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重阳登高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节,也是“老人节”,以消灾和企盼健康长寿为主旨,是我国传统的祈寿节日,有登高避祸、饮酒祈福、佩戴茱萸、吃重阳糕等习俗。重阳登高,寄寓了思乡人的抑郁感情,对于中老年人而言,也未尝不是一种很好的体疗方法。
秋日登高益处多
据研究测定,一个人静坐1小时消耗的能量为100千卡,快跑时消耗600千卡,而爬山则要消耗能量近1000千卡。由于消耗的能量大,人体新陈代谢加快,心跳和血液循环加快,肺活量明显增加,从而使身体各部位获得更多的营养物质和氧气。
爬山是一种整体的协调运动。在爬山过程中,可以使下肢肌肉、骨骼,膝、踝等关节得到很好的锻炼,增强下肢肌肉的力量和耐受性,改善髋、膝、踝等关节和韧带的灵活性和柔韧性,提高神经系统的灵敏性。
山林大气中的飘尘和污染物比平地少,而且氢离子含量很多,大气压降低,能促进人体生理发生变化,对哮喘等多种上呼吸道疾病起到积极的辅助治疗作用。
患有神经衰弱、慢性胃炎、高血压、冠心病、气管炎、盆腔炎等慢性病的病人,在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配合适当的登高锻炼,可以提高治疗效果。
量力而行登高乐
秋日登高,体力和能量消耗较大,要掌握好运动量。在途中感到吃力时,可休息片刻。老年人和体质较弱者,爬山时不要急功冒进,宜缓缓攀登,累了就休息,欣赏欣赏周围的景物,及时补充水分和维生素,以免体力不支而虚脱。高血压、冠心病及其他慢性病患者更应注意量力而行,免生不测。
注意气温的变化。山的高度每升高150米,气温将下降1℃。因此,在登山休息时,应把途中脱下的衣服穿上,以免着凉感冒。尤其是在高山上过夜的人们,更要注意防寒保暖,因为这时秋风扑面,高处不胜寒。
患有心脑血管疾病、肺气肿、支气管炎的中老年人,经检查代偿功能良好者,可参加轻微的登山活动。倘若代偿功能不佳者,则不应勉强去登山,以免发生意外。
重阳节登高的寓意重阳之所以要登高,据魏文帝《与钟繇书》说是:“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这是以重阳含有长久的意思,因此值得“享宴高会”的说法。
重阳节登高来历重阳日 登高辟邪气
古人偏要定在九月九日登高呢?这也有一种说法。因为重九是一“阳”登勤之日,地气上升,天气下降,古人为了避免接触不正之气,所以才登高以避邪气。这种税法不免牵强附会,然而,九月九正值仲秋时节,秋高气爽,登高远望,啸咏骋怀,活动筋骨,所以,人们于重阳登高,在时令上是最合适不过的。
桓景带领乡民登高避灾
后汉时代有名的仙人费长房,有一天对他的弟子桓景说:“九月九日,你的家人将有灾难,如果你带了全家打小,人人用红袋盛茱萸,挂在手臂上,登高饮酒,便能避祸消灾了。”桓景届时果然照师傅所说,全家上山游玩,等到傍晚回家一看,只见所有的鸡,狗,牛,羊等家禽,家畜;全部死光。他这才明白,原来这些家禽家畜,作了他们全家大小的替死鬼了。桓景避灾之说,虽为神话,然而后世之人却代代相传,并视九月九为登高避灾、饮酒聚会之期,久之乃渐渐成为我国的特殊风俗。
古人有山岳崇拜情结 登山祈福
有人提出,登高其实是源于古人对山岳的崇拜。《礼记·祭法》记载:“山林川谷丘陵,能出云,为风雨,见怪物,皆曰神。”古代先民生存环境极其艰苦,大多依靠采集和狩猎谋生。大山中生长的各种植物、隐栖的飞禽走兽以及潺潺溪流,使人类才得以生存繁衍。如果逢高温干旱,山间密林可避高温炙烤;洪水袭来,攀上高山可躲灭顶之灾。此外,古人认为山上云雾缭绕,为呼风雨唤雷电之神龙所居。而且,高山的雷电可以带来火种,利用火可以吃到化腥臊的熟食。因此,古人对山既敬畏又充满崇拜,“登山祈福”的习俗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已流行开来。持此观点的人还将“崇”字本身作为旁证:崇,形声字,从山,宗声。崇拜之“崇”原本就是对山岳而言,因为“山”即高山,“宗”为神圣。以“宗”喻“山”或以“山”喻“宗”,都蕴含有尊崇、敬畏之意。
登高“辞青”说
登高“辞青”的说法则源于大自然中的节气。重阳为秋节,节后天气渐凉,草木开始凋零,重阳节登山“辞青”与古人在阳春三月春游“踏青”相对应。清代潘荣陛编撰的《帝京岁时纪胜》记载:“(重阳)有治看携酌于各门郊外痛饮终日,谓之‘辞青’。”
重阳节登高注意事项预防突发常见疾病。人老身先老,难免有些小毛病,但这出游的时候,忽略这些身体上的小毛病是很不明智的。在此小编强烈建议老年人出游需带上常备用药。尤其是老年慢性疾病患者,除了带日常服用的药物外,还必须准备一些特殊的急救用药。
预防感冒。感冒看似小病,但人在感冒期间身体免疫能力急剧下降,对于老年人讲,很可能引起相关的并发症。气候变化无常,时风时雨。至此,锦江之星提醒您外出时要备足衣服,携带雨具,鞋袜大小合适,不宜坐阴冷潮湿的石地上,防止雨淋,登山下坡切勿迎风而立,避免受凉致病。在出游时如遇雨受凉,到家后可用生姜、葱头加红糖适量,用水煎热服,以驱风散寒。睡前用热水洗脚,睡时脚部适度垫高,以促进足部血液循环,尽快消除疲劳。
出了校门,我和妈妈打了电话,妈妈很担心我的安全问题,但我坚决要去,眼看我要放弃时,妈妈竟然同意我去了,我欣喜若狂,姐姐还给我五块钱,准备给我买水喝的。
我们出发了,一路上又说又笑,风景优美,我们六个人不一会便走到了南山,我们六个指的是:又高有大的凌远峥,风趣幽默的庄峻生,机灵搞怪的郑海添,废话多多的曾庆泉,一路上不爱和他们说话的卢球鹏,加上沉沉默默的我,他们一路上尽聊一些无聊的话题,我和卢秋鹏没理他们。
“哇,好高的山啊。”我叫道。我们走上楼梯,似乎有走不完的楼梯一样,慢无目的走下去,而且路上人山人海,非常地拥挤,“我们不能走散,散了就找不到了啊。”同学们和我异口同声。我们到了一个亭里,好不容易休息一下,又要走了啊,旁边的全是茂密的树林,还有刻在墙上的“医药秘籍”我们看都看不懂,幽默风趣的庄峻生还摆起太极拳,周围的人都大笑了起来,我也笑了,一个亭两个亭……似乎我出现了幻觉,怎么站也站不稳啊,还有的人面前出现了汉堡包!真是馋死人了,可是,晚霞落了,太阳伯伯和月亮姐姐换班了,在五点半钟的时间,竟然出现了月亮,真是稀奇!过了大概50分钟,终于爬完了一座山了,我们终于到山顶了,我们高兴的欢呼,“只有育才一小的6名小同学来喔。”我说。我们也骄傲的,到了导航台了,我们向一个姐姐借了手机,打个各自家长的电话,又一次辛苦的路程开始了,我们准备下了。
我又累口又干,放慢了脚步,“别放慢了,都已经6点20分了。”凌远峥焦急说道。我们又一次加快了我们的脚步。旁边的阿姨叔叔看到我们小学生自己爬山,又很佩服,一路上这样的话多多,使我们信心倍增,虽然我们几个老是不断的摔倒,但又站起来了,我们想道:“连1岁的小bb也来爬山,我们怎么可以输他。”
苏州重阳节民俗活动有哪些
品蟹秋风起
重阳吃蟹是老习俗了,尤其是在苏州,濒临太湖,又涵阳澄湖,好水出好蟹。不过只有等到重阳时捕捉上来的才是上品,十足矫健,膏脂肥满。正因了这天时地利,所以相比别处,在苏州,重阳吃蟹倒是一件大事了。
大闸蟹好吃,只是吃相未免差了些,费事倒心甘情愿,但吃不干净却是一桩憾事!所以,既要文明风雅又想满足饕餮食欲的苏州人发明了一套专门吃蟹的小工具蟹八件。
圆头剪、圆腰锤、长柄斧、镊子、钎子等轮番上阵,敲敲打打,或剔或吮,好似在弹奏一首抑扬顿挫的食蟹曲。如此一来,吃蟹不仅是美食,也是雅事,不禁也给重阳这个节日增添了一脉独特的饮食文化。
吃糕祝愿子女百事俱高
苏州人在重阳节这天吃重阳糕,除了糕本身好吃外,更重要的是因为重阳糕本身有着美好的寓意。
民间传说重阳节登高可以避灾,但苏州人是平原地区,山既不多也不高,加上很多老年人腿脚不方便,很难登山。
由于糕和高同音,于是人们就想出了一个办法,制作一块具有象征意义的糕,同时还在上面插上小旗,称为花旗糕,表示登高消了灾。除了消灾之说,重阳糕还有祝愿儿女百事俱高的美好含义。
苏州重阳登高的由来
据说春秋时吴王夫差就在重阳节登吴山临风远望,于是重阳登高也成了苏州人的一个老习俗。这儿虽是江南水乡,倒也有几座诗情画意的山。
登高的起源本是为了躲避灾祸,不过在福地苏州,吴地的人们自古就是把它当成一种文化活动来进行。
秋风送爽的日子里,唐伯虎就曾约了文征明、祝枝山等才子登临虎丘,远眺山清水秀,稻花飘香,怎能不令人心生愉悦?兴至酣处再赋诗一首,这种风俗至今仍然延续在苏州文人圈中。
苏州人对登高实在是喜欢极了,常常万人空巷,倾城而出,虎丘曾几无容膝之地,天平山、灵岩山、穹窿山都是苏州人的登高热门地,来不及出城的百姓就只好登一登城内的北寺塔解解馋了。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重阳节,中国的传统佳节。如果说春节代表的是欢庆过年,中秋节代表的是人月两团圆,那么重阳节这个气氛浓厚的节日,似乎被王维这首脍炙人口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诠释成了:思念,祈福。我们身处异乡的岳阳游子们,不仅可以在西方节日中充分宣扬我们年轻人的活力和热情,也重视在中国的传统佳节,乡亲们相聚在一起,用登高祈福这样的传统方式来释放我们对故乡对亲人思念的情怀。
200*年10月29日晚,重阳节的前一天,本群联合群1、群2、群3的乡亲们,举行重阳节白云山登高活动。晚上9点云台花园准时集合后,一行20多人浩浩荡荡前行。由于广州历来有重阳节前日登高至凌晨的传统,故节日的白云山此时已是人山人海。人们手中拿着象征转运的风车,戴着闪光的荧光灯,到处欢歌笑语,节日的白云山流光溢彩,注定是一个不眠之夜。我们一同上山,团结友爱,步调一致,爬得快的JMS过一段时间就驻足等“落后分子”,同时我们时刻清点人数,并不时休息留影,终于,经过将近4个小时的跋涉,终于到达了山顶公园处。这时,已经是凌晨一点了,重阳节也正式到来。
在调整队伍后(有一部分JMS由于特殊原因要回家),剩下的17人继续前行往白云山最高峰——魔星岭出发!这时,上山的人越来越多,路也越来越窄,我们只能跟随人群小踏步的前行了。平时只需要半个多小时的路程,我们走了整整一个半钟头。并且由于安全问题,山顶也不允许逗留,一分钟都不行,于是我们只是在那最高顶点走过一圈,就匆匆下山。但是这用一晚上辛苦成全的一瞬间,却带给了我们最美好的回忆和感动。
接下来,是走下山的路。上山容易下山难,并且由于道路管制,我们要走一条很远的路下山,后来走的小路甚至没有路灯,只有靠手电筒发出的微弱光亮。大家继续发扬团结友爱的精神,互相帮助,终于在凌晨4点,全部安全下山。在山脚小吃了一顿烧烤后,本次活动也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