开放。手机银行是银行自身的封闭性移动金融入口,通过App客户端或WAP浏览器提供类似PC端网上银行的产品和服务。微信银行则与之相反,从一开始就立足于移动互联网。正如中国银行电子银行部助理总经理董俊峰所言:“除渠道迁移和功能简单复制外,银行希望充分利用手机的定位、陀螺仪、温度、重力、摄像头等硬件接口,开发较网银更酷的创新应用。”目前,上述应用已经部分实现,例如用户通过微信银行发送当前位置,即可获取附近网点信息,了解网点地址、排队人数等详细情况,一键式完成网点排队预约。广发银行人士也表示,微信银行与手机银行相比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实时、便捷的交互体验。“比如客户进行一笔消费,以往客户需要登录手机银行才可以看到交易信息,但有了微信银行,在客户发生资金交易的同时,客户便会收到一条资金交易信息的微信提醒。这种即时信息反馈将给客户带来更好的移动金融体验。”

每逢新产品推出,都有好事者迫不及待地抛出诸如“颠覆”、“革命”等耸人听闻的词汇。但事实上,大多数新产品并不是为了消灭已有产品而生的。相反,成功的业务模式往往是新旧产品结合应用的产物。“微信银行”也是如此。无论金融创新如何层出不穷,“安全”永远是其成功的必要条件。正如一位股份制银行微信营销负责人所指出的那样——银行的创新,应该是在保证安全前提之下的创新。“微信银行”具有开放的属性,但开放也往往伴随着潜在的安全风险。具有互联网基因的“微信银行”与具有金融基因的手机银行的结合,也许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出路。

层次不一各展所长

对于“微信银行”的实际作用,董俊峰表示:“通过‘微信银行’,银行可以做两件关键的事——一是把轻量级的产品嵌入到微信平台上,如账户查询、简单或标准化的理财产品、小额支付、公用事业缴费等,降低服务门槛,增加自身产品的易得性;二是通过文本、图片、视频等全新手段,提高与银行客户服务的交互友好性。之前银行电子银行服务和客户的互动,一般通过短信、呼叫中心或电子邮件实现,成本高、实时性差、体验弱。微信的出现,革命性地提升了银行和客户交互的渠道体验空间。”

因此,真正的“微信银行”的设计思路应该是基于移动互联网,结合手机银行,在此之上进行业务创新,而不是简单地将银行现有网上银行功能移植到微信客户端。这也是“微信银行”产生与发展的内在逻辑。基于上述结论,重新审视各家银行推出的“微信银行”,其中高下自现。

目前,各银行微信服务号的功能由低到高可分为3个层次:信息推送(理财产品、优惠活动等);自助查询(信用卡账单、积分、附近网点等);转账还款、在线支付和其他业务。而大多数“微信银行”只是实现了较低的两个层次的服务,服务质量也有待提高。例如不少“微信银行”实际上只是简单地将本行手机银行链接到微信服务号上,通过跳转方式来引导客户下载手机银行客户端来获取服务,从而失去了微信沟通的趣味性和友好性。此外,服务号定制菜单涵盖的服务只是类似“你问我答”的简单业务咨询,从而失去了个性化和便利性。真正出色的“微信银行”,应该是在提升前两个层次服务用户体验的基础上,努力在第三个层次的服务上实现业务创新。正如董俊峰所言:“简单把‘微信银行’作为手机银行服务的链接或者与客户的在线文本交互中心就大错特错了。要善于把轻量级产品或服务平滑地微信交互手段有机融合,在服务范围的选择上,有所为有所不为。”

在各银行的微信服务号中,功能最完善的当属招商银行推出的“微信银行”。早在今年3月末,招商银行就推出了信用卡微信客服。7月初,招行宣布升级微信平台,推出“微信银行”。除其他银行服务号普遍具备的信息查询、信用卡还款功能外,招行“微信银行”的业务还包括转账汇款、贷款申请、办卡申请、手机充值、生活缴费、预约办理专业版和跨行资金归集等。以最基础的客服功能为例。招行“微信银行”通过建设完善其后台客服知识库,逐步实现招行全业务的在线智能客服。例如客户去网点办理业务前,可随时随地通过微信获取办理业务所需材料的信息,从而实现利用碎片时间完成咨询。此外,“微信银行”还提供网点地图和排队人数查询服务。而在申请信用卡、贷款或预约办理专业版和跨行资金归集方面,客户可通过“微信银行”进行个人信息录入。之后,招行客服人员会主动与客户联系办理,从而提高业务办理效率。在安全方面,招行微信银行采用其手机银行的安全保障机制。对于常用业务和便捷业务,客户可直接在“微信银行”中办理。而凡涉及客户私密信息的功能,均将在招行手机银行后台进行办理,从而有效保障了金融信息安全。

今年8月16日,浦发银行推出“微信银行”。多种交互方式的金融服务,构成了浦发银行“微信银行”的显著特点。例如,客户通过微信在线完成理财产品购买后,对于部分收益较高、仅限柜面购买的理财产品,可通过网点预约功能,获取周边浦发银行网点信息,在了解网点地址、排队人数等详情的基础上,查询并联系客户专属的理财经理,一键式完成网点服务预约,到达网点后可优先享受服务,从而实现了线上线下服务的衔接。客户还可将交易结果分享到微信朋友圈,这不能不说是“微信银行”结合社交应用的一次有益的尝试。此外,浦发“微信银行”的很多操作都可通过语音交互完成,客户发出语音指令如“我的余额”、“活期明细”等,微信银行将根据这些指令迅速反应,完成指定服务,这也是浦发“微信银行”的一大亮点。

广发银行微信银行除向用户发送相关服务信息外,还支持信用卡还款、卡片申请、个人贷款预申请等众多业务功能。广发银行人士表示,实现上述功能将对广发个人零售业务增长起到积极作用。此外,基于微信即时通讯软件的固有特性,还可通过为客户提供人工客服、智能客服等服务增强用户黏性,在牢固客户关系的基础上实现移动销售。“我行适时推出微信营业厅最主要的目的在于顺应当今移动互联发展潮流,与我行手机银行、移动支付及二维码等共同打造移动金融服务窗口。作为银行微信服务号,能否为每一个客户提供细致入微、快捷满意的服务,将是衡量整个微信服务号服务水平的重要标准。”

信息安全问题亟待解决

尽管“微信银行”的推出给银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暴露出的问题也不容回避。而其中最让用户担忧的还是信息安全问题。首先,银行微信服务号数量过多,难分真假。“微信银行”将账单查询等业务放上微信平台,还需要对微信号和用户身份证号等信息进行绑定,存在安全隐患。周刊记者在微信公众账号中搜索某国有大行,搜索结果达到数十个,其中包括该大行在各个地区分行的服务号,这不仅影响了用户体验,削弱了资源整合和品牌效应,还给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

此外,由于很多“微信银行”实际上是手机银行的门户平台,因此现有手机银行存在的安全隐患等同样也会对“微信银行”构成威胁。不仅如此,由于技术尚不成熟,“微信银行”还存在一些诸如问询指令不明晰等的问题。上述问题都需要微信和银行双方共同努力予以解决。谈到“微信银行”的信息安全问题,董俊峰表示:“在封装交易接口和身份认证手段的互信方面,要严格遵循安全防控准则,不能泄露客户敏感信息,也要避免交易认证被第三人攻击或发生钓鱼欺诈的漏洞。”

商业社交或成盈利源泉

未来,“微信银行”将继续依托移动互联网的优势,在保证金融信息安全的前提下,推出各种创新功能应用。“现在‘银行微信’平台扩展的业务,基本是从微信平台跳转到手机银行平台,这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微信银行。”一位银行业内人士表示,由于将“微信平台”与银行系统的对接,仍然存在风控问题,所以各银行对于打通微信移动支付功能都比较谨慎。“相比手机银行,微信平台对用户而言是更开放的,当然银行也采取了双重加密的模式来防范。”

微信银行范文第2篇

微信钱包中,上新了一个新的服务叫“银行储蓄”。银行储蓄里是由工商银行提供的储蓄存款产品,该产品保本保息、存取免费、且随时可取,所以该产品是可以提前取的。产品3年期的存款利率为3.85%,提前取也有收益。选择不同的存期,对应不同的收益,最低可选7天的存期。

该功能目前只针对部分客户开放,并不是所有客户都可以看到。

(来源:文章屋网 )

微信银行范文第3篇

2011年初,腾讯公司推出了微信服务。2013年第四季度,微信月活跃用户数达到3.55亿①。艾瑞咨询的一份调研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用户使用过的移动即时通讯应用中,微信占比80.2%,略低于排名第一的手机QQ2.4个百分点;用户最常用的移动即时通讯应用中手机QQ以45.0%占居首位,微信以40.0%位居次位。由此可见,作为时下最热门的移动社交平台的微信正在改变人们的沟通方式和生活方式。2013年3月,招商银行在业内率先推出了信用卡微信客服,并于当年7月又升级推出微信银行。随后,微信银行的发展如雨后春笋、势如破竹。截至2014年9月,工行等五大国有商业银行,招商银行等12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以及部分城市商业银行等银行业金融机构均开通了微信银行服务。微信银行的客户竞争如火如荼,功能优化也不断快马加鞭。因微信银行的信用卡功能多表现为账单查询等基本信息,与借记卡查询功能相似,本文暂不对信用卡业务赘述。

二、微信银行客户身份情况分析

(一)微信银行的客户身份

基于客户信息安全保护的考虑,微信银行的客户身份不同,其使用微信银行的功能或权限有所差异。从客户权限的角度,我们可以将微信银行客户分为关注客户、认证客户两种。关注客户即客户仅关注了微信银行,但并未进行绑定银行卡、账号等身份认证操作,使用微信银行的功能有所限制,仅可以通过微信银行查询或咨询金融信息等操作。认证客户即客户关注微信银行之后,进行了绑定银行卡、账号等操作,或通过身份信息验证客户身份,除可以查询金融信息或咨询有关业务之外,还可以查询账户信息、办理相关交易等业务。

(二)微信银行的认证流程

为确保客户使用微信银行的安全性、便捷性,丰富微信银行产品功能,微信银行一般需要客户办理相关身份认证操作,不同银行的微信银行认证程序有所差异,目前现行的认证流程主要有签约绑定和身份验证。

1.微信银行的签约绑定

签约绑定是指将客户(姓名)、卡/账号、手机号等信息进行绑定,客户后续进行账户信息查询等操作无需重复输入卡/账号、密码等信息即可查询,各家银行的微信银行绑定流程有所差异,具体绑定形式如下:

(1)通过发送模板至微信银行进行绑定。客户签约绑定微信银行时,需要按照系统提示发送相关微信模板。以工商银行的微信银行为例,客户点击微信银行中的“查询余额”菜单,系统提示客户发送“#卡/账号”,系统根据卡/账号判定客户身份并提示客户发送不同的微信模板:a.密码器客户,系统提示发送“#密码器动态密码”,发送成功后即绑定微信银行;b.短信银行密码客户,系统提示发送“#短信银行密码”,发送成功后即绑定微信银行;c.无密码器且未开通短信银行,系统提示拨打400119558

8专线电话先开通短信银行,之后客户重新进行查询操作并发送“#短信银行密码”。整体来看,密码器客户使用微信银行比较方便,但无密码器客户进行微信银行的绑定操作流程相对复杂。因密码器动态密码及短信银行密码均独立于银行卡取款密码,账户的安全性非常高。

(2)WAP页面提示输入要素进行绑定。客户签约绑定微信银行时,按照系统提示信息输入相关要素,如姓名、卡/账号、手机号、附加码、短信验证码、账户密码等。以建设银行的微信银行为例,客户点击微信银行中的“账户查询”菜单,系统首先回显绑定协议,客户确定之后填写姓名、账号、手机号后四位、附加码,下一步再填写短信验证码、账户密码,点击下一步即可绑定成功。因客户需要在WAP页面输入账户密码进行验证,所以存在一定程度的安全隐患。

2.微信银行的身份验证

身份验证不需要绑定客户信息,但客户若需查询账户信息或办理相关交易等业务,需要验证客户身份。以中国银行的微信银行为例,客户点击“微金融——我的借记卡-余额及明细”菜单,系统显示WAP页面,提示客户输入用户名(网银或手机银行用户名)、登录密码(对应的登录密码)、验证码,即可登录查询账户信息。若客户不是中行网银或手机银行用户,点击“预约开户”可注册手机银行,之后可以登录微信银行。

通过以上比较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不同微信银行的认证流程有所差异,其优、缺点主要体现于认证流程是否简洁以及使用过程是否方便(见表1)。

三、微信银行功能分析

目前,各微信银行开发提供的功能主要是服务客户的一些基本功能,如自助查询、客户服务、生活缴费等日常小额业务。

(一)自助服务

为了与下面的“客户服务”功能加以区分,笔者将此处的微信银行“自助功能”定义为客户通过微信银行平台进行的自助业务查询或办理,无需银行客服代表直接参与提供服务,不包含智能客服业务。

1.业务类型。一是同质化服务,如各微信银行基本均提供了查询账户余额、明细、存/贷款利率、贵金属行情等基本自助业务;二是差异化业务,如光大银行、平安银行提供预约办卡/开户业务。

2.显示方式。文本方式在目前网络情况下系统响应速度较快,但展现格式缺乏友好性;WAP页面方式所展现内容较为清晰,页面视觉效果良好,客户体验较佳,但受制于目前3/4G网络尚未全面普及,响应速度有待提升。

3.展现内容。一是仅展现所要查询的业务内容,如工行微信银行“查询余额”仅展示账户余额信息;二是除展现所需查询的内容外,还附加联动提示其他业务的查询功能,如建行微信银行“账户查询”结果除显示账户余额外,还提供了活期明细、办理生活缴费、购买理财产品等附加功能,客户回复相应的功能序号即可查询。

(二)客户服务

为便于分析,笔者将此处的“客户服务”定义为受理客户咨询、投诉、建议等业务的服务功能。

1.客户服务的方式。客户服务的方式一般分为人工服务、智能服务两种方式。人工服务即客户办理咨询、投诉等业务时,由客服代表人工处理并回复,如工行微信银行提供的7*24小时人工服 务;智能服务即客户办理业务咨询时,由系统自动识别并回复,如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光大银行、广发银行提供的智能服务。通过比较来看,人工服务针对客户的问题识别率较好,能针对客户问题进行有效解答,但人工服务成本较高;智能服务针对客户的问题识别率较差,但可以降低人工服务成本,提高问题回复的及时性。

2.人工服务方式的便捷性。尽管个别银行开通了微信银行人工服务,但该服务方式的便捷性却大相径庭。工行微信银行人工服务可以直接接入,客户通过发送文本、语音即可直接咨询借记卡、信用卡等业务;交通银行尽管也提供了人工服务,但并非直接接入,笔者尝试体验了交通银行的微信银行,咨询问题是一般是由系统自动回复,当咨询是否有人工服务时,系统提示回复“转人工”方可接入人工服务。

(三)增值服务

1.投融资功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光大银行、平安银行、广发银行等提供了微信银行的投资功能,主要表现为理财产品或基金等产品的购买功能,具体要求也略有差异。建行微信银行客户购买理财产品时跳转至WAP页面,客户需为手机银行客户;光大银行、广发银行购买理财产品只需跳转至WAP页面,对客户是否为手机银行客户并无要求。比较来看,国有大行对微信银行理财产品购买功能的安全性要求较高,股份制银行对此功能安全性要求相对较低。此外,部分银行也通过微信银行提供了融资功能,如广发银行微信银行还提供了个人贷款申请功能,包括生意人贷款、房贷、车贷、无抵押消费贷。

2.生活服务功能。为了充分利用客户的碎片化时间,部分微信银行提供了便捷生活的功能,如建设银行微信银行提供缴费、购买影票/机票、深圳医院预约挂号等功能;中国银行微信银行提供签证服务功能;交通银行微信银行提供手机充值、飞机票、电影票、交通罚款、游戏充值等功能;广发银行提供手机充值、彩票等功能。此外,大部分微信银行还提供了网点查询、排队提醒、预约等功能。

四、关于微信银行发展的一些建议

互联网金融或金融互联网发展方兴未艾,微信银行作为互联网与银行业的有机结合,已经为银行业的客户服务、客户关系维护及管理、产品精准营销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未来微信银行如何发展将值得我们深思。

(一)优化便捷的身份认证体系

随着微信银行功能的不断优化及拓展,对客户身份的要求也有所差异。因此,客户若存在最大化使用、体验微信银行带来的高价值服务需求,必须通过身份认证环节,以确保客户的信息安全。那么身份认证环节也必须权衡考量安全与便捷两者之间的关系,否则,繁琐的认证体系则阻碍、制约了客户体验以及微信银行的深入推广。

结合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以及电子银行渠道在银行业中被日益重视的战略地位,银行相关部门可以统筹考量,打通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微信银行等电子渠道的统一认证体系,即微信银行客户可以使用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的用户名、登录密码、附加码登录微信银行。考虑到手机丢失等风险因素,客户可以选择登录后的有效期,如1天、1个月、3个月等;若选择1个月,客户成功登录后,1个月内登录微信银行则无需进行身份认证即可办理相关业务。

(二)搭建完善的智能客服体系

微信银行作为一个服务客户、沟通客户的主流平台,必须兼顾效率和成本。虽然人工服务效率较高,解决客户问题的针对性较强,但客服代表的人工成本将是一笔较大的支出。因此,从长远角度来看,必须大力开发智能客服系统,以削减人工成本。

智能客服体系的搭建,本着“给客户创造便捷服务”的宗旨,可以运用大数据的思维,以客户日常咨询的业务问题为海量数据来源,研究客户问题之间的相关性,运用新兴移动互联网及智能机器人技术,创新智能客服思维,搭建完善的智能客服体系。如客户咨询业务问题,由智能机器人自动识别、推送问题解决方案,并依据问题之间的相关性,联动推送客户可能会进一步咨询的其他若干问题,客户回复对应序号即可进一步由系统识别、回复。因此,智能服务体系不仅可以提高服务客户的效率与解决客户问题的全面性,还可以降低人工服务成本。

(三)构造闭环的微信银行生态

尽管微信已成为社交网络服务中的主流媒体,微信银行的竞争也日趋激烈,但如果微信银行为客户提供的功能仅停留在账户信息查询、金融信息查询、客户服务等简单、低附加值的产品上,那么微信银行将因同质化严重、缺乏竞争力,降低对客户的吸引力。

银行可以在容忍一定风险的前提下,从战略高度统筹布局,研究如何充分利用客户的碎片化时间与空间、如何通过微信银行提供更高经济价值的产品、如何实现线上线下的互联互通,也就是说如何打造一个闭环的微信银行生态,提高客户的使用粘性与活跃度。比如,工行、建行、交行等可以将其电子商务平台接入微信银行,客户可以通过微信银行的入口点在跳转至电商页面进行购物及支付;通过微信银行可以办理预约开户/销户;通过微信银行可以查询周边网点,办理预约取号并发送排队提醒等。

(四)开发自有终端迁移微信银行客户

微信银行范文第4篇

微信银行可提供除取现以外的几乎全部金融服务,它不仅能为客户提供优质的金融服务、节约用户时间成本,还能够帮助降低银行的运营成本,是未来电子银行发展的最新趋势。结合微信银行提供的主要服务,尝试探析目前微信银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

微信银行;服务方式;业务功能

微信银行自2013年7月由招商银行率先推出后,经过不断发展,已成为国内电子银行运作的最新趋势。它通过移动互联网,实现客户与银行点对点的连接,使用户在微信客服的指导下,采用一问一答的方式受理金融业务,免除了传统客服预约、排号等传统银行业务办理流程,非常便捷。

一、微信银行提供的主要服务

目前,微信银行可提供除取现以外的几乎全部金融服务,常用的服务包括办理信用卡、购买理财产品、办理特色金融服务、金融信息查询、银行营业网点搜索及定位、银行客服咨询以及微信平台体验功能等。这些服务根据用户介入程度不同,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普通便捷服务,用户只需关注银行微信账号即可获得服务,属微信客服范畴,包括业务咨询、网点搜索和排队人数查询、金融信息查询、优惠活动商业资讯等;另一类是涉及资金往来的业务,包括账单查询、信用卡还款、转账汇款、生活缴费、办卡申请、跨行资金归集业务预约等。

二、微信银行运行存在的几个问题

(一)法律法规制度跟进缓慢,业务监管难度较大

在《电子银行业务管理办法》中所界定的手机银行是“利用移动电话和无线网络开展的银行业务”,但微信银行与手机银行再依托的平台、服务的形式上等还有很大不同,一旦发生纠纷,责任认定很难。因此,法律法规应尽早明确微信银行的定义、归属、应遵循的规章、各参与主体的权利义务和法律责任等。与此同时,微信银行涉及银行自身、腾讯公司、移动运营商等多方主体和人民银行、银监会、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多个监管部门,目前,各部门的监管界限不明确,责任不清晰,很难形成协作机制和监管合力。

(二)微信安全和电信安全级别尚待提高,信息风险监控难度较大

目前,电信诈骗频发,微信也面临各种外来攻击风险。仅在2013上半年,中国大陆即以31.71%的手机恶意软件感染比例位居全球首位,而我国感染恶意软件或手机病毒的手机用户在2013上半年保守估计达到4316.48万户。在微信安全方面,黑客或通过入侵微信平台直接获得用户银行客户资料,或通过冒名与用户微信聊天诈取其在微信银行的交易资料。而用户通过微信银行办理业务时留下的聊天方式,如不手动删除,若第三方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获得其手机,就能够非常方便地查询用户与微信银行的聊天记录并办理相应业务,造成个人金融信息泄露。而这些安全隐患,为信息风险监控造成极大困难。

(三)开放性平台管理成本较高,负面信息传播难以掌控

目前银行微信账户名设置较随意,例如,在“查找微信公众账号”一项功能中,输入某家银行的名字,即可在查询结果中找到上百个该家银行的微信账户,账户的名称包括微银行、各省市分行、电子银行、客服热线、个人理财、网银、微导航等各种名目的账号,这对消费者辨别真假、节约时间成本造成了阻碍。而这种开放性的平台都具有审核监管难度大的问题,例如,如果恶意用户或不法分子在微信银行或微信朋友圈散布诋毁银行经营状况的谣言,将以难以控制的速度进行负面信息传播,这不仅影响银行的声誉,还可能引发影响金融稳定的事件。

三、微信银行运行的几点建议

(一)建立并完善法律制度体系和监督管理体系

首先,应制定明确的市场准入规则。尽快从法律上明确微信银行的业务属性,将其全面纳入监管范围,在信息安全技术、流程设计、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方面设立准入门槛;其次,应进行信息交互和安全机制的建设。明确由人民银行牵头协调,由银监会督导银行强化风险控制,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监督腾讯公司开展全面合作,研究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安全机制,提出微信银行的安全控制机制,可研究按交易类型分类的安全控制机制和小额支付快速补偿机制,从技术准入门槛上严禁信息安全技术不达标的银行开展敏感性业务。

(二)建立健全消费者权益保护体系

首先,应加快建立完善微信银行反馈机制、披露制度和处罚制度,强化监测结果应用和公开警示效果,以法律法规为指导,督导银行设计严密、规范的微信银行操作流程,提高金融消费者维权能力;其次,应尽快制定微信银行发展的整体规划,成立专门的工作小组,细化运营和技术支持方案,例如,可以由各银行总行负责新兴电子渠道建设和各产品管理,各省市分行设立微信公众账号,进行统一认证和管理,避免服务的非标准化,避免带来客户对微信服务客户体验和品牌的混乱和不满。

(三)强化金融消费教育宣传

建议各方跟踪微信银行发展,及时掌握其业务范围、操作流程和潜在风险变化,并以微信平台、新型媒体、网络、新闻等形式提高金融消费者的认知度,同时督促银行通过微信平台做好风险防范知识宣传,如告诫消费者隐私设置要注意个人信息不随便公开,尤其在使用完微信“附近的人”功能后应及时关闭,用户在隐私栏目中应慎重设置朋友圈的权限;在与他人聊天中,对聊天内容中涉及“账号、密码、转账、付款”等敏感信息时,应致电或面对面确认,确保聊天信息的安全、真实,保障财产安全;将手机锁屏密码设置成与微信支付密码有所差异,如果手机、身份证、钱包同时丢失,用户应通过微信支付客服反馈情况,微信支付核实后会进行交易异常判断、账户紧急冻结等手段,保证用户账户安全。

参考文献:

[1]

黎子文.微信银行的发展现状及趋势[J].中国信用卡,2013(12):1720

[2]何虹,沈惠钦.发展微信银行业务应注意风险防范[J].中国信用卡,2014(02):4041

[3]钟文,张庆.微信银行业务发展态势及风险监管[J].中国农村金融,2014(09):4041

微信银行范文第5篇

2、在下载安装好的微信上登录自己的账号。

3、打开登录好账号的微信,在首页打开我的。

4、在我的页面打开钱包。

5、在钱包页面打开收付款。

6、在收付款页面下拉找到转账到银行卡,打开转账到银行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