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爱国主义书籍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小学数学 ;有机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一、借助教材中的教学情景图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在新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传统美德教育因素,教师不仅要善于把教材作为数学知识来传授,而且要善于把教材作为传统美德教育内容来渗透。但教学时,不能不顾及教材的体系和特点,不顾学生的实际情况,牵强附会,生拉硬扯,而是要将传统美德教育内容与知识传授融为一体,做到“随风潜入,育人无声,使学生在自然轻松的氛围中接受爱国教育。
新人教版教材中,在一些教学情景主题图中就有着丰富的爱国主义的素材,有很强的时代性、针对性。教师只要在教学过程中有机的点拨、引导、拓展,就可以对学生适时的进行爱国主义的传统教育。例如:教材中有很多处的主题图就出现国旗的内容: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中40页中《比例》的第一课时,就出现2003年10月15日,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在太空中向人们展示的是国旗。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40页中《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第一课时教材同时出现了三个不同场景升旗时的国旗;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70页《整理与复习》数与代数的教学中,出现了两个不同场景的国旗,国旗体现的时间为2012年第30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上中国运动员的内容。又如:在教学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17至19页的100以内的减法时,教材的主题情景图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金牌榜前5名,中国代表团获金牌数第一名。教师在教学这些内容时,先让学生说说:五星红旗是我们的国旗,我们都要爱护它;然后引导学生再次认识:我们能有今天这样的学习环境,科技能这么发达,运动员能取得这么好的成绩都是因为国家的富强了,我们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分子感到无比的光荣,你们应该努力学习,像运动员那样为国争光,学生受到很大鼓舞,内心深处的爱国热情瞬间爆发,民族自豪感增强了,学习劲头更大了。
教学中利用一些情景图有机的进行渗透爱国主义教育,不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感受到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而且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意识,效果是显而易见的,真正做到了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效果。
二、借助教材中的数学知识介绍,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长河中,有着数不尽的英雄人物民族典范,有着丰富多彩的人文景观和优秀传统,这些都蕴含着极强的爱国因子,是我们进行课堂教学时渗透爱国主义的素材。因而,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实施教学过程中,都应该重视它们的榜样激励的正能量作用,有机地把这些素材融入其中、渗透其中。教师就是要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充分利用教材自身独特的优势,对学生施加爱国主义熏陶。如:在教学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圆的周长》,学习圆周率时,教材中63页中的数学知识介绍――你知道吗?教师在教学时,使学生了解中国有一位伟大的数学家、天文学家――祖冲之,他计算出圆周率应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成为世界上第一圆周率值的计算精确到6位小数的历史伟人。他的这项伟大成就比国外数学家得出这样的精确数值的时间,至少要早一千年。
又如:在学习了五年级上册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后,教材92页中的数学知识介绍――你知道吗?向学生介绍早在2000多年前,我国南北朝数学名著《九章算术》中的“方田”章中就已论述了平面图形面积的算法;通过这些事例的介绍,让学生懂得,我们的国家和民族,过去和现在在数学领域中都有过极大的贡献,让学生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感情。
借助教材中的数学知识介绍,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发掘教材中潜在的因素,把爱国教育贯穿于对知识的分析中。
三、借助生活实际,在潜移默化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笛是一门联系性极强的学科,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摄取有关爱国主义信息,及时渗透爱国主义教育。例如:在教学统计的知识时,都很善于联系生活实际,如调查改革开放前后家庭拥有电视机、电冰箱、电脑、小轿车的数量进行对比教学;或者收集历届奥运会获奖的金、银、铜牌数,让学生再预计今年奥运会我国运动员将获得的奖牌数进行教学,类似这样联系生活实际,摄取现实生活中与数学紧密相关的新颖信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不仅能让学生感受到改革开放的成果,听到经济飞速发展的心声,更对又要在北京举行的冬奥运会期盼的迫切心情,而且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为报效祖国而奋发读书的热情。
又如:在关于教学读数、写数的过程中,指导学生从网上收集我国领土辽阔广大,东西相距约5000千米,南北相距约5500千米,领土约960万平方千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建造的南京长江大桥,铁路桥长6772米,公路桥长4589米;到2015年底,高铁运营里程达到1.9万公里,居世界第一等。利用这些信息资源,唤起学生感受祖国、家乡的可爱,从而树立长大后也要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把祖国、把家乡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是长期任务,它不仅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需要,而且是素质教育的需要。我们要根据教学内容及其要求适时地、恰当地、有机地将中国传统的美德渗透在学科的知识载体中,做到自然妥贴,使学科内容与传统美德教育内容做到和谐统一,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传统美德教肓,恰如随风潜入夜的春雨,润物无声,以达到德育、智育的双重教育目的。
参考文献:
一、品德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原因
品德课程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爱国主义教育是其主要内容之一。品德课程内容中关于“我们的国家”部分,就是让学生通过了解祖国的历史现状,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树立奋发向上的爱国志向,这一部分直接与爱国主义教育相关。此外,在其他内容中,也有一些适宜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环节。作为品德教育工作者,必须充分利用好品德课堂这块主阵地,使爱国主义教育贯穿于品德教学之中,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二、农村学校品德教学中爱国主义教育的现状
当前,农村学校品德教学中对于青少年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存在许多不足。大致有以下三种情况:
1.学校不够重视。
学校没有为品德教学配备专职教师以及教学参考书籍,这使得品德教师难以有较高的水平完成相关教学目标。课堂上教师只能照本宣科,做书本知识的传播者。
2.教师不够重视。
教师对于教育部门或学校的要求不放在心上,自认为品德课不重要。教师对于提高自身素质的机会也不够重视,课堂上也是照本宣科。
3.学生不够重视。
学生认为品德课是副课,课堂上不认真听讲,学习主动性差,难以达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目标。学生个人品德修养也很难通过课堂学习得以提高。
三、农村学校品德教学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策略
1.依托品德教材,加强爱国主义知识教育。
《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于课程目标的阐述中,要达成的知识目标之一:了解一些我国历史常识,知道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革命传统,了解影响我国发展的重大历史事件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在学习“我们的国家”相关内容时,可以根据教材编写的特点,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适时向学生灌输一些爱国主义知识。
例如,学习《我们的民风民俗》一课时,可以选择、列举代表民族文化的实例(如传统节日、歌曲、民间传说、历史故事、服饰、建筑、饮食等),进行交流展示,让学生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了解不同民族的生活习惯和风土人情,理解和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2.充分利用课堂,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要使品德课堂充分发挥教育学生的作用,作为课堂教学实施者的教师,需要增强自身本领,读懂读透课程标准,认真钻研教材,善于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提高品德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品德课堂成为学生爱学、乐学、有所得的地方。针对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以及农村教育的现状,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优势,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例如,学习《不能忘记的耻辱》《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时,先要让学生了解中国近代史,敬仰民族英雄和革命先辈,树立奋发图强的爱国志向。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激活品德课堂,以此代替说教和阐述,让学生通过观看有关影视资料、学唱历史歌曲、课堂一分钟演讲等活动,感受中国那段黑暗的历史,对那些民族英雄和革命先辈心怀敬仰之情,使自身的爱国主义情感得到增强。
3.课外课内相结合,拓宽爱国主义教育渠道。
与城市学校相比,农村学校无论在教学设施还是在课外活动的开展上都比较落后。这就要求学校和品德教师要充分利用身边的教育资源,积极开辟第二课堂,拓宽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渠道。此外,还要引导学生走向社会,在一些实践活动中,深化爱国主义情感。
关键词 爱国主义教育;中小学生;教育
一、中小学生在爱国主义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 中小学生的爱国知识相当缺乏问题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事业的不断改革和推进 ,使学校现有的各个方面教育面临着极大的挑战,目前能够与新课标相结合的爱国主义知识教育的文章相当罕见,现阶段爱国教育的知识表现存在着几方面的问题。首先是爱国英雄容易被“ 遗忘”;其次是爱国主义基地教育严重受到“冷 落”; 再次是历史方面知识比较“ 模糊”;最后是爱国主义相关书籍遭受一部分人的“轻视” 。
2.中小学学校在德智教育方面的失衡问题
德智教育在学校中本来是属于同步提高的教育内容。可是长期以来 ,中小学校的教育功能上依然存在着德智失衡问题,也就是现在的小学教育 中, 更注重智的教育,对德的教育却是失衡状态 ,一直以来并没有实质性的创新和提高。目前的情况 以考试分数的多少和升学率来衡量学生、学校的声望和地位 ,从而影响了爱国主义教育,使得爱国主义教育几乎变成了一种活动形式,并不是为学生全面发展而准备的。因此 , 爱国主义教育就形成了架空的现状。
3.中小学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较为陈旧。
我们知道爱国主义教育是我国的一项德育组成的重要部分,在 现行的中小学德育大纲中,对于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含 和基本要求都有明确论述。但一直以来 ,中小学校在德 育的教学内容方面或多或少地存在着“脱节或简单重复”的现状 , 有的偏离 了学生本身特点 ,有的严重地脱离了社会现实生活中的实际现象。学生普遍反映: “老师讲的内容都正确 、 很理想 、 很伟大, 可是在实际生活 中我们基本用不上。”
二、中小学生在爱国主义教育中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1.因社会转型时期的多方面因素促使其对爱国主义传统造成较大的冲击
如今已进入了经济全球化的时代,随着世界各国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的增强与各民族之间的文化相互交融 ,民族民间的文化慢慢的在青少年的心中淡化。有人认为爱国主义属于过时的东西,更有相当一些人对其产生了妄自菲薄、崇洋的不良思想现象, 总认为自己国家的东西不如外国的好。
2.因应试教育存在的弊端而影响了教育功能上的德智失衡
目前我国现阶段虽然处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型过程中,但是高考的指挥棒依然没有得到很好的调整 ,激烈和残酷的市场竞争不得不淘汰一部分人,相当一部分成年人多多少少都会对自己的人生仕途产生不安 ,他们往往把自己的不安、焦虑转化为对自己子女的一种期望,于是市场的激烈竞争演变成了学生分数上的竞争 , 形成分数高低见分晓、考场当战场的不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这就造成了不得不使学校在教育功能上对德智教育的失衡 ,不惜一切代价追求升学率,从而忽略德育教育,尤其是不被学校重视的爱国主义教育。
3. 爱国主义教育方法过于形式化和教条化
爱国主义教育忽视了对中小学生的年龄因素,因为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其个体对事物的认知能力以及思维能力都是不同的。年龄的不同, 其心理特点也是不尽相同的,并且所具有的知识 、体力 、 智力等也不相同,而爱国主义教育方法过于形式化和教条化容易让中小学生产生疲倦感和抵触情绪。
三、加强中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对策
(1)整合教育内容,全面认知爱国之理。我们知道要想爱国必须先知国,知得越深爱得才会越切。针对当前中小学生各方面的特点 ,我认为对中小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首先要有忧患意识的教育。忧患意识就是指居安思危 ,在危机面临之前就有这种意识的存在, 并不断奋发图强 ,把危机缩到最小,其次是创新的培养意识。我们要让学生明白创新才是整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祖国繁荣昌盛的不竭之力;让学生不仅要继承爱国优秀传统,而且还要体现新时代进步要求,不断地汲取精华,引导中小学生积极探索,敢于创新。再次是民族意识的培养。爱国主义教育需要通过各种途径来帮助中小学生们了解祖国的过去 、现在和未来。最后是培育革命意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我们要勇于面对来自方方面面的挑战,发扬革命优良传统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对现代青少年来说更为可贵。
(2)优化教育方法 , 激发爱国热情。对中小学生们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要有理性的内容和观念做基础。首先我们知道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十分广博,教材也相当丰富, 因此要把课程渗透到教学中去。其次是把活动应用到教育手段中对中小学生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如果没有丰富多彩的活动那么就会陷入成人化 、程式化的泥潭 ,不仅无法达到爱国情感的教育目的而且更加不可能将情感转化为学生的爱国意志和行为,所以要充分利用爱国主义现有的教育资源,丰富学生们的教育活动。 再次通过学生榜样来示范。中小学生在各方面包括道德发展上可塑性都很大 ,模仿性也相当强 ,有着强烈的上进心,树立榜样是培养学生们优良品质的重要典范。榜样的示范,不仅影响了学生的表现和行 为,让他们更好地去效仿 ,而且对学生的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也会产生极强烈的影响。
(3)鼓励中小学生从小事做起 ,指导爱国之行。爱国主义教育是情 、行、知三者问相互协调发展的过程 ,尽 管在具体培养中有不同的开端 ,但“ 行” 才是体现了爱国主义品质形成 的标 志。针对中小学生的年龄 特点以及当前的时代形式,鼓励 中小学生们的爱国主义教育需要从小事做起。首先可以从国歌人手 ,培养爱国礼仪。会唱国歌, 记住国歌歌词 ,应当不是什么难题。最后, 加强学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宣传报道工作 ,认真办好青少年电视频道, 创作出一批适合青少特点、并能展示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爱国主义精神的文艺作品等来充实和丰富爱国主义教育资源。
参考文献:
一、孕趣入情,全体参与。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中的情感性、主体性首先体现在全体同学自觉自愿地参与活动,而只有丰富多彩、富有童趣的活动才能吸引学生,才能使他们怀着浓厚的兴趣进入“参与的角色”。于是,我组织了为学生们喜闻乐见的《桥之歌》、《船之曲》、《塔之赞》、《钟之声》、《山河之美》、《之辉》、《香港之归》等爱国基础情感教育的班队活动,各年级还分别举行了“爱祖国儿歌朗诵演唱会”、“爱国杯”《小芽芽》报展览评比,口头采访或书信采访革命前辈、劳模英雄、学者名人和普通劳动者。富有少儿情趣的教育活动像磁石一样吸引着每位学生以听、说、读、看、写、唱、舞、画、做等形式参与了活动,不同程度地受到了爱国基础情感教育。
二、系列传情,全程参与。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中的情感性、主体性还体现在学生兴致盎然地参与教育活动的全过程。如:在“手拉手”迎活动中,结合同学们学习语文、思品、历史、地理、音乐等课程中的有关内容,参考课外书籍《祖国》,我设计了10个环节的系列教育活动:(一)打开地图找香港;(二)搜集图片看香港;(三)读书读报知香港;(四)知识竞赛讲香港;(五)编辑小报写香港;(六)编演儿歌唱香港;(七)临摹想象画香港;(八)写封信儿寄香港;(九)举行班会迎香港;(十)捐款铸钟庆回归。三个月的系列教育活动像接力棒一样,使爱国情感在学生心中不断得到强化。
三、设境激情,主动参与。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中的情感性、主体性,不仅与参与的人数多少、时间长短相关,在较大程度上还依赖于参与者的积极心态和全身心投入的情感。因此,应设境激情,提高活动的艺术感染力。我们设计的《钟之声》班会是在“远——近——远”的钟声中开始的,结合教育内容,我讲解了有关钟声的故事,播放有关钟声的电影电视录像,文字、语言、画面和音乐形成一股强大的赞颂祖国钟文化的情感流向学生心田:“曾侯乙铜编钟”的质朴悦耳、“洞庭君山飞来钟”的神奇美妙、“上海海关大钟”的今昔甘苦、《地道战》村庄铁钟的激昂悲壮、北京火车站钟声的悠扬动听、南京静海寺警世钟的振聋发聩……每一座钟都是一幅画,都是一本教科书,每一阵钟声都是一首诗。它们在向学生叙述着什么是文明,什么是爱国,什么是拼搏……台下的同学群情振奋,看着“新年钟声”的录像,情不自禁地与台上同学一同朗诵“新年讲话”的字幕……这时,已没有教育与娱乐的界限,也没有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划分,大家都沉浸在说钟唱钟颂祖国的情感海洋之中了。
四、因人唤情,以不同方式参与。十指有长短,学生有差异,不能要求所有学生在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中情感性、主体性表现得“整齐划一”,在教育活动中,应根据每位学生的基础情感品质确定他们参与的弹性要求,并扬其长、避其短,调动各个层面的学生以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不同程度的爱国情感。如:在《塔之赞》班会中,朗读水平较高的10位学生朗诵诗歌《高高的火箭发射塔》,声情并茂、催人泪下;能唱会跳的8位同学表演舞蹈《采油塔下献石油》,歌声悦耳,舞姿优美;风趣幽默的6位学生自编自演小品《参观“东方明珠”电视台》,使大家在欢笑声中“参观”了“东方明珠”;3位喜欢摆弄电教设备的同学当起了“电子工程师”,专门负责幻灯及录像的播放,操作自如,配合默契;美术基础好的学生写美术字、画报头;力气大的学生搬桌凳、布置活动会抄…各显其能,各尽其才。由于优势互补,班会的情感氛围相当浓烈。会后,根据各位同学的情感品质表现,给予不同评价,进一步调动了学生在爱国情感教育活动中发挥主体作用的积极性。
一、思想政治
始终如一地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热爱本职工作,关心国家大事,坚持政治学习,记录政治笔记,提高觉悟和意识。结合教育局“规范管理,彰显特色,促进均衡”的十二字方针及“以人为本'的理念,注重个人道德修养,为人师表,严于律己,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加强团结,与同事相处融洽,合作愉快,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组成一个团结协作的大家庭。
二、个人业务
作为一名教师,除了要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高尚的道德情操;还需要具备较高水平的业务技能。本学年我将注重开拓视野,订阅专业杂志,随时记下可借鉴的教学经验、优秀案例等材料,以备参考。不断为自己充电,每天安排一定的时间扎实提高基本功。
三、课堂教学
课堂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主阵地,是学生茁壮成长的快乐园。为了使每堂课短短的40分钟井然有序、包容性大,信息量多、形式活跃、贴近学生的年龄特点,发挥其最大的效用。我将注重在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方面下功夫。课前认真备课。作到课前再备课,备教材、备学生,熟悉教学软件的操作过程,保证课前的准备工作及时、充分。课中全神贯注。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进行趣味化教学,让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愉快的心情是产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所以我将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运用谜语导入新课、故事贯穿课堂始终、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在老师的启发下进行一系列的学习活动,自觉的用脑、用耳、动口、动手去完成老师所设计的各个教学环节,兴趣成为了学生学习的动力。课后及时反馈。记下教学中的成功点和失败点,及其改进方法。本学期我还尽量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注重培养学生养成井然有序的课堂常规;使他们在轻松愉快、欢乐活泼的状态下进行积极地学习。
四、德育工作总目标:
1、重视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文明行为等教育,有效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2、强调人人是德育工作者,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有力、有效地渗透思想品德教育,让德育于各科教学中,于教师的一言一行中。
3、通过系列地学习、培训、实践、交流,切实提高班主任的各项工作质量。班内通过细致的思想教育和有益的主题教育活动,形成团结向上的良好班风,培养出自主自动的队干部,争创“星级文明班”。
4、进一步加强行为规范的系列教育活动,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等多种活动模式,成为行为规范特色班,使学生中涌现出一大批“行为规范小明星”,并使全体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人人争做文明小市民。
5、开展“学习型家庭”的指导与研究,切实提高广大家长的自身素质和家庭教育水平。重视“330课外教育工程”,有效组织学生参与社区各项活动,使学校-家庭-社会这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保持整体性,形成强而有力的德育合力。
6、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在良好的人文环境中愉快地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扎扎实实地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五、教育内容及措施:
(一)行为规范教育:
1、明确一日常规细则,做到人人知晓。
2、用班会、晨会进行常规教育,抓好纪律、礼貌、劳动、学习等方面的常规,使行为规范训练经常化、规范化。
(二)主题教育活动:
1、爱国主义专题教育
每月至少推荐1本爱国主义书籍。
开展爱国主义诗歌朗诵、讲故事比赛。
2、“人人争做环保小卫士”的主题教育活动
利用晨会和学生讨论环保的重要性
说一说日常生活中如何做到环保,提一些合理化建议
收集环保方面的成就,在班中进行交流。
每月回收费电池,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评出班级的“保洁小卫士”。
(三)家长工作:
1、做好家访工作,做到及时联系。
2、开好家长会,积极引导家长参与“创建学习型家庭”活动,努力使其成为教育教学的有益补充和助手。
3、利用家长力量和社会力量,拓展教育阵地。
4、引导家长多关心子女的学习和心理健康,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习惯,以求双向了解。
(四)心理健康教育:
1、建立班级心理档案,有针对性的2—3人。
2、正确引导学生的心理,处理学生中可能发生的问题,深入与学生谈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