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刀刀狗语录

刀刀狗语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刀刀狗语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刀刀狗语录范文第1篇

表1和表2分别为我校2005年和2008年课程体系改革后的课程体系构成及学分分配比例。从表中可以看出,2005年教学课程体系由理论教学和集中实践环节构成,其中理论部分包括人文社科、公共基础、专业课程和拓宽部分;实践部分包括基本实验、提高型实验、创新性实验和集中实践环节。根据改革思路,以“宽口径、大土木”为理念,于2008年对教学课程体系进行大幅调动,如表2所列。本专业的学生,第一至第三学年的课程全部相同,第四年分专业教学,即进行专业课程教学。同时,为了解决学生专业知识面窄的问题,在第四学年开设各专业平台课,学生科自主选择课程,以了解道路与铁道工程的相关知识。通识教育选修课程至少完成10学分,其他任选课则要求完成7学分。通过此次课程体系改革,在增加教学内容的同时,总学分比2005年减少了7%。同时,相比2005年,学位课和必修课学分均有所降低,而选修课则增加了17%,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课程,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2新理论和技术的融合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将新的技术和理论融入到教学、实习、试验以及毕业设计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为“大土木”创新型人才服务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例如,在教学中,教师首先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讲授基本知识,然后参观铁路线路教学沙盘、道岔模型等,生动地展现桥、涵、隧、路、轨道等内容,让学生对道路与铁道工程有一个初步认识,最后通过现场的认识实习,达到教学目标。又如,在毕业设计环节,增加科研类设计题目,让学生参与到教师的科研课题当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挖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通过毕业设计,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现阶段应用的新技术和新理论,并锻炼学生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三维立体化教学资源的建设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高等学校教学资源建设正在从传统的纸质和黑板教学方式向数字化、电子化方式转变,形成了以纸质和数字化相结合的三维立体化教学资源。三维立体化教学资源为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素材,高校教师如何合理利用,使之成为教学过程中的左右臂膀,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是我们研究的方向。首先,建立以国家级教材《高速铁路技术》、《路基路面工程》为核心,以电子教案、电子图书、CAI课件、试题库、资料库为补充的立体化教材,构建教师—学生—企业的无缝连接教学模式,共同完成学生工程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大幅提升。克服以往教材形式单一的缺陷,满足现代学习者多种学习方式的要求,促进优秀教学资源的有机整合与合理运用;其次,进一步完善省级精品课程《铁道工程》和《路基路面工程》的网络课件,两门省级精品课程的网络课件的进一步完善,使得学生有了更丰富的立体化教学资源,为学生课外自主学习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4加强教学团队建设

以学术带头人引领,教师成员协作的模式开展道路与铁道工程课程群教学团队建设,团队各成员应积极树立以科研促教学的意识,加强定期合作交流,将自己的科研成果、体会、创新思维等渗透到教学、讲座等培养环节。首先,教学团队成员将科研成果进行转化,引入到课堂教学当中,以启发、引导的方式,使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次,团队成员借助论坛、讲座、网络等平台将科研成果传递给学生,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5结束语

刀刀狗语录范文第2篇

关键词:道路桥梁;结构病害;原则;加固措施

引言:道路桥梁一般都包括路基、路面、桥梁、隧道等部分,其结构一般是混凝土结构,在施工以及长期使用过程中会产生一些病害,如果不能对这些病害进行及时的发现和处理,将会导致道路桥梁的使用性能受到很大影响。在道路桥梁结构病害的防治过程中要进行加固处理,保证道路桥梁结构的使用性能。

一、道路桥梁结构病害及其成因

1、路桥地基的不均匀沉降

地基不均匀沉降是引发路桥病害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地基不均匀沉降会使得路桥面各部位受力不均,从而导致裂缝的出现,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桥面的塌陷和桥梁的损毁。因此必须予以高度重视,通常地基出现不规则沉降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

(1)施工前勘探和设计的不科学

通常一个项目施工前都必须进行实地的地质勘探,并提出工程地质报告真实反应地段的地质情况,在此基础上再有工程设计师进行工程设计,作出设计图,这两项工作是紧密相连,缺一不可的,对于实际施工起到了基础性的作用,因此,一旦这两项工作没做到位,就很可能导致后期施工地基不稳,出现不均匀沉降。

(2)施工过程中的不规范

工程施工是工程建设的主体工序,因此必须在每一环予以重视,如果在施工环节中出现管理不善,偷工减料,甚至偏离工程设计初衷,则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工程质量,也就无法保证地基的稳固。

(3)周围环境的影响

由于一个地区可能有数个工程在施工,当周围工程打桩深挖不合理时,则很可能影响到本工程地基的稳固,从而导致地基的不均匀沉降。

2、锈蚀病害

钢筋锈蚀是影响桥梁结构寿命和安全的一个重要因素。钢筋锈蚀主要是发生了电化学反应。钢筋表面致密的氧化膜可使钢筋免受锈蚀。氧化膜的破坏直接导致了锈蚀的发生。混凝土的“碳化”、大气污染以及混凝土过高的cl-含量都使得混凝土中pH值下降,钢筋表面氧化膜处于酸性环境中,逐渐被腐蚀,这样氧化膜便被破坏了。对于以钢筋作为抗拉材料的混凝土桥梁来说,截面积的减小会直接影响结构的抗弯能力。钢筋锈蚀还会降低混凝土对钢筋的握裹力。锈蚀物外流,在结构表面形成锈迹,影响结构美观。由此可见,钢筋锈蚀对桥梁结构的危害十分严重,有时甚至是致命的。

3、桥面及伸缩缝

桥面呈波浪状,桥面铺装层裂缝及破碎现象甚为严重,在墩顶处及伸缩缝处裂缝尤其发达,以致破碎脱落。此类破坏是由车辆冲击荷载反复作用而产生。伸缩缝病害包括:伸缩缝本身的破坏损伤、锚固件损坏、接头周围部位后铺料的剥落、凹凸不平等,这些病害也成为伸缩缝处漏水的原因,从而加速支座和结构本身的恶化。造成伸缩缝损坏的原因有:设计考虑不周、施工质量差、养护不及时等。伸缩缝损坏后影响到路面,造成行车不平顺,增加不安全因素;如伸缩缝顶死,将使主梁损坏乃至报废;伸缩缝胶条破坏还会造成雨水下渗, 使支座及附近主梁部位产生钢筋锈蚀、混凝土剥落等一系列病害。

二、道路桥梁加固原则

桥梁作为道路交通的主要承载形式,其发展离不开道路桥梁工程施工技术水平的提高以及机械设备的不断完善。道路桥梁施工中所使用的材料、结构不同,将直接影响到桥梁的使用周期。施工企业只有严格遵循道路桥梁加固的原则,才能提高道路桥梁结构的稳定性及承载能力,降低成本及提高经济效益。

1、前期全面勘察

在进行道路桥梁加固设计前,施工企业必须先勘察及分析现有的工程结构,充分掌握道路桥梁的整体结构构造和性能后,对结构的承载力进行准确分析,然后确定最佳的加固方案。

2、最大化利用

对道路桥梁结构进行加固时,要防止在结构加固过程中对原结构产生破坏,应对其使用性能进行最大程度的提升,并检测现存构件的承载力及可靠性,尽可能地保留原有构件。

3、注重总体效应

尽管道路桥梁的加固只是对薄弱的组成构件进行加固,但还要分析完成结构加固之后的整体体系变化。因此,在进行桥梁结构加固之前,要对结构的整体情况做全面分析,确保桥梁结构的完整性。

三、桥梁加固增强技术

桥梁的增强改造可以分为裂缝修补和对桥梁结构的加固增强,下面介绍其特点及其适用的场合。

1、裂缝修补技术

裂缝修补的目的在于恢复结构物的防水性和耐久性,主要技术有:

(1)表面处理法

在微裂缝的表面涂抹填料及防水材料,以提高其防水性和耐久性。对于宽度发生变化的裂缝,要设法使用有伸缩性的材料。

(2)充填法

这是一种适合于修补较宽裂缝的方法,具体做法是沿裂缝凿一条深槽,然后在槽内嵌补各种粘结材料,如水泥砂浆、环氧砂浆、膨胀水泥砂浆、环氧树脂硅、沥青及各种化学补强剂等。

(3)表面喷涂法

喷浆修补是一种在经凿毛处理的裂缝表面,喷射一层密实而且粘度高的水泥砂浆保护层,来封闭裂缝的修补方法。喷浆前,需要把结构表面的剥离部分除去,再用水冲洗清洁,并在开始喷浆之前把基层湿润,然后再开始喷浆。

(4)粘结钢板封闭法

当钢筋o构件产生主拉应力裂缝时,可对裂缝先进行处理之后,再在裂缝处粘结钢板,并用膨胀螺栓对钢板加压。钢板粘结方向应和裂缝方向垂直。

2、道路桥梁加固的方法

(1)加大截面加固法

加大截面加固法是现在道路桥梁加固施工中运用比较成熟的方法,其主要运用在板桥与T梁桥的加固中。加大截面加固法可以通过加大主梁的高度与宽度、加厚桥面板等方式进行,其主要原理利用外表层混凝土层的加固到达加大截面面积的目的,或者利用配筋达到加固道路强度的目的,所以这种方法也被称为外包混凝土加固法。

(2)桥面铺装加固法

桥面铺装加固法主要包括局部修复凿补法、重新浇筑混凝土面板加固法和桥面补强层加固法。局部修复凿补法是对铺装层出现的碎裂、脱落、洞穴等进行局部修复的方法,这里要注意的是:修复前要先进行凿毛,而且凿毛要使骨料露出,然后再用水泥混凝土修补经润湿的孔,涂刷上粘结材料以加强新旧混凝土间的粘结性;重新浇筑混凝土面板加固法适合无法修补的桥面板,其方法是将原有的行车道铺装全部拆除,采用重新浇筑混凝土面板进行加固;桥面补强层加固法不但能达到修补的效果,还能增强梁板的抗弯能力,提高其承载力,其具体方法是在旧有桥面上重新加铺一层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补强层。

(3)灌缝胶灌注法

灌缝胶灌注法主要适用于梁体出现裂缝或者变形的情况。梁体出现问题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所以对于梁体结构危害的产生要十分注意。在桥梁的日常维护中,要十分注重桥梁的梁体。一旦发现梁体出现变形和裂缝,要及时报告并进行仔细的检查,制定合理的、科学的加固方案,并及时修筑。这种情况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灌缝胶灌注法,通过种植或粘贴钢筋等手段修补梁体,以达到提高道路桥梁梁体的抗弯能力的目的。

四、结束语

道路桥梁结构使我国交通运输系统中的重要基础设施,随着近年来工程建设的逐渐增多,道路桥梁结构的建设也逐渐变多,道路桥梁的施工以及使用中都可能出现很多病害现象,应该要对病害进行及时的处理,对结构进行加固处理,以提高道路桥梁结构的稳定性、安全性。

参考文献

[1]韩国良.道路桥梁结构病害及加固流程、技术设计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12).

刀刀狗语录范文第3篇

关键词:道路工程;小构件;质量控制;分析

道路工程的小型预制构件主要分为边坡防护和排水工程两大类别,其制作和施工均有国家颁布的一系列相关规定。但在以往的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现,施工企业对小型砼及钢筋砼构件质量比较容易忽视,往往认为这些小型砼构件不是主要的承重结构,在制作过程中和材料的使用上没有严格执行国家标准,随意性较大,造成很大部分的小型砼构件达不到验收规范规定的标准。这些不合格构件的使用给工程带来了很大的隐患。

1 小构件出现质量缺陷的主要原因分析

小构件预制过程中所出现的质量缺陷,如原材料原因影响混凝土质量;混凝土搅拌原因影响混凝土质量;作业人员、模板选用的原因影响构件外观质量;施工工艺、构件养护、成品保护等原因影响构件质量。

1.1 混凝土各种原材料质量把关不严

一是水泥质量问题:采购了不合格的水泥或者合格的水泥存放过久导致变质后继续使用,造成混凝土质量下降,强度降低等质量问题。二是砂的规格与做配合比设计的砂的规格不同,含泥量超出规范要求等,造成混凝土的和易性、坍落度不符合要求、强度降低等质量问题。三是粉煤灰的细度、烧失量、需水量比、三氧化硫等指标不符合规范要求,造成混凝土色差大、出现裂纹、强度低等质量问题。

在小构件预制施工过程中原材料相对比较容易出现以下质量问题:一是砂的细度模数与配合比的相比偏大,导致搅拌的混凝土和易性差,轻度离析,预制出来的扭王块下部碎石较多,上部浮浆较多,因此上部产生的裂缝也较多。二是碎石粒径与配合比的偏小,导致搅拌出来的混凝土坍落度小,不好振捣,预制的轨枕板外表气泡多,影响外观质量。

1.2 混凝土搅拌控制不严格

搅拌影响质量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分别是计量器未校核标定,导致原料材料计量不准确;材料未定期做含水率等实验,导致搅拌的混凝土与配合比的有偏差;搅拌作业人员随意改变配合比。在小构件预制过程中如果遇到雨天较为容易出现类似问题,雨天砂的含水率过大,搅拌人员未做含水率实验,便按原来的配合比进行搅拌,导致搅拌的混凝土离析,因此要重新调整配合比搅拌的混凝土才达到设计的要求。

1.3 施工人员对小型预制构件质量不够重视

施工人员认为小型预制构件的质量差一些无所谓,不会产生重大质量事故,故在施工操作的过程中缺乏对质量的严格要求。在小构件预制过程中比较容易出现以下问题:一是作业人员在预制小构件过程中省掉用钢板插捣除气泡这一步骤,导致预制小构件时侧部气泡较多。二是作业人员在预制小构件时减少磨面的次数,导致表面不光滑,外观质量较差。

1.4 模板质量问题

模板是决定水泥混凝土构件外形的基础,其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直接影响成型混凝土的外观。若模板不符合要求,预制的混凝土构件肯定有问题。模板的质量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模板加工不平整。表面不光滑,这就造成混凝土表面粗糙;另一方面是模板设计结构不合理,其刚度和稳定性差,在施工过程中模板变形或走模,造成预制构件的棱角不清、平面翘曲、尺寸误差较大。同时由于模板变形后很容易发生漏浆,形成混凝土表面的蜂窝麻面。另外,由于模板的重复利用率较高,普通的模板很易变形,所以模板的选材很重要,在施工中要尽可能地选择质量较好的模板。在小构件预制过程中相对常见的问题有:由于轨枕板的模板刚度不够,多次使用后,模板变形,导致预制的轨枕板中间大,两边小,与设计形状偏差大;模板泥浆,使混凝土表面的蜂窝麻面。

1.5 施工工艺问题

施工人员按常规混凝土施工的方法施工,无法保证小型构件的外观质量,漏浆、气泡等混凝土通病严重。在小构件预制过程中容易出现类似问题,如预制路缘石,由于构件较小,振捣无法消除气泡,只能采取增加用钢模板插捣这一工艺。

1.6 养护不符合要求

施工人员对小型构件养护不重视,认为养护的作用不大,往往养护3天左右就转移到堆放区,不再养护。这样就使小构件可能出现裂纹且强度较标养的低。

1.7 成品保护意识不高,在拆模和转移过程中造成成品缺棱掉角。

2 解决小构件预制出现质量缺陷的有效措施

针对造成混凝土构件质量缺陷的各种原因,可采取以下措施加以解决。

1)加强混凝土各种原材料质量把关。一是水泥进场要检查出厂合格证,并取样送检(500T一批次,不满500T的按一批次送检),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对存放3个月以上的水泥要重新复检,合格后方可使用,不合格的要清退出场。二是砂、碎石料进场后也要按批量检测,按400m3一批次检测,不满400m3的也要按一批次检测。对于砂、碎石规格不符合规范要求的,要及时清退出场,并严禁再次从该料场采购原材料。三是粉煤灰、减水剂等材料进场和水泥一样要检查出厂合格证,进场验收合格后按批次取样进行检测,检测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四是对于原料采购地点,开始定好了料场或厂家后一般是不轻易更换。如现场出现过砂、碎石不合格后,原材料进场都先进行外观检测,再取样送检,不合格的坚决退场处理,后来就没出现过类似问题了。

2)混凝土搅拌控制要严格。一是计量仪器要定期进行标定。二是材料要定时做含水率等实验,为搅拌提供换算数据,确保按配合比进行搅拌混凝土。三是加强对搅拌作业人员的教育,提高作业人员的质量意识,未经实验人员批准,不得随意改变配合比。

3)加强对施工作业人员的质量教育,增强工作责任心,提高质量意识。在开工前加强职工的思想教育,让每个职工牢固树立质量意识,树立全方位的质量概念,不仅包括内在的强度要求,同时也包括外观效果,二者完美结合才能体现出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操作人员的整体素质,通过细节才能透视出整个工程内在质量的可靠性。比如在刚开始小构件预制施工时,便对预制质量勤跟踪,有问题便要求作业人员整改,并进行教育,作业人员的质量意识提高了,预制出来的构件质量比开始预制的好多了。

4)模板选用与加工。一是模板的结构和刚度。模板的结构合理、装拆模板方便,这样拆模时才不易对混凝土构件的边角造成破坏;模板要具有一定的强度和刚度,以防其在浇筑过程中走模、变形,这样才能保证预制混凝土构件的外部尺寸正确。二是模板选料及加工。由于本工程各种构件预制数量多,模板重复使用次数多,因此选用钢模,模板的尺寸要严格按设计要求加工,表面平整打磨光滑。比如在预制过程中轨枕板的模板变形后,对模板进行调整,并在模板外侧加焊钢板,以增加模板的钢度,并在漏浆部位增加止浆条,便解决了出现的质量问题。

5)要改进施工工艺,减少混凝土质量通病。如路缘石预制按照常规预制,侧边气泡非常多,若增加一道工序,用钢板贴着模板插捣便可以将气泡除掉。

6)要重视混凝土的养护工作,改善混凝土的养护条件。混凝土养护工作要安排专人养护,并定好养护时间,要求养护人员定时养护。在成品堆放区安装喷头养护,减轻养护人员的工作量,当构件养护达10天后再将喷头移到其它要养护的区域。

7)加强成品保护工作。从构件拆模至构件转移,就要严格要求工人做好成品保护工作,避免出现构件缺棱掉角现象。

3 结束语

对于小构件预制质量控制是一项持久的工作,要常抓不懈,提高施工人员的素质且掌握正确的施工方法,才能创造出内实外美的工程。今后,道路工程对预制小构件的施工工艺要求越来越严格,对小构件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按照“工厂化、集约化、专业化”要求建设小型构件预制场是未来的一种发展趋势,这样既控制质量,又保护环境。这有利于提高管理水平、实现工程建设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更好确保道路工程的施工质量。以上针对目前道路小型预制混凝土构件存在的问题,结合自身多年来的工作实践,对道路小型预制混凝土构件技术要求及施工工艺做了总结和强调,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控制措施,并指出了今后的发展趋势。本文仅抛砖引玉,希望可以为更多同行的工作提供一些参考与借鉴。

参考文献:

[1] 李春阳.关于《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

-2001)的问题与建议[J].工程质量.2006(02).

刀刀狗语录范文第4篇

关键词:道路桥梁;结构病害;裂缝修补;加固增强

一、桥梁病害成因

桥梁结构应具有足够的强度,以承受作用于其上的重力和附加力;结构各部必须具有足够的刚度,以使其在荷载作用下不产生过大的挠曲和变形;结构各部尺寸必须具有适当大小,以使其承受轴向压力时的构件不发生屈曲,丧失稳定性。同时结构也要具有较高的耐久性。由于作用荷载的随机性、材料强度的离散性、制造与施工质量的分散性、计算假定的近似性,致使在长期使用过程中桥梁结构产生病害,其具体原因如下:

1.原设计荷载偏低,交通发展后车辆荷载增大,桥梁因承载能力不足而产生病害。

2.结构设计中存在缺陷,如采用桥型结构不当、设计假定不尽合理。

3.桥梁施工质量差,未按设计要求和施工规程实施。

4.不重视桥梁后期养护工作,没有及时消除己产生的病害。

5.洪水等自然灾害使桥梁产生损坏。

6.地质条件差,如滑坡、软基等导致桥梁产生病害。

二、桥梁加固的一般流程

在桥梁结构发生病害后,需要采取措施进行加固维修或者更换。桥梁加固工程一般应遵循以下工作程序:

结构可靠性鉴定―加固方案确定―加固设计―施丁组织设计―施工―验收。

结构可靠性鉴定,主要是对病害结构的病情诊断。加固方案好比处方,加固设计是现行规范及有关标准对加固方案的深化过程。加固施工是对被加固结构按加固设计进行加固的施工过程,对于大型结构加固,为确保质量和安全,施工前应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三、桥梁加固增强技术

桥梁的增强改造可以分为裂缝修补和对桥梁结构的加固增强,下面介绍其特点及其适用的场合。

(一)裂缝修补技术

裂缝修补的目的在于恢复结构物的防水性和耐久性,主要技术有:

1.表面处理法,在微裂缝的表面涂抹填料及防水材料,以提高其防水性和耐久性。对于宽度发生变化的裂缝,要设法使用有伸缩性的材料。

2.注浆法,在裂缝中注入树脂或水泥类材料,以提高其防水性及耐久性。主要注浆材料是环氧树脂,多采用低压低速注入法。环氧树脂注入法与钢钉并用,可以增强裂缝部位的整体性,是一种防止裂缝继续发展的好办法。

3.充填法,这是一种适合于修补较宽裂缝的方法,具体做法是沿裂缝凿一条深槽,然后在槽内嵌补各种粘结材料,如水泥砂浆、环氧砂浆、膨胀水泥砂浆、环氧树脂硅、沥青及各种化学补强剂等。

4.表面喷涂法,喷浆修补是一种在经凿毛处理的裂缝表面,喷射一层密实而且粘度高的水泥砂浆保护层,来封闭裂缝的修补方法。喷浆前,需要把结构表面的剥离部分除去,再用水冲洗清洁,并在开始喷浆之前把基层湿润,然后再开始喷浆。

5.粘结钢板封闭法,当钢筋构件产生主拉应力裂缝时,可对裂缝先进行处理之后,再在裂缝处粘结钢板,并用膨胀螺栓对钢板加压。钢板粘结方向应和裂缝方向垂直。

(二)桥梁加固增强技术

本文以最常见的桥梁结构形式的上部结构及其常见的加固方法进行说明。

梁式桥上部结构加固增强技术主要有加大截面加固法、外部粘贴加固法、外部预应力加固法、改变结构体系加固法、增设纵梁加固法。

加大截面加固法采用增大构件的截面面积,根据荷载大小和净空条件不同,可分为以加大截面面积为主和加配钢筋为主两种加固方案。

外部粘贴加固法系用型钢、玻璃钢等材料通过环氧树脂等粘合剂粘贴在结构外部,以提高结构承载能力的一种方法。适用于构件尺寸受限制但又必须大幅度提高结构承载能力的场合,必须保证粘和剂的质量 转贴于 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外部预应力加固法指运用预应力原理,在增设的构件或原有构件上施加一定初始应力的一种加固方法。采用对受拉区施加预加压力,可以抵消部分自重应力,起到卸载、减小跨中挠度、减小裂缝宽度或闭合裂缝的作用。

改变结构体系加固法通过增设支撑或桥墩,把简支变为连续、在梁下增设如钢架等加劲梁或叠合梁,以减小梁内控制截面峰值弯矩,提高承载能力的一种加固方法。

增设纵梁加固法在桥梁墩、台基础稳定,并具有足够承载能力的情况下,可采用增设承载能力高和刚度大的新纵梁,这些新梁与旧梁连接在一起共同受力。由于应运中的车辆荷载在新增主梁后的桥梁结构中重新分布,使原梁中所受荷载得以减少,加固后的桥梁承载能力和刚度得以提高。

(三)桥梁结构加固新技术――锚喷

随着施喷机具的发展以及速凝剂的采用,人们把喷射与锚杆、钢筋网等配合起来使用,促进了锚喷技术的完善。实践证明,锚喷技术完全可以应用于桥梁上部结构的加固增强。

喷射硅的性能喷射硅在工艺材料及结构等方面与普通现浇硅相比有许多优点。施工中需加入速凝剂,因而又具有快凝、早期强度高的特点;锚喷技术不用或只用侧向模板,其运输、浇注、捣固合并为一道工序、设备简单、占地面积小、施工机械化程度高、速度快、效率高、节省劳动力;可设计性强,即按照加固整治的实际需要可在拱腹下施喷形成各种结构类型;不中断交通。

参考文献

[1]王铁梦.建筑物的裂缝控制[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

刀刀狗语录范文第5篇

【关键词】道路桥梁 结构病害 裂缝修补 加固增强

中图分类号:U445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桥梁病害成因分析

中小跨径混凝土桥梁存在的一些常见病害有:钢筋锈蚀、伸缩缝破坏、桥面裂缝和支座破坏等。

(1)锈蚀病害。钢筋锈蚀是影响桥梁结构寿命和安全的一个重要因素。钢筋锈蚀主要是发生了电化学反应。钢筋表面致密的氧化膜可使钢筋免受锈蚀。氧化膜的破坏直接导致了锈蚀的发生。混凝土的“碳化”、大气污染以及混凝土过高的cl-含量都使得混凝土中pH值下降,钢筋表面氧化膜处于酸性环境中,逐渐被腐蚀,这样氧化膜便被破坏了。对于以钢筋作为抗拉材料的混凝土桥梁来说,截面积的减小会直接影响结构的抗弯能力。钢筋锈蚀还会降低混凝土对钢筋的握裹力。锈蚀物外流,在结构表面形成锈迹,影响结构美观。由此可见,钢筋锈蚀对桥梁结构的危害十分严重,有时甚至是致命的。

(2)冻融病害。冻融现象也是造成桥梁病害,影响桥梁结构承载能力和寿命的主要原因之一。西部地区受天气影响极易产生冻融现象,长期反复作用易造成结构产生裂缝。有些桥梁进行了加固处理,新浇混凝土和后补混凝土结合不好,易产生裂缝,而冻融作用又加剧了这种作用。冻融病害主要是以下几方面引起:一是自然因素的影响;二是桥梁本身混凝土的施工质量不高,排水设施存在缺陷;三是后期养护薄弱。

(3)伸缩缝病害。据目前的调查和研究表明,伸缩缝病害出现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由于设计不周引起的伸缩缝损坏。桥面采用了“搭接角钢夹橡胶条”式简易伸缩缝装置系统,缝顶与现浇桥面混凝土同高,上铺沥青混凝土。由于设计中着重强调了解决桥面在伸缩缝处的平整度问题,忽略了桥面混凝土与桥面板的同步伸缩,因此,通车后,沥青混凝土表面沿缝出现不规则开裂,冬季加宽,夏季拱起。在车辆荷载的长期作用下,桥面铺装层(或路面表层)由缝处向里逐渐剪坏,出现啃边或大范围的坑槽,给日后修补带来了更大的困难。2)由于选型不当引起的伸缩缝损坏。3)由于桥墩台施工及梁(板)预制尺寸导致实际板端预留间隙与设计间隙悬殊而引起伸缩缝损坏。4)设计与实际伸缩量不符引起的伸缩缝破坏。这样导致在伸缩缝处夏季出现沥青桥面拱起,冬季出现沥青混凝土桥面沿缝严重开裂的现象。5)板式橡胶伸缩缝由于施工误差或橡胶板破坏引起的伸缩缝处严重跳车。6)板式橡胶伸缩缝或钢板伸缩缝由于伸缩装置混凝土施工先于两端沥青混凝土路面面层而引起伸缩缝尾端跳车。7)“反开槽法”施工操作不认真引起伸缩缝处跳车。目前运用“反开槽法”施工修筑的伸缩装置有毛勒缝或暗式伸缩缝等。“反开槽法”施工虽然从理论上解决了伸缩缝端头跳车的问题,但若施工时操作不当,车辆通过时仍有明显的反映。8)材料选用不当引起的伸缩缝损坏。

(4)桥面铺装病害。桥面铺装病害,包括不规则的网状裂缝,较规则的纵向、横向裂缝以及较严重的破裂等病害。这不仅增加了维修费用,甚至导致大面积翻修。同时,桥面铺装直接承受高速行车的冲击、剪切与磨耗,并直接承受气候的影响,日晒升温、日落降温,并与主梁(板)存在一定的变化差异。所以桥面铺装的受力不仅定性分析困难,尤其难以定量计算。桥面铺装层的受力复杂,病害时有发生。因此,对桥面铺装层的设计和施工均应予以足够的重视,以预防病害的发生。

(5)其他病害。裂缝是桥梁中一种较为普遍的病害。调查研究表明,桥梁结构还有其他病害,如:支座病害、混凝土保护层不足、失效、疏松、胀鼓、裂纹甚至脱落;混凝土碳化速度快,碳化深度已达到钢筋表面;桥面排水不畅,防水层无保护层,损坏严重,泄水管质量不过关,施工质量差,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变异性很大;混凝土收缩裂缝、桥面板自然磨耗、材料的老化、大型车辆超载严重、冬季融雪时化学药剂的渗入、建桥时施工质量等诸多影响因素,也是加剧桥梁病害的重要原因。

2 桥梁加固的一般流程

传统之提高钢筋混凝土桥梁承载能力之方法包括桥面铺装补强层加固法、增大截面和配筋加固法、锚喷混凝土加固法、体外张拉预应力加固法、粘贴钢板(钢筋)加固法、改变结构受力体系加固法、增设纵梁加固法、增加横向联系加固法。在桥梁结构发生病害后,需要采取措施进行加固维修或者更换。桥梁加固工程一般应遵循以下工作程序:

结构可靠性鉴定—加固方案确定—加固设计—施丁组织设计—施工—验收。

结构可靠性鉴定,主要是对病害结构的病情诊断。加固方案好比处方,加固设计是现行规范及有关标准对加固方案的深化过程。加固施工是对被加固结构按加固设计进行加固的施工过程,对于大型结构加固,为确保质量和安全,施工前应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3 桥梁加固增强技术

桥梁的增强改造可以分为裂缝修补和对桥梁结构的加固增强,下面介绍其特点及其适用的场合。

(1)裂缝修补技术。裂缝修补的目的在于恢复结构物的防水性和耐久性。

(2)桥梁加固增强技术。本文以最常见的桥梁结构形式的上部结构及其常见的加固方法进行说明。

(3)桥梁结构加固新技术——锚喷

相关期刊更多

深圳特区科技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深圳市科技和信息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