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哲理诗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白云衬出你前行的方向
在蓝天上绘出小小的墨点
你带着对远方的狂想
走上迁徙的路
只是那声声凄厉的鸣叫
是否带着对故乡的眷恋
∥
雪山云朵/
总把山峦粘连
总和苍松缠绵
禁不住狂风的一催
飘离了那座雪山
远去的云朵吆
你可记住牧羊姑娘的嘱托
在月落月明的夜晚
把爱的情思洒落草原
∥
自然林/
藏在深沟
扑向山巅
用千年的情思
涵养脚下的土地
寂寞的泪水
汇成大河流向远方
正是你的守候
为大山留住最后的美好
∥
戈壁黑石/
接受雨雪的洗涤
迎候大风的冲击
在岁月的变迁里变小
却变不了黑色的容颜
强压住欲飞的尘沙
为戈壁送来晴朗的天
∥
草原/
你的存在
肥硕了贪吃的牛羊
你的丰腴
承载了牧人的理想
你的枯荣
记忆下游牧部落的脚步
可在雪线渐行渐远的那刻
有几人探寻过
你的前世今生
∥
高山上的小木屋/
在冬天柴门紧闭
在春天炊烟升起
在夏天遮风避雨
在秋天收获喜悦
以自己的方式
放牧着牧人的四季
把一个个日子
打理得悠闲安详
年轻的牧人走入繁华回望
才知你是永久的精神港湾
∥
原始村落/
遗落深山
守候河谷
总有崎岖的路
翻过山梁
外面的世界已很繁华
你却用贫穷固守安静
一、一枝红杏出墙来――用古诗名句导入课
清朝人李渔曾经说过:“开卷之初,当以奇句夺目,使之一见而惊,不敢弃去。”新课用古诗名句导入,“诗化哲理”,必然先声夺人,设计出愉悦的教学情境,用“课伊始,意境即生”的艺术效果,让学生获得“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的愉悦感受。从而拨动学生的兴奋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新课的顺利展开奠定良好的基础。
例如,“事物的矛盾具有各自的特点”的传统教学顺序是先讲“矛盾特殊性”的概念,再阐述“矛盾特殊性”原理,死板呆滞,空洞枯燥,很难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的深刻内涵,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就在情理之中。如果打破常规,采用古诗情境导入,效果则大不一样。在教学实践中,笔者是这样处理的:先让学生在优美的轻音乐背景下朗读“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等诗句,然后体验、感受这古诗所表达的风景绮丽的江南春色意境。接着,笔者又补充朗诵了描绘春天、夏天、秋天和冬天不同景色的诗句,如“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等,让学生在诗句的聆听、欣赏中体验不同季节的景色美,激发起积极、愉快的学习情绪。此时,教者顺势启发:“从哲学上看,诗人对北国风光、江南春色、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景色的描绘如此惟妙惟肖,淋漓尽致,富有个性,让人印象深刻、不能忘怀。这些诗句为什么会有如此的功效?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内容――矛盾具有特殊性。”
可见,教师恰当地运用一些脍炙人口、内涵深刻的古诗名句导入新课,不仅能借助诗句意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利用其蕴含的哲学思维魅力更好地解析所学哲理,为新课教学开了一个好头。
二、动人春色不须多――古诗名句说哲理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如果只是抽象地讲解教材中的基本观点,容易抑制学生的思维活力,致使课堂气氛沉闷,影响教学效果。如何才能把政治课上得绘声绘色,让学生入耳入脑?笔者认为,动人春色不须多,运用古诗名句说哲理,效果就很好。脍炙人口的“古诗名句”具有丰富的语言美感和艺术魅力,能增强教学内容的吸引力、感染力,使深奥的道理浅显易懂,抽象的理论形象生动,有利于学生轻松地理解和接受哲学深刻的内涵,丰富人文素养和知识底蕴。
普遍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两个总特征之一,为了使学生准确、深刻地理解它的哲学意蕴,讲授时笔者选用了苏轼的有名哲理诗《琴诗》:“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制作成多媒体放映,组织学生集体朗诵。然后问:“悦耳的琴声从何而来?这首诗蕴含了什么哲学道理?”激发起学生高涨的情绪和活跃的思维。在学生分析、归纳、感悟的基础上,笔者点拨:苏诗所言琴声既不存在于“琴”上,也不存在于“指头”上。琴声是“琴”与“指”两个事物“合”的结果,若“分”开,“虽有妙音,若无妙指,终不能发”,没有任何效果。诗句充满了辩证法的道理: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是一幅由种种联系交织起来的丰富多彩的画面,其中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的;联系又是有条件的,离开条件,一切都无法存在、无法理解。通过引入古诗名句,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作用深刻地呈现了出来,使学生对“普遍联系”这一哲学原理的理解不再抽象、枯燥、乏味,而是具体、生动、形象。有人说,哲学和诗,在灵魂深处相通。的确,短短一首《琴诗》,带给学生的不仅仅是艺术的享受,更是哲理的启迪,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而不同的人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却是不同的,究其原因,从主观方面来讲,除了立场、观点和知识结构的不同,人的情绪、修养和志向的不同也是重要原因。为了说明这一点,笔者引诗析理:借酒能否消愁?曹操认为:“何以解忧,惟有杜康。”李白却认为:“借酒消愁愁更愁。”生死离别是难还是易?南唐李煜悲叹:“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李商隐却感慨:“相见时难别亦难。”这样,通过不同古诗词的寓意对比,加深了学生对形成不同意识原因的多角度理解。
三、古诗名句结豹尾 ―― 回眸一笑百媚生
俗话说:“编筐织箩,重在收口;描龙画凤,贵在点睛。”课堂教学是一个完整、有序的过程,既要有“凤头”,又要有“豹尾”,耐人寻味的结尾给学生以无穷的美感和艺术的享受。笔者认为,在结尾处引用富有哲理的古诗名句,能再次留住学生的目光和思维;一个绝妙精彩的结尾与令人钟情的开头有机结合,似锦上添花,使课堂教学始终扣人心弦、引人入胜。反之,虎头蛇尾的教学结尾,很难激发起学生探求新知的兴趣,甚至会使已达成的教学效果付诸东流。在哲学教学中,选取一些古诗名句作为课堂结尾,恰似“回眸一笑百媚生”,令人萦怀难忘、回味无穷。
例如,讲授“运动和静止是辩证统一的”,当整节课的内容进入最后的环节――结尾时,除了对这堂课的知识进行简单的梳理,笔者引用了北宋刘的既写静又写动、以静显动又以动衬静、动静结合一体的诗《雨后池上》:“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好一幅雨后池塘春景图,用来概括总结“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是那样的贴切:一切事物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和永恒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和暂时的;事物的存在与发展,都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正如王夫之所言:“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即含动,动不舍静。”用这首诗结尾,既突出重点、升华主题,更因“诗情点睛”,产生了“余音绕梁”、课断思不断、语断意不停的教学效果。
再如,“矛盾的对立和统一关系”是学生感觉较为抽象、难以理解的哲学原理之一。为了化解难度,在教学结尾处,笔者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了晚唐诗人杜荀鹤写的一首哲理诗《泾溪》:“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让学生在反复朗诵中体味其中蕴含的哲理: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对立统一,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这样就与教材在本课开头安插的漫画《你敢吗?》遥相呼应,有诗有画,诗画相伴,既夯实了基础,又突破了难点。
实践证明,有针对性的引用古诗名句结课,不仅能使学生保持并发展对所学内容业已形成的兴趣、记忆、技能和思想感情,加深对所学内容的感受和理解,还能使学生进一步活跃思维、开拓思路和提升能力。
四、古诗名句入练习 ―― “鱼”与“熊掌”皆可得
多年来,无论是全国统考卷,还是各省份卷,政治高考试题中常有以古诗名句入题的。以古诗名句入题,不仅使高考题增加了意境美,也向思想政治课教学提供了改进教法的要求。在日常教学中,如能充分地挖掘“古诗名句”的有效“元素”,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去串联、整合相关知识,既可以化抽象为具体,让学生在生动的情境中掌握知识;又能让学生通过对古诗名句美的欣赏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完美人格,在不知不觉中有效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鱼”与“熊掌”兼得。
用诗训练,夯实基础。抓好基础,既能保证高考中占80%的基础题、中档题的得分率,又使能力提高成为可能。古诗入题,强化训练,是夯实基础的有效方法之一。
例如,在教学“量变质变”原理之后,笔者编制了如下一道题供学生练习。
中国的诗词歌赋、名言警句常常蕴含着丰富的哲理。下列组合选项中,两者都蕴含着量变引起质变哲理的是( A )
A.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B.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C.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D.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此题引用了八组古诗名句,涉及原理(或方法论)有5个之多:量变引起质变的观点、抓住时机促成飞跃、普遍联系的观点、实践的观点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原理等,于培养学生的比较思维和发散性思维,继而提高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很有帮助。
以诗探究,升华情感。新课程教材设计了许多“探究活动”,它们既是教学的必要环节,也是学生实现自主学习的重要途径。以诗探究,是“探究活动”综合知识、强化观点、净化心灵、完美人格的有效方法之一。
例如,在《哲学与生活》第四单元的综合探究――“坚定理想 铸就辉煌”的教学中,笔者布置了如下一个探究活动:要求学生课后查找并对比着赏析李煜的《虞美人》和夏完淳的《别云间》,然后探究思考:同样是身陷囹圄,李煜和夏完淳在诗词中表现出怎样不同的理想和人生态度?你认为怎样的人生才是有意义和有价值的人生?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培养正确的人生观。
哲理诗词本身就是诗人触物生情、寓理于形或融理入情的产物,是诗人对人生、对社会睿智思索和深刻体察的结果。它往往是把发人深省的哲理同富有特色的生活情趣及新颖鲜明的艺术形象熔铸为一体,来以理服人、以情动人,意境深远,启迪心扉。解读哲理诗词要在准确理解诗词含义的基础上,深入思考在景、事、物上面所隐含着的哲思理趣。
哲理诗词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述、议论,来寄寓或阐发某种哲理,内容多种多样,涉及到自然、社会、人生、理想、爱情、艺术等方面。一般而言,哲理诗词的表现手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借景说理。如:[宋] 朱熹《观书有感(其一)》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即事说理。如:[清] 何绍基《诫子弟》
千里传书只为墙,让人三尺又何妨。
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托物说理。如:[宋] 欧阳修《画眉鸟》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对于高考古代哲理诗词的鉴赏,我们结合以下诗词问题设置的角度进行简要的分析。
例1
三月晦日偶题
秦 观
节物相催各自新,痴心儿女挽留春。
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
点绛唇
元好问
醉里春归,绿窗犹唱留春住。问春何处,花落莺无语。
渺渺予怀,漠漠烟中树。西楼暮,一帘疏雨,梦里寻春去。
问题 词多富情趣,而宋诗多理趣。请从作品中作者对春逝态度的角度,分析秦诗之理趣、元词之情趣是如何表现的。
解析 从诗歌内容来看,秦诗即事说理,理解内容相对简单:春夏更替之际,人们惜春而期望把春留住,而春的离去是自然规律,我们不必心存遗憾,那夏日里葱茏的树木也足以让人心旷神怡。元词刻画了作者留春、问春、寻春的一系列动作,表达出因春的离去而生发的惆怅思绪。此类试题要善于抓住一些关键性的词语来组织答案。
答案 秦诗之理趣:作者阐述了季节更替、风物变化乃自然之理,认为春天固然美好,“留春”的痴心儿女对春逝无需遗憾,夏天深幽的树荫也足以怡人。元词之情趣:作者用“绿窗犹唱”“花落”“莺无语”“烟中树”“暮”“疏雨”“梦”等词语刻意营造春逝之氛围,用“留春”“问春”“寻春”等传达出他对春逝的怅惘意绪。
归纳 在解答哲理诗词的理趣或情趣是“如何表现”的这类问题时,要注意抓住两个关键点:第一,是什么?即这首诗词表现出的理趣或情趣是什么,结合诗词内容把理趣或情趣概括出来;第二,怎么样?就是解决“如何表现”的问题,要立足于对诗词形象、技巧的分析,做到全面、准确、深入、客观地分析评价。在分析的过程中要结合诗词本身,力求言之有据,言之成理。
例2
严郑公①宅同咏竹
杜 甫
绿竹半含箨②,新梢才出墙。
色侵书帙③晚,阴过酒樽凉。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
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
【注】 ①严郑公,即严武,受封郑国公。
②箨(tuò),笋壳。③帙,包书的布套。
问题 请你谈谈对最后一联寓意的理解。
解析 前三联描绘出嫩竹刚出笋时的状态,以及新叶出墙带来的凉意、春雨过后的洁净、微风拂来的清香等特征。尾联以议作结,满怀期待地提出了只要不去刻意剪伐,任由竹子成长,那么它一定会长到拂云的高度。表面看是在强调不去“打扰”竹子的成长,给它自由的生存、生长空间。联系作者、知人论世,可以发现作者在此是有隐喻义的,那就是在强调对人,尤其是对人才的爱护,不去阻碍人才成长的寓意。
答案 答案符合诗意,言之成理即可。①要尊重天性,顺应自然。②要呵护人才,不要摧残人才。③期待得到提携,使自己有所作为。
归纳 对诗歌寓意的理解,不能只停留在诗歌的表层含义上,而要透过表层深入内层,由物及人,知人论世,挖掘出表层含义下的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如此剥茧抽丝,才能挖掘出哲理诗词所蕴含的寓意。
例3
吴兴杂诗
阮 元
交流四水抱城斜,散作千溪遍万家。
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
问题 这首诗蕴含的哲理,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或联想?
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诗意画面。在城外,几条河流把城市合围起来,绕着小城绵延而过。
沿河上溯,千溪万流遍入千家万户。在水乡人家门前,
人们根据水流的深浅,栽种上不同的作物,水深的地方种上黑黝黝的菱角,水浅的地方种上绿油油的水稻,不深不浅的地方
则种上红艳艳的荷花。通过写江南水乡的优美风光说明了一个道理:人们做任何事情都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按客观规律办事,
不能形而上学地搞“一刀切”和绝对化。
答案 这首诗蕴含的哲理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按客观规律办事,如种作物一样,要“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不能形而上学地搞“一刀切”和绝对化。
归纳 解答此类问题首先必须确定诗词所蕴含的哲理是什么,哲理给我们以怎样的思考或者联想。
其次
不能仅停留在诗词的表面形象上,要结合生活实际或者生活经验来深入探究,要完成由点到面、由此及彼、由现象到本质的过渡。
浣溪沙
苏 轼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①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②。
【注】 ①子规:杜鹃鸟。②黄鸡:白居易诗有“黄鸡催晓”句,用以感叹人生易老。
问题 有人认为“门前流水尚能西”一句富含哲理。请结合该句谈谈它给你的人生启示。
【参考答案】
解析 词的上片写所见之幽雅景致,虽只是写实景,其内心所唤起的应是对大自然的喜爱及对人生的回味,这就引出了下片对人生的哲思。下片由眼前“溪水西流”之景生发感慨和议论。反问句和“休将”一词体现了作者热爱生活、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
一、如何通达一种“世界哲学”?
如何通达一种“世界哲学”?对于“地球村”时代的当今世界而言,是否会有一种类似世界政府一样的观念设想,而提出一个“世界哲学”的概念来?“世界哲学”究竟要解决什么问题?或者说,“世界哲学”这一概念究竟要说明什么问题?
这个问题似乎应该从“世界”这个概念说起。在我们的哲学史里,有古希腊哲学,有古印度哲学,有中国哲学。很显然,那是指在地域文明时代里一种反映该地域的哲学思想的哲学之整体。作为一个实存的、包括人类在内的“世界”在国别史的时代里基本上在人们的精神之外,人们至多有一种想象中的“世界”观,如中国古代哲学的“天下观”等,而每个民族在实际中似乎都习惯于将自己所处的位置看作是天下的中心11]。以“区域”代替“世界”是国别史时代各主要民族在空间意识方面的思维特点,不独中国人如此。进入人们精神视野里的“世界”是近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兴起并逐渐向世界扩展的结果。从此,“世界哲学”的观念才在少数有远见的思想家头脑中产生,并给出了论述。由于近现代资本主义首先在欧洲社会产生,然后以殖民的方式向东方、中亚、阿拉伯世界输出,因此,早期的“世界哲学”主要是从欧洲人的哲学观出发而建构出了第一轮的“世界哲学”的精神图景。如今,后发现代化国家也在寻求自己民族精神的独特性,并要求参与到新世界的秩序调整与重建的过程之中,则当今世界哲学的精神图景就有必要进行重新勾画o
当今的世界,是一个多元民族文化共存的时代,每个民族的联系越来越密切,然而每个民族的生活方式、文化心理却又有相当大的差异,而每个民族国家的政治制度安排也是五花八门,甚至还存在着意识形态的冲突。然而,人们又在呼唤着一种能够相互理解、相互对话的文明底线或曰平台,从而努力减少不必要的误解、冲突,乃至于战争。因此,在这样的“世界历史”的新阶段,呼唤一种新的“世界哲学”在精神上是可以理解的,在现实上也有它的合理性。
作为一精神性的观念,“世界哲学”不是一种形而上学的预设,即设想有一种现成的“世界哲学”形态存在于某个地方,然后由少数思想的开矿者将它从某个神秘的地方开采出来。勿宁说,我们如何根据新的“世界历史”的要求,去努力通达一种新的哲学形态,即一种能为“世界历史”之中的人们相互交往,相互接受,同时又保持各民族独特性的生存方式提供一套新的哲学观念。根据这一思路,我们可以这样来思考“世界哲学”的问题,即站在人类社会一体化,同时又是全球地方化的大趋势的历史背景之下,来思考人类已经面临的和将要面临的诸问题。在笔者看来,如下十个方面的问题将是世界哲学需要面对或将要面对的。
第一,趋向一体化的人类能否达成,如何达成相互承认而不是相互敌视的伦理底线?如能达成,这一伦理底线的具体表述应当如何?要不要坚持一种宗教文化背景?
第二,克隆人的技术如何控制?当人类果真能廉价地运用克隆技术,不断地克隆自己,从而让人接近不死之神的时候,人类是决定用科技的手段保持人的自我复制,还是坚持人的自然繁殖、自然的死亡呢?
第三,如果坚持自然的繁殖,哪一性别来承担人类的自我生产的重任?女性主义者会有什么样的看法?
第四,每个单一的民族是否有建立自己国家的权利与必需?自由人联合的万民联合体是否可能?如果可能,究竟是中国道家所设想的“小国寡国”状态,还是类似中国历史上的周天子的联邦社会?抑或还有其他的形式?
第五,全球的贫富悬殊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全球的环境恶化也是人所共知的事实,然而,由哪些民族国家来更多的承担环境保护的责任,从而显得更加公正?
第六,仅就目前的世界状态而言,联合国的权利究竟应该有多大?能否在联合国的基础上建立一个世界联合政府?或者根本就不应该这样思考问题?
第七,与此问题紧密相联,“国家主权”的限度究竟何在?
第八,多元文化并存的生活世界的事实,如何能成一个相互认同的基本文明共识,在相互对话中,达到相互的理解与退让、妥协,而各美其美,然后进一步美美与共。
第九,生态主义与人类中心主义如何协调?第十,当我们今天的人类已经知道地球总有一天会灭亡,那么,地球上的人类要不要延绵?如果要延绵,又当如何延绵?这一问题看似遥远,其实在最深层的意识上影响着我们今天的科技政策。人类在宏观与微观两个看似相反,实则相成的两个无限的世界里的探索,都与人类的长久延绵的隐秘的渴望相联系。
也许,“世界哲学”的内容远比上面所能想到的更为丰富与复杂。仅就上面初步涉及的十个方面的问题来看,“世界哲学”的问题就已经与国别史时代里任何一个民族的哲学问题意识有了相当大的不同了。伴随着“世界历史”进程的不断深化,“世界哲学”也将越来越呈现自己的清晰轮廓,由“长在深闺人不识”的小家碧玉,变成名满天下的世界之星。其实,早在19世纪的德国哲学家黑格尔与马克思的哲学思考中,“世界哲学”的观念就已经产生了。
到了20世纪初期,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等人已经开始了系统的世界哲学的建构工作。而在具体的部门哲学研究中,20世纪末的罗尔斯在政治哲学领域里又提出了“新万民法”的政治构想。这一“新万民法”的构想其实就是一种带有西方法哲学传统印记的新的“世界政治哲学”。而中国的部分学者尝试以“天下”为核心观念而构造出一个“新天下观”,也是一种带有中国精神特色的“世界政治哲学”。宗教
学界提出的全球伦理的设想,对各大宗教、各大文明传统中的金规则、银规则进行分析,试图建立起世界伦理的基本原则。这些部门哲学的种种努力,都应该看作是“世界哲学”的具体表现。
二、哲学的中国性
“世界历史”的时代虽然在一些生活领域里将会达成一些基本的共识,形成一些有利于人类普遍交往的共通法则,但从原则上看,它不会、也不可能取消各民族文化的精神传统与精神的独特性。“哲学的中国性”问题其实服从世界历史时代里哲学的“民族性”的普遍要求是哲学的“民族性”的普遍要求在中国文化的具体情境里的自然而然的表现。“哲学的中国性”问题可以从两个维度来思考,一是历史上的中国哲学的自身特质问题,二是当代全球化时代里新的中国哲学的自身特性问题。对于前一个问题,20世纪里,许多中国哲学家都已经给出了自己的论述,而对于后一个问题,当代少数中国哲学家也已经展开了这方面的思考。
就传统的中国哲学特性而言,以下几位哲学家的思考是颇具代表性的,如冯友兰认为,中国哲学的主流传统就是讲“内圣外王之道”,“所以学哲学不单是要获得这种知识而且是要养成这种人格。哲学不单是要知道它,而且是要体验它。它不单是一种智力游戏而是比这严肃得多的东西。”冯友兰还在比较哲学的视角下考察了中国哲学的语言表达方式。与西洋哲学语言的明晰性,思考的系统个性推理的严密性相比,“中国哲学家惯于用名言隽语、比喻例证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思想。”“它们明晰不足而暗示有余,,’“正因为中国哲学家的言论、文章不很明晰,所以它们所暗示的几乎是无穷的。”正因为中国哲学在语言表达方面具有这种“暗示性”特征,从而也使得中国哲学具有诗性的特质。
张岱年认为,“中国哲学,在根本态度上很不同于西洋哲学或印度哲学,……中国哲学之特点,重要的有三,次要的有三,共为六”,第一“合知行”,第二“一天人”第三,“同真善”。除以上三点最为突出的特征之外,还有三个次要特征,其一,重人生而不重知论。二是重了悟而不重论证。其三是既非依附科学一亦不依附宗教(详细论说,则可以看张先生的一《中国哲学大纲》着作,此处从略)。
冯契从自己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思一想”视角出发,将中西哲学史上提出的认识论一问题归结为四个大的方面:第一,感觉能否给予一客观实在?第二,理念思维能否达到科学真理?换一个提法,普遍必然的科学知识何以可能?
第三逻辑思维能否把握具体真理(首先是世界的统一原理、宇宙发展法则)?这三个问题,用德国古典哲学的话来说,属于“感性,’、“知性,’、“理性,’的问题。第四,人能否获得自由?也可以换一个提法,自由人格或理想人格如何培养?他认为,上述四个方面的问题,是中西哲学史上反复讨论的问题。不过,相对于西方哲学而言,中国人比较多地考察了后面两个问题:“逻辑思维能否把握宇宙发展法则的问题,发端于先秦的‘名实’之辩;理想人格如何培养的问题,发端于先秦的‘天人’之辩。‘天人’‘名实’之辩贯串于整个中国哲学史。所以正是在对这两个问题的考察上,显示出中国传统哲学的特点。”
牟宗三从自己的哲学观出发,认为“凡是对人性的活动所及,以理智及观念加以反省说明的,便是哲学”。从这一“哲学观”出发,牟先生认定,中国哲学的特质是特重“主体性(SU>jectivy与内在道德(InneLmordliiy)’。与西方哲学重客体性,以“知识”为中心而展开的特征相反,中国哲学是“以‘生命’为中心,由此展开他们的教训、智慧、学问与修行。这是独立的一套,很难吞没消解于西方式的独立哲学中,亦很难吞没消解于西方式的独立宗教中。但是它有一种智慧,它可以消融西方式的宗教而不见其有碍,它亦可以消融西方式的哲学而不见其有碍”。“而这里所说的生命,不是生物学研究的自然生命(NamralIf)而是道德实践中的生命。”
李泽厚曾经提出“实用理性说,’与“乐感文化说,’来分析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哲学的物色。他认为,“实用理性,’表现在哲学方面,主—要有两个大的方面特征。其一,它规定了中国—辩证思维的特色是“互补的辩证法,而不是否—定的辩证法,’其二,它使中国哲学“具有—唯物论的某些倾向”,而且“特别执着于历史”。
“历史意识的发达是中国实用理性的重要内容和特征。其三这种“实用理性”使得中国人在人生观与生活信仰方面,形成了一个区别于西方“罪感文化”的“乐感文化”传统。并“以各种不同方式呈现了对生命、生活、人生、感性、世界的肯定和执着,,’“要求为生命、生存、生活而积极活动,要求在这活动中保持人际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与作为环境的外在自然的和谐与作为身体、的内在自然的和谐)”,“反对放望,也反对消灭欲望,而要求在现实的世俗生活中取得精神的平宁和幸福亦即‘中庸’”。“这种超越即道德又能超道德,是认识又是信仰。它是知与情、亦即信仰、情感与认识的溶合统一体。实际上,它乃是一种体用不二、灵肉合一,即具有理性内容又保持感性形式的审美境界,而不是理性与感性二分、体(神)用(现象界)割离、灵肉对立的宗教境界。审美而不是宗教,成为中国哲学的最高目标,审美是积淀着理性的感性,这就是特点所在。
在关于中国哲学特性的认识方面,先师萧萣父先生晚年有非常精辟的论述。他认为,中国哲学从整体上看,表现为一种“诗化哲学”的特征:“许多哲人认定哲理与诗心的合一更能达到形而上学的内在超越,因而强调哲学的诗化与诗的哲学化……在情与理的冲突中求和谐,在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互斥中求互补,在诗与哲学的差异中求统一,乃是中华哲人和诗人们共同缔造的优秀传统。他们在这一心灵创造活动中实现着美和真的合一,使中国哲学走上一条独特的追求最高价值理想的形而上学思维的道路,既避免把哲学最后引向宗教迷狂,又超越了使哲学最后仅局促于科学实证,而是把哲学所追求的终极目标归结为一种诗化的人生境界,即审美与契真合而为一的境界。中国哲学的致思取向,从总体上乃是诗化的哲学。
萧先生对中国特性的分析,既是立足于对传统中国哲学特性的总结,也暗含着对当代中国哲学特性的一种探索,即他试图避开西方哲学在科学实证与宗教迷狂的两种不良倾向的同时,努力创造出一种寓理于情,情理交融的新的诗化哲学形态。这一新的诗化哲学形态即是萧先生晚年称道的“双I,情结。所谓“双L”情结,即是将LQgC(逻辑的)和Lyt(予情的)结合起来,也即是当代西方哲学家海德格尔在后期所追求的思与诗的结合。传统中国哲学因为具有浓厚的诗性特质,在以柏拉图、康德、黑格尔等为代表的主流西方概念哲学传统的尺度或范式之下,恰恰是不够哲学的典型表现。在世界历史的新视野下,哲学的形态及哲学观也在发生变化,传统西方的主流哲学观不再是唯一的裁量何种思想形态是哲学的标尺了。哲学也因此在新的世界历史条件下而解放了。善于以几何学的明晰、准确的定义方式来要求思想表达的明晰与准确的思考方式,固然是哲学的;然而,那种以追寻世界本根、万事万物的总原因的诗性思想方式也是哲学的。无论是通过逻辑的方式,还是通过诗意比兴的方式表达出来的哲学思想,都只是哲学的不同表达形态。而针对中国哲学的诗性特质这一显着特征而言,除了萧先生所揭示的一系列特色之外,笔者认为还应当包含有如下三个方面的具体特征。
其一,中国哲学的特点在于其思想表达的跳跃性与概念内涵的非确定性。概念内涵虽然不很确定,但也不是漫无边际,而是有一个相对明确的意义域,其意义不是一值的,而是多值的。然而,正如一千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它首先是哈姆雷特而不是贾宝玉,更不可能是于连,也不是渥沦斯基。因此,中国哲学概念的多义性并不是漫无边际的,而是有一个相对确定的意义域。
其二,中国哲学概念的意义多值性与意义域的相对确定性,这二者之间具有极强的张力。这一特点也直接影响到中国哲学史发展的具体特征,那就是顺承传统哲学观与概念的解释,通过将传统哲学观念内涵的丰富化,概念的外延与内涵的双向变化来表达一种新思想,而不是通过创造新的观念与概念,尤其是通过否定前人的观念,创造出一套全新的概念来进行哲学创新。因此,中国哲学的日新不已的过程就其主要特征而言表现出极强的连续性,其断裂性则相对的隐蔽。然而,从先秦哲学到魏晋玄学再到宋明理学,其哲学形态的面貌差异还是十分明显的。
其三,中国哲学的诗性特质,还典型地体现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特点,即不把认识的主体与认识的对象绝对的对立起来,而是以主体参与到对象之中的方式来表达一种即体验即知识的思想形态。这样一来,中国哲学的认识论就不完全是通过形式逻辑的推理方式论证出来的,而是以个人体验的方式陈述出来的,带有很强的个人“体知”的特点,然而又具有经验上的可感通性。这一突出的特征在一系列中国哲学的核心概念与观念方面都有所体现,如道、气、德、仁、理、良知、心、工夫(即方法)与工夫论(即方法论)等等。
上述三个方面的特点,在以柏拉图、康德、黑格尔的哲学形态为标准的哲学“范式”里,简直就算不上是哲学。然而,当今的西方哲学本身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仅就海德格尔的哲学表达形式而言,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变得更加靠近中国哲学的问题域与表达方式了,这不能不说是历史的吊诡。
三、当代哲学的新方向与中国哲学史研究的方法论思考
中国哲学的这一诗性特质,需要用一种与之相适应的研究方法来研究其发展的历史。对于此点,萧董父先生曾经提出了“纯化”与“泛化”相结合的方法来研究中国哲学史。他说:“鉴于哲学史研究曾羼入许多非哲学的思想资料,往往与一般思想史、学说史浑杂难分,我们曾经强调应当净化哲学概念,厘清哲学史研究的特定对象和范围,把一些伦理、道德、宗教、政法等等非哲学思想资料筛选出去,使哲学史纯化为哲学认识史,以便揭示哲学矛盾运动的特殊规律。但进一步考虑哲学与文化的关系,文化是哲学的土壤,哲学是文化的活的灵魂,哲学所追求的是人的价值理想在真、善、美创造活动中的统一实现;哲学,可以广义地界定为‘人学’,文化,本质地说就是‘人化’。因而这些年我们又强调哲学史研究可以泛化为哲学文化史。以哲学史为核心的文化史或以文化史为铺垫的哲学史,更能充分反映人的智慧创造和不断自我解放的历程。
萧先生的这一研究中国哲学的新方法与一当代在世的中国哲学家张世英先生的哲学思考一有着某种惊人的一致性。张先世在《进入澄明一之境——哲学的新方向》一书中,通过对西方一主流哲学传统中的主客二分,特别是近代自笛一卡尔发展起来的主客二分思维方式的批判,指出了一个新的哲学方向,即在世界之中思考问题,以无限的整体作为形上学,让在场与不在场的构成一个实在的无限整体的思维方式,最大限度地摆脱基于主客二分基础的本质主义哲学所带来的思想弊病,以追求相通、融通为目标,在真实的一元世界里展开无限的人生,并以超越的审美境界作为人生最高的旨归。这一新的哲学方向,笔者认为比较能切合当代及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的中国人在精神方面的终极价值追求。
张先生从如下五个方面来论述审美意识的特点,以及无限整体对于人的意义和人对于无限整体的感恩,从而要求人们摆脱概念哲学不断对丰富实在世界的化约而上达于一种抽象、干枯的概念认识。首先,他是这样来界说审美意识的:“审美意识的本质在于主客的融合、人与存在的契合或者说人与万物的一体性;艺术品的诗意在于从有限的在场的东西中显现出无限的不在场的东西,有限与无限、在场与不在场是一个整体。正是这作为事体的存在支持着个人的生存,它是个人生存的源泉。面对这无限的整体或一体性,有限的个人总是从自己现在的地位出发,向有限性以外展望,不断地超越自身,为无限的整体或一体性而献身,这中间就包含着人对人的责任感。
其次,他认为,这种审美意识不使人对世界采取一种超然的静观方式,而是通过想像的方式,从有限的个人与在场出发,把不在场的他人、世界与整体宇宙联系在一起,从而构成一个重重无尽的生命之流,既使人有一种存在的联系感、家园感,又使人产生一种无限的责任感。
这种审美意识不同于宗教意识与宗教信彳仰如张先生说:“宗教信仰者常常教导人要感谢上—帝的恩典,依我的理解,就是感谢这作为无限整—体的存在对人的支持,没有它,人就是孤立无援—的,任何对未来的希望都要落空,人生也就失去—意义。无限整体对人的支持,其中包括人对人的支持,我们对无限整体的感谢也应该包含对人的感谢。”
这即是讲,大多数的人往往都只能注意到在场的东西,而没有注意到不在场的然而是实际存在的人与物对于他的影响。把在场的与不在场的人与物,当然包括文化传统纳入我们人的生存意识之中,面对一个实有的无限的相关整体,使我们在无穷无尽的实然的联系中获得一种生存的意义。我之所生有赖于这无限相关的整体之所赐,我之所生依赖这相关的无限整体提供的条件与平台,我之所死虽然表现为一种形式的不在场,然我之所为已然化为这无限整体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有形的生物生命虽然停止了活动,另一种无形的劳绩——无论是精神作品,德性作为,社会性的功业,还有自己的后代,自己亲戚的后代,都将以或多或少,或弱或强的方式与关系来传承着我的劳绩。这或者也可以算是苏轼所说的“自其不变者观之”的“不变者”。
张先生还非常诗意地阐述道,正因为整体是一无限者,故是无限的,且是有实在相关性的整体对于每个理解了存在的本然方式的个人而言,她就是人生的一盏明灯。他说:“超越自身,为无限整体而献身,是一个无止境的过程,也就是说,我们只能在无穷尽中实现自我,而不能有一个最终的、最完满的实现,这主要是因为无限的整体不是静止的、封闭的,不是被给予的客观,而且永远流动的、永远发展的,它引导人不断地意识到自己的有限性,从而不断地力图超越自身,但无限整体是永远不能最后到达的,这就是为什么人们总爱说,人生永远处于征途之中。可是另一方面,人并不因此而绝望,反而因此而增加了勇气,因为无限的整体是一盏黑夜的明灯,它照亮你前进,你每迈一步,你就会感觉到人生获得了一次新的意义,达到了一种新境界。”
再次,张先生认为:“人只有在意识到自己的有限性之时,才会对无限的精神性的整体产生崇敬之心;也只有从崇敬无限的精神性整体的观点出发,人才会努力超越自己的有限性,不断创新,不断献身。缺乏这种崇敬感的人,不是一个真正有审美意识的人,也不是一个真正有责任的人。”
又次,张先生说:“我们所崇尚的无限美是建立在‘人与人’关系基础之上的一种主客融合的崇高美,它要求我们把‘人与人’的关系放在高于‘人与物’的层次之上,认真地以‘人与人’的关系对待人,并进而以‘人与人’的关系对待物,这才是人的自我尊严和气魄之所在”
最后,张先生得出这样的结论:“人生的真正的寓所,或者说,人的真我或本己,不是任何有限的事物可以界定的,人如果能体会到自己本来植根于无底深渊之中,体会到自己本来归属于‘无归属’之中,那就是找到了最可靠的寓所。无底深渊乃是人生真正的寓所,在这个寓所里,所谓主体、自我营造、日常生活中的归属,都可以以旷达的胸怀放置一边。”
上述五个方面,只能说是简单地概述了张先生对新的哲学方向论述的基本内容。张先生们深刻而又富有启发性的论述远不止这些,这需要对此问题有兴趣的人去认真阅读张先生的着作。其实,试图通过审美的方式来解决人生问题的思路,远不只是张先生一人。20世纪初,先生就提出过“以美育代宗教”的设想。而在20世纪80年代,冯契先生在《中国古代哲学的逻辑发展》一书中,就特别关注美学思想及人格的养成内容,努力改变当时中国哲学界仅从纯粹的认识论发展史角度来书写中国哲学发展史的做法,这也在一个侧面与萧萣父先生“纯化”与“泛化”的哲学史观相呼应,也从中国哲学史的角度呼应了张先生新的哲学思考,并提供了中国哲学史的经验证明。
1临床资料
本组资料共计92例,均为2007年1月~2010年1月我院住院治疗的骨折患者。其中男51例,女41例,年龄6~72岁,平均(41±3.4)岁。6~14岁(21例),l8~40岁(27例),41~72岁(22例),>65岁(22例)。平均住院14d。
2心理护理
2.1骨折患者各不同阶段的心理表现及护理:骨折早期。患肢因肿胀、疼痛、活动受限、从而多数患者精神紧张,有的常表现有抑郁少言、失眠、不思饮食。针对患者的这些表现,要以热情的态度了解病情,和患者交谈,做解释工作,说明骨折后,由于机体气血运行紊乱,气机凝滞或营血离经。阻塞络道,淤滞与肌肤理,古患肢或局部肿胀疼痛。随着活血癒药物的应用和时间的推移,这种肿胀疼痛是会逐步消除的。并嘱患者卧床休息,避免过多移动肢体,以防骨折断端活动而造成新的损伤或发生再移位。在生活上积极帮助患者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如给别人洗脸、倒水、喂饭、端送便盆等,使患者能过着接近正常人的生活,从心理上感到满足。这样才能提高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治疗期间。骨折大多需手法复位,较长时间外固定,或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等治疗[1-2]。无论采取何种方法治疗,所需时间较长,并且做了方法会带来一定痛苦。尤其需再次整复或手术时,患者心情大多十分紧张,焦虑不安,甚至拒绝治疗。这时要耐心细致地向患者解释各种不同方法治疗骨折的意义,以及正确复位的重要性。并告之患者骨折并非难治之症,不要让其增加思想负担。把病情治疗措施和预后情况告诉患者,并向患者介绍治愈的病例,从而解除其思想顾虑。耐心向患者讲清骨折预后多能完全康复,有些患者对自己的经治医生特别是年轻医生不相信,治疗不配合,非要某高年资医生看看才能放心。对于这类患者应采取耐心说服讲解,任何一名医生对患者的健康是负责的,一切治疗都必须遵循科学。骨折后期恢复期。一般患者表现接近正常的心理反应,且多能主动积极进行功能锻炼,心情愉快的为痊愈出院作思想准备。部分患者,表现练功不耐烦,情绪激动、易怒。此期护理时以和蔼的态度,亲切的语言进行劝导和安慰患者,做好宣传工作,为患者重点要宣传功能锻炼的目的意义及必要性,交待清楚功能锻炼的方法与注意事项,这样,患者往往能解除厌烦情绪,增强功能锻炼的信心和耐心。
2.2骨折患者不同年龄的心理特点及护理:老年患者。老年患者生活依赖性强,加上患肢疼痛不愿意活动肢体,且长期卧床,血循差,易发生病发症褥疮和便秘。有的患者甚至提出一些过分的要求。我们护理时要尽量理解和满足患者在治疗和生活护理方面的要求。对于暂时不可能满足的不合理的要求则要详细说明原因,做好解释工作,把骨折“动静结合”的重要意义,活动方法向患者作认真的介绍,使患者从思想上认识到主动练功治疗骨折必不可缺的一个步骤。青年患者。思想活跃,情绪波动大,对疼痛的耐受力差,往往因个人问题或家庭及工作方面而影响病情变化,对这些患者,心理护理主要以分散患者的注意力,经常与患者拉家常、谈工作、谈理想,这样才能随时发现其不顺心的事和不愉快的心情,及时协助患者处理解决,或为患者找些书刊、杂志阅读,既能提高思想觉悟,又能分散注意力。有些患者不习惯床上大小便,控制进食及饮水量。应向患者说明饮食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及对骨折愈合的重要作用,指导患者训练床上大小便,并嘱他们多吃含维生素类食物,注意两便的通畅,防止便秘及泌尿系发症发生。少儿患者。多数好动,对疼痛敏感,表情痛苦,有畏惧心理,不能主动配合治疗,易哭闹,护理时对患儿要象亲人一样关心爱护。针对不同患儿的个性特点,做到耐心开导,细心观察,多表扬,多鼓励,做到四勤眼勤、手勤、腿勤、嘴勤。抽出一定时间为患儿讲故事,设法缩短护患之间的距离,达到护患关系融洽,使患儿消除畏惧心理主动配合治疗[3]。同时保持床铺平整干燥,清洁、无渣屑,避免尿液刺激皮肤发生褥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