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体育课课堂常规

体育课课堂常规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体育课课堂常规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体育课课堂常规

体育课课堂常规范文第1篇

体育课的教学,受场地、器材等条件的制约,学生每节课集合的地点会经常变化。针对体育课的特点,体育教师应该提前到达集合地点。集合地点的选择除了要根据教学内容、场地、器材等需要来确定,还要根据天气等外界因素来选择。比如,冬天要尽量选择向阳避风的地方;夏天则选择阴凉通风的地方。教师这看似小小的举动体现出以身为范的态度,在学生一堂又一堂的体育课上,教师的这些行为举止会无声无息地影响着学生。看着着装整洁、精神饱满的老师,学生的集合才会真正做到快、静、齐。

2. 检查汇报人数:历历在目,个个关怀

检查汇报人数都是由体育委员来完成的,他们检查时常常只是知道来了多少人,少了几个人。至于少了哪一位却不知道或不能很快地知道。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采用建立站位次序表。

正如学生的座位表一样,将学生每排每列的位置固定,教师将每一位学生的位置登记在站位位次表中。每堂课开始集合的队列学生的位置是固定不变的,没有来的即为空位。体育委员、教师根据站位表进行核对,即方便又准确。

对待缺席的学生,教师要通过班长、体育委员了解学生的去向及原因,必要时要与班主任老师取得联系。体育教师要监控好上课班级学生,以防安全事故或学生逃学、旷课等现象的发生。

3.师生问好:文明礼仪,润物无声

在体育的常态课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常会忽略了这一教学环节。这种礼仪形式对学生行为的影响是“润物细无声”的。同时,学生的一句问候,也可反映出学生的上课精神状态。学生上课情绪高涨,问候老师时声音就会“震耳欲聋”。反之,情绪低落时回答就会“没精打采”。所以一句“老师好”亦可作为判断学生情绪变化的晴雨表。

同样,下课前师生间也不要忘记说声再见,这更能体现体育课堂教学的完整性。这些教学细节对学生的行为规范会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不能被体育教师所忽略。

4. 安排见习生:防微杜渐,各司其职

这一环节常被体育教师粗略处理。问题学生的出现或形成往往都在见习生当中,特别是那些不想上体育课或不愿意活动的学生,他们常常寻找各种理由来逃避活动。比如,女生常说肚子痛,男生常说头痛。正确判断和安排好见习生,才能体现教师的人文关怀,处理不好就会滋生学生的不良习惯,逃课、旷课也会随之衍生出来。

体育课课堂常规范文第2篇

一、体育课堂教学常规的定义

所谓课堂教学常规,顾名思义,就是在体育课上教师和学生都要遵守的“行为规范和教学模式”。这些“行为规范和教学模式”是广大体育教师经过长期的体育教学实践,不断总结出来的经验,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而采取的保证体育课顺利进行的程序性工作,是每位老师根据自身的教学特点和自身的道德修养提炼出来的。

二、体育课堂教学常规的基本内容

(一)课前教学常规

1、每个学期前,教师必须根据教学大纲和专业教学计划制订出学期授课计划,经教研组讨论后提交教学领导审批执行。2、每次课前教师必须写好教案、备好课才能上课。3、体育委员课前必须和任课教师联系,配合教师布置和检查教学场地和使用器材。4、做好培训体育委员和小组长工作。

(二)课堂教学常规

1、整队集合与师生问好。整队集合是体育课开始后的第一个课堂常规,也是中国体育课的传统。师生问好是各科教学都有的一种课堂礼节。在东方的儒教国家,如中国、日本、韩国等都有这样的仪式。一上课师生高声互相问候,除了表示互相尊重外,还有互相振奋精神的意义。声音洪亮、精神饱满的师生问候,能够为课的开始营造一种融感情和气势于一体的教学氛围。

2、点名或清点人数。教师接任新班级,点名是师生相互认识和沟通感情的有效手段。当师生都相互熟悉之后,可不必每次课都点名。但清点上课人数,了解缺勤学生的姓名及原因,则是每次课都不可缺少的,这不仅是上课组织教学的需要,也是课后了解缺勤学生与进行辅导的需要。点名或清点学生人数是教学管理的必要手段,也是保证学生安全和师生权益的重要环节。

3、宣布课的任务和内容。上课伊始,教师向学生报告本课的教学任务和教材内容,也是中国体育课堂教学的传统,其意义在于让学生了解本课要学什么,要完成什么样的学习目标,使学生心知肚明,并把学习目标转化成自己的学习行为,起到导向和激励的作用。

4、安排见习生。为见习学生安排一些适宜的活动和辅助教学的任务,既是区别对待的,也是对学生进行集体教育的一种措施,更是对有特殊情况的学生的管理和约束。避免一些特殊情况发生。因此,也是一项不可或缺的例行工作。

5、检查服装及佩带物。检查学生的服装是否符合运动的需要,检查学生服装上是否有安全隐患的佩带物及首饰,如徽章、钥匙、小刀、耳环等,这是体育课堂教学所独有的,是培养学生安全意识、保证学生安全学习的重要措施,是一项十分重要的课堂常规。

6、安全检查与安全教育。教师除了要对教学环境、学生服装、运动器材等进行安全检查外,还要根据本课存在的安全隐患,对学生进行安全行为规范的教育,并提出有关安全的要求。由于这些“预警”性的安全提示,具有良好的安全效果,因此,这也是非常重要的课堂常规。

7、准备活动。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有一个准备的过程,上体育课要进行身体锻炼和学习运动技能,因此,就要进行各种各样的身体练习,有些练习内容还具有较大的难度和练习强度,不做好准备活动,不仅影响对基本教材的学习和掌握,而且还容易发生伤害事故。因此,上体育课准备活动是不能不做的,一定要针对不同的项目充分活动开。

(三)课后教学常规

1、每次课后教师要做好教学小结,总结经验教训,改革教学工作。2、课后及时登记平时考查成绩,期末提出考试或考查评分成绩。3、每学期召开二至三次教学座谈会,征求体委、小组长、体育积极分子、不同类型的学生意见改进教学工作。4、学期结束时,应认真写出专题或全面的教学总结。

三、体育课堂教学常规的意义

通过体育课堂教学常规的实施,能使教师责任明确,教学秩序稳定,逐步使教学规范化、制度化,是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这和其他工作岗位上的程序性工作有着同样的意义。而且,体育课堂教学常规也是符合学校的有关教学规定,并与其他学科的课堂教学程序相匹配的教学制度。因此体育课堂教学常规是必须的和重要的。

四、体育课堂教学常规的实施

体育课堂教学常规,在我们的心目当中,总是有一些枯燥乏味的感觉,因为它往往是规定应该做些什么,不应该做些什么。所以,教师就要尽量多想一些办法,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把“常规”变为习惯。

五、体育课堂教学常规的误区

新课程下的体育课堂也和其他学科一样,越来越显现出它的开放性、生成性,越来越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学习能力、交往能力的培养。我们的体育课堂如果只是一味追求那种教师条分缕析的讲解示范、学生循规蹈矩的听说练习的次序井然,按部就班的话,师生将会在一种预设性的教学设计中失去了灵性、个性、创造性,教学成为了一种充满了程序化的机械流水作业,体育课堂也失去了本身充满生命力的精神性活动性。师生在教学中丧失了对话的激情和精神上的享受,那么即使在体育课堂上学生达到了老师预定的目标,也不能够称之为成功的教学。

体育课课堂常规范文第3篇

摘 要:按照《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要求,体育课堂常规应更新观念,优化教师的知识结构,运用新的教学方法;针对农村中学体育课堂常规存在的问题,进行整体改革。建立适应素质教育需要的农村中学体育课程体系,为农村中学体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体育课堂;教学效应;新课改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07-0022-01

“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则强调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良好社会适应三维健康观,关注学生体育学习,锻炼的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动兴趣,使学生确立终身体育的观念;以人为本,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教师优化自身知识结构等方面,提高自身的素质。使新课程标准大大拓宽了体育的学习领域,体育教育由单一的知识教育向全面的综合素质教育转变;由学校体育向终身体育转变;由重知识、技能、技术教育向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方面转变。为了适应新的课程要求,广大体育教师应不断学习,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掌握新信息熟悉新技术,要做到“一专多能”,即有自己所擅长的运动专项,又能做到熟练地指导学生进行其它运动项目的练习,积极探索并掌握教育教学规律,善于发现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善于总结、适应新课程标准的需要。

课堂是学校教学活动的主阵地。推行教学改革,把新的教育思想落实到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必须从改革课堂常规做起。没有课堂常规的改革,就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教学现状。

实践证明:常规建立得比较完善的学校,且执行得认真严格的教师,课堂组织就显得有条不紊,为精讲多练奠定了基础,课堂气氛既严肃认真,又生动活泼,教育效果明显提高。因此,本人有以下拙见仅供参考:

(1)教师应依据教学进度,钻研教材教法,精心设计每一堂课。

(2)遵循体育教学特点和规律,重点改革课堂教学常规,重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3)科学精选教学内容,更新教学形式。

改变传统的教学目标,新课程标准要求将课程学习划分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学习领域,并根据领域目标构建课程的内容体系。教师根据目标来选择内容,具有很大的灵活性,为开展创造性教学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因此,体育教师应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优化教学内容、满足学生需要,使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终身受益。教学中可以精选适宜学生五个学习领域的内容;终身体育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发展学生兴趣的内容;实用体育、民族体育、现代生活体育、娱乐体育的内容。如:武术、韵律操、羽毛球、毽球、体育舞蹈等。还可以对一些竞技运动项目进行适当的改造。如:简化规则,降低难度,以科学精选的新的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体育课课堂常规范文第4篇

一、巧练集合站队

一年级新生刚入学,集合站队成为摆在教师面前的一道难题,学生的排队意识及位置概念模糊不清,他们的表现也往往是茫然而不知所措。如何使学生在集合时很快地找到自己的位置是解决这道难题的关键。在教学中,笔者采用了以下组织手段以促进学生集合站队能力的提高。

方法一:为每位学生编号,如第一排的第一个学生为一排一号,第二排的第五个为二排五号,以此类推,每个学生都对号入座。

方法二:举起写字的手,放在右边同学的肩上,记住自己右边同学是谁,如有用左手写字的同学需个别指导。在以往的教学中,让学生记住自己前后左右站的都是谁,由于一年级学生的年龄很小,很难记住四个方位的同学,往往容易记混,采用这种方法只让学生记住右边的同学就容易多了。

方法三:左手叉腰找位置。一年级新生集合站队往往会调整不好自己与同伴之间的间隔,站队时拥挤在一起,因此在站队时让所有同学都左手叉腰找位置,很好地解决了站队拥挤的问题。

方法四:变换站队方位,巩固集合站队的能力。在学生初步体会了站队的方法,明确了自己所站位置之后,改变原来站队的方位,进一步巩固站队的能力。但这一方法不要刻意去组织,要将这一手段穿插于其他活动之中,或者中间安排一些小游戏将队伍调离原先的位置,再组织集合站队。如穿插模仿各种形象地走、配乐自主舞蹈、老狼老狼几点钟、摸小兔尾巴等游戏,使组织教学自然顺畅,学生兴趣盎然。

二、规范常规习惯

一年级新生对体育课堂常规的要求还陌生,活动随意性很强,致使教师不敢放手让学生自主练习活动,影响教学效果,这对教师的组织教学提出很大挑战。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小学生喜欢童话故事的特点,为学生创设故事情境,激发参与热情,在故事活动中使学生的行为逐步得到规范。

在教学中笔者尝试通过魔法师的故事创设情境,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并使学生学会听教师的口哨声。以魔法师的哨声有“魔力”,作为组织教学的手段和方法,学生听到哨声要立刻变成“定海神针”――孙悟空的金箍棒,做到原地、立正、面向教师三点要求,这样魔哨在学生身上就施不了“魔法”了,对个别没有达到要求的学生,教师则马上在其身上施“魔法”,让其假扮成小动物并模仿小动物的形象,如果模仿逼真,得到大家的认可,“魔法”自动解除,否则将继续模仿。对于这个游戏,刚开始有的学生故意犯错以求得让教师施“魔法”的机会,这就要求教师抓住这个时机,向学生进行教育,并及时表扬“定海神针”做得到位的学生,以此激励学生规范自己的行为。在学生刚入学的前几周的教学中,教师要有意在学生自主学练的过程中多穿插这一游戏,强化学生自觉遵守课堂常规的意识,逐步养成听从指挥的学习习惯,使教学收放自如。

三、激活体育课堂

小学一年级学生具有求新、求奇、求变、求异的心理特点,有意注意时间短,无意注意时间占主导地位,喜欢游戏,因此,在教学中要多运用模仿性、游戏性的活动方式进行教学,使学生真正感受到活动的乐趣,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技能。刚入学的学生注意力很难集中,如果长时间地做一个单调的动作,就容易疲劳。要使一个学生在一堂里兴趣盎然地学习、锻炼,教师就要从儿童的心理、生理特点出发,充分运用一年级新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开发课程资源,活化教学内容,变换教学组织形式,激发学生的活动兴趣。如在30米快速跑教学中尝试以彩带、降落伞、毛毛球为教学资源,以生活化、游戏化的活动,创设“奇、趣、融”的教学氛围,并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结合新课程理念,设计“让我的彩带飘起来”“小伞兵赛跑”“30米快速跑”“拾物接力”“追击跑垒”等游戏和活动,发展学生快速奔跑的技能,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学生们在自己喜欢的游戏中尽情活动,使体育课堂充满了活力。

四、共创和谐氛围

体育课课堂常规范文第5篇

一、做好课前准备,规范体育队列

首先,鉴于小学生自觉性和主动性普遍较差,体育教师须做好课前准备工作,且指导学生仔细看课程表,弄清每周有几节体育课时及具体时间,要求学生着宽松的衣服和运动鞋,为体育教学创造有利条件;其次,以规范队列作为体育课堂的重要开端,是摆在体育教师面前的一道重要难题,尤其体现在对低年级学生的管理。教师可精心设计游戏环节,帮助学生完成队列常规训练,以使学生保持统一的集合站队。

以苏教版二年级体育教学为例,某教师先讲述了自己在军训期间紧急集合中的趣事,旨在告诉小学生在列队时应做到静、齐、快;然后,该教师组织了“抓手指”的小游戏,指导学生先将手放平,使自己的食指最尖端顶着手掌的中心位置,当听到体育教师的指令后立即抓手指。教师亲自示范具体步骤,帮助小学生准确把握游戏规则;随后,该教师让选定的体育委员检查全班学生的着装,以四列横队为基础队形,准确报告人数,并喊出“立正”、“稍息”、“集合”、“解散”等常规口令,重点观察学生是否抬头挺胸、腿是否伸直,让学生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参与到体育课堂中,确保体育队列整齐一致;最后,体育教师应注重各项动作的准确性和节奏感,在列横队或纵队过程中,须强调排头的重要作用,要求各排其他学生找好间距,向排头的学生看齐。

完成这一系列步骤后,教师可根据各排人数将全班学生分成四组,要求各组反复练习诸多项目,后对各组整队情况进行评比,在增强学生竞争意识的同时,增加彼此的熟悉度。

二、强化听课能力,鼓励超越自我

小学体育教学场地多设于室外,此为“大教室”或“大课堂”,通常供几个班级共同使用。小学生无法集中注意力,以至于整个体育课堂变成自由活动课,自由散漫,无组织、无纪律。尤其是阴雨天气,不适合室外活动,室内体育课堂则显得尤为重要。体育教师应狠抓体育课堂的常规教学,强化自身听课能力,以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体育教师在狠抓课堂纪律的同时,还可充分利用小学生较强的模仿能力,综合考虑到学生的身体情况和平时成绩,亲自示范具有针对性的动作,使抽象的动作口令更加直观,鼓励学生勇于拼搏,不断超越自我。

某教师在苏教版四年级体育教学中,基于学生在上节体育课中跳、跑、体操及投掷情况,该教师可引导学生在课堂内畅谈自身锻炼情况,认清各项锻炼对身体的重要作用。课前,体育教师须执行课堂常规,检查班级情况,向学生展示事先准备好的图片,提出“大家认为跳、跑、体操及投掷有哪些重要作用?”这一问题,要求学生结合图表内容,认真思考该问题后举手作答;然后,教师鼓励学生根据自身体验,分小组讨论,让学生自行设计填空题及判断题,并示范乒乓球的具体操作动作,指导学生跟随口令完成左推右攻、正手攻球、推挡、并步练习等动作,进而达到教学目的,增强学生锻炼意识。

此外,教师还可引入一系列课堂游戏,譬如“支援前线”、“迎面接力”等,可有效调节气氛,为学生营造一个趣味盎然的体育课堂,且强化了学生的跳跃及奔跑能力。教师在设置游戏时,应遵循以人文本的教学原则,将体育课堂时间交给学生,鼓励团结协作,以增强班级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

三、养成10秒习惯,构建高效课堂

在体育课堂中,教师可缓慢渗透“10秒教学法”,让学生在听到口令后10秒钟之内做出反应,以免学生精力涣散,使其始终处于主动状态,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10秒习惯即为一个潜在的体育教学目标,譬如学生须在体育课,上课铃声响起后,10秒钟内迅速列队,确保各队列整齐划一;当教师要求学生进行分组协作时,应在10秒内完成,严令禁止四处乱窜,长时间无法进入活动状态的不良行为;当体育教师喊出“集合”的口令时,学生应迅速集中并安静下来;在体育课结束前,教师应将学生集中起来,空出10秒时间对全班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予以表扬,以助于学生更加清晰地认识自我,及时找出问题并解决。

需要强调的是,体育教师应做好榜样,保证提前5min到达上课地点,给全班学生以足够的关注和重视,对体育课堂中一些懈怠的行为予以提醒且帮助其改正,监督学生掌握学习内容。

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