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登鹳雀楼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摘要:诗歌,作为文学的最高表现形式,是一门艺术,一种美。诗歌翻译,是创造美的艺术,除了语言转换外,更注重传递原诗的意境和韵味。本文将以许渊冲先生提出的译诗之“三美”标准以及辜正坤先生的诗歌鉴赏原则来评析许渊冲先生所译之《登鹳雀楼》一诗,看译诗是如何准确地再现原诗的内容与形式,生动地传达原诗的韵味与意境的。
关键词:三美;诗歌翻译
一、
译事难,译诗更难。因为诗是文学最优美的表现形式,不仅具备一般的文学体裁特征,还兼备神韵和意境等特点。除了语言的转换外,译诗更重要的是传递原作的神韵与意境。中国传统诗歌历来讲求格律,重押韵,讲平仄,求对仗,用典故,字里行间以含蓄为美,以意境为上,忌直白。虽然传统英语诗歌也讲究格律,押韵,节奏,用典等,但终因两种语言文化之间的巨大差异,使得汉语格律诗英译尤为困难。一部分翻译家尝试着用散文诗译中国传统诗歌,但在传达原诗神韵与意境方面却不尽如人意,少了诗味。因此许多翻译家主张“以诗译诗,尤其要以格律诗译格律诗”。在这些知难而进的中国翻译家中,有一位就是有“书销中外五十本,诗译英法惟一人”之说的北京大学教授、著名翻译理论家、实践家许渊冲先生。他的“诗体译诗”被著名学者钱钟书称为“戴着音韵和节奏的镣铐跳舞,跳得灵活自如,令人惊奇”。许渊冲教授在《诗词四十二首》英法文格律体译本的序言中,首次提出诗词翻译的“三美”论:“译诗不但要传达原诗的意美,还要尽可能传达它的音美和形美。”本文将运用“三美”理论来评析许渊冲先生所译的《登鹳雀楼》一诗。
二、
《登鹳雀楼》是盛唐诗人王之涣的不朽之作。该诗为五言绝句,雄奇豪迈、气势磅礴、意境深远。前两句写景,景中含情,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和赞美;后两句抒情,情中见理,表现了诗人不凡的胸襟与抱负以及无限进取与探索精神。短短二十字,有景,有情,有理。以下是《登鹳雀楼》原诗及许渊冲先生译文。
登鹳雀楼On the Stork Tower
王之涣 Wang Zhihuan
白日依山尽,The sun beyond the mountain glows;
黄河入海流。The Yellow River seawards flows.
欲穷千里目,You can enjoy a grander sight;
更上一层楼。By climbing to a greater height.
原诗之义象美。义象美是指“诗歌字词句或整首诗的意蕴、义理作用于大脑而产生的美感。”(辜正坤)原诗首句写遥望一轮落日向着楼前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群山西沉,慢慢消失在视野的尽头。次句写目送流经楼前下方的黄河奔腾咆哮,在远处转向,流归大海。这两句诗把上下、远近、东西景物全都容进诗笔之下,画面宽广,意境深远,组成了一幅宏伟壮丽的图画,创造了一种意境之美。后两句寓情于景,揭示出“观景,需登高才能望远;而人生也只有站的高才能望得远,看得全”的哲理。使读者并不觉得它在说理,而理自在其中。
译诗之意美。意美是译出“原诗的意境和诗味之美。”(郭著章)许渊冲先生的译诗完美再现了原诗所创造的意境美。用“ the sun, the mountain, the river and the sea”勾勒了一幅美丽画卷,而 “beyond”和 “seawards”这两个词则直接点明了诗中几个意象的空间位置关系,把“几个画面并置而产生相互对立但又相互补充的张力审美效果。”(辜正坤)这样,便在审美主体的脑中产生意想不到的审美效果。译诗后两句以 “a grander sight”译“千里目”,“ By climbing to a greater height”译“更上一层楼”准确传达出了原诗的哲理。“千里目”和“一层楼”实为写虚,是在头两句实景的基础上作者尽想象之能事,表现出一种高瞻远瞩的气魄。许渊冲先生在深刻理解了原诗意义的基础上采用了模糊翻译法,这种翻译却更准确的传达了原诗的意境与韵味。
原诗之音象美。音象美是指诗歌的听觉形象,诗歌的音乐性,包括诗歌的节奏和韵式。汉语一个字一个音节,元音音节出现在辅音之后,再加上汉字的四个音调,便可奏出变化跳跃的音乐。由于汉字单音节的特点,诗人可以游刃有余地安排诗歌的节奏。例如,一首五言诗即五个音节,两字为一顿,一行为三顿,结合汉字的平、上、去、入四声的巧妙运用,会给整首诗带来一种强烈的节奏感和音乐性。《登鹳雀楼》为五言绝句,每行五个音节,可划分为三顿,即:白日-依山-尽0-/ 黄河-入海-流0-/ 欲穷-千里-目0-/ 更上- 一层-楼0-/ 而该诗的格律为: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二者结合,构成了原诗的节奏美,使原诗读起来铿锵有力。汉诗的押韵能增添音乐感,让人读起来琅琅上口。汉诗可押头韵或尾韵。《登鹳雀楼》押尾韵,韵式为x a x a 押/ou/韵和/iu/韵。该韵为阳性音,读音嘹亮、浑厚,双唇发音时开口度比较大,使人感到一种强有力的声音在耳畔回荡,能营造出一种宏伟壮观的景象。
译诗之音美。音美是指“译文可以借助译语诗人喜见乐用的格律,选择和原文音似的韵脚,还可以借助双声、叠韵、重复等方法来表达原文的音美”。(郭著章)英语诗以多音节为其音美的基础。多音节词有轻重音节之分,因此英语诗歌往往具有抑扬顿挫、回环往复的音乐感。英诗讲究音步,两个音节的轻重音节为抑扬格,重轻音节为扬抑格,运用恰当能产生如行云流水般的节奏感。在押韵方面,英诗也可押头韵或尾韵。许渊冲先生认为,“在诗歌翻译中,诗歌所装载的信息总量是由语义和文体组成,而语义不过是低层次的信息,而文体(形式)比如音韵、节奏等才是高层次的信息,如果仅仅再现低层次的信息-语义,产生的译文就不再是诗,而变成散文了。”译诗为抑扬格四音步,韵式为aabb,一二句“glows”与“flows”元音相押,三四句“sight”与“height”元音与结尾辅音相押,读起来嘹亮悦耳,琅琅上口。另外,第三行与第四行还运用了头韵。头韵是利用词语音韵的修辞格。它是英语古体诗韵律的基本形式之一。它所产生的音韵效果可“增添文字的音乐感,便于朗读、记忆。有时它还有强化语势或使语句听起来诙谐、俏皮等作用”。(卢炳群)第三行中的“grander”与第四行中的“greater”构成了头韵,有效地增添了全诗的音乐感。
原诗之视象美。视象可分为内视象与外视象。内视象是“诗歌的具体内容借助审美主体的呈象能力而显示为主体想象世界中看得见的具体物象”;外视象是“诗歌本身的外部形式如诗行排列、特殊的字、词书写形式等物象”。(辜正坤)为了实现诗歌的语意视象美即内视象美,原诗采用了以下几种修辞手法:首先是对比手法。对比,是指“通过并立含义相反或不同的字、词、短语甚至句子来比较、展示事物间的差异。”(卢炳群)因此,对比的主要特点是明快、强烈。原诗的对比有以下几个方面:A.色彩对比:白日、青山、黄河,五光十色,绚烂缤纷,给人营造了一种强烈的色彩视觉之美。B. 动静缓急对比:白日慢慢移动,一个“依”字,体现出其势之缓;黄河之水,奔腾不息,一个“入”字,将其奔泻千里之势托出。景中有动,动中有静,使人身临其境,心情激荡。C、虚实对比:在一二句写实景的基础上,又充分发挥想象,借景抒情,揭示人生真理。“白日”“高山”“黄河”描写的是实景,“千里”“一层”,都是虚数,是诗人想象纵横的空间。“欲穷”“更上”词语中包含了多少希望,多少憧憬。其所望之高,所想之远,虚实结合,寓意早已跃然纸上。其次是衬托手法:从形象上看,太阳之高,山之高,黄河之长,相互映衬;而前两句所描写白日、高山以及奔流不息的黄河,营造了一种高远开阔的境界,为下文说理作了铺垫,使作者自然而然就道出了“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样富有哲理的诗句。通过对比和衬托手法,读者极易展开想象,脑海中仿佛出现了一幅具体而清晰的壮丽画面。从诗歌的语形视象美即外视象美来看,原诗为五言绝句,对仗工整。这首诗,前一联用的是正名对,所谓“正正相对”,语句极为工整,又厚重有力,就更显示出所写景象的壮观雄伟,“白日”和“黄河”两个名词相对,“白”与“黄”两个色彩相对,“依”与“入”两个动词相对;后一联用的是流水对,“欲穷”与“更上”相对,“千里”与“一层”两个数词相对,“目”与“楼”两个名词相对。这就构成了原诗形式上的完美。
译诗之形美。形美是“在诗句长短方面和对仗工整方面,尽量做到形似。”(郭著章)许渊冲先生认为,“译诗除了传达原诗内容之外,还要尽可能传达原诗的形式和音韵。”因此,其译作形式工整,韵律自然,很好地再现了原诗的形美。原诗为绝句,共四行;译诗在建行上与原诗相同,也为四行。原诗为五言三顿,译诗的诗行长度与原诗相仿,为8个音节,抑扬格四音步。原诗采用对仗形式,偶句押韵,行文工整流畅,译文则采用对偶形式,两两相对,韵式为aabb。译文以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方位词对方位词(sun-yellow river,glows-flows,beyond -seawards,grander- greater, sight- height),及其工整协调。另外,译诗中的sun(red)-mountain(green),river(yellow)-sea(blue)也从视角上构成了色彩对比之美;而moutain-river一静一动,形成了强烈的动静缓急对比之美;grander sight-greater height形成头韵,加上押相同的尾韵,使人充分地感受到译诗的形式之美和音韵之美,具有说服、激励、感染读者,引起共鸣的作用。
三、
诗歌,作为文学最高表现形式,是一门艺术,一种美;诗歌翻译,是艺术的再创造和美的再现过程;而诗歌赏析,是审美主体根据某种审美鉴赏标准做出的审美价值判断。许渊冲先生针对诗歌翻译所提出的 “三美”原则现在已经成为译诗优劣的鉴赏标准。理想的译诗,“第一,应当自己也是诗;第二,应传原诗的情绪;第三,应传原诗的内容;第四,应取原诗的形式。”(成仿吾)许渊冲先生坚持以诗译诗,按照“意美”、“音美”、“形美”标准英译中国传统诗歌,其所译《登鹳雀楼》一诗不仅在内容与形式上准确地再现了原诗,而且生动地传达了原诗所创造的意境和诗韵,让读者切身地感受到诗歌的独特魅力与美。
参考文献:
[1]成仿吾.论译诗[A].翻译研究论文集[C].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4
[2]辜正坤.中西诗比较鉴赏与翻译理论[M].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3]郭著章.翻译名家研究[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
《登鹳雀楼》流传千古的名句是“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此句的意思是:如果要想遍览千里风景,那就请再登上一层高楼。常常被引用,借以表达积极探索和无限进取的人生态度。
此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仅存的六首绝句之一。一说,作者王之涣早年及第,曾任过冀州衡水(今河北衡水)县的主薄,不久因遭人诬陷而罢官,不到三十岁的王之涣从此过上了访友漫游的生活。写这首诗的时候,王之涣只有三十五岁。
(来源:文章屋网 )
一、轻松音乐带来童趣教学
小学低年级的语文课堂要充满童趣就要依靠轻松的音乐元素的渗透。音乐是带给人无限享受、无限联想、无限思维的重要手段,语文课堂上渗透一些音乐内容能够让文学内容有声有色,同时也能够调节课堂气氛,给学生轻松的感受,让学生回归童真童趣,更加积极地学习语文知识。一方面,教师可以利用配乐朗诵来让学生感受到文本的童趣。例如,朗诵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登鹳雀楼》的过程中配合古典音乐,能够更好地让学生感受到古诗词的韵律美。虽然学生年龄小,但是他们一定更喜欢这样的朗读方式,能够感受到语音的美,进而爱上诗词朗诵。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利用音乐来让学生完成一些课堂的趣味活动,巩固所学,活跃气氛。例如,教学《登鹳雀楼》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教学生来唱《登鹳雀楼》这首歌,学生们随着音乐来共同歌唱,音乐那超强的形象性和感染力会产生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随意绘画带来童趣教学
正所谓:艺术是相通的。文学、音乐、绘画都可以融合在小学语文低年级的课堂上,借助绘画学生的童真有了画笔作为倾泻场地,绘画也是表现儿童对语文课文理解的内涵,可以说绘画是师生双方沟通了解的重要途径,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全面理解的有效方法。一方面,教师可以在阅读教学过程中适当插入绘画的行为。低年级的小学生因为年龄的原因特别喜欢用彩笔画画,教师要给他们一定的时间去画、去感受。例如,在教学《登鹳雀楼》这首古诗时,教师引领学生理解诗词内容之后,为了更好地巩固所学,教师可以让小学生发挥想象,想一想诗人“更上一层楼”会看到哪些景象?根据诗意,展开合理想象,把想象中的景物画下来。儿童的思S一下子就打开了,展开丰富的想象,有的绘画了江水的美景,有的还绘画了远处的山水,有的甚至还画出了诗人梦里的故乡,这些都可以让小学生讲一讲为什么这么画,然后给予其鼓励,反复让学生理解诗人的思想。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直接引入画面。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对直观的东西理解起来更为方便,因此教师要抓住这一特点,在教学过程中随时引入图画的内容,让学生有直观的感受。例如,在教学《登鹳雀楼》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在每句诗词后面都配上图画,让学生感受诗词的内涵;还可以展示鹳雀楼的图片,让学生有更为直观的感受,满足儿童的心理需求。以解析绘画的方式,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学生在观赏图画的同时也可以加深对知识的印象,进而达到语文教学的目的。
三、和谐表演带来童趣教学
小学生活泼好动,善于表现自己,在传统课堂上教师要求低年级的学生长时间地坐下来认真听讲,学生感觉疲劳无法遵守纪律要求,教师反反复复地强调纪律也是疲劳不堪,最后整体的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这样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表演的形式来完成教学,让课堂充满童趣、充满乐趣、充满兴趣。首先,教师要合理分组,让学生在小组中有独立表演的空间,然后到集体面前进行表演。合作过程中由于学生年龄较小,教师要深入各组进行相应的指导,让学生满怀热情顺利地完成表演任务。其次,教师要丰富表演的形式。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过程中有很多可以表演的方式方法。例如,课本剧、朗诵比赛、对话表演等都可以。在教学苏教版《登鹳雀楼》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制作道具,展示出古代诗人的形象,设计前后台词,展示出诗人登上鹳雀楼,看到美景后脱口而出诗词的场景。通过表演,学生有了分配多余精力的渠道,还更好地体会到了诗人完成创作时的内心感受。
综上所述,学生是单纯可爱的,童心是晶莹剔透的,小学低年级的语文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开展童趣教学设计更为贴近学生的心灵,能够让童心与文本和谐统一。要做到这种和谐统一就要利用轻松的音乐教学、随意的绘画活动以及和谐的表演活动,通过唱、画、演、说,让学生兴致盎然,最终确保充满童真、童趣的课堂能使学习变得轻松愉快,能使学生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更为主动地投入语文学习活动之中。
参考文献:
[1]汪小卫.浅谈情趣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 2016(9).
对于这一问题,我们姑且不谈,先来看看“白日”当作何解释。湘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师用书》,将“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两句解释为:登上鹳雀楼举目远眺,看见太阳依着群山落下去了,黄河之水正滚滚流向大海。很明显,诗中的“白日”被解释成了“夕阳”“落日”。笔者认为,这种解释值得商榷,其理由如下。
一、解释为“落日”,与景观的地理方位不合
北宋沈括《梦溪笔谈》卷十五中记载:“河中府鹳雀楼,三层,前瞻中条,下瞰大河。”中条即中条山,在山西永济西南,山狭而长,东太行,西华岳,此山居中,故名中条。大河就是黄河,而流经永济的黄河,其西岸是渭河平原,东岸毗邻中条山脉。沈括所记,不仅标明了鹳雀楼的地理位置,而且点明了景观之所在。试想,如果将“依山白日”解释为“落日”,那么太阳西沉时,“依着的群山”就只能是中条山脉。可鹳雀楼之西隅并非中条山脉,而是渭河平原。显然,释为“落日”,这与鹳雀楼的地理方位不合,与“太阳东升西落”的自然规律不符。且“前瞻”“下瞰”当为登临、题咏之首选,与王之涣的诗风也吻合。因此,牵起诗人思绪的“依山白日”,只能是前瞻时东岸中条山上初升的太阳,而绝非日薄西岸时渭河平原的夕阳。
二、解释为“落日”,一为“白日”的颜色所惑,二为“尽”的字义所累
毋庸置疑,我们不能以颜色的红白来论太阳是“朝阳”还是“夕阳”。因为“朝阳”并非一定是红色,“夕阳”也不一定就是白色的。春冬时节,特别是前一天下了大雨,朝阳多呈白色,抑或先一天傍晚下了滂沱大雨的夏天,朝阳也多呈白色。而夏秋之时,晚霞布天,夕阳不也是呈红色的吗?
“白日依山尽”的“尽”字既可理解为夕阳西沉,也可理解为朝阳依着群山冉冉涌出之势已尽,欲腾空而起。笔者认为,诗人捕捉的应是白日喷薄而出的动态瞬间,开启白日升起、明彻天地的壮阔境界,因而诗中点明的“白日”,恰是准确地描绘了旭日升腾的夺目亮光。日出是宇宙中最美的动画,正是这蒸蒸日上的动态之感,使诗人内心深处受到了极大震撼,才触发他更上层楼、目击千里的念想,进而吟唱出“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千古佳句。
一、在鲜活的课例中,走近古诗学习中真实的儿童
《登鹳雀楼》是一首五言绝句,出自苏教版国标本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唐代诗人王之涣在诗中为我们描述了其登上鹳雀楼举目远眺,所见之景、所思之情、所悟之理,诗中之景壮阔而雄浑,诗中之情浓郁而深厚,诗中之理朴素而深刻。诗人在高度概括与充分提取之中,在简约素描与深度凝眸之中,把万里河山、生活哲理与人生哲思,浓缩在这短短的二十个字中,影响长远。
作为一名二年级的学生会怎样来学习这首独步千古的《登鹳雀楼》呢?带着一份好奇,也带着这个目的,笔者走进了区里的一次视导活动,走进了二年级一位老师的课堂,也走近了自己很快确定的观察对象――小伟同学。在整首古诗的学习中,小伟尽管很努力地去跟上老师的节奏,也很是专注,但从那疑惑的眼神里、从那撅起的嘴巴中,笔者读到了偶尔的力不从心,甚至有时还在迷糊――不知所以、手足无措。
镜头一:“哎,什么是节奏呢?”
当老师声情并茂地为孩子们范读了一遍之后,有孩子非常清晰地从老师的朗读之中听出了一种韵律之美、节奏之美,于是老师就请大家画一画节奏,其实就是画一画古诗的停顿之处。看看我们的小伟同学不断地咂嘴,眼神中潜藏着那份无助,同时又写满困惑:“哎,什么是节奏呢?”加之有一位老师看似温柔却又目光炯炯地看着他,似乎更加地不自在。尽管老师强调的用“//”来画,但这个孩子依然无所适从。
眼看快要结束了,笔者就在他书上第一句诗“白日依山尽”句中加了“//”,他豁然开朗,依葫画瓢,很快完成,因为小伟凭着语感就知道――整首古诗的节奏都是一样的。看得出来,小伟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古诗的学习也顿时显得轻松了许多。他甚至还偷偷地斜瞄了笔者一眼,眉头舒展了,眼神也有光彩了!
试想一下:如果老师在提出“画一画节奏”这一要求中,以板书的古诗为例,再在第一句诗上画上“节奏”,这个孩子的学习应该会更加顺畅一些、也会更加轻松一点,当然这样的学习也会更加实在一些。孩子应该不会再疑惑:哎,什么是节奏呢?我该怎样画节奏呢?其实,不就是那短短的两根斜线吗?尽管其背后的意蕴很多也很深!
其实,我们完全可以让孩子们在学习古诗时简单一些,再简单一些,就如上述环节的设计,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朗读自行标识“//”。学生既然已经能够清晰而准确地朗读古诗,那古诗的节奏就已经明了。再说,画“//”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呢?不就是辅助孩子们能够更清晰地、更有韵律地去朗读古诗、吟诵古诗吗?画“//”仅仅是个形式而已,完全不必让我们的小伟们那么纠结,那么煎熬!
何况,随着年级的增加,孩子们所阅读的古诗篇幅会越来越长,朗读的难度会越来越大,如果不依靠良好的语感以及对古诗真正的理解,想要把古诗读得有滋有味,那是很不容易的,绝不是一个个小小的“//”能够解决的。古诗的节奏不是画出来的,而是读出来的。
镜头二:“唉,这句诗的意思究竟是什么呢?”
当老师在和同学们在一定范围的讨论之后,老师在投影中接二连三地出示了一些重点词语的意思,如“白日:傍晚的太阳”、“依:挨着、靠着”、“尽:完”、“入海流:(黄河)最终流入大海”等等。
紧接着,老师让孩子们说说“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的意思。小伟虽然在聚精会神地看,似乎也在凝神专注地听,但他仍然不能说出这两句诗的意思。他只是在默默地看着,静静地听着。让他把这些孤伶伶的意思重新组合成一句完整的话,并以此来表达诗句的意思,对他来说显然有点不知从何入手。
当老师让同桌之间互相讲一讲时,小伟终于在课堂上第一次得到释放和舒展,尽管他和同桌之间并没有实质性的交流,尽管他说得支离破碎、断断续续,但至少他拥有了表达的权力,拥有了表达的时空,更拥有了表达的听众,只可惜“这句诗的意思究竟是什么”,小伟始终没有弄明白,也就谈不上用自己的话来说说诗句的意思了!
古语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细细品味这句话,话中除了强调古诗学习的重要性之外,还强调了一种重要的古诗学习方式――“熟读”!因为读着读着,古诗中的韵律之美力透纸背;读着读着,古诗中的万千姿势跃然纸上;读着读着,古诗中的壮志豪情与人文关怀、生活哲思与人生哲理,定会呼之欲出、倾泄而下。既然如此,“这句诗的意思究竟是什么呢?”就显得不那么迫切与重要了!
还有,古诗有其“可意会而不可言传”之特质,一定要说出其每句诗的意思,莫说对于一位二年级的儿童,就是对于一位成人而言,未必能够说得很是周详、很是完备,再加之那么多词语解释的束缚与绑架,结果即使是语言表达出色的孩子,也只能是简单地把词语意思加以连接,其生硬与枯涩,可想而知!为说而说,不仅无助于儿童对古诗的理解,而且破坏了古诗的意境与美感!
既然如此,我们再来看一看、想一想小伟的困惑,就情有可原了!换一个师生交流的环境,我和小伟一起来到了阅览室,再换一个师生交流的话题,会如何呢?
“小伟,你先把诗的前两句读给我听听,好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河流。”掷地有声啊!可能小伟在学习之前就已经会读、会背了。“读着这两句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落日、山、黄河!”“不错啊!再仔细看一看,怎样的落日、群山和黄河呢?”“一轮鲜红的落日、连绵起伏的群山和波涛汹涌的黄河!”“形容得不错!那诗人站在哪里啊?”“鹳雀楼上!”“假如你就是作者,你能按一定的顺序来说说自己所看到的景象吗?”“让我想一想!”“我登上了鹳雀楼,远远望去,在连绵起伏的群山背后有一轮鲜红的落日,(渐渐下沉)。再看看近处的黄河,正波涛汹涌地向大海流去!(好壮观啊!)”“你能把自己刚才所看到的景象写在这两句诗的旁边吗?”“好的!”我示意小伟坐下来慢慢写……听着那沙沙的声音,我相信小伟一定已经真正理解诗的意思了;看着小伟带着语文书离开阅览室的身影时,我更相信《登鹳雀楼》所描绘的画面一定已经深深地印记在他的脑海里、存在他心田上。
镜头三:“老师,你为什么推荐我们读这两首诗?”
《登鹳雀楼》学完了,作为拓展的部分,老师又推荐了王之涣的《宴词》和《送别》,并带着孩子们进行了朗读。
王之涣的《宴词》全诗为:“长堤春水绿悠悠,畎入漳河一道流。莫听声声催去棹,桃溪浅处不胜舟。”而《送别》全诗为:“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
虽同为王之涣的经典之作,但这两首诗的影响力却远不及《登鹳雀楼》,其遣词用语的通俗程度更是不可同日而喻。当老师带着孩子们在朗读的时候,小伟也在尽力地朗读,但他的声音里却是苍白一片,因为“畎”,他肯定不认识;“棹”(就是船)的意思,他肯定不理解;这两首诗对他而言,只是个文字的堆砌与组合。同时,他的眼睛里没有学习的光芒,因为这份离愁思绪,没有生活的经历与阅历,是绝不会有触动的,寓愁于景,他肯定暂时也是不会知晓的。他的疑问和我一样:“老师,你为什么推荐我们读这两首离我们这么遥远的诗?仅仅因为诗的作者是王之涣吗?”
当下的古诗学习尾声部分,“推荐相关的古诗”似乎已经成为了“保留曲目”,细细梳理,推荐同一位诗人的其他作品,已经成为大多数老师的选择!但这样的推荐总是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美中不足。因为除了诗仙、诗圣等有着大量经典的流传诗作之外,总有一些诗人真正耳熟能详之作也许就一、两首,譬如这位王之涣,在笔者查阅的由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唐诗鉴赏辞典》中,也只登录了三首,除了《登鹳雀楼》之外,就是《凉州词》、《晏词》,《凉州词》可能孩子们早已经烂熟于胸,《晏词》中散发的这种耐人玩味的“离愁别绪”离孩子们实在太远,不是孩子们跳一跳就能够得着的,因此这样的推荐自然无法激起儿童的兴趣。
其实,我们完全可以沿着同一种古诗的风格来推荐。这样推荐的视域要宽泛得多,能够推荐、值得推荐的古诗也会广泛得多。就如和这首《登鹳雀楼》风格差不多的,我们完全可以推荐《江上渔者》《蜂》《寻隐者不遇》《墨梅》《题西林壁》《江南春》《塞下曲》等等,这些古诗传承久远,朗朗上口,语言朴素,哲思深刻,影响深远!
二、在立体的语文里,引领古诗学习中真实的儿童
语文的立体化和丰富性,是由其母语地位所决定的,不可更改,也不能动摇。因此,对于儿童语文知识的学习、语文能力的形成、语文素养的提升来说,“教材只是个例子”,老师本人对语文的理解、对教材的解读、对学习的建构,才是用好这个“例子”的关键之所在。
1.利用自身素养教古诗
课堂上孩子学习语文、学习古诗的方式、方法固然有许多,听、说、读、写似乎亘古不变。这其中,我们似乎忽视了一个重要的存在――语文教师本身。在语文学习活动中,教师就应该是语文。他用自己散发着浓浓语文味的示范与引领带着孩子们学语文,孩子们应在语文老师的耳濡目染中学语文。不要小看你在黑板上轻轻画下的“//”,也不要小看你在孩子面前声情并茂地朗读古诗,其实,给予儿童的是学习路径,儿童获得的是学习方法,提高的是其学习效率,锤炼的是其学习品质。正因如此,我们会透过如下一些现象看到其深层的原因:一位朗读字正腔圆的语文老师,他所带学生的朗读也定会是掷地有声;一位幽默有趣的语文老师,他所带学生的表达也会是妙语连珠;一位字迹隽秀的老师,他所带学生的书写也会是横撇竖捺、字字讲究;一位言语严谨的老师,他所带学生的口语表达也会是滴水不漏;一位妙笔生花的老师,他所带学生的作文也会是下笔千言;……因为,语文老师全身所散发的语文味道、全身所表现的语文素养,无论如何也不会遮挡住的?古诗学习不也如此吗?当你用那一唱三叹的朗读来表现古诗时,当你用那古色古香的隶书来呈现古诗时,当你用那古典妙曼的旋律来演绎古诗时……作为一位语文老师,你不就是一首耐人寻味的古诗吗?
2.从画面出发理解古诗
古语曰:“古诗,可意会而不可言传!”这样的论断是符合语文、尤其是古诗的特征的。古诗的意思尚且如此,更不要说那具体字、词的意思了。再说,即使个别的字、词的意思已经清楚,能说成一句非常连贯、通顺、准确、完整的话,那样的学习又要经历一个过程。所有的古诗写作是由诗人从所见、所想到所感、所悟,再到形成文字、化作古诗。因此,从古诗所勾勒的画面出发,充分运用插图激发想象,说说透过诗句仿佛看到的画面,说说透过诗句宛如置身的境界,这既是理解诗句的最佳路径,也是孩子们表达的最佳路径,更应是理解诗中字词的最佳路径。因为在丰富的画面中,孕育着无穷无尽的文字,也孕育着儿童学习语言、理解语言、运用语言的无限可能!试问:有谁还记得小时候,所学的某一首古诗中具体字的意思?但古诗所勾勒的那幅画面、那种场景,你一定会在某个特定的时刻想起,来丰盈和深化你的感受与理解!因此,从画面到文字,再从文字到画面,不仅是古诗创作的规律,也是儿童学习古诗的规律,更应是老师古诗教学的规律!
3.拓展应有边际
曾几何时,语文变成了一个大大的染缸,谁从中任意地蘸上一笔,似乎都可以画出一道绚丽的彩虹。曾几何时,语文又变成了一个大大的箩筐,作为老师的我们,什么都可以往里装,其厚重的程度可见一斑!而“拓展”部分好似就是那道道彩虹与筐筐宝贝最佳的呈现方式。推荐作者的生平,推荐相关的成语,推荐其他的作品,推荐类似的文章等等,一应俱全,包罗万象!我们语文,总不能为推荐而推荐、为拓展而拓展、为吟诵而吟诵,读着对孩子而言那么陌生的古诗,孩子们除了读一遍还有什么呢?什么也没有!毕竟儿童的语文学习过程绝不是那拓展一点就可以铺平的,儿童的语文素养并不是那一点拓展可以形成的,如果真是那样,我们的语文课堂根本没有存在的意义、我们的学校学习根本没有存在的价值,因为这一切都可以通过课外的途径来实现,比如网络与视频。因此,语文课堂的拓展,务必求适切、有边际,黑板上的“语文角”,更应如此。在拓展的视域里,可以是关于文本语言的举一反三,可以是文本中那么特别的言语形式,可以是关于作者的简要介绍,可以是关于作品的精当概括,还可以是一类风格的古诗等等,当然我们也可以拓展一些童诗、童谣、儿歌、谜语等等。其实,拓展的边际就在不同的年级、不同的儿童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