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感性与理性

感性与理性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感性与理性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感性与理性范文第1篇

“信息过剩理论”认为,相对于一种符号,多种符号组合传递信息会更顺利地到达受众。这是因为这种组合以多种方式促进人们的感知,能使人们的多种感官在接受信息的不同符号时进行合作,从而提高接受的效率和内容的记忆。然而,心理学关于声音与影像过剩理论的研究却产生两种不同的结果,一半的结果承认过剩理论能提高记忆的效果,另一半的结果却显示多种符号组合阻碍了人的记忆。

由于“信息过剩理论”无法确切地肯定或否定多媒体符号传播的效果,于是出现了“双通道编码”理论。它认为,人类有两个独立的认知分析系统,一个着重于语言的刺激,另一个着重于非语言或者图像刺激,它们独立地把信息进行编码并储存在记忆库中。因此,用隶属于不同感知系统的两个感官通道分别接受信息,能增强感知和记忆信息的能力。美国心理学家布罗德本特认为,“在使用双通道传递学习信息时会获得比仅使用单通道传递信息的记忆更强,效果更佳。”这种理论可以用来解释为何电视比广播更受受众欢迎,报纸用文字加照片的组合比单纯的文字描述更受读者欢迎。

与双通道编码理论类似的理论还有“提示―累积”理论。它指出,当文字信息和静止的图像展现在受众面前,能形成一个学习的提示,特别是它能勾起受众以前的记忆,从而增强记忆。这种理论得到了现实案例的支持。例如,文字加上照片或图表的报纸或杂志新闻能使读者印象更加深刻。

本文所谓的“双通道”传播模式,与此有所区别,或者说在此基础上有所修正,是指传播中的“诉诸理性”和“诉诸感性”两个通道,比如在经济报道上,既注重理性分析,同时强调经济新闻报道的“感性化”、故事化,诉诸感性,打动人心,增强传播效果。

华尔街日报是最擅长用双通道传播的,它有一句名言,“1000万人的死亡只是一个数字,而1个人的死亡却是一场悲剧。”

比如,对失业率的报道,典型的华尔街日报式报道是这样的,开头是:约翰先生家里乱透了,桌子上放着银行催收房款的账单,他家已有两个月没交房钱了,如果再不交,房子就要被质押了;孩子在一旁暗自流泪,因没交学费,他不能再去上学了,也不能再和学校的小伙伴们玩了;妻子在另一个房间里暧昧地打电话,估计是变心了……然后,话锋一转,它会说,像约翰先生这样的家庭在过去的一周里又增加了多少,这是联邦政府最新公布的失业率数据。接着,记者会访问一些专家和政府部门主管,提供理性分析。最后,还要回到约翰先生或者有着类似经历的人物这里。

这就是典型的“华尔街日报体”,是华尔街日报惯用的一种新闻写作方法。其行文特点是:从某一具体的事例(或人物、场景、细节)写起,经过过渡段落,进入新闻主体部分,叙写完毕以后又回到开头的事例(或人物、场景、细节),有时也用总结、悬念等方式结尾。这种写法有利于从小处落笔、向大处开拓,引导读者从个别到一般、从感性到理性地了解新闻事实,所以颇受读者欢迎。现在这种体裁也常为其他西方报刊所采用。仔细分析,这其实就是一种双通道的传播模式。

而在我们目前的经济报道中,经常可以看到,同样的题材,不同的报纸、不同的记者,所编发的稿件对读者的吸引度大相径庭。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表现方法不同。经济现象、问题更多的表现为理性特征,因此就离不开数字、离不开分析。也许正因此,我们的许多经济报道常常是数字加分析,从概念演绎概念,从数字推演数字,使报道生硬枯燥,让人“快活不起来”。

感性与理性范文第2篇

【关键词】趣味说;美感说;感性;理性

同作为美学范畴中十分重要的理论命题,无论是中国的“趣味说”,还是西方的“美感说”都涉及了这样一组在文学理论中永恒的经典话题――“理性”与“感性”。虽然在广义上“趣味说”与“美感说”都属于一种情感性的体验,具体来说就是一种存在于精神层面的陶醉感或愉悦感。但两者所涵盖的内容却并没有止步于感性的领域,而是与其恰恰相反,两者都在不同程度上包含了理性的内容,只是这样的理性内容在表现方式上选择了蕴藏在感性之中,或是存在于作者的创作以及读者的阅读过程中,以至于不易被人们所察觉和发现。所以“趣味说”以及“美感说”在一定程度上来说都是理性和感性的结合体,也正是由于两者以一种高度融合的方式进行密切配合,才使读者在文学艺术的阅读以及鉴赏中得到了一种赏心悦目的强烈的情感感受。与此同时,也正是这种共同拥有的感受构成了两者最根本的相似之处,也为两者得以比较提供了基础和平台。但另一方面,我们虽然承认“趣味说”及“感性说”都毋庸置疑的涉及了理性与感性这样一组概念,但两者对理性及感性的态度及偏重程度却是不尽相同的。同时,这一点也构成了“趣味说”与“美感说”最终产生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

由于中西文化背景与哲学观念的不同,中国古代的大多数文论都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在创作中的作用,将人作为创作的主体放在的主要地位,强调的是主体的情感表达。而西方的文论则讲究要遵循真实性的原则,遵照客观事物本身的特点、属性及发展规律进行较为理性的创作,而作者的个人情感是被要求排除在创作之外的。但在“趣味说”和“美感说”中,两者对理性及感性的要求却是恰恰相反的。从读者的审美体验角度来说,中国的“趣味说”需要读者运用较多的理性思维来解读作品中的趣味,而在西方的“美感说”中,读者只需要凭借自己的感性直觉来直接感受作品给自己带来的心灵冲击或震撼就可以了。那为什么在两者中会产生这样的反差呢,究其根源还是源于中西方不同的文化思维方式。

众所周知,西方人的思维方式是偏爱运用思考和辩论的,所以他们是十分擅长用逻辑推理的方式进行分析事物的。但显然“美感”这样的问题是无法用理性思维来进行推理分析的。若一定要用这样机械的方式对其进行精准的剖析的话,大多数的情况下也只能发现个别的“美感”的具体特征,至于“美感”的本质自然是无法获得的。

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因,所以西方文论将“美感”排除在了能用理性进行分析的范畴,而是将对其的理解更多的指向了一种直观的心灵感受。对于读者来说,他们的“美感”体验是在作者所创作的具体的描写对象中直接产生和进行的。当然我们不可否认这样的审美感受是包含了理性因素的,但是它并不占据主要的位置,“美感”给人更多的是一种精神性层面中心灵情感上的冲击、震撼和激荡。

另外,国内外许多学者在探讨两者的异同时也共同提到了西方的“美感说”强调的是需要鉴赏者运用视觉和听觉这两项感官功能。而如果想让这两项感官功能发挥直击人心的作用,恰恰需要的是作品在第一时间内直观的对两者产生的冲击和震撼。这也是在另一角度说明西方的“美感说”对于读者来说更多的是一种直接的情感体验,而非需要较多的理性思考才能得到。

而中国人的审美思维则与西方完全不同,它强调的是鉴赏者自我的直观感悟,所以在中国的文学创作中,大量使用了描述型的话语及形象化的比喻、类比等形式。比如说对“趣味说”中“趣”字的解释,大多数学者选择运用比喻来形容“趣”像什么或是描绘“趣”能带给人什么样的感受,却从不像西方一样使用“‘趣’是……”,这样具有判断性的句式来进行解释和阐述。所以“趣”字的真正确切的含义是要靠读者自身去理解和领悟的。许多中国文学作品中的审美“趣味”也是如此,它们巧妙的蕴藏在文字之中,是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只要你在阅读当中感受到了作品带给你心灵的激荡,那么就可以说你已经品尝到了作品的“趣味”。而至于这“趣味”从何而来、内容到底是什么、组成其的要素有哪些,这都是需要读者自己去体会和领悟的。因此若想完整的对“趣味”进行品读是需要读者运用理性思维去自我琢磨、思考和揣摩的,并不是单单情感上的感受及体验就能达到的。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对“趣味”的鉴赏,表面看起来是一种用心灵感受的过程,其更深一层次的内在却是需要读者运用理性和智慧去理解、剖析的一种行为。

另外一方面,中国的“趣味说”也提到了一种感官功能的重要性,那就是味觉。相比较于视觉和听觉,味觉显然是一种更加复杂的感觉,酸甜苦辣各种滋味同时在你的口中发生作用,当它们彼此交融或是成分配比不同时又会产生新的口味,所以对于味觉来说,它是复杂而多变的。众所周知,一部作品的情感或一个人物的性格往往并不是单一的,而是由多种不同的情感成分相互交织、共同营造而成的。这种相互交融、浑然一体的状态颇有味觉中滋味的特点。正是基于这样的特性,对于“味”的品读就更需要读者更多的运用自己理性思维,这样才能区分其中各种复杂的情感,从而更好的体悟和理解到这种复杂、多变及浑然一体的情感。

在中国提到“味”就一定会让人联想到“吃”,中国人对于“吃饭”的理解显然并不单单局限于一种生理上的需求,更多的是赋予其一种文化的意味,所以在中国,“吃饭”更是人们相互交流、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例如,中国的婚丧嫁娶等有关人生情感的重要事件都是和“吃饭”这一行为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所以中国人的吃饭不单单是对食物的品尝,更多的是以“吃饭”作为一种形式对于大家共同情感的一种交流和表达。所以古人在描述艺术作品给人带来的情感体验时,选择了一个“味”来为其命名,可能也有着同样的考虑。那便是对于作品中“趣味”的品读可能并不仅仅局限于对于作品文字内容本身的一种感悟,更为重要的是对游离于文字之外的一种弦外之音、言外之意的捕捉和体会。可见对于这种抽离于文字之外的情感的理解自然就更需要读者运用理性的思维去寻找、把握和感悟了。

综上所述,虽然西方的“美感说”和中国的“趣味说”都共同阐释了在鉴赏文学艺术作品时所产生的一种情感体验。但两者因为受到各自文化及思维方式不同的影响,从而产生了属于各自的对于理性和感性的理解和运用的差异。简单来说,西方的“美感说”强调的是鉴赏者运用听觉和视觉的感官作用来直接感受艺术作品对于其心灵的直观冲击和震撼。所以,对于读者来说,在感受“美感”时较多需要的是感性思维的运用。而中国的“趣味说”强调的是读者自身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悟,这就少不了需要鉴赏者运用理性思维对作品中的“趣味”进行捕捉、琢磨和体会。所以在寻找“趣味”的过程中,就更注重读者理性思维的运用。当我们认识到了这一点,无疑对我们更好的比较中国的“趣味说”与西方的“美感说”的异同有着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曹顺庆.滋味说与美感论――中西文论比较研究札记[J].文艺理论研究,

1987(01).

[2]徐岱.趣味的形而上之维――论审美实践的审智品质[J].文艺研究,2003(03).

感性与理性范文第3篇

【关键字】惠州特殊教育学校;理性;感性;无障碍;规划设计

1、项目概况

惠州市特殊教育学校为市政府民心工程之一,主要是依靠社会捐助建设的新校,替换原有用地与设施都偏紧张的老校,以满足特殊教育新的需求。项目位于惠州市惠城区河南岸10号小区,临近规划中的惠州南山公园,用地现状较为平坦,周边交通较为便利,总用地面积为23659平方米,设计总建筑面积为15131平方米,建筑密度13.6 %,容积率0.64。建设规模为37个教学班,其中聋生部16班、启智部12班、盲生部9班,能够提供400个优质学位,较好满足城区与周边县区的特殊教育需求。

2、总体规划构思

2.1 规划理念

特殊教育是区别于普通教育的一种教育模式,其教育的目的与针对人群有别于普通教育,所采用的教育方式也与普通的教育有很大的不同。针对这种特定的人群,而且是社会上较为弱势的人群,需要设计在最初就要把学校学生需要怎么样的教学环境与生活环境重点考虑,考虑整体的建筑如何为这个群体服务,达到理性不呆板,感性不随意的效果。惠州市特殊教育学校是按照全新的特殊教育理念出发而高标准设计的,用于培养能够形成独立个人有用于社会的学生的全新学校。用地的形状为三角形,较为特殊,结合采光通风的需要,将建筑设计为折线型沿用地周边展开,在争取良好朝向的同时使建筑更有整体感。三角形用地的特性,通过一定规律切挖组合,留出预定的功能,使到建筑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前提下,形成较为特别的形体组合,对场地的特殊性作出呼应,使得校园规划在满足自身要求的同时,也满足城市规划的要求。对于由于特殊教育的独特性,我们考虑建筑整体联系,使到功能分区合理,各个分区联系紧密,方便管理的需要。从使用的角度跟使用者的心理出发做到建筑的理性跟感性的结合。

2.2 规划布局

校园用地东面与其它小区用地相临,西南面相临一条36m宽的城市干道,北面与住宅区相隔一条18m宽的道路。学校入口的设置结合周边道路进行如下设置。整个学校共设有两个出入口,其中作为重要的形象出入口设在西南主干道一侧,能较好的展现校园形象与满足学校车流与人流线合理组织的要求。北部设次入口,满足后勤与消防的要求。结合用地,校园总平面规划中按教学区、行政办公区、生活区和运动区共四个区来集中布置,各分区之间通过连廊相连接,方便老师与学生到达各个区域。受场地限制,设教学区于场地西侧,办公区于场地南端,两区相互独立,避免教学与办公相互干扰,但又联系紧密,教师通过连廊到教学楼非常便捷。教学楼首层局部架空,有利于建筑的通风与交通联系,内院设计为硬质铺地,配以绿化点缀,可以作为课间活动场地,弥补活动场地的不足,为师生之间的交流,对于建立师生之间的互信互爱,增进师生的感情提供了良好的场所。在办公区东侧,靠近其它小区用地的区域布置运动区,以利于阻隔小区对学校的干扰,运动场地的南北向布置有利于减少外部环境对体育活动的影响,利用校园建筑对太阳夕照进行了遮挡,使运动区在下午大部分时间有相当的区域位于太阳阴影之中,创造出舒适的活动空间,利于师生开展体育活动,关爱学生的身心健康。生活区设在教学区的东面,运动区的北面,靠近北入口,使到到各区联系十分方便。各个功能分区之间相互围合成几个广场院落,满足学校集会及学生下课后活动的需要,在院里内设有各类雕塑,绿化主要考虑以乔木为主,满足绿化要求的同时,不占用师生的活动场地,可以丰富校园的景观,同时为校园增添了一些文化内涵与情趣,平和人的心情,缓和人与人之间的紧张关系,促进师生友好交流。

3、建筑单体设计

3.1 单体平面功能布置

校园内主要建筑有教学楼、办公楼、食堂及宿舍组成。其中教学楼主体为五层高,设计有37个普通教室、各种特殊学校功能教室及师生阅览室,教学区也针对聋哑生,智障生与盲生的特点进行了区域与楼层的划分,减少教学上的干扰,有利于老师有因材施教,针对几种类型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将师生阅览室设置于中间楼层,能较好的保证师生方便享受到公共资源。阶梯课室设置于教学楼首层,满足残障学生疏散困难的要求。办公楼主体五层高,设置学校行政办公的各种办公用房,教学区与办公区层层相连,教学与管理实现无缝联接,办公区有单独对外出入口,能避免外来人员对教学区的干扰。由于用地紧张,食堂与宿舍合为一栋建筑,为六层高,其中一层为食堂的餐厅与厨房,食堂天面同时作为屋顶活动场地,二至六层设有学生宿舍与管理员宿舍,这样使学生用餐与去休息房间的距离减少,大大节省了学生花在穿梭食堂跟宿舍的时间,也方便了学校的管理。学校内也设有体育活动场地,包括一个200米环行塑胶跑道、足球场及100米直跑道、三个标准篮球场、一个快乐活动场地及若干乒乓球台,满足体育教学与学生的体育活动的功能要求,让学生身体得到了锻炼,身心也得到陶冶,增强生活的信心,有利学生的心理健康。

3.2 立面造型设计

校园建筑风格采用现代风格,建筑色彩与周边建筑的主色调相协调,能融入整个建筑大环境,采用能体现学校时代特征的白色,黄色,灰色,通过合理的搭配。入口处设置标志性的塔楼,使到校园入口广场有明显的标识,突出主入口。建筑表皮有明晰的构件肌理,通过建筑的形体组合,空间虚实变化,营造出一种强烈的现代感和清新明快的学习氛围,靠近运动区一侧的建筑立面,形成过渡性空间,避免建筑物外墙直接与运动区相接,注重使用者的的心理感受,减少对学生的刺激,营造一种可亲的氛围,注重建筑与人的联系,使到建筑不是单独存在,与人割裂的效果。通过严谨的校园和精确的比例关系,体现出建筑的理性一面,而通过选取自然的石材与面砖通过材料的质感表现出建筑感性的一面,配以适当的校园绿化,展现出错落有致、清新可人,现代美观的校园建筑。

3.3 工程造价与建筑节能

本项目结构形式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通过合理布置柱网,达到减少钢筋用量,并减少设计不必要的纯装饰性构件, 降低工程造价。首层设置架空层,有利于建筑物的通风。外窗玻璃采用中空玻璃,满足节能要求。在正西方向减少开窗面积,同时在外墙设计混凝土挑板,在寻求立面的变化的同时可作为空调位,也可以作为遮阳板,起到遮挡一部分阳光照射的作用,减低能耗。教学楼与宿舍顶上的飘架屋首先是从立面造型上考虑的,但同时也是起了遮挡了太阳的照射的作用,使正午时分飘架下面的房间处于阴影之下,减低了能耗,达到了一定的节能效果,降低了建筑后期的运营成本。

3.4 无障碍设计

无障碍设计是本项目的一个重点,由于特殊学校残疾行动不便的学生、盲生、与智障的学生比较多,所以整体建筑的无障碍设计是否合理是使用功能是否合理的关键。教学楼与宿舍设有电梯,让坐轮椅的学生与行动不便的学生能方便到达各个楼层。首层设有残疾人坡道,方便学生使用。整体建筑各层走廊设有盲道,楼梯也设有盲道与各层相连,走廊内侧设有扶手,使到行动不便的学生与盲生可以自己通过无障碍的设施到达各个楼层。卫生间也设有残疾人专用蹲位,方便各类学生的使用。同时在其它建筑的细部中满足规范的要求,从建筑无障碍设施体现出建筑本身对特殊学生的关爱,社会对特殊学生的关爱。整个项目的设计,通过建筑的各个环节的配合与联系,就是要体现出建筑的理性与感性的结合,建筑不是冰冷的水泥钢筋组合,而是充满着理性与感性的交融的凝固音乐与艺术,建筑屹立起来后,不是一成不变,春夏秋冬,晴天雨天,白天黑夜,它都俱显出不同的性格,展现出不同的形象。

感性与理性范文第4篇

在音乐实践中感性与理性的对立统一是永恒的不变的主题。比如音乐创作必须依靠调试调性体系、严密的曲式结构作为载体才能呈现出来,但过分的理性就会创作拘泥于某种现有的形式使音乐失去其活力和创新,音乐的发展也会停滞不前。人们常说演奏是对乐曲的二度创作,一个演奏者在演奏时必须保有感性的内心状态,但为了将内心音乐完美的展示出来的练习过程却又必须是十分的严谨,每一个音都要放在放大镜下审视。音乐追求变化,但教师授课却必须要求学生固定乐曲处理方式,每一个弓法每一个指法都要固定,什么地方强,什么地方弱,就连什么时候揉弦,揉几下都有明确要求。这样做的好处是在统一的标准下提高演奏水平,增强了上台演奏的准确性,但同时也减弱了学生的创造性。

一名合格的教师除了要教授学生学习音乐外,还要引导其建立自己的演奏风格。音乐是个性的艺术,没有人能说自己的处理是唯一标准答案,因此向学生教授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处理的同时需把握好度,留给给学生发挥的余地。并且在讲授自己对音乐理解的同时要结合乐曲的创作背景、时代特征、音乐风格和内容等等,要做到让学生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过去,音乐传授的方式是“口传心授”,老师只教你旋律的骨干和他的装饰手法,并且就算是同一人演奏同一乐曲下一边的演奏也可不同,一代代艺人就是在这种传承方式中融合自身对音乐的解读及时代精神、特征,逐渐形成了众多的流派和丰富多样的音乐文化。中国的传统音乐之所以有着灿烂辉煌的历史,其根源就在于变化。

“唯乐不可以为伪”,音乐中的情感是不可作假的,一个演奏者在演奏时如果不能先感动自己又如何感动观众。任何音乐的演奏如果不是出于真情实感就会沦为“手指的体育活动”。拉赫玛尼诺夫曾说,“优美的演奏要求键盘之外的许多深思。做学生的不应觉得,那些音符已经弹完了他的任务就完成了。事实上,这仅仅是开始。”

感性与理性范文第5篇

2006年12月25日是西方传统的圣诞节,针对“越来越多的中国年轻人热衷过圣诞节”的情况,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等名校或科研单位的十位哲学或教育学博士发出联合署名倡议书,号召网友慎对圣诞节。于是,一场关于洋节日过热,中国人放弃自己传统文化的争论再一次被国内各大媒体争相报道。

多种原因,成就年轻人热衷洋节

春节吃饺子,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元宵节吃元宵,每一个节日,都能够找到吃的东西,似乎中国的传统节日里面,只有“吃”的元素,除去吃没有太多的其他特征,然而,过分地强调饮食使传统节日变成了“饮食节”。传统节日给现代人留下的似乎只剩了饮食,节日中大量美好的民族文化和独特的民俗意境,则变得越来越淡了,在现在这样一个温饱解决的社会里,对于现代的年轻人来说,吃已经失去了吸引力。

“这些节日的过法,我想中国的每一个家庭都差不多,现在好多的人,基本对吃不是那么的感兴趣了,而且很多的节日,大家不能回家,只能在学校过,基本上是凑合着过了”新疆师范大学研一学生李士怀说。

或许西洋节日宽松、愉悦的氛围给了年轻人更大的空间。

记者走访了驻乌鲁木齐的几所高校,超过3成的人表示过洋节可以让自己劳累和紧张之余放松一下,而传统节日是不能满足的。

绝大多数的在校大学生们表示,一提起圣诞节,就有种欢快放松感,是一个可以和朋友尽情HAPPY的日子。

事实上,在生活快节奏的都市中,除了“圣诞节”,“情人节”、“万圣节”、“感恩节”等“洋节”越来越受人青睐。“洋节”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商业、娱乐和文化消费,逐渐变成都市生活中的狂欢日。对比“洋节”的走俏,中国传统节日却黯然失色,一些节日在日常生活中悄无生息地滑过,而另一些节日则变成了例行公事的仪式。

两种节日,两种情况

“中国的每一个节日都有很浓厚的文化内涵,大多数的在校学生越来越少的接触到传统节日,自然对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知之甚少,知道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内涵的在校大学生又有几个呢”新疆大学历史系学生齐艳说出了目前大学生对传统节日内涵的了解情况。

也许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人还有对那种每天翻页的有些记忆,在薄得透明的纸上,老皇历详细标注各种时令和节日的日期。然而翻开当下出版的日历,除了春节有所标注外,其余的传统节日基本上都已经被忽略了,而更多的是添加了洋节日。事实上,在中国历史上,传统的节日不止有春节、中秋,元宵花灯、清明祭祖、端午悼念、七夕、重阳敬老,还有上巳(三月三日)、夏至、中元、冬至、腊八、祭灶等都是重要的节日。每逢这些节日,人们都要举行祭祀、祖先崇拜、神灵崇拜、驱邪禳灾等特殊仪式,这些仪式有着上千年的辉煌和浪漫,虽然看来有些迷信的成分,却有着中国传统的文化内涵在里面,令人惋惜的是这些文化内涵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朋友们所淡漠。

关于春节放鞭炮、贴春联的来源知道者更是少之又少。

但是在校大学生都知道圣诞节是怎么一回事,关于一些西洋节日的各种传闻,各种过节方式,他们都能熟悉。“关于中国传统节日的传说,周围很少人提及,但是一些西洋节日的传说,那就不一样了,周围的人都在说、都在做,自然我们也就知道了。”这是很多在校生的共识。

民俗学博士苑利认为,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物质主导一切的社会里面,很多的东西我们只考虑其物质意义,而忽略了其精神意义,如禁放鞭炮,理由是鞭炮会产生垃圾,造成空气和噪音污染,会对身体造成伤害,但是我们却没有看见其固有的精神意义,其实放鞭炮的精神价值是很大的。“精神上的东西看不见,但看不见不等于对社会没有意义,不等于他的社会意义就小。”

大学生对待洋节日:感性与理性

西洋节日的扎根,其实是一种文化的入侵,如果不加以阻止,后果将是不堪设想的,这种文化的入侵,要比经济的入侵更严重。

这种观点也被大多数的在校大学生们所认知,新疆农业大学文化社团,前不久进行过一个关于在校大学生过节的专题讨论。

令组织者开始没有想到的是,上半场大家的观点都是过洋节日的各种好处,对洋节日进行了高度的点评,然后批评了中国的传统节日,但是当其中的一位主持人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的时候,大家的反应变了。

“我不知道,在座的同学,有没有认真的想过这样一个问题:我们一味的洋节日,接受的是西方的文化,那么我们的传统节日、传统文化该怎么办呢?”此语一出,全场寂静。好长时间没有人说话。

后来大家发表了相同的观点,那就是大学生不应该一味的过洋节日,而放弃传统节日。

“我刚开始没有想那么多,只是感觉过洋节日好玩,有意思,传统的一些节日,对我没有太多的吸引力,太死板。后来静下心来想一想,还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更有意义一点,洋节日过完也就完了。其实我过节有时候只是处于一种感性的认识,在校大学生应该理性一点。”新疆师范大学心理研究协会王研同学在辩论会上发表了这样的即兴感言。在现场博得众人的掌声。

新疆大学心理协会教授表示,大学生思维比较活跃,对外界新鲜事物的敏感性比较强,大部分是处于感性的认识,没有进行理性的考虑,喜欢接受新奇的东西,从一出生就过一些中国的传统节日,时间久了,没有兴趣了,突然间感觉这种舶来节日很新奇,就稀里糊涂的过起了洋节。

传统文化靠年轻人市场

2004年韩国率先向联合国提出端午节为该国的文化遗产,最终韩国申报的“江陵端午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通过,在这场中韩端午节的申遗之争中以韩国的“胜利”而告终,这的确给了国人一个沉重的打击;另一方面,年轻人热衷于追求西洋的节日,我们的传统文化被渐渐的忘却也让一些社会学专家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了过多的担忧。

“年轻人应该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发扬者,但是现在我们真的很担心。”新疆大学王老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热衷于过洋节日,而对我们的传统节日却无动于衷,这个是很可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