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生活需要挑战作文

生活需要挑战作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生活需要挑战作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生活需要挑战作文

生活需要挑战作文范文第1篇

生活,是多么的奇妙。时而幸福,时而悲伤,但有什么能阻挡得了勇敢的人们的前进步伐?

——题记

挑战在生活中,是有相当的重要性,而我们,是否能面对困难,是否会对烦恼低头,这一切,有谁能预知。不过,我相信,任何人都发现了,只要生活没有了挑战,就是迷茫的,就是痛苦的。只要生活没有了挑战,那人的一生还有什么意义,还有什么乐趣。这么一说,挑战真的是太重要了,我就深有体会。

还记得去年的12月份,我参加了思明区的中小学生跆拳道大赛。当我信心满满的时候,却没想到自己输了比赛。我听到裁判长宣布结果的时候,真想哭呢,可是怎么也哭不出来,不知道为什么,我认为这场比赛给我带来了太多太多。比赛的前半个月,我天天接受魔鬼式训练:跑步三公里、俯卧撑80个、仰卧起坐80个、每种腿法踢100次;还有各种各样的锻炼。我曾经想着放弃,我认为太累了,太辛苦了。每天回到家,随意的扒几口饭,就倒在床上呼呼大睡,那时我认为,我没有能力在坚持了。所以当我决定在一次跆拳道课后,告诉教练我不想参加的时候,我发现教练一个很细微的动作,她擦了一把汗,因为已经给大家上了2个小时的课了,咧着嘴,艰难的说:“以昕你们,继续训练。”教练口很渴,我知道的,上课的时候那几百几千声的节奏,是教练人工喊的。而她却没有喝一口水。刹那间,我打消了那临阵脱逃的念头,可是心里的第二个想法又产生了:教练都这么努力在帮助我们,我还有什么理由逃避呢,我需要挑战。这是我赛前的想法。比赛过后,我又开始逃避了,我输了,我逃避现实,不去上课,躲着教练,不接她打的任何一个电话,上qq就冒充别人说我不在。我害怕,我怕听到那裁判长的吼声,我输了,我输了,终于有一天,教练打电话到了家里,我不敢不接了,小心翼翼的拿起电话,恐惧的说了声“喂请,请问哪位?”其实我明明知道这电话是教练打的,教练咳了两声,用沙哑的声音说:“晚上,你来上课,不来,开除学籍,还有,早点到,我和你谈谈。”嘟嘟嘟;电话挂了。我还是听话的,去了。教练只说了几句话,根本轮不到我插嘴的份:“最近上映的电影《梅兰芳》中有一句话,叫做输不丢人,怕才丢人。人生没有什么比不敢面对,不敢挑战可怕。我现在是教练,在我还是一个学生的时候,我输了多少次,我不是没有倒下过,但是我站起来了。你也一样,你也需要站起了,这只是你人生的一个小脚印,但是这会让你收益匪浅的。时间不早了,换个衣服,快上课了。”说完。教练起身走了,我还呆呆的坐在楼梯上,手里握着她买给我的橙汁,真真切切的哭了。

教练的话就如被施了魔法,时时萦绕于心。同样我站起来了,我面对现实,认真刻苦的训练,下一次的比赛,我努力取得更好的成绩,也许输了,但我也不会再这样害怕了,因为生活太需要挑战了!

生活需要挑战作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课外活动;作文教学;写作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教师要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并努力建设第二课堂,把语文学习融入生活中”。言外之意,就是说明教学不仅只在课堂,可以将教学外延到自然中、生活中。作文教学也是如此,可以通过一些课外的方法来提高写作能力。

一、阅读名著,积累词汇

写作是语言表达的高度凝练,是考查学生词汇积累和语言运用能力的最佳途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只有积累了一定的词汇量,才能做到“水到渠成、如鱼得水”,单纯靠书本知识和课堂上的学习,远远达不到写好作文的词汇量要求。再说,课本的内容也比较枯燥无味,难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这时,作为语文教师就应该“挺身而出”,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和已有的生活经验来向学生推荐一些课外名著。同时,生动有趣地介绍名著的基本内容,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阅读兴趣,并在规定时间完成一定的阅读量,布置适当的阅读任务。古诗有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要写好作文,必须要有丰富的词汇量,所以在阅读时要将名著中的一些优美句子和词汇摘抄下来,利用早读朗诵,感受优美句子的魅力,并慢慢积累词汇,以备需用。每阅读完一部分,写出自己阅读的感受,并与同学加以交流。完成全部阅读时,可以复述给别人听,提高表达能力和语言的组织能力,但尽量不要过于口语化。

阅读又是掌握写作规律、学习写作方法的有效途径。名著读得多了,耳濡目染,便会领会写作的方法。鲁迅先生也特别提倡这一点。他说:“凡是已有定评的大作家,他的作品,全部就说明着‘应该怎样写’。”他称这为“实物教授法”。熟读名篇佳作,往往会从写法上加以效仿。读多了,效仿的次数多了,慢慢就会变成自己的方法,并能有所改进和创造。久而久之,学生的写作能力就能在感兴趣阅读中渐渐地提高了。

二、关注生活,积累素材

素材,指的是作者从现实生活中搜集到的、未经整理加工的、感性的、分散的原始材料。这些材料来源于生活,需要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和一颗感受生活的心,只有这样才能把平时的所见所闻记录下来,写作的时候才能有话可说。然而,处在天真烂漫的童年的他们,虽然有许多童年的乐趣,有许多值得回忆的往事,可一旦写作思维就戛然而止,布置如何入手,就像打结的毛线,杂乱无章,更有甚者把写作当做“拼图式”凑字。出现这种情况,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学生没有进行整理归类,以致写作时千丝万缕。教师可以把社会上的一些热门现象告诉学生,并让他们去关注,去讨论,去发表自己的意见,适当时机可以开个小型的辩论赛,让学生发展自己的口才,说出自己的想法。比如“有人被车撞倒该不该帮忙”这一辩题展开讨论,教师在一旁引导,带到气氛,相信学生会积极参与,事情会在雄辩之下变得清晰明朗,思维和语言会得到很好的锻炼,写作素材也会丰富起来。另外,有条件的学生可以假借旅游发现写作素材,开阔眼界,丰富见闻,使文章显得更加新颖。

三、向往荣誉,挑战竞赛

小学生多数还处于向往荣誉,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看到别人做得好,总想跟着做,甚至超过别人,正是这种心理在驱使,所以才给了我们一个激发学生写作的机会。在每一次批改作文后,教师可以拿出学生中写得比较优秀的文章来朗读,让全班欣赏。一来可以让其他学生模仿写作,激发他们向往荣誉的心理;二来可以进一步提高该学生的积极性,创造出更多的好文章。同时,在“荣誉角”张贴学生范文,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来欣赏,并将一些比较优秀的作文加以修改、润色,推荐到网上参加作文比赛,把学生的写作兴趣引领到整个社会上来,培养他们关注社会的习惯。然后利用学生获奖的这种荣誉感去感染更多的学生参与比赛,形成一种写作比赛的热潮,培养学生敢于挑战的精神。

四、勤写日记,互批互改

日记是扼要、简明地记录自己一天所见、所思、所感及言行的文字形式,具有纪实性、时限性、连续性和综合性的特点。日记可记叙、说明、抒情、议论,灵活而自由。在教学中,如果坚持让学生写日记,会收到很好的效果。写日记可以帮助学生加强思想修养,帮助学生积累各种材料和经验,锻炼提高自己的观察、思考、表达能力,有利于写作水平的提高。另外,教师可以让学生互相批改日记,先找出并改正错别字,然后去发现文章中的一些病句和错误的标点符号并改正过来,找出文章好词好句,加以借鉴。并试着写出评语,然后交给老师查看,最后加以点评。这样就可以“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生活需要挑战作文范文第3篇

一、综合性学习的舞台上不能只有语文活动“独自起舞”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以语文学科为依托,注重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与学生生活,与社会生活之间的联系,以问题为中心,以活动为主要形式,体现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的自主学习过程。例如,在组织教学“这就是我”这一综合性学习单元时,把活动目标定位在“口头作文”训练上。如果作为“语文课外活动”,这样的定位也未尝不可,但是作为语文综合性学习单元,这样的目标定位就单一狭隘了。实际上,以“这就是我”的主题作为七年级的第一次综合性学习,是有其特别的内涵和用意的,除了锻炼口语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外,至少还应容纳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结合课文学习――这一单元以人生、生命为主题,让学生审视自己的人生成长,珍重生命,自己在生命发展的过程中发现、体悟生命的价值。(2)展现自己的个性、特长、兴趣爱好,在寻求别人理解的过程中理解别人,进而学会共处。(3)在各种情境中,学会调适自己的角色,包括言语举止,学习在各种社会活动情境中发展自己,得体地推荐自己。

二、综合性学习的性质不是一种教学方法,它是语文教学的新领域

综合性学习是一种很富有挑战性的课题,对教师、对学生都是一种挑战。综合性学习内容的开放性要求教师:一要保证学习内容的丰富多样性;二要保证学习内容的可供选择性。以满足处在不同发展水平、具有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的多方面需要;促使他们通过对活动内容的自主选择、积极参与,获得各得其所的相应发展,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面向全体。而有些教师在开展综合性学习过程中,常常担心“非语文”内容过多地介入,担心语文综合性学习“不像语文课”。只是把语文综合性学习当作情景作文的一种形式,作为为写作积累素材、激发“写作兴致”的途径。例如有的教师在组织实施“我爱我家”这一综合性学习单元时,把课文中设置的“老照片的故事”“我家的一件珍品”“妈妈的唠叨”三个情境看成是为作文而设置的活动主题,把这一单元的语文综合性学习完全“上”成了“活动作文”课。在这一观念下展开活动,学生势必为作文而选择活动主题,为作文而收集、取舍素材,为作文而制造故事。那么请问,这一节综合性学习课的三维目标是怎么预设的呢?实际上,这里的三个活动尽管都有作文要求,但“作文”不是主要目的,作文只是活动结果的一种呈现形式,只是为教师评价或学生评价提供一种手段。这样一厢情愿的设置能发挥综合性学习的作用吗?能为学生的成长有长远的积极引导吗?综合性学习不是作文的“前奏课”,不是单单以写作为目的的。除了“作文”之外,设置这一单元还有以下几个期望:(1)培养学生探讨、追寻、调查研究的兴趣和能力,培养学生留意身边生活的意识。(2)在对家庭中平时不被注意的寻常小物小事的调查了解中,体验生活的底蕴及蕴藉的情意。(3)在活动过程中,感悟关爱,理解关爱,体验爱心,生发爱心。更为重要的是要通过这次的活动,培养学生探讨、追寻、调查研究的兴趣和能力,培养学生留意身边生活的意识和健康的心理。

三、我们不能过于注重综合性学习的途径和手段,而忽略了学习的过程

1.唯课本主义

没有充分认识到教材中综合性学习开放性的特点;没有认识到它是面向生活、面向实践的引导性、示例性和可选择性;没有认清综合性学习与阅读教学的根本区别。语文综合性学习绝不能蜕变成普通的课堂教学和知识传授,一定要让学生自主地开展实践活动。课本中的综合性学习的设计是为学生提供活动情境、途径和广阔的天地,而绝不可不顾当地的学习资源和学生实际状况,把课本的“语文综合性学习”内容当作“金科玉律”照搬照抄。

2.对综合性学习资源的开发利用不够

生活就是重要的学习资源,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要充分利用学校、家庭等学生熟悉的生活资源,把语文学习和社会生活相融合。例如我们可以抓住本地城镇建设的主题开展系列的综合性学习,再活动中启发学生抓住生活中的一切资源作为他们的开展综合性学习的内容。教师切莫本本主义,画地为牢,越俎代庖。

3.“开放”中,教师依然要做好引导者

生活需要挑战作文范文第4篇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可以直接决定语文教学质量的好坏.而语文新的课程标准在语文教学中的大范围实施,使作文教学的地位得到进一步提升.因为新课标(对《全日制义务教育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简称)明确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然而,新课标对传统的作文教学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人们都不陌生:教师命题──教师指导───学生作文──教师批改──教师评讲.这种以“师道尊严”为前提条件的教学模式,把生气勃勃、充满灵气的学生局限在一个很容易令人厌烦和麻木的条条框框之内,也就自然而然出现了作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少、慢、差、费”的“高耗低效”现象.而新课标倡导的是“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新课标注重的是对学生的人文尊重和教学的民主氛围,要求教学应从学生主体发展的需要出发,强调语文的学习不是外加的灌输,更不是强迫.

    那么摒弃了传统的“师道尊严”的新课标下的作文教学,怎样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其中呢?笔者认为“激趣”是其突破口和着眼点.

    着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作文写作是一项需要持续开动脑筋的“智力方面的工作”,对于好动的当今学生来说,没有兴趣是无法吸引其注意力而让其独立行文的.怎样在作文教学中“激趣”呢?我以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进行.

    一是从动机上激趣. 美国着名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在1943年所着《人的动机理论》中提出了人的需要的层次理论。从人的成长出发,人的需要有认知需要、美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三种。从作文教学来看,教师必须千方百计地使学生感到有自我实现的需要──写作的需要,使学生产生一种不吐不快,非写出来不可的写作动机。在这样的情况下写出来的作文就是一种最佳境界的作文,作文的质量也必然不同平常。教师首先可从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出发,激发学生写好作文的愿望.可以让学生谈谈社会对人的写作能力有哪些需要,很强的写作能力对工作有何帮助等等,从而使学生真正明白写作在现实社会中的广泛用途.还可从个人生活的角度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每学期开始教作文时,就可以对学生说,作文是自己的生活情景、自己的思想轨迹的真实记录,它还可以捕捉住你稍纵即逝的灵感.你如果把自己的习作保存下来,等你长大时,再翻开来看看,过去了的生活情景就会历历在目,过去的种种思想会令你惊奇,那该是一种多么美好的回忆啊!只要学生有了强烈的写作动机,作文教学就有了成功的基础.

生活需要挑战作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小学;作文教学;逆反心理

古希腊神话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宙斯给一个名叫潘多拉的女孩一个盒子,盒子里装着人类的一切不幸罪恶,宙斯给盒子时告诉她绝对不要打开这个盒子,潘多拉同大多数姑娘一样十分好奇,她很想往里面瞅一眼,越是严厉的禁止她越想这样做,欲望越来越强烈,终于有一天她忍不住打开了这个盒子,把一切不幸罪恶放到了人间。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叫逆反心理。不只是在童话里,在生活中大人们如此,我们这些条件优越的孩子们更是如此。在教育教学中,我们所面临的是一群聪明、反应快、好奇心特别强、能言善辩,但又十分霸道、任性的孩子,是十分难于管理和教育的。近年来,我和我的同仁一样,也在致力于新课标新理念的学习与切磋,回顾教改历程,我尝试着去正确把握学生的逆反心理,放眼创新习作教学的新视角,开辟创新习作教学的新途径,效果很好。现简述一二,与同行商榷。

一、针对源于好胜的逆反心理,设立富有挑战性的“分层习作教学目标”

现在的小学生,往往愿意与众不同,对人、对事喜欢挑剔,总爱别出心裁地表现自己的心理状态,因而客观事物对他的刺激,总使他处在一种与之相对立的情绪体验之中。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我正确把握学生源于好胜的逆反心理,设立富有挑战性的“分层习作教学目标”,对写作水平较低的学生,要传承传统作文教学之精华;对写作水平较高的学生,要张扬创新作文教学之个性。在制订学习目标时对学困生保“底”(文章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对尖子生不封“顶”(充分张扬个性,释放灵性),如,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作文《暑假趣事》时,先指导学生审题,然后提出基本目标――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中等目标――把事情经过写清楚,并反映出事情的有趣,较高目标――选材新颖,构思巧妙等。这样分定目标之后,我让学生向我的各级目标挑战,并在作文提纲中注明挑战等级,凡达到学生自己预定的等级目标,教师均定为A级。我发现,这样富有挑战性的作文教学目标,能使中差生乐意完成,也使优等生更加有劲,起到相互促进、全面提高的作用。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对作文便会产生兴趣,从而逐渐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二、针对源于好奇的逆反心理,创建开放式作文教学过程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一出生就有探究反射,即探索未知事物奥妙的本能欲望,他对越是神秘的事物、境地,就越是心驰神往。正如一位诗人这样写道:“有毒草而严禁接触,有识者将趋之若鹜,因为他怀疑那是被扼杀了的鲜花。”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源于好奇的逆反心理,我尽量做到教学手段新颖,教学形式奇特,教学设计有趣。

平时为鼓励学生多动笔又要让学生不反感,我在教室的墙上开辟了习作园地,上面是一座座漂亮的城堡,呈金字塔式的排列,每座城堡上是一面小红旗,旁边写着夺取每面小红旗明确的要求,而且每夺取一面小红旗就会得到老师一个神秘的小礼物,每次布置课外习作我就会说:“如果你觉得对本次习作完成有困难或真不愿意写的可以选择放弃。”但学生不愿服输,又十分好胜,对老师的神秘小礼物十分好奇,所以他们会积极地参与老师布置的每一次习作训练。

三、针对源于自尊的逆反心理,构建“分层作文评价”体系

人都有受到尊重的需要,心理学研究认为:每个人都觉得自己很重要,有价值,都渴望被人器重、尊敬、钦佩,自尊心是小学生心灵中最敏感的一个角落,如果教师不了解他们的生理、心理特点,忽略他们的心理需要,就会妨碍他们的个性发展或伤害他们的自尊心,以致逆反心理越来越严重。

针对小学生心理,一般别人的缺点容易发现,为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鉴赏能力,我让学生互改,最后老师写评语。我发现,孩子们往往会为找出同伴一个错别字而“自信”,为给同伴加一个适当的句子而“自豪”。为了让孩子们在家庭作业中也能认真写作,我都会在第二天找几篇写得较好的朗读或由他自己读,并上传到学校的校园网上与人共享,不仅是好的文章,只要进步大的也行,我发现孩子们渐渐不再那么害怕作文了。在对学生的评价中,我特别注重对好、中、差三类作文分层写评语,对于局部问题,采用旁批,对于尾批,我更注重客观真诚,要有启发性,既肯定优点,又指出不足及努力方向,带有一定的鼓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