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6s管理制度

6s管理制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6s管理制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6s管理制度范文第1篇

关键词:职业素质;6s管理;企业文化

一、6S管理与“品质改变世界”企业核心文化的联系

从企业生存角度来看,产品的使用者才是企业产品的最终消费者,即企业的衣食父母。从中国传统“以仁孝治天下”的思想角度来看,企业只有生产出令消费者满意的产品,这才是“孝”;企业只有积极投入到行业科技振兴、激情推广其自身文化、不断改善社会福利等事业,这才是“仁”;企业只有做到“仁孝”才有生存下去的时间与空间,这就是“天下”。

俗语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其实质就是指行为活动必须符合行为规范;而科学地制定行为规范或合理借鉴地现存经典制度都必须在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与理念的指导下来进行。

“品质改变世界”是一种思想,一种文化,一种理念。它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规律,即优胜劣汰,适者生存。但它又是抽象的,是对具体事物规律的一种升华。我们如果要直接体会到其实现意义与实用价值可能会有一些阻碍。

6S管理是一种基于工作现场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它分为6个子项,该制度对各子项指标都有要求。它是具体的,是适应具体事物规律的一种应用规则。从长期实践看,6S管理制度是一种很有效的过程管理制度。

从以上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在“品质改变世界”这一核心理念的指导下,科学地运用6S管理制度对企业经营活动进行管理。如果能够取得较好成效,则可以很好地证明该理念的科学性、成熟性、可靠性和长远性。

二、6S管理的核心

6S管理制度的核心就是在生产过程中实现低成本、高效率地生产优质产品。6S的6个子项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2.1行动要素。

清理、整顿、清扫、安全,是6S中关于现场状况改进提升的四项基本行动。“清理”是改进工作现场的源头或开始,将物品区分为“常用,偶尔使用,不使用三类”,然后将常用物品安置在现场;偶尔使用物品放在固定的储存处;不使用的物品清除或处理掉。“整顿”是衔接在清理之后的,在将不需要的东西移开后,对现场进行整理整顿,包括重新规划与安排,是十分自然的。“清扫”最好在整顿之后进行,这三项工作是关联的,有次序的。“安全”这一要素,是对原有5S的一个补充。安全不仅仅是意识,它需要当作一件大事独立、系统地进行,并不断维护,安全工作常常因为细小的疏忽而酿成大错,光强调意识是不够的。因此,其位置可以提升到“规范”之前,成为一个行动要素,而在后面的“规范”、“素养”当中自然也应当包括安全方面的规范与意识,这样才真正将“安全”要素融入了原有的5S体系。相比流行的6S提法,有时仅强调“安全意识”,与“素养”并列,并没有真正与5S的行动体系与哲学融合。

2.2管理要素。

“规范”是上述基本行动之外的管理活动。对于大多数管理不善的工作场所,上述的工作通常得不到完整、系统的重视,或偶尔为之,不能坚持。在开始强调和实施6S时,造一些声势,搞些运动,让大家都动起来,重视起来,只要实施得力,总是能在短期内迅速改变工作现场的面貌。然而,运动的缺点就是来得快,去得也快,工作现场的良好状态是需要时刻保持的,从管理方法的角度说,要想保持好的做法长期贯彻,就应当将有关的方法和要求总结出来,形成规范与制度。所以,6S中的“规范”就是要将运动转化为常规行动,需要将好的方法、要求总结出来,形成管理制度,长期贯彻实施,并不断检查改进。

管理要素的目的就是把行动要素制度化,规则化。

2.3意识要素。

“素养”,是6S中最独特的一项要素,也是其精华之处。其进一步上升到人的意识这个根本。对于人,制度是外在的、强制性的。更彻底的保障,是将外在的要求转化为员工主动的,发自内心的行动。也就是变规定、要求为人的意识、习惯,素养一旦养成,将潜移默化地、长期地影响人们的工作生活质量。素养是建立在人的意识之中的,提高素养需要进行培训、宣传,并有效地运用奖罚、激励等辅助手段。

意识要素的目的就是把制度化的行动要素转换成一种员工习惯。

综上所述,6S管理的实施,必然会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品质量,最终使企业以高性价比的产品占领市场。这正好与“品质改变世界”的理念一致。

三、6S管理中 “奉献实现价值”职业道德的体现

任何企业想要实施6S管理一定需要全员的共同努力。个人服从集体,局部服从全局。这就是6S管理制度中的“奉献”精神。6S管理是一种现场管理,各生产线,各部门之间一定要事先进行协调,这样才能使6S管理的各项指标落到实处。从而真正发挥它的作用。即,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品质量,最终使企业以高性价比的产品占领市场。

综上所述,6S管理是一种强调以奉献与牺牲精神实现全局价值最大化的制度,它需要全体员工的全情投入。而“品质改变世界”理念中也暗含着牺牲小我实现大我的精神。两者的内涵可谓是一脉相承。

四、综述

“品质改变世界”这一理念是抽象的,但可以通过6S管理的实施来具体化。在素质教育中引入6S管理,可以使学生在校期间就全面接受优秀企业管理的思想与培训,为今后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可以使学生养成保持“品质第一”的工作态度和执行6S理念的工作准则;可以实现学生培养与人才就业“零距离”。

参考文献:

[1] 郑义臣,黄秋华. 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新探索[J].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5, (06) .

[2] 李银怀. 高职要以职业素质教育为核心[J]. 文教资料, 2006, (22) .

[3] 郭惠玲. 高职院校加强职业素质教育的途径探讨[J]. 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 (03) .

[4] 肖啸空. 建立与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的职业素质教育体系[J]. 教学与管理, 2006, (21) .

[5] 海淀走读大学课题组. 高等职业教育学生管理特色与模式研究结题报告――高职专业学生管理教育特色的积极探索[J]. 海淀走读大学学报, 2001, (04) .

[6] 陈建辉. 构建大学生职业素质教育有效机制的几点探索[J].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 (04) .

[7] 刘溟. 论6S管理在高职院校的适用性[J]. 科技信息(科学教研), 2008, (05) .

[8] 隆平,夏丰. 论校内实训基地“6S”管理与高职生职业素养的培养[J]. 职业时空, 2010, (06) .

6s管理制度范文第2篇

关键词:6S管理否 教师职能 实训课教学 职业素养

一、引言

教职成[2011]12号文件指出:高职院校要深化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利用“校中厂”“厂中校”等实践教学模式,实现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专业与行业(企业)岗位对接。为社会培养高技能型人才和提升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是高职教育的最终培养目标,而学生职业能力、职业素养的提高离不开高职的实训教学。目前,基于6S管理理念的企业化实训课教学已在高职院校普及,高职学生的实践能力、职业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都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升。但根据近几年的麦克思惠调研数据分析,高职学生到企业仍存在不适应现象,表现为心情暴躁、眼高手低,大事做不了,小事做不好,纪律约束力差,中途离职等“不服水土”现象。虽然造成“水土不服”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是高职院校管理重形式、轻内涵,重建设、轻办理。高职学生素质不高固然是一个因素,但更大的因素是高职院校缺乏行之有效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以及相应的质量管理与评价规范。教师没有很好地履行6S中规定的管理职能,人为地制约6S管理的执行效果。未能实现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可行对接,没有实现校企间的文化融通,学生对工作难以入手或无法适应实习岗位的严格要求,被企业拒之门外。

二、6S管理与高职实训教学

1.传统高职实训的不足与6S管理

近几年,随着高职教育的飞速发展,绝大部分高职院校硬件设施虽没有达到国际、国内一流水准,每个专业基本上都建有生产性实训基地,遗憾的是实训课设备的添置大都是基于“知识本位”来构建,学生很难在真实的工作场景或模拟的工作场景工作实习。另外,实训考核也仍沿用传统的考核模式(单向性考核、集中性考核)来评价学生的实习结果。无论哪种实训考量方法,教师基本上都是依据实训课的数据报告和实训结果进行评分,缺少对学生训练过程中的评价,不能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对学生无法形成激励,不利于学生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也不能满足现代企业对学生的能力要求和素质要求,更谈不上实现教学与就业的零距离对接、学校与企业的无缝链接。

6S管理起源于日本,并在日本企业中广泛推行,也是我国现代企业推行的一种现场管理方法。其内容包括“整理(SEIRI)、清扫(SEISO)、整顿(SEITON)、清洁(SETKETSU)、安全(SAFETY)、素养(SHITSUKE)”六个项目。高职院校实训教学可利用“校中厂”“厂中校”等实践教学基地,推行6S管理,实现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专业与行业(企业)岗位对接。6S管理理念提倡树立正确的工作意识,掌握正确的工作方法,规范现场管理,提高工作效率,营造文明环境, 提升职工素养,塑造良好形象,提高竞争能力。

2.高职实训教学引入6S管理的必要性

6S管理的本质是人的规范化、物的明朗化、事的流程化。对于以“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为教育目标的职业院校来说,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实训课教学必须构建与现代先进企业相适用的实践教学体系,实现学生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角色转换。推行6S活动具有极其深远的现实意义:一是职业院校毕业的学生是企业生产或基层一线的技术工人、技术员或管理者,他们必须懂6S活动知识,并初步养成6S习惯,把“企业化”管理理念贯穿到学生的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学习和活动等各个层面,让学生在校内就能感受到现代先进企业管理理念与模式的训练,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真正把学生培养成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二是高职实训教学活动,特别是高层次、高质量的实习教学活动本身也需要推行6S活动。三是高职实训课教学推行6S管理,还可以有利于学校创建内部管理的统一标准,创建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有利于培养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提升工作效能;有利于校企文化对接,融通和校企合作全面透彻开展,提升教育质量;有利于全体老师和学生员工良好习惯的养成,促进整体职业素养的全面提升;有利于学生顺利就业、稳定就业。因此,在高职实训课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在实训工作现场推行6S活动,以求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而且要在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新增6S活动课程,把6S活动作为一门重要的专业课来学习,以求培养学生的6S习惯和6S技能,进而以求学生适应就业后岗位工作的

需要。

三、高职实训教学推行6S管理中的教师职能分析

高职院校校内实训课教学包含课程实验、课程实训和综合实习三个环节。实训教学推行6S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虽然学生是主体,实训课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但要营造一种“人人积极参与,事事遵守标准”的良好氛围,教师的管理职能必须要到位。高职教师在6S管理中不但要完成管理制度、实训方案的制定,承担建章立制职能,而且要完成学生实训过程中指导和措施的落实,承担管理过程的监督职能,同时要构建6S管理考核激励的长效机制,承担实训课效果的考核与评价职能。

1.建章立制职能

无规矩不成方圆。高职院校实训课教学推行6S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健全的管理制度和技术规范也是推进6S管理的基本法则。标准和制度,为6S活动的开展指明方向,提供标准,用制度规范师生的6S活动行为。6S管理中需教师承担的建章立制有:6S活动推行计划,6S活动培训制度,教学现场必要物品定位标准,教学现场清扫标准和清洁制度,6S检查、考评制度,6S岗位责任制等。

在高职院校的实训场所推行6S管理。首先要制订实训课教学6S活动推行计划。在计划中,明确6S管理推行范围,制定详细的推行步骤,成立以实训中心主任或系主任任组长的“6S”管理推行小组,制定实训室6S管理实施方案,组织全员培训,制定奖惩措施,同时,积极准备、完善相关制度、更新设备设施、添置物资用品等,确保此项工作顺利推进。

在确定6S管理推行方案后,接下来应制定详细的6S管理实施细则,并按此标准严格实施。为了让6S管理有序推行,学校可以选择实训室率先推行,在选择的实训室边试验、边探索、边推广。同时制定《实训室管理员工作职责》《实训指导教师工作职责》《学生实训要求》等,从“总体要求”“课前准备”“实训过程要求”“设备维护”“安全规程”“6S要求”等方面做出可操作、可执行的相关规定。

2.培训职能

要推行6S管理,首先要对师生员工进行6S管理知识培训,师生员工的6S管理培训工作主要达到两个目的,一是了解6S管理相关知识,二是培训员工意识。6S管理做起来并不困难,难在坚持。所以,培训全体师生员工的意识,让大家明白推行6S管理的深远意义,是6S管理得以推行的动力来源。

要通过宣传和培训,使全体师生懂得怎样去做好6S管理工作。培训的内容主要有:6S管理活动的基本内容和具体要求,6S管理活动的益处和重要性,6S管理活动相关标准和制度,6S管理活动运作流程和作业指导书,定置管理和目视管理的相关内容等。

通过举办培训班、以老带新、外访交流学习、聘请专家指导等多种形式,全面加深对6S管理标准的掌握和理解,使从事6S管理工作的人员得到培训和交流,水平得到提高。

3.监督职能

教师在操作和实施6S管理工作,不但需要制定具体的执行标准,更重要的是要在6S具体实施中行使执行职能。

(1)教师在整理(SEIRI)实施过程中要承担的监督职能。实训教学首先进入第一个S―整理,为高效利用实训空间,创造宽敞的实训环境。教师要对实训场所全面检查监督;确定“要”和“不要”的判别基准,现场只保留必需的;对不是必需的物品进行清除,使实训室变得宽敞

明亮。

(2)教师在清扫(SEISO)实施过程中要承担的监督职能。6S管理中的第二个S―清扫,为保持现场洁净,防止污染发生,教师不但要建立清扫的管理制度,建立清扫责任区(落实到个人),确定实训室学生清扫负责人,在具体实施6S管理前,组织学生开展一次实训室的大清扫,清除现场内的脏污,同时要调查污染源,对污染源要加以杜绝或隔离。实施中要注意责任化、制度化,使6S管理运行由形式化行事化习惯化。

(3)教师在整顿(SEITON)实施过程中要承担的监督职能。第三个S―整顿,为消除或减少寻找物品的时间,教师要让学生明确需要的物品放置位置;制定摆放标准(横竖呈直线);同时制定废弃物处理办法。把与实训有关的公共设施固定位置摆放,统一标志,规范管理,每个实训台所需要的仪器列清单配齐,将必须的物品放于任何人都能立即取到的状态,即寻找时间为零。

(4)教师在清洁(SETKETSU)实施过程中要承担的监督职能。第四个S―清洁,使被取出的物品要能正常使用,这就要求每次实训中要及时清洗、维护仪器。

(5)教师在安全(SAFETY)实施过程中要承担的监督职能。第五个S―安全,营造人人放心的现场环境,确保人身、财产安全,养成人走电断、水闭、门窗关的习惯。制定实训物品领取、保管制度,破碎仪器、废液等废弃物的处理方法。

(6)教师在素养(SHITSUKE)实施过程中要承担的监督职能。第六个S―素养,要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必须加强劳动纪律教育和执行力的提高,教师除制订实训室有关规则、规定和制定实训课成绩考评办法外,还必须监督并训练学生对于规定了的事情,都按要求去执行,并养成一种习惯,从而培养他们的职业素养。

4.指导职能

高职院校实训课教学推行6S管理,不可以一蹴而就,要分三阶段推进,从形似到神似,再升华,教师在不同的阶段均要担负指导职能。

(1)初级阶段,做到“形似”。6S管理虽是一个系统工程,但本身并不复杂,不过由于长期受传统观念影响,学校实训课教学要真正推行6S管理还是有一定的难度,此时主管老师或管理组长要做好宣传工作,要让师生明白6S管理的主体内容,使老师和学生明白实施6S管理的意义、目的,形成正确的意识,做到现场环境明朗、有序、清晰。

(2)执行阶段,达到“神似”。执行阶段要让师生明确的岗位规范,明确不同岗位的工作关系,同时要明确监控环节。形成大家有事可做、大家用心办事、凡事坚持到底,做就做到位的良好气氛。要让全体老师和学生明白,任何事情都是“只有更好,没有最好”的管理理念。

(3)升华阶段,将6S管理的内涵继续深化“升华”。升华阶段的目标就是力争将物化标准提升为思想境界标准,将6S灵魂贯穿于工作、学习和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各方面。

整理环节。要让参与6S活动的师生都必须明白:工作目标是什么?岗位职责是什么?近期该做什么工作?自己有什么长处?有哪些不足?总之,教师要指导学生,让学生明白不应做的坚决不做,不好的行为坚决改正。

整顿环节。要求学生将本人的抱负、信念、长处、缺点、奋斗目标等摆列出来,好的坚持,不良的摒弃。确定的任务有哪些?完成了多少?剩下的如何完成?在什么时间内完成?

清扫环节。要让学生清除思想杂念,稳定思想情绪,检讨错误,净化心灵。

清洁环节。要求学生常常反思本身,保持行为与抱负目标、行动与筹划目标的一致,保持健康的身体和愉快正常的心态,心境坦荡,创造快乐幸福人生。

安全环节。教育学生要关注生命、关注健康,提升思想境界,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遵纪守法,确保人生健康安全。

素养环节。净化学生的心灵,形成温馨明快的工作气氛;培养优秀人才,铸造战斗型团队;提升学校精细文化内涵,提升学校竞争力。

总之,当物化的标准升华为精神境界,6S管理活动才会长期,6S管理才算是取得了真正的效果。

5.考评职能

切实做好检查和考评工作是推行、坚持和改善6S管理活动的重要手段和保证。

6S管理活动的检查。分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检查二种。定期检查可分为日检、周检、月检三种,不同的检查按不同的时间由不同的部门、不同的人员负责,具体检查内容和重点也各不相同。不定期检查主要是指抽查、投诉检查,检查人员要认真做好记录,及时上报和反馈,并与6S管理标准比较,凡不合格项必须发出整改通知,限期整改验收。

6S管理活动考评可分为班会考评、板报考评、部门例会考评、家长考评、奖惩考评等多种形式。

根据实现目标和6S管理标准要求,学校对实施的效果进行定期和不定期开展查检、评比,考核与教师年度考核挂钩,与学生学业评价挂钩。制度的落实最终体现在奖惩上,所以,通过开展检查、评比,通过考核与教师年度考核和学生学业评价挂钩,通过“强制意识”到“自觉意识”。另外,合理的奖惩机制能够使作业人员在一种公平的环境中工作,不但可以满足作业人员的成就感,而且能够使其按照生产规定工作,从而达到优化生产管理的

目的。

四、结语

高职实训课教学推行6S管理模式,是加强学生实训管理的需要,也是提升高职学生职业素养、提高学生就业竞争能力的需要。但要实现学校与企业无缝对接还需充分发挥教师在6S管理中的相关职能。在6S管理活动中教师不但要完成建章立制的任务,而且还要承担管理过程的指导、监督职能,同时要构建6S管理中的考核激励机制,承担实训考核评价职能。更好地锻炼学生实际技能,培养其良好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为学生今后更好地适应企业环境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刘乔玲,蒋建刚.在实训教学中推行6S管理的探索与实践[J].机械职业教育,2011(02).

[2]文沛先.高职校外实训基地管理初探[J].教育与职业,2010(27).

[3]刘晓玲.高职院校应重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J].教育探索,2010(10).

[4]李广莉.以职业能力为导向建设高职IT人才实训基地[J].现代商贸工业,2011(03).

6s管理制度范文第3篇

国外关于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研究较早,像美国的“通识”教育、德国的“双元制”和日本的“职业能力开发大学校”等都是较早的对在校学生进行职业素质培养的教育模式。远藤晃贤在《关于日本职业能力开发大学校的考察》中指出日本职业能力开发大学校的目的是培养具有一定理论基础与实践技能的技术劳动者及生产一线的领导者,并提出了“少数人、大容量、重实践”的教育原则。国外的这些研究理论都特别重视实训环节,鼓励和要求学生多参加实践,在仿真的企业情境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提升职业素养。关于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研究在国内起步较晚,许多专家和学者开始引进国外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审视并改进我国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途径和模式,这些研究成果已经触及的基本内容比较广泛。近几年来,也有不少的学者尝试将企业管理的因素,包括“6S”管理,引入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问题中来,这是我国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教育模式的新方向,也是国内外关于高职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研究的主流问题。谭懿主张将源于日本的“6S”管理与高职学生的实习教学和实训管理紧密结合,认为这一模式的最大优势就是提升了实习实训场所的管理水平,提高了高职院校的实习实训教学质量。这一模式的引进最大的作用就是提升了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素养。龙伟忠尝试运用“6S”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强化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职业素质。糜祖烈将“6S”管理应用于高职教育管理中,营造时时“6S”,事事“6S”的学习生活氛围,通过实践培养学生职业素养,提升学校内涵实力,深化校企合作文化融合,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

2我国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现状

职业素质包含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心理、职业意识、职业能力等方面。它是在职业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是职业素养的内在要求和基本规范。通过对烟台高职院校毕业生和相关合作企业人力资源部门进行调研分析,高职毕业生职业素质存在以下问题。

2.1职业心理不良

职业心理是人们在职业活动中表现出的认识、情感、意志等相对稳定的心理倾向或个性特征,职业心理会影响人们对于职业的适应性。调查发现,高职院校毕业生普遍存在职业心理不良的现象,突出表现为求职自卑、急功近利和消极守旧。这些不良的职业心理会大大增加高职毕业生的就业难度和就业质量。

2.2职业意识淡化

职业意识是人们对职业的认识、意向以及对职业所持的主要观点。意识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定时间的引导、训练和沉淀。调查问卷表明,目前高职毕业生职业意识相当淡漠,对于自我未来的职业目标、职业发展和职业规划等问题几乎从不考虑,抱着“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毕业时再考虑”的思想,这些消极的职业意识是高职毕业生的高质量就业的障碍。我校根据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开设了《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规划》课程,通过两年四个学期的引导和训练,逐步使学生构建起科学合理的职业意识,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

2.3职业道德缺乏

职业道德是在职业活动和交往过程中职业人所应当遵守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与道德品质的总和。调查数据显示,高职院校对于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一直比较重视,也取得一定的成绩,但由于职业道德难以测量和因人而异的特质,使得很多培养手段形式化,从而使得这一企业最看重的个人素质成了高职毕业生的求职短板。

2.4职业能力落后

职业能力,是人们从事其职业的多种能力的综合。与普通高校毕业生相比,职业能力应该是高职院校毕业生的优势之一。职业能力的培养需要校企的极度融合,教学实训环节应与企业现代生产技术和场景无缝对接。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现在大多数的高职院校无法达到这一程度,导致学生的培养质量低下,职业能力与企业生产现状脱节。

3基于“6S”管理的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培养途径

职业素质的培养与知识能力的开发途径截然不同,传统意义上的简单说教和训练是无法有效地培养职业素质的,职业素质的养成需要全方位的教育渗透和潜移默化的行为浸染。

3.1借助“6S”理念,建设与企业文化融合的高职校园文化

高职教育是培养面向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适当引进企业文化,借助“6S”理念,将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相融合,建设高职特色的校园文化,让高职学生时时接受“6S”理念的熏陶,将有助于培养目标的实现。校园文化建设不是形式上的建设,不是“做几块看板,竖几个宣传栏,贴几幅海报”就能完成的;校企文化融合也不是“搞几个校企合作项目,做几次校园宣讲,办几期企业讲座”就能实现的。校园文化建设应以学生活动为主体,以学生学习、生活、实训场所为载体,将“6S”管理理念渗透到校园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不同区域不同建设,体现专业面向岗位职业特色,建立立体的、全方位的文化氛围。但是,“与企业文化融合的校园文化”也并不是单纯的把企业文化照搬照抄,把校园打造成企业的工作场所,而是在保留校园独特文化的同时,提炼“6S”理念的精华,二者相互依托,建设具有高职特色的校园文化。

3.2融入“6S”理念,实施与企业管理对接的学生管理制度

高职院校学生具有职业定向性比较强的特点,将企业管理与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相对接,可以让学生提前的适应工作场景,感受工作氛围,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在学生管理制度的制定过程中,可以参照企业管理的定期例会制度、绩效考核制度、培训制度、项目责任制度等,结合“6S”理念,制定学生日常管理、宿舍管理、活动管理等学生管理制度。改革传统的管理模式,在班级管理中,引导学生开展“仿真企业管理模式”,将“整理、整顿、清扫、素养、安全、清洁”的“6S”理念“润物细无声”般地侵入到学生思想和日常行为中,从而达到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目标。

3.3结合“6S”理念,构建与工作岗位相关的教学实训情境

在教育教学改革中,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模式已经由课堂式的讲授教学转向情境化的项目教学,企业的工作情境要素也越来越多的融入到了学校的教学情境中,以达到有效提升学生职业能力的目的。在教学情境构建过程中,要有意识的融入企业的管理要素,以达到职业能力的提高和职业素质的培养相互促进的效果。在课堂教学和实习实训过程中,应将教师和学生视为一个整体,以专业为单位,建立“6S”管理小组,落实责任制,制定奖惩措施,全员培训,使每一位学生、每一位教师都有明确的岗位责任和工作标准,全面实施“6S”管理制度。这一过程中,教师尤其要转变意识,改变角色定位,紧密配合制度的推行。

3.4基于“6S”理念,培养与职业生涯匹配的职业意识

3.4.1通过职业个性测量数据进行有针对性的职业指导

求职者寻找工作岗位的第一前提就是与其特性相一致。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从求职者的职业意识出发。要从学生的兴趣、性格、能力等特点出发,寻求解决与特性相适应的工作岗位。职业个性测量量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出学生的潜在的职业个性,了解学生的特性所在,从而有针对性地有的放矢地进行职业指导。在进行个性化的职业指导时,我们要有意识地去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身的个性特点,进而认识到在其个性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自身的能动作用。解决了这一问题,对最终能否主动培养和增进有利于自身职业选择的职业素质是十分重要。

3.4.2建立职业指导导师制,一对一衔接明确职业理想

人才配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是社会需求所决定的。作为高职院校职业指导教师,应当帮助学生解读这一基本规律。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积主动极去了解和把握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动向,并根据社会需要和可能确立自己的职业理想。高职院校应该根据这一职业指导特色建立“学习生涯职业指导导师”制度,在区别对待学生个性差异的基础上,一对一进行衔接,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进行职业生涯的选择、规划和设计。

4结束语

6s管理制度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校档案;6S管理;标准

档案是包含大量知识和各类信息的文献。高等学校档案,是指高等学校从事招生、教学、科研、管理等活动直接形成的对学生、学校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载体的历史记录。作为高校档案管理人员,在工作中,应尽可能将科学的管理方法与管理思路引入这一工作领域,将高校档案这一重要工作规范化,从而更好地发挥高校档案在高校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1 68管理的概念

6S管理起源于日本的5S管理。“5S”是指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tketsu)、素养(Shit suke)等5个项目,因日语的罗马拼音均以“S”开头,简称为5S。我国企业在导入5S的实际运用中增加安全(Safety)这一新的要素,形成了现在所谓的“6S管理”。

5S管理在日本企业的现场管理中经常被采用。“5S管理”的精髓是通过“现场管理”来提高企业的效率和提升劳动者的素质,从而形成企业自身的管理文化。“6S管理”的理论基础就是运用“系统”的概念以及辨证的观点,科学地处理现场各元素之间的关系,从而形成一种科学、高效的管理方法。

2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意义

首先,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工作是高校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础。高校无论从管理的角度还是从系统建设的角度,都需要一系列档案作为工作的考查凭证,提供必要的参考数据。为教学和管理的各方面评估提供素材与数据,为学校的校史撰写提供材料和资源。

其次,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作为一个专项、有序、长期的重点工作,能将校内分散的、无序的各类档案资源科学管理,集中统一,分门别类,为高等学校的评估、建设、管理、科研等提供详实、准确、丰富的信息储备。

最后,透过高校档案管理的工作情况,能看出高校管理工作的水平。优秀的档案管理体系能提升高等学校自身的形象。高校在常年的各项管理工作中会形成一系列的文字档案、管理文件。这些文件材料的归档科学性、规范性以及质量的高低,都是高校档案管理工作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3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3.1高校档案数量庞大,类型复杂

随着高校各项建设及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档案的数量骤增。档案的种类也越来越复杂。这些新的变化对于档案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各级各类党政管理文件需要经常归档,而且诸如教务管理文件、教学日志以及在教学活动中形成的材料和数据,也同样具有留存价值。在当今电子信息化时代,出现的电子档案更是种类繁多,如何科学地归档,都是需要研究的课题。除此之外,竞赛中的奖状、奖杯、锦旗等,数量繁多,类型复杂,都需要在档案管理中全面考虑。

3.2部分学校档案管理工作制度需进一步完善

目前,许多高等学校已经把档案管理作为一项重点工作,但仍存在档案管理制度不健全的现象。比如,各个院系文件管理各自为政,没有统一、标准的管理制度和原则。档案管理现场混乱,档案查询不便。档案的摆放也很随意,借阅及返还没有相应的制度,经常出现文件的流失。档案的保护措施欠缺。管理工作制度等方面投入力量不足,制度不健全,致使档案管理工作效率低下。

3.3档案管理人员队伍建设缺乏,业务水平有待提高

目前,很多高校档案管理人员对于档案管理的专业知识比较缺乏。档案管理工作由其他人员兼职,没有专门的档案管理员,人员流动也比较大。而档案管理工作是一个时间周期较长的工作,只有长期从事该工作,才能对档案的归档位置、原则甚至具体内容有所了解。“不稳定”使档案管理工作的持续性难以保障,档案管理工作的随意性太大,为规范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了难度。

3.4档案管理基础设施不到位

许多高校由于长期的投入不足,档案管理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匮乏。经常出现档案管理场所面积太小、环境脏乱、安全隐患众多、技术水平有限等问题。这些对于档案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开展都带来了极大的限制。基础设施不到位,档案管理工作疲于应付,不能真正为高校发展提供有效资源,严重影响了高校档案管理水平的提高。

3.5档案管理手段落后,档案信息利用率不高

有些高校档案管理没有利用现有的科学技术对能够信息开发的内容进行开发利用。各院系档案管理没能相互借鉴和交流,比较封闭,导致信息内容不一致。现在高校计算机网络已普遍应用,但是高校的档案管理工作还没有充分实现网络信息化,导致许多高校档案管理没能充分发挥作用。

4“6S管理”在高校档案管理中的可行性分析

“6S管理”应用于高校档案管理,是学校实施战略管理和品牌建设的必然。本文对其在高校档案管理中的适用性作如下分析。

4.1整理

有意识地培养管理者的文件整理习惯,逐步培养效率、节约方面的素养。明确区分“要”与“不要”,清除无效的档案文件。无用的文件彻底丢弃,而不是简单地收拾后又整齐地放置。学校行政管理通过整理、无纸化办公等,降低档案管理的材料成本,提高管理效率。

4.2整顿

确定文件档案的放置场馆,明确各类档案的归档位置。文件归档要定点、定容、定量,划线定位,做好标识。明确统一的归档原则,归档位置和档案要一对一表示,表示的方法要全校统一。校内各院系要建立二级档案记录,归档工作要严格按照校级归档原则和表示方法。校级档案管理部门加强管理,进一步提升档案管理的能力,提高工作效率。

4.3清扫

培养管理者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养成在文件档案馆的良好的清扫习惯,保障各类设施设备正常运行。将岗位变得无垃圾,无灰尘,干净整洁,创造干净整洁的档案存放环境。档案管理部门要制定清扫标准,作为规范张贴在显著位置。优化档案管理整体工作环境,促进工作绩效提升,保证学校档案管理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4.4清洁

将之前整理、整顿、清扫后取得的良好成果维持下去,将持续科学的档案管理制度化、习惯化,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

4.5安全

树立档案安全高于一切的档案管理思想,把工作现场的每一步工作步骤罗列出来,分析每一步工作是否可能造成安全隐患,保证档案文件的文本安全和信息安全。

4.6素养

养成好的习惯,人人依规定行事,做事简洁明了,从而提高全员档案管理水平。在“6S管理”工作中营造团体精神,强化教职员工和管理层各方面的安全责任意识和安全措施的落实。

5“6S管理”高校档案的实施

实施推行“6S管理”,要以实为本,实学,实做,不放过任何一细节,全体人员全力以赴地将科学的管理方法落实到位。高校档案6S管理可按照以下6步实施。

5.1合理搭建“6s管理”的机构框架

组织机构的健全是“6S管理”有序开展和持续推进的组织保障。因此,“6S管理”在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推进过程中,必须建立有明确负责人的组织指挥机构。各项工作都要配备专门的人员负责,真正做到全员参与,上下齐心,着力推进。

5.2相关人员强化培训

推行“6S管理”首先要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教育培训工作,以此推动全体档案管理人员掌握“6S管理”的科学管理理念、原理、工作内容、程序和注意事项。

5.3对现场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方案

管理者需深入到档案管理的现场,调查分析,找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讨论研究,并依据“6S管理”模式,提出整改方案。

5.4进行现场设计,绘制定置图

根据现场情况,确定文件档案的放置场馆,明确各类档案的归档位置。定点、定容、定量,划线定位,做好标识。明确统一的归档原则,归档位置和档案要一对一表示,表示的方法要全校统一。

5.5“6S”高校档案管理的展开

“6S”活动在高校档案管理展开的过程中,要密切关注每个环节,及时发现管理和设计中出现的问题,并给予纠正。

5.6“6S”高校档案管理重在坚持

“6S”高校档案管理并不是什么高深莫测的理论,关键在于根据既定的要求,持之以恒地贯穿到日常的工作中。既然开始了,就要坚持执行下去,并把工作的要求落实到管理的每一个细节。只有做了,坚持了,做好了,才能使高校的档案管理水平得到提升,才能为高校其他工作的开展提供一个良好的资源和信息平台。

6s管理制度范文第5篇

【关键词】 6S管理;制药企业;生产;整顿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2-1193-01

1 6S管理的内容概要

6S管理包括六个方面,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素养(SEITSUKE)、安全(SAFETY),起源于日文的罗马发音,均以S开头,所以称之为6S管理。

1.1 整理 整理指的是区分要与不要的物料,进行适当处理,清离现场,从而腾出空间来活用,减少浪费。也就是将生产区内不需要的东西搬走,要的进行分类和标识管理。生产区内只剩下要的东西,整体看起来明亮、宽敞,才不会显得车间狭窄。

1.2 整顿 整顿就是标准化,即将要用的物料定点、定品、定量进行摆放,并标示清楚,以减少寻找的时间。规划物料的摆放区域,规定物料的放置方法并对物料进行明确的标识,存放在方便找到的地方。

1.3 清扫 对生产车间内的脏污进行清扫,而且对设备进行保养,以免防止污染发生或设备故障发生,保持生产现场干干净净,明明亮亮,设备随时保持完好并可操作性状态。清扫的要领就是要将扫除工作彻底进行。

1.4 清洁 清洁就是将前面的三个“S”实施的做法制度化、规范化,并贯彻执行及维持效果,进一步显现异常之所在。比如生产设备漏油,找出造成设备上出现了油污的原因并采取防范措施等。

1.5 素养 素养指的是工作人员的素质和能力。也就是人人按照规定做事情,养成良好的习惯,通过改变“人质”,养成工作规范认真的习惯,培养人人自动自发的精神。

1.6 安全 这里的安全指的是人人重视安全教育,每时每刻都有安全第一观念,防范于未然。安全管理的目的是建立起安全生产的环境,所有的工作应建立在安全的前提下。要领是将一切不安全因素清除掉,并且将这些因素消灭于源头,防止过道堵塞、安全门堵塞、灭火器失效、成品堆积太多。采取一定的措施解决这些问题,使生产车间没有任何不安全因素。

2 6S管理在制药生产车间的实际应用

2.1 合理布局和有效隔离,防止混淆 合理布局应该是将生产区和办公区分开;仓储区和生产区分开;在生产车间功能区和辅助区分开;人流通道和物流通道分开,并且规定外来的工具没有经过消毒和许可,不得进入生产区域。在仓储区内,要将危险品、原辅料、成品分开储存,同品种不同批次要分开。同一操作间如果生产不同品种或同品种不同批次的产品要采取屏风等措施进行有效隔离,以防止混淆。

2.2 定点、定品,定量摆放物料,节约生产周期 物料必须要定点、定品,定量摆放,对于摆放物料的间隔距离,如垛与垛间,垛与墙间,垛与地面间,垛与梁间等都必须符合相关规定。药品生产车间要坚持“用多少领多少,领多少用多少”的原则,这样可以避免车间库存量,有益于生产管理者、组织者对生产的把握。此外还要对生产区域、物料架、保管容器编上号码,使得领取物料能够更加的方便、快捷。生产时使用的物料也必须进行标识,方便核查,从而节约生产周期。

2.3 随时进行卫生检查,避免交叉污染和被交叉污染 制定生产车间的卫生管理制度,确定每班工作前后的人员、设备等卫生清洁状态,定期让清洁工对走道等公共场所进行清洁。清洁的范围包括生产车间的生产设备、原材料存放地、产品存放区域,人员卫生等,以防止交叉污染和被交叉污染。另外还要进行保养,实现清扫、点检、保养三者的结合,使得整个车间环境整洁干净,并且为工作人员营造一个好的工作氛围。

2.4 制定规范和制度,保证生产工作有效率进行 除了要执行卫生管理制度外,还要制定出完善的制度和明确的各项操作规程,保证各项生产活动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另外还要针对6S管理的效果来对员工的工作进行评定,设立奖惩制度,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达到提高劳动生产率,保证安全生产工作的顺利进行。

2.5 进行技能培训,提高员工素质 药品生产企业应该设立一些管理岗位,安排一些生产、技术、安全类的管理人员。同时,还必须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比如安全培训、操作技能培训、卫生管理培训等等,以提高他们的素质、技能和水平。对所有参加培训的人员,企业还要定期让他们参加考核,将培训和考核的内容进行记录,归档保存。

2.6 强化排查安全隐患,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生产车间内的用电设备必须符合防爆、防触电的规范,车间内需要有足够的采光和照明设备。在生产危险化学药品的区域,其照明的设备需要配备防火、防爆、防静电的设置。生产过程中工作人员需配备安全劳保用品,保护人身安全。生产车间发生各类事件后必须启动快速解决预案,以便减少事故所带来的不必要的损失。

最后,生产药品的企业还必须具有符合规定的排放设施,排放的污染物不能够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废水、废气的排放必须通过当地环保部门的检测和认可。另外,企业不能自已处理固体废物、生产废液,应该运输到合法的处理机构,并签订协议。

3 总结与体会

6S管理的每一个部分都不是孤立的,它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生产企业为了能给员工营造一个安全、健康、整洁、干净、清爽、明亮、宽敞的工作环境,必须执行6S管理即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并必须能够持续的开展下去。只有这样,才能够提高设备寿命,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对经验管理的依赖,为企业发展打下扎实基础;才能够提高客户对企业的信赖度,提高企业在市场的竞争力;才能提高社会和政府对企业的认可程度,提高企业的社会知名度。

相关期刊更多

中国质量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质量协会

电子质量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今日工程机械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