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英汉翻译

英汉翻译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英汉翻译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英汉翻译

英汉翻译范文第1篇

【关键词】英汉翻译;陷阱;表层结构;深层含义

英语陷阱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对学习者来说的确是一个必须要注意的问题。在英汉翻译中,初学者往往从语法角度对英汉两种语言做机械对比,有时还下意识地将词典释义不加斟酌,拿来就用。在审查译文表达是否准确时,又习惯于将自己的母语思维定势用作衡量正误的标准。这些做法实际上都很容易造成释义与原文真实含义的脱节,甚至南辕北辙,落入英语“陷阱”。

一、短语翻译中的陷阱

例子如下:

1、confidence man

误译:值得信赖的人

正译:骗子

2、sleep late

误译:睡觉很晚

正译:起床很晚

3、black tea

误译:黑茶

正译:红茶

4、gas mask

误译:赌气面具

正译:防毒面具

5、mad-doctor

误译:发疯的医生

正译:精神病医师

6、lightning rod

误译:闪电针

正译:避雷针

7、trouble man

误译:制造麻烦的人

正译:故障检修员

8、be in control

误译:被控制

正译:掌控……,控制……

9、flu mask

误译:流感口罩

正译:卫生器具

10、fire engine

误译:点火机器

正译:救火车、消防车

11、fire wall

误译:着火的墙

正译:防火墙

对这些短语均须准确理解,否则便会落入陷阱之中。

二、习语翻译中的陷阱

在翻译英语习语时,初学者有时总想找一个汉语的习语或成语,使之与英语习语相对应。虽然这种对应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做到,但却不一定在所有情况下都能成功。英语陷阱的特点就是其表层意思和深层含义常常貌合神离,甚至南辕北辙,若抛开语言文化差异而不顾,盲目追求“形似”,就难免会落入英语陷阱。如:

1、Gild(或Paint)the lily

该习语似乎与“锦上添花”意思相近,但实际上却相差甚远。在汉语中,“锦上添花”比喻使美好的事物更加美好,而这个习语的意思是指对已经很完美的东西做不恰当甚至过分的修饰,结果是破坏了原来的美。这有点近似于汉语的“画蛇添足”。

2、Strange bedfellows

这个习语不等于“同床异梦”。“Strange bedfellows”指走到一起的不同类型的人,萍水相逢的人;或有些人性格、兴趣、习惯等都不相同,本来不会碰到一起,而现在却成了伙伴。“同床异梦”指的是虽然共同生活或共同从事某项活动,但各有各的打算,面和心不合。可见“strange bedfellows”和“同床异梦”所指很不一样。

3、Turn the table

这个习语很容易被误译为“把桌子掀翻”,而且好像还带有气愤至极的味道。其实,这种理解是不对的,“turn the table”在含义上并不带有这种激动的成分。譬如,一对夫妻吵架、闹离婚,经过调解之后,终于化干戈为玉帛。丈夫的一位美国朋友打来电话,询问情况,当知道是这么一种结果时,便说:“Oh,thank God!You turned the table.”这位男士听后很不理解:朋友是不是以为自己对妻子动粗了?其实,这个习语的意思和掀翻桌子一点关系也没有,也不带有什么负面的感彩,它的意思是“扭转了局面”。

4、The last straw

如:The service in this shop has been bad before,but this is the last straw.

误译:这家商店的服务一向不好,这可是救命稻草。

学习者对这句英文容易误译的原因就是在阅读时容易忽略中西方文化因素,望文生义。因为在我们的文化中,很容易把“the last straw”和“最后一根稻草(救命稻草)”联系起来。可是在英语中,“the last straw”指的是“the last in a series of bad events,etc.that makes it impossible for somebody to accept a situation any longer(令人忍无可忍之事;终于使人不堪忍受的最后一件事或一个因素等)”。该习语源于谚语“It is the last straw that breaks the camel’s back”。(最后添加的一根稻草压断骆驼脊背。)可见,它的指称意义与汉语的“救命稻草”大相径庭。所以,“The service in this shop has been bad before,but this is the last straw.”应该译为:这家商店的服务一向不好,这一次更是叫人受不了。

三、句型翻译中的陷阱

释义与原义南辕北辙,这种现象在某些英语句型和特殊结构的翻译中也很常见。当然,之所以出现“南辕北辙”的现象,归根到底还是由于没有掌握英语陷阱的规律。由于英语中一些固定结构的深层含义与表层含义相反,所以,若仅仅按照句子的表层结构进行翻译,那就很容易会落入英语陷阱之中。

1、For all 结构

如:For all I care,you can throw it away.

误译:你把它丢了,我很在乎。

正译:你把它丢了,我也不在乎。

2、It + be + adj.+ n.+ that 结构

著名翻译家钱歌川教授认为像这一类的句型应从反面理解,以适应英语语言的独特意境。

如:It is a good workman that never blunders.

误译:一个好的技工从来不会犯错。

正译: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It is a wise father that knows his own child.

误译:聪明的爸爸会了解自己的孩子。

正译:聪明的爸爸也未必了解自己的孩子。

3、being + a.

如:They are being friendly.

误译:他们现在很友好。

正译:他们装出一副友好的样子。

“being friendly”之所以是“装出一副友好的样子(或姿态)”,是因为从深层结构看,“being”表示的意思是“目前”或“现在”,其含义短暂。它说明这是主语有意识的一个动作,因而在这类句子里面就隐含着一个意思:他们平时并不这么友善,现在是故意作秀。在这个句型里,“being”的含义相当于“故意地”。

4、形式否定,实为肯定

(1)….cannot…….too

如:You cannot be too careful when driving.

误译:你开车的时候不能太小心了。

正译:你开车的时候越小心越好。

此结构在形式上是否定的,但意义却是肯定的。表示一个人“无论怎么…..也不过分”,“越……越好”。

(2)……never……but……

如:I never go to that city but I want to eat the characteristic food there.

误译:我从来不去那个城市,但是我想吃那里的特色食品。

正译:我每次去那个城市都要吃那里的特色食品。

在“……never……but……”这个结构中,never和but是用来加强语气的,实表肯定的意思,可译为“每次……都/必……”。

(3)……nothing if not……

如:The book is nothing if not interesting.

误译:这本书没有什么意思。

正译:这本书相当有意思。

在这里,“nothing if not”是一个双重否定,实际上它是一个强调肯定意义的结构。“nothing if not”相当于“extremely”、“very”,意思是“极其……”,“非常……”。

5、形式肯定,实为否定

(1)……the last…… + 不定式短语/定语从句

如:This is the last thing I expect him to do.

误译:这是我希望他做的最后一件事。

正译:这是我最不希望他做的事。

在这个句型中,“last”应理解为“最不可能的”。

(2)……anything but……

如:This math text is anything but easy.

误译:这次数学考试很容易。

正译:这次数学考试一点也不容易。

“……anything but……”应理解为never,意思是“决不”。

6、貌似全部否定,实为部分否定

如:All of the students did not turn up.

误译:所有的学生都没有出席。

正译:并非所有的学生都出席了。

Both of us are not teachers.

误译:我们俩都不是教师。

正译:我们俩并不都是教师。

英语中,当all,both,every,each等表示整体意义的代词与否定词not连用时,一般只表示部分否定,而不是全部否定。

7、否定转移

如:He was not ready to believe something just because Aristotle said so.

误译:他不会相信此事,因为亚里士多德这样说过。

正译:他并不会因为亚里士多德说过如何如何就轻信此事。

否定转移结构往往貌似一般否定结构,not的位置与一般否定结构中的not完全相同,但实际上却是一种部分否定,not由一部分转移到了另一部分。

英汉翻译中稍不留意就会出现意思南辕北辙的现象还有很多,例子不胜枚举,限于篇幅,这里不再赘述。

四、如何避免落入陷阱

从上面所举的这些例子不难看出,英语陷阱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学习者可谓一不留神就会落入陷阱。如何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呢?

首先,学习者对英语的词句、语义应努力克服机械理解,不能简单照搬辞典上的释义,更不能想当然。在翻译时,望文生义是最要不得的。

第二,学习者对中西文化差异必须要有深刻的了解。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折射不同民族文化的一面镜子。有时,英汉翻译之所以会掉入陷阱,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学习者忽视对中西文化差异的学习和掌握,这种忽视势必会使学习者误入歧途,掉入文化的“陷阱”。只有在文化中去探寻词语或某些特殊表达方式的真实内涵,才会有效地避免翻译中的“南辕北辙”;只有了解不同国度的文化差异,在英汉翻译过程中才不会落入陷阱。正如王佐良先生所指出的:“在寻找与原文相对的‘对等词’的过程中,就要做一番比较,因为真正的对等应该是在各自文化的含义、作用、范围、感彩、影响等各个方面都相当。这当中,陷阱是不少的,如果我们望文生义就会出毛病……译者做的文化比较远比一般人细致、深入。他处理的是个别的词;他面对的则是两大片文化。”由此可见,学习者对中西文化的了解何其重要。

第三,对英语陷阱的规律要多注意、多分析、多体会。英译汉有时可以做到形式结构上的对等,但并不是每个英文习语、短语都能在汉语中找到意义对等且形式结构也相当的习语或惯用法。在这种情况下,译者可采用音译加注、意译、增译等其他技巧来表达某些英语特殊结构或词语的真正含义,这样才能避免误入一些似是而非的“盲区”或“陷阱”。

参考文献:

[1]孙海运.英语成语来龙去脉[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1989.

[2]鲁迅.准风月谈[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3]A.S.Hornby.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七版)[M].牛津大学出版社,2010.

[4]董乐山.英译汉理论与实例[M].北京出版社,2005.

[5]王佐良.翻译中的文化比较[J].中国翻译,1984(01).

作者简介:

英汉翻译范文第2篇

关键词:词汇对比;对比分析;翻译方式

一. 引言

一般来说,译者进行翻译理论研究,翻译方法和技巧的探索的时候,都离不开英汉词汇对比研究这个基础课题,对英汉词汇之中异同的掌握,尤其是英汉对比中词汇语义的差异的掌握,对于学习英汉语言文化,探索英汉翻译技巧是十分重要的。进一步来讲,译者的主要任务,就是以英汉词汇对比为基础,就是准确保留原作的思想内容和精神风貌。

二. 英汉词汇在意义上对应性

2.1英汉词义完全对应

在英汉词汇中,真正能够完全对应的词汇很少,但在英语中,也有一部分英文词汇能够找到完全对应的汉语意思。如:

Banana香蕉

America美国

Computer Linguistics计算语言学

另外,一些与当代技术和日常生活与之关联的词汇,主要是一些缩略语、专有名词和专业术语也是完全对应的,如:

CBD中央商务区

WTO世界贸易组织

DOS磁盘操作系统

对于这类词义完全对应的词汇,基本上是一词一译,没有同义词和近义词,翻译起来也比较简单,把词语的意思完整译出即可。

2.2 英汉词义部分对应

2.2.1 一对多现象

在英汉词义对比中,英汉词义对比是最为常见的,英语中一个词汇有很多汉语意思,反之,单个汉语词汇也有很多英文含义,并且较常用的词汇一般都会有多个意思。如:

a.Tom picked himself up,so he went back to school.

汤姆渐渐恢复了,所以他回到了学校。

b.Mary was picked up by police at his home two years ago.

玛丽两年前在她自己的家被警察逮捕了。

由此可见,“pick up”与不同的宾语进行搭配的时候有不同的含义,在翻译中,我们需要参照上下文的意思来确定这个所要表达的具体含义,即把“pick up”翻译为“捡起,恢复,逮捕”等不同的意思。

2.2.2 英汉两种语言词义的宽窄之分

在英汉词义对比中,词语并不是全部都完全对应的,完全对应还是比较少见的,有些词汇只是部分对应,并且很多时候,它们在意义上概括的范围有广狭之分。即“英汉两种语言中的词义宽窄常常不同”。如:

Aunt姑姑、阿姨、姨妈、舅妈、婶婶

借borrow,lend

拿第一个例子来说,我们英文说“aunt”,当翻译成汉语时,必须要思考一下这个单词的具体含义,具体明确的表达出来,是姑姑,姨妈还是舅妈、婶婶。

2.3 有英无汉或有汉无英的词汇缺乏

在英汉两种语言中,语言多种多样,文化和风俗习惯千差万别,英文中一些词汇找到对应的汉语意思比较困难,而在汉语中有时也难以找到与之相匹配的英文含义。因此,在翻译这类词汇时,需要用到多种翻译技巧和方法,如采用直译法,异译法,加译法等各种翻译策略。如:

三伏天the hottest days in summer

Emu鸸鹋

中国古代的方言“三伏天”是根据中国二十四节气衍生出来的专有名词,在英语中并没有与之相对应的意思,对待这种词汇,不能采取直译的手段,要根据它所代表的意思进行具体翻译,把三伏天的内在含义翻译出来。相应的,英文中也有很多词汇这经过意译译成中文的,比如一些反应社会风气及事物的词汇:像guitar(吉他),radar(雷达)等。

2.4 表达中英汉词序的对比

在英汉语句中,主语、谓语、宾语的句子语序是基本相同的,然而在定语和状语在句子中的顺序上却略有不同。在汉语中,定语一般是放在修饰语前面,而在英语中却常常出现定语后置这一现象;在汉语中,状语的位置往往比较固定,在英语中却不是这样,而是比较灵活,往往会根据词的性质来决定状语的位置。如:

爱情是个难题Love is a issue hard to resolve.

He was a doctor in 2005.他在2005年的时候是个医生

总之,在中英词汇翻译过程中,应根据不同的语言环境、文化习惯和思维方式来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和手段,达到神形俱备的效果。

三、翻译方法与手段

3.1 异化法

异化是既保持原文内容、又保持原文形式的翻译方法,它既要全面准确地阐明原作的含义,又无任何失真或随意增加或删除原作的思想,同时还要保持原有的风格。有时甚至连原来的情绪或情感,比如愤怒或窘迫,挖苦或讽刺,喜悦或幸福都不应忽视。在英汉语言中,经常有一些体现出浓厚民族特色和民族文化的语言,采用直译法,可以原汁原味的体现其异域风情和文化特色,也能完整明晰的表达原文的意思,不会引起错误的联想,同时,也有利于民族文化走出去。例:

a.Unemployment,like the sword of Damocles,was always accompanying the workers.

失业犹如达谟克利斯的剑一样,随时都在威胁着工人。

b.Then,all the civil and military officials on the boat started to cry loudly,squeezing out a few drops of crocodile tears:“Its so pitiful that he died!

然后文武百官在那边哭得要死!掉几滴鳄鱼的眼泪:“好可怜啊!”

3.2归化法

归化法指的是指在翻译中采用透明、流畅的风格,最大限度地淡化原文的陌生感的翻译策略,归化翻译法旨在尽量减少译文中的异国情调,为目的语读者提供一种自然流畅的译文。Venuti认为,归化法源于这一著名翻译论说,“尽量不干扰读者,请作者向读者靠近”。在实际翻译过程中,采用归化法可以使文章通顺易懂,并容易被读者所接受。另外,请看下面几个归化的例子:

a.Yes.Youre dripping like a mermaid.

真的.你淋得像只落汤鸡了。

b.Of all the gin joints in all the towns in all the world,she walks out of mine.

这世上有那么多家旅馆,她终究还是走出了我的那一家。

3.3异化归化相结合的方法

在翻译过程中,为了让翻译文本符合“信、达、雅”的原则,是翻译出来的文本忠实而又不失通顺。绝对的异化或者是绝对的归化都是不可取的,异化和归化,恰恰是矛盾统一的两个方面,缺一不可,鲁迅先生曾经说过,凡是翻译,必须兼顾两面,力求易解和保持原作的风姿,在实际翻译过程中,综合考虑翻译的各个方面,寻求最优的翻译策略,实现真正文化交流的目的。

英汉翻译范文第3篇

关键词: 英汉翻译 形合 意合

英语属于印欧语系,是一种形态语或有标记的语言。而汉语属于汉藏语系。在词形变化上除通过词的派生表示词性或词义的变化外,还有名词的复数形式、动词的时态形式、人称代词的格的形式等,这些词的形式的变化表示着意义的变化。这种拼音文字所特有的词形的变化在汉语中是不存在的。汉语是用非语音化的词序手段表达意义,实际上走上了与形态变化相对立的另外一条路,因此汉语在表示动作和事物关系上几乎全依赖意合。

众所周知,英语是一种重形合的语言,汉语是一种重意合的语言。英汉翻译离不开形合与意合的统一,这一特点要贯穿英汉翻译始终。英汉两种语言在句法结构上的主要差别就是“形合”与“意合”,这种差别对翻译的影响较大,译者在双语转换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分析双语的特点,发挥译语的优势,灵活运用各种翻译技巧,提高语际转换的效率和质量。

形合和意合是王力在《中国语法理论》一书中提出的两个概念,是语言的两种基本组织手段。连淑能在《英汉对比研究》中提到,形合指“句中的词语的分句之间,用语言形式手段(如关联词)连接起来,表达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所谓意合,指“词语或分句之间不用语言形式手段连接,句中的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通过词语或分句含义表达”。换句话说,形合是借助语言形式手段来实现词语和分句的连接;意合则不借助语言形式,只求语义上允许搭配,合乎情理,句子的意思就可以意会出来。前者注重语言形式上的接应(cohesion),后者注重行文意义上的连贯(coherence)。

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Eugene A.Nida)在20世纪60年代末给翻译所下的定义:“所谓翻译,是在译语中用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源语的信息,首先是意义,其次是文体。”奈达还对此作了说明:(1)再现原文的信息(Message)而不是保留原文的形式结构(Formal Structure);(2)对等(Equivalence)不是同一(Identity);(3)对等是最贴近、自然的对象;(4)意义是优先考虑的因素;(5)文体成分虽居其次,但也十分重要。18世纪末,爱丁堡大学历史教授亚历山大・F・泰特勒(Alexander Fraser Tytler,1749―1814)在《论翻译的原则》一书中系统地提出了进行翻译和评判翻译的三条基本原则:(1)译文应完全复写出原作的思想。(2)译文的风格和笔调应与原文的性质相同。(3)译文应和原作同样流畅。

实际上,翻译是把第一种语言(源语)所表达的东西用第二种语言(目的语)重新表达出来的言语活动。事实上,任何语言都是形合与意合兼而有之的,只不过它们在不同的语言中的表现趋势上有些差异。我们只有通过大量的英汉互译练习,才能真正体会这些差别。

根据上面分析,我们可以得知英汉两种语言分属不同的语系。英语是形态语言,以“主谓结构”(S-V)为句子主干,其他成分通过各种连带附加关系附着在这条主干上,形成树干和树枝的关系,也称作“多枝共干”型。与此相反,汉语呈现出意合特点。汉语是逻辑语言,外形上没有主从之分,层面之间没有明显的逻辑标记。因此汉语句子常被称为“竹节”式结构。从下面的译例中可以发现英汉语在形合、意合方面表现出的差异。

1.“The boy had his breakfast and went off to school.”

“男孩吃过早餐上学去了。”

原句主干为“The boy had...and went off...”;“and”将两个动词“had”和“went off”连接起来并表明它们的先后顺序。译成汉语后句子没有了主干,两个动词“吃过早餐”和“上学去了”一脉相承,整个意思像一条线,直铺到底,读来顺畅自然。如果完全拘泥于原文的层次结构,翻译成汉语则是“男孩吃过他的早餐,然后上学去了。”译文则不符合汉语习惯,太过西洋化。

2.“近闻夫人健康如常,颇感欣慰。”

“It is a supreme comfort to me when I am informed that you are as healthy as ever.”

原句是一个无主句,译成英语句后则添加上形式主语“it”。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汉语中有大量的无主句,而且一般总有一定的框架,句子的主谓结构是全局的出发点,其他修饰、补充等附加成分好比主干上的旁支,借助各种关联词构成树形结构。汉语句子的语序一般以思维顺序自然展开,翻译成英文句子后,需增加表示逻辑关系的词语,使原文隐含的语义关系显现出来,既忠实于原文,又符合英语句法。

3.“有一个老村子叫格兰骞斯德,有一个果子园,你可以躺在累累的桃李树荫下吃茶,花果会掉入你的茶杯,小雀子会到你桌上来啄食,那真是别有一番天地。”

“There is an old village called Grantchester,and an orchard where you can lie under clustering furit-tree,sipping tea,as flowers or fruit hang down into your teacup,and little sparrows come to your table to feed――truly a paradise on earth.”

原句节选自徐志摩的《我所知道的康桥》。原句用逗号分成了六个部分,之间没有用一个连接词,全靠语义连接起来。思路有如流水顺势而下,组成了一幅生动形象的画面。而英译时,先由“there be”引出句子的主语“an old village”,“where...”作为定语从句修饰主语,“as...”作为状语修饰定语从句,最后得出结论“truly a paradise”,使英译文成了一个层次分明、结构严密的复合句。

通过以上几个例句的分析,可以看出英汉句子中,句与句之间的连接方式是不同的。英语句子多靠形合,汉语句子多靠意合。英语句子之所以形成树形结构,是因为有多种连接词起到了粘合剂的作用。相比之下,汉语句子多短小精悍,灵活流畅,句段之间不用任何连接符号,而靠语义上的联系结合在一起。英译汉时,就要进行形合和意合之间的转换。然而在翻译实践中,若把此理论单纯认为“英译汉只要把形合变为意合,汉译英就是把意合变为形合”的做法是不全面的。实际上,英汉互译是形合与意合的统一。

本文主要从形合与意合的角度分析了英汉语的特点及互译时的一些方法,目的是让我们能够更好地意识到英语和我们母语的差别,在对两种语言进行转换时能够更得体、自如。需要强调的一点是,本文所谈到的原则或规律只是相对而言的,决不能生搬硬套。我们只有通过大量的英汉互译实践,才能真正体会这些差别,并将其灵活运用到实践中去。

参考文献:

[1]Chen,Hongwei,and Yadan Li.A New Course book on Chinese-English Translation.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97.

[2]Feng,Qinghua.A Practical Course Book on Translation.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6.

[3]Guo,Zhuzhang,and Qingsheng,Li.A Practical Course in Translation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3rd edition).Wuhan:Wuhan University Press,2005.

[4]Nida,Eugene A.Translating Meaning.San Dimas:English Language Institute,1982.

[5]Wang,Zhikui.A Collegiate Course in English-Chinese Translation (3rd edition).Jinan:Shandong University Press,2006.

[6]Xu,Jianping.A Practical Course of English-Chinese and Chinese-English Translation.Beijing:Qinghua University Press,2006.

[7]方梦之.译学词典.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8]连淑能.英汉对比翻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9]刘宓庆.汉英对比与翻译.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2.

英汉翻译范文第4篇

摘要:翻译不是简单的语际语码转换,而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在处理英汉翻译中的文化因素问题时,译者应乐于语用移情,尊重、适应译语文化。在准确判断源语语言文化规范和译文读者接受力的基础上恰当地采取归化或异化策略,将汉语文本中的文化因素移植到英语中或将英语文本中的文化移植到汉语中来,以达到成功的文化交流的目的。

一、语用移情

“移情”(empathy),又称为感情移人,指“设身处地”的行为,即超越自我,对别人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能够想象和分享他人的思想、感情和观点。Ruben把移情能力列为有效交际的七种要素之一。他认为在语用学上,“移情”指的是能够从他人的角度来看待问题,将心比心,站在别人的立场去思考、去体验、去表达感情,即使用语言和非语言行为进行移情,向对方表示已经充分理解了他的思想和感情。他于1991年在《外语教学与研究》上发表的《言语交际中的语用移情》一文中认为,“语言习得者应该理解、感受目的语国家的文化,并设身处地地在对方的文化背景中进行语言的学习和运用”。跨文化交际的移情主要表现在语言语用移情和社会语用移情两个方面。跨文化交际首先接触的是语言,语言是移情体验的主要手段。语言语用移情的微妙之处是说话人或者听话人总是能从对方的角度进行语言的编码和解码。社会语用移情现象在跨文化的言语交际中也十分普遍。它涉及到交流双方的社会文化背景和人际关系,当然也涉及到语境,主要指交流双方都设身处地地尊重对方的思想感情和看法,从而在交流过程中相互默契,达到预期效果。首先,听者和读者应持一种合作态度,在信息数量、信息内容、信息传递方式上做合理推论,即遵守Levinson提出的会话含义三原则。具体来讲,“相信说话人的陈述已经是就他所知而作出的最强的陈述”;“扩充说话人所说话语的信息内容,找出最特定的理解,直到认定这就是说话人的发话意图”;“如果说话人使用了冗长的或有标记的表达式,他的意思就与他本来可以用无标记的表达式所表示的意义不一样”。Leech谈到听者和读者的任务时说,理解是一个“问题一解决”的启发性的过程,即听、读者通过形成假设,并利用可及的证据验证假设,来识别话语的语用含义。形成假设的过程突出了理解过程的语用移情。这表现在听读者努力调用相关的语境信息,补全语篇的缺省信息,加工说、写者提供的新信息,作出最相关的推理即假设。操汉语的本族人对操英语的本族人说英语往往要注意尊重对方的语用习惯,见面打招呼时,他们不用“Whereareyougoing?”或“Haveyouhadyourmeal?”而用“Itisaniceday,isntit?这种摆脱自身文化习惯的语用移情,实际上是“人乡随俗”的一种普遍现象。反过来说,当操英语的本族人身处中国这块异地,听到中国人用英语冒出一句带中国味儿的寒暄话:

Haveyouhadyourmeal?他也不会反感,也许还会感到异国情浓而欣然接受。这显然是语用移情的认知心理在起作用的缘故。

二、汉英翻译策略的选择与译者的语用移情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移情要求交际主体自觉地转换文化立场,有意识地摆脱本民族语言文化的束缚和影响,将自己置身于另一种语言文化模式中,主动如实地领悟和欣赏该语言和文化,从而帮助交际获得成功。翻译作为跨文化交际的桥梁,其过程必然涉及两种文化,其最终目的是寻求不同文化间的融合,而这种融合必须是以保持文化的多样性为基础的融合。

孙致礼先生认为,处理翻译中的文化差异性问题,基本策略有两种:一是“融化”,一是“活现”。这两种策略也就是对待文化翻译的归化和异化,以目的语文化所固有的形象去替代原文中的文化形象,结果使原文的文化意象发生了顺应改变,以目的语形象替代源语文化形象的目的在于使译文适应目的语读者,顺应译语文化而被接受,这种替代和调整的翻译策略称之为归化(domestication)。将源语的文化意象或形式移植到目的语文本中,其结果将使译语的语言文化由于进人了外来文化因素而产生某种变异,这种变异称之为异化(foreignization),异化的目的在于使目的语读者尽可能多地接触到与母语不同的源语文本中的异域文化意象和相对陌生的表现形式。两种翻译策略各有其利弊。先说不利的一面,如英国学者Hawks翻译《红楼梦》时把“阿弥陀佛”译成“Godblessmysoul!”,这也是译者移情于译语读者采取了归化的翻译策略,这样造成的弊端是用基督教文化代替了中国的佛教文化,很可能让西方的普通读者认为中国人也信奉上帝,这样的做法“以假象,假信息蒙骗译文读者”。而采用异化的翻译策略则会要求译语读者适当地运用移情的办法来理解译文中的文化因素,要不然会使读者容易误解。再说利的一面,在英译汉时,译者会移情于汉语文化的读者,会尽可能地把原文的语言所传递的信息和所承载的文化用正确地道的汉语表达出来,在汉译英时也一样,由于心理上的移情作用,译者作为交际的一方,会尽可能把希望表达的思想(原文的语言所传递的信息和所承载的文化)用正确地道的英语表达出来。语用学的社交语用移情观认为:跨文化交际双方都设身处地地尊重对方的思想感情和观点,以实现交际的成功。从交际的角度阱,英汉翻译正是异域文化移植,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但是由于交流内容都是中国语言代表的中国文化以及中国事情或者是英语代表的异域文化以及异域的事情,那么很多信息就很难用所谓地道的英语或汉语展现出来,难免出现一些译文读者感到怪异、生疏的“离格”英语或“离格”汉语。但这些“离格英语”或“离格汉语”若从社会文化的角度看则很自然。美籍意大利学者韦努蒂(Venuti)认为,如果译文读者对译文有一种陌生和疏远感,即感悟到了文化差异,外国文本在目的语中就获得了一时的解放。译文的读者作为交际的另一方,他们知道自己读的是译本,译本里讲的是外国事和外国人,因此他们会设身处地,尊重异国的国情和文化,“移人感情”到译作中去。语用翻译观认为,翻译应该使原文和译文在语用语言和社交语用两个层面上达到等值效果。如果译者认为译文读者虽然不熟悉某种语言现象或意境甚至对之感到陌生,但是只要他们可以通过译作提供的语境来理解该现象或意境,那么他就可以采取异化的策略,将该现象或意境所承载的文化因素原原本本地移植到译语文化中去。例如:

(1)WheninRome,doastheRomansdo.

如果将这句谚语直译为汉语,中国读者就会感到奇怪,为什么要讲在罗马而不是在其他地方?又为什么要按罗马人做的那样去做?如果我们了解这句谚语的用意,我们就可以不理会原句的字面意思,而按照汉语的习惯说法,直接传达出其用意:人乡随俗。

(2)他跟老人招呼了一声:“吃过没有,老爹?”汉语中的“吃过没有”是用来打招呼的,说话人的真正意图并不是关心对方是否吃了。知道了两种语言的语用习惯,我们就可摆脱原文的羁绊,从语用移情的角度决定某些词语的替换和取舍,将之译为:“Goodmorning,Grandpa”,hegreetedtheoldmail.

(3)“高高兴兴上班去,平平安安回家来。”

这个标语的意图是祝愿司机小心驾驶,平安上路,平安回家。如果将之译成“Gotoworkhappily,andcomebacksafely!”说英语的本族人是不会领会这句话的真实信息的。我们用一个简单的“oGodluck!”就可以了。总而言之,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处理的是使用中的意义,译者必须通过语用移情,才能决定采取那种翻译策略,从而准确翻译。

再比如,《红楼梦》的两个英译本中:

(4)“癞蛤蟆想天鹅吃”(曹雪芹:165)

Atoadhankenngforatasteofswan.(Yang:164)

Acaseof”Thetoadonthegroundwantingtoeatthegooseinthesky”(Hawkes:242)这里,霍克斯用“鹅”(goose)的形象,替代了“天鹅”(swan)的形象,是为了适应英美读者的审美观。因为再英美文化中,“鹅”和“天鹅”是有完全不同的联想意义的。这从英语成语“aswanamonggeese”中足见差别。可见,译者的语用移情会在一定程度上达到翻译的准确性。

(5)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曹:95)

Manproposes,Heavendisposes.(Yang:90)

Manproposes,oGddisposes.(Hawkes:152)

《红楼梦》是中国文学的一部经典著作,充满了佛教和道教的意识。杨宪益先生利用了一个英语的谚语,但把其中的“god”改成了“Heaven”,从而保留了原有的宗教色彩。霍克斯却直接引用了英语谚语,未作任何改动,这样,他把原文的佛教色彩变成了基督教色彩这对英美读者来说当然更为自然、更容易接受。当然,这样一来,霍克斯把一个信佛的人变成了一个信耶稣的人了。可见,过度的移情于译语读者,而不考虑原文的文化内涵会造成一定的误译。从以上的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两位译者在处理源语文化信息时的基本倾向:杨宪益基本上移情于原文作者,目的是想尽可能多的把中国文化介绍给英美读者,遵循以源语文化为归宿的原则,多用了异化策略,而霍克斯则移情于译语读者的理解,为了取悦于译文读者遵循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的原则。

其实,从语用移情的角度看,归化和异化各有其长,亦各有其短。应该说,翻译中的归化和异化不仅不矛盾,反而是互为补充的。如翻译“她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时,可以异化译为“Herbeautywouldmaketheifshsink,thewildgoosefalldownandthemoonhideherself,andputthelfowerstoshame.”以便让中国文化被英美读者理解,接受,也可以在不需要保留原文文化色彩的情况下,去掉比喻归化译为“Herbeautyisbeyonddescription.”通过异化的译法,英语中很多比喻I生的词语已在汉语中广泛使用。如:Crocodiletears,angel,Pandora’Sbox,darkhorse,sourgrape,coldwar,forbiddenfruit等等,但是汉语中被移植到英语中的比喻性的词语相对来说要少,如“纸老虎”,thepapertiger,“半边天”Halfthesky等。翻译中的移情会影响译者的翻译策略的选择,如采用归化法还是异化法,进而会影响到文化的传播与文化的独立性。可见语用移情在翻译过程中是十分重要的。不懂外语的读者之所以要读文学译作,其目的之一就是要通过译作来领略异族的文化。虽然归化式翻译的目的是为了满足读者的另一需要,即阅读通畅的需要,但我们却不能因此而伤及文化的交流,无意中蒙骗了译文读者。Venuti认为,通顺式的翻译策略会掩盖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一种文化帝国主义的行为。对译者来说,重要的是不仅要在翻译过程中要有深刻的文化意识,即意识到两种文化的异同,而且还要有文化平等的观念,在翻译的过程中适当并恰当的进行语用移情,会提高翻译的准确性和可理解性。

英汉翻译范文第5篇

【关键词】英汉翻译 翻译文化 失落文化 差异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14-0075-01

翻译是语言的翻译,更是文化的翻译。积累掌握文化知识,了解背景知识对翻译者来说十分重要,它对保证译文质量,促使译者忠实、准确地再现原作的思想内容和精神风貌等助益匪浅,反之,则易造成文化意义的丧失或不达。

一 不同的思维方式造成文化差异和文化意义的不达

由于英汉语言各自的发展历史的不同、环境的差异,所以英汉民族在思维方式上也存在着差异。中国人的思维特点是内向的、辨证的、主观的、整体的;英国人的则是外向的、分析的、客观的、具体的。孔子曰:“吾日三省吾心”,思维活动对内;英国人则讲:“out of sight,out of mind”,思维对外;中国人身处内陆,取名为“中国”;英国人身处海岛,说“above the horizon,above the heaven”(地远天边);中国人重主观,善用人作主语,多用主动语态;英国人强调客观性,善用抽象名词和物作主语,多用被动语态。如:英语里说“self-taught”,译成汉语是“自学”,而不是“自教”;再如英语说“emergency exit”,在汉语中成了“太平门”,而不是“危急门”。

二 自然与地理位置的不同导致文化意义的损失

英国是一海岛,是典型的海洋性气候,因此英语中有许多与“雨”或“海洋”有关的词语和短语。如:“as close as oyster”(像牡蛎一样的紧),译成汉语却为“守口如瓶”;“to fish in the air”译成汉语为“水中捞月”,而不是“空中钓鱼”;以上这两个翻译,在意义上虽然与英语原文有异曲同工之处,但其中的文化意义在翻译过程中损失殆尽。在中国农耕用牛,马主要作为坐骑;而在英国农耕用马,牛主要作为食用肉的提供,这种相同的文化也反映在语言中,如:“as strong as a horse”,译为“强壮如牛”;“to talk horse”译为“吹牛”。

三 英语习语翻译时的文化意义不达或误译

习语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包含着大量的文化特征和文化背景,具有鲜明的形象和比喻,带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习语具有强烈的文化特征,因此习语的翻译要同时处理语言和文化的矛盾,不仅要译出原语习语的形象、喻义、修辞,还要译出其民族特色和地域色彩,这样才能达到最佳程度的文化交流。

英汉语中有些习语在语气形式和喻体形象上都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给人以不谋而合、天造地设的感觉。如:to stike while the iron is hot.(趁热打铁);to be on the thin ice.(如履薄冰);an eye for an eye, a tooth for a tooth.(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但毕竟英汉民族的生活环境、风情习俗、等有着较大的差别,因此在长期的历史演变过程中,所形成的习语无论在语言形式上或表达方式上都各有特色。在翻译中,能译出本义已相当困难,想要再保持原文的形象比喻、丰富联想、修辞效果以及民族色彩是很难的,故易出现表层与深层意义的脱节、意义与形象不能兼顾的问题,英语文化的某些含义便不能表达出来,甚至完全丧失。

四 英语翻译中宗教文化意义的失落或误译

英汉两民族的不同,自然也会体现在语言方面。英语中出现的文化主要是基督教文化,《圣经》在整个西方文明的形成和发展中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与之相应的是在我国影响极为深远的佛教文化。两种文化在思维习惯上、语言表达形式上、词汇意象和含义上,都有着自己的特色,故在翻译时特别要引起注意。例如:If we try to implement these harebraincd ideas(that English should be replaced by Hindi and the 15 recognized state languages),India will become a Tower of Babel.(Anita Pratap)句中的“Tower of Babel”,如果直译为“巴别通天塔”,对于不熟悉《圣经》内容的读者来说等于没有翻译,因为不知其为何物。“Tower of Babel”出自《圣经 创世纪》第十一章,Babel是城市名,诺亚的后代拟在此建造通天塔,上帝对他们异想天开的狂妄计划甚为恼怒,于是变乱建塔者的语言,形成交流障碍而无法合作,最后通天塔因此而没有建成。现此短语称为“语言障碍”的同义语,由此全句可译为:如果我们实行这些轻率而愚蠢的主张,以印度语和其他十五种官方承认的各邦语言取代英语的话,印度就会因语言的纷杂而乱成一团。

五 结束语

总之,在翻译过程中,双语对比永远在思维中进行着。作为外语教学和翻译者,除了通晓两国的语言文字外,还必须深刻理解两国的语言及文化差异,具有一定的跨文化意识,尽量减少因文化差异而引起的文化失落。

参考文献

[1]胡文仲.跨文化交际与英语学习[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

相关期刊更多

外语教学与研究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西安省教育厅

外语学刊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黑龙江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