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学会欣赏作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当我看到一代国画家齐白石的“虾”时,栩栩如生,跃然于纸,可是家乡的小河变黑了,再也看不见活蹦乱跳的虾了,不禁令人发思,我们要保护这颗蔚蓝色的,迄今为止唯一有生命存在的地球。
当在朦胧的月光下,听着贝多芬的“日光曲”,好美,神思遐想,我看到了牛郎织女凄美的爱情故事,我倾听到了《魂断蓝桥》中男女主人公彼此呼唤,我感受到了《铁达尼号》中露丝与杰克浪漫的爱情旋律……
当听到肖邦这位音乐奇才的钢琴独奏曲,我激情荡漾,我可以感受到他强烈的爱国意识,我可以想到陆游诗篇中“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的意境,我可以领略他忠贞之志战死沙场的宏伟气魄……
在音乐中,我学会了创造,写豪迈的诗歌,画情意绵绵的油画,写大笔挥毫的毛笔字。
是啊,请学会欣赏,它会让你的生活添加彩色,五彩斑斓,激情澎湃!
我会毫无保留地欣赏一幅画,一首歌,一行字,一幢建筑物,因为它们是创造者的结晶,是他们花了几天几夜甚至几年的心血,我尊重它,爱护它,更赞赏它。
人们常常把“自信心”挂在嘴边,家长说,人要有自信心,老师也说要有自信心,并且时时刻刻在给我们打气。不过,要是给一个心理极其自卑的人去打气,要使他重新投到学习和工作当中,恐怕没那么容易。这个问题就在于没有发觉自己的潜能,没能很好的欣赏自己。
放眼看世界,从古到今,有哪一个人一生是一帆风顺的,不管名人,不管平常人,都有自己的高峰期和低谷期。那些自卑的人从头到尾就知道抱怨,从来不知道低谷里面蕴藏着多少宝藏,是极其可悲的。而那些名人不管在什么时候都会有一个好的心态,或许外人给他们安慰,但最主要的是,他们可以在自己的低谷最大限度的挖掘自己的潜能,从而自己欣赏自己,在低谷当中达到一个好的效果。这才是胜者之能。
美国着名作家海轮凯勒,一岁半就双目失明,这就达到她人生的一个低谷,但是她对人生没有放弃,凭借着她的老师和她那自我欣赏的心态,艰难的跨进了中学校门,而后又走进了美国着名的学府——哈佛大学。开始了她的写作生涯。如果没有她自我欣赏的心态的话,如果她在半路上自暴自弃的话,恐怕海轮凯勒的名字就鲜为人知了吧!
古人云:“朽木不可雕也。”当周处和蛟龙、白额虎并称为“义兴三害”时,他在人们眼里肯定时朽木吧!但是周处使“三害唯余其一”并找到陆云,使他改邪归正,恐怕,这时候,朽木就变成了良材。这里面也少不了周处自我欣赏的心态。
自我欣赏其实就是自信心的化身,只要有了坚定的自信心,就能发觉自身的优点,达到了自我欣赏的效果。但是自我欣赏也要有度,过分的自我欣赏就是自傲自负,三国时的马谡就因为太自负,终究因为街亭失守而身首异处。这样的自我欣赏是极其有害的。所以过分的自我欣赏会毁了你的一生,巧妙的自我欣赏则会造就千千万万个人才。
一 审题及写作范围
本次作文的核心是“学会欣赏”。所谓欣赏,就是指人们用审美的心理、用审美的眼光,对客体进行细致入神的观赏和体味。围绕此话题写作范围很大。
可以让人学会欣赏大自然, 欢歌鸣叫的鸟儿, 粲然怒放的花儿,无语凝重的远山, 来去匆促的河流,空旷与落寞的戈壁, 令人怦然心跳峭壁。
可以让人学会欣赏人类几千来的人文艺术, 满怀崇敬地去欣赏一幅画,一首歌,一行字,一幢建筑物。
更重要的是让人学会欣赏人自身, 因为欣赏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理解和沟通, 也包含了信任和肯定, 欣赏是一种激励和引导, 可以使人扬长避短, 更健康的成长和进步. 其实社会上的每一个人都渴望别人的欣赏, 同样每一 个人也应该学会去欣赏别人, 学会欣赏是一种爱, 人与人之间在互相欣赏之中, 世界才能充满爱!
当然还有其他事物。如生活,生命等等。
二 文体及思路
1、一般思路
本次作文的中心是“学会欣赏”,“学会”两个字最重要。为何要学会欣赏,如何学会欣赏, 写成议论文是很容易想到的∶“三人行,必有我师”,“尺有所短,寸有所长”,“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因此最常见的观点是“要善于去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长处”,去“就有道而正焉”等等。写出这样的中心,再加字通句顺,文章的基准分就有了。
2、拔高思路
A 聪明的学生,或者说会写的学生,会在“学会”与“欣赏”两词之间再展开一下,文章就会更深入、更充实一些。如:“辩证地看别人的优缺点”,“如何看到别人身上不被常人注意的长处”,甚至“要学会欣赏别人的缺点”,“会欣赏也要一分为二”,“学会欣赏的目的是‘正己’”等等,在这些方面有所论述,生发开去的文章,往往得分较高。
B 每次作文所给的话题都很宽泛, 的思路是将其具体化, 而围绕话题加前缀或后缀又是很有效的方法。如本次, 就可将话题具体化为 “学会欣赏自然”, “学会欣赏书法”,“学会欣赏建筑”,“学会欣赏他人”, “学会欣赏爸爸”,“学会欣赏老人”,“ 学会欣赏创伤”,“学会欣赏困境”,“老师应学会欣赏学生”,“领导要学会欣赏下属 ”,“农民学会欣赏农民”,“女人应学会欣赏女人”等等。注意这些话题往往是别人最容易忽视的, 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自然会打动阅卷老师。三种文体都可写。
C 本次作文写成记叙文有一定难度, 但是不是不能写, 最常规的思路如“我学会了欣赏父亲”这类题目就可写成一般的记人文章,再如“我学会了欣赏某个同学”这类话题,要保证三条∶第一所记之人是你曾轻视、甚至伤害、如今感到愧疚且有点味道的人;第二结尾围绕话题点题, 并用“时间已过去几年了, 其人,其事使我学会了欣赏别人”这类话进行升华”;第三拟个温馨点的题目,如“你在我眼里最美”、“心香一瓣”等等, 在加上故事本身的分量, 不会得低分。
作文中反映出来的问题
1、偏题走调。用不同的眼光看人看事, 这不错, 但以“什么样的眼光”, “什么样的角度”并非本话题中心, 什么样的“眼光”“角度”必须落到欣赏上, 有的文章通篇没有“欣赏”两个字。这当然偏题了。
2、不会议论。有的学生选择了“议论文”,但不懂“议论”。一是通篇写成记叙文,诸如“学会欣赏老师”。另一种是在举例论证时,“例子”中加入太多的记叙、描写。为何欣赏这个人,如何欣赏这个人,不在“为何”、“如何”上做文章,“叙”远远多于“议”,这就不符合文体要求了。
3、空发议论。全文反反复复地唠叨要“学会发现、欣赏别人的优点”,而“为什么”要“发现、欣赏”,“如何”“发现、欣赏”全然没有,也就是说既无“摆事实”,也没“讲道理”,这类空洞文章也为数不少。
4、材料俗套。要会欣赏“平凡人”身上的优点,是大多数学生的论点,而要“例证”这一观点时,则言必称“徐虎”,话还谈“徐素丽”,大量的重复、雷同 ;再就是举身边同学或自己的事为例,根本没有说服力,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学生阅读少,积累少的毛病。
今天我重读了《秋天的怀念》一文,这篇文章讲述了一个重病缠身的母亲,无微不至地照顾他下肢瘫痪的儿子,让他好好活下去的故事,谱写了一支母爱的颂歌。
“我那个生病的儿子,还有那个未成年的女儿......”读到这里,我被文中那位母亲无私而伟大的爱所感动。那位母亲临死也不忘她的儿女,这使我不禁想起了我的母亲。还记得那一次,天下起了倾盆大雨,水都淹到小腿上。我不想上学,便叫妈妈替我请假,妈妈却不肯,我便争辩道:“看,雨下得那么大,很难走路,不如别去上学。”妈妈却说:“轩轩,现在路怎么会难走,小心走就行了......”没等妈妈说完,我就气呼呼地说:“不请假就不请,说那么多干什么!”说完就走了。回家后,弟弟说妈妈哭了。那时我还认为妈妈活该。现在想起来真想向妈妈道歉。
读了这篇文章,我以后决不再做令妈妈伤心的事,我要做个孝顺的孩子。
一年前,台湾著名作家柏杨先生捐赠文献、文物回归大陆,受到了海峡两岸的高度关注。当时,中国现代文学馆派出周明先生赶赴台湾,在柏杨先生寓所,举行了简朴的捐赠仪式。捐赠藏品运回入藏后,我们就在这里――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了新闻会。在那次会上,我曾经说过:“这些宝贵的资料虽然为中国现代文学馆所珍藏,但它将为海峡两岸、港澳特别行政区以及一切海外学人所共享。”同时,在友人宝贵的建议下,我还宣布成立“中国现代文学馆柏杨研究中心”筹备组,开始进行“柏杨研究中心”的筹建工作。我们高兴地看到,经过了大家的共同努力,今天,中国现代文学馆柏杨研究中心终于正式宣布成立了!我谨代表中国作家协会和中国现代文学馆,向柏杨研究中心的成立表示热烈的祝贺!为了这一盛事,受柏杨先生的委托,香华大姐专程从台北赶来。柏杨先生的女儿和公子也专程前来,还有柏杨香华夫妇的几位老朋友以及大陆的柏杨研究家、新闻界的朋友们也光临我馆,可谓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我要向大家表示热烈的欢迎和崇高的敬意!今天同时举行的,还有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典藏柏杨”系列作品出版座谈会,因此,我们还要向这一套系列作品的出版,表示热烈的祝贺!
作为著名杂文家、小说家和史学家的柏杨先生,是大陆、台港澳乃至海外读者最为熟知的中国当代作家之一。先生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写杂文,文笔犀利,时有新见,振聋发聩,世人瞩目。先生的许多文字都以猛烈抨击社会痼疾和社会黑暗面为主题,《丑陋的中国人》《酱缸,千年难醒的噩梦》等代表作,以独到的思考和深刻的剖析,警醒着一代读者。先生的历史学著作如《柏杨版资治通鉴》同样生气勃勃,充满了新知和创见。先生在狱中完成的《中国历代年表》《中国帝王皇后亲王公主世系录》和《中国人史纲》,也是具有开拓意义的著述。柏杨的小说,同样不可忽视。正如我斗胆为《柏杨小说精选集》写下的序言中所说,它关注人性的复杂、关注人权的维护、关注心灵的尊严与救赎。这一关注,以“形而上”为其旨归,题旨所呈现的哲理化特色和深入浅出、风趣好读成为了柏杨小说的个性风貌。我以为,随着电脑的普及和网络的发达,写作已经成为不算新鲜的事情,当一个作家,也已经不是高不可攀的事情。但在灿若星河的作家群体中,寻找个性凸显、魅力独特的作家仍然殊非易事,而要找到柏杨先生这样人格峻洁、信念坚定、学养丰厚、既有果敢的道义担当又有高妙的艺术表达的作家,就实在是寥若晨星了。我以为,柏杨的出现是难得的。一个这样作家的出现,是当代中国文学的幸运,是值得我们欣喜、敬重、珍爱的。……说到这里,我想和远在台湾的柏扬先生开一个玩笑,那就是在我斗胆写下的那篇序言中,我找过一个借口逃避了对先生小说艺术特色的讴歌。我说,虽是晚辈,对作为小说家的柏杨,自认为心灵是相通的。一本正经地谈论先生小说的艺术结构、叙事风格,对于晚生我来说,实在是很别扭的一件事。对于先生来说呢?也未必不别扭。因为我想起早在十几年前,看过先生的《古国怪遇记》前言――“夫柏杨先生,生有异禀,少有雄心,气壮山河,伟大卓然,年高德劭兼天纵英明,十八般文艺,件件精通。不但杂文天下第一,地上无双;小说也同样的天下第一,地上无双。……谁要说我不是旷世奇才,谁可得小心,万一黑巷子里有人飞砖,把贵阁下尊头上打一个大包,可别往我身上赖……”我评论说,以此等游戏心态来作小说者,已臻化境。嬉笑怒骂,妙趣天成。我若还人模狗样地 “柏杨小说之结构语言”云云,岂不是在圣人面前卖《百家姓》?……现在,说到对柏杨先生的评价,我同样是惶恐的,崇敬和赞誉过多,怕他说我“丑陋”;说他不好,又怕“黑巷子里有人飞砖”。真让我左右为难也。因此,有再多由衷的敬重,我也只能打住。在此,我愿借此机会表达对先生的良好祝愿――祝先生健康、长寿――骂“丑陋”也好,到“黑巷子里飞砖”也好――我们都祝愿您一如既往的“年高德劭兼天纵英明,十八般文艺,件件精通。”一会儿,香华大姐还要展示柏杨先生特别让她带来的感人礼物,为了“著作权”的原因,我不敢擅自抢先宣布,但我想先对先生表示衷心的感谢!
中国现代文学馆柏杨研究中心的成立,是我馆发展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因为受了柏杨先生的感染,我已经不愿意用太正式的语言表述自己的意思。那么我就不妨把“戏说”进行到底。柏扬研究中心的主要任务就是“打家劫舍”――这比您“黑巷子扔砖”更厉害。早在几年前,柏杨先生就已经向中国现代文学馆捐赠过一批珍藏书籍,同时建立了柏杨文库。一年前我们又闻讯派周明到台湾,把一大批珍贵的资料和文物“抢”了回来。现在我们进而成立这个研究中心,因为我们还在觊觎先生的“财富”――不过请柏杨先生不要紧张,我们窥测的,是先生宝贵的精神财富。我相信,通过海峡两岸、研究中心内外学者们的共同努力,柏杨先生一生丰厚的精神成果,一定会为我们所分享。最后一个玩笑:请香华转告柏杨先生,精神财富的创造成果,您是不能独霸的。
潘凯雄致辞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中国现代文学馆柏杨研究中心成立暨人民文学出版社‘典藏柏杨’系列作品出版座谈会”,首先请允许我代表人民文学出版社对各位的光临、参与和支持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对中国现代文学馆柏杨研究中心的成立表示祝贺。
柏杨先生是大家早已熟悉的著名作家,同时又集思想家、社会评论家、翻译家和历史学者于一身,柏杨先生创作成果颇丰,可谓著作等身,计有170多部小说、杂文、报告文学和历史作品先后面世,在国内外享有盛誉。人民文学出版社致力于传承人类优秀文化成果,为读者提供一流的文学精品。有鉴于此,人民文学出版社竭诚组织出版了这套“典藏柏杨”系列丛书。
从上世纪80年代起,柏杨先生的作品陆续被引进大陆,并引起广泛反响。考虑到柏杨先生的创作卷帙浩繁,为方便读者快捷而系统地了解柏杨的思想和创作成就,我们特选取柏杨有代表性的作品,编辑成“典藏柏杨”丛书。丛书共分三大系列:“典藏柏杨・历史”、“典藏柏杨・小说”和“典藏柏杨・杂文”,收录柏杨先生各类作品中较有代表性的著作,也大致描摹出柏杨先生“十年小说、十年杂文、十年历史”的创作生涯。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典藏柏杨・小说”收录了柏杨创作生涯中仅有的两部长篇小说《旷野》《莎罗冷》和几乎所有的中短篇小说,这还是大陆第一次全面系统地引进介绍柏杨的小说。《旷野》《莎罗冷》两个长篇以台湾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青年人的爱情悲剧为主题,探讨的是爱情与人性、人生问题。而在《凶手》《秘密》两个短篇小说集中,作品的主人公全部都是挣扎在社会底层的普通人。从他们的人生悲剧中,大陆读者可以了解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台湾社会真实状况。
柏杨先生虽以杂文与史学作品最为知名,但创作却始于小说,小说是柏杨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研究柏杨思想轨迹的重要资料。
另外值得关注的还有杂文系列里的《新城对》,这是一本访谈录,是柏杨先生与众多记者的对话。话题从柏杨个人的生命史到中华民族的文化史,从两岸关系到两性关系,从历史纠葛到现实冲突,可以让读者如临其境地直接感受柏杨先生的心声。
在“典藏柏杨”丛书编辑过程中,我们还特别邀请了著名漫画家方成先生为“典藏柏杨・杂文”系列绘制了漫画插图,柏杨现年88岁,方成89岁,两位年近九旬的长者携手,珠联璧合,实为两岸文化交流的一大盛事。
我们相信,此次“典藏柏杨”系列作品的出版,一定能浓缩地体现柏杨的思想和创作成就,给广大读者以精神的愉悦和心灵的震撼,提升其对社会、对历史、对文化、对人生的认识和理解。
周明致辞
柏杨研究中心在中国现代文学馆的建立,必将对海峡两岸及世界华文文学界走进柏杨、研究柏杨、鉴赏柏杨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其意义重大而深远。
就在两天前张香华女士即将动身赴大陆前夕,征询柏杨先生对此行出陆的研究中心成立有什么话要说时,先生即刻落笔艰难地写下“重回大陆真好!”这样一句语重心长的话。
这是先生的肺腑之言,真实的心境。这使我想起去年冬季,我和我馆刘屏、王红同志受中国作协副主席、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陈建功和常务副馆长李荣胜的委托,为柏杨先生在夫人张香华和女儿崔渝生、儿子郭本城及其他儿女们的倾心鼎力支持下,慨然捐赠中国现代文学馆的56箱近万件的珍贵资料,其中包括他全部著作的各种版本、创作参考用书,各类杂志,以及部分著作的手稿、狱中手稿、书信、与读者和作家的通信、照片、影音资料、使用过的物品实物等这些数十年创作生涯的心血和结晶,前往台北举行捐赠仪式时,先生坐在轮椅上,面对媒体用洪亮的声音说:“台港人与大陆人同宗同祖,都使用的是华文,都是中国人……”以及我们几天后离开台湾时,我去向他告辞,他又说:“这件事(指向中国现代文学馆捐赠一事)我是不动摇的。”还握着我的手动情地说:“等我病好了,我还想回大陆呢!”
现在他又说:“重回大陆真好!”
我想这个“重回”,当然会是两层意思:一是他本人能够回来;二是他的等身著作回到了大陆。所以他不无欣慰地说:“重回大陆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