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汉字历史的资料

汉字历史的资料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汉字历史的资料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汉字历史的资料

汉字历史的资料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前列腺炎;湿热消;外敷热导入;锌离子

[中图分类号] R697.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2)07(c)-0031-02

Effects of Shirexiao applied externally for lumbar region and conductive heat therapy on Zn2+ of prostatic seclletion in patient with ⅢA prostatitis

XUN Jianning1 ZHU Min1 QIN Zhaowei1 ZHOU Kai1 LIANG Yongxie1 XU Nan2 HU Enyi2

1.Department of Andrology, Ruikang Hospital Affiliated to Guangxi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University,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Nanning 530011, China; 2.Guangxi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University,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Nanning 53000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Shirexiao applied externally for lumbar region and conductive heat therapy on Zn2+ of prostatic seclletion (EPS-Zn2+) in patients with ⅢA prostatitis. Methods 160 cases of ⅢA prostatitis were randomized into treat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treated successively with Shirexiao applied externally for lumbar region and conductive heat therapy combined with Qianlie Anshuan, Qianlie Anshuan. The efficacy was evaluated by the changes of resistance index after 30 days follow-up. Results After 30 days of treatment, the EPS-Zn2+ of treatment group increased bett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P < 0.01). Conclusion Shirexiao applied externally for lumbar region and conductive heat therapy can increase EPS-Zn2+ in patients with ⅢA prostatitis, which may be the mechanisms of this therapy in treating ⅢA prostatitis.

[Key words] Prostatitis; Shirexiao; Applied externally and conductive heat therapy; Zn2+

慢性前列腺炎(chronic prostatitis,CP)是一种常见的男科疾病,约占男科疾患的1/3,好发生于20~40岁。超过50%的男性在一生中曾经出现过前列腺炎的症状[1],其中ⅢA型前列腺炎占90%~95%。笔者在2009年9月~2011年7月使用湿热消腰部外敷热导入疗法治疗ⅢA型前列腺炎,并对治疗前后患者前列腺按摩液锌离子含量的变化进行了观察,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所有入选患者均符合美国国立卫生院[2]及《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关于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诊断标准。中医症候诊断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关于湿热下注兼血瘀型慢性前列腺炎的症候诊断标准。本次研究实施方案已通过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

汉字历史的资料范文第2篇

一、羌族历史文献的定义

马端临在《文献通考》中说:“凡叙事,则本之经史而参之以历代会要,以及百家传记书,信而有证者从之,乖异传疑者不录,所谓文也。凡论事,则先取当时臣僚之奏疏,次则近代诸儒之评论,以至名流之燕谈,稗官之记录,凡一话一言,可以订典故之得失,证史传之是非者,则采而录之,所谓献也。”因而后来凡是历史性的材料都称为“文献”。历史文献就是历史资料,历史资料是由考古的遗迹、遗物,历史文献(这里指文字材料),口碑传说等组成。而要纳入历史文献学的范畴,那就是以本民族文字记载的本民族历史文化而传承的实物载体才称之为历史文献。羌族没有文字,按文献学的概念解释就永远没有本民族的文献。既然“凡历史性的材料都称为文献”,而羌族是迄今为止中国已发现的时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甲骨文所记载的一个主要民族,3000多年以来,在汉文献中有许多关于羌族的记载,如《后汉书》中的《西羌传》,还有羌族释比传承的经典文化,羌族活态保存着的文化发展历史等。这些都是羌族历史文献。这样,羌族历史文献就是由羌族文物古籍、汉文献中有关羌族的记载和羌族口碑文化组成。羌族历史文献是地方民族历史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民族的发展和文化的繁荣有着重要的历史参考价值。就羌族历史文献本身,一般应以本民族文字记载的图书资料的形式出现,但因羌族无文字的特殊性,所以羌族历史文献应包括其他民族文字记载羌族历史文化的相关研究文献,如汉文化中的历代史记、志书、档案,藏族文献中有关羌族的记载,以及本民族保留的风土人情、文物和口碑记述文化等。羌族历史文献定义为以汉文献形式记载与羌族民间口碑文献为主,记载和反映羌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历史地理、人物事件、风土人情、民间习俗等不同内容的文献资料。同时,有关羌族的记述或反映羌族生存状况、体现羌族活动的地方史志、考古文物、宗族谱系、经文咒符、民间口碑传说等,也纳入羌族历史文献。

二、羌族历史文献整理研究的内容和途径

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许多实物文献被毁,释比经典传人遇难,羌族文化遭受毁灭性打击。羌族历史文献编纂整理显得尤其重要。笔者认为羌族历史文献完整的整理研究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一是按中国历史朝代划分,从甲骨文开始,以夏商周、各朝代、民国和现代而分段,将不同时期的资料进行分类整理研究。羌族是中华民族中的活化石,是华夏文明的开拓者之一,是甲骨文所记载的一个主要民族。那么,甲骨文所记载的有关羌人的资料,应该收录到羌族历史文献中,再将历代汉文化典籍中有关羌人记载的资料按朝代先后进行系统编纂,以形成第一部分羌族历史文献,有如《古今图书集成》之体系。二是羌族历史文献以文物遗存为主,其中重点以口碑文献为其主要内容,其它民族(主要是汉藏)文献为辅助,并纳入西夏文文献。羌族有自己丰富的口碑文化,如《羌族释比经典》,还有独特的《羌族释比图经》。口碑文化应该成为羌族历史文献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除了汉文献和藏族文献之外,西夏文文献由于它是羌人一支———党项羌建立西夏政权后创立的西夏文字所记载而形成的文献,也应该成为羌族历史文献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三是羌族历史文献整理研究要充分考虑羌族没有文字的特点,不能局限在文献学的定义范畴,而要把内容扩展到羌族文化特殊传承方式而记录着的非羌族文字文献、实物资料、口碑文化和民俗传承等。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之后,国家出台了许多民族文化保护政策与措施,羌族文化纳入《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形成《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规划纲要》,羌族历史文献整理研究也是遵照党和国家方针政策,从对民族文化进行抢救、保护、利用、发展的实际意义出发而实施的研究。同时,中华56个民族构成祖国和谐大家庭,而每个民族又具有自己丰富多采的文化和悠久的发展历史,这其中,许多民族都没有本民族文字,文化如何传承?历史如何演变?民族怎么发展?这些都是学术界关注与研究的主题。四是羌族历史文献整理研究以我国现行通用的汉字记录方式体现,而不用羌族拼音文字或其它文字记录,以适应研究与传承。文化传承是为了更好地为发展服务,汉语作为国语、汉字作为各民族通用文字,是中华56个民族之间交流的唯一途径。羌族历史文献的整理研究必须以汉字为载体,有利于对外宣传、借鉴,让更多的专家学者进行深入研究,也为中国文献史增添新的内容。羌族历史文献整理研究的途径,一是全面深入细致地开展调查工作,实地研究四川、云南、贵州、陕西、宁夏、甘肃、新疆、等省区有关羌族历史的各类文献,广泛搜集相关文字资料、实物图片、口碑文化等;二是深入调查羌族历史发展过程,理清羌族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产生、发展、迁徙、演变、融合、定居等基本线索,搜集整理其中所形成的文献资料;三是深入羌族地区实际调查羌族历史发展状况,搜集羌族文化发展中的原始材料,实证羌族文化的起源、发展、传承历史;四是走访羌族文化研究专家学者、羌族专家学者、羌族文化传承人、羌族民间文化人士等,确立羌族历史文献的基本内容,形成《羌族历史文献史》编纂方法与体例;五是从各公共图书馆、博物馆和高校图书馆、博物馆、各地史志办和民间等,调查有关羌族文化的材料,将所获资料按时间或朝代归类、整理、存档;六是深入开展理论研究工作,将研究成果编撰成典籍文本予以出版发行。羌族历史文献整理编纂研究可以按四卷本形式,第一卷为历代汉文献史料中有关羌族的记载;第二卷为历代形成专述羌族的文献;第三卷为反映羌族各个历史发展时期的实物文献;第四卷为口碑经典文献等。每卷从人类的起源及羌族的来源、夏商周时期、秦汉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五代宋元时期、西夏、明清时期、民国时期和现代文献等线索为体例,以便形成一部完整的羌族历史文献发展史。

三、羌族历史文献整理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羌族是中华民族的活化石,是一个“向外输血”和“根的民族”,是黄河流域古文化的主要开拓创造者之一,是华夏先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甲骨文所记载的一个主要民族,至今已经具有3000年以上的历史。中国历史文献自殷商以来就有羌族的相关记载,其在中国的历史舞台上坚忍不拔地活跃了三千多年,是一个泱泱大族,她同祖国其它兄弟民族一起共同为中国历史的推动、文化的发展繁荣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纵览中国历史,从古到今,羌族人民经历了漫长艰难的历史岁月,创造了自己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民族文化。这么辉煌繁荣的一个泱泱大族,竟然没有历史文献,这在世界文献发展史上非常罕见,也成为中华民族史上所形成的历史文献中的一个空白。既然一个民族能奇迹般生生不息数千年,自然就有传承历史文化的独特方式,这也是一种文献传递方式。它体现在羌族核心文化———释比文化和羌族母亲文化———萨朗文化等口碑文化中。通过口传心授,世代传承,羌族历史文化也就源源不断地被传承了下来。这也是羌族创造的一个奇迹,以语言传承着的历史文献。规范地讲,羌族历史文献是研究羌族文化发展的历史,是研究记录有羌族各种知识、信息的一切载体的科研成果,将有关羌族历史发展的文献资料系统、规范、科学地进行编纂,能更好地开发、利用羌民族文献,有利于弘扬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有利于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和文化繁荣。对羌族历史文献的整理研究,不仅可以从新的角度挖掘羌族历史文献的传承保留方式,对中国文献史学的研究也能增添新的内容与概念,同时可以更科学地探索一个民族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生存演变的途径,以一种特殊的方式方法体现历史文献的意义,为中华各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参考借鉴,也为羌族历史文化研究,对整个中华民族发展史的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汉字历史的资料范文第3篇

人类历史在由野蛮时期进入到文明时代的过程中,是以文字的发明为其重要标志的。青铜器铭文的发现与研究,对研究古史、校正古籍、研究汉字的发展演变,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金文研究属于古文字学的范畴,因难度较大,以往自然也包括在“绝学”之内,现在则有所改变。这主要是因为科学考古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科学考古依据的大量金文资料。前代学者也为后人研究金文提供了理论和实践方面的许多方法,留下了不少研究成果。

形、音、义是汉字的三要素,金文是汉字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同样,如果要学习金文也必须抓住形、音、义这三个方面。已故著名古文字学家于省吾教授说:“甲骨文是客观存在的有形可识、有音可读、有义可寻的……对于甲骨文和金文的考释,必须追寻其形、音、义的源流。”

研究古文字和金文的不少学者,特别强调辨识字的字体是最重要的。但也同时要注意与义、音的关系,否则就易产生孤立性与片面性,这是在学习和研究金文中需要特别注意的。

六书是汉字构字的六种方法,最早是在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一书内谈到的,一曰:“指事”,二曰:“象形”,三曰:“形声”,四曰:“会意”,五曰:“转注”,六曰:“假借”。在六书中所列前四条是造字的基本方法,而转注与假借则属于用字方法。在造字方法中,以形声字最为重要,它用音符表音,可以造出大量的新字,这样就冲破了象形、会意造字方法的局限性,使表汉语语音的文字更为丰富。因而它是集中造字方法中最为进步的一种方法。金文用形声造字的数量更多,应该说它已经是一种相当进步的文字了。

如何辨识金文的形体?在辨识金文中,一定要掌握金文的内涵和发展变化规律,也就是首先要掌握带有规律性的内容,例如:要注意部首的写法,偏旁位置常常不固定,有的形符常可相互通用,注意繁简字体的写法,因时间与空间不同而有不同的写法,等等。

汉字历史的资料范文第4篇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7A-0033-02

对于儿童来说,历史是进行品德教育最生动的教材之一。因为,历史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异常注重把人类积累的思想、智慧、阅历、经验等传授给下一代,使儿童在感悟历史真实、倾听历史声音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历史,理解人生的意义,完善心智,确定正确的生活方式。《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实验稿)》,要求中小学品德课程要包含历史内容的教学。然而,在品德课堂中如何让历史题材教学触动学生的心灵,实现历史与学生的对话?教师们遇到了诸多困难,也在尝试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探寻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与策略。

目标定位——是历史知识的传授还是思想品德的教育?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曾说过:“有效的学习始于准确地知道希望达到的目标是什么。”教学目标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品德课中的历史题材应该怎么上?历史题材的教学内容究竟应该侧重历史知识的传授、呈现,还是思想品德、情感行为的感悟、体验?这是众多一线教师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遭遇的教学目标定位的尴尬。

如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的《圆明园的诉说》一课,A教师是这样制定教学目标的:(1)对比圆明园的过去和现在,了解英法联军的历史事实,近代以来世界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以及相关的不平等条约,感受祖国的灿烂文化和帝国主义列强带给中国人民的巨大伤痛。(2)懂得“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立志为国家富强做出自己的努力。

很显然,A教师的教学目标侧重对历史知识的了解与掌握,而轻视通过学史、懂史来反省自身,建构个人完善的道德体系。这样设定教学目标,必然使教师的后续教学设计陷入“重点解读历史信息,传输历史知识,顺带激发爱国主义情感”的误区里,导致学生的课堂关注点集中在知识点的掌握与积累上,爱国主义情感的激发与道德行为的体验势必会被海量的历史知识传授淡化、削弱,当然也就难以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的发展。可见,教学目标定位是否准确、得当,是上好品德课程中历史题材课型的关键。

破解策略:准确定位教学目标,牢牢把握教学核心

“德育课中的历史教学不同于单纯的学科历史教学,它有自己的特殊规律。根据回归生活的课程理念,德育课中的历史教学不是对象化的历史学习,而是历史与人的对话。历史是有生命的历史,学生应该能够在现实中找到历史的感觉。”在品德课程中设置历史题材教学,其最终目的是发挥历史题材特有的道德教育价值,让儿童通过对历史的感悟和体验,通过参与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只有牢牢把握了《品德与社会》教学的总目标,在教学实践中才不会偏离方向,驶错航道。

同样以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的《圆明园的诉说》一课为例,B教师在认真解读课程标准的基础上,这样制定该课的教学目标:(1)对比了解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圆明园的毁灭过程,知道近代以来世界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屈辱和危害,明白“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2)激发对文化遗产毁灭及流失的惋惜之情,对侵略者的愤慨之情,对腐败清政府的痛惜之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3)初步培养搜集、整理、分析和运用社会信息的能力。

通过比较,我们不难发现B教师制定教学目标的最大亮点在于:在牢牢立足历史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激发学生的情感——对中华民族伟大文化遗产被毁灭及流失的痛惜之情,对野蛮的战争和侵略者的愤慨之情,对腐败无能的晚清政府的痛惜之情,对伟大祖国的热爱之情。B教师的教学目标针对不同的对象,情感目标定得更为细化,有助于教学者在设计时为了达成教学目标,对教学的历史内容进行有效取舍,使教学资料的运用更为简洁精炼。准确得当的目标定位,成功帮助B教师走好了教学设计最为关键的第一步。

教学设计——是就史论史还是史实结合?

古往今来,历史一直被当作道德教育的重要手段,正所谓“以史为鉴”、“借古讽今”等即是如此。但是,历史的过去性特点又决定了人们只能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进行间接的判断和思考,而无法进行直接的观察和实践。学生学习历史是今人看前人,在这当中不可避免学习者个人主观理解的片面性。遥远又陌生的历史,在学生的心目中,与自身的生活实际毫无瓜葛,而那些真实、生动的历史人物和事件,又被日益泛滥的戏说、野史、宫廷戏、穿越剧冲击得体无完肤、非驴非马。在很多学生的眼里,严肃的历史已经演变为一部部闹剧。在这样的现实状况下,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活化历史,让真实、严肃的历史信息变得丰满生动、亲和易懂,赋予历史题材向现实生活转变的第二次生命,就显得尤为重要。

破解策略: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活化历史文本信息

儿童的生活经验是进行品德教学的基础,也是在品德教学中让历史事件向现实回归的跳板。只有当别人的故事转变为自己的体验,过去的历史移植到当下的现实时,教育才能深入人心,学生才能从历史中领悟到深刻的人生,此时的历史教学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道德情感体验。

汉字历史的资料范文第5篇

[关键词]和 文化 艺术 渊源

一、汉字的起源及特色

1、汉字的起源

汉字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文字之一。考古材料证明,从原始社会后期的仰韶文化到商代早期的陶器符号,已经构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发展序列。这些符号大部分具有文字的性质。现在可以释读的汉字体系,最早是商代后期的甲骨文。甲骨文是商代后期人们利用龟甲骨进行占卜时,刻写在甲骨上的卜辞和记事文字。这些记录着当时的祭祀、征战、狩猎、农事、气候、营建、疾病等丰富内容的古老文字,为了解和研究商代后期270多年的历史提供了宝贵资料。随着历史的发展,到了商代末期和西周时期,甲骨文逐步演变成金文。所谓“金文”,也叫钟鼎文,是指铸刻在商周青铜器上的铭文。商代金文的字体与甲骨文相近,但字数较少。商周的甲骨文和金文标志着汉字体系的正式形成。后世的篆书、隶书、行书、楷书、草书等字体都是由其演变而成。

2、汉字的特色

中国汉字与西方各国文字有很大的不同,具有自己的民族特色。首先,构字原则不同。西方的文字都是由字母构成,字形简单,这些文字都属于“表音”文字。中国汉字有六种构字原则,即汉代许慎所说的“六书”: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多为形声字,字体呈方形。其次,文化内涵不同。由于西方各国文字都是表音字,每个字的文化内涵比较简单,而中国汉字有六种构字原则,文化内涵十分丰富复杂。正是这一特点,使我们对一个汉字的深入研究,就可以揭示出中国文字深厚的文化底蕴。

二、汉语“和”字的历史渊源

“和”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以“和”字为切入点,可以揭示出中国文字深厚的文化底蕴。

“和”字最早出自三千多年前的甲骨文,当时有多种写法。《说文解字》认为,甲骨文的“和”字意为“调和”。郭沫若对甲骨文的“和”字考察甚详。他认为,甲骨文和“和”字是指音乐之和,而现代的“和”字则演变成和谐文化之“和”。①

“和”字的原义是指古代用竹做成的乐器“龠”及其所发出的和声。《说文解字》说“龠”是“乐之竹管”,三孔,以发“和”声也。日本学者高田忠周认为,音乐之和是“和”的本义,因为《说文解字》解释和字从龠,《国语・周语》也说:“声相应保曰和”。②正如马叙伦在《读金器刻识》中所指出:“和”的本义与音乐艺术相关。在甲骨文中,乐为琴,和为笙。郭沫若指出:“和之本义当为乐器,由乐声之共鸣始能引申出相酬义,亦犹乐字之本为琴,乃引申为音乐之乐与和乐之乐也”。③总之“和”字是指由古代乐器发出的和谐之音,并逐步引申到一切事物的和谐关系都称之为“和”。

在金文中,“和”字与饮食也有关。《说文解字》解释:“和”即“调味也。从皿,禾声。”“和”不仅指音乐之和,而且可以指调味之和。王国维考证:陕西宝鸡出土了一种“酒水调和之器。”④可见“和”在甲骨文中原意指音乐艺术之“和”,而在金文中已引申为饮食生活之“和”,后世推而广之,世界一切事物都存在“和”。

三、汉语“和”字的文化底蕴

从商周甲骨文、金文起,“和”字经过三千多年演化,其文化内涵已经十分丰富。综合起来,汉语“和”字的文化底蕴如下:

1、和谐、协调。协调统一谓之“和”。和与谐是相关联的,何为“谐”?《辞海》说,谐即调和之意。《书・尧典》所说的“协和万邦”,已把“和谐”引申为国家之间的协调统一关系了;后人将其进一步引申为一切事物所具有的协调统一关系。

2、顺和、平和。不刚不柔谓之“和”。《广韵》载:“顺也,谐也,不坚不柔也”,可见顺和也有和谐协调之意。在金文中,“和”与“平”也有直接的关联。

3、温和、和蔼、和气。“温和”的原意是指颜色和谐。《诗・邶风・燕燕》:“终温且惠”。郑玄笺:“温,谓颜色和也”。把温和引申为人的一种性格,就是和蔼、和气。《辞海》解释:“和蔼”即性情温和;“和气”即待人谦和。

4、应和、唱和。所谓“应和”是指相互呼应。《广韵》说:“声相应”。《易・中孚》指出:“鸣鹤在阴,其子和之”。《管子・白心》说:“人不唱不和”。所谓“唱和”,一是指在唱歌时,一人唱歌,众人和之;二是指在作诗时,一人咏诗,另一人和之。

5、调和。调和的原意是指调和音乐或调和味道。《国语・郑》载:“和六律以聪耳”,也就是说调和六律以达成优美动听的音乐。《礼运》说:“五味六和十二食还相为质也”。古代调和味道的汤谓“和羹”。《书・说命下》说:“若作和羹,尔惟盐梅”。郑玄笺:“和羹者,五味调,腥熟得节,食之人性安和,喻诸候有和顺之德也”。在这里,郑玄把“和羹”引申到治国安邦上来了;后人把“调和”进一步引申为化解一切矛盾的方式。

6、和解、和平。所谓“和解”是指结束一切纷争甚至战争。《战国策》载:“与秦交和而舍;”《书・尧典》说:“乃命议和。”所谓“和平”,与战争相对,是指没有战争的社会环境。《宋史・孙沔传》说:“比契丹复盟,西夏款塞,公卿忻忻,日望和平。”

7、中和。“中和”是儒家的伦理思想与美学观。《礼记・中庸》载:“喜怒哀乐之末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并认为人的道德修养达到中和的境界,就会产生“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神秘效果。在古代,“中”与“和”是密切相联的。《说文解字》载:“中,和也”。“中”可以引申为“平”与“和”,“中和”概念由是成立。《国语・晋语》注:“中,平也”。《淮南・主术》注:“中,正也”。可见,中与和,中庸与中和,在本质上相联的。“中”是天下之大本,“和”是天下之达道。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

8、和合。《说文解字》解释:“合,口也”,“口”即“人所以言食也”。也就是说,食物合于口,即“味和”;言语合于口,即“言和”。“和合”一词出自中国古代的神话,象征夫妻和谐相爱。常画二像,蓬头笑面,一持荷花,一捧圆盒,取和谐合好之意。“和合”被后人由“夫妻和谐合好”引申为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之意;推演之,一切事物诸要素的和谐统一,都可泛称“和合”。

“和”字的上述文化内涵,在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在哲学、美学、伦理学等深层次文化体系中得到了生动的体现,以“和”字为切入点,可以揭示中国文字深厚的文化底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

参考文献:

①郭沫若.甲骨文字研究・释支干(上)[M].大东书局.1931:104.

②[日]高田忠周.古籀篇(50卷)[M]. 台湾大通书局.198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