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化学发光免疫

化学发光免疫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化学发光免疫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化学发光免疫

化学发光免疫范文第1篇

[关键词]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免疫传感;快速检测

中图分类号:TP3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4-0049-01

近年来,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备受人们的青睐,主要是因为此方法具有高灵敏度、强特异性、广适用面和设备简单等特点。在临床医学、食品药物等领域,此方法被广泛应用于抗原与抗体间的识别。生物分子的体积大、扩散率比较小,所加之对识别微电具有空间阻碍作用,所以受到传质速率和反应动力学控制的免疫反应速率一般都会比较低。传统的免疫分析方法需要的温育时间比较长,大大限制了样品测试的通量和适用范围。所以为了缩短免疫分析的时间,需要不断的进行技术创新,从而扩展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的应用范围。

一、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

化学发光分析是一种利用化学反应产生的辐射光的强度来进行物质含量确定的分析方法。这种分析是化学发光系统和免疫反应的完美结合,主要是利用化学发光的相关物质对抗体或者是抗原进行标记,等到与需要进行测定的抗原或者抗体反应之后,再利用分离游离态化学发光物质的方法,使得加入到化学发光系统中的其他相关物产生化学发光,然后进行抗原或者是抗体的定量或者是定性的检测。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中,主要使用4类标记物,分别是异鲁米诺及其衍生

物、过氧化物酶和碱性磷酸酶、鲁米诺和吖啶酯衍生物。在目前的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中,以酶为标记物的化学发光是应用的主流。常用的标记酶是碱性磷酸酶和辣根过氧化物酶。利用酶来做标记物主要是因为酶具有相应的化学发光底物,在临床上的应用比较广泛。

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中不可避免的会利用到标记技术,而标记技术是现代免疫分析的关键性技术之一。新的标记免疫分析技术,在目前的社会诸多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展示了非常不错的发展前景。在实际标记技术的应用中,纳米技术广泛的用于生物标记,主要是因为纳米粒子具有非常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而且具有信号放大的效果。在实际应用中,量子点就是一种半导体纳米颗粒,所以在发光免疫分析法中被大量的使用。

二、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的应用

(一) 快速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

传统的免疫分析方法需要的时间比较长,而且由于时间的延长往往会导致免疫试剂吸附在管道的内壁上,这样就会造成不同测定间的信号交叉,对于测定结果的准确度具有严重的影响。为了实现免疫分析的高通量,克服传统方法的不足,可以通过利用外场的驱动或者是利用溶液来进行有效混合策略,以此来达到加快抗原或者是抗体等大分子的传质速率。在实际中,还可以通过提高整个反应体系的温度来进行免疫反应动力学的加速,这样也可以实现快速的免疫检测。

在提高传质速率的方法选择上,主要有四种备选方案,分别是改变电渗流、超声波驱动、电磁搅拌和电场驱动。通过这种提高传质速率的方法,可以有效的实现快速检测,一般在3分钟之内就可以完成检测工作。除去提高传质速率的方法,外力驱动的加速也会提高检测,在实际应用中,利用外力驱动的加速效果,可以在16分钟内完成整个测定分析工作。

(二) 多组分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

多组分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也是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的一种重要应用。在单个的分析流程中,同时实现多组分的检测,具有的优势非常显著。利用这种方法,不仅所需要的时间短、样品的消耗量比较少,而且分析的通量高,分析成本整体较低。这些优势都是免疫分析长期追求的目标,也是未来免疫分析的发展研究热点。多组分免疫分析模式主要有两种实践模式,分别是:多组分同时检测模式和顺序检测模式。在实际应用当中,同时检测模式往往会与空间分辨技术,还有阵列检测器同时进行结合检测,而顺序检测一般是在同一个时间期限内对多个组分进行分别检测。近年来由于安培免疫传感器阵列在多组分免疫分析中的广泛应用,多组分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的方法获得了非常快速的发展。多组分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的广泛使用得益于其他技术的长足进步,也就是说多组分化学发光免洗分析的发展要建立在与其相关技术的发展基础上,所以这种技术在未来的发展潜力巨大。

(三) 高灵敏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

从过去的实践经验中得知,现有的检测手段其灵敏度和特异性都不是很理想,所以选择高灵敏度的检测方法越来越重要。纳米技术快速发展和在检测中的应用为实现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的高灵敏度提供了可能。就目前的情况而言,纳米粒子在生物分析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其信号放大的功效对于高灵敏免疫分析方法的构建非常有帮助。

通过研究发现不同粒径的纳米粒子可以增强鲁米诺过氧化氢体系的化学发光 ,在试验中,38 nm 粒径的纳米粒子的增强效果最为显著。通过实验,合成的特殊形状的不规则金纳米粒子,对鲁米诺过氧化氢化学发光体系的催化活性是普通纳米粒子的100倍。在试验中,将抗体固定在不规则金纳米粒子表面后发现,会形成夹心免疫复合物,这中复合物对于信号的放大,其效果更加的显著。也正是通过试验得知,将纳米粒子广泛应用于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中时,由于其信号放大的效果显著,测定分析的敏感性和准确度显著加强。

三、发展与展望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在目前的生命科学领域、食品、药物的测定等方面被广泛的使用,而且随着我国对食品安全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测定范围和深度肯定会逐渐增加。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其本身就具有成本低、操作简单、灵敏度较高、测定速度快等突出的优势,在未来的发展中这些优势会被充分的利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的适用范围也会更加的广泛。再者,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与技术的进步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未来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相关的技术会得到不断地改进和发展,这对于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来说,是一个强有力的助推力。

结束语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因为其优势突出所以在目前的各个领域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在实际应用中,一定要不断的加深对此方法的认识深度,不断地提高利用此方法的技术,使这种技术更好的为现代的测定工作来服务。

参考文献

[1]汪晨,吴洁,宗晨,徐洁,鞠合.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与应用进展[J].分析化学,2012,01:3-10.

[2]金茂俊,邵华,金芬,王静.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的研究及应用[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2,02:42-46.

[3]金茂俊,王静,杨丽华,杜鹏飞,邵华,金芬,王珊珊,佘永新.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研究进展[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4,03:840-845.

[4]肖勤,林金明.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的应用研究进展[J].分析化学,2015,06:929-938.

化学发光免疫范文第2篇

关键词梅毒;化学发光法;胶体金

梅毒(Syphilis)是由梅毒螺旋抗体(又称苍白螺旋体)引起的常见性传播疾病之一。其临床病程漫长,临床表现极为复杂,几乎可侵犯皮肤粘膜,晚期侵犯内脏器官。实验室可以通过检测血液中的非特异性抗体和特异性抗体[2],判断是否感染梅毒螺旋体。现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和胶体金法检测190例梅毒患者的血清标本,结果报告入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标本来源

经病史、临床症状及血清学实验确诊的梅毒患者的血清标本190例。

1.2 试剂

科美CHEMCLIN600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试剂是由北京科美东雅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的配套试剂盒,(胶体金法)梅毒螺旋体抗体诊断试剂盒是由广州万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

1.3 方法

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和胶体金法严格按照说明书对190例确诊标本进行检测。

1.4 结果判定

化学发光免疫法的结果判定:临界值=2.1×N(N为阴性对照RLU的平均值),待测样品RLU值≥临界值,判定为阳性,待测样品RLU值

1.5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比较用X2检验。

2 结果

2.1 两种方法检测结果如下(见表1)

3 讨论

梅毒的实验室诊断常依靠血清学检查,当梅毒螺旋体进入人体3~6周后可检出两种抗体,一种是针对螺旋体抗原的抗体,另一种是针对非螺旋体抗原的抗体。

胶体金法采用纯化重组基因的梅毒抗原,以胶体金作为指示标记,于硝酸纤维素膜上进行反应,以双抗原夹心法原理快速定性检测血清中的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本组胶体金方法对Ⅰ期梅毒的阳性率为90.6%;Ⅱ期梅毒的阳性率为100%;潜伏梅毒的阳性率为33.3%。因此胶体金法对特异性梅毒螺旋体浓度过低时会产生假阴性反应,但是此法快速简便,结果容易观察,适用于临床急诊标本。

化学发光免疫法是采用一步法双抗原夹心免疫分析模式,属于梅毒螺旋体抗原结合实验,使用多种TP特异性蛋白抗原制备固相抗原,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的相同蛋白作为标记抗原,与样品中的梅毒螺旋体抗体形成双抗原夹心。经洗涤后,加入化学发光底物液,于5~30分钟内测定发光强度,判断是否含有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3]。此法对Ⅰ型梅毒的阳性率为93.8%;Ⅱ期梅毒和潜伏梅毒的阳性率为100%,具有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的特点,并且全自动免疫分析仪的使用大大提高了检验质量,避免人为因素的影响,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也提高了梅毒血清学的阳性率,以便梅毒患者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诊治。

参考文献

[1] 谢幸苟文丽.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8-190.

化学发光免疫范文第3篇

【关键词】促甲状腺激素(TSH);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试剂盒

甲状腺功能改变时, TSH的波动较甲状腺激素更迅速且明显, 是反映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功能的敏感指标, 因此采用灵敏度高的TSH免疫分析法具有重要的意义。化学发光免疫分析(chemiluminescent immunoassay, CLIA)是一种灵敏的免疫分析方法, 在免疫诊断试剂研制中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3]。本研究根据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的原理研制了血清TSH的检测试剂盒, 与国内外同类产品相比具有简便、快捷、成本低等优点。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TSH单克隆抗体(mAb)、 TSH标准品抗原和辣根过氧化物酶(HRP)为Sigma公司产品, 光免板为Thermo Electron公司产品, 化学发光底物为BioRad公司产品。

1.2 方法

1.2.1 标准品的配制 将TSH抗原标定后溶于小牛血清中, 配制成含0.1, 1, 5, 20, 100 mIU/L的标准溶液。

1.2.2 抗体包被板的制备 将100μL含TSH mAb(0.5mg/L)的pH9.6碳酸盐缓冲液加至包被板中, 37℃包被2 h, 再用含10 mg/L BSA的0.01 mol/L pH7.4磷酸盐缓冲液于37℃封闭2 h后晾干备用。

1.2.3 酶标记物的制备 TSH的酶标记物采用过碘酸钠法制备, 然后经0.01 mol/L pH7.4磷酸盐缓冲液透析过夜后, 加入等量的甘油于-20℃保存备用。

1.2.4 检测方法 将50 μL待测样品或标准品加入包被TSH的光免板中, 37℃温育30 min, 弃反应液, 用洗涤液(含0.5 mg/L Tween20的0.01 mol/L pH7.4磷酸盐缓冲液)洗5次, 加酶标记物50 μL, 37℃温育30 min后同样用洗涤液洗5次, 然后加入发光底物于5~10 min内测定各孔的发光值RLU。样本中的TSH浓度依据由标准品TSH浓度和对应的RLU建立的数学模型进行定量。

2 结果

2.1 动力学性质 在HRP鲁米诺H2O2发光体系中, 将不同量的免疫复合物加入发光液中, 发光强度(RLU)随反应时间而变化。10 min后RLU接近峰值, 在5~15 min内RLU较为稳定, 随后开始缓慢下降。

2.2 反应条件优化

2.2.1 加样量对RLU的影响 样本和酶标记物的加样量分别为50μL和100μL考查标准品(0、0.1、1、5、20、100 mIU/L)RLU, 发现加样量为100μL与50μL RLU相差不大, 说明50 μL的加样量反应能达到平衡。

2.2.2 反应模式对RLU的影响 采用二步法。第一步: 加入标准品和待测样品后, 将反应体系在37℃分别温育15、30、45、60 min; 第二步: 加入酶标记抗体后, 将反应体系在37℃分别温育15、30、45、60 min。结果表明温育时间为30 min时反应皆能达到平衡。

A: 第一步温育时间对RLU的影响; B: 第二步温育时间对RLU的影响.

2.3 稳定性 将试剂盒放置于37℃ 6 d后, 比较与放置前参考标准品各点RLU值, 参考标准品各点RLU值未见明显降低, 且本底发光值无明显升高, 表明试剂盒标准曲线无明显漂移, 满足稳定性要求。

2.4 方法学评价

2.4.1 标准曲线与灵敏度 在设定的免疫反应和发光条件下, 以标准血清的浓度(0~100 mIU/L)制作的标准曲线见图3。同时测定20个零标准, 用零标准均值加上2倍标准差, 计算出此方法的灵敏度为0.0788 mIU/L。

2.4.2 精密度 取低(4.44 mIU/L)、中(19.45 mIU/L)和高(79.23 mIU/L)3种TSH浓度各重复测定10次, 测定批内CV分别为6.2%、3.3%和4.6%,平均为4.7%。隔日分别进行5次独立试验, 测批间CV分别为8.3%、7.6%和9.3%, 平均为8.4%。

2.4.3 准确性 在已知TSH浓度的血清中加入3种不同浓度的标准血清,测定加入回收率为93.05%。将TSH浓度为44.42 mIU/L的血清用标准零血清分别按1/2、1/4、1/8、1/16稀释, 测量各稀释浓度的TSH含量, 测定稀释回收率为99.86%。

2.4.4 特异性 在已知浓度的血清样品中加入不同浓度的LH、FSH和HCG后, 对TSH的测定无干扰。

2.4.5 与进口试剂的比较 将研制的TSH CLIA定量检测试剂盒与Abbott architect i2000全自动化学发光系统共同对30例正常人、20例甲亢及80例甲低临床标本进行检测, 通过数据分析, 得出两个检测系统所得数值具有明显相关性。

3 讨论

化学发光免疫范文第4篇

【关键词】学发光免疫法;临床检验;一致性

【中图分类号】R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530-02

就当前化学发光免疫分析(CLIA)方法的使用情况来看,绝大多数医院常规所运用的一般均包括2种或以上,这就导致了院内检验的结果其一致性可能存在一定缺陷。为具体了解不同化学发光免疫法的临床检验一致性水平,就必须将其检验结果进行对比。基于此,笔者特选择性激素为本研究所检测的项目,共对3种CLIA系统的检测结果一致性实施了对比研究,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样本来源 在征得同意的情况下选择笔者所在医院门诊的50例普通患者,分别采集其静脉血并分离血清以备检测所用。

1.2仪器与试剂 Beckman Coulter Access系统、Tosoh AIA 360系统、Snibe Maglumi 2000系统及其各自对应的配套校准品;另外,还有Bio-Rad的定值质控品,关于此品,由于目前各免疫试剂厂家在制造时所选用的免疫血清有所区别,故国际上尚未制定有统一的可溯源标准,而Bio-Rad也正是在此种情况下仍获得国际公认的第三方质控品,其相关系统的定值取自世界数百家大型实验室的均值,因此几乎不会受到某些离群数值的干扰,故本研究将其作为检测系统的标准验证品。

1.3检测方法 参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的EP9-A2文件,每天进行10个标本的检测,并对10个标本进行标号,先按①⑩的顺序检测1次,之后再按⑩①的顺序再进行1次复检,求其平均值,所有样本共连续检测5d完成。

1.4性激素浓度参考范围 本研究分别对6种性激素进行检测,经Access系统分析后,该6中性激素的名称与浓度范围分别如下:促滤泡素(FSH)为1.2~145mIU/ml;促黄体素(LH)为3.4~218.7mIU/ml;促乳素(PRL)为1.6~154ng/ml;雌二醇(E2)为2.3~2145pg/ml;黄体酮(PROG)为0.7~38.4ng/ml;睾酮(TESTO)为0.03~15.2ng/ml。

1.5统计学与一致性判断方法 对检测所得数值进行线性回归以分析其相关性,将数据输入Excel表后,以XY绘图并作趋势线分析,得出每次检验方法的线性回归方程与相关系数r2值,以两种检测方法的相关系数r2作为判断此两种检测方法结果一致性的依据,具体如下:在EP-9A2文件中规定r2≥0.95,则可判定其检测结果一致;而我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审评中心又于2011年4月制定并了《体外诊断试剂分析性能评估(准确度-方法学比对)指导原则》,该指导原则规定r2≥0.90即可判定两检测方法结果为一致。基于此,本研究即参考以上两个标准一起来进行3个CLIA系统检测结果一致性的判断。

2 结果

2.1 3种检测系统对6种性激素检测的偏倚

参考我国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的相关规定,其靶值在±25%的范围均是能被接受的,将偏倚不超出允许误差的1/2作为校准验证的标准范围。分别选择用3个批号(分别为40231、40232、40233)的Bio-Rad定值质控品实施校准验证,均进行3次检测以取平均值并计算相对偏倚,计算公式为:相对偏倚=(靶值-测定均值)/靶值×100%。具体结果详见表1。

2.2 3种检测系统对6种性激素检测结果的一致性比较

首先参照EP-9A2文件标准进行6项性激素检测结果一致性的判断,具体结果详见表2。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不同的CLIA系统对性激素进行检测的结果是存在一定不一致性的。医院相关检验实验室如果常规采用多种CLIA系统进行检验,那么就必须要求需在对各系统的检测结果加以对比分析后才能给出最终的检验报告。而对可实现一致性检测的项目,则应始终贯彻以一种检测系统为主而以其他检测系统实施一致性处理的指导方针,对检测结果不能实现一致性的项目则建议仅采用单一的检测系统实施检测,以最大程度确保临床检验结果的一致性。

参考文献:

[1] EP9-A2.The National Committee for Clinical Laboratory Standards.Method comparison and bias estimation using patient samples[S].Approved Guideline-Second Edition,NCCLS,1995.

化学发光免疫范文第5篇

【关键词】 乙肝表面抗原;ELISA;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法;抗体确认试验

我国是肝炎大国, 据2006年的调查,我国乙肝表面抗原总携带率为7.18%[1], 乙肝的实验室诊断对于乙肝的诊断治疗有着很重要的临床意义。随着检验技术的发展, 检验方法更加科学准确, 目前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法(CMIA)是检验科应用最广的检测乙肝表面抗原的方法, 本文就两种方法对乙肝表面抗原检测进行比较,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收集本院2112年3月~2012 年12月住院检测乙肝表面抗原患者2686人, 其中男1324, 女1362。

1. 2 试剂与方法 ①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试剂由厦门新创科技有限公司提供。严格按说明书要求操作。HBsAg检测以S/CO>1.0为阳性。②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法(CMIA):检测试剂和抗体中和确认试剂以及校准品均由美国Abbott公司提供。化学反光反应的判读标准为>0.05 IU/ml为阳性。确认试验以抑制率>50%为阳性。仪器为美国Abbott公司生产的i2000化学发光分析仪。

1. 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

2 结果

2. 1 所用标准物由Abbott公司提供, 两种方法灵敏度见表1。

2. 2 CMIA法所测得113例阳性标本, 经确认试验阳性数为103例, 确认阳性率91.2%。ELISA法阳性率为83.2%。两项试验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乙肝表面抗原检测是判断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重要依据, 我国是乙肝病毒高发区, 准确、及时诊断对于乙肝的治疗和预后尤为重要。

对于HBV检查, 实验室有多种方法, 最常见的是金标法、ELISA法、化学发光法。

胶体金法对于急诊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其优点是速度快, 但是和其他方法相比, 对于弱阳性结果易造成 漏检和误读。ELISA法是目前最广泛应用的乙肝表面抗原的检测方法, ELISA法由于操作的影响因素较多, 临界值附近的样本易出现假阳性和假阴性结果, 易引起误诊或漏诊[2]。化学发光技术是近二十年来发展起来的免疫分析技术, 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法(CMIA)以其全自动仪器、封闭式操作和配套试剂, 使人为因素减到最低, 该方法以其很好的特异性、较高的灵敏度和重复性被誉为当今免疫检测的金标准[3]。

本研究中, 以HBsAg确认试验为判断标准, 113例微粒子化学发光结果中, 103例HbsAg确认为阳性, 阳性率91.2%, 其中ELISA法敏感性为88.3%(91/103), 特异性为70.0%(7/10), ELISA法有较大比例的误诊和漏诊。有人建议对于对于初筛弱阳性的检验标本, 需要做确认试验这样才能尽可能避免结果的误报、漏报, 为临床诊断提供更好的服务[4]。

化学反光反应的判读标准为>0.05 IU/ml为阳性, 从表1看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法(CMIA)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 HBsAg灵敏度比较, 其灵敏性度远高于ELISA方法。本试验CMIA阳性的113例标本中 , 经抗体中和确认试验后103例阳性,假阳性结果10例, 假阳性率为8.85%(10/113), 这10例标本表面抗原值在0.05~0.12 IU/ml之间, 提示我们对于弱阳性结果需要做确认试验以保证试验正确性。李金明[5] 也提出由于灰区的存在, 有必要对采用免疫测定, 如 ELISA, 免疫化学发光、免疫胶体金试剂条等初筛方法检测反应性的标本进行确认试验, 但由于确认试验试剂目前绝大部分还是依赖进口, 价格昂贵, 因此可考虑只对弱阳性反应性的标本进行确认。

参考文献

[1] 卫生部. 全国人群乙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我国乙肝免疫预防工作取得显著成绩, 2008, 4: 21.

[2] 王克波,杨波,杨志俊.ELISA试验的质量控制.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05,15(1):112.

[3] 刘冀珑,乔惠理,邓泽沛.化学发光免疫技术.化学通报, 2000, 7:4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