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学校发展战略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深刻把握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和特征,提高对完善学校顶层设计重要性的认识
学校的顶层设计必须适应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和阶段性特征。经过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改革与发展,我国高等教育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1985~2005年,为体制改革和结构调整阶段,这个阶段主要以办学体制改革和院校合并为主要内容;第二个阶段,1998年以来的高校大扩招,成就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第三个阶段,即现在所处的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阶段,此阶段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主要特征。
1.完善顶层设计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的需要。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首要的是要有创新型人才,要大力发挥高校的基础和生力军作用。高校顶层设计的根本指向和核心是人才培养。因此,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程中,高校应以培养高层次人才为首要目标,在其发展战略中要把培养创新型人才作为首要任务。
2.完善顶层设计是大众化教育背景下提高教育质量的需要。教育质量是高校的生命线。新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迅猛,2008年毛入学率达到23%,已进入国际公认的大众化发展阶段,成了高等教育大国,但还不是高等教育强国。由此,高等教育发展的主题开始由数量扩张型的外延发展转变为更加注重质量提升型的内涵发展。怎样才能提高高等教育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将成为高校未来发展的核心问题。
3.完善顶层设计是满足人民群众享受优质高等教育的需要。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高校要坚持“以培养高素质的学生为本”“以学生家长满意为本”。人民群众把子女送到高校就是希望受到优质的教育,并为此倾注了很多感情、精力和财力。因此,办好人民群众满意的优质高等教育,高校才能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4.完善顶层设计是高校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顶层设计关乎学校办学的成与败、得与失、进与退,因此,确定学校的顶层设计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校情,不贪大求全、好高骛远,而要科学预测,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使确定的目标既鼓舞人心又能经过共同努力得以实现。
综上所述,顶层设计必须考虑质量、结构、规模、效益的统筹发展。具体来讲,学校的发展必须在“改革”(规范内部管理体制机制)、“质量”(人才培养和学术水平)、“服务”(为学生服务和为社会服务)、“提高”(办学层次)四个方面下工夫。
二、认真梳理洛阳师范学院本科教育阶段的发展历程,准确制定学校的发展指导思想
制定学校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发展战略,要充分考虑到学校的发展历史和发展实际。可以说,洛阳师范学院是伴随着解放思想的步伐、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而蓬勃发展起来的。1978年12月,国务院正式批准恢复学校的高师层次;1988年,学校被原国家教委首批表彰为全国优秀师专;1998年,学校党委抓住国家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机遇,提出了“勤攀登、勇拓展”的口号,作出了本科层次办学的重要决策;2000年,学校成功实现了向本科层次的跨越。从2002年的第一次党代会到2008年的第二次党代会,短短几年间学校便在本科层次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
洛阳师院升本以来,在近10年的本科办学历程中,办学指导思想的变化具有紧密的连续性、清晰的阶段性和强烈的时代性,对学校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方向性、规范性、前瞻性、跨越性的意义。办学指导思想变化的阶段性标志是“两次党代会和一次评估”。
1.围绕“以合格本科建设为目标”的办学指导思想。2002年,学校召开了第一次党代会,指导思想中明确了“以培养高素质、创造性人才为中心”“坚持规模和效益协调发展,优化资源配置,构建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办学格局”“以创建开放性、多学科、合格的本科院校为目标”等关键词,提出的总体发展思路是“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以硕士学位授权点建设为突破”,“三位一体”,协调发展。其间,学校又制定并实施了“十五”规划,基本构建了适应本科教学需要的办学机制和管理体制。
2.围绕“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力争优秀”的办学指导思想。为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在构建规范的本科教学工作体制、机制的过程中,学校又确定了更高的“力争评估优秀”的指导思想,提出并着力按照以下关键点为发展重点:“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学科和专业建设为重点,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兴校、特色亮校、科研强校战略”,“坚持师范精神,突出教师教育特色,精心培育服务基础教育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合格人才”,“积极开展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努力把学校建成特色鲜明的开放性、多学科、教学型师范大学”。这样的指导思想突出了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和层次提升的发展思路。按照这样的指导思想,学校内练硬功、外树形象,积极实施“十一五”规划,着力加强教学建设。2007年,学校以优异的成绩顺利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为学校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围绕“提升办学层次实现发展新跨越”的指导思想。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后,学校发展迈上了新的平台,站在了新的发展起点。为此,必须以更高的标准、更开阔的视野更新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构筑发展新优势,实现发展新跨越。经过一年多的讨论和探索,我们形成了广泛共识:一是以把本科教育做大做强为基础,二是以努力实现硕士学位授予权和师范大学建设为突破。这样的目标顺理成章地写进了2008年学校第二次党代会工作报告,“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队伍建设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硕士授予单位和师范大学建设为目标,强化科学管理,突出发展内涵,彰显办学特色,不断增强综合实力,全面提高办学水平,努力实现发展新跨越,促进学校又好又快发展”,明确提出了实现硕士授予单位和师范大学建设“两大新跨越”的奋斗目标。
三、紧紧抓住影响洛阳师范学院发展的关键点和制约点,强力推进学校发展战略规划
完善顶层设计的目的是推动学校更好更快地发展。推动学校发展最终要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中,因此必须找到制约或影响学校发展的关键点和制约点,抓住关键点,突破制约点。具体讲就是:强力实施“四大战略”,实现“两大新跨越”。
一是实施“质量立校”战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质量立校”是全方位的,其中最主要的是本科教学质量。本科教育是学校的基础,是我们的立校之本。因此,要切实强化教学质量的生命线意识,进一步确立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增加教学经费投入。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构建具有洛阳师院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加强专业建设,优化专业结构,打造一批知名的特色专业;加强课程建设,深化课程改革,加强省级精品课程和校级精品课程建设;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加强以新课改为重点的基础教育研究,不断提高服务和引领基础教育的能力;等等。同时,要努力拓宽办学渠道,以本科教育为主,大力发展继续教育、对外合作办学、留学生教育和示范性软件学院,形成多元化的办学格局,实现结构、规模、质量和效益协调发展。
二是实施“人才兴校”战略,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师资队伍是高校人才队伍的主体,是学校事业发展的核心和关键。我们要坚持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战略资源”的思想,努力营造人才成长、生活和工作的良好环境,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在引进人才方面要思路清晰,在不断提高现有师资水平的同时,把引进人才的重点放在新专业和重点学科急需的人才上面,以引进和培养学科带头人为重点,以培育优秀学术团队为目标。另外,要积极引进高职称、高学历人才,努力打造一支数量适中、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名师荟萃的师资队伍。
三是实施“科研强校”战略,提升学科建设水平。科研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动力和源泉。我们要以重点学科、硕士点申报为依托,加强科研团队建设;以承担国家级项目为重点,积极推进自主创新,力推学术精品,打造标志性成果。同时,我们要继续加强重点学科建设,构建具有优势和综合竞争实力的学科体系、学术创新团队、学术创新保证体系,重点扶持优势学科、强势学科,力争省级重点学科的数量和质量都有较大提升,为尽早实现硕士授予单位的突破创造良好的条件。
四是实施“特色亮校”战略,打造个性鲜明的办学特色。要坚持走特色发展之路,树立强烈的特色意识,强化教师教育模式改革与实践,依托优良的办学传统和地域文化,加强特色专业和特色学科建设,打造特色鲜明的知名高校。在教学评估中,我们打造了两个特色项目,现在,我们必须进一步提升特色理念,切实采取措施,真正使我们的特色亮起来,起到引领和更好地服务基础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让社会认可、公众认可,打造洛阳师院真正鲜明的个性特征。
五是实现“两大新跨越”,提升学校办学层次。强力实施“四大战略”、充实学校发展内涵的目的是增强学校的办学实力,提升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提升学校的办学层次。实现硕士授予单位和师范大学建设“两大新跨越”是全体洛阳师院师生员工的热切期盼。第一,我们要按照国家和河南省2008~2015年新增博士、硕士授予单位立项建设工作的改革要求和建设标准,重点支持遴选出的授权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在师资队伍、学科平台、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力争实现硕士授予单位的跨越。第二,更名大学是学校的不懈追求,也是河南省和洛阳市经济社会发展、优化河南高等教育结构的迫切需要。目前,河南高等教育结构不够合理,一个人口第一大省、教育大省、生源大省,却不是教育强省和优质教育资源大省。这样一个省份,仅有8所高校冠名为“大学”,与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和公民受教育的状况很不相适应。因此,从长远看,更名大学既有利于为河南省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有利于“科教兴豫”战略和“人才强省”战略的实施,又是学校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作为多科性大学进行重点建设,有利于汇聚人才,拓展学科门类,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提升学校的发展水平与管理水平,扩大学校的发展空间,进一步突出学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的优势与特色,也有利于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提升学校的社会影响,使学校在更高、更宽阔的平台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关键词:发展战略规划;认识;方法
相对城市规划、区域规划而言,它是很小的规划,但它却具有全部规划的内涵;相对单体建筑设计而言,它是较广泛的单体建筑群的设计,要求对各种类型的建筑均比较熟悉。所以,要求我们具有更多广博的学识、更多丰厚的功底,更结合实际地研究新问题、总结新经验,以创作更符合我国国情的新校园。
1 对发展战略规划内涵的基本认识
(1)战略指导思想是规定学校发展战略的基础理论,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是制订和实施发展规划的首要条件。正确的指导思想要能够充分反映国家、地方和学校自身的利益与要求,能够与国家和地方的教育发展指导思想相结合。每个学校的战略指导思想和发展战略都是不同的;一个学校在不同的时间段也会有不同的战略指导思想和发展战略。战略指导思想是认定战略目标、战略重心、战略部署与对策和战略保障的根本依据。
(2)战略目标就是在学校的一个很长时期内全局性的发展奋斗目标,在规定发展战略规划中居于首要地位,是整个发展战略计划的核心。战略目标要有具体的时间、确定的内涵和可以计量的成果。它包括数量的增长和质量的提高,还包括学校建设与发展的全面进步。正确确定战略目标事关整个发展规划制定的成败。战略目标要符合学校实际,这对动员教职员工努力实现发展战略以及能否实现发展战略有着决定性的意义。确定发展目标,要注重目标间的相互衔接,做到三个统一,即先进性与可行性的统一,系统性与多重性的统一,定性与定量的统一。
(3)如果战略重点选择不当,即便制定的战略目标有充分的科学依据,也很难顺利实现。高等农业院校一般应选择学科建设和队伍建设作为战略重点。学科发展水平是一所大学在国内外地位的重要标志,而一流的学科需要一流的人才来支撑,如此才能有一流的科研和教学,才能培养一流的学生。
(4)必须要有相应的条件作保障就是战略目标的实现和战略对策的实施。学校发展规划的实施,是一项难度大而艰巨的工作,它普及到思想观念的更新,人、财、物资源的重组和优化,以及组织创新、机制创新和制度创新等。保障条件的构建,虽然是制定发展战略规划的最后一环,但直接影响到战略目标的实现。构建战略保障条件,要以实现战略目标为出发点,针对规划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主要的实际问题。
2 建筑规划设计理念的新认识
(1)突出营建“绿色校园”的原则。这是现任清华大学校长王大中院士在1998年正式提出的:“绿色校园应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区、一个精心规划的生态园林景观遍布的园区”。因此清华大学在原有规划的基础上,将分阶段实施校园绿化工程,重点要建设好4条绿化带,4块绿地,10个庭院,10个花园及周边防护林带;同时,还要大力加强对校园环境污染的综合治理,采用环境无害化技术治理校园。现在已初见成效,校园环境质量有了很大的改善和提高。
(2)为了保护校园的环境,保留一些珍贵的土地供后人发展,这是十分重要的问题。在不提高密度的前提下,适当提高容积率,向空中与地下发展建设,是一个较好的对策。在保证日照和各种重要的建筑间距要求的前提下,教学楼、实验楼、学生宿舍均建设5~6层是合适的;学校行政楼、科研楼、培训中心等建成十几层的小高层建筑,以逐渐取代2~3层的低矮建筑,也是切实可行的,这样既节约了用地、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又可将更多的空间留给校园环境的营建,何乐而不为?
(3)已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的就是.内向型校园的传统功能分区,现在出现了如下现象:生活区淡化,教师住宅区面向社会走商品化道路;科技园区强化,成为校园内功能分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绿色景观区突出,形成了校内公园;后勤服务区分散,校园配套服务设施社会化的现象。校园规划要与之适应,不断探索新路子。
(4)高校的图书馆、教学楼、实验楼、计算中心、办公楼的建筑设计,均有可能探讨与实现。优点是可以创造灵活性、适应性强的建筑空间,结构合理、经济性强、施工方便、有利持续发展。高校图书馆与实验室已有成功的经验,如北京农业大学图书馆在国内首先迈出了模数式图书馆的第一步,得到图书馆界及建筑界共同的好评。
3 学校发展规划的方法
(1)对规划的必要性认识不够:有的学校管理者认为,学校发展规划是一种可有可无的东西,与其花费那么多精力搞规划,不如把力气用在“现实”工作中。这种所谓的“苦干、实干”,极易使学校步入盲目实践的境地,也不可能使学校实现可持续发展。这种观念所表达的就是学校管理者对规划的功能缺乏科学、完整的认识和本身教育理论素养的不足。
(2)学校发展规划应是学校管理者集全员之智慧,积极寻找学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科学预测学校发展前景,主动提出实现目标优化所需的计划、方法和途径的一个自主且富有创造性的过程。但是囿于传统的思维方式或工作惰性,有的学校管理者在发展规划的制订上习惯于被动接受而不是主动设计,或是把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区域性、纲要性规划变通照抄,或是把其他学校的发展规划变相换脸,使发展规划形同虚设,缺乏实际意义。有的学校管理者虽然在发展规划上也经过一番斟酌,但由于既未经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参与和研究,也未经过各方专家的多重论证。
(3)有些学校之所以对自身发展定位不准确,先是对自身的发展现状认识不清、分析不透,既没有明确的量化分析,又未进行足够的质的研究;其次是对发展规划问题本身的复杂性、学校组织系统内部结构的多样性以及学校内外环境影响的交互性等认识不足,在决策上偏好于支持性信息,且不同程度地存在急功近利的倾向;最后是对区域间的教育基础、经济水平、人口、地理等方面的差异性认识不够,或是把研究的视域仅仅局限于本校,或是脱离学校实际的资源条件、办学的基本规律,一味地强调规模而无视其他因素。
(4)大部分学校管理者虽已意识到发展规划需要通过领导班子建设、教师队伍建设、资金的落实和正常周转等予以保障,但常常忽视对发展规划进行必要的全程监控和再评估。学校发展规划不仅要注重静态的规划结果,更要关注动态的规划及其实施过程。学校要借助回溯性再评估来检测目标的达成度,实现信息的循环反馈,以便及时有效地修正、调整工作目标。
4 结 语
战略目标是对学区实现其使命和实践其信仰所必须要达成的最终结果的描述,这种最终结果应当是具体的和可度量的。有的研究者警告说,在规划中,必须明确地区分手段和目的。太常见的情况是,我们以手段(如,实行班内分层教学)而不是以目的(提高教学效益,改善学生成绩)来表达目标,从而造成混淆。实际上,如果要达成提高教学效益和改善学生成绩的目标,还有其他更多手段,实行班内分层教学未必就是最好的手段。
参考文献
[1]广州市规划局等.广州城市总体发展概念规划的探索与实践.城市规划,2001(3)5~11.
[2]赵燕箐.探索新的范型:概念规划的理论与方法.城市规划,2001(3)38~53.
对现实激烈的办学竞争,学校应该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办学特色,探索满足当今社会发展需求的新的教育
模式,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已成为扩大学校内涵、谋求未来发展的内在需求。要实现
这些目标,中小学必须选择特色战略,谋求学校的战略发展。这就要求中小学的校长及领导层必须站在
战略管理的高度,积极探索有战略意义的学校特色管理方法,以此来推动学校的特色发展,真正实现学校的
战略发展目标。
关键词:特色战略 中小学校 战略发展 必然选择
近年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速度不断加快,
这也推动了教育不断走向市场化。随着中国加入
WTO,教育市场化趋势就变得更加明显,这给教育
的发展带来机会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挑战,多元化
的办学机制,不仅使非义务教育的生存空间受到了
威胁,义务教育也难免会受到市场化带来的影响:
私立学校兴起、公办学校改制、择校……基础教育
领域打破了过去的宁静,再也不是“宁静的港湾”。
因此,中小学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有生存之
地,就必须打破过去只着眼于按上级的指示做好学
校具体事务管理的传统,创新方法,着眼于学校特
色,实现学校的战略发展。
一、战略发展与特色战略
战略,通常理解为“作战的谋略”,最早是军事
用语。《辞海》(1986年版)对战略一词是这样定义
的:“对战争全局的筹划和指挥。它依据敌对双方的
军事、政治、经济和地理等因素,照顾战争全局的各
方面,规定军事力量的储备和运用”。在英语中,战
略一词为strategy,也是与军事有关系的。《简明不列
颠百科全书》称战略是“在战争中利用军事手段达
到战争目的的科学和艺术”。发展是指事物由小到
大,由简到繁,由低级到高级,物质到新物质的运
动变化过程。战略管理(strategymanagement)作为一
个概念最早是由美国企业家、学者安索夫提出。他
把企业战略管理解释为一系列的经营管理业务。而
这些业务又将企业日常业务决策同长期计划决策
有机地结合起来。因此,学校的战略发展是指学校
领导运用一种具有全局性、规划性以及战略性的规
划来推动学校的发展,以实现学校的战略目标。
至于特色战略,要与学校特色区别开来。学校
特色一般是指一所学校整体性的办学思路和办学
指导思想,也可以说是学校各项工作中表现出来的
与众不同的地方。它在学校的发展中占据着突出的
地位并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特色战略,就是
学校在发展过程中创造自己的特色或者以特色取
胜。特色战略,目前还没有定论,但学术界比较公认
的观点是指学校在反思自身发展的客观环境和主
观条件的基础上,以一个或几个学科和专业为核
心,围绕该核心采取多种政策和措施以形成自身独
有的学科和专业优势的发展战略。但是,并不是所
有的学校特色都可以成为学校的特色战略。只有那
些内涵深刻、内容具体、符合学校发展要求和社会
发展需要的且有持久生命力的特色才能成为学校
发展战略的一部分即学校特色战略。特色战略以学
校特色为纽带,着眼于社会需求,着重于挖掘和创
建学校的潜力和特色,以将学校办得与众不同、有
个性,进而实现学校的战略目标,推动学校的整体
发展。
二、中小学实施特色战略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
教育界也不例外。中小学校要想在这种激烈的竞争
中求得生存,实施特色战略、发展学校特色成为其
最佳的选择。
1.中小学办学模式单一,同质化倾向明显
当前,素质教育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推广,在落
实这一政策的同时,中小学的发展逐渐呈现出这样
一种趋势,即办学模式单一化、学校发展同质化。在
学校的办学思想和办学模式中很难体现地区特色
或学校本身的特色。而当今社会发展需要的是多规
格的人才,不再停留在过去单一的人才需求模式
上,这也就造成学校不能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为
了解决这一问题,打破单一的办学模式,学校必须
实施特色战略,这是时展对中小学校的教育发
展提出的要求。
2.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和公众对教育质量的
要求提高
社会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这也决
定了公众对教育质量要求的提高。而要想提高学校
的教育质量,学校的发展就不能停留在过去的办学
水平,也不能再沿用过去的办学模式和办学思想。
学校必须摒弃那些不适合时展需要的办学思
想,创新办学思路和办学模式。而所有这些都需要
学校在实施特色战略的基础上去挖掘和探索学校
的个性。
3.生源减少,中小学校生存面临较大的压力
随着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和落实,中国人
口增速逐渐减缓,入学适龄儿童也逐渐减少,这也
就造成了中小学校的生源在逐渐减少。而众所周
知,充足的生源是中小学校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没
有学生何谈学校的生存和发展。面对生源不断较
少、生存压力不断增加的局面,学校不得不选择特
色战略,挖掘、发展学校特色来吸引更多的生源,以
此来保障学校的生存、促进学校的发展。
三、有战略意义的学校特色管理
1.培养校长的现代意识和创新精神
校长是学校的灵魂,是学校的管理者和领导
者,在学校的特色创建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
用。因此,中小学校长必须有现代意识和创新精神。
这也要求校长对特色办学要有较高的理论认识。因
为特色办学已经成为时展的新要求,也是教育
国际化的大趋势。
2.挖掘优势,凝聚特色
当前,中小学的办学模式单一,缺乏特色,甚至
是“千校一面”。足见学校特色发展的紧迫性。其实,
学校并不是没有发展特色的优势,而是学校没有发
现自己的特色。挖掘学校优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
考虑:
第一是学校的优良传统。任何一所学校能够存
活到今天,就有其存在的价值和理由,往往就是学
校的优良传统在发挥着作用。作为学校优良的传
统,是在学校发展的过程中积淀下来的,永远不会
过时。学校的领导者应该继承优良传统,结合当今
教育发展的要求和时展的需要,给传统赋予新
的时代内涵,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这将是推动学校
特色发展不可小觑的因素。
第二是校园文化。每一所学校都有自己的校园
文化,这是学校得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校园
文化主要体现在学校办学思想中。先进的办学思想
将引领着学校的发展和创新。如果一个学校办学思
想落后,那么学校的特色发展也将是无稽之谈。
第三是学校的强势学科。从本质上讲,学校是
培育人才的场所,优势学科对学生的吸引力是不可
估量的。这应该是学校最重点考虑的学校特色,一
旦有了强势学科就能以此为依托,促进学校其他方
面的发展,从而形成学校特色。另外,充分利用学校
的师资,加上得当的方法,优势学科的培养是不难
实现的。
第四是学校的管理特色。这是引领学校发展的
主线,一所学校管理得当,不仅能使在校师生受益,
同时对学校的发展也具有较强的推动作用。学校应
当结合自身的条件,全面分析学校所处的环境,实
施符合学校发展的管理办法。例如:天津市河北区
江南寄宿学校,最初并非是寄宿制学校。而是学校
在面临生存危机的情况下,结合学校所处的环境和
生源状况,开始实施寄宿制。学校的改制不仅满足
了广大学生的需求,更重要的是使学校获得了飞速
发展,有了自己的特色,成为有名的流动子女寄宿
制学校。
学校特色是多方面的,只要善于挖掘,肯定能
找到适合学校发展的特色。特色战略就是让学校办
出特色,使学校办成有个性的学校。一旦学校个性
的优势资源被发掘,何愁学校发展的战略之路。有
了适合学校发展的道路,学校的活力也将被激活,
学校的一切也将得到改善。因此,学校的特色要从
学校的多方面、多角度进行分析,既要着眼于过去
的优良传统,也要着眼于学校的现在和将来,同时
还要与时代的发展、教育的发展相结合,不断地融
入新的元素,实现新的增长点。
3.开发校本课程,彰显学校特色
校本课程开发的好与坏,是衡量学校特色的重
要标准。一个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也将反映着这
所学校的办学特色。当前,虽然素质教育得以实施,
但仍然有不少中小学校没能打破“为升学而读书”
的传统观念。城市中小学的情况虽令人满意,能够
开发出校本课程,至少反映出学校有发展特色的意
识。但农村中小学就是天壤之别了,不仅丰富的资
源没有得以利用,校本课程的开发更是无从谈起。
其实,每一所学校都有着丰富的资源来帮助其
开发校本课程。城市中小学,有着优越的师资条件
以及其他各方面的优势,开发学生喜爱的校本课程
不是难事。农村中小学虽然有着丰富的资源,但很
少能够充分利用。学校周围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
有能供学生劳作的场所,这些都能用来开发校本课
程。如果加以充分利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生活经
验,而且丰富了学校的教学内容,同时也提高了课
堂的教学效率。
4.提升教师的业务水平,推动学校特色发展
特色战略虽然为学校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但仅
有方向没有人去实施还是不可行的。要想使学校的
特色战略能够持续发展,就必须有一支较高业务水
平的教师队伍。
第一,为教师创造学习条件和机会。为了使教
师能够得到持续发展,学校要为教师创造、提供学
习的条件和机会,外出考察、参加学术会议、参加培
训等等,这些将使教师的教育理念得到更新,教育
视野得到开阔,从而培养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同
时,学校可以充分利用当地高校的资源,与高校联
合,为教师的发展提供条件,提升教师的业务水平;
另外,学校还要鼓励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学习或深
造,通过在职攻读学位,不仅学习相应的理论知识,
也能帮助教师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第二,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学校的管理
者要完善学校的评价体系,打破过去以学生成绩为
主导的评价体系,构建以教师的教育科研为主导的
新评价体系。将教师的教育科研水平摆在突出的位
置,发挥教育科研的主导作用。中小学教师的科研
是第一线的教育研究,虽然他们在理论方面与高校
科研工作者有一定的差距,但是他们的这种科研属
于实践探索,能够为专业研究提供最真实的素材,
更能接近教育的本质。
第三,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为了激发广大教
师参与科研的积极性,在对教师进行评价时既要有
个体的纵向比较也要有群体的横向比较,这样才能
不打击某些教师的积极性。另外,要有意识地培养
学科带头人或科研骨干,对他们要给予适当的精神
奖励或物质奖励,以激发他们投身教育科研的热情。
5.特色教育的普及与提高双赢
第一,抓好特色教育的普及。任何一所学校的
教育特色都必须是面向学校里大多数学生的教育
活动,应该说是具有学校内部的普遍性。洛阳涧西
区教育局提出,评价学校特色教育的标准是全校
85%的学生参加到该项活动中去。这样的标准有一
定的合理性,如果一个学校的特色教育不能使学校
的大部分学生受益,仅有小部分学生从中受益,那
将使教育失去它原有的意义。从另一个角度讲,如
果仅是有少部分学生受益,这种特色教育也称不上
学校“特色”。
抓好特色的普及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首先,
学校要形成一种氛围,要让所有的师生都参与到这
项活动中来。学校的特色教育是面向所有学生的教
育,不是某一个人或某一部分人的教育,因此形成
一种氛围是必要的。例如:洛阳铜业公司小学实施
足球特色教育,每个班都组成自己的足球队。学校
每年定期举行一次全校性质的足球比赛,男生女生
都要参加。其次,要使特色教育系列化或系统化。
特色教育应该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能力和需
要,实施不同形式的特色教育。不能因为特色教育
要求面向所有的学生,而忽略了学生的特点和需要
就采取同一种形式的教育。最后,特色教育要适合
中小学生的特点。中小学生正值好动、对新鲜事物
好奇的时期,因此,特色教育应该采取情趣化的活
动。
第二,要抓好特色教育的提高。提高是指从全
体学生中挑选并组织一批有一定天赋的学生进行
专门的特色教育训练,以求得特色的更大发展。提
高的目的不仅是对那些素质优异的学生进行因材
施教,也是提高普及水平的一种手段,同时也能达
到宣传学校特色、扩大学校影响的目的。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
不断深入,基础教育的改革还会继续,当然也就会
不断面临着新的挑战。中小学校要想在激烈的竞争
中有一席生存之地,管理者必须站在战略的高度谋
一教学与科研相融合的现实意义
1科教融合是高等院校培养创新人才的必经之路
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讲话中强调“研究型大学要注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积极营造鼓励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使学生创新智慧竞相迸发,努力为培养造就更多新知识的创造者、新技术的发明者、新学科的创建者作出积极贡献”。创新人才培养是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的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高等学校的教育功能正在从注重传播知识、单纯强调教学职能,转向强调教书育人和培养全面发展的能力强、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教育思想的转变,必然要求教学依托于科学研究,在科学研究中开展教学,以科研支持教学改革,教学与科研互动,教学与科研“相长”,并建立基于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基于科研与教学相结合构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充分发挥高等学校的智力资源优势和科研资源优势,有利于学生参与科学研究的新教育平台的建设,从而全面推进创新人才的培养。在新时期的背景下,高校管理工作者为教学与科研的融合正在不断探索新的运行机制和路径,将科研资源与教学资源整合,推进人才培养机制的改革。教师们积极开展丰富多样的研究性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探索精神。学生们主动参与各种学术交流活动和科学研究,开拓了思维方式,使自身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了提高。所以,只有通过教学与科研的有机融合能够从根本上有效提升教学质量和效益,促进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
2科教融合是高等院校解决阶段性矛盾的根本路径
虽然高校一再强调科研与教学相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我国高校就教学与科研融合也进行了一些研究与实践,但效果不尽理想。大部分高等院校普遍出现了“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科研与教学融合的程度还较低,多年来高等院校存在的科研与教学融合不力的问题,迄今尚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首先,教学与科研在过程上存在脱节,在教学过程中,一部分教师缺乏激发学生好奇、求知的热情和能量,师生双方都没有从教学中获取学习、研究的灵感。其次,大部分院校对教师的评价过度侧重于其科研的业绩,使得一部分原本热爱教学工作的教师不能专心于教学工作。相对于科研而言,教学的成就较难衡量,部分院校、教师将追求科研成就作为了主要的目标,而或多或少地忽视了教学的任务。再次,虽然不少高等院校的科研总量大,科研经费充足,但科研项目重复立项的情况严重。最后,高校不同类型人员的组合使用在结构、层次和数量方面存在着矛盾和冲突,知名学者、教授和研究人员不参与或很少参与教学特别是本科教学,而部分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教学工作任务太重,教学时间严重挤占科研时间。在教学与科研间出现的这些矛盾,其实都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阶段性问题,是大学发展的过程中都会遇到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只有不断探索科教融合的新路径,使之适应高等教育的发展,促使教学与科研达到真正意义上的融合,才可以根本上解决大学建设进程中的阶段性矛盾问题。
二现阶段教学与科研冲突的原因
1国家社会层面的原因
首先,大学理想与社会现实需要间的矛盾是导致教学与科研失衡的重要原因。社会在不同阶段的需要是通过科研反映到大学中来的,而这种需要与大学理想所形成的冲突通过教学和科研的矛盾表现出来。从教学与科研关系的历史演变中可以看到,每次教学与科研矛盾的激化大都是因为科研被赋予了新的意义[1]。而科研之所以被不断赋予新的意义的根本原因,还在于它能够给政府、企业甚至是研究者、大学带来许多实际的利益。从这种意义上讲,教学与科研矛盾的激化是大学不断被赋予功利目标的后果之一。
其次,国家的政策导向也是高校中教学与科研关系失衡的重要原因。当今世界,知识无疑已经成为提高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人力资源也已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性资源。我国明确把“科教兴国”作为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大幅度增加科研经费,改革科研投入机制,通过调整项目评审、评奖等多种手段,引导和鼓励高等学校面向国家和市场需求开展科学研究。在国家这种宏观指导思想的带动下,大学争取到科研项目就意味着科研经费的获得,而经费获得的重要条件就是科研规模与实力。因此,教学与科研在高等学校中的地位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科学研究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而教学却没有得到同等程度的加强,从而导致了高校普遍存在的“重科研,轻教学”现象。
2学校层面的原因
首先,一些大学对自身的定位不准确,没有选择正确的发展战略,从而没有处理好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关系,工作重心出现了偏差,出现了求高、求大、求全的“攀高”心理。在这些大学里教学与科研产生冲突的主要原因是没有搞清楚自己的整体定位及其所属学科的分类定位,有些把某些学科的分类定位错误地上升为学校的整体定位,另外一些则把学校的整体定位普遍套用于全校所有学科的发展定位,使得在学校发展过程中教学与科研出现了不和谐的现象。
其次,大学内部管理制度的不合理,如大学教师考核评价制度存在的问题、教学与科研融合没有形成完善而合理的路径体系等,这些都是导致教学与科研产生冲突的重要原因之一。大学教师有着双重的身份,既是教育者,又是研究者,所以,就应该从教学成果和科研成果两个方面对教师进行考核与评价。事实上,我国大学并没有形成完善的教学与科研考核评价体系[2]。突出的问题有:在考核过程中过度关注科研结果,评价制度明显向科研成果倾斜,过分强调在刊物上的数量、刊物的级别、得到奖项的等级;常常忽略对日常教学过程质量的考核,对教师素质的考核不够重视;对教学与科研相融合的重视程度不过,不重视将科研活动与课堂教学、实验教学相结合,对科教融合多数还停留在理论的认识上,没有形成有效的实践途径;对于科研的奖励政策和评价机制相对比较完善,而教学奖励和评价机制却不太明确。
3教师层面的原因
首先,教学工作和科研工作有着不同的特点,对教师的内部激励作用也不同。在教学工作中,教师工作的灵活性和自由度较低,通常需要按照教学大纲进行教学;而教师在科研工作中则可以相对自主地选择研究方向和研究重点,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把工作与个人的兴趣相结合。教学工作相对于科研工作而言比较单一、机械,而科研工作对于教师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教师可以从中体会到创造与创新的满足感。同时,与教学相比,教师从事科研工作更容易产生成就感,科研成果相对于教学成果而言,更能及时的得到反馈和收获成绩。
其次,从外部激励来说,从事科研可以更好地改善教师的福利。Robert C·Serow(2000)的研究表明,科研工作比教学工作使教师更容易受到同事的尊敬以及获得良好的社会声誉。在现有的制度下,教师搞科研更容易评上高一级职称、晋升高一级岗位。高校对教师的学术水平都作了明确要求,规定了很多具体指标。正因为这种情况,很多教师把科研工作看成了第一选择,将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科研中,加剧了教学与科研的冲突[3]。在大学里,科学研究的影响因素相对较教学少,其成败更多地取决于科研人员本身的努力程度。然而,教学成果即人才的培养不仅仅与教师的教学水平有关,还与个人的能、性格、家庭背景以及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有关。教师在教学上的投入并不一定与所培养学生的质量成正相关[4]。
三促进教学与科研相融合的路径
1从高校宏观环境出发促进科教融合
第一,合理的学校类型定位。由于每所学校的基础和发展速度都有所不同,软硬件建设水平不齐,以及社会地位、服务方向和竞争力都不同,每所学校都应有不同的目标定位。目前我国学校大体可分三类:第一类为研究型大学,科研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第二类为教学研究型大学,教学与科研并重;第三类为教学型大学,虽有一定的科研任务,但以教学为主体。不同类型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差异意味着科研在学校地位的差异,同时,也说明教学与科研相融合的程度有所不同。所以,高校只有从宏观上定位其学校类型,明确科研与教学的地位,才能更好的处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促进教学与科研的融合。
第二,合理的专业定位。每所大学都有自己的优势学科和重点发展的专业,对所有专业的重视程度是有所不同的,在不同学科间,师资力量和科研经费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差异,学校内不同专业的定位也就不一致。在研究型大学里存在教学型专业,在教学型大学里也存在科研性质较强的专业[5]。因此,学校应考虑到不同专业在学校的地位与发展方向,进而作出符合不同学科的专业定位。学校在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和申请科研立项时,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学校优势学科的积极作用,培养优秀的研究型人才;另一方面也要给教师提供一个适合教学的平台,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
第三,创建具有研究性的校园文化。教学与科研的统一是以师生对学习、研究的向往和热情为基础的,这正需要研究性的校园文化来哺育。校园文化是对学校传统、学校精神、学校作风最好的体现,它既是是学校主流价值观的载体,又是大学师生进行教学、科研的共同文化环境。这种环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师生的价值取向、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研究性校园文化以激发学习者的探索精神、培养创新人格、学术自由为特征。在这种文化中,教师必须通过亲身实践来验证、发展既有知识,使自己的教学赢得学生的青睐。大学生也能在参与教师真实的科研过程中感受到知识创新、创造发明的乐趣,增强探索知识的能力和本领。
2从学校内部管理制度出发促进科教融合
第一,完善人员选拔与分工制度。学校应分别设立教学岗位和科研岗位,学校根据对教师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的考核,并结合教师自身的意愿最终确定教师的岗位。同时,对岗位实行开放流动的运行机制,允许教师在能力范围内在教学岗位与科研岗位间流动。比如有的专家教授暂无科研项目,就可以鼓励这些人走上教学岗位,把一些相关的研究成果传授给学生,使学生了解科研的最近动态,同时,也能从和学生的互动与交流中的到一些启示,促进科研活动的发展。在教学岗位上的教师并不意味着只教学不进行科研活动,只是在工作上更侧重于教学工作,对其工作的评价也以教学工作为主。教师在能完全胜任教学工作之余可以将精力投入到科研活动中,通过科研活动了解学科最前沿的发展动向,并将其与书本知识相结合,提高自身教学能力,这样更有利于教学与科研的融合。
第二,建立科学的教师评估与激励机制。关于对教学工作、科研工作的评价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着学校教师的行为和学校内部科教融合的质量。对于教学的评估应围绕教学活动展开,而对于科研工作的考核则应以科研成果为中心和重点。教学与科研都应各自有适合其发展的衡量标准,两者间的指标是不可以相互替代的。对于不同的学校、不同的专业,评估机制也应有所差异。针对科研设立科研发展基金、优秀科研成果奖、核心期刊论文奖的同时,也应针对教学工作设立一些激励政策,比如人才培养基金、优秀教学成果奖、教学名师称号等。这种评估与激励机制对处在不同岗位的教师来讲,可以借用美国心理学家F·Herzberg的“双因素理论”来解释。对于教学岗位的老师来讲,在教学工作中的成就相当于“保健因素”,在科研活动方面的成果为“激励因素”;而对于科研岗位的人员来讲,科研成果变成“保健因素”,相关的教学活动则变成了“激励因素”。总之,教师间的竞争应该是不层次、多角度的,每一位教师都有其独特的优势,他们可以通过不同形式、不同类型的业务取得成果,最终得到其价值的体现[6]。
3从教学、科研的内容与主体出发促进科教融合
第一,重新审视研究的内涵。作为一名高校的教师,研究应该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学术研究,另一种是教育研究。高校教师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过度关注学术研究而往往忽视了教育研究,从而无法将教学与科研相融合。高校教师是具有双重身份的,既是一位教育者,也是一名学者。教师如果能将自己的教学研究与学术研究相融合,教学工作与科研工作才能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共同和谐发展。所以作为高校教师,研究的内容不仅仅局限在学术研究,也要发展教学研究,应根据自身的岗位而有所侧重,将两种研究相结合共同发展
第二,转变教师观念,提高教师道德修养。教学与科研的融合,从教师的角度来讲,除了技术层面的问题外,还有道德方面的问题。教师应提高道德情操,根据教学与科研的内在要求平衡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教师应按照正确的道德规范处理教学与科研间的矛盾,正确看待现实中的利益得失,加强自身道德修养。通过道德调节,激发教师的道德感,引导教师正确看待教学工作与科研工作的矛盾,正确对待工作中的竞争与协作,进一步加强教师与有关部门的协调、教师之间的合作互动。
总之,高校中教学与科研的融合,要综合运用行政、道德、市场和文化的共同调节作用。只有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看待和分析教学与科研产生冲突的原因,通过多种路径解决问题,才能更好的促进教学和科研的发展,促进教学与科研的融合。
参考文献
[1]赵婷婷.从大学与社会的矛盾看教学与科研的关系[J].高等教育研究.1999,(2):47一50.
[2]付金会,宋学锋.影响高等学校教学与科研平衡的因素分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6):29一58.
[3] Homer Bates,& Cheryl Frohlic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search productivity and teaching effectiveness of finance faculty. http:∥ abe. villanova. edu/proc2000/n039. pdf,2000 Academy of Business Education.
[4] John Hattie,Herbert W. Marsh. One Journey to Unravel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search and Teaching."Reaearch and Teaching: Closing the Divide an International Colloquium" Marwell Confer-ence Centre,Colden Common,Winchester,Hampshire,SO21 1 JH,18—19,March,2004.
学校校办产业20世纪80年代开始建立。历经20多年,多数还没有形成规模,方向也比较分散,学科优势自主知识产权的拳头产品不多,有的企业长期亏损,有的企业投资无回报,成为学校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两年来,学校加紧进行企业改革改制工作。紧紧围绕以提高校办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和运营质量为目的,做了一些思考,形成了一些思路,开展了一些工作。
以企业改制为契机,加速产业资源整合
思想重视,组织落实
企业改制,首先要理清思路,进一步明确今后校办产业的定位和发展的主要方向。
首都医科大学把校办产业工作作为学校建设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首都医科大学2004~2020年战略发展规划》中。《规划》提出了“两个阶段三步走”发展战略,提出了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医科大学的奋斗目标。规定在2010年前要重点完成第一阶段基础平台的搭建任务,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机制。其中对于产业工作提出了明确的建设思路,即:要形成产业集团的构想,建立必要的模式和机制,积极推进科技成果的开发和转化。在服务社会同时,形成学校主要的产业基础,加强产业创收能力。增强自主造血能力。
落实学校发展规划的要求,学校从校办产业的现实情况出发,解放思想,统一认识,进一步明确校办产业的建设目标和工作重点。即:尽快建立校办产业的新型管理体制和运行平台。提高资产公司运行管理能力,既要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为学校挡住麻烦又要为产学研结合、科技成果转化,走出一条快速高效发展之跷校办产业要努力成为学校服务社会的一个重要窗口,成为学校筹集建设与发展经费的一种重要渠道。更好地服务学校和首都经济与社会发展。
遵循上述思路,学校采取切实措施,加紧推进产业改制与规范化建设工作,成立了企业改制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了资产公司董事会,充实了管理骨干,为企业改制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组织和干部保障;对于企业改制中遇到的问题,学校常委会、校长办公会多次进行研究。并区别不同情况给予了政策支持。帮助解决在规范化建设中遇到的种种困难。
以发展为核心的建设理念和统一有效的领导体制,为企业改制和发展建设提供了强劲动力,使产业工作面对种种困难,不松劲,不懈怠。
摸清“家底”,拓清基础,制定方案
结合经济整顿、国有资产清查、企业改制等工作,对开办各类经营性实体的情况进行了多次调查。制定了“先装后改”分两步走的改制方案:先装即先装筐,弄清实有情况。统一纳入改制范围;后改即后改制。2007年上半年,又发动全校各二级单位对开办经营性实体的情况进行清查,基本摸清了底数,明确了重点工作对象。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学校产业分类管理和规范化建设的意见,报经学校批准执行。
三年来,学校提出并推进了“两个撤出”。即“企业撤出学校,学校撤出企业”,实现企业与学校的相对分离。其中,很重要的工作是要清理问题。拓清基础,建立“防火墙”,使新组建的资产公司能够轻装上阵。主要措施是:
对于长期经营不善、品种不对路的企业坚决关闭;对于因校办企业关联产生的社会企业,尽快脱钩等;区别不同情况,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并启用中介单位清理关闭企业税务等问题对于关闭及脱钩企业的首医在编的老职工,结合产业人事制度改革和首次产业岗位聘任,予以妥善安置,确保稳步推进企业改制工作。
在清理整顿基础上,将具有一定优势的全资和控股企业。以及部分清理关闭企业的经营性资产重新整合。目前,顺利完成了第一步“装筐”工作,已将6个企业“装”入首医大资产经营中心,并开始第二步“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的工作。
依托学科优势,构建服务平台,在改革基础上加快建设进程
改革是为了更好地发展。近年来,首都医科大学一方面加紧进行校办产业的改革与改制工作,另一方面,加快产业服务平台的建设工作,努力寻找新的经济生长点,为校办产业的发展奠定基础。学校将开展如下工作:转变市场运作方式,建设CRO服务平台
CRO是一个新兴的行业(Contract ResearchOrganization,简称CRO),即“合同研究组织”。20世纪80年代初起源于美国,是通过合同形式向制药公司提供新药非临床研究和新药临床研究服务的专业公司。
学校建设CRO平台的主要内容是:
临床前研究的CRO,主要从事与新药研发有关的化学、药理学及毒理学实验等业务内容;临床试验的CRO,依托学校众多附属临床医学院和跨院学系专家学者及其研究成果和动物实验中心等资源开展研发服务新药研发咨询、新药申请报批等业务内容的CRO。
学校计划用三到五年的时间,建设成为从创新药物市场分析――临床前研究――制剂工艺研究――新药申报――临床样品的制造――新药的临床实验服务――创新药物及技术知识产权的申报――产权交易中介服务的CRO服务平台,实现从医药研究开发到产业化“一条龙”的全流程服务。使学校科技企业市场运作方式向为北京和境内外医药企业提供PDS全程服务发展,从而摆脱传统的思路和运行管理模式,努力将学校产业发展与运行融入全球经济的大背景中,尽快实现与国际生物药产业的接轨。进而提高科技贡献率。
加强企业认证建设工作
学校临床诊断制剂企业在取得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的基础上,2007年又获得ISO9000体系认证。
学校食品药品安全评价中心,2007年已经启动GLP国家级实验室认证和国际CAP认证准备。计划在2008年底前后完成GLP国家级实验室认证和AAALAC的认证。不断提升竞争实力。
加强临床检验中心建设工作
学校临床检验中心还与诊断试剂企业等有关方面,联手共建,努力把检验中心建设成为面向首都各社区医疗站点提供标准化临床检验结果的服务中心。建设成为可以对在校各层次医学生提供医学检验知识学习和技能实践的教学实训基地。
继续建设和运行新医药北京技术转移中心的平台
依托学校牵头建立“新医药北京技术转移中心”的优势,联手在京医学院校、科研院所、医院以及医药企业,为科研成果转化、临床制剂向新药研发转化、中小医药企业孵化等“搭桥铺路”;作为发展战略的需要。通过新医药技术转移中心平台,使学校与北京地区相关院所和医药卫生企业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为推进地区生物医药事业做贡献。
积极探讨医药科技园区建设
为落实整体战略发展规划中提出的相关目标和任务,首都医科大学将进一步加强调研,依托学科优势。整合现有优势资源,覆盖生物医药、医疗设备、医用材料等领域的技术研究创新、科技成果转化等,积极探讨,并争取上级领导支持逐步落实首医大医药科技园区建设工作,为医药科技企业“筑巢”、“引凤”。以推进医药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加强研究,为企业转型后的规范化运行与管理做好准备
有针对性地开展研究,促进规范化建设
坚持实践中研究、研究中实践的思路,2005年以来,在改制实践中,抓住学校企业改制工作的重点、难点,产业系统已先后申请到学校校长基金4个课题的资助。通过调研和实践验证,完成了《首都医科大学产业经营管理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课题,并在学报发表了《创新体制机制,促进校办产业规范化建设》的文章,就学校产业工作体制机制的创新提出建设思路;2007年又获准三个延伸课题研究的资助。包括校办企业规范化建设、企业转型期的会计事务到现代企业财务制度。以及企业规范化建设过程中的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
加强培训,做好人力资源准备
2007年学校制定并实施了产业人事制度改革方案,进行了首次产业职工岗位聘任,增聘了资产公司兼职副总经理以及公司企管、财务、综合三个部门主任和必要的工作人员。初步建立了资产公司运行框架;同时制定并启动了“2007~2010产业人员培训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岗位培训。全面提升产业人员素质,为产业规范化建设与管理准备人力资源。
加强内部监督,完善制度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