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原生态

原生态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原生态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原生态范文第1篇

一、“原生――态”与“原――生态”有何差异?

细心的读者可能很容易地发现,以上两组字词组织方式的差别,表现出含义的不同。简单地说,“原生――态”,即指“原初的或原本的形态”,而“原――生态”,则是指“原初的或原本的生态”。近几年,“原生态”使用的范围越来越宽,几乎各行各业、各种事物都可以标以原生态符号。原生态一词在音乐界用于界定民歌属性的频率最高,称为原生态民歌。如将“原生――态”和“原――生态”两个词组用于解释原生态民歌,前者是指原生形态的民歌,关注点是民歌的音乐形态,包括音乐本体特征、演唱方法等;后者则是指在原初生态环境中的民歌,强调的是民歌生成与存在的生态环境,包括社会生态与自然生态。正因为对于“原生态”一词可以有两种理解,所有涉及原生态的艺术品种与形式的讨论,都可能因理解不同,而不可避免地产生分歧或混淆。

那么,何种理解是比较恰当,或者说是比较合理呢?

二、“原生态”一词在中国音乐界的初始出现

“原生态”一词先是与民歌相联系,称为“原生态民歌”。最早出现在我国何种正式的出版物,一时难以查清,但据笔者回忆,“原生态民歌”一词最早并非由音乐界使用,而是由影视界提出的。2002年中央电视台第12频道(当时的“西部频道”)推出了“魅力12”栏目,此栏目推介了多种汉族与少数民族民歌。在节目设定的框架中,同一种民歌的演示大都包括了:群众在民俗生活中的实地演唱、本民族歌手舞台上原汁原味的演唱以及近年出现的摇滚化、通俗化的艺人的演唱等三种形式。为了区别这三种演唱形式,影视制作人员把前两种称为“原生态民歌”,而把第三种称为“新民歌”。“魅力12” 当时在全国有较大影响,而在西部频道被撤销之前,他们最后举办的“西部民歌大赛”,由于推出了原生态民歌的展演、评比,而在全国各地音乐界引起了更为巨大的反响。此后,“原生态”一词不胫而走,音乐界、舞蹈界也开始使用“原生态”一词,诸如“原生态民歌”、“原生态唱法”、“原生态歌舞”等等提法,不一而足。

中央台魅力12栏目指认的“原生态民歌”,既包括群众在生活中的歌唱,也包括了民族歌手在舞台上的演唱,可知他们所指的“原生态民歌”,是原生形态的民歌,即“原生――态”的民歌,而不是指“原――生态”的民歌。因为他们虽然在节目播出时生动地展示了各种民歌赖以生成、存在的生态环境,但并未限定必须在原初生态环境中歌者演唱的民歌才是原生态民歌。

由于“原生态”词中包含了“生态”二字,而且民歌及其他民间艺术确与生态环境存在极为密切的关系,部分学者在对原生态民歌的讨论中,强调了“生态”对于民歌的重要性(这并没有错),强调了“原生态民歌”的含义中“生态”二字的分量(对民歌增加了限定的条件)。个别学者甚至认为,即使是土生土长的民族歌者,如果他的演唱不是在原初的生态环境中(例如在城市的舞台上或电视台演播室),此时不论演唱者是谁,也不论演唱的风格特点如何,演唱的民歌已经不是原生态民歌了。笔者认为,这种判断值得推敲、讨论。

三、生态环境发生巨大变化,原生态民间音乐(包括原生态民歌)是否还能存在?

许多学者(包括笔者在内)都曾抱有美好的愿望,希望各民族的民间音乐能在原有生态环境中永远地(或至少长期地)、原样地保持下去。但经笔者二十多年的观察,在社会政治、经济生活变化的潮流中,各地传统的民间音乐已发生程度不同或多或少的变迁,仅在某些边远、交通不便的地区变化较少,保存传统较多,但总的趋势是生态的变迁不可逆转,从而使民间音乐的变迁也不可逆转。

既然生态环境与人们的社会生活不可能长期保持不变,“原生态”的民间音乐能长期存在吗?

笔者认为,“原――生态”的民间音乐的确会与原本的“生态”一同逐渐变化、消亡,但“原生――态”的民间音乐却可以持续地保存下去。

即使在比较关注传统文化的中国,在短短的几十年间,民间艺术形式消亡与变化的例子也可举出很多,如南方各地多种汉族“船夫号子”和景颇族“舂米歌”的消失,这是由于经济的发展与劳动方式的变化而自然产生的结果。至于其它,由于民俗的变化,各地婚、恋、丧葬等习俗和民间信仰习俗中的音乐,也已发生不少变化。例如佤族的猎头习俗歌曲不是从1958年政府正式禁绝这种原始的习俗之后,而绝迹了吗?佤族拉木鼓的歌曲也随着民族信仰习俗的变化,已经成为一种演示性的活动了。此外,由于旅游事业的发展,许多民间传统的艺术形式在商业性演出过程中,业已逐渐脱离了原初朴素的形态。熟悉传统侗族大歌的人,从最近国家大剧院举办的“国际民歌展演”中,可以清楚地发现来自贵州黎平的侗族大歌艺术团表演的侗族大歌,虽然服饰依旧,音色依旧,歌手也都来自民间基层,但大歌音乐的本体已经过“艺术加工”而与“原生态”有了明显的差异。又如驰名的纳西古乐(即丽江洞经音乐),它的商演形式也与原初民间音乐生活中的音乐活动方式大相径庭。目前商业演出中演奏的曲目仅是传统曲目中的一小部分,而大量传统曲目则由于未被关注而可能逐渐湮灭。纳西族传统的、民间的音乐活动方式也将逐渐被人淡忘。

笔者曾参观过一些国内外的“文化村”或“居留地”,这些地方有的是商业性的旅游景点,有的是非商业性的传统文化展示点,当地都声称自己在继承和保存传统的民族文化。人们在这些地方穿着传统的服饰,展示传统的手工艺,表演传统的音乐舞蹈。在发达的美国,我曾参观过一个大约一百多年前荷兰人移民居住的古老村落,在这里,村民们不用电灯、电话,不开汽车,用马车代步。村民都穿着老式服装,展示比较古老的手工业操作。虽然这些景点的建立或保存,有的是出于商业运作方面的考虑,也有的确是出于继承传统文化的愿望。但总的说,一般都是人为的、演示性的场景与活动,是历史生活遗迹表层的、形式的展示,无法真正地体现“原生态”的生活与艺术的本质与内涵。从具体的实践来看,为旅游文化服务的商业性演出中,原生态民间艺术的人为改变十分明显,许多旅游景点表演的所谓原生态艺术,由于过多考虑如何吸引观众,片面强调了节目的观赏性,节目大都经过专业人员的编排、改动,已大大地失去民间艺术原生形态的特点,而且表演中引进了许多外地的歌舞节目。以笔者参观过的贵州雷山县的旅游景点朗德寨为例,他们在古老村寨广场上演出的节目,已经经过州歌舞团的专业人员改编、排练,许多节目并非本地固有的艺术形式,如炉山县的板凳舞、台江县交下地方的苗族舞蹈,都已成为展演的主要节目。据了解,其他许多民族地区的情况与此大同小异。因此,笔者认为,指望通过旅游业的商业性活动来保存和传承原生态艺术,是不切实际的,也是很难做到的。而笔者见过的另一种形式,即非商业性质的文化保留景点,如前文提到的荷兰移民的古老村落,在那里,人们可以自由活动,可以去各处参观,景点不收任何费用,没有商业性赢利的目的,只是为了展示传统文化。这种展示的方式,其实质是活态的博物馆式的保存。虽然这种方式仍然未能做到真正“原生态”的保存,但它未受到商业活动的影响,在力争原样地保存传统生活方式与文化的“原生态”,已是十分难能可贵的举措了。应该说,这种方式是继承和保存传统文化有价值的、重要的手段之一。对此不应有超出客观实际的苛求。

种种国内外的实例说明,如果我们限定“原生态”艺术必须是与“原本的生态环境”共存的艺术,“原――生态”的民间艺术的确会与人们的意志相违背,而与原本的“生态”一同逐渐变化,以至消亡。对于目前仍然存在的一些原生态艺术品种,如果我们为之设定了地域、环境等等限制,又如何能在较广泛的范围传播和传承它们?

于是笔者成为“原――生态”音乐的悲观论者。

但是,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主要着眼于继承、保存民间音乐的“原生――态”,即“原生的艺术形态”,抓紧进行全面的、全方位的采集与保存民间音乐“原生的艺术形态”,着力于与其共存的“生态”方面的记录、研究,运用活态的和物态的博物馆式的两种方法保存它们;另一方面同时通过其它多种积极的措施,使现存的原生态民间艺术能够较长时期活态地保存于民间生活,延迟其消亡的速度。如能如此行事,笔者对“原生―态”的民间艺术的保存与传承,则是持乐观态度的。

四、继承、保存“原生态”音乐,当务之急是什么?

笔者认为,对“原生――态”(原生形态)音乐的界定,并不受表演者、环境、地域和表演场合的局限,凡是保持了某地区或某民族原生音乐特征的、使用本民族语言和演唱(演奏)方法的音乐,应该都被承认是原生态音乐。

事实上,近20多年来,对于继承、保存“原生――态”音乐和其他艺术品种,我国文化机构和一些个人已进行了不少工作,以下的业绩与措施都是值得肯定的。诸如:

1.在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的领导和推动下,已进行了20多年的民族民间音乐集成(简称“音乐集成”)工作,收集、出版了全国各地各民族的民间音乐(包括民歌、曲艺音乐、民间器乐、戏曲音乐)与宗教音乐资料。成果包括已出版的曲谱集,和作为档案资料保存的各地区的音乐录音。近两年又在全国范围推出对“集成后”各地民间音乐生存状况的再调查。

2.在文化部、民间文艺保护中心的领导下,建立了国家级与地方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动各地加强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各民族的传统音乐是重要组成部分)的保护工作。近两年又推动建立国家级、地方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名录的工作,希图促进民间艺术在民间的活态传承。

3.一些个人在少数民族地区尝试推动民族艺术的活态传承,如前几年作曲家田丰在云南建立“民族艺术传习馆”,又如近期词作家陈哲在云南普米族村寨建立民族艺术的传习小组等。

从以上已取得的业绩与正在推进的举措,可知政府机构和许多音乐同行都在致力于继承和保存我国原生态艺术的工作,有的已经取得比较突出的成效,如民族民间音乐集成工作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承人名录工作;有的虽有良好愿望,但方法存在问题,收效较少,如田丰的民间艺术传习馆;陈哲的民族艺术传习小组,扎根于普米族村寨,实验正处于进行时,有待观察。以上一些措施中,“音乐集成”主要致力于我国民间音乐资料的收集保存。这项工作通过采集、录音、记谱,着重于民间音乐的本体形态方面,也就是本文谈到的民间艺术的“原生形态”的收集、保存工作。中国艺术研究院民间文艺保护中心推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与传承人名录,其目的是提高各地政府与人民群众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推动民间艺术的传承人在已经发生或将要发生的生态环境的变迁中,尽力保持活态的民间传承。其终极目的本质上也是保存“原生――态”艺术。

但是,在社会生态急剧变化,民俗不断发生变迁,不少乐种、曲目濒临消亡,不少文化遗产传承人年老体衰陆续辞世的现实情况下,我们的当务之急是什么?笔者认为,继承、保存原生态音乐和各类民间艺术品种的当务之急,是尽快建立全国性机制,制定全面的计划和严格的规范,领导各地区有关机构,对我国各类原生态艺术品种进行全方位的、高质量的收集、整理工作。也就是说,在进行其他多项工作的同时,需要重点抓紧对各地各种民间艺术品种的“原生形态”的保存,需要进行抢救式的采集、整理。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过去已进行的工作还有不少不足之处,以卓有成效的“音乐集成”工作为例,它完成了民族民间音乐的采集、记谱、整理、出版和音响资料收集的工作,但缺少了十分重要的相关音像资料。而且由于过去各地区受经济条件与设备条件的局限,录音的质量参差不齐,与正式出版的要求相距甚远;应该与之配套的文字记录与研究工作则更为薄弱。因此,对于尚未进行的资料收集工作,需要尽快有全局性的统筹、计划与管理,并且需要对具体工作提出全方位的、高质量的规范要求。

以音乐为例,所谓全方位,是指在资料收集、保存方面,需要包括音响、录像、曲谱,以及对社会生态、自然生态、音乐本体的全面记录与较深入的研究。所谓高质量,不单指采集工作的器材品质与操作技术的质量,也包括音乐记谱、文字记录、科学研究的学术质量。

笔者深信,此项主要着眼于保存“原生――态”音乐的工作,将是继承、保存我国传统音乐文化具有重要价值的、根本性的举措。

结语

一、对于“原生态”一词的解释,笔者认为“原生――态”更为恰当,“原――生态”的局限性较大。

二、生态,特别是社会生态,变迁趋势不可逆转。与社会生态密切联系的各种传统艺术(包括音乐)终将与原本的生态环境脱离。我们最终能够保存的原生态艺术,将是“原生形态”的艺术。

原生态范文第2篇

关键词:原生态;以生为本;科学实效

新课程呼唤新课堂,但是究竟什么样的课堂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课堂?是新颖的形式与热闹的气氛,还是完美的设计与精彩的表演?《中庸》开篇云:“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原始意义上的教育本来就是率性而行的事。从这个角度来说,在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必须回归到其充满生命力的“原生态”。

那么,原生态的出路在哪?笔者认为:我们要打造一种取公开课之精华又不失自然,朴实的、精致的原生态课。原生态课堂就该在公开课与传统课之间找到最佳的平衡点,它的核心就是真正实践新课程理念,以学生为中心、为主体的朴素的课堂教学,是简简单单搞教学,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下面笔者就自己的教学教研经历,谈谈自己的思考与领悟。

一、简单预设,自然生成,促进原生态课堂的动态生成

教师的教学要注重放飞学生思维,在围绕目标的前提下,给学生以独立思考和技能训练,要坦然面对生成。很多教师在公开课中有“生成”意识,但往往过多的“生成”预设使教师失去精神自由:害怕被学生牵着鼻子走。这时教师应具有足够的勇气和智力资源来支持对生成问题的解决,给课堂以生成的自由。这样才能在不可预知的、有价值的交流中提升教与学的智慧。如笔者听了一节《计划生育关乎国计民生》的公开课,授课老师设置了“中国实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重要意义是什么?”本意是想让学生回答计划生育的“三个有利于”,但是一学生却提出了现在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再严格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会阻碍中国经济的发展。这时授课老师急于想把话题引到他的预设,整个环节就有点生硬。笔者认为不如授课老师重新调整课堂教学,把中国实行计划生育的重要意义和中国国情的现状放在一起学习。这样就在教师灵活、巧妙的引导下自然地抓住了学生的思维火花,引导学生去感悟、体验与交流了。当然在生成中,教师还要高屋建瓴,甄别优劣,选择恰当的问题做生成的“课眼”,引导教学进程,让课堂教学在健康有效的轨道上发展。

叶澜教授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只要教师的预设服务于学生的课堂生成,善待每个学生在课堂上的生成资源,把课堂资源与社会、自然、日常生活联系起来,体现以教材为范例的理念,将知识融入生命,就可让学生体验自我成功。比如在教学《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时,为了让学生对不同民族的风俗有更深的了解,我播放了一些少数民族节日的录像剪辑。当播放到傣族的泼水节时,许多学生都陶醉在泼水节所营造的欢乐气氛中,突然有一位学生大声说:“现在地球上的水资源越来越少了,傣族人民过泼水节要泼掉许多水,这不是在浪费水资源吗?”这一问题显然出乎大家的意料,课堂的气氛和教学节奏显然被这“不和谐”的音符打乱了。就在全班学生为之瞠目的时候,我却立即对这位学生大加称赞,并请思考:泼水节这一天人们为什么特别高兴?这里的“水”到底是什么含义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最后明白了这清洁的水不仅仅是一种自然资源,还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它象征着尊敬、友爱和祝福。他们相信,虽然傣族人民生活在水量充沛的热带雨林地区――西双版纳,但爱水的民族,肯定最懂得水的珍贵。试想,如果教师不认真倾听并及时发现“傣族人民过泼水节是在浪费水资源”这有益的动态资源,如果我们的教学流程没有因此而“变奏”,课堂上怎能有如此意料之外的收获?

原生态的课堂应是预设与生成的统一。不管重视预设也好,还是重视生成也罢,本质上都是想努力利用教学资源,想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提高教学效果。具体而言,我们在预案设计时不妨“简单”一些、开放一些,为课堂的生成留下足够的空间;而在实施教学方案时,应及时捕捉课堂上的生成性资源,要敢于因势利导、打破计划,要经常对预定的目标、内容进行反思和调整,促进学生的发展。这样,教学才能充满智慧和激情,我们的课堂也将充满生命的气息与情趣,充满着创新和挑战。

二、合作学习,凸显主体,增进原生态课堂的有效共享

《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提出: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主动探究社会现实和自我成长的问题,在合作和分享中扩展自己的经验。在我们的公开课的课堂中,两个、四个或多个学生组成的小组合作已成了一节课的必备环节。的确,小组合作可以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在获得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思维,学会合作,学会创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有些合作只是停留于表面的讨论,达不到真正的教学效果,如一位教师在上《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公开课时,设计了这样一个小组合作题:“宪法与普通法律的不同之处?”这个合作题非常简单,学生只要阅读书本就能很快找到答案。这种合作学习就不是真正意义的合作学习,而是泛滥型合作学习,是收效甚微的。

合作学习是为了让每一位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给每一位学生提供展示的空间,通过组内的交流、探讨,使学生不断地产生新的想法,不断完善自己的观点。所以不妨先提出一个具有开放性与思辨性的问题,在合作前让学生根据材料,独立思考,在充分思考后,再实践,把各自的智慧通过交流与同学共享。如在讲授《知识助我成长》时,教师要求学生对照书本,设计了:“请你对你的学习和所学的知识进行思考,并提出和本课有关的问题。”要求学生把自己想提的问题写在自己的本子上。看谁提的问题有新意而且让大家都感兴趣。结果学生所提的问题很精彩,有:(1)为什么现在大学毕业生找工作难?(2)为什么没有知识的人照样挣大钱,过着十分舒适的生活?难道真的只有学习才能改变命运吗?(3)我们现在所学的知识有用吗?……这些问题先在组内进行讨论,讨论不了的再在全班讨论。这样的合作动静结合既发挥了学生的智慧,又感受到“一种思想和一种思想交换”的快乐。

一个人的独立和n个人的合作本是相辅相成的,合作必须建立在学生个体“需要”的基础之上。我们应还学生一个绿色宁静的课堂,学生只有经过独立思考,有了交流的需要,再开展合作学习才是有价值、有成效的。正如“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原生态课堂中的小组合作也应该是“不独立不合作、不思考不交流”。

三、关注细节,以生为本,激发原生态课堂的生命活力

“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细节决定成败。细节是原生态课堂的生命力所在。一堂成功的课需要上课教师关注课堂细节,该调动学生情绪时善于调动、该鼓励学生时适时鼓励、该肯定学生时及时肯定、该指出不足时恰当指出,学生的一个眼神、一句轻语、一番回答都可能有丰富的信息在里面,教师要善于去解读,及时捕捉课堂细节。原生态课堂是以人为本的课堂,要把学生当作生命个体,将“课堂教学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力”,真正让新课程理念的“真意”在教学行为的细微之处展现。

另外,新课改的理念也内化在一个个教学细节中,让课堂的魅力由一个个细节迸发。如在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这一内容时就可以引用书本上鲁迅先生所说的一段话:“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助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引用这段细节,学生不仅能列举中国历史上涌现出来的无数民族英雄,他们或为国家或为民族,不怕流血、不怕牺牲,此谓“雄关漫道真如铁”,他们的精神令后人敬佩。同时也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崇高历史使命,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有责任、有义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无须教师过多的说教,课堂却充满着浓浓的人情味。

教学的细节很多,细节也很受学生欢迎,但再好的东西也应使用得恰到好处才能发挥出最佳的效果,否则会“过犹不及”。原生态课堂教学内容的细节也是如此。要保证选用细节的科学性,将关键的细节用在关键之处。

四、因课而异,灵活施教,催生原生态课堂的科学实效

古语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但在互联网普及、迅猛发展的今天,很多教师非多媒体教学不可,特别是在开公开课时,又是视频,又是Flash。我们知道多媒体课件固然有它生动活泼、形象逼真等特点,但它绝不是万能的,多媒体具有格式化、流程化、模式化的缺点和不足,然而,学生却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个体,课堂也是一个动态的课堂,教师如果按照课件设计的流程来进行授课,课件就会完全成为教师在预设课堂时的一个“预成品”,而不是课堂进行下来的“制成品”。而且正是因为它制作过程的过于严密使得教师们在运用它的过程中把“辅助”上升为过分地“依靠”,这只会让人感到整节课要么火候欠缺,要么本末倒置,要么矫揉造作。因此,多媒体代替不了教师的教学,更代替不了学生的自我体验和师生间的交流与沟通。我在平时的教学中,将多媒体教学手段与其他教学手段有机结合,融合教师的讲解、启发引导、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学生阅读、相互讨论、参与各种形式的讨论、辩论,社会调查、小品表演等活动,结合教材知识进行针对性练习等形式教学活动,从而达到学生主动学习的目的,让思想品德课教学达到最优化的效果。

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知识、锻炼能力、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只要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锻炼能力的多种教学方法都可以被我们采用,而哪种教学方法最科学则要根据具体课型而定。其实一切改革,其终极目标都是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教育改革也是如此。真正的课程改革应是多做“减法”――减掉那些附着在教育躯体上各种各样的外衣,让教育现出自己的真身,而不是做太多的“加法”。在原生态的课堂中,我们的教法设计一定要尊重学生实际,尊重教学目标,而不是为了形式上的华丽与氛围的热闹而费尽心机。原生态的课堂设计是基于凸显教学本质内涵、“质”胜于“文”的实践思考。

那么,一堂原生态好课的标准是什么?华师大叶澜教授在

2003年4月上海黄浦教育论坛上作了《什么样的课是一堂好课》的报告,可以说提出了一堂原生态好课的五条标准:“有意义、有效率、有生成性、有常态性、有待完善。”师生在这样的课堂里,共同经历着生命的成长,精神的同构,领略着学习带来的快乐和

甜蜜。

原生态范文第3篇

关键词:儿童 原生态语言 混沌性 非理性想象

第一章 原生态及其存在的内涵与外延

原生态是一种没有被特殊雕琢,存在于民间原始的、散发着乡土气息的表演形态,它借用了生态学科之“生态概念”。

“存在即生态”

自然事物中“存在即生态”,按照自然界的发展规律“存在即合理”,而原生的语言也是一直存在于自然发展中的,也是最初的语言,存在的具有自然性特质的即生态。而这种状态又分“生活”原生态 、“艺术”原生态、“创造”原生态。

(一)“生活”原生态涉及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吃穿住行等必要的日常行为都在追求原生态,我们需要吃的绿色,健康,生态,穿的舒服自然,住的舒适无害染,其实人们的精神于物质追求都在上升。生活之中的原生态是最基本的原生需求。

(二)“艺术”原生态这种原生语言的艺术性已经在很多方面都体现出来,同样受人们的喜爱,如张艺谋的艺术影片,杨丽萍原生态表演,萨顶顶的天籁神秘之音等等,也许冥冥之中都已将原生态这个语言的艺术展现了出来。艺术原生态是一种在大地上欢歌的艺术让我们的生活更有原汁原味。

(三)“创造”原生态是一种穿越性的语言,也是智慧发生的表现。在当代原生态的发展遗失和寻找下,我们需要发现这种原生语言的美,道法自然,走向自然。在保护这种语言的前提下去将其突破和发展。融合新的发展语言,培养共生式创造语言。

存在即生态,从生命发生最初,自然存在的就是合理的自然状态,原生的存在着的就是我们需要寻求的完整的语言生态文化。

第二章 原生“根性”生长

原生态语言犹如生命之根,从其混沌之初,这种根性就存在,在自由的汲取营养,支持新生的生长从艺术感知与创造的原生性中探寻,原生根性就已长成,原生“语言及思维”的也已发生,这种根性就象征原生态语言的灵性,她是有生命的,有呼吸的,在生长的。

儿童思维及语言的原生态,正如开天辟地之初一样,那种混沌未开的状态就是原生的初始状态,没有理性思维的构架,是一种通过大脑的运算的初始智慧。儿童的思维也是在生长的,在思维生长的基础上,也流露出很多富有创造力的语言与思维,在儿童的“小语言”中却透漏着“大智慧”。我国目前的儿童教育需要跳出模式,大胆创新。以一种新的“课堂语言”来保护和引导孩子纯真,寻找孩子最初的那一份混沌,保持那一份原生态的生长。

第三章 儿童“非理性”想像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智力化的源泉。”没有想象力也就不可能有所创造,所以保持和引导孩子想象,让他们展开想象的之翼,给他们空间,表现出自己内心的真正情感,动脑动手,直接体验,从而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和创造思维,勾画出自己原生的“小世界”。用一种孩子自己的方式去表达自己,这种非理性想象也许正表达了孩子内心的世界,从非理性绘画中找到孩子本源的特质。

儿童时期,是对一切充满好奇、求知欲和想象力最活跃、最大胆、最率真的时期。真正的儿童原创美术作品因其童心、天趣和成人难以企及的率真而具有特殊的魅力。或许儿童的所想跟我们成年人都很多不一样的地方,他们的想法也是非理性的,比如画画不注重整体,注重局部,或是比例的不同,这种非理性想像并非错误,我们也无法对之评价,只需鼓励孩子的自信,淡淡的知道即可,让其自由发展,保持其天性的能力。所以儿童活动,游戏开始,靠兴趣引导,是天性使然,对儿童的感知力、创造力的启蒙,也是自然而然的发展,内心去喜欢了,才真正的是培养。在儿童时期,重要的也不是技术而是对美、对生活的敏感以及兴趣和感觉的持续。儿童就是大师,只要我们发现。只要我们尊重。

第四章 多感官“活”课堂

艺术感知与创造在孩子学习的过程中多给孩子加入一些体验课程,直接“创造性体验”、或间接“创造性体验”,这会大大的激发孩子的灵感,把其思维想像到最佳!有机会让孩子“即兴发生创作”,从观察的收获的表像认识到心中的内在感知!多感官儿童课堂其实就是一种“活”,以学生为主导的课程,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多感官的感觉去让孩子的课程活起来,更有耐心的去学习和想像,这将大大的提高孩子想像的效率,并且对原生的感知保持延伸和寻找,保持其原生语言的混沌性。培养其观察的整体性。观察的顺序性。观察的深刻性。观察的持续性。对于儿童发散性思维训练,只要方法得当,儿童的思维想象是无穷的,他们的笔下和脑子中可以表现出许许多多新颖奇特的图形。活课程也是活教法,更是活思维!

小结

通过儿童原生态语言的研究,去发现儿童艺术语言之美,并加以创造,通过对思维进行分析,找到创意的来源,保留孩子的那份纯真性与混沌性,寻找并激发孩子的创造力,以尊重生命为基础,为孩子的做一份“记忆档案”。 一种对那种原创语言永久记忆,不随着其成长而消失的档案记忆库,着力探寻原生态艺术传承中所体现出的生态奥秘与生态式儿童艺术教育的内在关联。儿童原生态的艺术语言需要去延伸,更需要去传承。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我们要去发现孩子们身上的美与艺术,进而创造出新的艺术语言,进而推进儿童教育的发展现状!以绘画语言和行为等多方面研究,去探究幼儿心理,寻找到原生的语言,并创造出新的有趣的智慧!

参考文献:

[1]《原生态艺术传承与儿童审美教育》常俊玲,滕守尧/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原生态范文第4篇

一棵树也望不到,一堵墙也看不见,一条小路一行车辙也没有。原野、田野、沃野、郊野,若是用到这里,没有一处合适。无烟村田园小径作参考,又何以成“野”。瘦弱的小草,一小块又一小块,紧贴着地皮,都不能覆盖地面。生命也“一岁一枯荣”,但枯得漫长,荣得短暂。只有到了夏天,冰融雪化之后,才能匆忙发芽生长,急促开花结籽。到了秋天,冰雪骤然来临,又不能不枯萎,生长期短得可怜。小花小草为适应这里的生存环境,不得不变异成短命植物。戈壁、沙漠、盐碱、山丘,绵延广袤高原,一切裸,一切坦荡荡,没有人工改造的痕迹。

为什么这里处于原生态?很简单,它是无人区。为什么这里是无人区?也很简单,人类无法在这里生存。当然与海拔有关。地高气寒,无霜期很短。可是,我翻过唐古拉山,进入的羌塘草原,又觉得上述理由不充分,至少不是唯一的。与羌塘草原比较,高与寒,两地相差不大。仔细考察,根本差异在于降雨量不同。印度洋上空飘来暖湿气流,青藏高原才会有雨雪。在可可西里高原上,成为阻挡暖湿气流的第一道屏障。第二道屏障是唐古拉山脉,绵延千里,雄踞高原。干旱带来了沙化,荒漠不断扩大。风卷沙粒在高原上呼啸奔驰,一旦被高坡阻挡,放慢了速度,沙粒落下来,形成了扇面的沙原。天旱,迫使湖泊干涸,留下一片又一片盐碱滩,白茫茫,寸草不生。沙化和盐碱化,紧紧地扼杀脆弱的生态环境。

缀着野花的稀疏小草,不足承载牛羊,供养野生动物却是充足的。牛羊活动范围小,又是群体放牧,没有茂盛的草场,难于适应需求。野生动物活动范围大,一天内能迁徙数百公里,只要可以找着野草,就能生存下来。高原野生动物之多,超出了想象,据说有200多个种类,好些是世界上独有的品种。大型食草动物,见到了藏羚羊、野牦牛、藏野驴。藏羚羊很机敏,精瘦灵巧。野牦牛很威武,体魄壮实。藏野驴很雅致,雄健漂亮。它们成群结队,从身边冲过去,蹄声隆隆,草地微微颤动。我还遇见了狼,单只的,夹着尾,低着头,慢悠悠的,像在寻找什么。知情者说,狼在嗅鼠。地洞里有鼠类,狼嗅到了,就趴下来等待偷袭。有一种兔鼠,个子很大,蹲守在洞口,竖起大耳朵,处在高度警惕的状态,一旦发现情况,马上钻入地洞。高原上还有豹子和熊。食草动物多了,必然要引来食肉动物,这是生物链形成的必然。

高原上的精灵,科研价值极高。可可西里的氧气含量,不及海平面的一半。藏羚羊的奔跑速度,每小时可达70—100公里。人类坐车在这里行进,呼吸都很困难,动作稍大一点,就会气喘吁吁。藏羚羊的呼吸系统,血液循环系统,该有多么优良。成年野牦牛重量超过了1吨,在陆地食草动物中,仅次于大象。小草稀疏而瘦弱,养活体型庞大的野牦牛,不能说不是一种奇迹。野牦牛肯定有很好的消化系统,能最有效地吸收野草的营养,供应庞大体魄的能量需求。揭开它们基因中的奥秘,可以深入地研究生命现象。

我国的无人区虽然极少,但有两种不同的状况。可可西里从未有人,保持着原生态,这是原始的无人区,纯净的原生态。另一种状况的无人区,曾经有过人,只是环境破坏了,改变了,人们再不能在那里生存,不得不背井离乡。那样的无人区,原生态破坏了,后生态消失了,文明也被掩埋起来。这是教训,也是警示。人类繁衍太快,征服力太强,追求生存空间太急迫。凡是人类能生存的地方,无论多么险恶,多么贫瘠,都会有人勇敢地去开辟,顽强地占领它。可可西里却始终让人类畏而却步。它的可畏之处,如今也就成了备受关注之处。

行进在可可西里的荒原上,让人对大地的原生态充满着忧虑。它脆弱得像一层薄冰,只要有人将脚踩上去,立即会破碎,会塌陷。抬起脚,留下了人类活动的印痕,就不再是原生态。一位修铁路的环保工程师对我说:“在这里的高原上,用铁锹随意挖去一块草皮,要想自然地恢复过来,得等300年。”这对内地人来说,简直不可想象。纵使人类不去直接破坏它,却在不断地间接破坏它,如恶化大气环境,迫使雪山冰川缩小,雪线上升,河流萎缩,湖水下降。站在雪山冰川、河流湖泊旁边观察,能看到明显的痕迹。有一座山头湿漉漉的,阳光照上去,闪动着水的亮光。同行者告诉我,过去是常年雪山,如今摘了帽子,这是刚刚摘帽的一座。高原上的地貌,由高寒草甸、高寒草原和高山荒漠更替组成。升温和干旱,使得荒漠不断扩大,草甸草原不断缩小。当草甸草原缩小到连野生动物都不能承载时,就走到了危险的边缘。

原生态范文第5篇

辞别灯红酒绿,纸醉金迷,车水马龙,歌舞升平的繁华,扑面而来的是静火暗光,烟袅云洁,舟少人稀,安谧深静。白天,日光轻轻地泻在桂影斑驳的墙上,风移影动,珊珊可爱。湖面铺上的一层碎银在梦中变为纷繁的银饰,静谧的湖面润色着眼球,一抹微蓝轻微被风吹起,又沉入无垠的湖底。湖上的小船静静地、微微地摇着,水面上的波纹便一圈一圈地荡漾开来。入夜,更是寂静异常,柔白的月光投下清辉,笼罩在四周,夜风拂起衣袂,宛若仙境。湖底的水草彷如鬼魅,缠绕着无尽的思想。

如同深入内心触摸到灵魂,生命越贴近大地也便有了安切的存在。浅浅的低吟是月光下披风而散的柳叶,浅斟低酌是月光下姗姗而动的桂影,栈桥上的千年寒霜凝固了黎明,傍晚的落霞辉映天际的流水,演化为繁花的谢幕。婉转的曲调,环绕在身边。常青藤化为修长的手臂,寂然地拥抱了一切,细瘦的花蕊倾吐着丝丝柔情。半夜风起,像个孩子跑过了天涯,而原地驻留的风还安静地停在那里。世界凝固,时间停止,悠悠然的梦想散落成花瓣,随着湖水悠悠远行。花容尽损,落香弥漫,沉醉在梦中,却渴望不要醒来。

如果说记忆只是虚幻,那么梦境更是一场空白的葬礼。白色的海鸥静静地驰过海面,飞近又飞远。翅膀掠起灿烂的水花,再次没入水中。繁华落尽,留下的不只是苍白清凉,更有寂静幽香,萦绕在回忆的湖畔,日复一日地重奏着清远的笛声。

梦,洒落在湖上

被纯白的理想

放在口袋中

夜一样的凄凉

被无数次地遗忘

黄昏的花香

争过朝阳的光芒

站在希望的田埂上

梦一般徜徉

我拥抱着这原生态的歌谣

转瞬过了栈桥

黎明作为桥段

谢了繁华至上

我只爱,清幽独往

再美的烟花,总是短暂地、空洞地绚丽而又被遗忘。四季的流水,停留不下脚步,只会换来不停地遗忘。无论是怎样地相对静止,我们仍同随着地球,孤独地自转,演绎着一次次演出剧场。演过了,该散了,冷静地遗忘思想,徜徉在这梦里,谁都不愿醒来。光明与黑暗存在缝隙,只是原生态永远像与繁华继续着隔海相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