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小学想象作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对于想象作文教学,《课程标准》提出“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的实施建议。可见,要求小学生能够把自己的想象写出来,激发小学生的想象力,是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怎样培训小学生的想象作文能力?
一、丰富表象积累
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这种新形象是通过对已有表象的分析、综合加工过程实现的。小学生的作文是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的结果,作文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对已有表象借助文字进行加工处理的过程。可见,小学生想象作文的前提是,学生必须有丰富的表象储备。为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创造条件,采用多种手段,丰富儿童的表象。丰富小学生表象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条:
1、在接触自然、社会的过程中积累表象。儿童的生活环境,周围的事物,是学生表象的重要来源。教师要注意丰富学生的生活,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接触自然。接触社会,留心周围事物,勤于观察思考,逐步积累丰富的表象。
2、在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表象。语文实践活动的过程,是学生动手、动口、动眼、动脑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活动,感知事物,形成表象。教师要经常组织学生参观、看展览、游览、看电影电视等活动,使小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观察、比较、分析和综合,获得丰富多彩的表象。
3、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积累表象。识字写字、口语交际、阅读和综合性学习的教学,是丰富学生表象的有效途径。汉语拼音中的字形教学,识字中字形、字义教学,经常利用关图、事物和形象化的材料;口语交际训练中的看图、观察事物、实验制作和听故事等形式;阅读教学者,让学生联系经验,练习具体场景、情境等理解词句,等等。这些都能够有效地帮助小学生丰富表象积累。另外,语文教学中教师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进行口头讲述,带领学生进行有感情的朗读,也能使儿童积累起丰富和准确的表象。
4、在积累言语的同时积累表象。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的想象往往以言语的形式(语音、文字)加以表现,发展儿童的言语能力,可以有效地提高儿童想象的水平。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指导学生大量阅读,在积累词汇句式段落篇章的同时,使学生间接地看到许多生活中未曾见到的事物,从而丰富表象积累。
二、落实想象训练
想象的新形象是通过已有表象的分析、综合加工过程实现的。即从已有的表象中,把所需要的部分从整体中分解出来,并按一定的关系,把他们综合成为新的形象。可见,小学生想象作文能力的形成,仅有丰富的表象储备是不够的,还必须学会怎样对想象的材料(表象)进行分析、综合加工,以形成新形象,并以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要为学生创造想象训练条件,拓展其想象的空间;教给学生想象的方法,通过训练使小学生逐步学会合理想象。
1、让儿童在活动中驰骋想象。小学生的活动主要包括课内外活动和校内外的活动。就语文学科而言,有以下四类:(1)语文课堂学习活动,(2)语文校内课外活动,(3)课外读写活动,(4)校外语文实践活动等。
2、在学科综合中训练学生的想象。美术课、音乐课、数学课和社会课等非语文学科,都有训练学生想象的因素。如,美术课上没绘画、手工、雕刻等必须借助想象;音乐课上,学生根据歌词或乐曲,想象出一幅幅有声有色的画面。因此,语文教师要注意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综合,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想象空间。
3、开展适当的训练,使学生学会想象。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进行想象训练形式多样,主要有对静物的动态想象、对抽象词的具体想象、对无声状的有声想象、对无色状的有色想象、对物体的拟人想象、对个别事物的概括想象等。
总之,想象训练要贯穿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做到想象作文与识字写字、阅读、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相结合,想象力培养与思维力、注意力、观察力培养相结合。
三、想象作文的训练和指导
想象作文训练的方式多种多样,大致可分为四类:1、改造类。如,诗句改写法、观察联想法、画面写意法、音响诱导法等;2、接续类。如,续写补写法、故事延续法等;3、扩充类。如,情境扩充法、词语联缀法、词义描绘法等;4、畅想类。如,情景假设法、理想设计法、科学幻想法、童话创作法等。
如果从想象作文材料的来源和性质来看,想象作文的形式主要有给书面材料作文,给画面材料作文,给听觉材料作文,生活作文,情境作文和角色作文等。
关键词:想象作文;作文教学;训练
对于想象作文教学,《课程标准》提出“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的实施建议。由此可见,要求小学生能够把自己的想象写出来,激发小学生的想象力,是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怎样培训小学生的想象作文能力?语文教师的引导是关键。经过笔者实践,认为语文教师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一是重视想象材料(表象)的积累,二是切实进行想象训练,三是正确指导想象作文训练。
一、丰富表象积累
1、在接触大自然和社会的过程中积累表象。小学生的生活环境,周围的所有事物,是学生表象的重要来源。语文教师要注意丰富学生的生活,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接触大自然、接触社会,留心周围的人和事物,勤于观察思考,逐步积累丰富的大自然和社会的表象。
2、在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表象。语文实践活动的过程,是学生动手、动口、动眼、动脑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活动,感知事物,形成表象。小学教师要经常组织学生参观、看展览、游览、游戏以及看电影看电视等多种活动,使小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观察、比较、分析和综合,获得丰富多彩的表象。
3、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积累表象。小学生识字写字、同学之间交流、阅读和综合性学习的教学,是丰富学生表象的有效途径。汉语拼音中的字形教学,汉字中的字形、字义的教学;口语交际训练中的看图、观察事物、实验制作和听故事等形式;让学生联系实际理解词和句子等等。这些都能够有效地帮助小学生丰富表象积累。再者,语文教学中教师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进行口头讲述,带领小学生进行有感情的朗读,也能使儿童积累起丰富和准确的表象。
4、在积累语句的同时积累表象。心理学专家研究表明,儿童的想象总是以语音、文字的形式加以表现,发展儿童的言语能力,可以有效地提高儿童想象的水平。为此,小学语文教师要指导学生大量阅读课本和课外读物,在积累词汇句子段落篇章的同时,使学生间接地看到许多生活中未曾见到的事物,从而丰富表象积累。
二、落实想象训练
1、在学科综合中训练学生的想象。科学课、美术课、音乐课、体育课、数学课等非语文学科,都有训练学生想象的因素。如,美术课上设绘画、手工、雕刻等必须借助想象;音乐课上,学生根据歌词或乐曲,想象出一幅幅有声有色的画面。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注意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综合,为小学生提供广阔的想象空间和机会。
2、开展适当的训练,使学生学会想象。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进行想象训练形式要多种多样,例如对静物的动态想象、对抽象词的具体想象、对无声状的有声想象、对无色状的有色想象、对物体的拟人想象、对个别事物的概括想象等,对小学生进行多方位的思维扩展。
3、创新教学方法。形义想象教学法是小学生识字教学的重要方法,教师在识字教学中训练学生想象力:会意想象法、形声想象法、部首想象法、同音想象法和声旁想象法等。从而达到帮助小学生利用汉字的造字规律“根据字形解释字义”的目的。
4、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抓住生动形象的词语、句子,唤起学生头脑中与词句相关联的表象,并按文字表述进行表象组合,训练学生的想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情节合理想象,或补充省略的情节,或把简单的部分具体化、形象化等。教师也可以让学生把课文想象成一幅画。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创造性复述,等等。
为此,小学生的想象训练要贯穿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做到想象作文与识字写字、阅读、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相结合,想象力培养与思维力、注意力、观察力、分析力等培养相结合。
三、想象作文的训练指导和分类
狭义上的想象作文,在一定程度上它是创造想象的结果,具有首创性、独特性和新颖性等特点。心理学专家研究指出,第一学段学生以再造想象为主,第二、三学段的学生再造想象中的创造性成分越来越多,而且能够对已有表象做出真正的创造加工,能够独立地进行创造想象。想象作文训练的方式多种多样,大致可分为四类:
1、改造类。如,诗句改写法、观察联想法、画面写意法、音响诱导法等;
2、接续类。如,续写补写法、故事延续法等;
3、扩充类。如,情境扩充法、词语联缀法、词义描绘法等;
4、畅想类。如,情景假设法、理想设计法、科学幻想法、童话创作法等。
一、引导观察,丰富想象
观察是认识事物,积累知识,丰富想象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学习生活中,要引导学生广泛接触各种事物,注意观察,勤于思考。首先要确定观察目标,明确的目的。其次,要教会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观察,比较观察,抓住事物的特征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等;在观察时,教师可做必要的讲解,并通过有效的提问让学生观察得全面、具体。最后,还要在引导学生观察事物特点的基础上,有意识地插上联想和想象的双翼。比如观察一棵松树,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后,可启发想象:从整体上看,这松树像什么?这松树的叶子像什么?这落满雪的松树又像什么?学生可能会说:松树就像一把绿绒大伞。松树就像一位慈祥的老人。松树又像一位保卫祖国的勇敢战士……。松树的叶子翠绿翠绿的,像针一样。落满雪的松树就像塔一样,一层一层的……。这样,不断地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大胆想象,文章便能写得有血有肉,再也不愁“没米下锅”。
二、利用教材,开拓思维,发展想象力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课文为学生的写作训练提供了练笔机会,教学时,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教会学生由此及彼,联物及类地联想,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1、引导学生由相近、相关的事物开展想象
如学习许地山的《落花生》一文时,可以引导学生由朴素无华、甘于奉献的花生上进行联想:谁像花生一样,在默默无闻地位社会做贡献?学生打开思路,联想到了一个又一个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奉献的普通劳动者,并从中体会到这些普通劳动者的平凡而伟大。
2、填补课文空白,激发想象
有的课文为行文需要,言简意赅,戛然而止,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此处,便为学生大胆想象,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如《凡卡》一文,结尾写到:“凡卡在梦里看见一铺暖炕,炕上坐着他的爷爷,耷拉着两条腿,正在念他的信,泥鳅在炕边走来走去,摇着尾巴……”文末的省略号,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此时,可引导学生想象:爷爷能收到凡卡的信吗?爷爷会带他回乡下吗?等待凡卡的又是怎样的命运呢?于是,学生心中充满了对凡卡的同情,对黑暗社会的憎恨,思绪一下子被打开了,一个又一个鲜活生动的悲情故事便流诸笔尖。
3、借助课文插图,写想象短文
插图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想象的形象支柱。有些插图是编者根据文意有意去的,大都紧密配合课文的重点部分,集中地反映了课文的中心。教师若在教学中运用好这些插图,或启发学生声情并茂地叙事,或生动形象地写人,或身临其境地畅想,就能使学生的想象得以诱发。如在教学《丑小鸭》一文时,教师可借助插图(丑小鸭在湖边芦苇悄悄地过日子,样子很伤心。)引导学生想象:丑小鸭悄悄过日子会是怎样的情景呢?于是,学生开始想象,有的说:“没人照顾他”,有的说:“没人跟他玩”,还有的说:“他常常偷偷地哭,怕被人欺负”……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他们透过插图,想象着丑小鸭艰难生活的一个个场景。这时,要求学生写下短文,便是水到渠成。
4、想象拓展,创造性复述
学生学完课文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文章内容加以想象拓展,完成创造性的复述,达到培养创新思维的目标。如学完短小的寓言故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并加上动作、表情,创造性地复述,还可以拓展学生思路,结合实际,讲讲类似寓言中的例子。这种训练深化了对课文的理解,实现了从仿到创的过度。
三、加强课外阅读,不断培养想象能力
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捷普洛夫曾说过:“阅读文艺作品,这是想象的最好学校,这是培养想象的最有力的手段。”而想象是建立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之上的。因此要想展开想象,就要认真阅读和仔细品味文章的意思,一旦领悟,想象就接踵而来。
关键词:小学生;想象作文
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想象作文又是小学作文的样式之一。什么是想象作文呢?想象作文就是对大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的形象,再用凝炼的笔触表现出来。它不同于一般的记叙文,因为它不是写已经发生的或看到的现实生活,而是想象出来的。那么,怎样指导小学生写好想象作文呢?
一、要善于创设想象情景
人的想象过程,就是创造力的发展过程。教师应积极创造想象情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一是要在进行思维训练时注重想象力培养。如写《电话中对话》想象作文的片断练习,课堂上,教师设计学生喜欢的课件,要求学生想象它们之间会说什么话?会做什么动作?有什么表情和心里活动?接着分组展开讨论,让学生自己选择自己熟悉的事物和自己喜欢的学习伙伴,共同编写故事,集体创造,把想象的内容具体地讲出来,学生在交流合作中相互启发、相互沟通、相互学习,使想象更充实、更完善,为每一位学生尤其是中、下等生提供了充分表现的机会、创作的机会,给学生营造一个自主学习的环境,激起学生对写作的兴趣,让这生学会用自己的双手去自由描绘五彩缤纷的生活场景。
二是要为学生创造激发想象的情境,启发学生写想象作文。《语文教学大纲大纲》指出:“能不拘形式、自由地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说出来,内容具体、感情真实。”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经常为学生创造激发想象的情境,启发学生写想象作文,培养学生想象能力。作文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主,倡导“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让学生说自己想说的话,写自己乐写的文章,把自己见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无所顾忌地用各种写法表达出来,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例如写想象作文《如果我是……》,因为在学生心灵世界里,都蕴藏着一个个美好的愿望,由于每个学生的生活经历和兴趣爱好不同,所想象的内容也就丰富多彩了。课堂上教师应最大限度地解放学生的思想,给学生一个自由想象的空间,让学生敞开心怀说出自己的幻想或愿望:有的说自己想当一名医生;有的说自己想当一名教师;有的说自己想当一名科学家;还有的说自己想当一名探险家……。这时学生思维活跃,畅所欲言,无拘无束地进行想象、构思。有的说,“如果我是医生,我一定会钻研医术,救死扶伤,解除病人的痛苦”。有的说,“如果我是一名考古学家,我会去探索未发掘的古文物”。还有的说,“如果我是哈里,我将用我手中的魔棒,让自己当一名和平使者,尽一切努力来维护和平,消除仇恨,消除战争,让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充满和平的阳光,让自己当一名正直的法官,秉公执法,为维护正义而战……”。学生的发言生动形象,风趣幽默,用儿童的语言来表达他们内心的感受,说出了真情实感,课堂上营造出一种和谐、民主平等的氛围,引导学生充分展示个性,激发了学生求新求异的创造思维。
三是注重积累语言,丰富想象。荀子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水流,无以成江河。”可见,积累是相当重要的。没有一定的语言积累,学生是写不好作文的。在指导学生习作过程中,常常发现有的学生因为生活环境的局限性,对周围事物未能认真观察,所以遇到写作文时就咬笔头,常常感到无从着手,无内容可写,缺乏写作素材。因此,作文教学要着力提高学生语言的储备量,教会学生积累词语,“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第一要做到定期检查,每周都要写阅读摘要,定期进行检查,课外摘抄古诗、儿歌、精彩片断、名人名言,要求学生熟读成诵,使之内化成自己的语言,长期积累,做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从而为写作建起一座资料库;第二要做到互相交流,利用班队课、活动课开展“以书会友”的朗诵会、故事会,评选出“朗读能手”“故事大王”,举行阅读知识竞赛,让学生把看过的书中的一些文学知识或有关重要人物和事件编成考题,进行比赛,开展经验交流会,让做得好的学生把他们的好经验、好方法向大家介绍,并且组织讨论,评价哪种方法更好,以达到互相促进,不断提高的目的;第三要做到阅读摘要的展示,组织评选阅读摘要奖,由于开展各种课外阅读活动,学生学到越来越多的知识,见识越来越广。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每位学生在活动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充分尊重学生的自由,发挥学生的才能,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充实,并获得成功的体验。课外,学生能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积累写作素材,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爱与写作的兴趣,把以往的“要我写”变为“我要写”。
实践证明,教师在课堂上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不仅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创新的欲望和写作的兴趣,拓宽学生的写作思路,还能促进学生主动探索、主动发展,使他们形成能力,从而为高年级习作打下扎实的作文基础。
二、要善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起点,是迈向创新的第一步。教学生写自己喜欢的一种水果时,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下手,着重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水果的形状、颜色和大小,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吸引学生积极参与,亲身实践,并懂得观察的重要性,学会观察的方法,养成仔细观察事物好习惯。其主要方法有:
一是看。课堂上,积极引导学生仔仔细细地观察自己带来的水果是什么颜色,它们的颜色有没有发生变化,形状是什么样子的。
二是闻。让学生知道,光凭眼睛看事物,是了解不全面的。水果是我们经常吃的东西,通过我们的鼻子闻一闻,亲口尝一尝,品味一下它的酸、甜、苦、辣如何,使学生更加全面地把握这些水果的特点,调动学生学习作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是摸。大千世界,水果品种繁多,它们的外表也不尽相同。课堂上,引导学生用手摸一摸自己喜欢吃的水果,从而使学生加深对这种水果的了解。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懂得了观察水果不仅要仔细看一看,还要闻一闻、尝一尝、摸一摸,调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这样才能较全面地把握它们在颜色、形状、味道、吃法等方面的特点,使学生逐渐养成观察的习惯。课堂上教师有目的地指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比较,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还使学生在头脑中积累了丰富的想象,学生有了大量的写作素材,写起文章来就不觉得难了。
总之,教师要审时度势,正确引导。一方面要要善于创设想象情景,启发学生敢于开拓思路,敢于大胆想象;另一方面善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不要一味空想。只有做到这样两个方面适当兼顾,才能把学生的想象引入正确的轨道。
参考文献: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想象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5-372-01
想象力是人类思维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凭借丰富的想象力人们可以对各行业进行艺术创作,想象力不断推动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和进步。从教育意义上来说,小学生是想象力刚刚启蒙的阶段,就写作而言,写作为小学生想象力的培养与锻炼提供了一个更宽更广的平台。在小学语文作文中,让小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使小学生在启蒙阶段想象力的培养就能够得到锻炼,为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现阶段小学生语文作文中想象力培养的现状
当今小学生在语文作文中想象力的发挥表现不容乐观,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老师忽略对小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在我国现阶段小学义务教育中,应试教育仍占据主流。传统教学方法中的灌输式、填鸭式,依然存在小学教育中。在课堂上,老师永远占据主导地位,形成一成不变的“老师讲课,学生听课”的教学模式。在语文作文中,老师为学生提供写作主题,写作方向以及固定的写作思路,导致学生成为完成任务的机器,缺乏自身的想象力。学生也对老师产生依赖的心理,按部就班的完成作业。
2、小学生缺乏对生活的认识和观察
小学生生活积累缺乏,观察能力差,也是阻碍小学生想象力发挥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现在家长对孩子的过分保护与溺爱,让小学生在生活中很难走出温室,对社会实践活动的参加少之又少。在生活中缺乏独立锻炼的机会,缺乏对生活的体验,缺少解决问题的的能力等,这些都严重阻碍了小学生想象能力的发展。
二、想象能力在小学生语文写作中的重要性
1、提高小学生写作兴趣
小学生处在思维活跃、对事物很难有固定模式认识的阶段。想象力的培养,能让小学生在写作过程,利用自己丰富的想象力,扩展自己的思维空间。将对某一写作对象在自己想象力下以另一种方式和手法创作出来,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这对小学生活来说,成就感油然而生,从而激发了他们对写作的兴趣,在写作过程中表现出更为积极的态度。
2、推动学生个性化写作
个性化作文教学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其主体性是最根本的特点。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培养小学生在语文作文中的想象力,能够更好更快的推动学生的个性化写作。每个学生都有自己对事物理解的方式和价值观,只有去掉层层束缚限制,给学生以主体性地位,才会让他们在写作中逐步显现自己的个性,有一套属于自己的写作风格。
3、提升小学生写作能力水平
通过实践证明发现,语文作文中想象力元素的加入,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写作是现实生活的一个缩影,它来源于生活,是生活体现的写照,而想象力的发挥建立在一定的生活基础之上,在写作过程中利用自己丰富的想象力,使作品既能够不脱离现实生活,又能与想象力相融合,从而提高了写作水平;其次,想象力能为写作过程中提供更多的资源和素材。在传统语文作文写作模式中,往往会出现“词穷、没什么可再写”的现象,想象力元素的加入,扩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了写作的流畅性、连贯性,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思路枯竭、语言贫乏现象的出现,进而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
三、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想象力培养的建议
1、教师加强对学生自由思维的培养
学生的想象力与自由思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培养学生在语文作文中想象力能力的过程中,自由思维的培养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前提。自由思维是对想象的对象进行合理的夸张和延伸。教师要鼓励学生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利用这些手法进一步扩散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有更广阔的想象空间;培养学生思维的广度与深度,在想象的基础上再次进行想象,培养学生对事物进行更深层次的描写和想象。
2、丰富知识,储备想象素材
想象力的发挥都是建立在一定大量的直接或间接经验的基础上,它是对生活、对事物有一个不断成长、累积的过程,任何的想象力都不是凭空而产生的。小学时期的学生处于学习的启蒙阶段,对社会的阅历很少,对生活中人和事还不能有完全正确的认识,尚未形成一个完整的想象力框架,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强小学生对知识的积累和事物表象的储备。
首先,增加学生们的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加室外活动,走进大自然,对观察到的人、景、物,见到的形状、颜色、姿态等让学生通过语言来进行表达,锻炼学生巧妙运用夸张、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来描绘看到的景象,使同学在日后的写作过程中,能在一定的现实基础上进行想象。其次,让同学多阅读一些文艺作品。最后,在小学生储备想象素材的过程中,要注重优质素材的选取、累积。只有对优质题材进行观察和学习,才能使学生的想象力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才能创作出更好地作品。
结束语:小学阶段是训练学生想象力的最佳时期,想象力对于小学生作文的学习具有其独特的价值。语文作文教学中,想象力的培养是学生创新意识的突出表现特征。在小学生语文写作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水平,为将来的语文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戚连香.浅析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几点体会[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2,10(02):11-12.
[2] 陈新猛.浅谈提升小学作文教学质量的几个要素[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4(27):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