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税法小知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小水电站 水土流失 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 X22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3973 (2010) 04-121-02
据调查我国的小水电资源的可开发量为160GW,5万千瓦以下的小水电资源量可开发量达到1.28亿千瓦。由于小水电站投资小、风险低、效益稳、运营成本比较低,在国家各种优惠政策的鼓励下,全国掀起了一股投资建设小水电站的热潮。然而,伴随着小水电的开发,水土流失现象也越来越严重,国家环保总局近日的《2005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我国水土流失面积35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37.1%,全国因水土流失每年流失土壤50亿吨。我国水土流失主要分布在山区、丘陵区和风沙区,特别是大江大河中上游地区。其中由于水电开发引起的水土流失约占30%,水电开发过程中的水土保持问题就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1 我国小水电站的现状及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大力开发小水电资源可以有效的解决我国电力供给矛盾的现状,同时开发小水电还将提高我国广大的偏远地区人口的生活水平,增加当地村民的收入,但是我国已开发的小水电站中也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给当地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严重的影响,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小水电资源开发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目前我国小水电站在开发、运营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小水电站地处偏远山区,生态环境薄弱。我国的小水电站大多处于偏远的山区,地质条件差,同时由于这些偏远山区生态环境脆弱,在修建水电站过程中对人为作用对周围的环境影响大,环境破坏后就很难恢复,所以土流失问题十分严重。
(2)小水电站投入资金有限,水土治理资金严重缺乏。由于我国小水电建设资金以地方自筹为主,国家给予必要的扶持的政策,偏远地区政府资金有限,在开发小水电站时融资困难,所以小水电站在建设的过程中对于生态环境保护 投入不足,开发过程中破坏的植被由于资金匮乏而难以得到恢复。
(3)小水电站管理人员不足,管理水平低下。我国小水电站水土监控设备老化,管理人员素质偏低,环境保护意识差,在工作的过程中破坏周围环境的现象十分严重,同时由于管理人员素质低,对破坏水电站周围生态环境的行为无法及时有效制止导致小水电站水土流失的现象十分严重,严重影响了我国小水电站的使用寿命。
2 水电站开发、运营过程中引起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
水土保持的内涵,简而言之主要是指防止水土流失,保护并合理利用水土资源,提高水土的利用率,保持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小水电开发的过程中,小水电站项目造成的水土流失,是人们在开发小水电活动过程中由于扰动地表和地下土层、随意堆放弃土、开挖人工边坡以及排放生产生活废水而导致的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力的损失和破坏,是一种典型的人为加速水土流失过程,小水电开发过程中引起水土流失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工程施工造成的水土流失。在开发小水电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修建水电站和大坝,而在修建大坝的过程中,就会涉及到土方的开挖,将会对原地形地貌和土地植被造成了一定的破坏,将会改变该地区原有的自然排水系统,在雨水的渗透和冲刷作用下,将会使土体局部失稳破坏,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现象,尤其是许多小水电站地处山区,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边坡在雨水作用下容易造成滑坡,在我国每年由于边坡试问造成的损失是十分严重的。
(2)工程运行后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小水电站工程建设完工以后可能引起水土流失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小水电相关配套设施建设过程中造成的水土流失。为保障小水电站的正常运营,必须修建相应的配套设施,这些配套设施在修建的过程中将会对周围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引起水土流失。
2)由于小水电站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弃土和垃圾没有及时回填处理,导致大量弃土在雨水冲刷作用下流失现象十分严重,极大破坏了流域的生态环境。
3)小水电站在日常管理过程中造成的水土流失。在小水电日常管理的过程中,由于人为因素导致的对周围环境的破坏时不可避免的,这些破坏将会破坏周围的植被,引起水土流失。
3 由小水电站开发、运营过程中引起水土流失的特点
小水电工程建设产生的水土流失主要发生在施工建设过程中,而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水土流失量相对比较少。小水电建设过程中开挖作业面多并且分散,弃渣量大,造成的水土流失严重,我国小水电在开发的过程中引起水土流失的主要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生态环境薄弱,破坏后恢复难度大。我国的小水电站大多处于偏远地区和中西部地区,这些地区生态环境恶劣,水土保持植被脆弱,破坏后难以恢复。同时由于偏远地区地质构造复杂,地质条件差,小水电开发建设施工过程中对土体的扰动破坏容易产生水土流失现象。
(2)建设周期长,建设过程中容易发生水土流失。由于水电站施工复杂,施工周期长,再加上小水电站地处偏远地区,交通不便,施工物资无法方便运输到施工现场,在施工开始以前需要修筑进入现场的道路和施工场地,整理平整施工现场,对当地植被破坏严重,扰动和破坏地表层和岩体土层,在建设期间,由于防护措施不足而遭雨水冲刷流失的现象十分普遍。
(3)小水电建设资金有限,水土保持资金投入不足。目前我国小水电建设资金主要来自地方政府自筹资金,但是这些小水电主要建在偏远、贫困地区,当地政府财力有限,无法投入充足的自己,而政府融资也很困难,所以在开发过程中无法保障投入充足的资金来恢复生态环境,在小水电开发过程中遭到破坏的植被无法及时恢复,造成水土流失严重。
(4)工程影响涉及范围大,造成破坏也影响严重。小水电开发建设不仅包括水电站、大坝,还包括水电站淹没区、移民安置区及其配套设施建设。这些相关的工程建设都会对周围的生态环境、地表土和岩体土层造成破坏,引起地表水土流失。
(5)小水电管理落后,运营过程中的水土流失严重。我国目前已建的小水电站项目大都由于建设资金缺乏导致水电站设备陈旧,监控设备匮乏,无法有效监测小水电站对周围的环境影响状况,同时小水电站管理人员素质不高,缺乏环境保护意识,在小水电站运营过程中造成的水土流失现象无法及时发现和维护,水土流失现象严重。
4 减少水电站开发、运营过程中水土流失的措施
结合我国小水电开发的特点及其存在的问题,我国小水电站建设过程中应采取相对应的措施来减少水电站开发、运营过程中水土流失,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采取措施预防和治理水土流失问题。
(1)采取工程技术措施与植被恢复措施。小水电站建设中的水土流失防治应采取工程措施与植被恢复措施相结合, 坚持预防、治理和维护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方法。
1)取土场地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小水电站建设过程中,为了节约成本,减少投入,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就地材料,从而节约投资。如果只考虑施工便利和节约成本,取土应该沿着施工场地,但是该方法对项目区生态环境破坏严重。所以应该集中取土,减量减少对周围环境的破坏,及时采取措施保护坡壁,搞好排水措施并恢复生态植被。
2)弃土场地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峡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产生的弃土,在自然状态下堆积结构松散,在雨水的泡浸和冲刷下,容易流失造成滑坡失稳的现象,是水土流失防治的重点。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要及时整平、压实弃土堆,做好排水措施,并及时恢复植被,防治水土的流失。
3)恢复植被,种植防护林带。由于小水电站建造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对周围的植被造成破坏,所以应该及时恢复破坏的植被,在工程影响范围地区、容易形成水土流失地区增加树木数量,重点进行坝前防浪林带和坝后防护林带的建设。
(2)采取保障建设资金措施。保障资金充足时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得以最终实现的根本保证,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小水电站建设资金不足,导致对水土流失治理不够重视,由于我国小水电建设资金以地方自筹为主,国家给予必要的扶持的政策,所以地方政府要积极筹集建设资金,可以采取鼓励和引导民营资本积极参与小水电的开发建设,争取银行贷款和国家相关扶持资金来开发小水电,从而保障资金充裕,从而保证水土治理措施的落实。
(3)将强行政管理和小水电日常管理措施。作为水土管理、水电站建设管理的各级主管部门,应该严格执行我国相关水土保持的法律法规,依法监督小水电开发、建设和运营,严格落实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小水电站日常管理人员要积极落实各项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保障小水电的正常运转。
5 结论
随着我国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加和不可再生能源的逐渐减少,我国的小水电资源的开发将会迎来一个新的开发,小水电在建设过程中对地面扰动和破坏,造成新的水土流失在所难免。防治水土流失将会成为未来制约我国小水电可持续发展的重点和难题。文章结合我国小水电开发建设的特点及其存在的问题,指出了防治小水电开发过程中水土流失的必要性及其采取的措施,将会为我国小水电开发建设过程中防治水土流失提供指导意见,为我国小水电资源可持续开发建设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邓华略.水利工程建设中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探讨[J]. 人江,2001,04:27~28.
[2] 余志琴.水利工程建设中的水土流失及其防治措施[J].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8,6(增刊):97~98.
[3]康代林.浅谈水土保持在水利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01:42.
[4] 曾啸.刍议水利水电工程土石料场水土流失的防治方法[J]. 水利水电建设,2009,223:171~172.
[5] 孙建轩,张明. 对当前水土保持工作中几个问题的探讨[J]. 中国水土保持SWCC,2000,03:13~15.
进一步完善水产许可证制度与相关的渔业养殖法律法规体系,在实地调查当地养殖区域的养殖负荷量与环境负载量的基础上,进行全面的环境评估与养殖量评估,避免盲目扩大养殖规模而导致环境超载负荷,从而对水域的生态平衡产生影响。进一步明确科学的养殖排水标准,通过上述分析可知,严格控制养殖场的废水排放可以有效控制污染,但我国现行的渔业法对排放标准的规定还相对比较模糊,因此迫切需要设计一套严格、标准的排施规范。设立健全的水产养殖业管理系统与模式,我国的水产养殖业属于农业部门与水产系统,而鲜有环境部门参与其中,国内可以借鉴国外一些先进的水产业综合治理模式,把环境问题纳入水产养殖业的管理要素中。全面培养养殖业人员的环保意识,提高养殖业整体的环保水平,现阶段我国很多养殖从业人员技术水准相对较低,多数学历水平、知识水平不高,且环保意识也相对薄弱,因此在养殖业中不仅养殖技术落后,而且对环境问题也不够重视;相关部门要针对现状采取相应的改善策略,定期组织养殖户进行专业培训,开设各类知识讲座与竞赛活动,提高养殖人员的技术水平;通过各种宣传手段宣传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树立养殖户的环保意识与使命感、责任感。
在养殖过程中,只要解决养殖用水的处理问题,提高其循环利用率,即可实现环境污染的有效控制。要提高养殖用水的循环使用率,要将水中的残饵、生物代谢物等悬浮物质、溶解性营养盐类等净化干净。现在水产上常用的水体净化方法有两类,即物理化学处理与生物处理,其中物理化学处理可以将水中的悬浮物质、无机物等去除,而生物处理则可以有效除去水中的有机物、氨氮、亚硝酸盐氮等物质,其工作原理利用的是微生物的代谢反应。不同的处理方法有各自不同的优势与不足,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养殖户要根据养殖用水的水质情况、经济条件来选择适用的处理技术。物理处理法物理处理法属于一种初级处理方法,其根据水体及相关污染物的理化性质,通过机械的方法对水体进行净化,该方法的普及度相对较高。常用的物理处理法包括沉淀法、过滤法、泡沫分离法、逆渗透法、吸附法、曝气法以及磁分离法等,其中针对水中悬浮颗粒物较多的水质,可以采用沉淀法、过滤法、泡沫分离法等进行处理;水中如果存在诸如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有毒物质,可以采用吸附法,利用多孔性的固相物质将有毒物质吸附清除,常用的多孔性固相物质包括活性炭、硅胶、沸石、浮石粉等;水中如果存在有害气体,比如氨气或者氯气等,可以采用换水、曝气等方法向水体增氧,清除有害气体;磁分离法主要是利用电磁分离原理清除水体中的重金属离子污染物,不过该方法的成本投入大,而且技术含量高,所以目前不具推广性。化学处理法化学处理法可以有效除去水体中的有害离子,常用的方法有凝聚法、氧化处理法、离子交换法、络和法以及中和法、消毒杀菌剂法等等,其中又以氧化处理法的应用最为普遍,该方法是利用各种氧化剂氧化水体中的化学物质,氧化剂有臭氧、漂白粉、高锰酸钾等,其中臭氧的应用范围最广、处理效果最好。氧化处理过程中所采用的氧化剂不仅可以消毒、杀菌,而且其本身所具备的氧化性还可以与有机物、具有还原性的物质发生反应,去除有害离子。不过对于化学处理法而言,由于化学试剂本身存在一定的污染性,因此要限制其应用范围。
生物处理法在各种水净化处理方法中,生物处理法安全性高,且效果好,因此正逐渐成为水体净化处理方法中的主流发展趋势。生物处理法的原理如下:微生物与自养植物在其生命活动过程中,会对有机物产生相应的生理需求,因此可以在水体中人为培育有益生物达到净化水体的目的。例如水中未被进食的残饵、养殖对象的代谢产物等可以作为一些藻类、高等水生植物等微生物和自养植物的营养来源,从而防止残饵、代谢物累积,对水质产生破坏。不过通常不会单纯地采用生物处理方法进行水体净化处理,而是要根据水质的实际情况与其他方法结合使用,才能达到最佳效果。生物处理法包括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稳定塘法等多种形式。比如可以制作生物滤器,将净化生物利用生物膜使其附着在固体表面,比如鱼网、贝壳等,可以有效除去悬浮物、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常用的生物滤器包括滴滤池、浸没式固定床生物滤器、流化床生物滤器、生物转盘以及生物转筒等多种,其制作简单、操作方便,且处理效果好,因此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非常广泛。还可以通过在水体中投入有益生物的方法来净化水质,比如光合细菌、绿藻、水生植物、酵母等,其中绿藻可以摄取二氧化碳以外的低分子有机物质,比如醋酸、葡萄糖类等,不仅可以实现自身的增殖,而且可以去除水体中的营养盐类与生物耗氧源;而在水体中投入光合细菌,大量繁殖有益菌形成优势种群,也可以对病原的繁殖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净化池中适宜生长的生物如下:龙须菜、西施舌、贻贝等适用于卤水种类;而水耕蔬菜、浮萍、布袋莲、蚬等适用于淡水种类。
总之,水产养殖对水域环境的影响巨大,水体污染是一个比较严肃的话题,特别是食物污染严重的今天,更应当注意对于养殖业水体的保护,特别是缓流和静水体。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防治,从制度面与技术面着手,在最短时间内解决环境问题,在保证生态环境的正常稳定和可持续性发展的情况下,促进我国水产养殖业的稳定繁荣发展。
本文作者:杨明伟工作单位:广西水产畜牧学校
论文关键词:高职院校;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建设;教学方法改革
《水文地质学基础》是高职院校金属矿产地质与勘查技术专业、水文地质与勘查技术专业,金属矿开采技术专业、矿山地质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水文地质学是研究地下水的科学,主要研究在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以及人类活动相互作用下地下水水量和水质的时空变化规律,并研究如何运用这些规律兴利除害,为人类服务。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可以掌握水文地质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为以上4个专业的专业课程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为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参与地下水的观测、进行地下涌水的处理等提供理论依据,因此,搞好这门课的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据统计,云南省有5所高职院校开设了资源开发与测绘大类专业。笔者所在的学校自2005级开始在金属矿产地质与勘查技术专业、金属矿开采技术专业、矿山地质专业中招收高职全日制脱产和函授大专学生,到2010年已有三届毕业生、三届在校生。先后有10个教学班开设了《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笔者一直承担该课程的教学工作。结合教学实际,笔者认为,在高职院校《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的教学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对《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的性质和地位认识不足在高职教育中,资源与测绘大类的专业少,开设《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的专业更少,学习本门课程的人数少,课程在专业以外的认知度低。在笔者所在的学校,制定高职人才培养方案时,《水文地质学基础》应作为金属矿产地质与勘查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还是专业主干课,曾在相关教师中发生了激烈的争论,最终根据教育部教育司2005年版的《高职高专专业概览》才尘埃落定。
使用的教材多为高等学校教材,与高职教育的要求不相匹配高职教育主要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要求学生具有够用的理论知识,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工作适应性,强调学生在实际工作中要“素质高,上手快,技能强”。高职教育与高等教育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目标是不同的。培养目标的不同决定了教学内容的不同,但是,在高职实际教学中,《水文地质学基础》主要选用的大多是高等院校的教材,学科理论介绍多,实际应用介绍少。
适合课堂教学的电子课件少,教师多沿用传统教学模式,教学方式单一《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专业性强,尽管近年来多媒体电子课件在网络上随处可见,但关于《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的课件少之又少。要做好一件成熟的实用的电子课件,需要大量的资料和图片,但由于专业性较强,这方面的资料往往有一定的保密要求,一般人很难找到相关资料,再加上水文地质工作目前主要是相关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在实施,高职教师参与很少,导致现在的课件以罗列教材中的内容为主,质量不高,适用性和吸引力不强。
教师大多沿用传统教学模式,教学方式单一在实际教学中,《水文地质学基础》的任课教师大多采取单一的讲授形式,教学仍然是以课堂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整个教学过程都在教室里完成。学生没有机会到实地考察,将理论与生产实际对应,因此,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较差。学生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接受教师传授的现成知识上,学习围绕课本和考试,沿袭着“上课记笔记、下课抄笔记、考试背笔记”的传统学习方式。讲授方式单一,课程缺少吸引力,导致本门课程枯燥无味;学习方式单一,学得快,忘得快,导致课程学与不学一个样;再加上有些学生本身对所学专业认识不清,更是降低了课程学习的积极性。
《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的教学体会
笔者从2006年开始讲授《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到2010年,已经完成了10个教学班的教学工作。经过在教学中不断总结和完善教学方法,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点体会。
根据专业特点,确定教学目标高职院校金属矿产地质与勘查技术专业、水文地质与勘查技术专业、金属矿开采技术专业、矿山地质专业的学生学习《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的目的,并不是要把他们培养成为水文地质专家或专门从事水文地质科学研究的专业人员,而是让他们掌握水文地质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能够将水文地质理论和技术应用于其今后的工作领域,成为既熟悉本专业业务,又掌握水文地质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技能型人才。对这些专业的学生进行水文地质教育,应该面向金属矿产地质与勘查、水文地质与勘查、金属矿开采、矿山地质等工程领域的应用,以掌握基本理论、突出实践应用为目的。因此,本门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讲清《水文地质学基础》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重点抓好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实践性和实用性教学。
根据教学目标,增加课程的实践性和实用性教学笔者所在学校属于企业办学,隶属国有大型企业集团,在学生实习实训和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到学院兼职讲课等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条件。结合集团与学校的实际情况,笔者重新编写了高职《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的教学大纲,突出了课程的实践性和实用性。在实际教学中逐步尝试进行课程改革。首先是改变单一的教学方式。在2006、2007级金属矿产地质与勘查技术专业的《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讲授中,尝试性地引入讨论式教学和现场教学。在讲授“岩石中孔隙”时,先讲清基本理论,然后通过布置课外作业的方式,让学生通过互联网或相关书籍查阅砂岩、泥岩、泥质灰岩中孔隙的异同,最后让学生结合《普通地质学》、《岩石学》等课程展开讨论,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在对2007级金属矿产地质与勘查技术专业的学生进行生产实习动员时,笔者结合实训基地的情况,向学生介绍了即将实习的工作区的水文地质情况,并要求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收集实习矿区的水文地质资料。这一尝试在学生一年后的毕业论文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笔者参与评阅的12份毕业论文中,有多达11份介绍了实习矿区的水文地质情况,有的还提出了矿山巷道涌水的处理方案。在给2008级金属矿产地质与勘查技术专业的学生讲授“大气降水入渗机制”时,恰逢降雨,笔者便直接将学生带到一个建筑施工工地,通过地表的一个新鲜垂直剖面给学生介绍此部分内容,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的热情。其次是积极与实训基地的工程技术人员沟通,建议实训基地的工程技术人员在学生进行认识实习、课程实习、生产实习及毕业实习的过程中注意介绍水文地质的内容,包括地下水量的计算、地下涌水的处理、矿山巷道水的处理等,增加课程对实际工作的参与性,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学方式的改变和调整,大大增强了课程的吸引力,得到了学生的一致好评。
制作PPT演示文稿,增加课程讲授的直观性和吸引力从2008年开始,笔者将教学讲义的部分章节做成PPT演示文稿,利用多媒体将枯燥的教学内容通过图片和动画展示出来,大大提高了课程讲授的直观性和吸引力。
《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思路
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创新型国家对高技能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高职教育必须向培养大量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转变和发展。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强调实用性和技能性,这就要求在高职课程建设中充分考虑课程的实践性环节。
应进一步明确高职院校《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的实践性教学目标高职院校开设《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的目的是学习水文地质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及其应用。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高职院校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要根据现在和将来的实际应用及需要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近年来,各种地质灾害频发,不断地提醒人们必须加强对自然科学知识的学习和应用,才能增强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水文地质学基础》作为一门自然科学类课程,有责任在人类改造自然的进程中对其研究领域的知识进行普及和介绍,让更多的人了解其学科性质和内容,因此,在教学目标中突出实践性和实用性至关重要。
应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增加课程的直观性和吸引力《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的应用性和实践性较强,如果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与学生学习的心理相违背,教学效果肯定不理想。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为教学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在《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的教学中必须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将枯燥的理论形象地展示出来,增加课程的直观性和吸引力,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在教学过程中,针对水文地质的具体教学内容、(地球上的水及其循环、岩石中的孔隙与水分、地下水的赋存、地下水运动的基本规律、毛细现象与包气带水的运动、地下水的化学成分及其形成作用、地下水的补给与排泄、地下水系统、地下水的动态与均衡、孔隙水、裂隙水、岩溶水、地下水资源、地下水与环境)学习目标及学生特点等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多媒体形式进行教学。例如,在讲流网时,可引入如何判断矿区的潜水含水层和地表水的补给关系的内容,利用动画模拟地下水的流动方向,从而判断它们之间的补给关系。这些直观的演示可以加深学生对流网的认识,并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器官的功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用有限的时间获得更多的信息和知识。若能结合专业特点以及课程内容设计一些课件,会使教学活动更加丰富多彩。
应增加《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的实践性、开放性教学针对《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应用性、实践性较强的特点,增加实践性、开放性教学环节是该课程改革的重点。要实现这一目标,仅靠高职院校自身力量是不够的,高职院校要紧密联系行业企业,实施校企合作,与企业实现资源共享,聘请行业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将工程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多年在生产一线积累的水文地质理论和经验带进课堂,将水文地质学基础理论和方法应用于实际工作的事例带进课堂,增加教学的针对性和实践性。若能在学生实习实训时,请带实习实训的工程技术人员针对具体工作面对水文地质学基本理论和方法进行讲解,整个课程的教学就会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制度效率 行政效率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差距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优惠政策的倾斜,东南沿海地区集聚了大部分优质生产要素,珠三角、长三角以及环渤海区域一跃成为无可非议的“增加极”。但是,随着优惠政策的逐渐取消以及向欠发达地区的转移,我国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态势并没有得到缓解。近几年,虽然很多欠发达省份的人均经济总量增长速度较快,但是就绝对数量来说仍然与发达省份存在巨大落差,各种优质生产要素仍然趋向或活跃在经济发达区域。很明显,目前吸引要素集中的因子已经从优惠政策等外生变量转化为制度效率等内生变量。这种制度效率因子在发达区域三十几年的发展过程中已经内化为一种全社会的行为“习惯”,它能够有效减少各种行为之间的摩擦和内耗,成为吸引优质要素和决定经济发展态势的关键。
本文将利用2011年我国31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来比较各地区在制度效率方面的差异,并据此与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作多元回归分析,探讨制度效率各因子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影响方向和相关系数,总结分析欠发达地区制度效率低下的表现和根源,并提出相应的结论和政策建议。
文献综述
(一)制度与制度效率
Williamson(1975)等人提出了新制度经济学,该理论的核心是探讨“为什么正交易费用的存在使得在构建经济模型时必须将制度视为内生变量”。继科斯提出“交易成本”理论之后,诺思提出制度安排并不仅仅是为了降低交易费用,而且还有助于降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转型费用(North and Wallis,1994)。至于制度经济学如何应用于中国实践,从上世纪90年代初,我国很多学者就给予了极大关注。如探讨我国改革开放制度变迁的方式和弊端以及向市场化过渡的三个阶段(杨瑞龙,1993);制度变迁与中国经济改革的关系(杨友才,2010)等。
关于制度效率的分析,诺思最早建立了实证模型,依据交易成本不同来判断制度效率高低。并且,他认为,交易成本是不断增加的,但是交易费用和制度效率并不一定就存在着非常严格的负相关关系,在某些情况下存在特殊性。其后,韦森(2001)把制度看作是“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的结合,并据此将制度效率定义为“制度安排本身产生的激励所引致的经济增长”。
国内一些学者往往借用经济学中常见的成本——收益分析法,将制度的运作看作是一种产品,通过衡量其成本和收益的高低来判断制度效率。如林毅夫(1994)认为,在交易成本相同的情况下,能提供较多服务的制度更有效率。袁庆明(2002)也提到,制度成本包括制度变革过程中的界定、设计、组织等成本和制度运行过程中的组织、维持、实施等费用;制度收益则指制度降低交易成本、减少外部性和不确定性的程度。
(二)制度效率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
目前,随着我国经济一体化程度持续加深、交通成本急速下降、要素流动性不断加大、技术低成本快速扩散、政策普惠化明显、政治经济体制改革日益深化,区域之间经济发展差异的根源已经从资源禀赋、区位要素、优惠政策、技术差异等外生变量中陆续抽离并趋于收敛,而应归结于某种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渐凝结于内部化的因子,其核心就是制度效率的高低。完善的、低运行成本的制度可以提高整个社会运行效率,降低交易成本,增加绩效。如果制度缺失、不完善或者自身运行效率太低,会导致社会成员之间的互动过于繁琐,货币成本和时间成本太高,人们为了自身利益最大化而陷入无休止的争斗之中,整个区域陷入低效率运行状态,势必会阻碍经济发展。
笔者认为,区域制度效率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政府的行政效率、政府提供制度的效率。首先,政府的行政效率。规范的、有效率的政府是推动社会降低运行成本,进入良性循环的必要条件。对于这一点,新加坡等国的政府调控模式和管理方式已经给出了很好的示范和验证。其次,政府所供给的制度效率。如果政府所制定的规则能够有效降低交易成本,减少不确定性和风险,为人们之间的合作提供保障,有效保护产权,为经济主体提供激励与约束机制,促进经济发展以及社会进步,那么制度就是有效率的。两者的关系在于,只要前者是有效率的,并且有着不断改善的内在驱动力,那么就会通过政府不断地试错、纠错,以及积极调整,最终会保证供给制度的高效性。如果前者就是低效的,那么也意味着自身并不具备改善供给效率的能力。同时政府所供给的制度效率反过来会影响到其行政效率。
欠发达区域低制度效率的表现
制度效率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和未来发展潜力的决定性因素。制度的低效率导致对生产要素使用的低效率,使得优质要素流出,区域竞争力降低。制度效率作用于区域经济发展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发展成本低,社会风险低。很多欠发达区域的经济发展从一开始就面临多种约束,如知识存量约束、技术约束、意识形态约束、权利约束等,这些约束共同影响了其制度竞争力和制度效率的提高。在现有的制度框架下,社会运行模式会保持一定的延续性,低效率的制度会得到保留而有效率的制度得不到实施,即传统的社会制度运行模式还存在着较大惯性,政府和市场之间的界限模糊甚至错位,既得利益群体所主导的格局导致制度运行的路径依赖严重,具体表现为:
(一)政府对企业的直接干预及暗箱操作
目前仍然存在众多的政府主管部门通过项目审批、能源、运输和重要物资的分配与人事任命对企业进行直接或间接干预。这些都会造成企业过多的寻租活动,带来社会资源的严重浪费和企业运行效率的低下。除此之外,暗箱操作现象大量存在,各种行为不能公开透明,绩效无法量化。无论是在微观的企事业单位内部还是在宏观的城市管理层面,各项事务都较难规范化、制度化、量化处理,信息闭塞,缺乏民主和监督,不能对经济行为形成良好的激励。
(二)各部门行政效率极低
和珠江三角洲等发达区域相比,欠发达省份非常明显的差别在于行政办事效率极其低下。国际上将政府从业人员人数占地区总人数的比重在1%~3%作为判断政府机构是否精干和高效的重要标准。但是这一指标在我国很多地区达到5%,甚至10%。很多落后地区多次表面上试图努力,但始终摆脱不了政府机构“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怪圈。除此之外,行政管理费用占财政支出的比例过高,大量的财政收入用于公车、接待、考察等个人消费,以及向下的设租和向上的寻租上。同时,行政手续复杂、程序繁琐也严重影响到企业和个人的经济效率和日常生活。
(三)民众的改革意识缺乏
很多欠发达地区的民众长期陷于这种低效制度,并已经习以为常、思维僵化,甚至没意识到自身的某些行为会继续助长这种情况恶化。比如说,大部分东北地区的民众一旦涉及到办理与政府公共服务相关的业务时,第一个想法就是寻求相关政府部门熟人的帮助,这种“人情思维”在欠发达地区普遍存在。在这种氛围下,社会各部门各行业的工作人员都严重缺乏服务意识和市场化意识,普遍的人为设置关卡和障碍,造成全社会成员彼此成本和精力的内耗。
假说和验证
制度效率体现在制度安排对于区域人均财富的影响上,本文仅试图以几个简单的指标对该问题进行验证。
本文假设:第一,各省区的制度效率与各省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第二,政府消费水平与制度效率水平正相关。因为政府消费指政府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支出和政府免费或以较低价格向居民提供的消费货物和服务所承担的净支出。第三,政府工作人员占职工人数的比例与制度效率负相关。第四,地方财政支出和地方财政收入之比与制度效率负相关。第五,行政管理费用占地方财政支出的比例与制度效率负相关。
本文以全国31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为基础,其数据全部来自于《中国统计年鉴2012》。其次,以各省份的人均GDP(RG)表示该地区现阶段经济发展水平高低。其次,从数据的可考核性、可操作性、易得性角度出发,本文选用了四个指标表示该地区制度效率的高低,分别是:各省政府消费支出占最终消费支出的比例(ZX)、政府行政人员占职工人数的比例(ZR)、地方财政支出和地方财政收入的比例(ZC)、行政管理费用占地方财政支出的比例(ZG)。
由于以上五个指标测度单位不同,根据需要,对原始值采用阀值法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公式如下:
Ii=(Xi-Xmin)/(Xmax-Xmin)
其中,Ii 为每列第i个指标无量纲化处理后的值,Xi为每列指标的原始值,Xmax、Xmin分别为参加比较的同列指标中的最大原始值和最小原始值。处理后得到的数据见表1。
根据已经选定的指标体系,利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线性回归分析,以RG为因变量,ZG、ZX、 ZC、ZR为自变量,根据系数表中的回归系数,可以得到如下回归方程:
RG=0.797+0.602ZX-0.365ZR
-0.717ZC-0.540ZG
首先,ZX的系数为正,说明ZX和RG正相关;ZR、ZC、ZG的符号为负,这说明这三者和RG负相关。其次,回归方程检验:F=39.432,在F值分布表中,F0.05(4,26)=2.74,小于F值39.432,这说明了a=0.05的水平下,回归方程是有显著意义的。复相关系数R=0.932,表明方程的总体相关性很高。根据F=t2计算出的各指标的F值见表2。
F0.05(1,26)=4.22,上表中只有ZR的F值小于4.22,说明变量ZR对RG没有显著影响,其他变量都有显著影响。
该总体方程以及ZX、ZC、ZG等变量都可以通过检验,说明ZX、ZC、ZG都对RG存在显著影响。ZX的系数为正,说明ZX和RG正相关,且影响系数为0.602,即ZX增加1%,RG会相应增加0.602%;ZC的系数为负,说明ZC和RG负相关,且影响系数为0.717,即ZC下降1%,RG会相应增加0.717%;ZG的系数为负, ZG和RG负相关,且影响系数为0.540,ZG下降1%,RG会相应增加0.540%。
结论及其政策含义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各省政府消费支出占最终消费支出的比例、政府行政人员占职工人数的比例、地方财政支出和地方财政收入的比例、行政管理费用占地方财政支出的比例都是决定制度效率的因子,进而都会影响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低。其中,除了政府行政人员占总职工人数的比例之外,各指标与制度效率都有严格的正或负相关关系,政府行政人员占总职工人数的比例与制度效率并不是严格的负相关关系。因为政府行政人员的比例并不是越低越好,因为比例过低即人员严重缺乏的话反而不能为民众提供更全面更便捷的公共服务,应该维持在一个合理的比例范围。
高效率的制度是有效减少发展中的不确定性以及降低社会运行成本,实现区域经济增长的关键。但是,在区域发展过程中,低效率的制度并不必然被高效率的制度所取代。欠发达地区的低效率运行仍然顽固根植于其体制内部,说明对低效率制度的改革异常艰难。提高制度效率的途径主要有:
(一)地方政府权力限定
政府的根本职能是为企业的生产经营与市场的有序运行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实现政府宏观发展目标与企业微观决策行为的有机藕合。政府行为的选择应谨慎,明确权力界限,权力过大或过小都不能确保社会经济的正常运转。首先,必须对地方政府的权力予以适当约束,树立正确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才能保证制度安排不偏离效率的轨道。其次,妥善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逐渐清晰两者的边界,同时也要适当为民间的制度创新提供空间。政府应通过各种制度改革致力于提高民众的利益,而不是利用权力在现有的资源分配内与民争利,从而导致出现制度悖论。
(二)克服制度惯性和路径依赖
制度改革具有明显的路径依赖特性,一种制度是否高效都会长期存在并影响其后的制度安排。发达地区往往是沿着良性循环的轨道,资本流动性增强,交易成本降低,社会风险分散,制度效率较高。而欠发达区域则往往沿着效率低下的路径下滑,甚至被锁定在某种状态下难以自拔。当落后区域固执于一个制度框架时,则无法摆脱其所限定的政府职能、意识形态、市场化程度、产权结构等制度因子的影响,改革与创新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和范式下进行。只有打破这种制度惯性,勇于承担转变所需要的成本和阵痛,实质性的制度效率提高才有可能。
(三)社会提供可置信的承诺
诺斯(1994)写道:“一个社会可得的技术潜力之所以不能实现,在于其游戏规则所暗含的激励结构未能有效地促进生产性努力”。在所有的制度安排中,最核心的就是界定良好的产权制度、强有力的法治制度、高度的契约精神和诚信意识。这些都能保证社会可以提供可置信的承诺,帮助经济主体建立合理明确的交易预期,减少不确定性和风险,降低交易费用,把阻碍市场各经济主体之间安全交易的摩擦系数降至最低,建立起与高效率制度相适应的社会信用结构和体系。
(四)提高政府行政效率
政府的制度效率改革包括两部分,作为制度的重要供给者所提供的制度产品的效率提高,以及政府自身的行政效率提高。欠发达区域政府行政效率极低是导致较高社会摩擦和内耗的重要原因。首先,应推进行政方式改革,提高政府效能,加强服务意识,全面推行政务公开。二是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减少审批环节和繁琐的行政干预,降低民众的社会活动成本。三是改善行政执法,推进行政执法规范化,减少人为因素的大量干预。最后需要改变对外排斥的区域内部保护方式,加强区域之间的合作与资源共享。
(五)制度系统优化
单独在某一领域或行业内的制度改革并不足以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实质性影响,需要的是各领域范围的制度改革相互协调配套及结构合理,提升制度系统的有序性和整体功能,力争发挥制度的最佳绩效。避免出现彼此之间的“不适应”,甚至是冲突,否则制度系统的改革还会成为阻碍。除此之外,还要注重非正式制度的影响和匹配。非正式制度,如行为习惯、文化信仰、社会结构和组织都影响着价值观念和实施机制的发展,从而压制了制度改革的灵活性。因此,欲破解经济发展的制度效率瓶颈,制度整体领域内的种种完善和合理架构也非常重要。
参考文献:
1.Williamson,Oliver E. The Economics of Organization: The Transaction Cost Approach [J].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Vol.87.NO.3.Nov.1981.
2.埃里克·弗鲁博顿,鲁道夫·芮切特著姜建强,罗长远译.新制度经济学—一个交易费用分析范式[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3.杨瑞龙.论制度供给[J].经济研究,1993(8)
4.杨友才.制度变迁、路径依赖与经济增长:一个数理模型分析[J].制度经济学研究,2010(2)
5.韦森.社会制序的经济分析导论[M].上海三联书店,2001
6.林毅夫.关于制度变迁的经济学理论:诱致性变迁与强制性变迁.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7.袁庆明.论制度的效率及其决定[J].江苏社会科学,2002(4)
作者简介:
【关键词】高职教育;青年教师;四要
经过十年高速发展,我国高职教育已从量的扩张转变到质的提升的新阶段。高职院校必须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进行深度思考与创新,将更准确的教学目的、更新颖的教学内容、更灵活的教学方法、更实用的教学效果贯穿于青年教师教学全过程,使其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充分做到“四要”,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一、要有高度的责任感
作为一名教师,要意识到教学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教师所从事的工作关乎人的精神生命、关乎人的事业生命,必须要有高度的责任心、责任感才能主动投入到创造性的工作中去。
课堂教学是面向学生讲解书本知识和科学问题的过程。讲课就是讲解,是课堂教学的中心。要做到讲解得好,备好课是最关键的一环。唯有备好课,才能讲好课。即使对课程内容十分熟悉,在授课之前,也应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重新编写教案,不断修正和充实讲课内容。尤其是与重点难点内容更要反复斟酌。每一堂课都应有它的体系和要求,要梳理清楚层次架构。同时还要思考如何讲解学生才能更好的理解与接受,考虑如何使前后内容衔接、授课体系更完善。
二、要解决好“教什么,怎么教”
教学本身是学问也是艺术。要想成为一名受欢迎的教师,除了要有责任感以及时间与精力的投入外,还要知道“教什么,怎么教”,要使学生“学到知识”、“会用知识”,从而实现知识到能力的转化。
1.教什么。首先,教师应该对自己所讲授的课程内容从整个课程体系上进行认真分析,讲授的内容不仅要符合课程设置的需要,而且要通过教学过程使之能达到课程设置的目的。其次,在充分熟悉和理解课程内容的基础上,还需对所讲授的内容进行合理安排,确定各块内容的讲解深度和彼此之间的联系,形成自身的授课体系。从课程体系整体框架出发统筹考虑涉及到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章节内容之间的关系,以及课程内容的知识关联等,通过教学过程启发、教会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分析与理解。
2.怎么教。它与“教什么”是相互关联的。首先,要重视课堂教学的条理性。整个课程应有清晰条理,课程中的每一章、每一节,直至每一次课的内容,都应有一个清晰的条理。在讲授每一部分之前,先给出这一部分的纲,每一部分讲解完毕后再进行小结,用一条清晰完整的线把整个内容串联起来。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掌握课程内容,而且有助于提升学生思维的条理性。其次,理论问题的讲解和阐释要有理有据,恰到好处。一方面要尽量讲得具体、切实,另一方面也要使理论落到实处,让它管用,增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最后,要保持教学内容的先进性。教师应努力掌握新知识,了解新动向,要把新理论、新观点、新方法等吸收到教学中来。
三、要选取适当的教学方法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讲授式教学、案例式教学、情景模拟教学、研讨式教学、音像教学、网上教学等方法,但有时学生听后仍感觉印象不深刻。究其原因,根源在于所使用的教学方法没有较好地与教学内容相适应。
教师首先要清楚各种教学方法的优势和不足,通过分析,确认自己所授课程内容的最佳表现形式,选择适合的方法来授课,让学生充分去感知、理解、提升、运用所学知识,提高教学效果。每种教学方法一般都有自己的适用范围,如讲授式教学一般适用于专题理论和专业理论培训及方针政策宣讲,研究式教学主要着眼于提高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式教学主要着眼于强化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教学内容决定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服务教学内容。每门课程教学内容都有其最佳的表现形式,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务必以教学内容的需要为根本出发点,理性对待,不可走追求形式、追求表面文章的极端。
教学方法的选择还要从教师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从教师自身的教学风格出发。如组织能力和课堂驾驭能力不强的教师不宜选择案例教学;年纪比较轻、资格比较浅的教师不宜选择专题教学和案例教学;习惯了板书的教师就不一定非要采用多媒体教学。教师选择教学方法要切合自己实际,要适合自己教学风格的教学方法。否则只会束缚教师自身的手脚,不能发挥自身的教学特色。
四、要正确使用多媒体课件
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课件,的确可以带来许多好处:①使课堂教学变得更加轻松、生动、活泼;②难以用语言表述的内容通过多层面的展现而表达得更加清楚明白;③连贯地展示出一个复杂的过程,将一个完整的内容呈现在学生的眼前;④动静结合,图文并茂地表现出内容和过程的先后顺序,立体展现彼此之间的关系;⑤使前后内容相融通,从不同方面和不同的角度勾勒出内容间的相互关联;⑥方便地补充和更新教学内容,随时可以把科学研究中的新成果和新发现充实到教学中去;⑦省出更多的时间让教师在课堂上着重进行讲解、分析和归纳。
但是,随着多媒体课件的广泛使用,也暴露出一些弊端。如把书本上的内容简单压缩在课件中,内容之间缺乏有机的衔接;教师不亲自制作课件,采取拿来主义,在课堂上照本宣科;课件的内容过分简单,只是一些标题和一些图标,采用报告的方式授课;教师坐而论道,“以片子驱动”,学生不得要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