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沙漠玫瑰

沙漠玫瑰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沙漠玫瑰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沙漠玫瑰

沙漠玫瑰范文第1篇

沙漠中的环境令我厌恶,我志在绿油油、凉爽的城市。为了长途旅行,我将自己的根从土壤中,缩成一个小球,等待风婆婆的到来。

一天,狂风大作,漫天的黄沙使我睁不开眼,等我睁开眼时,我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这里高楼大厦、车水马龙。我终于来到了城市,正在我欣喜的时候,我闻到了一种难闻的气味。等我仔细一看,发现这里垃圾遍地,小草、小花也枯萎了,根本找不到一点天然的绿色,我不甘心,便成坐飞机去寻找我真正的归宿。

风婆婆将我带到了森林,但森林也变了样,到处是木桩,还不时有几滴动物的血。看到这些,我的心一阵一阵地疼,但我仍没有放弃,我坚信人们一定会给我们留一片生存之地。

沙漠玫瑰范文第2篇

2、干净无菌的煤渣粒,颗粒大,吸水性好,还富含有机物质,建议比例占50%。剩下的50%可以用泥炭土(或腐叶土)、河沙、珍珠岩配制。总之,土壤要疏松透气,不容易积水烂根。

3、刚刚收到的沙漠玫瑰,检查修剪下根系,如果有伤口涂抹一下多菌灵,晾几天再上盆。你不用担心它的根系会枯死,它的树干就像粗壮的大萝卜一样,有很强的储水能力,能供应干旱时所需。沙漠玫瑰不仅开花美丽,它粗壮怪异的根系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

4、基于它多肉植物的生长习性,建议小盆浅盆栽种。陶盆,紫砂盆都非常适合栽植。盆底垫一层陶粒作为沥水层,将沙漠玫瑰浅栽进去,许多花友培育的怪根沙漠玫瑰,作为盆景,大多都是浅栽,它照样能生长开花,栽植过深反而容易积水烂根。

沙漠玫瑰范文第3篇

把烂杆的地方剪掉,露出鲜肉,涂抹杀菌剂,晾干,不要往上滴水即可恢复到健康状态。

沙漠玫瑰又名天宝花,夹竹桃科,这是一种夹竹桃科的植物。天宝花属多肉植物,也称多浆植物。多肉灌木或小乔木,高达4.5米;树干肿胀。单叶互生,集生枝端,倒卵形至椭圆形,长达15cm,全缘,先端钝而具短尖,肉质,近无柄。喜高温干燥和阳光充足的环境,耐酷暑,不耐寒,因原产地接近沙漠且红如玫瑰而得名沙漠玫瑰;原产地为非洲的肯尼亚、坦桑尼亚,花盛开时美丽,常栽培观赏。

(来源:文章屋网 )

沙漠玫瑰范文第4篇

我甚至相信这不是神话,一定有故事原型,作者一定到过佩特拉,那神秘蛇道和宏伟建筑曾经启发了他的创作灵感。

佩特拉古城位于约旦首都安曼南约262公里处,隐于死海和阿克巴湾之间的峡谷。佩特拉(Petra Jordan)的希腊文意为“岩石”,《旧约全书》称“塞拉”(Sela)。依山崖而筑的佩特拉古城, 是约旦乃至中东地区的文明奇观,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被誉为“峡谷玫瑰城”和“嵌在岩壁上的浮雕宝石”。

鬼斧神工:峡谷蛇道一线天

去往佩特拉古城,有一条长约1.5公里的峡谷通道,峡谷两侧山壁陡峭危耸,高达百米,中间的小路最宽处7米,最窄处2米,仅能通行一辆小马车,人称“蛇道”。这是进入佩特拉的必经之路。

峡谷蛇道又称“威地穆萨”,意为“摩西之谷”。相传,摩西曾经用手杖敲击峡谷使泉水喷涌而出,峡谷因此得名。峡谷一侧石壁上,开凿了长长的水槽,纳巴特人用来蓄存雨水和从摩西泉眼引来的水,这些水通过石壁水槽引入内城,储存在城中心的大池塘中,供人们生活之用。

蛇道内供奉着纳巴特人信仰的神灵――朵夏拉之石。它和希腊的狄奥尼索斯神一样,是祈愿丰收的神灵。对凝重的岩石,纳巴特人怀有虔诚的敬仰。朵夏拉之石只雕刻着眼睛和鼻子。它的内涵是:神灵什么也不说,只用眼睛注视着人们。

蛇道的地面至今还能隐约见到古老石板的痕迹,相传两千年前的纳巴特王国和罗马时期,这条道路曾是用石板铺设的。

走出蛇道尽头,视野豁然开朗,现出一片广场,周围皆为陡峭红石山崖,正面岩壁呈现出一座巍峨璀璨的石窟雕刻宫殿,它就是法老的藏宝库“卡兹涅宫”。

有人说,如果在上午9到11点走出这条狭长蛇道,阳光正照射在佩特拉最美丽的卡兹涅宫上,这时,卡兹涅宫的石壁在阳光下呈现出粉、红,橘、深红等色泽,石壁间有黄、白、紫条纹,显得斑斓异彩。还会看到石壁上有一颗镶嵌的珍珠灿灿发光,让人惊叹!如此鬼斧神工、天造地设的建筑杰作,呈现出人类文明的光辉。

相传很久前,一批神人来到沙漠的神秘峡谷,修建了许多宏伟建筑,并藏下了大量珍宝,谁找到它,便能成为富翁。人们一批批前去探宝,但都乘兴而去,败兴而归。或许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的故事正由此衍生。

眼前这座卡兹涅宫,当年人们梦寐以求的藏宝之地,于公元前1世纪由纳巴特人凿建而成,“卡兹涅”的阿拉伯文意即为“藏宝库”。这座宫殿高43米,宽30米,分上下两层,上下各有6根直径2米的圆柱、半圆柱支撑,堂皇的柱廊,看上去雄伟壮观。石柱中间竖立着圣母、天使、带翅膀的武士雕像等9尊罗马式神像浮雕,造型奇特、图案清晰、栩栩如生。如今这些神像虽已残缺不全,但仍不失本来神韵,更增岁月的沧桑感。

从建筑史上看,卡兹涅宫的建筑风格受到了希腊和罗马艺术影响。整个工程由上而下,先削平山头,再开凿石窟,最后才能建造宫殿,工程浩大,凿工考究,精美绝伦。从下层廊柱穿过,拾级进入宫殿大厅,几百平方米的偌大空间,竟无横梁支撑,建造工艺,巧夺天工。卡兹涅宫是佩特拉的精华,约旦民族的瑰宝。

与卡兹涅宫璀璨的外观相比,其内部却仅是一个长方形空间。至今人们也难以认定这座建筑的用途。比较有力的推断是,它可能是一座祭葬殿,或者是佩特拉国王的陵墓。

贵族墓群和“女儿宫”传说

过了卡兹涅宫,峡谷渐宽,沿峡谷土石路而行,右边有十多处纳巴特贵族的墓穴。路左侧也散布着有44座墓室的宝瓶墓群,它们开凿于山崖上,居高临下,险要壮观,有宽大楼梯通往这处上下两层的墓群。这些墓室高大,呈四方形,其中最有名的是厄恩墓室,还有玛瑙墓室、宫殿墓室、六瓣花墓室等,在六瓣花墓室圆柱上刻有拉丁文墓铭:六瓣花是一位政治家和军事家,他征战各地,亲自占领过许多地方。纳巴特人很注重维护这些墓穴,以此来彰显祖先的功德。

在古城中心石板街前,还有一座本特宫,阿拉伯语意为“女儿宫”,它是在巨石上开凿的,宫殿外墙至今仍保存完好。按纳巴特传统,只有国王的女儿才能住在这里,相当于中国皇宫的公主闺房。

考古学家在发掘中找到了一块纳巴特文砂岩碑铭,上写“绍达马丘斯二世的女儿”,这证实了这座建筑的功用和建造年代。女儿宫建于公元3世纪纳巴特王国时期,建筑风格具有拜占庭艺术风格,南北两道门各有12根大石柱,衬托着20米高的宫墙,气势恢宏。

相传女儿宫的修建还有一段轶事。建于沙漠峡谷地带的佩特拉城,用水始终是历代纳巴特君王亟待解决的问题。有一位体恤民情的国王,苦思冥想后颁布了求贤诏书,称如有能引水进城者,不论职位高低,国王允以公主相许。果然有一位大智大勇者揭下了诏书,他冒着生命危险,四处探寻,终于在穆萨谷地发现了清泉,接着他又负责设计建造了大水槽,这项宏伟工程建成后,清澈的泉水流进了佩特拉。国王大喜,下令召见这位智者,当面把女儿许配给他,为了纪念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工程,国王命令工匠们在巨石上开凿了一座宫殿,名为“女儿宫”。

神秘消失的纳巴特人

佩特拉在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2世纪曾为纳巴特王国首都。在国王阿雷特斯三世统治时极其繁荣,疆土甚至扩大到了大马士革。那个时代,在希腊、罗马和古埃及的贸易和文化交流中,佩特拉充当了一座交流的自然桥梁,也使纳巴特文明得以广泛传播。

纳巴特最后一位国王拉贝尔二世于公元106年去世,佩特拉也于当年被罗马帝国皇帝图拉真的军队攻陷,沦为罗马帝国的一个行省。此后,佩特拉曾作为阿拉伯半岛和地中海贸易的通道盛极一时。自公元3世纪起,红海贸易代替了陆上商路,佩特拉逐渐衰落;公元363年发生的大地震,使佩特拉城几近毁灭。公元7世纪阿拉伯军队征战佩特拉时,这里已是一座荒芜弃城。直至1812年,英籍瑞士探险家约翰・白克汀特在荒漠峡谷中重新发现了佩特拉,这座神秘的千年古城才得以重见天日。

佩特拉古城的最早创造者是纳巴特人,这个阿拉伯游牧民族,约在公元前6世纪,从阿拉伯半岛迁徙到约旦。他们选择佩特拉作为安居地,与这里的地貌环境密切相关。一是这里唯一的入口为狭窄山峡,易守难攻,敌人无法调集大军攻城,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二是这里资源丰富,环抱城市的高地森林繁茂,木材丰富,牧草肥沃,利于游牧;三是这里有泉水水源,可供居民饮用。

纳巴特民族有一批精明能干的商人,他们擅长贸易,把控沙漠商队,积累了大量财富。纳巴特人来到佩特拉后,开山凿石,建造都城,把大量财富投入于精美建筑和神庙。

纳巴特人有其语言和文字,他们擅长集会和演说,曾聚集了一群知识分子、诗人和哲学家,相传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也曾是他们的座上宾。

沙漠玫瑰范文第5篇

市场研究机构Databeans的调查表明,2007年全球时钟市场收入为16亿美元,预计2007年-2012年总时钟市场年复合增长率(CAGR)将达到11%。随着市场应用走向融合,硅基时钟和晶振供应商将进行整合,硅基锁相环(PLL)时钟解决方案将继续替代传统晶振(XO)以满足更高频率、复杂度及系统同步对时钟解决方案的要求。

PureEdge硅频率模块成为安森美时钟市场杀手锏

随着自动测试设备、电信及网络、计算机及消费电子产品复杂度及系统数据传输率/频率的不断提高,系统需要更加精确的同步,并实现更低的抖动(低于1 ps)。同时,系统对高性价比的电磁干扰(EMI)抑制(采用扩频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用户需要用多频率时钟产生器来整合时钟树(晶体、PLL、缓存、I/O),利用高性能的锁相环(PLL)替代较高频率应用中的传统晶振,使时钟扇出具备灵活的skew,并支持多种I/O(LVDS、PECL、HCSL、HSTL)。此外,用户还需要半定制化时钟和可编程时钟来尽量提升系统性能和设计灵活性。这些应用趋势对时钟产生技术及频率元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市场迫切需要能够满足上述需求的完整时钟树解决方案。

针对上述市场需求,近日安森美半导体推出基于在双极型、CMOS和0.18μm硅锗(SiGe)BiCMOS工艺上先进的锁相环(PLL)电路布局和设计专业技术,时间抖动比竞争对手小50%,令系统设计更简易,并消除时间误差。

最新推出的基于PLL的PureEdge硅频率模块NB3N3020是一款可编程时钟乘法器,该器件在同颗器件上产生低压正射极耦合逻辑(LVPECL)时钟及低压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LVCMOS)时钟,这使NB3N3020能够用于宽广范围的应用,如网络、消费电子和计算机应用。这器件含有三个三电平LVCMOS单端选择引脚,设定26种可能时钟频率中的一种。NB3N3020可编程时钟乘法器拥有8MHz~210MHz的宽输出频率范围。它采用一颗5.0MHz~27MHz基本模式并行谐振晶体或一颗2.0MHz~210MHZ LVCMOS单端时钟源,产生差分LVPECL输出和单端LVCMOS输出,而多种可供选择的时钟输出频率是对输入时钟频率相乘的结果。低电平时,LVCMOS输出启用(OE)三态时钟输出,使系统设计人员能够在其系统中动态地控制时序状况。这器件周期抖动仅为5皮秒(ps),为电路板设计人员提供更高的系统时序裕量,适合更高频率的设计,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单一可编程时钟替代多颗传统时钟

采用PureEdge时钟产生模块可以为设计师带来以下优势:替代传统晶振,降低成本,增加灵活性和功能。在晶振方面,可以缩短传统晶振的上市时间,易于获得非标准频率。更重要的是,混合模块中的PLL可以在5mm×7mm×1.9mm陶瓷封装中直接替代晶振模块。这种方式可以提供多种可供选择的频率、多种逻辑系列输出电平(无需电平转换器),抑制抖动:还可以降低制造成本,提高可靠性。

以常见的机顶盒(STB)、数字电视、家庭网关和其它消费应用等为例,这些系统中可能涉及到众多不同的功能模块,需要多种不同的时钟频率。目前业界用于满足机顶盒等应用复杂时钟要求的解决方案是分产晶体和/或CMOS晶体振荡器。每部机顶盒/数字电视等系统需要采用5至7颗晶体/晶体振荡器,这将占用过多的电路板空间,增加了设计复杂度,此外晶体和CMOS晶体振荡器的采购交货周期较长,也不利于制造商加快产品上市时间。因此,由单个时钟解决方案替代传统多时钟方案好处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