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曹冲称象的故事

曹冲称象的故事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曹冲称象的故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曹冲称象的故事

曹冲称象的故事范文第1篇

1、曹冲称象故事说明了曹冲非常聪明睿智,能够具体地分析事物的矛盾并善于解决矛盾,他用大石头,化整为零地解决了远古时期没有地磅的疑难问题,短文意在称赞曹冲幼时过人的智慧。说明年龄不在大小,关键是遇事要善于观察,开动脑筋想办法,小孩也能办大事。

2、“曹冲称象”在中国几乎是妇孺皆知的故事。年仅六岁的曹冲,利用漂浮在水面上的物体的重力等于水对物体的浮力这一物理原理,解决了一个连许多有学问的成年人都一筹莫展的大难题,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3、实际上,聪明的曹冲所用的方法是“等量替换法”。用许多石头代替大象,在船舷上刻划记号,让大象与石头产生等量的效果,再一次一次称出石头的重量,使“大”转化为“小”,分而治之,这一难题就得到圆满的解决。

4、意在称赞曹冲幼时过人的智慧。智慧不在年龄大小,关键是遇事要善于观察,开动脑筋想办法,小孩也能办大事。

(来源:文章屋网 )

曹冲称象的故事范文第2篇

刘玲玲刚从师范学校毕业,当上了一名小学老师。

参加教学没多久,她就觉得班里有一个学生很麻烦。这个学生名叫姜天,年纪不大,胆子却很大,总爱在老师上课的时候提出不同意见,老师在讲台上讲,他在下面说,把课堂纪律搞得一塌糊涂。为此,刘玲玲跟姜天的家长反映过好几次,但姜天依然我行我素。

这天,刘玲玲在课堂上绘声绘色地讲起“曹冲称象”的故事,说曹冲先让大象站在船上,在船舷刻上吃水线的印记,然后牵走大象,往船上装上石头,等到吃水线位置与大象刚才在船上时一样为止,这时候称一下石头的总重量,大象的重量也就一清二楚了。

刘玲玲讲完故事,特地加重语气,问学生们:“大家说,曹冲称象的办法聪明不聪明啊?”

“聪明!”“太聪明了!”同学们七嘴八舌地应和着。

想不到,就在这时,一个声音突然冒出来:“不,老师,曹冲一点儿也不聪明!”

刘玲玲一看,又是姜天,他这不是故意捣乱吗?

刘玲玲很不高兴,装作没听见,把脸扭向其他同学,说:“这一课讲完了,我接着讲下一课。”

没想到,姜天竟然不肯罢休,继续大声说:“老师,曹冲真的不聪明!”

这下,教室里乱起来,同学们“轰”的一声笑起来。

刘玲玲强压着心中的怒火,冲姜天一指:“姜天同学,你说曹冲不聪明,我课后再听你谈,请你不要违反课堂纪律,好吗?”

姜天听了,张一张嘴还想说什么,同桌拉拉他的衣袖,他才很不情愿地住口。

刘玲玲课后并没有跟姜天谈,而是向他的父亲告状。结果,姜天父亲回到家,狠狠揍了儿子一顿。

2

第二天,姜天没来上学。刘玲玲从同学嘴中听到这个消息,感到自己有点过分,于是买来水果,上门看望姜天。

姜天的手被父亲打得又红又肿,他看见刘玲玲来了,眼中闪着泪花,说:“刘老师,我不是想捣乱,曹冲真的一点儿也不聪明啊!”

刘玲玲没想到姜天年纪小,脾气却这么倔强,不由得皱一皱眉头,问:“为什么呢?”

姜天说:“老师,曹冲为啥不用人来代替石头呢?石头搬来搬去多麻烦啊,而人有两条腿,自己就能走上船去……”

姜天的话还没说完,刘玲玲的心已经为之一震:是啊!这孩子说得对,这一点我怎么就没想到呢?

她紧紧搂住姜天,说:“对不起,姜天,你是对的,老师应该向你学习。以后……请你多指点老师。”

从此,刘玲玲非常注意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上课时,任何同学都可以提出疑问,因为她懂得,鼓励孩子积极思考,是最好的教育方式。

这一课,是姜天这个学生给她上的。

曹冲称象的故事范文第3篇

知己知彼巧设计

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正是学科整合的第一步。同一年级每一个学科的教师都坐在一起,每人都拿着本学期的全部教材,看一看学生将要学习哪些内容。这样可以让教师走出学科的桎梏,真正走进学生的世界。

本学期,学校教师们就坐到了一起,当了一把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我了解了学生在这一学期都要学习哪些学科,每个学科有哪些学习内容,发现很多学科的内容很有意思,里面的素材也很值得本学科借鉴。不仅如此,我还发现很多学科的学习内容和我所教的科学学科有重合,如三年级的语文有一个单元都是关于动物的,而我们科学课这学期也将进行《动物世界》这一单元的教学。

立足主场打胜仗

走出学科去看“世界”后,还要带着新发现走回学科之中,更好地服务于学科教学。不仅本学期内的不同学科学习内容可以进行整合,还可以纵观本学科之前所学和之后所要学习的内容,进行整合。

例如,三年级上册语文课文中《曹冲称象》一课利用的正是五年级科学中《浮力》的原理。由于学科之间相互交叉的内容可能跨度较大,所以,可以将语文和科学分为“主客场”。以《曹冲称象》一课为例。如将语文作为“主场”,当孩子出现“不明白为什么大象和石头就相等了”这一问题的时,录一段微课,通过实验让学生更直观地看到当船沉到同一位置时,大象和石头的质量的确相等了。这样,在语文课中,只是简单地利用科学实验认识现象,解决困惑,而不对科学本质进行研究,语文课要解决的内容依旧是“主场问题”。如将科学作为“主场”,可以以曹冲称象这个故事为导入,引出浮力问题。之后,抛出曹冲为什么能利用石头称象这一大问题,给学生充分的模拟材料,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浮力问题。总之,要合理利用不同学科的本质,立足主场打好仗。当然,在学生知识、能力、情感都达到要求的前提下也可以将跨年段的内容直接整合。

协同作战扩战果

在确定哪些学科、哪些内容要进行整合后,则需要几位老师进行深入研讨,调研整合的可行性。

曹冲称象的故事范文第4篇

(1)考虑教育对象的特点不够。表现在:①时间紧。整个活动有六个环节,其中有四次测量活动,每次都有测量、记录、讨论等内容,要在30分钟左右完成六个环节的活动,肯定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②容量大。在六个环节和四次测量中,教师要求幼儿学会自然测量的方法,掌握自然测量的技能,还要理解同一物体用不同计量单位测量会有不一样的结果,再加上还要了解故事《曹冲称象》中难度较大的测量方法,幼儿必定来不及完成。③难度大。用三种不同计量单位测量同一物体,需要建立在用同一种计量单位熟练测量的基础上,否则会导致幼儿思维混乱,概念混淆。而对于《曹冲称象》中的测量方法,幼儿只有在同时具备体积、容积和等量代换等概念之后,才能理解其意义。

(2)面面俱到,重点不突出。原方案从表面上看很全面,如从幼儿对测量方法、测量技巧的探索到教师的讲解演示,从用中碗测量到用小碗、大碗测量,从用碗测量到感受《曹冲称象》中的测量方法,但整个方案没有突出重点。根据大班幼儿的认知特点,我认为该活动只要让幼儿掌握一个概念、一种技能就足够了。所谓“一个概念”就是让幼儿将桶里的米用碗盛完,一碗一碗地摆好,说说桶里的米是几碗。“一种技能”就是如何正确地用碗量米,让每个幼儿都学一学。而用三种不同的碗量米,可以作为延伸活动。

总之,在设计数学教育活动时,内容的选择要尊重“量力性”原则,顾及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水平,考虑各个活动环节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目标可以重新定位

孙琴干

曹冲称象的故事范文第5篇

第一学段:关注学生“操作体验”, 感受数学思想方法

第一学段以简单的排列组合、简单的推理、集合思想、等量代换等内容蕴含数学的思想与方法。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猜测、推理与交流等活动,初步感受数学思想方法的奇妙与作用,逐步形成有序思考、全面思考的意识与方法,进而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第一学段的教材例题往往与生活联系密切,学生会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让低年级学生通过操作实践活动,使他们在做中学,体验生活中隐含的数学思想。

(一)加强活动操作,感悟排列组合的数学思想

例如人教版教材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例1的教学。

出示:用1﹑2两个卡片能摆成几个两位数?

师:你能用手中的两张卡片摆成一个两位数吗?试一试。(学生动手摆卡片)

学生汇报。

生:我先摆1,再摆2就是12。

生:我先摆2,再摆1就是21。

其实这就是排列问题。两个卡片的排列顺序不同,就表示不同的两位数。学生用这两个卡片动手摆一摆,通过操作感受摆的方法以后,记录结果,小组交流摆法。接着用三个卡片摆……在动手操作过程中体会怎样摆才能保证不重复不遗漏,初步培养学生有序思考问题的意识。

在三年级学习的服饰搭配﹑球场的赛次问题,是学生更加系统地学习排列组合问题。衣服和裤子要不同搭配,找出不同穿法的组合数。学生先动手摆一摆,用连线来记录不同的穿法,重点理解怎样连线比较清楚完整,保证做到不重复不遗漏,这个过程的重点就是训练学生有序地操作,培养学生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

(二)借助故事情境,体会等量代换的数学思想

等量代换是数学中一种基本的思想方法,也是代数思想方法的基础。本课通过《曹冲称象》的故事情境,使学生初步感受等量代换的思想,为探究学习等量代换做准备。

例如三年级下册数学广角的教学。

感知“等量”“代换”。

师:这个故事叫《曹冲称象》,大家觉得曹冲聪明吗?聪明在哪里?

生:聪明!因为曹冲称出了大象的质量。

师:大象和石头都沉到画线的地方说明什么?

生:大象质量和石头质量相等。

师:曹冲的聪明体现在哪儿呢?

生:曹冲把大象换成了石头。

生:用到很多石头,多到和大象一样重。

师:最后称的是大象吗?

生:是石头。

生:大象不能直接称,用相等的石头代替。

师:曹冲的确很聪明,像这样用一种相等的量来代替的过程叫等量代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等量代换。

本课由经典故事“曹冲称象”引入,这个故事学生非常熟悉,聪明的曹冲借助石头知道了大象的重量。教师引导学生透过故事的现象看到等量代换的本质——石头是个中间量,把大象的体重换成了重量相等的石头,称出了石头的重量,也就知道了大象的体重。让学生初步感知等量代换的含义,为下面的学习做好了铺垫。创设这样的故事情境能让学生从中体会出数学味来。

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学生学会了用“数学眼光”看社会,就能主动尝试着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

(三)解读信息,关注数学思维训练

人教版教材三年级下册“等量代换”一课是利用天平的原理,通过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使学生初步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为以后学习简单的代数知识做准备。如何让学生通过生活中容易理解的题材初步体会这种思想方法,并能够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是本课教学的目的。为此,根据提供的信息,有序思考、有效落实思维训练是达成这一教学目标的根本。

师:研究两个量的质量关系通常用天平。什么情况下表示两个质量相等?

出示:1头牛的质量=4只猪的质量 一只猪的质量=2只羊的质量(假设每只猪、每只羊的质量相等)。

师:从上面,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生:1头牛的质量=8只羊的质量。

师:同学们发现了牛和羊的质量关系,是通过谁知道的?(猪)

想知道牛和羊的质量关系,还能怎么说?

生:1头牛的质量=4只猪的质量,1只猪的质量=2只羊的质量,4只猪的质量=8只羊的质量,所以1头牛的质量=8只羊的质量。

生:2只羊的质量=1只猪的质量,8只羊的质量=4只猪的质量,就是1头牛的质量。

生:还能用算式表示 2×4=8。

在进行深入分析、加深理解后,终于有许多同学发现了牛和羊的质量之间虽然没有直接关系,但猪在中间起了桥梁作用。只有对已有的信息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思考,找到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才能迎刃而解。等量代换其实也是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消元思想,通过等量代换消去一个未知数,从而求得原方程组的解。方程的实质就是用简单的等式来代换复杂方程式的过程。这块知识就是为以后学习代数做准备的。所以解读信息的训练是必不可少的。

由此可见,在第一学段里,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猜测、推理与交流等活动,初步感受了数学思想方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了有条理、全面思考问题的方法,促进了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第二学段:注重学生“抽象建模”过程,践行数学思想方法

实践操作经验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基础,“数学广角”注重做中学,关注学生的活动体验。为此,在第二学段通过研究数学中的经典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从而建立由具体到抽象的数学推理模型。同时,让学生感悟数学思想,践行数学方法,感受数学的魅力,培养学生分析、推理的能力,逐步形成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与能力。

(一)化繁为简,体现优化的数学思想

“化繁为简”是数学探索发现的重要途径,也是实践数学优化思想的重要载体。如烙饼问题是人教版教材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第一课时的内容,向学生渗透简单的优化思想,让学生从中体会统筹思想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感受数学的魅力。

师:家里的锅每次只能烙两张饼,两面都要烙,烙熟一张饼的一面需要3分钟,怎样才能让一家三口尽快吃上饼?(小组合作,用表格记录)

反馈汇报。

生:烙一张饼要6分钟,烙3张饼要18分钟。

生:可以先烙两张,再烙一张,这样省时间。

师:还可以怎样烙,更节省时间?

学生很快找到了用最少时间的规律。这样,学生基本能理解烙饼的过程。但由于这一环节过早揭示了规律,学生在后面4张饼、5张饼的烙法上直接顺应了3张饼的烙法,造成知识的负迁移。

通过反思,笔者发现,在这个环节做如下处理会更好:在烙4张饼、5张饼之前,加强3张饼烙法的对比——相同时间对比、不同时间对比,在对比中引发争论,在感悟最优方法的基础上再来计算烙饼所需的最少时间。这样学生每次都能先去体会烙饼的最优方法,再联系烙的方法来计算所需最少时间,避免了学生把研究烙饼的方法当成了找规律。在讨论中深挖优势,进行优化,才能逐步构建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

同样,在五年级下册“找次品”教学中,教师不仅能让学生体会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还能体会到运用优化的方法去解决问题的有效性。

例如教材例1 : 5瓶钙片,其中1瓶少了3片,你能设法把它找出来吗?

小组活动,利用备好的学具进行试验。

汇报交流。试验中得出以下几种结果:

生:随机拿两瓶,各放在天平上,正好找到少的那瓶。运气很好,只称一次。

生:把5瓶钙片分成2-2-1三组,第一次天平两边各放2瓶,少的那边再称一次,就可以找到了。需要两次。

有学生分别介绍了称三次、四次的方法。

观察讨论,方法优化后得到:5瓶钙片,至少称两次就能找出少的那瓶。

再如例2:有9个零件,其中有1个是次品(次品重一些),通过列表也发现至少称两次能找出次品。

那么零件数量为10个、11个……

这是由特殊到一般的数学分析模式,从中寻找规律,总结、提炼出最优的方法,就可以利用已经归纳出的方法去解决待测物品数更多的情况。当然,在“数学广角”教学中还呈现着其他的数学思想,只要教师做有心人,关注数学知识背后的“思想”内涵,就能有效促进学生的数学发展。

(二)以小见大,有效建构数学的解题模型

有人说:数学是一门建构模型的学问。在建模过程中体现着数学的思想方法,实践着数学的知识魅力。例如四年级下册植树问题、六年级的抽屉原理等都蕴含了数学建模过程,通过数形结合、归纳、发现等活动,获得问题的解决。

如在植树问题教学中出示:一条路全长500米,在路的一边植树(两端都要栽),一共要准备多少棵树苗?

师:对一边、两端你是怎么理解?

生:一边只要想一条线段。

生:两端就是首尾都要的意思。

师:还缺少什么?

师:现补充一个条件——每两颗树之间的间隔是5米,你能解决吗?

在学生反馈时,教师要尽可能展示学生的解题方法。

方法1:500÷5=100(棵)

方法2:500÷5+1=101(棵)

方法3:500÷5+2=102(棵)

方法4:500÷5×2=200(棵)

讨论时尽可能让学生来阐述自己的想法,在有争论的情况下教师提出:用什么办法才能说得清楚呢?从简单的情况入手解决复杂的问题,引导学生采用画线段图的方式,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4段,加上两个端点,一共有5个点,也就是要栽5棵树。透过现象发现规律,为学生建构数学模型提供了便捷途径。让学生在充分感知、体验的基础上,展开丰富的想象。在操作、思维的反复进行中,真正理解棵数为何比段数多1的道理,使学生经历了数学化的思考过程,形成了对平分点的数量和段数之间关系的清晰认知。

相关期刊更多

太空探索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中国电子商情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内蒙古水利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内蒙古自治区水利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