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幼儿园案例分析

幼儿园案例分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幼儿园案例分析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幼儿园案例分析

幼儿园案例分析范文第1篇

小班正在上美术课,老师对幼儿正逐个进行指导,一部分幼儿已经完成自己的作品,他们中有说话的,有离开座位玩的,有满地跑的。老师并没有注意到这些,还在专注地进行着自己的指导。突然一阵哭泣声传来,老师终于发现已经有很多幼儿都不在自己的座位上了,赶紧喊着让其他幼儿回到座位上,查看哭泣幼儿的原因。原来刚才这名幼儿在教室里跑的时候摔倒了,她摔倒的地方地板块松动了,碰巧夹到她的下巴,出现了一个不算小的伤口。老师马上找来班级的另一名老师,两个人一起将这名幼儿抱到医务室检查伤口、上药,通知家长。家长的态度不错,并没有责怪老师。

案例二:

中班幼儿起床的时间到了,幼儿们都在有序地下床。突然有名幼儿喊了一声“疼”,老师赶紧过去查看。幼儿说是胳膊疼,老师让她自己动了动胳膊,好像并没有什么大的问题,询问其他幼儿,都反映没有人碰到她,所以,老师就没有继续查看,让幼儿自己回到教室。一下午幼儿也没有再说胳膊疼之类的话,到了晚上离园时,家长来接幼儿,老师马上对家长讲明了白天发生的事情,家长没有说什么,领着孩子去更衣室换衣服。过了一会儿,家长过来告诉老师孩子胳膊脱臼了,时间有点长,不知道还好不好接了。家长表示以前就有过这种现象,但没有向老师说明。老师提议马上同家长一起去医院,家长说不用,因为家长是医院的工作人员,自己带孩子去就可以了。事情就这样结束了。

分析:

案例一是一位工作不久的教师在课堂上经历的事。在幼教工作中,授课教师不仅仅要传授知识,而且要时时注意幼儿的安全,安全问题贯穿整个授课过程,授课教师要对整个课堂的安全负责。幼儿一日活动中安全隐患处处存在,老师没有很好、有序地组织课堂,只关注到个别幼儿,而没有关注到全体幼儿的状况。

案例二中的事件发生后,教师对幼儿受伤这件事情不够重视,处理得太过随意。幼儿受伤其实是在所难免的,这一点大部分家长都可以理解,但是如果由于教师的疏忽而导致幼儿没有得到及时治疗,这是家长所不能原谅的。所以对于每一个受伤的幼儿都应该仔细、认真地检查,及时和家长沟通受伤幼儿的状况,以减低受伤幼儿的伤情。

对策:

幼儿园案例分析范文第2篇

【关键词】 信息技术 幼儿园 档案管理

一、我国现代信息技术在幼儿教学领域的应用现状

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教育领域的改革,各种教学资源更为丰富,教育渠道也更为广泛,教育方式更为有效且富有活力。现代信息技术凭借着强大的信息处理功能、高效地数据信息传递等特点,在教学领域中广泛运用。信息技术的运用,推动了各界教育信息的广泛流动,加深了学生对相关知识的了解和掌握。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帮助下,教师能有效掌握最新教学资源,以独特创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向学生传递知识,增强了教学氛围。以幼儿教学为例,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不仅在教育教学中带来了新体验,同时也给幼儿园的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捷和高效。

二、信息技术在档案管理中的优势

通过对信息技术的使用,档案管理通常以电子文件的形式存在。信息技术的使用,为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了较大的灵活性: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些电子文件可随意进行更改修正,并最终存储在计算机中。同时,运用U盘、光盘等存储工具,我们也可对电子文档进行移交、转借等。信息技术的使用,大大提高了档案管理的效率:计算机系统有效的实现了资源共享,档案中的相关电子文件信息的获取和分享更为便捷。用户可根据自己的需要,有效的获取信息和整合信息,这一举措大大减少了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信息技术的使用,为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了更强的时效性:由于使用计算机对电子文件进行管理,文件的保存时间相较于纸质文档来说更长久。同时,用户还可根据自身需要,设置、划定电子文件的保管期限,有效地维护了信息保存的持久性。

三、利用信息技术,建立档案管理系统

1、建立安全管理系统。《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今年来,幼儿的安全问题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运用信息技术构建安全管理系统,能有效防范幼儿的人身安全。现代智能识别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得幼儿园的接送管理、学生考勤、日常生活等方面有了切实可行的安全保障。利用信息技术建立安全管理系统,为幼儿营造一个安全、舒适的环境,确保他们健康、快乐成长。

2、建立幼儿信息档案。幼儿信息档案的建立是规范幼儿园管理的必然要求。利用信息技术,建立幼儿信息档案,能更方便快捷地记录好幼儿各阶段的生长变化和成长足迹。幼儿信息档案中包含了幼儿的基本信息,如姓名、班级、出生年月、家长联系方式等内容。建立幼儿园的资料信息库,将幼儿的各项信息登记在案,能有效掌控幼儿在校的表现情况,确保幼儿的人身安全。与此同时,将幼儿的身高、体重、体检状况等卫生保健信息登记入信息档案中,能有效观察幼儿的生长发育情况。利用信息技术建立幼儿信息档案,为幼儿的健康成长提供了安全可靠的环境保护。

3、建立财务管理档案。财务管理是幼儿园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是确保施行高质量教学的物质保障。科学管理好幼儿园的物质财产,充分利用好现有的物质资源,是各幼儿园财务管理需要实现的目标。利用信息技术,建立幼儿园财务管理档案,要做到:及时收集好各项资料,确保档案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楼房、教学器材、桌椅、书籍等各项财产都要如实地反映在财务管理档案中;规范整理各项资料,按内容进行归档,将同专题、同项目、同内容的文件材料编排在一起;严格把控好档案材料的借阅和管理,妥善根据管理人员的借阅情况,确保档案的完整。建立财务管理档案,老师能够掌握校园的各项财产状况,合理有效地利用各项资源展开教学活动,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4、建立教师业务档案。利用信息技术建立教师业务档案,记录好教师的班务工作计划、教学计划、教育笔记、课程反思等内容。教师的班务工作计划的记录,能确保幼儿园班级各项管理工作的顺利有序进行;教学计划的登记,使得老师教学的过程更为严谨科学;教育P记和课程反思等内容的记录,能给予老师真实有用的教学反馈。这些档案的存在方便了教师对教学动态的掌握,能促使他们不断提升教学质量。信息技术的使用,加之互联网的联通,加深了教师之间的交流,扩大了教师的知识面,开阔了他们的视野。利用信息技术建立教师业务档案,使教师更了解自己的工作得失,确保了工作的有效落实。

结束语:人类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现代技术不断发展革新,也越来越深刻地影响我们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现代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档案管理中的应用也日益广泛,安全管理系统、幼儿档案信息、财务管理档案、教师业务档案的建立,有效地推动了幼儿园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参 考 文 献

[1]何t. 现代信息技术在幼儿园管理中的应用[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2 (16)

幼儿园案例分析范文第3篇

案例名称:黄花获奖纠纷案 基本理论:

       1.知识产权法是调整在创造、使用、转让和保护智力成果或工商业标志过程中发生的社 会关系和法律规范的总称。 

               2.著作权是著作权人对其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依法享有的人身权和财产权,著作权人 包括作者,其他依照著作权法享有著作权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我国著作权法保 护对象包括以文学、艺术和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等形成创作的作品。

             3.民事主体是指在民事法律关系中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公民(自然法 人) 、法人和其他组织,不满十周岁的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 人民事活动。

            4.监护是对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人身和财产及其他合法权益进行监督和保护的一种民事 法律制度。

            5.监护的职责是被监护人进行民事行为,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合法权 益,除为被监护人的利益外,不得处分其财产,被监护人成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时, 向其交付财产并汇报账目。

            6.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有密切关系。法律义务包括作为义务和不作为义务,作为义务要 求人们必须依法做出一定行为。

分析: 1.黄花学画三年,参加全国幼儿园绘画比赛,获奖金 5000 元,符合知识产权法,黄花的 画属于艺术作品,所以属于著作权范畴,黄花的奖金 5000 元属于依法享有财产权。 2.黄花 6 岁,属于不满十周岁的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而黄花的父母是她的 监护人,可以对黄花的财产及合法权益进行监督和保护,但是黄花的父母没有处分其 财产的权利,在黄花成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时,应像黄花交付这 5000 元奖金。 3.奖金是对黄花作品的一种肯定,是奖励作者本人的,幼儿园作为一个教育机构,老师 作为一个教育者,教书育人是他们的义务,所以幼儿园及张老师均无权要奖金。

分析结论: 奖金应归黄花所有,幼儿园、张老师及黄花父母均不应当得到奖金。

法学案例分析报告范文拓展:案例分析报告及其范本

(1)案例分析报告的基本结构

案例分析报告作为案例分析结果的书面表现形式,具有一定的学术性。一方面它是案例分析过程和结果的记录,必须反映案例分析的逻辑关系和分析结果;另一方面作为一种学术体的正式书面文书,它又具有一定的规范格式要求和语言文字要求。这种格式的要求反映了案例分析的特点和逻辑分析线索;因此,案例分析报告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主要内容:标题、摘要、关键词、案例概述、案例分析,其案例分析包括:背景理解、问题诊断与分析、对策与建议、结论。按照案例分析论文体的要求,其基本格式如下:

①标题

一般案例分析报告的标题可以沿用案例正文的标题,采取中性的写法,以案例正文中的组织名称作为主标题,以案例分析的主题内容为副标题,使读者能够从标题中看出案例发生在哪里,主要研究的内容。

②摘要。作为案例分析报告,要对案例分析的过程、基本分析框架、分析结论及案例分析的意义和作用进行概括性的阐述。

③关键词。按照学术论文的规范与惯例,摘要后面需要提供3-5个关键词。 ④案例概述。案例正文的编写请对你选择的案例进行简要的概述(大约300-500字)。

⑤案例分析。这是案例分析报告的主体部分。按照案例分析的逻辑线索,案例分析的内容主要包括:背景理解、问题诊断与分析、对策与建议、结论。在案例分析中,各部分的内容绝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存在着紧密的逻辑关系。案例分析部分要与案例正文部分相互呼应,首先在背景理解部分对案例正文的基本内容、组织背景和特点、案例的事件及人物关系等信息应该有一个基本的理解和认识;在问题诊断部分,针对案例正文内容中所包含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主要分析问题及产生问题的原因;在对策与建议部分,根据问题的诊断提出对应的解决办法和对策,最后得出结论。各个部分之间都存在着相互铺垫、递进的关系,并相互包含了因果因素。整个案例分析部分需要对你的理解、问题诊断、对策与建议做出支持性解释、理论支持及经验借鉴等理由说明。

(2)案例分析报告书写的准备与计划

案例分析包括的书写准备与计划工作可以与案例正文编写的准备和计划同步进行。与案例正文编写不同的是,案例分析报告是在案例分析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将讨论交流的结果以书面的形式表达出来。所以,案例分析报告的资料和素材多数来自案例分析讨论的原始记录、原始资料查证、理论和经验参考等。在案例分析报告撰写计划中,应该按照案例分析学习的基本步骤和过程,确定每个阶段的工作目标和主要内容,并将工作落实到具体的人。同时在每个阶段要对该阶段的工作进行小结,并安排下一步工作。

(3)案例分析报告的起草与修改

案例分析报告的起草工作一般在案例分析的讨论交流活动结束之后开始。按照案例分析报告(论文)的基本格式草拟一份案例分析报告(论文)的大纲,按照大纲的基本思路整理案例分析过程中的基本资料、数据和基本理论框架,逐步撰写。报告(论文)的草稿完成后,必须要进行修改。修改工作与案例分析再一次联系在一起,主要采取竞争性思维对案例分析报告(论文)进行批判式讨论。如果案例分析的内容能够经得起这种批评式讨论,一一排除竞争性解释,那它就可以站得住了,就具有说服力。一般这种讨论修改需要经过3-5次,最好每一次讨论能够寻找不同的人员参加,可以广泛听取意见,使得案例分析报告(论文)更加严谨周密。

幼儿园案例分析范文第4篇

2011年10月,教育部财政部联合下发《关于实施幼儿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的通知》,通知指出,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和《财政部教育部关于加大财政投入支持学前教育发展的通知》精神,加强农村幼儿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农村幼儿教师素质,教育部、财政部决定从2011年起,实施“幼儿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国培计划”实施以来,各省市积极响应大力落实,通过培训,各级教师都获得了长足的进步,国培成绩斐然。在培训模式上,各省均有高校引领、培训机构独自承担、优秀幼儿园浸入式培训等。在培训内容上,主要有通识性、技能型、创新性等;在培训对象上,注重中西部地区农村公办幼儿园(含部门、集体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园长、骨干教师、转岗教师,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仅陕西省,从2012年至2014年,通过国培计划接受培训的幼儿园各级各类教师达到2万多人,而省培、市培、区培等各级各类培训也在不断进行,使教师们有更多的机会学习提升。在制定培训方案时,教育部制定了《“国培计划”课程标准(试行)》作为蓝本,要求各级培训以此为依据,应该说,这是详细科学的大纲,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自己的课程方案。幼儿教师国家级培训中存在的问题。教师职后培训是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随着教育部自2010年启动教师“国培计划”以来,国家将教师培训作为对各地教育督导的重要内容。2014年12月17日教育部颁发《教育部关于深化中小学教师培训模式改革全面提升培训质量的指导意见》,指出近年来教师培训工作取得明显进展,但也存在着针对性不强、内容泛化、方式单一、质量监控薄弱等突出问题。这些问题需要解决,不然,教师培训就从“福利”变成“扰民”,有些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名额分不下去,有些幼儿园园长把不干活的人派出去培训,有许多教师觉得浪费时间,尤其是在节假日更觉苦不堪言,这种情况并非少见,所以除了行政部门的安排监督管理,培训想要教师们抢着来,方案及其实施是重中之重。在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及国家大力发展学前教育的步伐中,农村幼儿园新入职教师数量迅速上升。农村幼儿园的新入职教师分为两大类,一是非学前教育专业的高校毕业生,二是未从事过学前教育工作的“转岗教师”。他们的教育理念需要改变,专业水平需要提高。所以,如何科学制定农村幼儿园新入职教师的培训方案,通过有效课程引导他们尽快适应学前教育,也极为重要。

二、农村幼儿园新入职教师培训方案的设计

1、新入职教师培训的具体目标根据《“国培计划”课程标准(试行)》规定,转岗教师培训的目标是:基于新入职教师的专业发展现实需求,通过培训,使他们了解学前教育的价值和专业性,认同幼儿园教师职业;理解幼儿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年龄特点、幼儿学习方式的独特性,以及幼儿园与小学教育工作的共性与差异;掌握基本的保育教育知识,形成初步的保育教育能力。2、课程设计模块与具体课程在课程设计上,根据《“国培计划”课程标准(试行)》,一般分为三大模块,分别是: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模块之间存在相互联系互为支撑的逻辑关系。而在实际的培训课程设置中,一般建议增设实践活动模块。在模块形成的基础上,课程根据国标标准,具体设置如图3。这是为期120学时的农村幼儿园新入职教师集中培训的课程设计,我们以此为基本样本,探讨课程设计的意图。从图示中可以看出,每个板块都有具体课程作为支持,目标是为了使新入职教师认同幼儿教师的职业,理解幼儿教师基本的保育教育知识,尽量增加保育教育的基本专业能力,明确幼儿园一日生活流程、区域活动布置、五大领域的核心价值及班级常规活动安排,通过培训特别是通过跟岗实习及观摩活动,他们可以回园所即上手开展工作。这样的培训,既可以提升教师的专业理念职业价值,更可以通过实际跟岗模仿指导教师的基本工作流程,及时开展工作,及时有效。而他们的进步,则需要自身在工作上的探索与反思,以及后续不断的园本培训、以老带新、远程培训等方式的系列跟进培训,逐渐实现。同时,图3中的课程,可以根据具体学员情况动态调整,以适应不同群体,真正实现“按需施训”。特别是在实践活动领域,灵活运用合理安排,在乡土资源的利用上,也应鼓励农村新入职教师大胆探索实践,使课程更为合理实用。

三、新入职教师培训课程设计依据及实施建议

幼儿园案例分析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学前教育专业 《幼儿心理学》 教学模式改革

一、现状分析

学前教育是一个综合性非常强的专业,要进入学前儿童教育领域,必须经历书本和实践的双重历练,技术与艺术的双重修习。也就是说从事学前教育的教师在有较强的理论支撑的同时还要有较高的专业技术要求。我院的“高素质,高技能”的培养目标与这种要求是十分一致的。

1996年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发的《幼儿园工作规程》第三条明确规定:“幼儿园的任务是:实行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课程设置方面,幼儿园教育已经告别了纯粹的分学科教学模式,而以单元主题和综合主题为主要的课程模式。也就是说从现在的学前专业培养目标来分析,把学前教育专业称为一种职业技术教育未尝不可。

二、问题的提出

教师作为一种职业,其职业教育与其他专业相比要有更强的理论知识作为支撑。《幼儿心理学》作为学前教育专业必修课在其中的作用是必不可少的。在职业教育的背景下专业基础理论课应该采取哪种模式去教学,才能使学生得到最大的收益?也就是说如何使“职业模式”与“师范模式”达到一种“黄金分割”比例?

三、研究基础及结果

近几年来,我们充分吸收国内外学前教育专业幼儿心理学教学的最新成果,对幼儿心理学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造,基本思路是:理清基本原理,提高理论水平;充实最新成果,反映改革前沿;强化实践环节,注重技能训练。重点在使学生形成现代教育观念和教育技能上下工夫,在学生掌握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原理上下工夫,在加强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上下工夫。为学生高起点地走向工作岗位既提供扎实的理论基础,又做好充分的实践准备。

(一)课程内容模块进行划分,不同模块采取不同模式进行教学。

从社会发展需要入手,对学前教育教师职业特点和幼儿园岗位进行分析,本着“面向就业、面向发展和实用、适度”的原则,课程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以年龄特征为主线,以强化学生实践能力为出发点;通过教学实践、典型案例分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目的地解决教学内容中的重点与难点,并充分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辅助教学,努力将传统教学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相结合;提高学生在校内实训和校外教育实践中对学前儿童心理特征的分析研究能力,突出专业特色,培养社会发展需要的实用性人才。

(二)重视教育实践的作用。

在教育实践方面我们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校―园”合作,结合幼儿园岗位需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经过深入幼儿园调查,结合我院毕业生在幼儿园的工作岗位,我们以“活动”为切入点,对幼儿教师职业进行了岗位分析,发现他们的工作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生活活动、教学活动、游戏活动、亲子活动、家长沟通、教师生活活动、教师交往活动。在这些工作中,组织幼儿生活活动需要大量时间,其次是教学活动,也可以说幼儿在园中一直处于活动状态,我们可以活动为逻辑起点来设计课程。

(三)课程教学过程中所采取的教学模式及方法。

高职教育要特别强调使用引导发现法、自学辅导法、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实训作业法等较先进的教学方法。结合我院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情特点,教学中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突出实践能力培养。

课程实施方法主要有:讲授法、案例分析式、体验感悟式、自学引导式、实验法、幼儿园见习、实习等。根据教学实际需要,适当调整讲、习比例,加大实训和实践学时比例;加强教育实践环节的指导与管理;扩大教育实践场所,在各种实践活动中锻炼能力、发展能力;改革实践教学手段,利用网络,扩展教学平台;改革考试评价方式;围绕课程开展学生实践活动。为了适应学前教育专业的发展和新的课程体系改革,满足教学需要,便于学生切实掌握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我们自编教材《幼儿心理学》,在内容上反映了国内外学前教育改革和研究的新成果和新动向,更好地贯彻了教育部颁发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同时,为了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加深理解,扩展知识面,参考本学科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加强课程资源建设。理论教学以“典型案例”为切入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传统教学与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相结合,讲重点、讲思路、讲方法;讲课与自学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最终通过案例分析、设疑置难、自学讨论等形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实践是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在教学中,可通过心理实验、幼儿活动模拟、教育见习、教育观察、教育实习等教学途径,理论密切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分析研究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采取哪种模式教学是学前教育专业中的最典型、最一般的基础理论问题在幼儿教育阶段的体现,是教育普遍原理和幼儿教育实践有机结合的产物,对幼儿教育专业学生基本教育理念的形成和初步教育技能的掌握起着奠基作用。教师是一个复杂的职业,仅仅有专业知识是不够的。专业基础理论课作为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教师教育课程,对于学生形成现代教育理念、掌握教育教学技能、生成教师的角色意识,有其他学科不能替代的作用,是大学生走上教学岗位的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潘菊素,傅琼.高职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6,27,(7):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