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世界志愿者日

世界志愿者日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世界志愿者日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世界志愿者日

世界志愿者日范文第1篇

志愿者街头玫瑰换香烟

2011年5月31日,世界无烟日,天津市疾控中心组织30名志愿者在医院、餐厅、公共交通工具三类重点公共场所开展“烟草致命如水火无情,控烟履约可挽救生命”为主题的无烟日宣传活动。

在现场,志愿者们用鲜花与所有经过活动区的吸烟市民交换香烟,公开劝阻吸烟,向市民宣传吸烟危害。很多市民都很乐于进行交换,还有些吸烟者来到义诊区域请教专家戒烟的方法。

锐视:用鲜花换香烟是对生命的敬意。

德国的步行奖章

德国人有一个传统的爱好,就是步行。每个周日午餐过后,就是他们的“步行日”,也是全国人民放假的日子。无论是政府机关工作人员还是公司经理,工人还是学生,都穿着轻便的鞋子,宽松的衣服,毫无等级观念,一同在人行道上,山坡上,或者七万五千里的森林道路上前行。

为了提倡步行,德国还成立了“步行基金会”,凡是在一年内步行100个小时,就可获赠一枚铜制的鞋形奖章;步行200个小时,可获得一枚银制的鞋形奖章;步行满300个小时,可获得最高荣誉:一枚金制的鞋形奖章。

该基金会的创始人是德国籍汽车制造商的孙子乔治•彭欧泊。因为他的祖父使很多人用汽车代替了双脚,影响了人们的身心,所以他发起这个基金会,为大家创造一个积极运动的理由。

素材运用:在用汽车代替了双脚行走,从而影响了人们身心健康的今天,重新“按步当车”让我们的脚勤快起来,是一件利人、利已、利自然的大好事。

作文关键词:环保 汽车工业 步行

邮局尝试

让邮件“搭便车”

为改善服务质量和保护环境,德国邮政部门公布一项计划,让普通民众帮忙送包裹。路透社援引计划内容报道,普通民众可以在网上查到哪些包裹的寄送地址位于他们上班或出行的路上,然后选择希望帮忙递送的包裹。

计划允许“接力”送包裹。邮政部门会向“业余投递员”的手机发送检索码,追踪包裹投递情况。物流公司负责监督投递过程,确保寄件人和收件人的隐私不受侵犯。

德国邮政部门打算在今后一段时间测试这一计划,希望它能减轻城市交通压力、减少投递过程中的二氧化碳排放,帮助邮政部门下属敦豪国际航空快件(DHL)完成在2020年前将碳效率提高30%的目标。

“作为全球最大的物流供应商,我们认识到,我们有义务用我们的核心竞争力使对环境的影响最小化。”德国DHL首席执行官弗兰克•阿佩尔说。

锐视:包裹接力的构想,已然是一创新。为节约、为环保,人们在寻找每一个机会。

中国首个国际慢城:高淳

“慢城”是一种放慢生活节奏的城市形态。人口不超过5万;致力于保护与维持纯净的自然环境、推行健康的饮食与生活方式;保持城镇独一无二的个性、特点与自然状态……

在苏格兰国际慢城会议上,江苏省高淳以桠溪“生态之旅”被世界慢城组织正式授予“国际慢城”称号。高淳,成为我国第一个“国际慢城”。

慢城市的概念来源:源于著名的“慢餐”运动;第一座慢城市的诞生时间:1999年10月;地点:意大利奥尔维耶托市;至今已有60多个欧洲城市加入了“慢城市”运动;全球共有16个国家的111个城市被授予“慢城”称号。

锐视:在目前高速行驶的现代化过程中,慢下来似乎是一种奢望。我们好象陷入一个虚妄的“真理”――现代化就是快。在躁动的社会生活中,找到一片净土,享受一下慢生活或许会给你不一样的人生体验。

羊毛棺材

英国一家有着225年历史的毛纺厂最近推出一种颇为奇特的产品:羊毛棺材。

这种用三只绵羊毛制成的“环保棺材”,且可以承受380公斤的重量而不损坏。产品上市后,得到了追求环保理念的英国人欢迎,每月能卖出50~60个“羊毛棺”。

由于在棺材制作过程中不使用任何颜料,这种“可自然降解的环保棺材”只有白色与深褐色两种颜色。目前,越来越多英国人追求“环保型土葬”而不是传统的火葬,人们对棺材的需求量大增。逝者家属称,这种羊毛棺材的纯棉内衬摸上去手感更舒适,就如同用毛毯包裹着亲人遗体下葬一样。

素材运用:给亲人最后一次温暖的关怀。多一份安慰,多一份环保,多一份创意。

作文关键词:终极关怀 环保

花园不是一天建成的

在太平洋边的一座高山顶上,有一个花园。人们想到花园去看看可不容易,必须先乘汽车上山,下车后还要在铺满厚厚松针的小道上蜿蜒前行。但是,只要来过这个花园的人,都会对它的美景惊叹不已:花园中种满了水仙花、风信子和郁金香,不时还会有一两只蓝色的鸟儿掠过花丛……

是谁建造了这座美丽而神秘的花园?

在花园中心,人们看到一块石板,上面刻着一行字:一位妇女,两只手,两只脚,一点点想法,一点点时间,开始于1958年。

原来,建这座花园的人是一位女士,叫卡罗琳,在50多年前,她就开始了这个“工作”。50多年来,她每天做一点,今天种下这棵花,明天再种另一棵花,刨刨土、浇浇水、扫扫地,坚持不懈,最终把花园建成了。

世界志愿者日范文第2篇

海洋系XX研究生团支部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团支部,在这里我们有梦想,有追求。我们以阳光的心态去面对生活。由于海洋系刚刚成立,作为XX级的研究生的我们身上的担子很重。我们没有经验可以借鉴,我们是开拓者、是实践者。当挑战来了,我们主动迎接挑战。我们勇于开拓,充分发挥各个研究生团员青年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展现新时代共青团员的魅力!

从3月15日至今我们组织了很多活动团内的活动以及系里面相关工作。现在我将精简活动,主要申报“电梯文化”和“研究生志愿者在行动”这两个团日活动。

第一部分 电梯一分钟

海洋大楼的电梯是学生进出的主要通道,而在电梯内的一分多钟其实是最无聊的时间。在这里不走路,不说话,时间仿佛静止在那一刻。而站在电梯内的我们,看着时间无情的流逝。另外,现在的信息很多,在信息的海洋中迷失,或者忽略一项重要的通知在正常不过。虽说只是一分钟,我们在一分钟内能够做很多的事情。鉴于此,我支部联想到了在电梯内贴一张公告牌,专门写一些研工部的通知,系里的通知,时事热点,古诗,天气等。结合主题团日我们还张贴一些党团的知识,专业名人轶事等。以图片或者漫画等大家喜欢的形式来表现。

1.“我为党旗添光彩,献礼党的十”。我们将党支部近期活动,党史等用简要的话语打印出来,贴在电梯的公告栏内。

2.“我心中的共青团”。我们整理了一些团的历史,积极分子的近期活动,用生动、简洁、时尚的图片鼓励广大团员青年学习团史知识、了解团史重大事件和重要任务,进一步加深对团的感情。

3.“知校、爱校、荣校”——纪念115周年校庆主题教育活动。我系团总支紧密围绕“知校、爱校、荣校”的主题,在电梯宣传栏内张贴校史图片及简要的文字说明。同时增加一些团员青年易接受的时尚元素和文化形式。

4.“寻找身边的榜样”我系开展了海风论坛,成长对话、交流会,名人讲座等活动,电梯的公告栏上会及时通知大家参加,并把相关的图片张贴在里面。激发研究生团员青年树理想、学榜样、争先进、创优秀的活力与热情,用感动青春的故事影响广大求是青年,引领求是青年的价值追求。

第二部分 研究生志愿者在行动

三月是雷锋月。“人人都来学雷锋”——弘扬雷锋精神。而对于研究生来说,更多的研究生缺乏了对活动的激情。我支部充分调动研究生对志愿者活动的热情。开展以下活动:

志愿者在行动之美化校园环境。海洋系研究生亲身实践雷锋精神。他们在海洋大楼周围的所有自行车停靠点,将排放凌乱的自行车摆放整齐,将倒掉的自行车扶起来。这个活动持续了一周时间

访问雷锋纪念馆。我支部分批访问雷锋纪念馆。我支部组织志愿者们参观杭州市雷锋纪念馆,希望通过劳逸结合的方式让志愿者们学习雷锋乐于助人的奉献精神,鼓舞自己继续发扬此精神,做好志愿服务工作。在雷锋纪念馆里,海洋系志愿者们看着一幅幅雷锋舍己为人的纪实照片,听着催人泪下的事迹介绍,又重温了雷锋带给人们的感动。并且以我支部成员为主力组建的青年志愿者指导中心与杭州雷锋纪念馆协商合作事宜。现已经达成协议。海洋系青年志愿者指导中心将长期为杭州雷锋纪念馆招募青年志愿者,提供志愿者服务。

邀请建工学院青年志愿者指导中心来海洋系进行交流。鉴于我系青年志愿者指导中心刚刚起步,还有很多经验要去借鉴。我们邀请了建工学院团委青志部到我系交流。会上建工学院团委副书记徐泽斌和我系团总支副书记乐业清分别就青志话题作了热情洋溢的发言,并表达了对此次交流会的期望。之后双方对各自的志愿者工作做了ppt展示,内容涵盖了组织结构,优质活动,以及未来的工作重心等。在自由交流环节中,我系青志成员提出许多问题,范围涵盖了青志活动中的诸多方面,建工青志同学一一作了耐心答解。

世界志愿者日范文第3篇

联合国将志愿者(Volunteer)定义为“不以利益、金钱、扬名为目的,而是为了近邻乃至世界进行贡献活动者”,指在不为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能够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并且奉献个人的时间及精神的人。根据中国的具体情况来说,志愿者是这样定义的:自愿参加相关团体组织,在自身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在不谋求任何物质、金钱及相关利益回报的前提下,合理运用社会现有的资源,志愿奉献个人可以奉献的东西,为帮助有一定需要的人士,开展力所能及的、切合实际的,具一定专业性、技能性、长期活动的人(百度百科)。本文是对威海市大学生志愿者事业现状和影响调查研究的总结。

一、 研究背景和研究方法

研究背景。威海市高校志愿者组织为大学生提供了志愿活动的平台,在倡导校园志愿服务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可替代。但其活动经费不足导致活动具局限性。调查中96%的大学生志愿者未曾在志愿服务期间受过伤害,说明了大学生志愿者提供志愿服务时的自我保护意识较强,服务前的培训比较到位,组织方的保护措施基本完备,接受志愿服务的人群对志愿者事业也很支持且心怀感激。

本研究主要是为了探究威海市志愿者事业的发展状况和存在的问题,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威海市大学生志愿者事业的现状及其社会影响。根据得出的研究结论,对威海市甚至我国的志愿者事业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意见,促进志愿者事业更好更快地发展。

研究方法。本研究选取威海市大学生、威海市民、威海市志愿者组织为三组目标人群,首先进行了相关信息收集、文献分析、相关组织走访等工作;在此基础上设计了针对目标人群的问卷,共发放350份调查问卷,并对问卷调查结果的数据和信息进行了整理和分析;针对问卷中可能没有明确答案的问题,对部分志愿者组织的负责人进行了访问,补充问卷获得的数据。

二、 大学生志愿服务现状

总体状况。目前威海市大学生志愿服务势头良好,志愿服务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潜力。接受调查的威海市大学生中44%没有参加过志愿服务,但他们中87%的同学有意愿参与志愿服务。大学生对于志愿活动相当积极,愿意奉献自己,帮助他人。据对威海市民的调查反馈可知,约61%的市民有熟悉的大学生参加过志愿者活动,约36%的市民亲身经历或观察到大学生志愿服务。

然而,大学生们对于志愿服务活动的关注度不够。被调查者中经常关注学校里或者社会上的志愿者服务活动的有13%,有时会关注的有66%,很少会关注的有18%,不会关注的有3%。因此,仅仅就威海市大学生来说,他们的视野还很狭隘。

对于支教和大型活动志愿服务等需要较高技能的志愿服务,大学生群体的积极性很高。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能够做到发自内心、持之以恒、打开思维、放低身价。近几年大学生志愿者参与社会志愿服务越来越多,良好的服务和管理表明了高校对大学生的素质培养的重视。

威海大学生志愿者的影响。该文原载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主办的《环球市场信息导报》杂志http://总第547期2014年第15期-----转载须注名来源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规范有效,得到了市民的支持。绝大多数市民支持大学生志愿服务,愿意为大学生志愿者提供帮助,然而76%的受调查市民认为大学生志愿服务存在部分敷衍性与不真实性。社会各界对于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看法不尽相同,被调查者中仅有5%的人认为大学生志愿活动纯粹是、做宣传、搞形式、动机不纯,27%的人认为大学生志愿服务给予了大学生奉献社会的机会,29%的人认为大学生志愿服务可以提倡社会公益活动,23%的人认为大学生志愿服务可以宣扬互帮互助的精神,15%的人认为大学生志愿服务可以援助社会弱势群体。

大学生参与志愿活动,一是出于社会责任,二是想要锻炼自己,大学生所表现出的责任意识得到一定的认可。有些学生参加志愿活动是为了个人利益,动机不纯导致服务态度不够认真,有敷衍塞责的表现。所以说,大学生志愿者已成功地打出了自己的旗帜,体现出自身的价值与影响力;然而,动机不纯者,敷衍塞责者,弄虚作假者亦不少见。

对于基本补贴的态度。关于志愿服务的补贴报酬问题,中国市民的观点与西方发达国家人民的看法不同。西方发达国家一般认为,志愿服务是非营利服务。如西欧和日本的志愿组织规定,志愿服务为非营利服务,志愿者可以要求、接受服务对象为其提供基本食宿和最低生活费用。他们认为这样才能保证志愿服务具有经久不衰的生命力。在我国,志愿服务多为义务性质,志愿者无偿为服务对象提供帮助,服务经费基本不从服务对象方面获得。再加上政府资助有限、企业赞助较少等原因,使得我国志愿服务面临经费严重不足的问题。尽管“义务服务”带来了经费问题,而“非营利服务”能较好地解决这一掣肘因素,当今中国仍只能沿用义务服务的观念。因为发达国家拥有一套运行良好的国家福利制度,所有国民都能享受生活最低保障。志愿服务的目的是改善受服务者的生活质量,而并非满足受服务者的基本生存权利,受服务者有能力负担志愿者的基本开支。但在中国,由于缺乏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中国的受服务者大多是绝对意义上的弱势群体,基本的生存权利尚得不到保障,何谈支付志愿者的花费?因此,在民众缺乏支付能力、企业捐助意识淡薄的情况下,现阶段中国志愿行动的来源只能是政府资助和志愿组织自筹,这与西方志愿行动的发展道路是迥然不同的(陈霞,2009)。

至于补贴报酬问题,被调查大学生中有9%不需要任何报酬,44%认为应当报销与志愿行为相关的开支,29%认为应当在报销的基础上有适当奖励,16%认为报销费用、有适当奖励、且在个人经济困难或支出较大时有一定的保障;被调查市民中有47%认为大学生志愿者不应该接受服务对象给予的报酬及馈赠,28%认为如果服务对象坚持就可以接受。大部分市民赞同给予志愿者基本补贴,报销基本开支如路费,食物补贴等。

三、现阶段高校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

阻碍大学生志愿活动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比较常见的有时间因素(志愿活动时间与个人的生活工作学习时间相冲突)、经济因素(志愿服务有时需要花钱)、社会因素(社会上有人对志愿者有偏见),权益因素(自身权益得不到保障)。

当前志愿活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可以分为三个方面:一组织机构不健全,管理规章制度不完善;二志愿者权益得不到保障;三组织经费短缺,资金链单一。

组织机构不健全,管理规章制度不完善。组织机构的不健全,管理规章制度的不完善已经成为我国大学生志愿者活动顺利开展的巨大阻力。大学生被调查者中有57%的同学表示在志愿服务时未能受到较好的管理、监督和指导。51%的大学生志愿者表示从未接受或只有部分接受过相关培训,说明对大学生志愿者的培训工作还很欠缺,导致部分服务质量得不到保证。对志愿者服务的鼓励和促进工作做得也不够,79%的大学生志愿者表示部分受到或从未受到评估或奖励;在鼓励和促进志愿者服务这方面也很欠缺,仅51%的大学生志愿者的表示大多数志愿服务都给他们提供了志愿服务证明。鼓励工作不到位,就不能有效地激励大学生参与志愿活动。

志愿者权益得不到保障。相当大的一部分志愿服务组织不够严谨,志愿者的权益未得到真正保障,42%的被调查大学生志愿者在提供志愿服务中从未同机构签订相关协议,明确志愿者责任与相关权利,34%的被调查大学生志愿者表示只有部分志愿服务中签订相关协议已明确志愿者的权益与责任;70%的被调查大学生志愿者表示在志愿服务中部分或从未被提供安全保障及适合的医疗卫生条件;81%的被调查大学生志愿者表示在志愿服务中没有或部分志愿服务被提供人身保险;61%的被调查大学生志愿者表示在志愿服务中没有或部分志愿服务中有服务出现问题时的应急制度。

70%的大学生志愿者表示在志愿服务中部分或从未被提供过基本补贴(如交通补贴等)。就笔者个人经验以及与志愿者及其组织的交流得知,大部分志愿活动在校内或校园附近进行,基本补贴没有必要。小部分被调查志愿者受到一定奖励,约50%收到了志愿服务证明。 对于某些小型志愿服务(敬老院探望老人,义务植树等),相关组织并未向个人颁发证明,而是将个人的出勤情况记录在册,形成学生的日常行为分。

组织经费短缺。组织经费短缺,具体来说,一是政府投入不足,至今,志愿服务事业一直未纳入各级政府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没有将对志愿者组织的资助纳入正常经费预算,只能依靠专项活动的经费申请。二是社会支持度不足,全社会还未形成多出一分钱,多出一点力来支持志愿者组织、帮助弱势群体的良好氛围(徐柳,2008)。

资金链问题恰恰是如今威海志愿服务事业的一大难题,重点在于大多数民众的意识里过于依赖政府。大多数志愿者组织的资金来源大部分靠政府供给。我们应该清楚的认识到,志愿服务事业想要得到蓬勃发展,民间资金的注入举足轻重,我们可以从外国成功的事实中得出这个结论。缺了这项重要的资金来源,中国志愿者事业难以发展。

四、 解决志愿服务现存问题的建议

健全人才体制、加大培训。加大志愿服务相关教育和培训,如:大型活动培训、医疗救助培训,明确志愿者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基本精神、服务艺术;完善志愿服务管理制度、激励制度,建立健全志愿者的培训监督体制,以期能够源源不断地培养一批批能够长期坚守岗位的优秀志愿者队伍,同时扩大短期志愿者的队伍规模;完善应急机制。实行志愿者管理条例办法、制作志愿服务写实表、记录志愿服务数据。组织内部成员各司其职。大型志愿活动时临时分组,交叉管理。绩效考核,反馈信息,定期公布服务时长。

保障志愿者权益。志愿者组织提供志愿服务经历证明,于招生、招聘等方面予以加分以及优先考虑。对大学生来说,志愿证明认同度越高,越能激励大学生参与到志愿活动中去。不过,加分及优惠的尺度应更加细致的思量,不能夸大也不能忽略。此处难以给出公允的标准;给予志愿者基本补贴。资金保障是志愿活动的物质基础,尤其对于大学生这个没有固定收入的群体来说,补贴能扫除大学生因经济窘困避而远之的境况,真正帮助他们参与到志愿活动当中去;保障志愿者的安全。安全有保障,志愿者参与活动才没有顾虑。志愿者相当于一种职业,保险是基本,志愿者签署保险、安全责任书等更有利于保障志愿者安全和利益。

充实资金。加大对包括大学生志愿者在内的所有志愿者事业宣传,帮助市民树立正确的志愿服务观,正确认识到志愿事业非一日之功,政府不是志愿事业唯一的后台,全民才是志愿事业真正的后台,扩大民间(包括个人和其他经济实体)爱心捐赠,真正充实志愿组织的资金储备。

现在的大学生在外求学者居多,个人安全是学校、家长以及社会都非常重视的问题。所以为确保个人的人身安全,应在组织,校方批准知情的前提下,相互携手合作,开展相关社会服务。活动应多样化,管理应体系化,活动应项目化;应该建立激励制度,帮助大学生志愿服务事业蓬勃发展。

世界志愿者日范文第4篇

创建环保示范街”青年志愿者在行动启动仪式上的

讲话

同志们、青年朋友们:

在6月5日世界环境日到来之际,团县委、县环保局在这里联合举行全县“纪念世界环境日、创建环保示范街”青年志愿者在行动启动仪式,能够参加今天的活动,我感到非常高兴。借此机会,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向参加活动的全体青年志愿者表示亲切的问候!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党和政府对生态环境建设越来越重视,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越来越关注,社会各个方面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参与越来越广泛。保护生态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已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近年来,全县广大青少年踊跃参与环保宣传教育实践活动,主题鲜明,形式多样,发动广泛。实践证明,共青团倡导并实施的保护母亲河行动顺应了社会历史发展趋势,满足了广大公众参与生态环境建设的迫切需求,为社会公众参与国家生态环境建设架起了一座桥梁。

保护生态环境,没有全社会的参与很难成功。在政府高度重视、加大投入的同时,广泛动员社会公众参与是一个重要方面。青少年是民族的希望和未来,是生态环境建设的生力军。他们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和能力关系到我县今后生态环境建设状况。由团县委、县环保局联合组织开展的创建环保示范街志愿服务活动,是个很好的活动。它不但是对青少年进行生态环境意识和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方式,是动员青少年参与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渠道,它还能够通过青少年带动广大群众投身建设路的环保示范街创建活动,带动更多的人们行动起来,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保护生态环境,共建文明家园。

世界志愿者日范文第5篇

养老服务体系初步形成。基本形成了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一是全面启动居家养老服务建设。南京市鼓楼区2003年就创立了以政府埋单、民间组织运作的“居家养老服务网”,为独居、特困、高龄老人免费提供照应起居、买菜做饭、清洗衣被、打扫居室、陪同看病等生活照料服务。这种政府埋单、民间运作的居家养老服务做法在全国许多城市引起共鸣,被全国老龄办称为“破解了城市养老工作的一个难题”。二是社区为老服务功能不断加强。无锡全市社区居委会实现了老年活动设施全覆盖,为社区养老服务搭建了良好的平台。苏州城市社区坚持“无偿、低偿、有偿、志愿服务相结合”的原则,由政府购买服务或补贴部分服务费用或市场化运作,社区养老服务有了新的拓展。三是加大养老机构建设投入。2008年底,民政部决定投资1亿元,在江苏建设示范性养老基地。江苏对民政部启动的社区老年福利设施“星光计划”建设投资7,3亿元,建设和改建星光老年之家等项目1109个。2008年末,全省养老床位23,52万张,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床位18张。城乡共有各类养老机构606所,其中公办养老机构259所,床位2,54万张,民办养老机构347所,床位5,98万张。民办养老机构及床位数分别占全省城镇养老机构及床位数的57,2%、70,1%。

养老服务投资主体呈现多元化。在坚持政府主导作用的同时,我省各地积极发挥市场配置的基础性作用,营造养老服务社会化的发展环境。一是探索对公办养老机构的改革,采取承包、租赁、合作经营等多种形式引入社会力量参与经营,给公办养老机构管理注入新的活力。二是各地政府纷纷出台优惠政策,积极引导、扶持、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如苏州市从2005年起,对民办养老机构每张床位,根据收住老人生活自理、半护理、全护理的不同情况,分别一次性给予2500、3000、3500元不等的建设经费补贴和50、80、100元不等的床位运行补贴。三是外资项目纷纷抢滩进入。如江阴“夕阳红”老年康乐中心由美商投资建造,是一个集居住、疗养、康复、保健、学习、娱乐、休闲等为一体的养老服务场所,是江苏第一个外商投资兴办的养老机构。

社会对老年人的精神关爱日益增强。我省各地在突出物质养老的同时,注重通过各种形式促进精神养老。实施“快乐晚年”精神关爱行动,积极创建省级老年精神关爱示范基地,2008年6月在常州召开了“中国首届老年心理关爱研讨会”,建立老年心理关爱示范基地。充分利用老年节等重大节假日,广泛组织开展系列活动,以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拓宽精神养老的领域,使老年人展现出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全省目前有市、县(区)各类老年活动中心15302个,200余万老年人常年参加活动。老年教育事业有较大发展,有老年大学3424所,在校老年大学学员达50多万人。老年体育有序开展,全省经常参加各项体育活动的老年人超过600万。人事、科技部门还研究制定了二次人才资源开发政策,鼓励老年知识分子发挥科技和业务专长,关心和支持西部地区和本省欠发达地区,开展“送科技下乡”、“送卫生下乡”等活动,发挥老年人余热,丰富老年人生活。

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江苏城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也面临着一些共性问题,亟需引起重视并加以解决,主要是:

养老服务需求与供给矛盾突出。养老服务需求与供给矛盾突出,既存在总供给不足的总量矛盾,也存在供给结构不合理的结构性矛盾。老龄化发展迅速,传统家庭养老功能却日益弱化,老人服务需求的数量与质量要求都在与日俱增。而养老服务供给却有限,特别是对具有住、养、医疗、康复等功能的综合性养老机构需求旺盛,各地普遍存在需入住的老人排队等候的现象。社区养老服务明显滞后,为老服务设施缺少规划部署,为老服务设施资源缺乏,政府投入不足,导致居家养老缺乏应有的依托,活力不够。此外,养老服务还面临着潜在需求和实际需求存在一定差距的问题。其原因在于:相当部分老年人自我保障能力弱,购买力低;老年人健康、科学的消费观念未能得到更新;服务水平与质量不够高,难以有效地激发老年人消费热情。因此,养老服务还需要一个由潜在需求向实际需求转化的过程。

居家养老服务的“目标人群”和覆盖面偏窄。所谓居家养老就是以家庭为基础、以社区为依托,为居住在家的老年人提供各类社会化、专业化养老服务。大力推进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有利于为全社会所有老人提供就近、便捷的养老服务。但由于投入机制、服务能力、认识偏差等原因,目前居家养老服务对象和功能定位有偏差,其服务目标人群主要是优抚、低保、五保老人等传统意义上的民政救助对象,覆盖面偏窄。

部分养老机构出现片面逐利倾向。近年来,各地兴办养老服务机构的热情高涨,这对缓解供不应求的养老服务需求是件好事。但也有一些养老机构出现片面逐利的倾向。有的民营机构打着兴建养老公寓的旗号,变相进行房地产和旅游度假村开发;有些护理院以种种利诱手段套取老人医保而不当谋利;有的所收费用与提供的服务质量不相称,损害了老年人的权益。

针对以上问题,着眼于进一步推进城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笔者认为当前应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加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首先,要正确理解和处理居家养老与社区依托的关系。居家养老与传统家庭养老的主要区别就在于是否依托社区获得社会化、专业化服务资源。居家养老服务需要社区服务平台。建设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是发展居家养老的有效载体,有利于促进代际之间和社区成员之间的互助互动,使老年人不离开家庭、不脱离社会,继续与家人和社区不同年龄组的成员生活在一个社会大家庭中。其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基本功能应满足老年人多层次的需求,包括物质生活方面的需求,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情感和心理慰藉方面的需求,发挥余热和实现自身价值的需求等。这就要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不仅要有活动场所、活动设施,还要有专业化的服务人员以及丰富多彩的活动项目。再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应在科学预测老龄人口增长的基础上精心规划,整合现有养老资

源,与现有的社区服务中心、邻里服务中心、社区卫生资源衔接起来,使现有的资源发挥最大效用。第四,政府应加大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的投入。进一步明确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的投入机制,合理调整政府对各类养老服务的投入比例,适当加大对居家养老服务的投入。现阶段应将居家养老服务用房统一纳入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内容。老社区的居家养老服务用房由各街道(镇)统筹安排,以购买、置换、改造、新建等办法逐步加以解决。在加大硬件设施建设的同时,进一步规范、提升软件建设水平。

坚持养老服务公益性方向。养老事业是一项公益性事业。从国外经验看,政府一般遵循“管大放小,管少放多”的管理体制,绝大多数养老服务由社会组织和个人承担。这是政府主导与社会兴办相结合,即政府主导下的社会化运作模式。这种管理体制既能使政府在养老服务中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又能调动社会各界关心和参与养老服务事业的积极性。政府主导主要体现在总体规划、政策扶持、财政支持、监督管理等方面。社会化运作则意味着培育非营利组织进入养老服务领域,只有提供养老服务的非营利机构发展壮大了,才能为社会提供更多更优质的养老服务。

率先试行基本养老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养老保障是政府不可或缺的公共服务职能,政府必须介入并承担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责任。江苏是经济发达省份,2008年人均GDP已超过5000美元,着眼长远,着眼发展,江苏有条件在全国率先试行基本养老公共服务均等化,即政府承担费用的养老公共服务对象由传统的民政对象逐步扩大到全体老人,使基本养老公共服务内容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丰富,最终实现基本养老公共服务均等化。

引入社会工作机制,提升服务人员素质。协调劳动保障、财政等部门,为养老服务设置公益性社工岗位,让社工参与到为老服务中来。推广养老护理员职业资格考试,充分借助民政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平台,搞好初级资格培训,力争全部持证上岗。在此基础上,逐步开展中级、高级和技师等培训,不断提高养老服务专业化水平。壮大志愿者队伍,倡导社会各界志愿者与养老服务机构开展结对活动,建立起专业人员与志愿者相结合的养老服务群体。鼓励老年人加入到志愿者队伍中,老年志愿者通过自助和助人,不仅可把快乐和欢笑带给社区,把真情和暖意带给其他老年人,还有利于其实现自我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