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城镇化水平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城镇化是城乡经济、人口、产业、文明不断交融与转化的过程,与工业化、现代化共同代表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进步的程度。城乡一体化进程不仅影响区域城镇化发展的速度,而且影响到区域城镇化发展的质量。该过程需要足够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资源、环境的支撑及产业的支撑,而城镇化水平高就意味着这些方面的支撑能力强。由于受当地自然条件、产业结构、经济体制、发展战略政策及经济全球化等内外部环境的共同作用,各省的城镇化发展具有不平衡性,所处阶段和特征也各不相同。
1、 河北省城镇化发展现状
河北省的城镇体系总体上是由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组成的金字塔结构,塔尖是有一定影响力和竞争力的骨干城市,以少数特大中心城市为主,塔身是其他中心城市和中小城市,塔基是数量众多的小城镇,各自发挥特定的功能和作用,互补且协调发展。11个设区市、22个县级市、110个县城(4个县无县城)和787个独立建制镇共同构成了河北省城镇体系。
据近几年调查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四大区域(东北、东部沿海、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城镇化发展水平自东向西呈明显的阶梯状分布。东北地区最高,沿海地区次之,中西部地区较低。省际城镇化水平差异也较为显著,单从城镇人口比重一个指标来看,依据2008年统计年鉴依次排名为上海、北京、天津、广东、辽宁、浙江、黑龙江、江苏、吉林、内蒙古、福建、重庆超过了全国47.35%的平均线,其中辽宁省59.20%,江苏省53.20%,而河北省却为40.25%,处于平均线以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发展很大,到2006年底全国城镇化率已达43.9%,比1978年17.9%增长了26个百分点。据规律显示,城镇化水平在30%―70%时期是发展最快的时期,河北省正处于这个时期,是进一步发展城镇化的最佳时机。
河北省享有特殊的地理区位。平坦的地形条件,以及早期国家投资与工业布局为这一地区城镇化发展奠定了基础。河北省是我国的交通枢纽,处于我国发达的东部地区,政策、设施、投资等方面都占有有利地位,地方工业化较发达。但地处京津地区,常易被忽略,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以下将通过评价河北省、江苏省及内蒙古地区城镇化水平,比较分析出与其他地区发展的差距。
2、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城镇化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社会经济现象,不能只看城镇人口比重一个指标,应包括有4个方面:经济状况,人口状况,生活状况与环境状况。经济状况如第二、三产业生产聚集程度、资本与技术集中程度。环境状况的加入正是现代化价值观念的重要体现。城镇化水平的评价应从多角度多方面综合评价,构立较为完整的指标体系,才能更全面真实地反映党的的城镇化发展水平。
本文选用刘亚臣等人在《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城镇化水平模糊综合评价》一文中所采用的层次分析与模糊评价相结合的方法来研究。(构建的指标体系如图1)
CI=0.5579×0+0.2633×0+0.1229×0+0.0569×0=0
CR= CI/ RI=0
基于以上层次分析法得出,总指标体系各指标的权重集合为
WA=(0.1395,0.4184,0.0440,0.2193,0.0304,0.0914,0.0380,0.0189)
WB=(0.5579,0.2633,0.1219,0.0569)
WB1=(0.25,0.75);WB2=(0.167,0.833);WB3=(0.25,0.75);WB4=(0.667,0.333);
3.2 模糊综合评价过程
采用最大最小值法确定各指标对于城镇化水平的隶属度,为
xi为个指标的原始数据,xmin为其中的最小值,xmax为其中的最大值。
计算模糊隶属度,构造模糊矩阵R为
列向依次为河北省、江苏省、,行向为二级指标。
权重矩阵W模糊矩阵R与模糊矩阵R相乘得到评价结果。
3.3 评价结果
由以上综合评价结果可知,城镇化水平依次为江苏省、、河北省。江苏省在经济、人口、社会生活和环境四个方面都占有明显的优势,与另外两个地区拉开了相当的差距。河北省除人口方面比内蒙古地区占有优势之外,其他三方面发展都不够理想。
4、 结语
河北省农村人口基数大,城乡经济基础较为薄弱,城镇化压力较大,今后应加强产业培育,提高城市尤其是中小城市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能力。河北省内蒙古同属农业大省,但内蒙古的城镇化水平较高。河北省应将小城镇建设作为重点,使实现农业现代化成为推进河北省城镇化的重要途径。发展小城镇建设应该作为当前河北特色城镇化道路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江苏省以产品加工业和产业化带动全省经济的发展,产业化吸纳了大量农村劳动力,增加了城镇人口比重,解决了大量城镇人口的就业问题。河北省应在认清自身资源、区位、市场等优势的基础上,借鉴发达地区的发展经验,与沿海发达区域接轨,扩大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广度与深度,加速地方工业化进程,加快沿海产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加快培育新产业,一方面提高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吸纳更多农村转移劳动力向本地区城镇转移,另一方面改善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更好地推进农村城镇化和城乡融合。
参考文献:
[1]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
[2]陈光庭.中国国情与中国的城镇化道路[J].城市问题,2008(1):2―3
[3]刘玉,冯健. 中国区域城镇化发展态势及战略选择[J].地理研究,2008(1):45―54
[4]2008中国统计年鉴
[5]许学强,叶嘉安.我国城镇化的省际差异[J].地理学报,1986(3):8―22
[6]刘盛和.中国城镇化水平省际差异的成因探讨.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J].2004(11):530―535
[7]刘玉.中国城镇化发展的若干区域特性与矛盾差异[J].城市规划学刊,2007(2):15―19
[8]王月霞,郭爱请.具有河北特色的城镇化发展道路浅析[J].中国市场,2006(36):58―59
【关键词】城镇化;工业化;长株潭;新农村建设
随着中国经济改革驶入“深水区”,城镇化已经成为扩大内需、引导产业结构调整和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将对湖南城镇化水平、存在问题及发展路径进行研究。
一、湖南城镇化水平的比较分析
判断城镇化水平可以从不同的角度、采用不同的方法。著名经济学家H.钱纳里和M.塞奎因于1975年在《发展的型式:1950-1970》一书中通过对100多个国家的综合分析,提出了城市化与工业化比较的模型,成为研究城市化水平的重要参考。下面结合钱纳里模型,分析湖南城镇化发展的水平。
1.与同一收入水平的常态城市化水平相比
钱纳里模型提出了常态发展状况的城市化水平,即经济发展不同阶段的平均城市化水平。表1将湖南的数据与模型进行比较的情况,可以看出随着人均GNP的增长,湖南城镇化水平与世界平均水平的的偏差逐年扩大。如2002年湖南的人均GNP达到813.58美元,而城镇化率仅32%,比世界平均水平低28.1%。可见相对于经济发展水平,湖南的城镇化水平是明显偏低的。
注:湖南人均GNP用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数据来源于历年《湖南统计年鉴》。换算汇率根据历年《中国统计年鉴》。
2.城镇化率与工业化水平进行比较
表2采用工业份额的方法衡量工业化水平,将相同人均GNP下钱纳里模型中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关系与湖南的数据进行了比较。可以发现湖南城镇化水平长期以来低于工业化水平,改革开放以后偏差值呈下降趋势,在人均GNP超过800美元后二者之间的偏差开始转正。如果用工业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比重来计算,湖南的偏差值仍然大大低于模型的偏差值。相对于国外工业化对城市化的带动作用,湖南的工业化带动城镇化发展的还比较滞后。
3.城镇化率与非农化水平进行比较
表3采用非农就业比率与城市化水平进行对比,列出了湖南与钱纳里“发展模型”中工业化与非农化关系的比较结果。表中N/U值是判断城市化是否滞后的主要指标,N/U的标准值为1.2,如果过大表明大量从事工业和其他非农生产经营的劳动人口滞留于农村地区。可以发现,每个阶段湖南的N/U值明显大于钱纳里发展模型数据,而且大于标准值。这进一步表明,相对于非农就业比率,湖南城镇化水平是比较滞后的。
4.与全国城镇化水平的比较
湖南作为一个中部地区的农业大省,长期以来以农业人口为主。近年来尽管城镇化发展速度较快,但相对于我国发展较快地区处于落后的地位。如图2所示,湖南城镇化发展长期以来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近年来差距有所拉近,但仍然与全国平均水平有较大距离。
二、湖南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说湖南城镇化水平总体上是滞后的。这种滞后表现在滞后于省内经济发展水平,滞后于工业化或非农化进程,也滞后于国内城镇化的平均发展水平。同时湖南在城镇化发展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中心城市不强,城镇发展不平衡
在城镇地区分布上,受经济发展水平和资源、区位条件的制约,湖南省在城镇发展水平上表现出中心城市不强、各地区之间发展十分不平衡。首先是中心城市的区域影响力极其有限。如湖南首位中心城市-长沙,其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近30%,但是吸纳的人口只有全省的10.72%,即使长株潭三市加起来人口总数也只占全省的20.78%。其次是地区之间发展非常不平衡。长株潭三市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的41.07%,湘南三市的地区生产总值只全省的13.16%,“武陵山经济协作区”四市(不包括常德石门县)的地区生产总值只占全省的11.92%。尤其是邵阳市人口占全省10.76%,地区生产总值却只占4.45%。
2.工业化水平不高,城镇产业布局不合理
与全国40.09%的工业化率水平,湖南(39.31%)是偏低的。特别是很多地区的工业产业层次低,工艺装备水平低,对加快城镇化进程缺乏强有力的带动和支撑。目前湖南四个国家级高新开发区和六个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全部位于“3+5”城市群。在全省77个省级以上工业园区中,长株潭工业园区的主营业务收入占全省的55.74%。钢铁、有色、化工为主体的传统重化产业在全省经济中长期占支配地位,经济总量值高;轻工、纺织等产业实力较薄弱。高新技术产业在2010年实现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仅达到13%。
3.城镇化质量与管理的问题
与全国城市发展情况相比(见表4),湖南在城市用水普及率、城市燃气普及率、人均城市道路面积、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每万人拥人公共厕所和人均均居住面积等指标均低全国水平。城镇基础设施条件比较落后,包括长沙市在内的大中城市存在大量“城中村”现象,城镇危房改造任务艰巨。城市的教育设施、环境状况、邮电通讯状况、园林绿化及防灾减灾等都难以适应未来经济发展和城镇化的要求,城镇就业、生活服务、社会保障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
注:表中数据来自于《2011年中国统计年鉴》。其中全国人均居住面积是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是城镇住户抽样调查数据(不含集体户)。
4.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的问题
现有的城镇化还没有与解决“三农问题”紧密结合,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之间协调发展存在不足。一方面城镇化水平整体滞后制约湖南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另一方面农业产业化程度低,城镇化动力基础薄弱。湖南农业组织化程度低,农产品加工拉动作用低,缺乏有影响力的知名农产品品牌,农业生产企业化、工业化程度低,总体上产业化程度不高。
三、湖南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路径
根据湖南城镇化发展的现水平及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探索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路径。
1.做好顶层设计,优化区域规划
需要顺应国际、国内发展形势,结合自身实际,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城镇化发展的顶层设计,优化区域规划:第一,加速长株潭一体化进程,提高长沙作为湖南唯一特大城市在全省的首位度、人口吸纳能力和区域影响力;第二,进一步完善立体化交通网络,支持省内区域中心城市的发展,打造一批超过百万人的大城市;第三,政府规划与市场需求相结合,支持有特色的经济圈发展,包括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武陵山经济协作区、环洞庭湖生态经济圈等;第四,在土地节约和生态保护的前提下,促进中小城市和镇的发展,与大城市、特大城市组成合理的城市群结构。
2.调整产业结构,完善园区布局
一方面当前湖南还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中期,工业化仍是城镇化的重要动力,加快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选,提高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在可持续发展和“四化两型”的战略下湖南发展必须考虑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因此淘汰落后产能,将战略性新兴产业摆在突出的位置,成为调整产业结构的重点,政府需要调动财税、金融等多种手段全力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与此同时,需要完善产业园区的布局,结合各地实际,兴建和壮大一批产业园区,提高产业集聚效应,促进区域平衡发展。
3.提高管理水平,改善城镇质量
在加快城镇化发展速度的同时,加强城镇行政管理体制的创新,健全政府服务职能,提高管理效率;进一步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妥善安置拆迁户,解决“城中村”和危房改造问题;加强生态保护,搞好园林绿化,为城镇居民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完善教育设施,解决城镇就业、生活服务、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实际问题。此外,湖南还应该改革和完善户籍制,进一步促进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
4.加强城乡统筹,促进全面发展
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两个助推器,是城市与乡村在经济、文化、人口、生态等要素上的交融、协同发展的过程,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需要以统筹城乡发展的理念,协调推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推动新型城镇化要强调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增强城镇对农业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推动新农村建设,首要任务是发展现代农业,强调在推进新农村建设进程中为城镇化的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支撑。
参考文献:
[1]Henderson,J.V.Urbaniza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Annals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2003,4:275-341.
[2]Moomaw,R.L.and Shatter,A.M.Urbaniza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A Bias toward Large Cities.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1996,40:13-37.
[3]简新华,黄锟.中国城镇化水平和速度的实证分析与前景预测[J].经济研究,2010,45(3):28-39.
[4]霍利斯,钱纳里等.发展的形式:1957-1970[M].经济科学出版社(中译本),1988.
[5]王小鲁.中国城市化路径与城市规模的经济学分析[J].经济研究,2010,45(10):20-32.
[6]曾福生,吴雄周,刘辉.论我国目前城乡统筹发展的实现形式[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0,31(1):19-23.
关键词:城镇化水平;就业规模;就业结构
一、引言
伴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国面临着就业难问题。国内外许多研究学者都对城镇化和就业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近年来的研究基本上都赞成就业与城镇化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就业结构优化对城镇化的发展具有积极效应。黄明等发现城镇就业水平的提高会提高城镇化水平,反之则不成立。汪泓等证明就业增长和城镇化水平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关系。丁守海指出城镇化普遍提高了各类劳动力的非农供给意愿,但需求的变化跟不上供给的变化。乡镇城镇化使城镇面临更大的就业压力,也就是说城镇化对就业起到了正向作用。刘瀑指出中国城镇化水平、就业增长与就业结构三变量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城镇化对后者都有正向影响,但就业增长对城镇化的影响不大,就业结构对城镇化后期影响较小。
龚新蜀等发现服务业发展和城镇化水平之间存在较大的区域差异,我国城镇化与就业的关系存在显著的“三门槛效应”。杨艳琳等指出就业质量与城镇化质量之间存在单向因果关系,城镇化质量的提升能够带动就业质量的提高,反之则不成立。目前学术界关于就业与城镇化之间的双向因果关系并没有得到具体一致的看法。有的学者认为是城镇化促进了就业的增长,有的认为是就业的增长促进了城镇化水平,有的认为就业结构的优化可以显著促进就业水平。总之,不同的研究学者具有不同的见解,其中的原因可能来自于分析方法的不同,分析指标的差异性等。但就I与城镇化是有关的,这一点不容置疑,究竟是何关系则有待商榷。
二、就业与城镇化关系实证研究
(一)变量选取和数据说明
笔者选取1978年到2014年城镇化率(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就业规模(就业总人数与15-64周岁潜在劳动人口比重)、就业结构(第二、第三产业就业人员与就业总人数比重)作为分析变量来做VAR和OLS模型。选取2005年到2014年各省城镇化率与就业规模、就业结构进行面板数据分析。文中数据均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和各省市统计年鉴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二)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检验
1.单位根检验
关键词:城镇化;第三产业;就业
中图分类号:F7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670(2014)03-0057-10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技术进步影响就业的理论与实证及扩大我国劳动就业的对策研究”(11BJY035);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技术进步的就业效应与扩大我国劳动就业的对策研究”(09YJA790121);山东省社科规划研究项目“城镇劳动就业的影响因素及其效应研究――基于山东省的分析”(13CJJJ06)。
作者简介:张利霞,女,山东冠县人,山东财经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劳动就业与收入分配问题。
①数据来源:1978-2013《中国统计年鉴》。
作为工业化、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城镇化水平的推进正在成为我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引擎。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的城镇化水平已由1978年的17.92%增长到2012年的52.57%,年均增长率为3.22%①。工业化是城镇化的直接动因,当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它将被第三产业逐渐取代继而成为城镇化发展的主导力量,同时城镇化的提升又会促进第三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第三产业无论在就业安置还是产值贡献方面均取得了重要成就,截止2012年,我国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和就业比重均已经超过30%①。提高我国城镇化水平必须走发展非农产业即第三产业的道路。探究我国城镇化水平与第三产业之间的动态发展关系,对于促进我国城镇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第三产业的发展以及解决我国现今的就业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三、结论
1.基于我国1978-2012年城镇化水平和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就业比重就业的相关时间序列数据,通过协整检验表明,长期内城镇化水平每提高1%,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增加0.912499%,第三产业就业比重增加1.297311%。同时,第三产业产值比重每提高1%,城镇化水平提高1.053182%,第三产业就业比重每提高1%,城镇化水平提高0.694%。由此可得,第三产业产值比重提高比第三产业就业比重提高更能带动城镇化的发展。理论上第三产业就业比重应该比产值比重对城镇化水平影响更大,而现实情况相反,这可能是由于我国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的存在导致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过程中,第二产业吸收的就业占比要高于第三产业对就业的吸收比例。
2.误差修正模型表明,由于时滞效应的存在,短期内各变量之间的影响效应均低于长期水平。受误差修正项的影响,城镇化水平相对于第三产业产值比重提高的短期弹性值为-0.050566,即如果短期均衡在第i期偏离了长期均衡,那么模型会在第i+1期以-0.050566的调整力度自动进行反向调整,向长期均衡状态移动。同样,第三产业产值比重相对于城镇化水平提高的短期弹性值为-0.091292;城镇化水平相对于第三产业就业比重提高的短期弹性值为-0.026286;第三产业产值比重相对于城镇化水平提高的短期弹性值为-0.171138。
3.格兰杰因果分析表明,城镇化不是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和就业比重变动的格兰杰原因,第三产业产值比重也不是城镇化的格兰杰原因,而第三产业就业比重是城镇化的格兰杰原因。这说明我国城镇化水平的提高还不能有效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其原因一是我国城乡差异较大,农村第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二是小城镇多采用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集聚效应不显著,规模也较小,难以满足第三产业发展的市场条件。三是在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受到户籍制度的影响,人口无法达到自由流动的要求。
4.在VAR模型基础上建立的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表明,城镇化对我国第三产业产值比重的短期影响效应和长期影响效应不一致,短期内城镇化水平的冲击带来第三产业产值比重负的增长效应,这可能是由于短期内产业结构不合理导致的。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长期内增长效应为正。无论是在长期还是短期,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对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城镇化水平对第三产业就业比重的增长都呈现出较强的、持续性的推动作用。长期内,我国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对城镇化水平变化的解释能力达到62.776660%,高于第三产业就业比重对城镇化水平变化的解释能力20.809570%,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对城镇化水平波动的贡献率较大。
城镇化不仅是农村劳动力迁移的过程,也是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就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过程。单纯依靠就业量的增长而不是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的合理调整,无法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因此长期来看,伴随着劳动力的转移,逐步取消户籍制度的制约、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就业技能、加快产业结构转变升级,改进小城镇发展模式已成为促进我国城镇化和第三产业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钱纳里H,塞尔昆M.发展的形式(1950-1970)[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88:135-178.
[2]SINGELMANN JOACHIM. The Sectoral Transformation of the Labor Force in Seven Industrialized Countries, 1920~1970[J].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978(5):1224-1234.
[3]TIFFEN M. Transition in Subsaharan Africa: Agriculture, Urbanization and Income Growth [J].World Development, 2003(8):1343-1366.
[4]MESSINA J. Institutions and Service Employment: A Panel Study for OECD Countries[R].European Central Bank Working Paper, 2004 (3):16-20.
[5]吴宏洛,王来法.城市化与就业结构偏差的相关性分析[J].东南学术,2004(1):77-83.
[6]蔡P.市场如何配置劳动力资源[J],今日中国论坛, 2005(5):54-57.
[7]彭荣胜.第三产业发展与城市化进程关系的实证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06(10):54-58.
[8]蔡P.中国劳动力市场发育与就业变化[J].经济研究,2007(7):4-14.
[9]王红梅.城市化与就业的相关性分析――以苏州为例[D].兰州:兰州大学,2009.
[10]马鹏,李文秀,方文超.城市化、集聚效应与第三产业发展[J].财经科学,2010(8):101-108.
关键词:城镇化概念;城镇化建设;从实际出发;三坚持
中图分类号:C9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9-0036-02
近些年,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农村的发展和建设也上了一个新台阶,国家在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建设上加大了投资力度和建设力度,把加快城镇化工作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手段,那么该如何提高当前的城镇化建设的科学化水平,则成为城镇化建设中的重点。
一、城镇化概念浅析
农村发展城镇化,是社会和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必然出现的农村现代化现象和表现。具体来说,农村发展城镇化,就是指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集中的过程,城镇人口的生产和生活方式逐步由单一落后的农村型向丰富而现代的城市型转变的过程,及城镇就业理念、方式和结构由传统的农业型向现代非农化转变的过程。从经济发展理论的角度来说,城镇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劳动力从农业向工业和服务业转移,农村经济发展由传统的注重农业生产向注重农产品加工和服务方面转变。二是农村人口逐渐向城镇集中,使城镇规模不断扩展。三是城镇规模的扩建,促使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城镇景观建设和城镇的服务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和完善。四是城镇发展城市化,体现在城市文明、城市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逐渐被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接受,并得到一定程度上的传播和扩展,给传统的农村文明发展以有力的现代化影响,并最终实现了城乡一体化发展。五是城乡资源得到前所未有的融合性发展,在技术创新和制度改革的双重推动下,城镇和农村的现有的资源得到了最大化利用,经济达到了一定的发展速度。六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思想和可持续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城镇化建设突出了以人为本的建设发展理念,走出了符合各自地方特色的发展之路。
二、提高城镇化建设科学化水平,应从思想上加强对城镇化建设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