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描写春天的诗词

描写春天的诗词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描写春天的诗词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描写春天的诗词

描写春天的诗词范文第1篇

关键词:赏析;延伸;底蕴

小学语文新课标在第一学段就阅读提出了读诗歌要“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的要求。中国古典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古诗词,而在小学课文中选取的古诗词只是古诗词海洋中的沧海一粟。如何在教学中将课内的古诗词向课外延伸,增加学生的古诗词积淀,并使其从中理解、体会到古诗词的美,是笔者一直思考的问题。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让学生进行课外古诗的阅读赏析。

一、景物延伸,内化美感

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知识经验的限制,对于古诗词中描写的美丽景物没有形象直观的认识,因此,笔者首先从学生较为喜欢的美景入手,除了欣赏教材上描写的景物外,还给学生补充了大量的同类古诗词。比如说:在学《春日》时,诗中写到:“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意思是说:春天总是让人陶醉。黄澄澄的迎春花、粉红色的桃花、紫红色的紫荆、淡白色的梨花、鲜红的海棠花、开满山野的杜鹃花等,真是春色满园关不住。笔者又给学生补充了唐朝杜审言的诗歌《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意思是彩霞伴着朝日在海面升起,梅花绿柳把春意带过了江面,黄鸟在和煦的春光中歌唱,阳光催绿了苹草。这些都是描写春天美丽景色的。学生从大量的课外诗词中,品味到了古人描写春景语言的凝练与优美,受到了美的熏陶。为了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笔者还让学生将自己从所有古诗中看到的春色用自己的话语描述出来,深化了理解,丰富了学生的语言。

二、作者延伸,开阔视野

小学语文教材中所选的古诗词多是著名诗人的作品,这些诗人中,有浪漫主义、诗风豪放、不拘一格的李白,有现实主义、诗风严谨、忧国忧民的杜甫,还有爱国主义、情感内敛的陆游以及边塞诗人王昌龄……因此,笔者抓住作者这一素材进行拓展延伸,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了解诗人的兴趣。学过王昌龄的《出塞》之后,又给学生补充了《从军行》,让学生切实体会到一位边塞诗人对边塞官兵的感情以及对于战争的思考和忧虑;在学了李白的《静夜思》之后,补充了《古朗月行》《月下独酌》《宣州谢楼饯别校书叔云》等名篇,学生在朗诵、赏析的过程中,感受到李白豪放、浪漫、放荡不羁的诗风;学习了陆游的《示儿》,引入了《剑门道中遇微雨》、《枕上做》……陆游忧国忧民的情怀跃然于心。学生对诗人的诗风有了了解,也就非常好奇地想进一步了解诗人,激发了学生赏析古诗的兴趣。

三、内容延伸,深化理解

中国的古诗词很多内容都是相似的,如:对国家命运和人民疾苦的关切,对统治阶级残暴、贪婪的抨击,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以及离家思乡的愁绪等。我们在进行课外古诗词赏析探索的时候,将教材中的此类内容延伸到课外,将当时相同的时代背景展现在学生面前,打通了时间和空间的距离,轻松地化解了难题,学生透彻地理解了诗歌的内容。比如说,学过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之后,学生又赏析了杜甫的《登高》、王维的《使至塞上》、王之涣的《凉州词》等,美好的景物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大大激发了学生的爱国情感。

四、品读延伸,感受诗情

“没有朗朗的读书声,语文课堂将失去活力”,因此,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进入情景,在多种形式的读中,揣摩、体会诗句所承载的知识、情感、文化,从而表现出对语言本体的学习,而不拘泥于教材。以教材为载体,以“读―思―悟―读”为基本学习活动程序,让学生通过不同的朗读感悟,使学习程序螺旋式重现、上升,使他们深刻地领悟诗意,并促使其语文素养(朗读水平、表达能力)得到提升,从而养成读书的好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

五、激发延伸,迸发创造力

新课标把“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与感想”作为写作目标的第一要求。“兴趣、想象、感想”将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有鲜明个性、有自的学习主体来定位的。在古诗阅读教学中渗透作文教学也值得一试。

以《村居》为例:(1)绘画比赛。画春天,也可画想象中的春天。(2)音乐比赛。关于春天的歌曲演唱、乐器演奏、舞蹈。(3)词语接龙比赛。目的在于激励学生课外阅读与积累。(4)朗诵或是演讲比赛。(5)写作比赛。

描写春天的诗词范文第2篇

一、良好的环境氛围是基础

环境是影响人成长的一个重要因素。孟母之所以三迁,就是为了给孩子一个好的学习环境。所以,要想让幼儿能积极主动地学习,必须要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诵读氛围,激发他们的诵读兴趣。

首先,在古典诗词的选择上,我们选择了一些浅显易懂、通俗晓畅、短小精炼、贴近日常生活、且能朗朗上口的作品。

其次,教师可在教室建立一个图书角,专门放置一些古典诗词的书或者画册,鼓励幼儿经常去翻阅,以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同时还可在走廊以及教室里张贴一些经典的诗词名句,课间播放经典的诗词朗诵或是配乐古诗词等,为幼儿充分营造出一个学习古典诗词的良好氛围。除此之外,还可定时举办诗词朗诵比赛,对诵读优秀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奖励,并让诵读优秀的幼儿领读等。

通过以上这些方法,可以大大提高幼儿的诵读兴趣,提升他们的诵读能力,形成良好的古诗词诵读氛围,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古典诗词的熏陶。

二、多种方法策略是关键

1.身临其境法。在进行幼儿的古诗词教学时,教师可带领幼儿进行户外活动。比如在诵读关于描写春天的诗词时,将幼儿带到公园,去观察春天,看各种各样的花草树木,观察春天里万物发生的变化。教师在一旁适时地进行诗词内容的讲解、引导,让幼儿更好地感受诗词中蕴含的景物、意蕴。此外,在室内教学时,教师可采取图文并茂的方式,为诗词配上相应的图画来给幼儿进行讲解。利用从网络上获取的资源,将课堂化静为动,通过图画、音乐等多种形式为幼儿营造美好的诗歌意境,达到使他们身临其境的效果。通过实践,取得了很不错的效果,图画和音乐使幼儿的精神更加集中,课堂的趣味性增强。

2.音乐熏陶法。在幼儿的古典诗词教学中,教师可为一些简单的诗词,例如《登鹳雀楼》《鹅》《静夜思》等古诗配上了优美的旋律,带领幼儿将诗句唱出来。这样的方式不但可激起幼儿学习的兴趣,还让他们在音乐中感受到了古典诗词的无穷魅力。除此之外,教师还可引导幼儿对一些短小的诗句自己进行配乐,或者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唱出来。这样既培养了他们能力,也使很多幼儿感受到了诗词的乐趣,由原来的厌学变得爱学、好学。

3.课外引导法。对幼儿进行古典诗词教育,不仅局限于课堂与课本,还应当注重课外的引导。例如,很多孩子都有浪费粮食、挑食或是偏食的坏习惯,笔者就在《悯农》的教学过程中,利用这首诗对幼儿进行了节约意识的培养。课堂上,为幼儿播放农民伯伯辛苦劳作的短片,然后让幼儿发言,谈谈自己的感受和想法。通过这样一堂课,幼儿不仅对诗词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也培养了他们的节约意识。

三、德育培养是目的

中华民族的很多经典诗词中,都有着许多传统的美德规范,是对幼儿进行道德培养的好素材。所以,在引导幼儿进行古诗词诵读时,我们可以根据诵读内容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

描写春天的诗词范文第3篇

【关键词】集句联 艺术感染力 陶冶情操 杭州西湖花神庙 颂春之歌

集句联就是从古今文人的诗词、赋文、碑帖中选取两个有关联的句子,按照对联中的声律、对仗、平仄等要求组成联句。既保留原文的词句,又要语言浑成,另出新意,给人一种“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艺术感染力。同时,集联还可使人自然地联想到所集的原作,无形中给人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艺术空间,这对陶冶情操,交流心灵,大有裨益。

集句联可集同一作者的不同诗文,也可以集不同作者的诗文,既可以集同时代作者的诗文,也可以集不同时代作者的诗文。

杭州西湖花神庙的一副对联就是典型的集句联。

海棠开后,燕子来时,良辰美景奈何天。芳草地,我醉欲眠。楝花风,尔且慢到;

碧懈倾春,黄金买夜,寒食清明都过了。杜鹃道,不如归去。流莺说:少住为佳。

这副对联用了8个典故,有:

1.宋朝王诜《忆故人》:“海棠开后,燕子来时,黄昏深院。”

2.明朝汤显祖《牡丹亭·曲名《皂罗袍》:“良辰美景奈何天,便赏心乐事谁家院?”

3.《宋书·陶潜传》:“我醉欲眠,卿可去。”

4.蒋捷《解佩令》:“楝花风,尔且慢到。”

5.梁栋《念奴娇》:“碧海倾春,黄金买夜。”

6.黄机《临江仙》:“寒食清明都过了,客中无计留春。”

7.潘文虎《为被虏妇作》:“不如归去,不如归去,家在浙江东畔住。”

8.辛弃疾《霜天曉角》:“明日落花寒食,得且住,爲佳耳。”

上联大意:春分是春天的顶峰,海棠花开,燕子飞来,良辰美景怎安排?醉眠芳草怡情怀。棟花风,请你慢慢吹来。

下联大意:寒食一过,花开不再,春宵一刻金难买!杜鹃说归去来,黄莺说分分秒秒君须爱。

描写春天的诗词范文第4篇

一、知人论世,探求古诗的意思

孟子是提出“知人论世”说法的第一人。他认为,只有对作者以及作者所生活的环境背景有一定的了解之后,才能更好地理解作品。“知人”指的是要充分了解作者;“论世”指的是作者创作的时代背景。作者的创造活动都是建立在对生活深刻感悟的基础上的,所以我们在对作者的生平以及作者所生活的时代有了充分的了解之后,才能够更加准确而深入地理解诗词。

比如,在第十一册语文教材中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首诗,由唐代的杜甫所作。杜甫的诗作大部分都反映出很低沉的情绪,这首诗却截然不同。杜甫创作这首诗的时候,唐军收复了多处州县,招降了薛嵩、张忠志等叛军首领,着实打了一个漂亮的胜仗。接着,叛军首领史思明的儿子兵败自杀,他的部下纷纷投降,军队一溃千里。杜甫正流落于异乡过着一种漂泊的生活,他听到这些消息之后十分兴奋,奋笔疾书,创作完成了这首流传千古的名作。

全诗共八句,四联。首联通过“剑外忽传收蓟北”的描写,向人们传达出唐军胜利的喜讯,恰当地表达出消息来得非常突然。如果用散文的体裁来表现作者听到胜利捷报之后的欣喜,一定需要很长的篇幅,可是诗人只用了“涕泪满衣裳”几个字来形容听到胜利消息之后的欣喜若狂。颔联中的“喜欲狂”更是将作者的惊喜之情推向了。在这里,其他一切叙述描写都是徒劳,简单的三个字足以表现出全家人的喜笑颜开,生活的愁云已经跑到九霄云外去了,大家都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之中。颈联是“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这是对颔联中的“喜欲狂”进行更深层次的描写。对老年人来说,轻易不会放声歌唱,当然也不应该纵情豪饮,但是作者不但要“放歌”,还要“纵酒”,仅仅两个动作就将作者的“喜欲狂”刻画得淋漓尽致。“青春”指的是春天,当春天到来的时候,一家人“作伴”返回家乡。接下来的尾联,作者继续对欣喜若狂进行描写。尽管身在梓州,心却在一转眼间回到了故乡,作者想到这里,更是喜不自胜。全诗充满了惊喜之情。

二、找诗眼,把握情感基调

古人认为,每一首诗都会有诗眼。事实上,诗眼指的是诗中的关键部分,它不但有助于人们理解诗的内容,也是揭开诗的内涵的关键所在。比如,《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首诗的诗眼是什么呢?很显然是“漫卷诗书喜欲狂”。之所以这样说,主要是整首诗都是围绕一个“喜”字进行描写的。诗的第一句是“剑外忽传收蓟北”,这是对喜讯传来的描写;第二句是“初闻涕泪满衣裳”,这是对人们听到胜利消息之后的第一反应;第三句是“却看妻子愁何在”,这是对妻子儿女一改往日愁闷心情的描写;第四句是“漫卷诗书喜欲狂”,主要描写作者欣喜若狂的表现,索性连诗书都不看了。从第五句开始一直到最后,不仅仅描写了作者听到喜讯之后的思想演变过程,还描写了作者将来的计划和打算。听到喜讯之后固然要“纵酒高歌”、“青春作伴”,但是具体的行走路线呢?从巴峡至巫峡、襄阳至洛阳,作者想出了一条最为便捷的回乡路线。

因此,诗眼实质就是总领全诗思想内涵的纲领,抓住全诗的纲领之后,我们就能更准确地理解全诗的内在含义。不但如此,抓住诗眼之后也就抓住了全诗的情感基调。

三、抓意象,赏画面,品意境

意象指的是诗人寄托自己思想感情的物象,而意境指的是寄托诗人感情的物象与诗人的思想感情有机结合在一起,共同营造出独特的艺术境界。我们在欣赏诗歌的时候,抓住诗歌中的意象是最关键的一步,然后就要发挥我们的想象力对意象进行进一步联想,使枯燥的文字演变成为充满美感的空间,这样才能创造出一种更完美的意境。

学习张继的《枫桥夜泊》时,诗中明确列出了“月”、“乌”、“霜”、“江枫”、“渔火”以及“客船”等六种意象,其中“霜”能够体现一种凄冷的感觉,而“渔火”所展现的是孤寂、落寞的心情,再加上远处寒山寺的钟声以及近处的渔船,无一不促使作者生出一种浓重的思乡之情。凄冷的秋霜,孤寂的渔火,还有那寒山寺钟声的敲击,作者只能带着对家乡深深的思念入梦。作者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孤寂的枫桥夜泊图,当我们仔细品味这首诗的时候,大脑中立刻会浮现出情景交融的场景,我们不得不承认,这首诗是一首意境深远的佳作。我们不但要学会欣赏作者诗作中出现的景物,我们还要理解作者通过景物描写抒发内心感情的表达技巧。

描写春天的诗词范文第5篇

一株或者一片,风姿绰约的仙影显现不拘一格的风骨,在往事如烟的故事里,续写一缕魂一缕衷肠,独守的光阴,飘逸着出尘的韵,怀几许素念,淡一种心境,让芳香在心,拾一段光阴也好,沁染华年。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描写花的诗词欣赏资料,提供参考,欢迎你的阅读。

描写花的诗词欣赏一

悄然开放,在风中摇曳了日子

出污泥不染的品格,与一份淡泊叠加

在池塘的中央,就这样沉静着

装饰了大家的心情,也装饰了我的梦

一株或者一片,风姿绰约的仙影显现不拘一格的风骨

在往事如烟的故事里,续写一缕魂一缕衷肠

独守的光阴,飘逸着出尘的韵

怀几许素念,淡一种心境,让芳香在心

拾一段光阴也好,沁染华年

让流年安暖,于时光的改变里开满禅意的诗行

一本书、一段曲、一行行文字,在岁月里在红尘外

与往事相连,与时光对语,与生命相拥

就让这意境在时空里流转, 一朵莲

在宋词里盈盈百芳,在《爱莲说》里亭亭玉立

在日子里一天天丰润,一天天绽放

走过的沧桑,让魂灵守在尘世深处

一朵莲,悄然开放如那个生如夏花的女子

忘却经年的风霜,心思凝固在某段文字的结尾

或者绚丽沿途的日子,抵达心中既定的皈依

在那些无法抵达的地方偶遇某些人和事

把心交付清风明月,所有的风骨

在血脉里喧嚣,美丽自洁

情操在目光里高贵,你用钙生长,用志向高远

把风韵交付岁月,你的魂魄立地成佛

描写花的诗词欣赏二

在静静的荷塘中央,我开放成一朵莲

与那些清廉之士相遇,让所有的虚伪

自惭形秽,纷纷卸妆

我该用什么样的语言,书写你别具一格的意象

那些美丽,是岁月里最纯洁的点缀

水面上泛起的涟漪,让我和敦颐先生一起吟断清风读瘦明月

远去的时光一次次收束了历史里的浅吟低唱

那一卷卷经书早已摊成一堆旧纸。在散落之后,让我

把思绪偎在清凉里,裹一缕暗香遁入一生的尘缘

池塘边,是谁在聆听莲的心事,在四季的变迁里

幻化成佛前的一朵,伴暮鼓晨钟

就把心交付清风,凝固成莲子的内核

为今生筹备一场隆重的庆典.,然后用洁白无瑕去拓海阔天空

用尽所有的词汇诠释你的内质和性格,以你的出污泥而不染

点燃人们昂扬亢奋的激情与奋发向上的力量

用一种遐想演绎荡气回肠,酿一丝弥足尊贵的温馨与清爽

是感佩,是颂扬。以淡淡的心态,纯净世人的眸

以心的飞翔,随盈动的风弥漫原始的气息

此刻,我们不说黄昏,不说黎明

此刻,我们不说风,不说过往的漫长

只需寻回那些平平仄仄的韵脚

只想象我们如何在光阴里老去

如何在白发三千丈里燃烧诗歌的芬芳

描写花的诗词欣赏三

移居的过程简单

那个扎头巾的女人还在刨坑

还在浇水

一簇簇的花没有间断过

捧着深浅不一的紫

辨不清这个城市还有多少可以移植的

星辰

直到整条街都在笼罩在紫色的海洋里

她转身走出去

甚至来不及把紫荆花的种子

撒上解药

回不去的故乡

路宽了,可以错过两辆车

一行人。

用以遮挡白昼和夜晚的栅栏

拆了去,成为某个夜晚的炉火

星星隐去了行踪

不似那时的样子,随意洒满儿时的记忆

落座在对面的人

怎么也记不起来他的名字

应该以什么样的辈分拱手,见礼

空白格

被橡皮擦去的名字

没有了具体的称谓,略过去的影子模糊

有人还在考古

有人还在撰文

捕风捉影和真凭实据都是一家之词

沉默在碑文中的

始终不开口

断桥

这些奔跑的雨滴像极了千年前的你

彼时桥未断

你在西湖弹词,曼舞,修行十八班武艺

一生都贪恋这一方湖

贪恋游鱼的自由和荷花的纯粹

中年有太多疼痛可以容忍

苟且偷生的部分

拱手让给写诗题词的人

撑着雨伞走过的都是凡夫俗子

沉醉于平湖秋月

把酒苏堤春晓

一杯雄黄酒现出了真身

风吹五月

这时刻偏偏不说蔷薇,即使爬上墙头

覆盖整个五月

槐树下采摘回来的人

带着一肩花香,唱着歌儿

餐桌上有了春天最后的味道

一步就跨过黄河的雨

多了几分心急

也多了八分焦灼

迟迟不肯离去的冷,占据了八百里水泊

去岁修剪过的枝蔓

生出新的阳光,也生出新的月色

现在举着的一朵

不是去年开过的那一朵

一场雨之后的长街

被时间招安,卸下铠甲,长刀

委身一段不温不火的风

吹出一城蔷薇

也挽不回渐走渐远的春色

心中的山水

装在透明的瓶子里

用洁净的水养着,给他唱柔软的歌

每天都讲一个童话

或者糊裱在洁白的墙壁

和钟表一起

细细擦拭时间针脚里

跳动的情绪

一场花事结束,一场花事涌过来

落在树枝上的那朵

一定不会摘下来

把你捧在手心

藏进心底

一定不会说出爱你

这小心翼翼地爱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