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选择小学

选择小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选择小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选择小学

选择小学范文第1篇

关键词:小学科学;探究材料;有效选择

科学课这门课程应如何开展学习?对此,《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科学课这门课程的学习方式主要是安排学生开展活动,在探究活动的过程中实现对科学知识的积累。从实施新课标开始,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活动中,就积极引进探究性学习方式,而这种新型的教学方法确实能有效地推进小学科学课堂的教学改革,凸显小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主体性地位。小学生在进行科学探究学习的过程中,离不开探究材料这个重要载体,然而,就当前而言,尽管教师在小学科学教学中也注重选择相应的探究材料,但是对材料的选择缺乏思考,很多时候经常是随意选择材料,导致选择的材料在有效性方面较弱。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在科学课堂中所安排的小学生进行的科学探究往往也就以失效收场。那么,如何进行探究材料的选择?笔者认为,基于教材内容、基于学生认知、基于生活实际选择小学科学探究材料很重要。

一、基于教材内容,凸显探究材料的“针对性”

小学科学探究材料的选择首先要基于教材内容,要凸显探究材料的“针对性”,这样,才会让小学生在课堂上开展的科学探究活动不偏离科学学习的重点。

(一)基于教学目标——探究材料要有“典型性”

并不是所有的材料都适合探究活动,并不是所有的材料都能放在一起进行探究。只有那些能指向探究目标,可以帮助学生完成科学概念建构的材料,才适合作为学生的探究材料。当所选材料有效时,借助这类典型材料,有助于学生发现其中所存在的问题,并在教师的引导下解决问题。当然,在材料的选择上,要想做到典型性,就需要教师对所有环节的探究目标进行掌握,且对整个探究教学活动有一个整体性认知。

例如,在教学《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一课时,笔者进行了以下设计。第一个环节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前概念暴露出来,具体通过敲的方式、碰撞的方式、弹的方式、踢的方式以及摩擦的方式等,以此来进行发声;之后,进入第二个环节,通过对比观察,并发现一个共同现象,即振动;再到第三个环节,也就是提出问题并进行猜想(声音与物体振动有关?声音由振动产生?);第四个环节主要就是验证,在该环节上,则可以借助典型材料对猜测进行验证,实现对核心概念的完善;第五个环节则是应用与拓展,对人体进行分析,从中找出其发声器官等。

以上教学中,立足于环节目标的要求,选择的探究材料可行且合理,如在第一环节的探究材料选择上,出于激发学生兴趣的需要,选择的材料只需体现想法与个性即可,如可以选择各种乐器进行发声,也可以借助多媒体播放相应的声音等。在第二环节,选择的材料要在确保学生听到声音的同时,还能观察到材料在“振动”,如尺子或者橡皮筋等就较为适合。而在第四环节中,除了让学生“看”到这种振动之外,还要能“摸”到这种振动,以便对核心概念进行验证,为此,选用音叉或者弹棉花的弓等,就较为适合。由此可见,在日常教学活动中,需要确保选择的材料具有典型性,只有这样,才能使材料的价值获得体现。

(二)基于难点——探究材料要有“层次性”

小学生在思维能力方面需要提升的空间还很大,因此,对他们而言,探究能力还较弱。正是由于这些方面的原因,导致他们在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会频频遇到一些探究难点问题。为了提升小学生探究学习的有效性,教师在对探究材料进行选择时,要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所选择的探究材料应具有层次性,让学生经过思考之后,能对问题有所领悟,并实现对问题的有效解决。只有这样,才能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及积极性,并帮助学生实现成长。

还以《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这一节课的教学为例,在该节课中,由于前概念即“声音是由物体之间的碰撞而产生”已经形成,因此,如何让学生走出该概念,以便形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这个科学的概念。在对声音这个概念的认知上,小学生需要先对前概念进行否定,之后再形成概念,最后则是对概念进行完善。为此,与之相应的探究材料的选择,也要体现这种层次性。其中在第一层次,可以借助鼓或钟等材料,引导学生对这些物体进行观察,并发现当物体被碰撞之后,仍旧还有声音,这样就可以对前概念进行否定;在第二层次中,则可借助尺子或者鼓等物体,并对其进行观察,让学生认识到有些物体在发声时,是不断振动的,由此引导学生形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这一概念;最后,在第三层次中,继续安排学生进行观察,当物体的振动消失了,也就没有声音了,引导学生对概念进行完善。针对不同的层次,在探究材料的选择上,也要体现这种层次性,可以说这非常重要。

由此可见,教师在开展小学科学课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在进行材料的选择时,需要体现这种探究的层次性,只有这样,才能提升科学学习的有效性。

二、基于学生的认知,凸显探究材料的“适宜性”

有效的教学活动应该是基于学生认知的,探究性是一种高效化的学习方式,因此,在选择探究材料时要以学生的认知基础为起点,凸显探究材料的“适宜性”。

(一)基于学生的思维——探究材料要有挑战性

“材料引起学习,材料引起活动”。从这个层面上来说,所选择的材料是否具有探究性就显得非常重要。如果选择的材料合适且具有价值,就能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推理、分析及归纳,进而提升探究成果。反之,如果选择的探究材料缺乏价值,就容易成为提升学生探究效果的制约因素,甚至会成为制约学生开展科学学习的绊脚石。

以《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这节课的探究活动为例。在这一教学活动中,笔者主要预先准备了以下探究材料,共包括 7 种物品:(1)小石块;(2)泡沫块;(3)回形针; ( 4)蜡烛;(5)带盖的空瓶;(6)萝卜;(7)橡皮。在这些物品中,有的较大,有的较小,有的较轻,有的较重,学生可结合自己在生活中所积累的经验进行判断,并得出自己的第一次猜想。之后,笔者安排小学生进行实验,并在实践中发现:小的、轻的物体,如回形针等就会下沉,但大的、重的物体,如带盖的空瓶等,却是向上浮的。通过这样的探究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实现对各种物体的沉浮方面的知识的认知,同时,还延伸至同种物体的沉浮性质等相关知识。

通过实践证明得知,如果选择的材料具有探究性,一方面,有助于激活学生参与探究活动的主动性及积极性,另一方面,还能使获得的探究结论更具有科学性。

(二)基于学生的差异——探究材料要有“开放性”

不同的学生,相应的学习能力也不尽相同,即可能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对于他们而言,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相应的学习需求也会不同。推行“学为中心”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模式,就是出于满足所有小学生自主发展的需要。然而,在教学实践中,很多老师没有注重对探究材料进行科学选择,没有体现出这种开放性,导致科学课堂的探究活动效率不高。针对这种现象,教师需要立足于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同时结合教学内容的具体要求,为学生选择科学合理的探究材料,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参与科学探究的积极性。

例如,在引导学生对“溶解”这个概念进行探究时,笔者先是准备一个容器,并在里面放入温水,之后把白糖放入其中,并向学生提问:“白糖放入水中之后,怎么就消失了呢?”在引起同学们的好奇心之后,笔者借机引入“溶解”这个概念。在完成这个演示之后,笔者还引导学生开展了探究活动,在材料的选择上,笔者向学生推荐了红糖、食盐、味精以及胡椒粉等,让学生自己动手,并在这个过程中深入了解溶解这个概念。

在上面这个案例中,教师所提供的探究材料科学可行,并具有开放性,因此,学生可以结合自身的兴趣,自主选择材料开展探究活动,这种做法有利于提升小学生的科学探究水平。

三、基于生活实际,凸显探究材料的“真实性”

在《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科学探究是重要的社会实践活动。小学阶段科学概念的建构强调从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实际出发。”基于此,在进行实验材料的选择时,应选择生活中的材料,由于这些材料对于小学生而言较为常见,因此有助于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使得小学生意识到,生活处处有科学,只要认真观察,就能发现身边的科学现象。

还以《溶解》这一节课的教学为例,一位教师根据书上所提出的要求,为学生提供实验物品,这些物品为:(1)食盐;(2)高锰酸钾;(3)酒精;(4)小苏打;(5)面粉等,同时,还给每样物品标上号码,并设计了相应的表格。而在课堂教学中,由于很多学生在生活中接触小苏打和面粉的机会较少,他们对这两种物品并不熟悉,尽管教师花费了较长时间进行解释,学生仍旧是一头雾水。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只能通过指导学生完成实验的方式了解

什么是小苏打和面粉。另一位教师在教学这一课时,让学生从家里带相关物品,要求这些物品能和水混合。正式开始上课后,教师在一杯水中放入白糖,并向学生提问:“水里的白糖去哪了?”通过提问题的方式引出本节课需要教学的新知。之后,教师继续提问:“现在,请大家也看一下,自己带来的物品是不是也能溶解。”于是,学生纷纷动手进行实验,并在实验的过程中逐步理解“溶解”这个概念的含义。

针对同一节课,两位教师采取的教学思路不同,在教学设计上也不同,相比之下,后一位教师的教学在提升学生科学素养方面的效果更为理想。

四、结束语

总之,在小学阶段开展的科学课教学活动中,由于探究材料的选择直接影响探究效果,因此,在对探究材料的选择上需要体现“三性”,只有这样,才能更有助于提升小学生科学探究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单满意.小学科学探究材料的选择策略 [J].科技创新导报,2016,(27).

[2]任晓东.基于生活实践的小学科学教学 [J].西部素质教育,2016,(11).

[3]王雪婷.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改进策略 [J].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1).

[4]浅谈小学科学探究材料选择的价值取向 [J].乔治国.小学科学 (教师版 ).2015,(7)

[5]孙旭亮.谈小学科学探究材料的有效选择 [J].小学教学参考,2014,(33)

选择小学范文第2篇

关键词:教学内容;选择原则;教材;学生

2007年,随着王荣生教授的《语文教学内容重构》这本书的出版,掀起了语文学界对语文教学内容的热烈讨论。王荣生指出,“‘教学内容’是所有学科的立身之本,合宜的教学内容是有效课堂的首要特质。”[1]教学内容作为语文课堂教学开展的基点,如何确定语文教学内容是语文学界亟待解决的研究命题。

之所以在那么长的一段时间里,语文教学内容被置于研究视野之外,是因为语文教学本身实在难以给予一个明确的“内容标准”。语文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呈现为“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的表述。[2]由于“能力”和“素养”是抽象的,无法规限具体的教学内容。于是,这就造成语文教学内容选择的开放、随意甚至杂乱无章。一堂语文课似乎可以被锻造成任何想要的模式,任何被纳入到课堂中的内容也都有其合理解释的一面。一堂语文课结束,老师不知道自己教的内容是否适宜,学生也不知道自己学到了什么。

不同于其他数理学科,语文教学结果的呈现不是即时性的,但对学生的影响却在潜移默化中完成,并且影响深远。语文课堂选择怎样的教学内容,将直接指向学生最后语文能力的培养结果。从教学内容到最后的教学结果,中间有一段微妙的时间发酵。如何让这种发酵走向我们最终想要的结果,这就涉及到教学内容的选择。那选择语文教学内容的原则是什么呢?

一、以语文教材为根据

语文教材的呈现方式是教材编撰策略的具体体现。而教材编撰策略目标即为实现语文课程目标的真正落地。因此,语文教师确定适宜的教学内容必须以语文教材为根据,与教材编撰策略有较高的切合度。

1.1注重教材的言语形式

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源于教材中的言语形式。[3]语文课要上出“语文味”,就得做自己的“本职”工作,而附加在文本上的品德教育价值、科普教育价值,政治教育价值等要相应弱化。如小学四年级的《生命 生命》一文,通过阅读课文,学生对顽强生命力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在教学中,教师当然要让学生体悟这种生命哲学,但是如果语文课只是停留于此,就变成了品德教育课。教师应该进一步挖掘文本,作者为什么会从“种子”、“飞蛾”等小事物联想到生命的伟大;文本背后的作者在写作时是一种怎样的情绪状态;文章段落的组织对习作有什么指导作用等。语文教学内容,就是透过文质兼美,意蕴丰富、形式多样的文学作品让学生学习言语形式的,从而培养学生阅读方法、习作技巧,获得审美体验等。因此,言语形式是文本真正核心价值所在。

1.2依据教材的学段要求

以小学语文教材编写为例,我们会发现语文知识、语文能力、语文审美三部分要求呈螺旋形分布在每个学段。低年级位于螺旋底端,它的教学内容是整个语文教学的起点,语文知识在教学内容中占的比例稍大,随着学生个体成长,教学内容的重心会逐步偏向语文能力和审美的培养。教材的难度要求,也会随着学段的升高,呈现梯度变化。

如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对精读课的要求是:

“(1)继续加强词、句训练。、(2)要重视朗读的指导和训练。(3)逐步培养学生默读的能力。4)精读课文的教学,应该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己阅读、感悟的过程。(5)给每个学生充分的时间读书、思考、质疑问难。(6)开展合作学习。(7)组织好全班交流。”[4]

到四年级下册时精读课的要求就变成:

“(1)指导朗读、默读。……(2)精读词句,积累语言。着重体会句子含着的意思,结合联想和想象,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同时积累词句,提高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3)精读内容,体会思想感情。……要根据课文的内容及文体特点,利用课后习题、文中泡泡等,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和感情……”[4]

对比两个阶段的精读课要求,我们会发现它们之间不仅有关联性,而且由易到难,上下承接。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教学,它的涵盖量非常大,相同的文学体裁在各个年级段重复出现,一堂课的承载量不可能面面俱到,教师在确定教学内容时就要根据教材的学段要求进行取舍,围绕具体的学习目标,逐一渗透到课堂之中。

1.3 依据教材选文的特色

目前,语文教材的编写形式是“文选型”的[5]。编入教材的选文特色不一,在语文教材中的地位、作用也不尽相同。教师在处理教材选文时,一定要抓住选文特色,集中教学内容,从一个切入点展开教学。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什么都“想要”的结果就是什么都“要不了”。有些选文属于优秀文学名篇,

二、以学生学情为基点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他们亲历语文教学内容的生成过程,并获得最终的生成结果[5]。语文课堂的教学内容,不仅来源于教材本身,还来源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对教材内容的改造和加工。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必须要充分了解学生的情况,使预设的教学内容在课堂上最大程度地实现学生的主观转化。

2.1 教学内容适应学生的知识能力

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不仅要考虑整个班级学生的整体语文水平,还要注意到班级内部学生的能力差异。有些教学内容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就是“炒冷饭”,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却还有难度。选择怎样的教学内容作为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起点,需要教师做细致的分析。对于学生都懂的内容不要重复讲解,对于学生不懂的内容,需要考虑是否属于学生语文能力的“最近发展区”,通过教师的辅助引导,学生能否可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另外,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难度预设上,需要有梯度的呈现,以满足不同能力基础的学生,使他们都能学有所得。

布置预习任务是很多语文老师都会运用的教学手段。有经验的教师能够很好地运用这一方式分析学生课前的学习状态和知识能力储备,为选择教学内容提供切实的依据。

2.2 教学内容动态调整

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他们的行为、心理变化具有不可预设性。课堂教学活动受学生影响,存在诸多不可预料的情况。因此,语文教学内容是在课堂中动态生成的。语文教师在备课阶段预设的教学内容是基于对学生情况的静态分析,而课堂的即时调整则是对课堂的动态把握。只有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不断的修正、调整和补充,才能使其符合学生的接受能力,满足学生的需求认知。本人在教学《井底之蛙》一课时,意图引导学生讨论青蛙与小鸟三次对话的讨论。但是,一位学生却提出这样一个问题:“青蛙为什么天天待在井里不出来。”这个问题是我在教学设计时没有预设到的问题,却很有意义。顺着学生的思路,我马上抛出下面的问题:“是呀,青蛙为什么从来不跳出井呢?”同学们从这个切入点引发了激烈的讨论,有些说“小青蛙从小就在井里长大,他从来不知道有外面的世界。”有些说“小青蛙担心去外面有危险。”有些说“小青蛙喜欢井里面的环境,有食物也有水,还冬暖夏凉。”学生们的想象丰富有趣,我又接着问:“如果青蛙跳出去后发现外面的世界这么精彩美丽,他会怎么说,怎么做?”学生们又展开很多联想,如“小青蛙会和小鸟成为好朋友,一起去探险”、“小青蛙会说外面的空气真清新,花朵真漂亮”等等。学生们的想象锻炼了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也让他们自然而然地找到了这个寓言故事的小道理——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不要自大。在课堂中,像这样的思想小火花时常出现。教师应该要抓住好的契机进行引导,而不能拽着教学设计按部就班。

需要强调的是,动态调整需要把握一个适当的原则,而不能被学生的随意牵引,将课堂陷入无意义的争论之中。如一个教师在教小学三年级上册《奇怪的大石头》一课时,同学们从“化石”中引发讨论,讨论目前化石的种类,年代等等。这位教师没有把讨论及时制止,于是这语文课就变成了科学课。尊重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不等同于课堂无作为。语文课的重心需要时刻围绕文本的核心价值。动态的调整需要适度,也需要正确的引导。

参考文献:

[1] 王荣生.关于语文教学内容问题的思考[J].中学语文教学,2010.

[2] 王荣生.语文教学内容重构[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3] 王尚文.语言·言语·言语形式──试论语文学科的教学内容[J].浙江师大学报,1996.

选择小学范文第3篇

一、用笔练习阶段――自然性状的纸

笔法是书法学习的生命所在,小学生书法学习的第一阶段便是练习和熟悉用笔。这一阶段的学习,还说不上真正意义上的书法,只是利用人类绘事的天性,用笔蘸墨,正、侧、逆、疾、压、勾、导、送、拒……用心去感受和体验毛笔本身物理性变化所带来的快乐。这一阶段的练习带有很大的随意性,所以纸的选择的余地也很大,如报纸、元书纸、毛边纸、宣纸等,而且纸的大小、形式不拘一格,尽量多种尝试,从而拓宽学生对笔和纸性能的感受。

二、结字熟习阶段――带有固定格式的纸

熟悉用笔,不懂结字,仍不可构成书法,结字是书法初级练习阶段的主要内容。笔画的平、直、均、密、锋、力、补、损、巧、称都是结字的要诀。在学书的过程中,为准确、科学地达到这些要求,一般教师首先选择《学生字帖》范本,然后在选择和字帖格式相同的纸张来练习,如田字格、米字格、九宫格、回形格等都是很好的选择对象。有了这种纸张,在临帖学习的过程中就可以有更多的参照,使学生在比较整个字的位置,还有点画、偏旁、部首时,都可以做到无相差异,准确无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一般先选择大小、格式和范本相同的纸,待慢慢有基础以后,再选择有大小变化的格式的纸,进行强化,加强记忆。

三、创作阶段――适合性情抒发的纸

书法创作是书法学习的高级阶段。书法作品的创作所关注的已经不单单是外在的笔画的转承或轻重,而是情感和点画的“天人和一”。点画的跳跃传达着性情。这一时期,有格子的纸已经严重地束缚了性情的表达。同时,书法创作对纸张的要求也不是第一阶段自然性状的任意形式纸的再现,而是真实情感和自然性状的纸的碰撞。这时纸的选择带有情绪化和情感性,是有生命的内容,它的选择,有助于书法作品的传情。

选择小学范文第4篇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关键在于合作学习内容的选取要注意合作性、实践性、难易性、开放性等问题。

合作学习;内容选择;开放;实践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旨在使教学过程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的基础上,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生的个性探索与小组的合作探索有机结合,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主体性、创造精神、实践能力及合作意识、交往品质等多方面素质的协调发展。如何使小组合作学习不流于形式,真正起到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呢?合作学习内容的选取是最关键的一步,选取什么内容作为合作学习的任务是大有讲究的:

一、小组合作学习内容具有合作性

1.必要性。在课堂教学中,当个人认为学习的内容有一定的难度,光凭个人的力量难于独立完成,难于独立掌握时,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将有效地解决这个难题。

例如:教学“综合与实践”――量一量,学生能用一庹表示一米,教师让学生用“庹”量出教室的长度。这时,如果学生独立测量,速度就很慢,而且误差也很大,得不到相对准确的数据。于是,教师因势利导,鼓励学生小组合作。学生自发地组成8人小组,组长不参与测量,组织其他成员比划出较为准确的“一庹”。这7个组员在组长的指挥下手拉着手,筑成一道“爱”的长城,很快就量出了教室的长和宽。这样的活动能让学生充分体会合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适宜性。在课堂教学中,当学生遇到一些开放性的内容时,由于个人掌握的知识不够全面,个人得出的结论具有片面性,需要集体的力量来共同探索时,比较适宜开展合作学习。

例如,教学三年级下册《掷一掷》,同时掷两个骰子,面朝上的点数和可能是从2到12。教师让学生探索出每种点数和的可能性大小,如果让学生单独掷5次,那么每个学生得出的结论偶然性很大,不足以说明问题。如果采用小组合作,让每位学生分别掷5次,小组统计出合作的结果,那么得出的结论才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才能够说明出现5,6,7,8,9的可能性会大一些。这时,如果教师再次引导学生全班合作,让全班的数据集中在一起,那么这样合作得出的大数据就更可靠了,更能说明同时掷两个骰子,面朝上出现5,6,7,8,9的可能性确实比较大,从而引发学生探究点数和组合的知识点,这样的合作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探索。

3.多元性。学生由于家庭背景、文化背景、教育背景不同,因而对同一个问题可能产生不同的看法或形成多元的解法。教师要创造开放的空间,让学生充分阐述,并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接纳不同的解法,形成解题策略的多样性,以充分张扬学生的个性。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交流,然后再组织全班进行评判、辨析,以引发学生思维的碰撞,使学生在合作中探索,在相互交流中感悟,从而体验合作的价值,促进学生合作意识的养成。

例如,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每个学生对“二分之一”的理解可能是局部的、片面的。这时,教师让学生以6人小组为单位用“二分之一”讲故事时,小组内每个学生就能得到多种有关“二分之一” 的开放情境。其中有一小组的成员是这样叙述的:

学生1:把一个圆片平均分为两份,每份就是它的二分之一。(学生一边说,一边用圆片比划着)

学生2:我们这小组有6个人,平均分为两份,其中的3人就是这组人数的二分之一。

学生3:(不慌不忙走上讲台)把这块黑板平均分为两份,每份就是它的二分之一。

学生4:一节课40分钟,从上课到现在大约过了20分钟,大约用了这节课的二分之一。

学生5:我认为人的左右手同等重要,各能起到二分之一的作用,缺一不可。

二、小组合作学习内容具有实践性

在课改实验教材中,教材编者精心设计出了许多的“综合与实践”的内容。这些活动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实践性和趣味性,对学生的活动提出了明确的责任分工,需要几人密切配合才能很好地完成,这无疑是我们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首选内容。小学生活泼好动,具有好奇心和创造性。开展数学实践活动要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实践活动不能成为学生运用数学知识的一种负担。因此要选择学生喜闻乐见,会做的实践活动。如:制作年历、设计校园、营养午餐、小鬼当家、数字与编码、自行车的学问等等。

例如,“设计校园”一课是在学生学习了“位置与方向”“图形的周长与面积”“植树问题”等有关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一次综合实践活动,通过自己动手设计“校园”和解决设计校园时应考虑的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完成如下实践活动:第一次实践活动,讨论校园内需添加哪些教学设施?如何使这些设施的布局更加科学合理?如何设计平面效果图?第二次实践活动,引导小组讨论:根据平面效果图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如何解决这样的问题?完成实践活动记录单。

三、小组合作学习内容具有难易性

在四十分钟的课堂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学习必须是在“必要”的前提下。如果教师提出的要求合作解决的问题过于简单,缺乏挑战性,学生就没有参与合作的积极动机,小组合作将是被动参与而不是主动参与;而如果提出的问题过于难,也很容易让学生丧失信心。最理想的问题是符合维果茨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让学生跳一跳可以摘到苹果。当然,如果教师提出的要求合作解决的问题是学生个体可以独立完成的,合作学习就会流于形式。只有当学生独立完成有困难时,合作学习才有意义。

如在香港的李琼博士提供的《面积单位学习》课例中,老师让学生用1平方分米的单位去量讲台的大小,其中有一组同学量得更快些。问及原因,是几个同学一起分工合作量完的。老师不失时机地让他们当众介绍经验,使学生无形中感到合作学习的必要性。但如果这时能让其他组再测一次,他们肯定能在更短时间内完成测量任务,并能亲身领略到合作学习的喜悦和成功。日常教学中经常有这样的契机突现,只是看我们能否注意和把握了。

当然,这样的合作学习使学生获得的不仅仅是显性的知识目标,学生隐性的情感目标,如克服困难的信心、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等,都能得到提高。

四、小组合作学习内容具有开放性

学习任务若选择具有一定开放性的问题,它或者有多个结论,或者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或者有多种解题策略,就是很好的激发探究思维的情境。此时让学生独立思考之后再进行充分的合作交流,可以改善学习效果,有利于调动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合作交流的空间也较为广阔。合作学习一方面为每个学生提供了表达个性思想的机会,另一方面能汇集多角度的思想,便于学生在倾听中发现别人的长处,突破个人思维的局限,拓展自己的视野,建构问题的解决策略。

如一位教师这样教学4/5÷2=?

师:想想4/5÷2=? 除了通过观察乘法算式得出结果外,还可以怎么算?这时大家运用已学知识试着算一算,也可以利用学具来折一折、涂一涂。(学生利用学具或者直接推理尝试计算。)

师:你是怎样想的?

生:我是这样想的,把一张纸平均分成五份取其中的四份,除以2可以看成是将这4份平均分成2份,也就是求4/5的1/2是多少?写成算式就是4/5÷2=4/5×1/2=2/5(学生边演示边解说,教师板书。)

师:很好。还有不同的想法吗?

生:我也是把一张纸平均分成五份取其中的四份,4/5÷2实际上就是将这4份平均分成两份,那么每一份也就是2/5,写成算式就是4/5÷2=(4÷2)/5=2/5(学生边演示边解说,教师板书。)

生:还可以先把4/5的分子、分母同时乘以5,这是利用了已学的分数的性质。

师:为什么同时乘以5呢?

生:这样就可以把分数除法转换成整数除法。

选择小学范文第5篇

一、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1.有利于巩固提高小学生的基本技术、技能。小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决定了其注意力不能长时问集中,兴奋性和灵活性较强。因此,在体育课的复习技术教学中,采用游戏形式对学生已掌握的动作技术进行演练有助于培养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提高学生练习的积极性,使那些比较重要、需要经过反复练习,而又很单调的基本动作变得妙趣横生。当然,这必须在学生的动作技术达到了自动化阶段以后方可进行。否则,过早地运用游戏,不但不能巩固技术,反而容易破坏正确的技术动作。

2.有利于激发小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小学生学习动机的形成就是以需要和兴趣为首要条件的,他们对有兴趣、有感彩的内容会主动去追寻和掌握。体育游戏活动中的趣味性、探索性能使他们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这种情感体验可以影响他们对渗透在游戏中的学习内容产生兴趣,从而引导小学生向认识兴趣态度转化,认识兴趣又可引起学习兴趣和需要,两者在游戏活动中互相促进、相互发展与提高。

3.有利于诱导小学迅速进入学习状态。教学过程中,经常有一些比较难的动作。在学习这些内容之前,安排一些练习形式或练习方法与所要学习的内容相接近的游戏,这对于新动作的掌握是十分有益的。它起到了诱导练习的作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对于较难动作的恐惧心理,同时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情绪高涨,从而较易掌握所学的动作。

4.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体育游戏形式多样,富于变化。单就短跑训练而言,就有迎面接力跑、换物赛跑、十字接力赛等形式。但即使是一个很有趣的游戏,如果只是机械地重复,时间久了学生也会感到厌倦。因此,在教学中可充分发挥学生想象力和创造性,让学生参与编创一些游戏环节,如五十米快跑,过去就是一味强调练习次数,时间长了,学生觉得又累又讨厌。在教学中学生们提出利用游戏和竞赛的方法,分成四组。进行追逐跑、接力跑,以及利用体操棒或实心球进行跨步跑。由于游戏中有学生的创造,就更能提高学生的速度和步幅,激发起他们参与的欲望,这时教师再给予一定的指导和充分的肯定,就能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由消极变为积极,由平淡变为突出。这样的游戏丰富了课堂的内涵,既陶冶了情操,又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

二、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选择体育游戏

1.要符合学生课堂任务。学校体育教学要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要善于引导,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产生兴趣、爱好。因此,体育游戏的选择必须要根据课的任务来确定。小学一、二年级水平一的教学内容应选择一些小朋友喜闻乐见的跳皮筋、踢毽子、呼啦圈等游戏项目,以培养学生对体育活动产生一种兴趣为目的。小学二、四年级水平二、五、六年级水平三的教学内容可选择一些小球类作为游戏内容,以发展学生灵敏、协调和综合活动能力为日的。男孩喜欢那些对抗性力量、速度都比较强的游戏,而女孩肌肉组织比男孩发育差,腿比较短,而且步幅也小。因此,在力量、速度扩张和快速运动的游戏中,女孩可以比男孩降低要求。如果选择一些带有平衡动作、协调性较强的体育游戏则能引起女孩子的喜欢。

2.根据教学对象选择游戏内容。在教学中,同一个游戏在不同年级也要提出不同的要求。如“十字接力跑”这个游戏就不宜在小学低年级做,因为传接棒和弯道跑技术学生没有学过,做起来困难就很大。再如“推小车”这个游戏趣味性很强,但在低年级也不宜做,因为低年级的小学生臂力支撑能力很差,做起来很不安全。“黄河――长江”这个游戏在小学三年级教材中已经出现,但在高年级也可以进行,该游戏虽然有跑,但主要是练习反应能力,在跑的距离上就要对不同年级提出不同要求。在低年级根据儿童爱模仿、上进心、喜欢表现自己的特点,应选择一些动作简单易学、运动量小、规则简单的游戏,满足他们的运动需要,发展他们的能力,培养他们的优良品质,如“老鹰抓小鸡”、“青蛙过河”、“过独木桥”等。在高年级可以选择一些难度和运动量较大,技术性较强,规则较复杂和竞争较激烈的游戏,如“障碍接力赛”、“拔河比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