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修道院里故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今天,我看了一部叫做《音乐之声》的电影。
电影讲述的是这样一个故事:
玛利亚是一个年轻活泼的修女,喜欢在大自然下高声歌唱,所以她常常忘记了修道院里的规矩。院长认为玛利亚并不属于规矩严格的修道院。院长与众人商量后,决定安排玛利亚到一位上校家当家庭教师。
上校的妻子去世多年,留下7个孩子,他要求对孩子严格管教。他告诉玛利亚在他家的家庭教师都做不长久,都是因为孩子的恶作剧。玛利亚果然也遭到了恶作剧,可是这位善良的老师并没有告诉他们的父亲,而是像个母亲一样照顾孩子,很快跟孩子打成一片。上校也渐渐在玛利亚的引导下改变了对孩子们的态度。上校与玛利亚之间发生了感情,他们完婚后回到了已被纳粹占领的奥地利,上校并不想为纳粹办事,于是他带着家人逃出了奥地利。
歌声是情感的一种宣泄,人们欢乐的时候唱歌,痛苦的时候也唱歌。《音乐之声》是部音乐剧,玛利亚在不停的唱歌,那是她对自由的向往。
好了,由于本次互动游戏内容比较复杂和庞大,让我们直奔主题吧,先来看看各组小编们提供的开头和结尾:
第一小组:笑笑和零羽
笑笑提供的开头:如果说这个故事有个开头,在那一刻,一个不经意的手势撩开了事件的序幕。就好比一块石子扔进海水,激起细浪向四周无穷无尽地传播。那么这个开头就发生于1906年炎热的一天,一个叫太阳沟的小山村里,那天,我妈妈让蛇咬了一口。
零羽提供的结尾:没有了,什么都没有了,我奔跑在2006年的夏天,像一个初生的婴儿。
第二小组:草北和临杰
草北提供的开头:“你看,你看到那个人了么?我不喜欢他,但是他的确很引人注目。”她拽着同伴的胳膊说。他埋头坐在那里,身旁是两袋新摘的葵花籽,泛着新鲜的水汽。五岁时看过的那本书,又一次出现在她眼前,在地铁候车室的座椅上。
临杰提供的结尾:最后,她即将离开的时候,那本书的拥有者终于抬起了头,她定睛一看,立刻惊呆了,竟然真的是他,完全是他七岁时的扩大版。
第三小组:三虫和清扬
三虫提供的开头:今天,对于我和欢欢同学来说,是一个不平凡的日子。因为我们已经约好,晚上8点在工人体育场集合,一起观看远道而来的韩国组合AN.JELL的演唱会。想到马上就要亲眼见到英俊的泰京哥、温柔的新禹哥、阳光的Jeremy,还有可爱的高美男,我们的心就激动不已。
清扬提供的结尾:修道院前的白色雕像依然还在,泰京新禹和Jeremy在这里迎来了他们最重要的客人。仿佛穿过岁月和空间的阻隔,他们相遇了。
经过抽签,第三组的小编要补充第二组的故事内容,第二组补充第一组的,第一组补充第三组的。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见证一下,哪位小编补充得又连贯又精彩,哪位小编最终阴沟翻船,被众人围观……
第三小组作品
银杏叶
_三虫
“你看,你看到那个人了么?我不喜欢他,但是他的确很引人注目。”她拽着同伴的胳膊说。他埋头坐在那里,身旁是两袋新摘的葵花籽,泛着新鲜的水汽。五岁时看过的那本书,又一次出现在她眼前,在地铁候车室的座椅上。
一下子,时间回到了15年前。她望着同伴清澈的眼睛,缓缓地道出了一直藏在心里的一段回忆。
“在我五岁的时候,我的家搬到了一个很老旧的四合院里,这里住着好几家爷爷奶奶,只有南面的那一户有一个小孩子,是一个比我大两岁的男孩,爸爸妈妈让我叫他小哥哥。小哥哥的父母都在外地上班,他是和外公外婆在一起生活的。
“我们很能玩到一起。小哥哥最喜欢捡落在地下的银杏叶子,然后我们用小锤子把它们捣碎,再倒上水,水就会很神奇地变成绿色。小哥哥说这是‘魔水’,还说这个秘密是他发现的,只有银杏树的叶子能把水染绿,其它的叶子都不行。
“小哥哥当时七岁了,到了秋天,他就要去父母工作的地方上小学了。小哥哥说他去上学的时候我要乖乖地在家收集银杏叶子,等他放假回外婆家的时候再一起制作‘魔水’。我就很认真地点了点头。
“小哥哥要走的前一天晚上,我死活不回家,非要赖在小哥哥家跟他一起睡。那天晚上小哥哥翻开了一本很好看的书,磕磕巴巴地念着上面的故事哄我入睡。至于是什么时候睡的,我已经记不清了。
“第二天醒来,我发现躺在自己的床上,就哭闹着要找小哥哥。可妈妈说小哥哥已经坐上清晨的火车走了。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见过他。
“我一直坚守着我们的约定,每年都要收集落在地上的银杏叶子,等他回来。”
最后,她即将离开的时候,那本书的拥有者终于抬起了头,她定睛一看,立刻惊呆了,竟然真的是他,完全是他七岁时的扩大版。
葵花预言
_清扬
“你看,你看到那个人了么?我不喜欢他,但是他的确很引人注目。”她拽着同伴的胳膊说。他埋头坐在那里,身旁是两袋新摘的葵花籽,泛着新鲜的水汽。五岁时看过的那本书,又一次出现在她眼前,在地铁候车室的座椅上。
一个小男孩安静地坐在自己的位子上,一言不发地抬头望着远处,脸上的表情有丝丝忧郁和茫然,却也让人感觉到他的期待。他的手中抱着一本漂亮的书,如同他漂亮的眼睛一样耀眼迷人。她注视着他,不知是被他奇怪的动作还是漂亮的眼睛所吸引,总之,她慢慢走了过去,用稚嫩的声音对他说:“我想看那本书,可不可以?”
男孩动作缓慢地把头低了下来,眼中闪着欣喜的光彩,“你也相信葵花的预言对不对?好吧,我把这本书借给你看,我们可以一起分享这个秘密。”
“可是,为什么你一个人坐在这里呢?”
“我在找姐姐,她离开我很久了,可是我相信她会回来找我的。姐姐说过,等葵花绽放的时候,我的所有心愿都会实现。”
纯真善良的她有点同情这个男孩了。她猜测他一定很想念好久不见的姐姐,刚才一定是在思念姐姐吧。她眨着眼睛,歪着脑袋想了想,握住他的手说:“放心吧,我也相信这个预言,我们两个人都相信它,它就一定会实现的。”
“嗯!”
……
今天是开学报名的最后一天,校园里熙熙攘攘,人很多。但不知怎的,她突然就被那个坐在树下的人吸引住了,总感到一种奇怪的感觉。因为那个男生坐在那里一动不动,与周围的混乱实在是对比鲜明,异常的安静总会让人感到奇怪的吧,如此地显得另类。
终于办完了所有的入学手续。
最后,她即将离开的时候,那本书的拥有者终于抬起了头,她定睛一看,立刻惊呆了,竟然真的是他,完全是他七岁时的扩大版。
第三小组作品印象:
三虫和清扬写得都比较清新,三虫设计了一个“银杏魔水”,男孩女孩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清扬贡献了一个“葵花预言”,偶然相遇,惺惺相惜……可以看出,两人必定都爱做梦,喜欢镜花水月,并且爱韩剧胜过爱自己。(临杰)
第二小组作品
毒
_草北
如果说这个故事有个开头,在那一刻,一个不经意的手势撩开了事件的序幕。就好比一块石子扔进海水,激起细浪向四周无穷无尽地传播。那么这个开头就发生于1906年炎热的一天,一个叫太阳沟的小山村里,那天,我妈妈让蛇咬了一口。
1906年,我睁开初生的眼睛,打量着潮黑的土窑。我的母亲坐在炕头上,准备下地干活。坐月子――这样的词语是阔太太们专用的,而我的母亲,这个词不适用于她。
一条小蛇在灶膛的柴火堆里窜来窜去,在母亲的小手指上咬了一口。留下了清晰的牙印。我看见它冲我露出白白的小牙。
从那天起,我失去了我的母亲,也是从那天起,我的言语便如同毒蛇的毒牙一般致命。我诅咒的事情会在某一时刻巧合地发生。
先是村头的二胖,因为抢了我的野果,我的心里突然冒出了一句诅咒,我大声地骂他,让他掏鸟蛋摔死。我的诅咒击中他是在那个炎热的中午,二胖从村头的老树上摔了下来……
接着的是李寡妇,这恶毒的女人竟然当着很多人的面,揪着我的小辫子,说我没娘教。我心里的小蛇驱使我回击她,我用最恶毒的语言诅咒她,诅咒她将死于非命。身旁的人看着我这个小女孩竟发出如此恶毒的诅咒。两天后,当李寡妇真的在小河边洗衣服淹死的时候,村人们看我的眼光就有点怪怪的了。
……
我清楚地知道这些意外的发生都与我的诅咒有关,我开始怀疑那条小蛇进了我的心里,吐着猩红的信子,牙齿上有致命的毒液见血封喉。
我开始奋力地想要把这条小蛇从我的心里驱逐出去,然而,从那天开始,那恶毒的小蛇开始在我的梦里出现,那天起,我开始只去一个地方,日复一日地坐着,不见人,不说话,我害怕更多的人在我的诅咒下意外丧生。
……
很久以后,那一天的夜里,我很安静地睡着了,那条伴随了我一生的小蛇没有再出现在我的梦里。
没有了,什么都没有了,我奔跑在2006年的夏天,像一个初生的婴儿。
青丝怨
_临杰
如果说这个故事有个开头,在那一刻,一个不经意的手势撩开了事件的序幕。就好比一块石子扔进海水,激起细浪向四周无穷无尽地传播。那么这个开头就发生于1906年炎热的一天,一个叫太阳沟的小山村里,那天,我妈妈让蛇咬了一口。
就在我即将出嫁的这天下午,我的母亲被咬伤了。据母亲说,那是一条白蛇,只是头部是红色的,实属罕见。当时我们在山上求取艾苗(每个姑娘出嫁时都必须携带的),我们相隔不远分头寻找,我听到母亲的尖叫,立刻跑过去,手忙脚乱地帮母亲把毒液吸出来。母亲脱险,我却晕倒了。大夫来了,诊断后说从未见过如此奇怪的病症,似乎心跳减缓了很多,但是其他各个部位都与常人无异。大夫不敢随便开出处方,建议我们另请高明。
可第二天,家人正要四里八乡向人打听郎中的时候,我竟奇怪地痊愈了。大家欢欢喜喜地继续张罗我的婚事,我没在意,谁也没在意。当我坐在颠簸的轿子里,无限美好的未来出现在我的憧憬之中。
五年之后我已经有了两子一女,十年之后,20年之后,当我的丈夫越来越苍老的时候,我依然像初嫁时那般年轻、靓丽。丈夫并没有为此感到高兴,我也日复一日地不知所措,因为,当我的大儿子20岁的时候,我们站在一起,完全就是姐弟或兄妹俩……当别人在岁月中逐渐衰老的时候,我在原地止步不前。
1956年,丈夫带着恐惧的眼神离开了人世,1977年,1988年和1989年,我的孩子们也相继远走。“黑发人”送白发人,有一种说不出的悲凉和痛苦。我离开了我们生活的城市,回到我长大的地方,去寻找那条可恶的蛇,然而一切都是徒劳。有一天晚上我梦见了它,它远远地对着我瞟了一眼,然后头也不回地离开了。奇怪的是第二天我开始有白头发生长出来,并且脸上出现了我梦想已久的皱纹……这是千真万确的!但是这一切不是来得太晚了么?但是我内心仍然有巨大的喜悦喷涌着,即使太迟,我仍然要感谢上天。我希望这青丝,都走吧,都没了吧。
没有了,什么都没有了,我奔跑在2006年的夏天,像一个初生的婴儿。
第二小组作品印象:
临杰的作品让我想起了电影《返老还童》,他又一次为我们展示了一个人长生不老的苦恼,好在最终主人公得偿所愿了。而草北的依然有恐怖小说的风格,看起来让人心惊肉跳,不过最恐怖的还是故事的结尾,我还是搞不明白主人公到底怎么活了一百多岁的,唉,只能说我们出的题目太有难度了!(零羽)
第一小组作品
穿越时空遇见你
_笑笑
今天,对于我和欢欢同学来说,是一个不平凡的日子。因为我们已经约好,晚上8点在工人体育场集合,一起观看远道而来的韩国组合AN.JELL的演唱会。想到马上就要亲眼见到英俊的泰京哥、温柔的新禹哥、阳光的Jeremy,还有可爱的高美男,我们的心就激动不已。
体育场门前人山人海,歌迷们分拨涌入,高喊着AN.JELL的名字,他们都是AN.JELL的狂热粉丝。因为这是他们在中国的第一场演唱会,他们也做了很多的准备,面对这些热情、激动、可爱又疯狂的歌迷,他们的表演更加热情洋溢、激情四射……美男弹着吉它,投入地歌唱,她看着台下,却想到了远在韩国治疗的哥哥,她为了哥哥男扮女装在乐队一直坚持到现在,从开始的懵懂不被接受到被亲爱的歌迷认同,这个过程对她来说既艰难也执著。现在的她成熟了,不会再无知地落泪了,也不会被困难吓倒了,可是现在她多么想让哥哥看到她的样子,为她骄傲为她微笑……
在演唱最后一首代表作时,美男默默地流下了眼泪,在别人看来这或许只是激动的眼泪吧,演唱会在不舍的欢呼声中结束了。而美男的泪水却再一次流了下来,每当她哭泣或是遇到困难,她就会特别怀念修道院的一切,因为从小在修道院成长的她总会执著地面对困难,她握着胸前的十字架,微笑着走出体育场。
夜晚越来越深,美男走在修道院安静的小路上,抬头看着闪烁的星空,心里默默地念着“哥哥,快好起来吧……”就这样走啊走,悠悠地走过一条条小路,在转角的白色雕像下,她蓦然看到哥哥竟然安静地站在台阶上,这个时候他没有再紧闭双眼,没有再脸色煞白,美男惊呆了,她愣了许久,终于微笑着奔向哥哥张开的双臂……本来在美男出国演出前,哥哥的病情已经加重了。或许是命运的怜惜,或许是亲情的悸动,此刻,在这个宁静的修道院,哥哥却好好地站立着。美男带着哥哥去见AN.JELL的其他成员,修道院前的白色雕像依然还在,泰京新禹和Jeremy在这里迎来了他们最重要的客人。仿佛穿过岁月和空间的阻隔,他们相遇了。
选择
_萧泊零羽
今天,对于我和欢欢同学来说,是一个不平凡的日子。因为我们已经约好,晚上8点在工人体育场集合,一起观看远道而来的韩国组合AN.JELL的演唱会。想到马上就要亲眼见到英俊的泰京哥、温柔的新禹哥、阳光的Jeremy,还有可爱的高美男,我们的心就激动不已。
可是,一直到8点半,AN.JELL的成员们依旧没有出现。整个体育场开始逐渐喧闹沸腾起来,人们都在高喊着AN.JELL成员的名字。8点45分,一道光束射向舞台正中,罩在三个白衣人身上,他们分别是京泰、新禹和Jeremy,但是缺席了高美男。
所有人都不知道,高美男正奔跑在回修道院的路上。五个小时之前,她到得消息说,有个非常重要的人在修道院等她,她必须一个人前往,才能与他相见。直觉告诉她,一定会有什么不寻常的事情发生。
于是,在所有人都不知情的情况下,高美男悄悄离开了演唱会现场,迅速回国,回到了她曾经非常熟悉的修道院,在那里,她见到了一个人。
准确地说,是一个黝黑的背影,伫立在午夜的黑暗中,像修道院前的雕像。那个背影用一种没有感情的冰冷语气说:“你来了。”
“你到底是谁,是你给我发的消息?”
“我是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现在要马上做出选择,你和你的哥哥,明天日出之前,必须死去一个,你准备让谁去死?”
“这么说……你是?”
“是的,正是我!”那个黝黑的背影转过身,露出狰狞的面孔。原来,他是死神,传说中的死神。
“既然你是死神,想要让谁死,不是很简单的事情么?”
“还不都是因为你,你当初为了患病的哥哥,代替他参加演出,感动了上帝,所以他才让我给你一次选择的机会。”
“那好吧,让我来告诉你选择的结果吧……”
第二天――
修道院前的白色雕像依然还在,泰京新禹和Jeremy在这里迎来了他们最重要的客人。仿佛穿过岁月和空间的阻隔,他们相遇了。
你上一次动笔写超过一千字是什么时候?早年因写字,多多少少磨出了些茧的手指侧面,是不是已经柔软了许多。相反,原本只有音乐家才可能生出茧的指尖,是否有那么点厚实了?
记者写稿子、作家写作、政府职员写报告、秘书整理会议记录、教师准备课堂讲义、工程师画设计图、毕业生写论文……如今,几乎所有脑力劳动者都是一台电脑一张桌子一天工作。就在今人越来越少书写的时候,可曾想到几百年前手写曾是一门很不错且相当重要的职业。
执“笔”为生:抄书师
时间来到六百多年前的14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的杰出代表、人文主义者、著名的《十日谈》作者薄伽丘,聘请了专业的抄书师从他的原稿另抄了一份自身近作的豪华版誊本,赠给了他的好朋友卡巴坎迪。这誊本完成已久,此前由于没想好献给谁,薄伽丘一直把它带在身边。
在那个年代,作家聘请一位抄书师是很普遍的事情。15世纪中叶古登堡等人为西方引入印刷术之前,图书行业业已存在,只不过规模小得多。而抄书师则是其中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在那时,拿起鹅毛笔,在羔犊皮上抄写,不仅仅可以养家糊口,在抄书坊里抄书更是份受人尊重的职业。
事实上,早在古埃及时期,就已经有抄书师了,那些受过书写和算术教育的师傅们拿起用芦苇、兽骨等制成的尖笔,以圣书体、僧侣体或世俗体的象形文字在纸莎草上记录了行政活动、经济活动和来自埃及下层百姓口中的或者来自其他国家的传说。此外,古埃及的那些纪念碑也是在他们的帮助下完成的。
古埃及文明之所以能被今人熟知,这些抄书师有着不可磨灭的功劳。抄书师的儿子们甫一出生,便和他们的父亲一样,被送到学校学习相关知识,然后子承父业。当时的抄书师是宫廷的成员,无需服兵役,并可免于繁重的体力劳动。
而更为人们所熟知的西欧手抄本演化史一般被区分为“修道院时代”和“俗世时代”。从罗马沦亡到12世纪,这七百年,抄书师们主要是修道院里的僧侣。因该时期书籍的文化被修道院和其他相关教会机构独占了。抄书是修道院团体规定的每日必须从事的数小时智识工作的重要项目之一。在修道院内的缮写室,这些僧侣们日复一日地抄写着弥撒经本、答唱咏与每日颂祷,为修道院教材和教会仪式用书提供稳定生产。
12世纪末13世纪初,新大学的创建和中产阶级的出现导致了社会与智识的变迁,催生了新的阅读群众。大学里,通过设立抄书坊,聘雇专业的抄书师,在学者、教师、学生和抄书师等工匠技师的专业合作下,教学所需的重要文本迅速价廉地复制起来。
而大学之外,律师、法庭的非神职顾问、政府官员、富商等,对与自身行业相关的法律、政治、科学书籍以及文学书、道德论著、浪漫小说与翻译书的需求,也使得抄书坊继走出修道院之后,走出了大学。
而随着15世纪中叶印刷术的快速发展,抄书师便被排字师所取代。通过抄书执“笔”为生于是慢慢退出了历史舞台,但另一种执“笔”为生,即写作却蓬勃地发展了起来。印刷术为世界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革,无论是对人文主义、宗教改革还是欧洲各国地方语言的发展而言。书籍的种类和数量飞速增长,报刊被发明。识字的能力从修道院走向了俗世,走向了更广大的群众。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用笔记录、用笔写信交流,乃至用笔写作为生。书写已成为一种本能。
当书信已成往事
手写书信在古人的生活中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身处两地的亲朋好友通过手写的书信来保持联络,而恋人更是借助于信纸和纸上饱含浓情的墨迹来抒发彼此的爱恋和想念。
当通过邮差或帮忙送信的伙计那儿拿到多少有点分量的信件,看到信封上精心书写的收信人名字时,人们便迫不及待地想找个能够独处的地方打开信。看到里面熟悉的笔迹,闻到墨水的香味,指尖触碰着信纸,然后看着这些经过反复思考和改写的文字。此时此刻,收信人和写信人的距离是那么的远,又是那样的近。
1667年岁末,27岁的葡萄牙修女玛丽安娜,在情人夏密伊奉召回法替国王打仗后,看着物是人非的礼拜堂长廊,回到充满回忆的小房舍,坐在漆黑的房间,执起笔,抒发自己的痛苦:
“啊!你上一封信让我的心陷入了一种奇异状态:飞快跃动叫嚣着,似乎挣扎要冲出身体奔向你;我被如此炽烈的感情所击倒,足足有三个多小时失去了意识与感觉;我阻止自己回到那个不是为你而活的人生;最后,我看见了光,不禁窃喜,我终于要为爱而死了;同时又松了一口气,庆幸自己用不着目睹自己的心因你离去而被痛苦撕裂!”
玛丽安娜又在来年写了四封浓烈而绝望的长信。1669年,巴黎一家知名书商出版了一本书名为《葡萄牙情书》的袖珍书,收录的正是玛丽安娜的这五封信件。巴黎人为之惊艳,书籍甫一问世,便被抢购一空。这可窥17世纪法国巅峰时期无拘无束浪荡生活的书信集,虽不断被人质疑真实性,但我们不难看到书信作为情感表达的重要方式,在人类生活中的存在和分量。
除了表达炽烈的爱恋和撕心裂肺的痛苦,书信当然也承载着人们更为平淡更为日常的交流。还是17世纪,在法国里昂,当时在出版业独领的书商罗伦・阿尼松在1670年写给儿子的家书中,满是自己作为父亲,同时也是作为前辈书商的谆谆教诲:“我亲爱的儿:若不是收到你从阿姆斯特丹寄来的信,我还以为你在法兰克福到安特卫普这段,中途没有停下来。路过科隆之时,你没有拜访任何人,可惜了这座城镇;比起你这趟经过的其他地方,那里供人交易或采购的书本可要充裕得多。”
无数的信件,正如无数作家的写作手稿那样成为后人研究的珍贵资料。阿尼松的这封信帮助了著名印刷史学者马尔坦,让他得知,17世纪的书商在洽公旅行当中,有哪些事非办不可,也让他知道了当时书商们游走于欧洲各地来亲自敲定生意的必要性。而在第二十届香港书展上展出的张爱玲《小团圆》的手稿,更是让读者有机会看到她创作时的修改经过和心路历程。
不用多久,只需往前追溯几十年,人们对好朋友的笔迹都是极其熟悉的。《失落的墨水》一书作者菲利普・亨塞表示,当他意识到自己对好朋友的笔迹一无所知时,他感到友谊中一些至关重要的东西失落了。好朋友写的字究竟是清晰的还是潦草的、是倾斜的还是竖直的、是优雅的还是乱糟糟的?就在那时他感受到人类不仅仅失掉了纸和笔,更是失掉了熟识彼此的一座美好的桥梁。
一封用心手写的书信可以称得上是艺术品。不仅仅因其可触摸到,更因其深思熟虑、因其完整性,这为灵魂之间的交流打开了一扇窗。而以键盘、触摸屏和互联网为载体的即时通信在为人类带来了极度方便的同时,也使得情感交流随着方式的碎片化而变得碎片化。你一句我一句,我们还没来得及细看对方的话,也还来不及细想,就急急忙忙地回复了。
满怀期待,每日查看邮筒,然后触摸到等待已久的信件,充满喜悦地读上一遍又一遍,再小心翼翼地保存起来,直到几十年后,儿孙在整理遗物时,那些尘封已久的故事又被再次阅读,这样的美好已成为往事。
我们的后代想来不会在我们去世后还一一翻看那一个个早已被技术淘汰的硬盘、变换了若干地址的电子邮件、无数个不知道已身在何处还是否能使用的手机、当然还有那些平均寿命不过若干岁的社交网站ID。更何况他们也未必知道我们那数不清的账号和密码。原本可触摸的堆在箱子里的纸张和上面的笔迹已变成浩瀚缥缈的互联网中的尘埃。
嘿!打字机
虽说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代表的新技术大规模地促成了键盘取尖,但手写最开始走向失落的痕迹需追溯到一个半世纪前。19世纪60年代,打字机被发明了。
自此开始,在职业写作和商务通信方面,键盘开始逐渐变得在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这很大程度上促成了手写在职业领域的消逝。但是,就私人领域而言,人们记日记、给彼此写信、学生课堂记笔记、老师上课写板书等等,手写还是不可取代的。
不过雷明顿最开始销售打字机的时候,并没有想到以后人们会直接用打字机来写作。当时公司的预想是作家口述,女打字员用打字机把内容打出来。因此当时的肖尔斯和格利登型,即雷明顿1号打字机上面印有许多漂亮的花饰。而后来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地位迅速提升的女性,在进入职场后的第一份工作往往也是打字员,或者以打字等工作为主的秘书。
但是制造商没有想到的情况却真真实实发生了,许多职业作家开始直接用打字机进行创作,执“笔”为生正式走向尾声。正如马克・吐温在自传中说到的,他是第一位将打字版稿件交给出版商的重要作家。那是1883年的《密西西比河上》。
欧内斯特・海明威当年则喜欢站在置于书架上的打字机前写作。这台皇家牌打字机至今依然摆放在海明威生前曾居住生活的,位于哈瓦那城外的“望山庄”的书架上。
“垮掉的一代”代表人物杰克・克鲁亚克更是个打字好手,他每分钟可以打出100字来。习惯轻松的电脑键盘打字的我们可能并不觉得有什么,但笨重的打字机键盘敲击起来并不是那么容易的。克鲁亚克写作《在路上》的时候在打字机上装了卷轴打字纸,这样写作思路就不会被换纸的过程所打断。写作开始两周后,克鲁亚克用打字机写出了一整段没有空行的长达一百二十英尺的“段落”。正因此,才有了杜鲁门・卡波特那著名的批评:“那不是写作,那是打字。”
职业作家们是如此喜爱打字机,以至于到了计算机时代,依然有作家对其情有独钟。出生于1948年的科幻小说家威廉・吉布森一直用着他那台爱马仕2000老式打字机,正是用这台打字机,吉布森写出了著名的赛伯朋克作品《神经浪游者》。直到后来打字机出现了机械故障,而坏掉的零部件又无处可换,这才使得他不得不换了台苹果IIc。
而美国传奇作家兼记者亨特・汤普森更是直至2005年开枪自杀,都被外界认为一直用摆放在家中厨房的打字机为ESPN网站撰写《嘿!乡巴佬》专栏文章。
作家们对打字机的热爱,使得我们越来越难以得知他们的笔迹。但也有像王安忆这样的作家,直至今日还在坚持手写文章,“电脑打字与速度有关,但写作不需要速度,只是一个脑力劳动。”而这个脑力劳动,正是依靠着手写保留了它所有的存在痕迹。毕竟,敲击键盘的时候,“Delete”键删掉的不仅仅是我们不想要的片段,更是我们的思考过程。
智能输入法一代
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打字机时代,使得人们开始在职业领域用键盘代替手写。但是打字机本身的机械性,使得不论后期出现了多少纠错技术,在修改的时候还是难免需要手写。
但是等到20世纪80年代,伴随着个人计算机和文字处理系统的出现,在职业领域乃至私人领域,无论是撰写还是修改,键盘开始全面取代手写。至此,手写迈入了快速消逝的年代。
而21世纪开始,便携的笔记本电脑乃至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普及,更使得键盘和触摸屏在职业和私人领域全面吞噬原有的手写。
许多孩子这辈子从未手写过一封书信,可却能够自如地运用社交网站和好友互动。生活在这个智能输入法年代,各色各样的智能输入、拼写自动纠错功能和在线词典使得学生越来越难以独立写出正确的字来。各式各样的拼写错误、标点使用错误和语法错误层出不穷。
《有毒的童年》作者苏・帕尔默说:“儿童若是不写信也不收信,那么他们将错过关键的能力培养机会!手写付出的努力对于儿童来说非常重要。拿着铅笔费力地在纸上书写,思考着表达的最佳用词,纠结着拼写和标点,虽然很辛苦但绝对值得。因为只有通过这样的练习,我们才能真正地识字,而识字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
学生们由于缺乏练习,不但拼写、标点和语法等书写能力大幅度下降,手写出来的字也是越来越潦草和难以辨认。出于改卷的考虑,英国初中毕业考中,写字有困难的学生可以申请帮助。会有成人来充当抄写员,帮着那些一分钟内写不出十个单词的学生把答案写出来。
在美国,自从2010年开始,已有45个州开始采用共同核心标准。该标准不强制要求学校教授有助于快速记笔记和写作的快速手写课程,各州可自行决定是否教授。
与之相反,该标准要求学生在四年级时能够掌握熟练的打字技能,标准里有如下规定:“在成年人的帮助和指导下,使用包括互联网在内的技术,完成并文章;并能够同他人在网上互动和沟通;在短时间内能够熟练地打出至少一页纸的文字。”
在教室里,越来越多的学生用笔记本电脑或平板电脑记笔记,传统的纸质笔记本和钢笔被逐渐取代了。学生们不再像他们的父辈祖辈那样用笔写信,而是通过各种社交网站、电子邮件和即时通信工具。这不能怪学生,连现在的老师们也越来越少使用板书,幻灯片早已成为课堂标配。教师带着学生一个个字写出来句子,一行行推导出来公式也几乎成为历史。
进入市区,漫步在那些幽静的街巷,那些饱经风霜的多姿多态的古老建筑,大红的屋顶,土黄色的、红色的、乳白色的墙壁,拱形的窗门、石砌的柱廊、摆满鲜花的阳台,以及那些穿着朴素、憨厚朴实的居民,使你仿佛置身于中世纪的梦境。历来有许多诗人和画家,吟诗作画,赞颂维罗纳的美。英国作家狄更斯称它是“可爱的维罗纳”。
维罗纳是一座历史名城。它所处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从中欧南下罗马,这里是必经之路。它还是东去威尼斯、西到米兰的要站,向来有“意大利北方门户”之称。早在古罗马时代,此地就建立了繁荣的市集,曾辉煌一时。进入中世纪,又扩展为北意大利的共和城邦。13到14世纪时,由斯卡利杰家族执政。在他们的保护下,文化艺术逐渐开花结果。漫长的历史给这座城市留下许多文物古迹,供人凭吊。此外,这里还流传着一些动人的传说和故事,使古城更蒙上一层迷人的色彩。
英国伟大的剧作家莎士比亚,就曾以维罗纳为背景,写下不朽的名剧《罗密欧与朱丽叶》。故事的梗概是:在13世纪的维罗纳,青年罗密欧与朱丽叶在一次化妆晚会上邂逅相遇,一见钟情。他们在一位好心的神父帮助之下,秘密举行了婚礼。但因为他俩生在两个有世仇的贵族家庭而遭到家庭的反对,最终先后自杀,酿成悲剧。这个十分动人的欧洲爱情故事,就像中国的《梁山伯与祝英台》一样,被人们到处传颂,经久不衰。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故事不但已成为世界文学史的著名典故,而且也成为维罗纳城的一件美谈。
本来,文学典型并不一定完全是真人真事。可是维罗纳人却相信莎翁这一剧作情节千真万确,并以作为这对情侣的乡亲而自豪。在这里,人们会指给你好几处据说与这一殉情故事有关的古迹。
市中心埃尔巴广场附近,有一条并不很大的街道叫卡佩洛。这条街的27号,相传就是女主角朱丽叶的故居。这是一个典型的中世纪楼房院落。院内一尊朱丽叶青铜塑像,亭亭玉立,深情而又略带哀怨,似乎仍在期待罗密欧的翩翩来临。铜像左上方,即是莎翁笔下那座有名的大理石阳台。据说,当年罗密欧就是攀上这个阳台与朱丽叶共诉衷肠的。
男主角罗密欧的家在斯卡利杰雷街4号,离朱丽叶的故居并不远。这是一幢相当古老的房屋。墙壁破旧,大门紧闭。只有门口上方的一块石碑才能使人辨认出是他的故居,上面刻有莎士比亚写的悲剧中的台词:“噢!罗密欧,你在哪里?……”
另一处必须去看的地方是朱丽叶之墓。它靠近阿莱亚尔迪桥。这里风景优美,周围花草丛生,树木繁多。朱丽叶的墓地就在一所修道院里。当年,朱丽叶和罗密欧相爱之后,在神父的帮助下,他俩就在这个修道院里秘密地举行了婚礼。后来,这对情人也是以剑刎颈死在这里的。地下室里,停放着一口粉红色大理石棺,据说,朱丽叶死后被安葬于此,其实这只是一口空棺,连石棺盖都不见了,但人们愿意信以为真,前来献花的人流络绎不绝。二楼有一间比较豪华的厅室,是供当代青年男女举行婚礼的。这也正是罗密欧与朱丽叶举行结婚仪式的地方。无数来自各国的情侣在此举办婚庆,发誓要像罗密欧与朱丽叶一样忠实于爱情。这种结婚方式倒也充满另一番情趣。
除了这些古迹以外,维罗纳还有许多历史和艺术价值不菲的名胜,如中世纪古堡、圣哉诺教堂、斯卡利杰陵墓以及埃尔巴广场和统治广场周围的高塔、宫殿、敞廊等等,而名气最大的则要数古罗马留下的露天竞技场。
这个竞技场兴建于公元一世纪初期,用大理石和红砖砌成。它像罗马竞技场一样是椭圆形的,长轴为138米,短轴109米,周围一圈上下两层各有74个拱形门洞。内部设阶梯形看台,共44排,可容2.5万人。以其大小容量来说,仅次于罗马竞技场,故此为全世界第二大古代露天剧场。但保存至今而仍能使用者,则非它莫属了,因罗马竞技场早已成为历史废墟,只供游人凭吊而无法举行任何庆典了。
现在,维罗纳竞技场经常用于举办该城的商品交易会,夏天则举办歌剧演出。竞技场的一端作舞台,其余三面和底部为观众席。演出时,全场灯光熄灭,观众席上亮起无数只蜡烛,犹如晴天夜晚的点点繁星。场面非常壮观,与一般歌剧院相比,另有一番情调。
关键词 导言 生物教学 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9 文献标识码:A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这就说明了做任何事,有良好的开端的重要性。精彩的课堂导语,犹如一把开启新课的金钥匙,往往给学生带来新异亲切的感觉,不仅使学生迅速地集中注意力参与学习活动,而且把学习当成一种需要,愉快地进入学习新知的情境。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过:“注意,是我们心灵的唯一门口,意识中的一切,必然都要经过它才能进来。”因此,要完成一堂课的教学任务,就必须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要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就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必须精心设计教学方案。那么用生动巧妙的导言参与设计教学方案,就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一堂课要有好的开头,就如同一出戏要演好序幕一样重要。要使学生对新的生物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愿意去学,去钻,如何导入是关键。精炼、生动、富有情趣的导言,能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如何才能设计出生动、巧妙的导言呢?我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归纳总结了以下几种:
1通过复习旧知识的方式导入新课
子曰“温故而知新”,从学生的认知结构本身入手,从旧知识导入新知识,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从而有效促使学生的认知行为或认知技能发生改变,明确探索的目标,这是生物学教学最常用的导言形式。生物学科的知识逻辑性很强,新知识都是从旧知识中发展而来的,在讲授新知识之前,首先组织学生复习旧知识,对旧教材中重要问题,特别是对旧教材中与新知识有密切联系的问题加以概括,从新旧知识的紧密联系中,抓住新旧知识的不同点,合乎逻辑地提出即将研究的问题。这样做不仅使学生明确了本节课的学习目的、任务和重点,而且也能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好奇心,产生积极寻找问题答案的强烈欲望。教师在导言中运用新旧知识联系的方法,能使学生从已知的领域进入到未知的新知识境界,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去获取新知识的兴趣,从而产生探求新知识的强烈欲望。例如:在讲授《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一课时,先复习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中植物细胞融合,成功培养出同时具备两种植物的遗传特性的个体,强调了植物细胞融合的方法有PEG、离心、电激,同时提出动物细胞融合的方法是否相同?是否也可以成功培养出同时具备两种动物的遗传特性的个体?这样的导言生动有趣,又可使学生掌握问题的实质,给学生学习新知识打好基础。
2利用直观演示,让学生从观察实物和教具的方式导入新课
直观演示法,即学生通过观察实物、模型、幻灯片、录像等教学过程,获得一定量的与该节课教授内容相关的感性知识。这种方法既能刺激学生感官,又能使他们通过观察发现问题,产生解决问题的冲动,从而可以充满好奇心地参与到对新知识的探索活动中来。例如:在讲授《植物具有向光性》一课时,教师先让学生观察放在窗台上的一盆吊兰,这盆吊兰已经在该环境下生长了足够时间。在观察时,提示学生观察的重点以及要探究的问题:放在窗台上的吊兰生长状况有何特点?这个特点对植物有何意义? 通过观察学生得出植物具有向光性的结论,并能产生探究植物向光性内在原因的学习需求,带着类似问题进入新课。在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的状态下,学习效果当然会更好。这种导言的导入法,是让学生在观察实物的过程中,既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又突出了重点,很自然地为后边讲授新课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必然会获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3利用实验操作的方法导入新课
教学的任务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本领和生物学技能。因此,教师的教是为了以后的不教,也就是不仅让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会学。所以,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实验及操作,通过观察和分析,使学生发现规律,从而获得新知识、学到了技能。教师巧妙地设计一些小的实验或练习,指出一些现象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和分析,进行归纳总结,从而得出结论就是本节课要讲的主要内容,因而课题随之被揭示出来。这种导入新课的方法,能帮助学生认识抽象的知识,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同时学生通过实验操作,既动脑又动手,使心智技能和动作技能协同活动,促M发展。例如:在讲授《探究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一课时,教师首先准备好三个小烧杯,其中一杯放浓盐水,一杯清水,一杯不放任何东西,然后把新鲜的萝卜切成大小相同的长条,分别放入三个烧杯中。在上课时取出三块萝卜条,请学生观察萝卜的形态、大小,用手分别捏捏它们的硬度,再请一位学生量一下长度的变化。然后问原来二块形状、大小、硬度均相同的萝卜,怎么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呢?请学生根据烧杯里放的东西思考一下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这样的“导言”,既吸引了学生的目光,也有效地锻炼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4从生产生活实际出发导入新课,启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生产中和实际生活中有不少现象,人们往往都能感觉它而不能理解它。一旦把它上升到理论的高度便能引起浓厚的兴趣。教师利用这种心理因素,使许多问题都可以从学生亲身经历过的实际问题或本身的生理现象导入课题。通过学生生活中熟悉的事例或自身的生理现象引入新课,能使学生有一种亲切感和实用感,也容易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这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例如:在学习细胞大小时,首先让学生来做一道计算题:一个直径为25cm的篮球和一个直径为4cm的乒乓球,他们各自的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分别是多少?通过计算,学生能通过类比得出:体积越小的生物,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就越大。它们与外界的物质交换速度就越快,新陈代谢也就越明显,因此引出细胞不能无限张大这一内容,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通过类似的学习能让学生逐渐加强学科间的联系,是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
5以讲故事的方式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
设计符合中学生心理特点的小故事,可以牢牢抓住学生的心,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例如:在学习遗传规律时,我通过下面的故事导入:19世纪中期,在奥地利的一所修道院里,有一位叫孟德尔的年轻人。他从小喜爱自然科学,由于家境贫寒,21岁便做了修道士。后来他进入维也纳大学进修自然科学和数学,回修道院后,他利用修道院的一小块园地,种植了豌豆、山柳菊、玉米多种植物,进行杂交试验,潜心研究了8年。其中豌豆的杂交试验非常成功,并因此而发现了生物遗传规律。大家想一想为什么用豌豆做试验就容易取得成功?孟德尔是怎样设计、解释、验证试验的呢?从而进入遗传规律的学习。利用这种导言形式教师的语言应该极富感染力。无论是讲富有激情的生物学发现史,还是对唯心主义的批判,教师都要感情充沛,富于激情,语言的情感色彩应该十分鲜明,语言既要清新流畅,条理清楚,又要娓娓动听,形象感人,使每句话都充满激情和力量。这样的教学语言,才最能拨动学生的心弦,使他们产生共鸣,激起强烈的学习兴趣,求知欲和思想上的进取心。
在教学中,学生如何真正成为主体,学生怎样真正实现主体参与,在某种意义上讲,不仅仅取决于把舞台让给学生,还在于教师如何去成功引导。导言的使用能唤起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让学生产生学习的愿望和动力。但切记要精炼,不要罗嗦,突出一个“导”字。而且无论使用何种方法导入新课,都不宜喧宾夺主,冲淡教学内容。导入得当,可以更好的提高课堂效率,更好地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参考文献
[1] 宋作吉.多方位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J].中学生物教学,1998.
[2] 胡继飞,郑晓蕙,林萍,等.生物学心理教育学[M].广东教育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