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实践单位评价

实践单位评价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实践单位评价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实践单位评价

实践单位评价范文第1篇

【关键词】事业单位 绩效评价 指标体系

一、我国事业单位发展概况

事业单位的存在是我国的一大特色。它是适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建立起来的,由政府主办和管理,所需经费主要靠国家以财政拨款的方式给予全部或部分补助,单位自身不计盈亏。据有关专家初步统计,我国的事业单位机构数量近130万个,约有4000万从业人员,涉及到医疗卫生、公共教育、文化传播、福利机构、体育等各个领域和行业。

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事业单位正与市场经济建设相结合,使得一部分事业单位在职能、服务形式、经费来源渠道、开支办法等方面发生了一些变化。有的事业单位的职能是行政机关的延伸,行使一部分行政职能;有的事业单位正面向社会开展企业化经营服务活动,不但可以少要或不要国家拨款,还可以向国家上缴一定的税利。因此,为促进事业单位创造出更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对事业单位进行绩效评价是必要的。

二、事业单位绩效评价必要性分析

1、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各项事业基本由政府包办,财政是资金的唯一来源,单位需要多少钱,财政就供多少钱,由财政来平衡单位的预算。这种体制不利于有效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益,助长了事业单位的依赖思想,加重了财政的负担,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也就缺乏内在的生机和活力。实践证明,事业单位仅依靠政府投入谋求发展是不够的,惟有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实现优胜劣汰,建立自我发展的新机制,才能持续存在,健康发展。

2、有利于转变事业单位管理理念、树立服务型事业的观念

事业单位组织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有助于转变其管理和服务理念:从强调特殊群体的利益到强调社会公众的意志;从以单位自身的规则为导向到以社会公众的需求为依据;从强调对上级主管部门负责到强调对社会公众负责;从浓厚色彩的行政模式发展转变为服务型的模式。

3、有利于提高事业单位资金使用效益

引入事业单位绩效评价,将财政补助收入和非财政补助收入以及包括事业支出和其他支出在内的全部收入和支出,实行统一核算,统一管理,以提高事业单位资金的使用效益。

4、有助于提升事业单位的信誉和形象

事业单位绩效评价是事业单位向社会公众展示工作效果的机会,展示成果能赢得社会公众对事业单位的支持。同时,展示事业单位绩效状况,能推动社会公众参与事业单位的监督。同时,事业单位绩效评价并不只是展示成功,它也暴露事业单位的不足和失败,这并不一定损害事业单位的信誉。相反,事业单位向社会公众公开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并展示其为提高绩效所做的努力及其结果,有利于克服社会公众对事业单位的偏见,建立和巩固对事业单位的信任。

三、事业单位绩效评价可行性分析

1、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为事业单位进行绩效评价提供了良好的经济环境

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已形成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为整个社会走向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多元治理模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事业单位改革的深入进行奠定了经济基础,为事业单位绩效评价的实施提供了良好的经济环境。

2、开展事业单位绩效评价的社会环境正在形成

人民群众参与社会事务管理的积极性日益增强,许多地方已经开始实行群众评议事业单位的活动,有的甚至采取了对评议结果排在末位的事业单位的领导给予淘汰的做法。随着政治改革的进一步深入,绩效观念将深入人心,这为开展事业单位绩效评价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3、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事业单位绩效评价提供了技术支持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事业单位绩效评价所需的大量数据资料的存储、分析、快速查询得以实现,评价方法更为科学,增强了评价结果的真实性、可靠性。同时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并提高了效率,减轻了事业单位的压力。信息化使事业单位绩效评价的各种信息公开化,并产生资源共享的优势。

四、事业单位绩效评价概念的界定

“事业单位”是我国特有的名称,指的是不以营利为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绩”是组织的经营业绩,“效”是组织的管理效率。绩效则是经营业绩和管理效率的统称,其中,经营业绩是指组织者在经营管理组织的过程中对组织的生存与发展所取得的成果和所做出的贡献;管理效率是指在获得经营业绩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组织发展创新能力。事业单位绩效评价则是通过构建一定的评价指标体系分析事业单位的运行过程,对其经营业绩和管理效率进行整体性评价,以反映其经济运行状况、财务状况及对社会的贡献。

五、事业单位绩效评价体系构建

1、构建原则

(1)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相结合的原则。事业单位不以营利为目的,并不意味着不能营利,只是营利收入不分配给股东、投资者。因此,事业单位绩效评价同样需要效益和成本等财务指标,这可以直接映射单位治理的高效率与低成本。另外,还需考虑到组织使命因素,需要把客户信任度、员工满意度等非财务指标作为衡量事业单位绩效的手段。

(2)可比性和可操作性相结合的原则。可比性和可操作性是设计事业单位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离开了可比性和可操作性,再科学、合理、系统、全面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也是枉然的。

(3)共性指标和个性指标相结合的原则。目前我国的事业单位数量庞大,行业种类众多,其公共服务绩效评价应根据不同行业特点采取不同评价方法。共性指标评价公共支出基本面上的特征,而个性指标突出了各个行业的管理目标和关注点。两者结合能够更加清楚地发现和识别问题,并做出准确的评价和决策,使指标更具客观、公正、完整及有效性。

(4)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原则。定量指标较为具体、直观,评价时可以计算实际数值,而且可以制定明确的评价标准,通过量化的表述,使评价结果给人以直接、清晰的印象。但不是所有反映事业单位绩效的因素都能够量化,那么就需要设计定性的指标予以反映。这些定性指标不仅可以弥补定量指标的不足,还可以纠正过于强调定量指标对事业单位长远利益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可以使事业单位绩效评价指标更具综合性和导向性。

(5)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统一的原则。事业单位绩效可分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两个方面,两方面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取得经济效益是为了实现社会效益,没有经济效益也就谈不上社会效益,背离目标的经济效益必然损害社会效益。因此,事业单位绩效评价要把两个效益有机地结合起来。

2、指标设置

如前所述,事业单位绩效是指事业单位的经营业绩和管理效益,以及对社会的贡献程度,其绩效评价是对单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服务质量的评价。因而,可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服务质量三个纬度构建事业单位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即一级指标可设置为经济绩效、社会绩效和服务绩效,然由一级指标分解出其他指标,构成一个金字塔式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具体指标见表1。

(1)经济绩效。经济绩效是对事业单位经济运行效率指标的设置,它主要以财务指标揭示,采用平衡记分卡原理从财务指标、内部营运流程和学习与发展创新能力角度分析。第一,财务指标。事业单位的财务指标是最能直接反映事业单位的业绩。数据主要来自单位的财务报告和其他会计资料,一般容易取得且可比性强,用来反映单位预算资金的使用情况、创收能力、财务风险、偿债能力等。资产使用情况,通过经费自给率、资产使用率、资产周转率、净资产创收率等指标,分析单位的资产构成的合理性和资产的使用情况,以考核事业单位的资产配备是否合理。事业支出情况,分析人员支出和公有支出占事业支出的比率,可以了解事业支出结构是否合理。偿债能力分析,主要包括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现金流入流出比,通过这些指标来分析单位负债水平是否合理、负债构成和负债规模是否适度以及负债风险承受能力。第二,内部营运流程。事业单位内部有序的营运流程是确保事业单位高绩效的关键。该指标是从事业单位内部影响绩效水平的因素出发,主要包括组织和制度创新率、流程效率、总营运成本等指标,以科学评价事业单位绩效水平。其中组织和制度创新是指单位每年公布的新制度新规定数量指标,评价流程效率可以研究等待时间和逗留时间的分布、忙期和闲期的分布、服务设备利用率、顾客损失率等指标。第三,学习与发展创新能力。主要从人才结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创新成果等方面考核。

(2)社会绩效。社会绩效主要反映事业单位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所得到的认同度和知名度等。事业单位的生存目的主要是社会公益目的,它从社会所需求的就是公众和社会对它产品和服务质量的认同,则主要从社会声誉指标和社会贡献指标考核。社会声誉指标,反映事业单位的名声名气,以评价事业单位所属行业的社会声誉状况如何,主要指标有公众排名度、社会声誉度等。社会贡献指标,事业单位的经费来源目前还是主要来源于财政经费拨款,以社会公益为目的,追求社会效益最大化。因此,要反映事业单位的公益性就得考核单位对社会的贡献程度,主要指标为社会贡献率和资本积累率。

(3)服务绩效。事业单位服务绩效主要是指事业单位的服务质量、服务效益和服务效率等问题。因此,事业单位的服务绩效考核,应从员工职业道德和服务效果两个纬度进行。

(注:本文系景德镇市科技局软科学课题“地方高等学校财务预算与绩效管理研究”论文。)

【参考文献】

[1] 胡玲:事业单位绩效评价研究[D].景德镇陶瓷学院,2007.

[2] 贾文红:事业单位绩效考评机制研究[D].同济大学,2005.

实践单位评价范文第2篇

事业单位预算进行绩效考核在这里主要采用财务管理中沃尔评分法,本人结合这几年预算编制经验,从事业单位实际情况出发,来考虑预算指标体系的建立。

一、事业单位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关键控制点

事业单位预算绩效评价的方法是通过以一定的计量方法,对预算支出的绩效进行量化,其总体思想就是将绩效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给每个指标打分,然后通过对每个指标设置不同权重,根据一定的指数合成方法,计算出评价指标的综合得分, 其指标体系的建立主要有三个关键点:

(一)指标选取 指标总体设计,要全面、系统、科学,具有较强的目的性、客观性。具体指标的设定还要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即指标必须有代表性而且具有经济实质才能说明问题。

(二)具体指标计分方法 具体指标可分为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定量指标是量化的数字,由于每个定量指标的内容各不相同,不能直接进行计分运算,所以必须将定量评价指标本身的数字与既定的评价标准进行对照,转换成统一度量的计分标准。定性指标主要是指外部评价,如满意度、合格率等,通过打分得到评价结果,如定量指标占80%,定性指标占20%

(三)评价指标权重设置 评价指标权重是对评价内容重要程度的认定标志,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权重的合理与否很大程度上影响评价结果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二、事业单位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与框架构想

预算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在内容上主要分两块进行:基本支出预算与项目支出预算。基本支出预算采用的方法主要是增量预算法,即在上一年的基础上进行调整来安排。基本预算可用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来考量,定量指标评价主要从这几个方面考虑:人员管理;资金使用;资产管理;绩效管理等。这一部分相对项目预算来说比较好估计。这一部分的绩效评估主要是运用一些比率指标:人员支出比率、人员保障比例、公用支出比例、 资本性支出比例、风险投入比例等。这些比例根据重要性设置权重,与行业标准或指定标准相比较得出一个分值,然后按权重乘以分值形成量化的评价结果。而定性指标主要是些主观判断, 比如上级部门认可度、 员工满意度等,然后根据与指定标准相比较或通过打分得出分值。项目支出预算采用的方法主要是零基预算法,即按成本效益原则安排收支, 一般没有基数作参照。 这部分同样也用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来考核评价。定量指标本文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考虑绩效评价指标: 投入、过程控制、效果评估。考核的内容主要是从所立项目的实际内容来进行。 在项目预算别应该对政府采购的资本性支出进行评价,与往年进行比较,寻找资本支出增长率, 与产出增长比进行比较,评价资本性支出的效率。定性指标评价同基本支出预算的方法相同。

(一)考核评价体系定量指标逻辑框架图(以XX事业单位为例) 如图1所示:

(二)评价指标的标准值确定 预算绩效评价指标的标准如何确定,这个问题非常关键,它涉及到下一步如何将不同内涵指标之间进行比较,然后量化,最后分数化的基础。上述分析中所提到的一般可运用行业标准或指定标准,事业单位行业标准无法取得,因此在本文中拟采用事业单位指标三年平均值作为指定标准。计算结果如表1所示:

(三)评价指标分数控制 预算绩效评价指标可根据其在指标体系中的重要性赋予分值,即体现了评价指标的权重。这些指标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可根据重要性进行调整,但应保持相对的稳定性。事业单位与预算相关指标,远不只本文指标体系所包含的这些,未入选的指标也可在评价时作为参考。在本文中预算绩效评价体体系定量指标权重为80%,定性指标权重为20%;基本支出预算指标权重为60%,项目预算指标权重为40%。具体分值分配如表2所示:

(四)各指标得分具体计算方法 在各项指标标准已确定的情况下,根据新编制的预算所涉及到以下相关指标,通过计算后查看表3,看处于以下标准哪个等级,得到相应的系数;然后根据表2所赋予指标的分值,乘以系数,就可得出预算中此项指标的分数;最后每项指标的得分相加,则可得出整个预算体系中定量指标的评价分值。定性指标计算原理相同。

公式:定量指标得分×80%+定性指标得分×20%=预算最后得分

例:新编制的预算中人员支出比率46.8%,未超过45.9%×(1+5%)=48.2%,则指标系数为1,再对应所赋分值6,则在评价预算时人员支出比率则为1×6=6分; 若指标值为50.3%,则超出了“优秀”等级,落在“良好”这一档, 则得分为0.8×6=4.8分。同理可推出其他指标分值,所有取得分值相加则可得出预算的评价最终得分。

根据上述指标体系计算出得分,可最终评价出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天舒:《论在公共财政部门预算体制中引入绩效评估》,《财经论坛》2007年第9期。

[2]张凯:《绩效评价与绩效管理》,《地方财政研究》2005年第11期。

实践单位评价范文第3篇

一、申报主体

申报主体为独立矿山企业(含油气企业),须持有合法有效采矿许可证。

二、申报条件

申报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单位,应满足以下条件:

(一)依法办矿。严格遵守《矿产资源法》等法律规定,合法经营,证照齐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活动符合矿产资源规划的要求和规定,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认真执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土地复垦方案》等,对无偿取得的采矿权已经进行了有偿处置;五年内未受到相关的行政处罚,未发生严重违法事件。

(二)规范管理。具有完善的资源开发利用、环境保护、土地复垦、生态重建、安全生产等规章制度和保障措施,矿石管理科学、规范。

(三)综合利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完成了资源综合利用规划(设计)指标,“三率”指标达到或超过国家规定标准,综合利用水平达到国内同类矿山领先水平。

(四)技术创新。重视科学进步,积极开展科技创新,矿山企业每年用于科技创新的资金投入不低于矿山企业总产值的1%,生产技术居国内同类矿石先进水平,符合《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鼓励、限制和淘汰技术目录》(国土资发〔2010〕146号)的有关要求。

(五)节能减排。积极开展节能减排工作,节能降耗、“三废”排放等达国家规定标准,采用无废或少废工艺,矿山选矿废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0%以上或实现零排放,矿山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国内同类矿山先进水平。

(六)环境保护。认真落实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严格执行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编制了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水平明显高于矿产资源规划确定的本区域平均水平,近三年内未发生重大地质灾害,矿区绿化覆盖率达到可绿化区域面积的80%以上。

(七)土地复垦。认真开展土地复垦工作,落实土地复垦责任,实现“边生产、边建设、边复垦”。

(八)社区和谐。自觉履行社会责任,具有良好的企业形象,能够及时妥善解决各类矛盾,社区关系和谐。

(九)企业文化。拥有符合企业特点的企业文化,企业职工文明建设和技术培训体系健全。

三、申报材料

申报“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单位”需要报送以下材料:

(一)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单位申报书;

(二)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单位申报图册。

四、申报程序

(一)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单位申报按照自愿申请的原则,地方矿山企业向所在地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归口中央企业管理的矿山企业向归口企业提出申请;各行业协会可按照申报条件组织本行业企业的推荐工作。

(二)地方矿山企业的申报材料,由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组织矿业联合会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核,同时进行必要的现场核查,并由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签署审核意见,将申报材料统一汇总报送国土资源部。

归口中央企业管理的矿山企业申报材料,需经矿山所在地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出具审查意见,并由归口企业审核汇总后报送国土资源部。

行业协会推荐的矿山企业申报材料,需经矿山所在地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出具审查意见,并由行业协会审核汇总后报送国土资源部。

实践单位评价范文第4篇

(一)高校社会实践实效性评价体系的建设原则

1.主体的原则

大学生作为社会实践活动的主体,是社会实践活动的执行者和参与者,通过开展有目的、有价值的社会实践活动,满足大学生主体的发展需求,立足于“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建设立场,充分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价值实现,是建设社会实践实效性评价体系的主要原则。

2.客观性的原则

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实效性的评价体系还应注重实践活动的客观性原则,培养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高素质人才是建设社会实践实效性评价体系的重要立足点。因此,在评价体系的建设过程中,需要考虑社会实践活动的客观性和现实性。

(二)高校社会实践实效性评价体系的主要内容

1.主体的自我评价

主体的自我评价主要是指大学生主体的自我评价,即对于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前后自身的综合素质、实践能力、专业素养、意念精神等方面所发生的变化进行客观的评价,挖掘优点、找出不足,以实现自我的提升和进步。

2.外界对主体的评价

外界对主体的评价主要包括教师对学生的社会实践评价、家长对学生的社会实践评价、实习单位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评价等三个方面。

3.主体对外界的评价

主体对外界的评价主要是指大学生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之后对于校方和实践单位的评价,从自身的实践感受和心得出发,对高校和企事业单位关于开展社会实践方面的问题进行综合评价,不断提升教师、高校、实践单位的实践工作开展的效率和价值。

二、高校学生社会实践实效性的评价要素和评价方法

(一)评价要素

1.社会实践过程监测阶段

社会实践过程监测主要是高校和实践单位在学生的实践过程中,对学生的主体思想意识、实践风险预防能力、目标矫正能力等的动态监测和管理过程。因此,高校学生的社会实践实效性的评价体系要注重实践过程监测这个评价要素,对学生进行综合的考察。

2.社会实践活动总结阶段

通过采取各种有效的方式,促使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实习单位之间等进行实践后的总结与经验交流,完成社会实践活动的总结和归纳,有益于学生发现自身的优势和不足,不断的提升自身的能力和素养。因此,在高校学生社会实践实效性评价方面,务必要构建完善的评价体系,综合考虑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影响。除此之外,校方在学生社会实践成果的评价和考核方面,可以建立相应的奖励制度,表彰优秀的实践成果,激励学生不断进步。

(二)评价方法

1.实践开始与实践结束评价相结合

在高校学生的社会实践实效性的评价方面,要采取实践准备阶段、实践过程阶段与实践成果考察三方面相结合的方法对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进行综合考查与评估。这样不仅能够提高评价方法的合理性和全面性,也增加了评价方法的客观性。

2.静态与动态评价相结合

学生社会实践实效性评价的静态评价内容主要是学生实践报告、实践单位为学生出具的实践评语以及学生在实践活动完成后的心得体会等,通过对这些内容进行评价和考察,了解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主要收获和成长。动态评价主要是指校方和实践单位对于学生在校期间和实践单位的具体行为表现,针对学生实践过程中的表现,修正有关学生的评分或结论,记录学生成长和进步的点滴,综合评价学生的实践成果。

3.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

定性评价主要是指在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中的思想认识、价值观念、精神状态等发生的变化进行评价。定量评价主要是指在实践过程中,针对大学生在实践单位或地点的实际表现、言行举止、工作效率等进行量化评价,将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实践成果进行量化考核,并建立相应的考核标准,正视学生的能力与水平的提升。两者结合分别对学生进行全面、深刻的评价和考察。

三、结语

实践单位评价范文第5篇

1.1这是改变大学生社会实践实效性评价现状的迫切需要。近些年来,大学生社会实践在高校中日益受到重视。对其评价,许多高校也都在不断地进行探索和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总结了一些经验。但从总体上看,这项工作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是对评价重视不够。长期以来,人们对于大学生社会实践“能不能客观评价”及“怎样评价”等问题认识不一,评价追求简单化,认知上过于强调形式性。其次,评价目标指向狭窄,评价标准参差不齐。当前大学生社会实践实效性评价主要针对活动结果的认知性评价,单纯地以完成实践任务及最终成果为评价标准,而对于活动过程中学生的非智力活动,特别是高层次的认知能力和情意能力评价重视不够。还有,评价主体较为单一,评价指标较为笼统,评价工作组织较为随意,还远未建立起科学、客观的评价标准及工作机制。所有这些都已较严重地影响和制约了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有效开展和健康发展。为此,我们需要转变思路,开拓创新,努力构建大学生社会实践实效性评价的新标准和新机制。

1.2这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促进他们健康成长成才的必然选择。开展社会实践的目的,从总体上讲,就是通过实践提高大学生相应的能力、素质,使他们更好地成长成才。对社会实践进行评价,规范社会实践,提升活动实效,推动其科学发展,从而就能更好地保障社会实践目标的实现,最终使广大学生从中受益。运用科学的评价标准、评价方法,对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的表现进行价值判断,可以使学生通过评价不断认识自我和完善自我,促进其思想、行为等方面的进步,推动其学习、生活、工作等方面的发展。评价能促使学生更自觉地按照一定的标准或要求去开展实践活动,并在实践活动中主动地锻炼自己,教育自己,有助于他们巩固所学,增强其动手、沟通和创新等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吃苦耐劳、乐于奉献的精神;也有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平。因此可以说,社会实践评价作用的充分发挥,能较好地促进大学生健康地成长成才。

2系统把握影响大学生社会实践实效性的内在因素

根据系统论的观点,社会实践是受实践目标、主体、客体、条件、实施、考核评价等诸多因素影响的系统工程,是一个多要素构成的结构整体,也是一个多要素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较全面把握各影响因素,深入揭示社会实践实效性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这是有效开展社会实践实效性评价的理论基础。

2.1实践目标是影响社会实践实效性的前提。大学生社会实践目标是对社会实践所必须达到的规格、要求和质量的规定,是通过实践过程对实践者个人、学校、社会等方面所发生的预期变化。目标是大学生社会实践过程的起点、核心和归宿,是调节、评估实践活动的依据,也是实践者努力的方向。它规定着实践活动的方向和内容,制约着社会实践的途径和方法。目标设定的科学与否是决定实践活动能否取得实效的前提。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多种多样的,主要包括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和勤工助学等形式,这些社会实践各有自己的特点和价值追求,有着各自所要实现的具体目标。因此,在确定社会实践目标时,必须做到有针对性、明确具体、切实可行。要结合具体实践活动特点、学生实际和形势发展需要,要有衡量是否达到的具体标准,以及目标实现的具体要求和约束条件,实践者经过努力在预定时间内能够实现。只有这样,才能为社会实践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创造良好前提,为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提供充分保障。

2.2实践主体是影响社会实践实效性的关键因素。大学生社会实践主体主要是指参与实践活动的学生和指导教师。在高校实践育人工作中,学生是教育对象,是客体;在大学生社会实践中,学生又是主体,实践活动的开展主要依靠学生去实施。因此,学生是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而学生的生活环境、社会经历不同,身心发展水平、个性心理特征有差异,学生的所学、兴趣爱好、思想品质、能力素养等方面也各有特点,所有这些差异性不同程度地会反映在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施中,会影响到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的自主实践、自觉锻炼和自我教育,会影响着社会实践的开展及其效果。指导教师在社会实践中起着组织、指导、监督、评价等作用,处于主导地位,发挥主导作用。指导教师影响着学生对实践活动主题选择、计划制定和活动实施。特别是教师对实践活动的全程指导与督查,在很大程度上能保障实践活动开展的方向和实效。因此,指导教师的敬业精神和能力素养,也必然关系到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能否有效开展。

2.3运行系统是影响社会实践实效性的核心因素。大学生社会实践运行系统主要是指社会实践开展过程中相互关联的若干环节。一般而言,主要包括社会实践方案的制定、活动实施以及效果评估与反馈等环节。首先是制定实践方案。实践方案通常包括实践目标、实践内容、实践方式方法、实践步骤或程序、实践活动的预期成果等。社会实践活动一般是按照事先制定的方案实施的,方案的优劣直接关系着活动目标的实现和实践活动的成效。因此,社会实践方案的制定,需要做到最优化。其次是方案的实施。这是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中心环节,是实践者按照实践方案,利用实践条件,开展实践活动,完成实践任务,实现预期实践目标的阶段。这是一个实践方案由预期变为现实的过程,是各种实践要素对实践对象真正发挥作用或产生影响的过程。实践活动实施的如何,直接关系到实践活动的效果。第三是效果评价与反馈环节。这是社会实践过程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科学的评价不仅可以对社会实践过程及其结果作出价值判断,而且通过发挥其多种功能,直接推动社会实践的有效开展。另外,评价的结果及时反馈也非常重要。通过反馈,让学生和组织者明确具体实践活动中的成绩、存在的缺点和不足,以及整改的意见与建议,为以后更好地开展社会实践奠定基础。

2.4保障条件是影响社会实践实效性的重要因素。大学生社会实践要取得预期效果,离不开必要的保障条件。这些条件主要包括高校提供的制度、组织、时间、经费、基地等方面的保障,以及实践单位提供的必要保障。就高校而言,制度保障是根本。大学生社会实践开展的规范化、长效化、科学化都依赖于制度建设,要建立健全社会实践管理制度。其次是组织保障。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和实践育人的重要形式,学校要成立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要组建一支专兼职教师相结合的社会实践指导教师队伍,全面全程指导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第三是时间和经费保障。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需要的时间要安排合理恰当,特别是要处理好与其他日常教学的关系。开展实践活动还需要一些费用。如果这些问题解决不好,也会影响到实践活动的开展。第四是基地保障。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对于保持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相对稳定性、规范性和长期性乃至实效性,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第五是实践单位提供的必要保障。大学生社会实践如果依托具体的实践单位来开展,那么该单位需要提供开展这些实践活动所必需的时间、场地、实施、指导人员等多方面的条件,这些条件对于特定实践活动有效开展也是必不可少的。

3科学构建大学生社会实践实效性评价的指标体系

在系统把握大学生社会实践实效性影响要素,并遵循一般评价与分类评价、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等基本原则的基础上,构建起相对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这是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实效性评价的根本依托。我们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确立评价的主要内容和指标。

3.1注重准备环节。开展社会实践必然要做好准备工作。准备环节可以从以下三个指标来评价。第一,实践活动选择。该指标可以从活动的公益度、贴近专业程度和复杂程度等观测点来考核。活动公益度是考察所选实践活动是否具有公益性质及其程度。要鼓励学生选择公益性鲜明的实践活动,这样更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贴近专业程度主要是指所选实践活动一般应贴近学生所学专业。这样有利于学生发挥所长,巩固所学,提高专业知识的运用能力。复杂程度主要考察学生所选实践活动的难易程度。第二,实践方案的制定。实践方案是指围绕实践活动主题,为实现预期的实践目标所设计的整个实践活动计划。它是实践活动开展的蓝本和依据。该指标可以从方案完整性、方案可行性两个观测点来评价。方案完整性主要是指学生所设计的实践方案各要素相对齐全和详实。方案可行性主要考察学生设计的实践方案的合理性及其程度。第三,实践条件的准备。该指标可以从人员组成及分工、时间安排、经费筹集、实践对象或单位确定、指导教师确定及必要的实践培训等观测点来评价。人员组成及分工主要考察团队实践中,团队成员在人数及结构上是否符合要求,以及分工是否明确。其它方面主要是考察实践所用时间安排是否合理,必要的经费是否有着落,指导教师、实践活动的对象或单位是否确定,以及在开展活动之前有没有接受必要的包括安全教育在内的实践培训等。条件准备越充分,以后实施就会越顺利。

3.2着眼实施过程。大学生社会实践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实施。社会实践的实效性主要就是通过学生的具体实施来取得和展现的。实施环节可以从以下两个指标来评价。第一,实践方案执行情况。对实施环节的评价,首先要对实践方案的执行情况进行整体上的考核评估。该指标可以从方案执行的全面性和规范性、条件利用情况等观测点进行考核。前者主要是考察学生在实施过程中是否相对严格执行实践方案。后者主要是考察学生在实施的过程中,合理、有效利用学校、社会等各方面提供的条件和资源,较好地完成实践任务的情况。第二,实践态度和能力。在社会实践开展过程中,学生的态度和能力是影响社会实践效果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该指标可以从学生的实践态度和实践能力两个观测点来评价。实践态度主要考察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是否具有诚信、团结、敬业和奉献等品质和精神。作为一名实践者,首先要诚实守信,应自觉承担起自己在实践活动中应承担的责任,积极主动地完成自己应完成的任务。另外还要有团结协作、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精神。态度影响学生的情绪和决心,影响着学生的精力投入与努力程度,进而影响实践活动的效果。实践能力主要考察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沟通、动手和创新等方面的能力。沟通能力是指学生与队员、指导教师,以及其他人员的交流和交往等能力。动手能力主要是指学生按照实践活动本身的规程和要求,进行实际操作的能力。主要包括劳动、调查、服务、研发、条件利用和总结等多种能力。创新能力主要考察学生在实践活动开展过程中,是否具有开拓创新的意识和能力,以及在遇到问题、挫折后创造性地克服困难、应对挫折的素质和能力。

3.3突出实践成果。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开展,最终都会产生一定的实践成果。实践成果可以从预期目标实现情况和物化实践成果等指标来评价。第一,预期目标实现情况。评价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实效性,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评价该活动的预期目标的实现情况。该指标可以从对学生个人、学校、社会产生的意义,以及主要事迹或贡献两个观测点来评价。前者主要考察学生通过开展社会实践对自己、学校、社会等所产生的积极意义和良好作用。后者则是考察学生在实践活动开展中所做的有意义的事情。评价学生的主要事迹或贡献,就能对实践活动效果作出较客观的认定。第二,物化的实践成果。该指标可以从物化的主成果和其他物化成果等观测点来评价。前者主要是指社会实践结束时,学生需要撰写并提交的实践总结报告。对于社会调查而言,是调查报告;对科技发明来说,则是发明作品。实践主成果的完成,要坚持求实性、创新性、规范性、有用性等原则,确保其质量。后者主要包括“队员实践日记、感悟”、“指导教师鉴定”、“实践单位证明、鉴定”、“媒体报导情况”、“有关活动照片”等五个方面。这些材料都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反映学生开展社会实践的实际情况,在不同程度上也表现出社会实践的效果。因此,这些方面也是社会实践成果评价的重要内容。

4积极探索大学生社会实践实效性评价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