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五年级下册草原课文

五年级下册草原课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五年级下册草原课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五年级下册草原课文

五年级下册草原课文范文第1篇

一、群文阅读教学方式

(一)作者相异主题相同的群文阅读教学

小学语文课本,每个单元就是一个主题,几篇课文都得为它服务。进行群文阅读教学,就是让学生通过反复阅读这几篇课文,体会感悟相同的中心,学习作者的构思及表达方式,从而学会习作。

五年级下册教材《走进西部》这个主题的4篇课文都是描写我国西部偏远地区的发展和变化。教学时,我把《草原》一课作为教学重点,组织学生分析、合作交流,并要求学生反复朗读,引导学生体会一望无际的草原风光,感受蒙汉之间的民族情。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合理使用贴切的词语和句子。然后将群文阅读用于教学中,让学生用学习《草原》的方法去学习《丝绸之路》、《白杨》和《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让学生通过阅读文本走进西部了解西部的开发和建设,从而热爱西部。这样,学生在理解阅读上就有了很大的提升。

(二)同一作者的不同文本的群文阅读教学

群文阅读教学也便于把同一名家的名作集中在一起学习,这样便于对名家的作品有个完整的认识,使学生在大量的阅读中感受体会名家的写作风格,从而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不知不觉地学会写作。

小学语文教材中选用老舍的文章较多。他的文章有的写生物,有的写风景,有的写风俗,内容丰富。如《北京的春节》《养花》《草原》《猫》《趵突泉》,这些文章中随处可见老舍语言艺术的精华,和独特的语言风格。他通俗易懂与幽默风趣的语言把文学和儿童之间的距离缩短了,他诗一般的语言让儿童对他的作品很感兴趣。与传统教学相比群文阅读就像把一颗颗零散珍珠串联成了光彩熠熠的项链。让学生在丰富的阅读中感受生活,体验作家的创作之美,从而喜欢上?读,丰富视野,提高语文素养。

(三)文本相异内容复现的群文阅读

不论是在抗战时期,还是在和平建设的岁月里,都有许多让我们为之动容的榜样人物,他们的一言一行都清晰地刻在人们的记忆里。如《地震中的父与子》《金色的鱼钩》《再见了,亲人》这几篇文章中的人物就是这样的。在教学中,我也用了群文阅读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反复阅读这几篇课文,从不断的阅读理解中去了解那令听者为之动容的事,体会那令人震撼的情。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思想是课文《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学习时要求学生对同一单元的《威尼斯小艇》和《与象共舞》《彩色的非洲》这三篇文章进行对比,引导学生在阅读中了解国外风光,异域文化。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中理解不同地域的民族风情特点。群文阅读的显著特点就是课堂上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多读,掌握多种多样的实用阅读策略。为自主阅读和课外阅读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而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保障。

二、群文阅读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建构写作素养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两大任务。学生大量阅读任务的最终目标就是学习、借鉴别人优美的词语、段落及表达方式,并根据需要写出好的作品。所以在平时的群文阅读教学中,就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训练,学习别人的篇章构思,体会、领悟作者是怎么表达自己的喜爱或厌恶之情,怎样描写美丽的自然风光,或怎样塑造人物形象等等。

如,《儿童诗两首》《童年的发现》《冬阳 童年 骆驼队》《祖父的园子》是五年级下册第二组课文,它们再现了儿时的多姿多彩,天真无邪的孩童时光,描述的是他人的事迹。可这些事又好像发生在自己身上。学生通过反复阅读这一组文章,充分品尝儿时生活的趣味,领悟好词佳句表达的情感。学习作者是怎样把生活中的趣事描述清楚,把自己的感受真实地表达出来的。

五年级下册草原课文范文第2篇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电化教学具有形象直观、内容丰富、动态呈现、信息容量大等特点,它所提供的外部刺激——图片、图像、动画、声音、文字等是多样而丰富的。而学生对具体形象事物感兴趣的心理特点,非常有利于他们对知识的获取、存储与建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运用信息技术,把课堂模拟成各种场所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走进情境、体验学习。在优美的情境中去阅读、发现、质疑、思考、探究,领会文章的内容,体会文本表达的思想感情,进入课文中的境界。如在教学五年级下册的《草原》时,为了让学生对草原风光和草原风情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上课伊始,可以播放德德玛的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和内蒙古大草原的风光图片。学生有了这样的直观感受,还用解释什么是“一碧千里”“翠流”“绿色渲染”吗?学生在初步感知草原风光和民族风情后,伴着悠扬的马头琴曲,去品读作者优美的文字,自然能想象“柔美的小山、绮丽的小诗、明如玻璃的小河”是一种怎样“境界”。

借助信息技术,进行情境教学,促进了学生与作者、教者的情感交流,使学生对陌生事物有了感性认识,达到了“入境始与亲”的目的,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怎会不乐于学习呢?

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语文教材内容十分丰富。有些是学生熟知的,有些则不然。限于知识、经历的肤浅,学生很难正确感知教材的内容,利用信息技术,可有效化解这一难题。如三年级上册的《赵州桥》一课介绍的赵州桥,它以举世无双的设计在世界建桥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但我们的学生对赵州桥的历史知之甚少。从这一“学情”出发,必须设法变古为今,化远为近,借助多媒体来加深学生的感受。教学中,我紧紧扣往“坚固、美观”这两个统领全文的中心词,选编了几组录像片断,让学生从录像上的壮观画面和凝练的文字解说中,形象地看到这座高度科学性和完美艺术性相结合的精品,再配上一幅“分流泄洪”的投影片,让学生懂得赵州桥的珍贵,不仅在于它的古朴和巨大的跨度,还在于大拱的两肩各背着两个小拱的绝妙布局,也使学生理解了“既能减轻洪水的冲击,又能减轻桥身的重量”的构造特点,体会到赵州桥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感受到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这样,信息技术的运用,就轻易地突破了课文的难点,突出了课文的重点。

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有助于化解学生认识活动中的难点,深化学生情感活动,能让学生学得兴趣盎然,老师教得生动活泼。

三、激活思维,培养能力

(1)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借助多媒体传送信息,不仅是为了给学生提供认知的感性材料,使之建立表象,更是为了在学生对学习上遇到困难时再现情境,以启发学生对表象进行分析、综合、概括,促使其思维向深层发展。例如,在讲四年级上册的《长城》时,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计算机边播放录像,让学生别听录音边思考“长城是什么样的”这一问题。这样,学生看到长城雄伟壮观的画面,听到豪迈赞叹的声音,就会情绪高涨,踊跃发言。长城的特点“长而壮观,高大坚固”就会脱口而出。借助这一问题,能促使学生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现代化教学手段,使学生思维整体结构获得优化,向追求“独到”,探索“最佳”的创造性思维发展。

(2)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识记能力。在识字教学中,合理运用信息技术,能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识记能力。语文课在教象形字、指事字时可以出示画面配合教学,教会意字和形声字时可用幻灯片移动教学。如一年级教“日”字,屏幕上出现一轮红日,又圆又亮,太阳边缘变成一个圆圈,中心慢慢缩小变成一个黑点,然后圆圈又变化成方框,就成了汉字,学生看见了电脑的演示,就会对这个象形字自然过目不忘。使用信息技术,使本来枯燥无味的识字教学,变得趣味盎然。因为它省时、高效、优质,且给人以美感,深得师生的喜爱。

⑶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听说能力。录音媒体是以清晰和流利的普通话,有的配以悦耳动听的音乐录制而成的。播放朗读录音带,使学生沉浸于某种境界,从而展开想象的翅膀,达到最佳教学效果。如五年级下册的《草船借箭》这一课,教师的朗读与配乐录音朗读的效果是无法比拟的。当录音带放到“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受箭”,擂鼓声、呐喊声、箭如雨下的嗖嗖声,让学生仿佛置身于战场。学生注意力都非常集中,听完录音后,都能记住故事梗概,对人物的语气也能模仿得惟妙惟肖。学生在这种音响效果的氛围内学习,加深了对教材的理解,展开了想象,培养了说话能力,活跃了课堂气氛。

四、拓展延伸,丰富资源

现代教育对于信息技术的依赖将会越来越明显,语文学科更是如此。在丰富的信息支撑下的语文学习是未来语文学习的重要特征。信息资源的丰富性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1)补充学习内容的必需信息。今天的语文学习,特别是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语文教学呈现出其思维的开放性,于是这就使语文学习本身具有了对信息资源的特别需求。就学生个体而言,每个人兴趣不同,知识与生活环境也不同,因而每个学生对于信息资源的需要也就不同。以二年级下册的《恐龙的灭绝》为例,二年级的孩子很难想象恐龙的样子,仅仅一幅图片是满足不了孩子们的好奇心:恐龙为什么会灭绝呢?又是怎样灭绝的呢?如果恐龙不灭绝会有人类吗?人类会灭绝吗?如此丰富的信息需要,也只有在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才能得以满足和实现。

(2)补充学习内容的关联信息。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很好地解决了语文教学相关的信息资料不足的问题。如四年级下册中《桂林山水》一文的教学,传统的语文教学只能在想象和朗读上多做文章,学生很难有真切的感受,因而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也不够深刻。在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通过网上收集图片,让学生切实感受到了“桂林山水甲天下”,特别是桂林的山奇、秀、险,水静、清、绿,只有通过图片让人直观感受才能更容易理解文字的含义。随着教改的不断深入,这种与学习内容相关联的信息补充越来越重要,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学生学习兴趣的形成、特长的培养和个性的发展。

(3)补充学习过程的衍生信息。教学过程中的诸多不确定因素,又衍生出了更多的信息。这些信息的充分交互也必须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才能实现。如教学三年级下册的《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课前预计的关于环保的相关信息在实际教学中满足不了学生要求。学生不仅要知道空气污染、水土流失这种现象,更要知道这其中的细致原委;学生不仅要自己知道保护环境、保护地球的重要意义,还可通过专题网站及网络论坛等形式启发更多的人警醒过来,参与到保护地球的行动中来。这些衍生信息的传播在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就便捷了许多。

五年级下册草原课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小学语文 教材 助读系统 能力培养

助读系统又叫提示系统、助学系统或导学系统,是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顾黄初先生在《语文教学研究的多向探索》中提出:语文教材中包含四个系统,即知识系统、范文系统、作业系统和导学系统。实际上,语文教材中助读系统是帮助学生学、教师教,致力于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和提高而设计的一系列材料,其实质是对学习的要求和学习的重点、学习方法等做出提示,对某些疑难问题的诠释,对相关资料的引述、知识的拓展等。主要有五种类型:①注释类:课文中的字词注释和题注,作者简介、选文出处、课文背景简介等。②提示类:每册书开篇的编辑说明、单元提示等。③图像类:主要是课文中所配的相应的插图,这样直观的图像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及记忆,尽量避免单一枯燥的学习。④附录类:如一些资料附录、知识短文及相关信息链接。⑤练习类:选文的课后思考与练习。这些共同构成了小学语文教材。

一、小学语文教材助读系统对学生能力培养的作用

首先,助读系统为学生语文学习提供指导,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助读系统中的单元导语、自读提示、预习提示等顾名思义就是为学生的预习、思考做出提示,进而让学生根据泡泡语和课后练习等思考问题、探究问题。这样学生的自学能力自然而然得到提高。

其次,助读系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助读系统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注释里面包含重要字词的解释,资料袋里包括一些课外的拓展知识,课后练习中包括一些对课文内容的强化和朗读、写作能力训练,单元导语和综合性学习提示则是对学生情感的激发和学习方法、习惯的指导。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19课《草船借箭》资料袋:“这篇课文是根据我国著名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的相关内容改编的。这部小说写的是三国时期魏、蜀、吴的故事,书中塑造的曹操、孙权、刘备、诸葛亮、张飞、关羽等人物形象,家喻户晓。书中的许多故事,如‘桃园结义’、‘三顾茅庐’、‘火烧赤壁’、‘空城计’,广为流传。作者是元末明初的罗贯中。”这一段资料有利于学生了解草船借箭的出处和《三国演义》的相关内容及人物,拓宽知识面。六年级下册第16课《十六年前的回忆》的课后练习:“1.默读课文,说说课文按照时间顺序写了哪些事,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2.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与开头有什么联系?你觉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在清明前后祭扫烈士墓,再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这三道练习题的设计有利于学生朗读和写作能力提高。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单元导语:“山清水秀,鸟语花香,青松迎客,寒梅报春――大自然有声有色、有情有义。本组课文将带领我们投入大自然的怀抱,领略大自然的风姿,倾听大自然的声音,与大自然互诉心志,交流感受,学习本组课文,要注意体会作者是怎样细心观察大自然的,有哪些独特的感受;还要体会作者是怎样展开想象和联想,表达这些独特感受的。”这一单元导语前一部分有利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后一部分则对学生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有所指导。

二、有效利用助读系统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一)利用助读系统提高学生的阅读、朗读能力

首先,指导单元导语朗读,提高学生的阅读、朗读能力。单元导语主要用来提示和呈现本组课文主要内容,语言优美,有时会用气势磅礴的排比,有时会用涓涓细流的比喻,遇到这样的材料,教师抓住机会让学生训练朗读。三年级上册第六组中的单元导语这样写道:“我们的祖国,有奔腾的江河,澎湃的大海;有辽阔的草原,茂盛的森林;有宁静的山村,繁华的都市……”这是一个很有气势的排比句,展现了祖国迷人的风光。因此,教学时可以指导学生用什么样的语气读,读出什么样的感觉。让学生先熟读再美读,慢慢的,不仅锻炼学生的朗读能力,还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

其次,利用插图训练朗读。小学语文教材中很多精美插图都画出了文中最感人、最经典的一幕,小学生对这些插图很有兴趣。教学过程中,如果利用这些插图加以引导,让学生体会其中感情,再顺势让学生带着感情朗读,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第八次》这一课中,布鲁斯王子七战七败后看到蜘蛛结网的情景,深受感动。文中用这样一段话做了描述:“布鲁斯感动极了,他猛地跳起来喊道:‘我也要干第八次’。”在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时,可以先让学生观察图中人物的动作、表情等。再加以引导体会,让学生带着感情朗读,效果更可观。

(二)利用助读系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插图,以艳丽的色彩、栩栩如生的画面深深地吸引学生的目光,充分利用这些插图有利于提高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能力。为此,教学活动中必须让插图“开口说话”,培养学生的能力。

首先,让学生明确目的,观察插图,培养观察能力。小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并且注意力容易转移。为此,引导小学生观察插图的过程中,应当给定明确的目的和要求,让他们在观察过程中有所提高。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的《荷叶圆圆》中有一幅美丽的插图,教学时可以提出要求:“荷叶是什么样的,荷叶上都有哪些小伙伴呢”?让学生观察,久而久之,学生的观察能力便可以得到提高。

其次,运用插图,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小学生由于语言能力有限,口头表达时要么过于简单、要么错乱无序,写作文的时候往往无从下手。因此,老师可以充分利用插图这一直观手段让学生观察插图,并描述插图或者通过看插图说你想说的话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如三年级下册第7课《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这篇课文,可以让学生观察对比课文中的两幅插图,再让学生口头表达自己看到的内容,之后引导学生说说看完这两幅图以后想对小山村的人们说点什么?不仅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还使他们的表达能力得到提高。

最后,引导学习资料袋,提高情感表达能力。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21课的阅读链接《在天晴了的时候》是一首优美的散文诗,让学生带着“这首小诗描写了什么?”这个问题反复读,既让学生找到朗读的感觉,又加深他们对诗的理解,并且发展他们的想象能力等。读完以后可以问:“同学们读完这首小诗,有什么想说的吗?”学生就会分享感受,在分享中情感得以提升,发展情感表达能力。

(三)充分利用助读系统提高学生的预习能力和学习能力

课后练习是小学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多方面训练点。教学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各类课后练习的效用,实现目标,提高效用,提高学生的相应能力。

首先,设置任务,充分利用课后练习指导学生预习。课后练习可以作为预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布置给学生,让学生根据生字词表认读生字,正确书写生字,再借助工具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为熟读课文创造条件。并且预习过程中可以根据课后练习的提示对一些重点词句多看两遍,反复琢磨,为新授课好前奏准备,同时提高学生的预习能力。

其次,认真研读课后练习,落实基础知识,提高学习能力。课后练习设置一般来说都是有梯度的,前两题一般为基础性题,目的在于巩固基础知识,培养识字写字和朗读能力。教学过程中应作为教学的一个必要部分进行一定指导。在生字词认读和书写上,老师可以让学生先读写,然后分享自己记住这个生字的方法,教师再做适当的方法指导,让学生不仅会读、会写,还记住同类型的字词,最终使学生的识字能力得到提高。在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一题处理上,老师可以把它融入教学环节朗读上,不仅仅局限于课后布置作业。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18课《称赞》中课后练习:“朗读课文再演一演。”这样一个课后练习可以把它有效利用在课堂上,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读的时候把应有的语气读出来。学生的朗读能力自然得到提高。

最后,牵手泡泡语,进入教学过程,提高学习能力。在人教版教材中有许多泡泡语中的问题,能够引发思考,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学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泡泡语,有效提高学习能力。例如,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18课《开天地》的泡泡语:“我仿佛看到了这样的画面。”教学时老师可以问:“这样的画面是什么样的画面?你对这样的画面有什么感受?”如此,学生在思考、概括、分析问题的过程中学习能力自然提高了。

参考文献:

[1]顾黄初,顾振彪.语文课程与语文教材[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2]李维鼎.语文教材别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

五年级下册草原课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多媒体 新课导入 适配性

近两年,在“开江县小学语文教学技能大赛”的初赛、复赛、决赛中,我作为嘉宾、指导教师、评委,大概听了五六十堂课。现在仔细想来,这些课都具有一个共同特点:参赛教师在课堂中呈现、展示的课程资源丰富、充实,感觉“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这一课标思想得到足够重视。至于用得当与不当,后面再说。我们先来看一看我随机挑选的20节课使用多媒体的统计数据:

资源种类 数量 效果很好 效果一般 效果差

电脑课件 20 6 12 2

实物挂图 18 12 6 0

生字卡片 15 10 3 2

音乐 7 5 1 1

课文录音 10 7 3 0

动手实验 4 2 2 0

其他资源 20 11 5 4

从统计数据看,历次大赛不少选手在媒体使用上刻意追求“声、光、形、色”效果,忽略了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基本功能,走进了“为使用而使用”的误区。个别选手进入课堂的时候,五六位助手相拥而入,教具、学具装满一两纸箱,两三位电脑教师坐以待命。从比赛的实际效果看,越是传统的媒体,使用的效果就越好。“实物挂图、生字卡片、音乐录音”的使用效率达90%以上,而课件的使用效果与选手预期反差很大。我想,一方面,使用什么媒体要因课而定,并非公开课都要使用电脑课件;另一方面,很多选手自己不会制作,使用起来也很勉强,何必要勉为其难呢?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获取外界信息中,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3.5%来自嗅觉,1.5%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显然,视觉、听觉是获取信息的主要感知器官。“多媒体”能交互式综合处理多种媒体信息――文本、图形、图像和声音等,使多种信息建立逻辑连接,集成为一个具有交互性的系y。与普通教学相比,多媒体手段在视觉、 听觉效果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给学生以新颖感、惊奇感。

教学导入是课堂教学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它犹如乐曲的“引子”和戏剧的“序幕”。多媒体技术以其方便的再现情景、展示文本图表、播放动画视频等特点,在导入新课方面拥有传统手段难以企及的优势。但是讲授新课过程中,如何做到多媒体与导入环节的适配呢?下面我将结合近两年我县开展的小学语文教学技能大赛的相关课例,简要介绍几种与课堂内容适配的导入新法。

一、图片起兴

图片起兴,是一种利用教学挂图、自制图片或简笔画,借助投影或其他多媒体技术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围绕图片提出一系列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入新课的导入法。这样的导入方法一般适用于写景类的文章,因为优美的风景图片更能加深学生的印象,更有利于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如:曾老师在教学人教版第十册《草原》这一课时,因为很多同学都没去过草原,对那里的环境不是很了解,于是她课前搜集了大量的草原风光图,在课堂一开始就展示给学生看。然后问他们通过观察发现草原有哪些特点?草原美不美?美在哪里?再顺势导入:“今天我们和作家老舍一起走进内蒙古大草原,看看作者笔下的草原是什么样子的。”

评价:这种导入方式,既调动了学生认识草原的积极性,又为学生接下来的学习提供了参照物,加深了学生对草原的美好印象。适用于这种导入方式的文章还有很多,如《威尼斯的小艇》……

图片导入能够达到“凝神、激趣、起兴”的导入效果。图片导入要遵循认知规律,适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思维规律,能调动学生多种感官,使抽象问题具体化,深奥问题浅显化,促进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

二、音乐怡情

歌曲具有渲染作用,能引起听众的共鸣。教师恰当运用与教材内容“合拍”的歌曲导入,往往能营造很好的课堂氛围,实现情景教学。通过欣赏歌曲,能使学生身临其境,设身处地,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获得知识。

如劳老师教学人教版三年级《我们的民族小学》一课时,以播放歌曲《爱我中华》导入,开阔优美的旋律及直抒胸臆的歌词,启发了学生的情感与想象,把学生带进了中华多民族大家庭之中。学生马上由课题《我们的民族小学》联想到不同民族的小朋友带着不同民族头饰、穿着不同民族的衣服来到同一个地方――我们的民族小学,一个充满欢乐祥和气氛的学校。让学生学习情趣高涨,精神饱满地期待新课的开始,将学生的思维导入了教学正轨,而且增添了无限的学习乐趣。

评价:生活中处处离不开音乐,如果在新课前播放或吟唱与课文有关的歌曲,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好方法。学生们一听到这首耳熟能详的歌曲时表情丰富,一双双眼睛里都迸射出了激动的火花。随着教师的启发式提问,学生都产生了进一步学习课文的欲望。

歌曲导入法的优点使学生们容易接受,抓住学生喜欢歌曲的心理来导入新课,可以说是“愉快教学”法应用的典范。但要注意的是,教师选取的歌曲要恰当,要与教学紧密相关,否则非但不能顺利导入新课,还会分散学生注意力。

三、史料启智

从背景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是小学语文教学要实现的能力目标之一。运用多媒体可以给学生提供文本、图表、材料等多方面的阅读理解资源。利用这些资源导人新课,也会使学生在接受更多的历史背景信息中迅速地进入学习状态。

如同样在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课文时,五年级的施老师是这样教学的,她先让学生欣赏两组数据。

1. 2008年5月12日14分28分04秒四川汶川里氏8级地震,造成69142 死亡。

2. 1976年7月28日,发生于中国唐山的里氏7.8级大地震,造成242769人死亡。

通过这两组直观鲜明的数据,学生会对地震的危害程度有一个比较直观的了解。然后,她说道:“是啊,在地震中很多人也许有生的希望,但是由于父母的固执,或其他种种原因,有一些可以活下来的人并没有活下来。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一对坚强的父子,是一对创造奇迹的父子。今天我们一同走进《地震中的父与子》,感受这对父子的了不起!”

评价:这堂课的导入很有价值,也很有深度。两组鲜明的数据使学生的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在这基础上学生对地震造成的危害有了感性认识,也体会到这种艰难之中那对父子的了不起。

四、视频凝神

由于缺乏身临其境的感受,学生对很多未知事物感到陌生和遥远,这也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问题。 而视频则可以把形、声、色、光有机地结合起来,在一定程度上还原课文内容的真实情景,绘声绘色地展现原有情景,可以大大增强语文教学的活泼性、生动性,使学生容易在轻松、活泼、愉快的氛围里掌握知识。

如蒋老师在教学一年级下册《小蝌蚪找妈妈》时,设计了这样一段导语:(轻快的音乐先响起)温暖的春天来了,池塘里的冰融化了。青蛙妈妈睡了一个冬天也醒来了,(播放视频)它从泥洞里爬出来,扑通一声跳进池塘里,在水草里生下了很多黑黑的圆圆的卵。春风轻轻地吹过,暖暖的阳光照着,池塘里的水越来越暖和了,青蛙妈妈下的卵慢慢地都活动起来,变成一群大脑袋、长尾巴的蝌蚪。它们在水里游来游去,非常快乐……教师生动形象的描述把学生的思绪引进大自然中,引进了生机盎然的池塘里,学生会不知不觉地随着小蝌蚪去找它的妈妈,也在不知不觉中,随着教师的引导轻松愉快地进入学习情境。

五、诗歌抒情

诗歌具有语言精练、朗朗上口的特点,青年学生对诗歌颇感兴趣。我们在导课时,用多媒体做投影,辅之以激情澎湃的诗歌朗读作为开场白,用以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有时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

如唐老师在教学人教版第十册《阿里山的云雾》时,在投影上展示台湾当代诗人余光中的《乡愁》的内容,并配以深情的朗读导入:“我在这头” 有哪些绮丽的风景呢?二年级的时候,我们曾经学过《日月潭》,今天我们再来学习《阿里山的云雾》。

评价:教学略读课文,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激起学生诵读课文的兴趣。教师的作用还体现在组织、指导学生的阅读上。教学本课时,可通过充满激情的描述,声情并茂的范读,阿里山风光图片的展示等,引起W生学习本课的欲望。接着可让学生读读阅读提示,明确提示的主要内容,然后让学生根据提示自学课文。

上述的导入方式,在多媒体的恰当配合下,既能触动学生的情感与兴趣,又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起到了导入的“凝神、激趣、起兴、启智”的作用,为打造高效课堂开了个好头。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多媒体方式辅助课堂导入,要选择合适的材料,以适配的方式出现,才能真正做到为语文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五年级下册草原课文范文第5篇

一 深入发掘教材内容,使学生的情感与课文的情感产生共鸣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动才能心动,心动才能思发。”新课程的小学语文教材无论是记叙文、散文、剧本还是诗歌都蕴涵着丰富的情感因素,是教材编者、专家经过无数次筛选、锤炼而最终确定的情感力作,它们展现了一个个风格各异、多彩多姿的情感世界,具有很强的感染力。作为语文教师的重要任务就是要引导学生把抽象枯燥的文字符号演变成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有血有肉的形象。在美的世界里感受文本中波澜壮阔的感情激流,领悟字里行间跳动着的感情脉搏,使学生在情感上与课文的情感产生共鸣,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如在教学《草原》时,班上的孩子对内蒙古草原知之甚少,很难体会到辽阔、壮观与民族风情。课前,笔者播放一段草原的视频“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在配乐诗中,大屏幕展现出一幅幅草原的壮丽景色,一个个蒙古包及穿着民族服饰的草原人民,然后让学生说说看到了什么,再想象一下,音乐的背后你还想到了些什么?孩子们纷纷举手,表达自己的所想,一下子就把学生带入到了草原的境界中,通过课前情境的设置,使学生对于草原的理解,不再局限于枯燥的文字,而是他们从“境”中品出来的真实感情,从而情感上产生与文本的共鸣。

二 创设各种教学情境,激发师生情感共鸣

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情境中的各种因素对情感的产生,往往具有综合的作用,能强化学生的智力发展。教师要重视创设情境,带领学生置身于与教学内容相应的情境之中,与作者产生共鸣。这种“共鸣”能成为学生发自内心的学习动力,并激发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和高涨的学习热情,将学习导向深入,产生更积极的学习行为。(1)以读入境法。叶圣陶先生说过:“吟咏的时候,对研讨所得,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性成为读者的东西,这是一种可贵的境界。”可见,通过不断地朗读,是引领学生进入课文境界的极佳途径,也是引起师生共鸣的最佳切入点。课堂上,教师要重视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读,读出音韵、读出意境、读出情味,将文句之情准确生动地再现出来。如《十六年前的回忆》最后一句,朗读时,要指导学生不能一口气读完,而在“妈”与“昨天是4月28日”之间应停顿片刻,把说话的人内心的无限悲痛表现出来。学生经过不断尝试、练习以及与老师一起吟诵、品味,用低沉缓慢的语调再现当时的情境,体会作者当时的悲痛心情,从而产生与课文蕴含情感的共鸣。(2)跨时造境法。课文中有许多国外的人或事,离学生现实生活的距离十分遥远,学生的理解十分有限,很难让学生以饱满的情感状态参与学习活动。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中小女孩的悲惨遭遇和痛苦生活深深感染了学生,但学生的爱憎情感只停留在对小女孩这个人物的可怜与同情上,而无法追究其深刻的社会根源。为了让学生与故事的人物产生“零距离”,从而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在教学时,我组织一个“我和小女孩比童年”讨论会,通过对比,使学生从简单地对人物的爱憎情感转换为社会制度的爱憎情感,真正激发学生热爱社会主义制度的真实情感。

三 营造民主互动课堂,促进师生情感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