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杯弓蛇影的道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材料代用 设计 化工设备 管道
材料代用在目前化工设备设计中时有发生 ,在一些中小项目中更是经常发生。新版《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以下简称“容规”)在材料代用问题上比旧版“容规”有所变化 ,即 :对于有相应设计资格的压力容器制造单位在一些材料范围内可以“以优代劣”。本文结合新版“容规”的新要求 ,讨论化工压力容器设计中材料代用问题。化工设备的材料代用是有利于化工设备的制造过程 ,而不利于化工设备的使用、检验、修理和改造等后续过程。对于一个大、中型的化工装置而言 ,如果许多设备都经过了材料代用 ,整个装置的原始设计风格不复存在 ,各设备间的相互协调关系将受到影响。应当尽量减少和避免制造过程中的材料代用现象。而对于一些简单的小型化工装置而言 ,这种不利影响可能会小一些 ,这是本文讨论的前提。在某些情况下 ,材料代用可以比较简单地按其性能及价格来确定优劣 ,有些情况则相反 ,将涉及到这些压力容器设计方案的一系列变更 ,牵一发动全身 ,需要给予充分的重视。
一、以高代低
所谓以高代低,就是指用较高级别的材料代替较低级别的材料。
某延迟焦化装置稳定塔顶回流罐设计中,罐使用环境为湿环境,设计的主体材料为20R。在制造过程中,因为制造单位无此材料,所以提出用普通16MnR代用20R的方案。众所周知,压力容器用低合金钢虽然在强度性能及价格指标上要优于碳素钢,但是其抗应力腐蚀性能却不如碳素钢好,而且因钢强度级别高反而对应力腐蚀开裂的敏感性加大,所以材料代用的建议未被采纳。根据设备性能要求我们提出了两种代用方案:
方案一:用16MnR(抗HIC钢),虽说16MnR(抗HIC钢)抗湿硫化氢腐蚀较好,但采购困难,订货周期长。
方案二:用Q245R。Q245R钢板在化学成分〔熔炼分析)中的磷、硫含量和力学性能(拉伸和冲击试验)方面的技术要求虽然低于20R,但其抗湿硫化氢腐蚀能力较普通16MnR好而且采购容易,方案容易实施,最后确定用Q245R代用20R。
结论:通过综合比较采用方案二,目前该设备投用多年,运行良好。由此看出,材料代用不能简单理解为用较高级别的材料代替较低级别的材料,而应是用性能较好的材料代替性能相对较差的材料。
采用以高代低原则时还应注意代用结构,如大开孔补强结构、补强板结构及采用极限法设计的补强结构等。对于强度级别较高的材料代用时要注意的另外一个问题是可焊性,因为一般强度级别越高,其可焊性就越差,若此时再用更高级别的材料代用,将使焊接更为困难。还有,对于膨胀节爆破片和挠性管板这类零件,原则上不允许以优代劣,若必须代用,则应按代用材料重新计算,对其厚度适当减薄,否则将有可能导致这些元件及相邻部位失效。
二、以优代劣
以优代劣就是指用性能较好的材料代替性能较差的材料。
1.碳素钢代用
镇静钢虽然在价格和强度指标上要优于沸腾钢,但是当用于制造搪玻璃容器时,沸腾钢的涂搪效果反而比镇静钢好。
2.不锈钢材料
同样是不锈钢,其性能也大相径庭。如某地在80年代曾发生过一起由于代材不慎造成的爆炸事故,原因是设计者对一台原设计为1Cr18Ni9Ti的低温液氧储罐,同意了使用0Cr13的代材申请。设计者只知道“0Cr”比“1Cr”好,岂不知1Cr18Ni9Ti为奥氏体不锈钢,0Cr13是铁素体不锈钢;奥氏体不锈钢基本上没有脆性转变温度,而铁素体不锈钢有脆性转变温度。
由此可见,在材料代用问题上的“优”、“劣”、“高”、“低”判断,只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三、以厚代薄
以厚代薄是指用同样钢号较厚规格的材料代替较薄规格的材料。
1.同种材质以厚代薄要特别注意随板厚的增加而许用应力下降的因素,在此种情况下有可能导致设计强度不足。这个问题看似一种悖论,实则是由于不同板厚系列的许用应力差异造成的。根据我国规范中的钢材随着扳厚的增加其许用应力呈下降趋势,如GB150-2011中查得常温时16MnDR在厚度由6mm~16mm增加到16mm~36mm时,许用应力由181MPa下降到174 MPa;这在封头制作时应引起重视。因为封头在制造时因厚度减薄量使得下料时需增加毛坯厚度来保证冲压后的封头的最小厚度符合要求,结果就有可能导致冲压后的封头反而强度不足。因此,当材料许用应力值处于跨档的情况下,以厚代薄时须对强度进行核算。
2.对于膨胀节、波纹管、挠性薄管板和薄管板等变形补偿元件,原则上不应采用厚代薄,因为随着元件的加厚,其刚性相应增大,从而削弱了补偿变形效果。对于开孔补强板也不应过多加厚,因为补强板过厚,在补强板与筒体连接的外周将会形成很高的应力集中,以至于引起角焊缝的开裂。
3.当对压力容器壳体中的受压元件“以厚代薄”(如加厚封头),会形成壳体的几何不连续。造成局部应力。这对于有应力腐蚀开裂倾向的容器和承受交变载荷的容器影响尤为恶劣。
由此可以看出,以厚代薄并不总是有益的,所以在进行代用时必须对上述问题引起重视。
焊材代用在某延迟焦化装置,管线工作温度低于425℃,材质为1Cr5Mo同种钢焊接,设计选用管道焊材为热507。因现场施工条件限制难于进行焊后热处理时,经设计部门同意,选用了高铬镍(25%-13%以上)奥氏体焊接材料进行焊接,焊后不做热处理。焊接采用奥氏体焊条焊接1Cr5Mo,是一种低匹配的焊接,即焊缝的强度低于母材。从某种意义来说应是以低代高。其优点为:(1)焊缝中奥氏体能溶解较多的氢,因而减少了散扩到近缝区的氢量。(2)焊缝金属冷却之后的强度较低而塑性好,因而减少了拘束应力。(3)由于焊缝金属无A F+P之类相变,当冷到450℃左右时,就产生了较大的拉应力,因而使热影响区金属在此拉应力作用下提前发生奥氏体分解,于是增大氢的散出量,故不易出现冷裂纹。
四、结论
化工设备及压力管道的制造、施工过程中,经常性地存在材料的代用问题。要保证代用的合理性、安全性,有必要了解钢制压力容器的设计选材原则。
如果你约他时他总是没空,而且是真的没空,那他过得不会太好。如果他永远随传随到,那他的快乐指数应该很高。
“有空小姐”永远有空。每次约她,不管是一周前,或一小时前,不管用电话,或简讯,她总是立刻回复:“没问题。”“好极了。”“约几点?”她不像我要斟酌两小时才回简讯,回时还要探听:“还有谁?”“约在哪?”“吃什么?”如果人、时间或食物不对,友情也跟着倒霉。
你也许会觉得“有空小姐”很闲,但她是日理万机的总经理。更厉害的是,她无役不与,对任何朋友都来者不拒。所以当我临时约她,她若已经跟别人约好了,她会邀我加入。也就是说,当我想见到她时,她永远会让我见到。“有空小姐”让我看到“过得好”的特征。 过得好的人常流动。她漫游,但不至于奔波。她可以在任何时空做该做的事,没有赶不及或走不开的道理。
过得好的人有弹性。自己或朋友,都是可以调整或融合的人。于是她可以做任何排列组合,不用把时间过度分割。你约她吃素食,她已经在吃火锅,于是她邀你去吃素食火锅,而你也乐意接受。
过得好的人,永远都能接手机。我常以为忙碌与成就成正比,快乐的人一定要攻城略地。但“有空小姐”让我看到:只要能收复时间的失地,那就是最大的幸福。
“篮板球小姐”不会打篮球,但她会抓篮板球。事实上,她本身就是一个篮板球。
她喜欢游泳,但游得不好。她总是把标准池当做浴缸来泡。她虽然不是选手,有一个动作却很专业,就是游到尽头时,反转踢墙,朝反方向游回去。她的反转之所以漂亮,是因为她既不会溅起水花,也不会发出声响。
我说她是篮板球,是因为她总能从投不进的挫败中弹起。我喜欢她游泳的反转,因为她不会把反弹搞得可歌可泣。
“篮板球小姐”吃过一些苦头,虽然你看不出来。她最亲密的家人,在她小时候过世。她做的生意曾经风光,如今电话很少再响。
对于过去,你问她不逃避,你不问她也不会提起。仿佛人生的不如意就像电视剧的情节,看的当时难过得要死,看完后可以立刻转头骂不去洗澡的孩子。
人生路,我们都带着包袱。明明没有人对我们开火,我们还匍匐前进。风吹草动,都让我们杯弓蛇影。包袱是好的,它让我们不再犯同样的错误。但也是坏的,它让我们看不到新的可能。
包袱自然带来成见,所以我们不吃这个东西,不和那个人打交道。活得越久,禁忌越多。
“篮板球小姐”把人生和自己都看得很轻,所以千斤的包袱也都变成空气。她没有禁忌,不管到哪家餐厅,东西都吃完。她没有愿景、梦想,或生涯规划。她活着的目的,似乎只是把每个人送回家。
我们常问别人“你过得好不好”,但很少能从答案中得出明确的结论。
我的第一位女朋友让我学到一个简单的判断标准:看一个人过得好不好,就看他有没有空。
如果你约他时他总是没空,而且是真的没空,那他过得不会太好。如果他永远随传随到,那他的快乐指数应该很高。
越快乐的人,越好约。
“有空小姐”永远有空。每次约她,不管是一周前或一小时前;不管是用电话或短信,她总是立刻回复,“没问题”“好极了”“约几点”。她不像我要斟酌两小时才回短信,回时还要探听:“还有谁”“约在哪”“吃什么”。如果人、时间或食物不对,友情也跟着倒霉。
你也许觉得“有空小姐”很闲,但她是日理万机的总经理。更厉害的是,她无役不与,对任何朋友都来者不拒。所以当我临时约她,她若已经跟别人约好了,她会邀我加入。也就是说,当我想见到她时,她就永远会让我见到。
“有空小姐”让我看到“过得好”的特征。她在任何时空、情境、团体中,都能做自己。于是她可以跟任何人吃饭,没有太多的原则和禁忌。你约她打麻将,她会来。她不会打,但乐意在客厅玩wii。
过得好的人常流动。她漫游,但不至于奔波。她可以在任何时空做该做的事,没有赶不及或走不开的道理。
过得好的人有弹性。自己或朋友,都是可以调整或融合的人。于是她可以做任何排列组合,不用把时间过度分割。你约她吃素食,她已经在吃火锅,于是她约你去吃素食火锅,而你也乐意接受。
过得好的人,永远都能接听手机。我过得不好,常有未接电话,但真正未接到的,可能是我的心。我常以为忙碌与成就成正比,但快乐的人一定要攻城略地。但“有空小姐”让我看到:只要能收复时间的失地,那就是最大的幸福。
“篮板球小姐”不会打篮球,但她会抓篮板球。事实上,她本身就是一个篮板球。
她喜欢游泳,但游得不好。她总是把标准池当浴缸来泡。她虽然不是选手,有一个动作却很专业,就是游到尽头时,反转踢墙,朝反方向游回去。她的反转之所以漂亮,是因为她既不会溅起水花,也不会发出声响。
我说她是篮板球,是因为她总能从投不进的挫败中弹起。我喜欢她游泳的反转,因为她不会把反弹搞得可歌可泣。
“篮板球小姐”吃过一些苦头,虽然你看不出来。她最亲密的家人,在她小时候过世;她做生意时曾经风光,如今电话很少再响。
对于过去,你问,她不逃避,你不问,她也不会提起。仿佛人生的不如意就像电视剧的情节,看时难过得要死,看完后可以立刻转头骂不去洗澡的孩子。
今不如昔的人通常邋遇,但她总是穿Prada;有创伤的人通常难搞,但她柔软得像蛋糕。她从不因为自已委屈,就对别人耍小姐脾气。
她从不因为人生亏欠她很多,就出门要求别人埋单。每次出去玩,她总是开着她的宝马,把每个人送回家。
她走在街上从不带包包,我在她身上看到没有包袱的美好。
大部分人球不进篮,就滚到界外;游到池边,就停下来休息。篮板球小姐不这样。她总是一直留在界内,缓慢却稳定地前进。阻力大,不会让她不敢下水,顶多游得慢一些。
人生路,我们都带着包袱。明明没有人对我们开火,我们还匍匐前进。风吹草动,都让我们杯弓蛇影。包袱是好的,它让我们不再犯同样的错误。但也是坏的,它让我们看不到新的问题。
包袱自然带来成见,所以我们不吃这个东西,不和那个人打交道。活得越久,禁忌越多。
“篮板球小姐”把人生和自己都看得很轻,所以千斤的包袱也都变成空气。她没有禁忌,不管到哪家餐厅,东西都能吃完。她没有远景、梦想或生涯规划。她活着的目的,似乎只是把每个人送回家。
一、 幽默在物理教学中的运用
如:在测量一节教学中,让学生通过两个人:一个小个子,一个中等个子站在一起,比较胖瘦高矮,学生会对个子矮瘦的产生嘲笑,造成小个子学生会有一种自卑感,中等个子有一种自豪感,这时我让学生一笑之后让小个子下去,从别的班或本班找一个高大的学生与中等个子学生站在一起,再让学生比较,此时中等个子学生就相形见绌了,中等个子学生明显感觉到自己的自豪感就不存在了。由此引入测量实际上就是一种比较,从而引导到课堂上来,任何事情的比较都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个子高矮胖瘦不是人的缺陷,在不同的场合环境中会有不同的结果,同时也让学生知道比较事物要有一个标准,不同的标准会有不同的结果。
再如光的可逆性教学中,通常看人,别人会说:“你看好了什么?”你幽默的回敬一句:“你不看我怎么知道我看你的”。学生通过这个理解了光的可逆性。再如在物理教学中对光的反射规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和电学中:在电阻不变时,电流和电压成正比等规律理解中,好多学生认为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及电流不变时,电压与电流成正比也是正确的。在教学中我是这样教学生理解的:如有一父子两人走在街上,他们长的非常像,我对学生说:看这家人家老子像儿子。学生哄堂大笑,此时引导学生为什么有笑话呢?学生明白是老子先有,儿子后生,只能说儿子像老子。因而理解: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而不能说成入射角等于反射角,以及在电阻不变时,只能说电流与电压成正比的道理了。
还有在讲柴油机中喷油嘴的作用时,我用嘴喷水演示给学生看。吸进去水,喷出来是雾。让学生看到现象的同时,幽默地说大家可要注意我的嘴可不是喷油嘴,学生哄堂大笑等等。
二、 歌词诗句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物理课上我借助多媒体播放《闪闪红星》的电影片断,伴随着“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的乐调,让学生观察竹排和青山的运动,分别以什么为参照物。由于诗情画意的陶冶,学生的情绪得以调整,回答问题也显得轻松自如。
在讲解声音的产生及声源的教学中,当我声情并茂地念完“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的歌词,并向学生提出:1) 歌词中三句话的声源分别是什么?2) 吼、叫、咆哮反映声音哪个特征的差异?
教室里一片哗然,这些赏心悦目的歌词让学生有一种回归自然的感受,是艺术的魅力,激发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澄清物理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
诗词作为一种文学体裁,通过有节奏、韵律的语言,高度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一部分。诗词中渗透着物理规律,我和学生一起利用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知识解析:“欲穷千里目”。就得“更上一层楼”的原因。引领学生去体会诗人宏大的抱负和博大的胸襟。通过阅读“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等诗句给学生呈现黄河的源头高耸入云、滚滚不尽的长江之水奔泻而来的雄壮图景,进而学生一起去感受“能量”这一抽象物理概念。再如“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城市尚余三伏热,秋光先到野人家”、“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潭清凝水浅,荷动知鱼散”、“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等诗词分别反映了热学、光学、力学中的一些知识。
三、 成语教学在物理教学的应用
成语能给人一种简洁明了耳目一新的感觉。如在教光的直线传播知识用到立竿见影成语,在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中用到杯弓蛇影成语,讲述了杯中的蛇影是弓在杯水中成的虚象。在讲述压强知识时体会如坐针毡的感觉。
再如釜底抽薪――达到沸点的液体必须继续吸收热量,才能保持沸腾。
钻木取火――做功的方法可以使物体内能增加。
引吭高歌――拉开嗓子歌唱,由于加大声带的振幅,响度增加。
以卵击石――说明鸡蛋承受压强的限度远不如石头,引伸自不量力。以上成语分别包含了热学中沸腾知识、做功改变内能、声音的响度以及压强知识,给人一种喜闻乐见的享受。
四、 俗语在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典故;关联理论;翻译
Abstract: Since allusions are characterized by their implicity and cultural property, they must be dealt with very carefully in translation. How to convey the implied information and at the same time preserve the cultural flavor as much as possible has always been the dilemma in allusion translation.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relevance theory and its main concepts, and suggests that it has great explanative power over translation activities; when applied to allusion translation, its idea of dynamic context and Principle of Relevance can lead the translator out of the dilemma.
Key words: allusion relevance theory translation
一、引 言
一直以来,典故被誉为文化的结晶,不仅在文学作品中俯拾皆是,在新闻报道、商业广告、政论篇章、电影音乐、甚至日常交际中也随处可见。然而,典故由于根植于特定的文化之中,又通常含蓄隐讳,在跨文化翻译中造成了很难解决的问题。虽然讨论典故翻译问题的文章比比皆是,但这些文章无外乎简单的建议译者采取直译、意译或二者结合的方法来处理典故,至于为什么在一种情况下使用这种译法而在另一种情况下使用其他译法,却从未讲清楚过。虽然也有一些学者从语用学和文化交际的角度讨论过典故的翻译,主张翻译策略的选择取决于翻译的目的、典故的作用、文体风格、读者的文化背景等等,但翻译中的决策究竟与这些因素是怎样具体联系起来的却仍不清楚。就像著名学者Wilss指出的那样,在大多数情况下,翻译方法只是指出译者应该估量和权衡,但并未指出如何去做到(Gutt 2004:9)。
本文作者认为,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状况,归根结底是因为人们对翻译现象的本质认识不够,因此无法确定翻译成功的标准和条件。关联理论这一认知语用学的最新成果不仅为整个翻译研究领域提供了新的视角,对典故翻译也有新的启示。它从言语交际的角度对翻译本质所作的解释能够指引译者走出典故翻译的困境。
二、关联理论与翻译研究
1 关联理论简介
关联理论是语用学的最新发展,它把言语交际看成是一个认知的过程,把语用学的重心从话语的产出转向话语的理解。
和传统的语用学不同,关联理论把“语境(context)”定义为“用于理解话语的一系列假设”(Sperber and Wilson 2001: 5),因此它是一个心理的、动态的概念。这种意义上的语境不仅仅局限于交际外部的具体客观环境因素和上下文的内容,对将来的期望、宗教信仰、长期记忆、文化常识、对说话人精神状态的看法都会对话语的理解起作用(Sperber and Wilson 2001: 15-16)。因此,语境可以看作是说话人“认知语境(cognitive environment)”的一部分,所谓“认知语境”,即“一个人脑中的一系列假设”,可想而知,它也包括大量的信息。
Sperber 和 Wilson 认为,要想使说话人正确理解话语,说话人必须期待听话人选择正确的语境假设,即其希望他使用的语境假设,否则误解就会产生。然而,由于认知语境中的假设多种多样,包罗万象,听话人又是怎样选择正确的语境假设从而保证交际成功的呢?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Sperber and Wilson 提出了“明示-推理交际(ostensive-inferential communication)”和“关联性(relevance)”的概念。他们认为,交际是一个明示——推理的过程,说话人发出一种明示刺激,向听话人表明其在通过这种刺激向他传达一系列假设,而听话人将话语和自己认知语境中的一系列语境假设结合推断出话语的意义。交际的这种明示——推理过程并不是一个对称的过程,“明示”起主导作用,说话人有责任在正确推断听话人的认知环境的前提下确保交际的成功并避免误解的发生,而听话人只需要自由的选择语境假设完成理解的过程。关联理论的中心论点就是,根据人类交际的心理特征,人们在理解的过程中会理所当然的认为话语是具有最佳关联的。由此Sperber and Wilson 提出了解释人类交际本质的“关联原则”:每一个明示交际本身都传达了其最佳关联性1(Sperber and Wilson 2001: 158)。话语的关联性是由话语产生的语境效果和理解话语所需的处理努力两个因素决定的。其他条件相同,语境效果越大,关联性越大;其他条件相同,处理努力越小,关联性越大。因此,所谓具有最佳关联性即可以产生足够的语境效果并且不需要花费不必要的处理努力。
根据这条原则,话语理解的过程如下:听话人识别说话人发出的明示刺激,认为这是一个具有最佳关联性的话语,然后以处理努力从小到大的顺序从认知语境中选择语境假设与话语相结合,直到产生符合最佳关联性的理解时理解过程中止。因此,言语交际成功的关键在于说话人能正确的判断对方的认知环境及可能用于话语理解的语境假设,并且由此发出一个能产生最佳关联性的明示刺激。
自从关联理论提出以来,它已成为语用学界的焦点,许多大学都设立了关联理论研究小组,很多著名的期刊上也开辟了关联理论讨论的专栏,甚至在互联网上也出现了关联理论专区。在中国,关联理论的研究虽说在规模和力度上还难与西方学术界相媲美,但它也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虽然在一些方面关联理论还不大完善,也引起过许多批评和误解,但人们不得不公认它为认知科学和语用学理论带来了新的变革。然而,关联理论的影响并不仅仅局限于认知语用学领域,如今,它已对许多相关学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普通语言学、文学、心理学、哲学等,其中翻译学是受其影响最大的学科之一。
2 关联理论对翻译的启示
翻译是交际的下义词,因此,虽然关联理论并不是为翻译提出的,但它必然会给翻译研究带来新的启示。许多学者都从关联理论的角度对翻译研究中的一些现象,如可译性、重译等进行了解释,并把关联理论应用到一些具体的翻译问题中去,如话语标记语、商标名以及广告的翻译。由此可见,关联理论对翻译具有很强的解释力。赵彦春(1999)曾经说过,关联理论“统一的理论框架可以‘框住’人类的一切翻译活动”。笔者认为,关联理论对翻译的启示可以归结为以下两个方面:
翻译的本质
几百年来,学者们不断尝试解决“翻译是什么”这个问题,因此翻译就有了如下种种定义:“翻译是艺术”、“翻译是科学”、翻译是“重新创造”、翻译是“改写”等等。虽然从某个角度来看它们都各有各的道理,但从其他角度去看,它们却都是片面的。翻译的本质问题从未在学者们之间达成共识。然而,关联理论的提出为解决翻译的本质问题提供了新的启示,在关联理论框架下,翻译是一种明示——推理的交际行为,或者更具体地说,是一种语际的阐示性用法[2]。
由于翻译是人类交际活动的一种,因此也具有明示——推理性质。但与一般的交际行为不同,翻译是一个双重交际过程:首先,作为接受者,译者和原作者进行交际;然后作为交际者,译者把自己对原作的理解传达给译语读者。因此,翻译也可以被看作一种语际的阐释性用法。在阐释性用法中,文本之间的关系是阐释性的相似(interpretive resemblance),而不是任何意义上的对等。因此,成功的翻译只能是与原文“在相关方面充分相似”(Sperber and Wilson 2001: 137)的文本。认识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这使我们避免了诸如“直译”和“意译”这种长期存在翻译学界的争议。在关联理论框架内,所有的翻译现象都可以被看作是与原文本在相关方面充分相似的阐释性用法。无论是“直译”还是“意译”,都只是在与原文本的相似程度上有所区别,或者说在不同的方面与原文相似。
翻译成功的条件
衡量翻译成功的条件一直以来都与“对等”(equivalence)这个术语有关。但正如许多学者指出的那样,“对等”本身是不具有任何意义的,除非规定必须在什么方面与原文对等。在这个问题上,从施拉马赫到奈达和韦努蒂,学者和翻译评论家们无不各抒己见,但遗憾的是,他们的观点大多互相矛盾。笔者认为,这归根结底是因为人们对翻译的本质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不清楚翻译是什么,要完成什么任务,自然也就不明白怎样才算成功的翻译。既然关联理论可以对翻译的本质作出清晰统一的界定,那么我们也可以借助关联理论归纳出翻译成功的条件。
根据关联理论,要想使交际成功,听话人在理解话语时必须使用说话人希望他使用的一系列语境假设,否则交际失败;而且交际是一个明示——推理的过程,其中明示是主导的过程,保证交际成功和避免误解的责任都在于说话人。翻译是一个双重交际过程,在第一重交际中,原作者的意向读者中并不包括译者,因此要想使交际成功,译者作为读者必须既精通原语语言又精通原语文化,以便提供正确理解原作所需的语境假设;在第二重交际中,由于文化的差异,译语读者和原语的认知语境通常存在差异,无法提供正确理解原文所需的语境假设。在这种情况下,译者必须采取一定的明示手段来保证交际成功。各种各样具体的翻译技巧就可看作是可供选择的明示手段。但在具体情况下该如何进行选择呢?采用怎样的手段才能保证翻译成功呢?
根据关联理论,成功的交际行为是与“关联原则”相一致的。因此,要保证翻译成功,译者在选择具体翻译策略时也必须保证译文本身传达了其最佳关联性。这条原则既规定了译文应该在哪些方面与原文相似,又规定了应该怎样实现这种相似性(Gutt 2004: 10),即在选择具体的翻译方法时,译者应该保证译文内容对译语读者产生了足够的语境效果,但在表达方式上又不使读者花费不必要的处理努力。
综上所述,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首先要对意向读者的认知语境做出正确的判断;在选择翻译方法时,要保证译文具有最佳关联性。虽然这条原则并没有指出具体的做法,但任何具体的翻译手段或方法都可以看作是关联原则在不同语境下的应用(Gutt 2004: 124),实际上翻译原则只有一个:时刻保证译文的最佳关联性。
三、关联理论对典故翻译的启示
典故向来被誉为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和语言文化的结晶,但在跨文化交际中,尤其在翻译的过程中,典故通常会带来很大的困难。由于上文已从关联理论的角度对翻译的本质和成功的条件做出了统一清晰地阐释,那么任何翻译问题,无论多么棘手,都应该可以在关联理论的框架下得到解决。
典故翻译的困境
由于在使用典故时,人们通常把先前存在的语言形式用在新的情境中来传达新的含义,因此典故的意义是含蓄的;而典故通常用来源于历史事件、神话故事、宗教法典、文学作品、童话语言、民间传说等为具有同一历史文化背景的人们所熟知的文化遗产,因此它又具有鲜明的文化特征。
正因为典故具有以上两个特征,在翻译过程中如何做到使它的含义为译语读者所理解而同时又不破环它的文化韵味成了译者最为头疼的问题。如果直接转换为译语的形式,虽然文化韵味被保留了,但却很难被译语读者所理解;如果把含义清楚的表达出来,典故的文化韵味就必然会被破坏。这就是典故翻译中的两难境地(dilemma)。虽然许多翻译手段广泛的被译者采用,如直译、文内解释、加注、用译语中相似的典故替换、意译典故等,但似乎没有一种方法能帮助他们达到“理想”的效果。王东风(1997)就曾经在文章中对以上翻译方法的利弊进行了具体分析。在传统的翻译理论框架下,典故翻译的两难境地无时无刻不在困扰着译者,翻译也因此常被认为是一种“亏损(loss)”、“失败(failure)”、甚至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impossible task)”(转引自Wilss 2001:35)。
究竟典故翻译的成功是不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呢?笔者认为,关联翻译理论框架为译者走出典故翻译的困境指明了道路。
走出困境——从关联理论看典故的翻译
在关联理论框架下,翻译是交际行为,我们要达到的目的是使交际成功,而不是与原文“对等”。“对等”是一种完美的理想状态,尤其是在典故翻译中。而“交际”并不总是完美的,因此我们也不能奢望翻译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完美的。根据关联理论,只要做到成功的交际,即保证译文符合关联原则,我们的翻译就是成功的。唯一衡量典故翻译是否成功的标准就是译文是否对读者产生了足够的语境效果而未花费不必要的处理努力。
从关联理论的角度看,典故之所以成为翻译的难题,是因为一方面,原作者用典故是为了表达含蓄而丰富的含义,所以译文也相应的必须产生丰富的语境效果;另一方面,典故由于根植于特定的文化,对理解它所需的认知语境有较高的要求,理解时所需花费的处理努力也较大。因此,我们可以将典故翻译中的困境在关联理论下重新定义:译者可以去除典故中的文化因素,把它的含义直白的表达出来以减少译语读者的处理努力,但这样的译文可能是不成功的,因为它可能由于没有产生足够的语境效果而不具有最佳关联性;译者也可以保留典故的文化因素,把它直接移植到译文中去,以期产生丰富的语境效果,但这样产生的译文也可能是失败的,因为它很可能由于花费读者过多的处理努力而不具备最佳关联性。虽然这看起来仍然是一个进退两难的处境,但在关联理论的关照下,译者总能找到一条出路。
根据关联理论,关联性是由语境决定的,同一句话在不同的语境中关联性不同。同样,与关联原则的一致性也是依语境而定的。这对典故的翻译有着重要的启示──译者在翻译中所能达到的成功取决于意向读者的语境。因此,在典故翻译的过程中,译者首先要确定译语读者的语境与正确理解原典故所需的语境有多大差异,由此决定在翻译中他能实现的与原文的相似程度。在选择具体翻译策略即明示手段的时候,译者只需将关联原则铭记于心,保证译文对译语读者产生足够的语境效果而又不花费其不必要的处理努力。做到了这些,翻译就是成功的,而不是“亏损”、“失败”,更不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下面笔者以两个典故翻译的例子来说明关联理论对典故翻译的指导作用。
例一:一位大学教授正在津津有味的讲十分重要的内容,这时下课铃响了,学生们急不可耐的开始噼里啪啦的收拾书本,准备离开教室。教授十分气恼,他举起手对学生们说:“Wait just one minute, gentlemen! I have a few more pearls to cast!”(王治奎 1997:135)
教授活用了“to cast pearls before swine”这个典故。此典出自《圣经马太福音》的第7章:“不要把圣物给狗,也不要把你们的珍珠丢在猪前,恐怕它践踏了珍珠,转过来咬你们。”这里教授巧妙地运用此典来讽刺学生们浪费了他传授的宝贵的知识。在翻译时,译者需首先考虑译语读者的认知语境中是否包含有关此圣经典故的语境假设。如果有,则可将教授的话直接翻译为“稍等一下,诸位。我还有几粒珍珠要投掷呀”;如果没有,译者就需要采用必要的明示手段来产生一个在意向读者认知语境下具有最佳关联性的译文。如可将其直译并加后注来帮助读者构建理解典故所需的语境假设,或用中文里意义相近的典故“对牛弹琴”替换,将其译为“诸位,请再坚持一小会儿,我这儿还有琴要对你们弹”。具体翻译策略的选择要根据译语读者对语境效果的期待而定:倘若读者期待教授符合西方思维习惯的反应,则可选择直译加注法以保证足够的语境效果;倘若读者只期待理解教授的话,那么选用替换典故的方法可以减少理解后注所需的不必要的处理努力。
例二:一灯如豆,罗帐低垂,弓影杯蛇,惊神未定。
The light of rapeseed oil lamp was then burning as small as a pea, and the edges of the bed curtain hung low in the twilight, and we were shaking all over.
(Lin Yutang 1999: 33)
原文是《浮生六记》中的一句话。在译文中,林语堂删除了原文中的典故“杯弓蛇影”。删除典故通常是最不被认可的一种翻译手段,这样产生的译文常被加以“不忠实于原文”的罪名。但根据关联理论的翻译原则,林语堂的处理却是成功的。首先,对于普通的外国读者来说,要理解“杯弓蛇影”这个具有特殊历史文化背景的中国典故是很困难的,即使加注说明典故的来龙去脉,也需花费很多的处理努力。而紧跟其后的“惊魂未定”已经包含了“弓影杯蛇”所要表达的意义,因此删除此典不仅不会减少应有的语境效果,还不会给读者增加不必要的理解负担。所以虽然删除了整个典故,林语堂的翻译仍是符合关联原则的成功的翻译。
四、结语
本文首先对典故翻译的现状做出分析,指出在典故翻译中之所以存在一个进退两难的困境,从根本上讲是因为人们对翻译的本质从未有过一个统一、清晰地认识。接着通过介绍关联理论指出它作为最新的言语交际理论对翻译有着重要的启示,能帮助我们从新的角度认识翻译的本质并揭示出衡量翻译成功的唯一标准。最后将关联翻译理论应用于典故的翻译,进一步说明关联理论的语境观和关联原则能够有效的指引译者走出典故翻译的困境。
--------------------------------------------------------------------------------
注释:
1 Sperber 和 Wilson在后记中把关联原则修改为两条原则,其中第一关联原则的内容是“人类的认知倾向于与最大关联性相吻合”(2001: 260),而此条原则被改为第二关联原则。由于本文中只涉及第二关联原则的应用,因此就简单地把它称为关联原则。
2 Sperber 和 Wilson 认为,话语可以分为两类,一是描述性用法(descriptive use),即描述客观世界的状况或对客观世界状况的愿望;二是阐释性用法(interpretive use),即阐述对别人的思想或话语的理解(2001: 224-231)。
参考文献
[1] Gentzler Edwin. Contemporary Translation Theories [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4.
[2] Gutt Ernst-August. On the Nature and Treatment of Implicit Information in Literary Translation: A Relevance-Theoretic Perspective [J]. Targe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ranslation Studies, 1996, (8): 241-56.
[3] Gutt Ernst-August. Translation and Relevance: Cognition and Context [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4.
[4] Hatim Basil and Ian Manson. The Translator as Communicator [M].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997.
[5] Lass A. H., D. Kiremidjian and R. M. Goldstein. The Facts on File Dictionary of Classical, Biblical and Literary Allusions [M]. New York: Facts on File Publications, 1987.
[6] Leppihalme Ritva. Culture Bumps: An Empirical Approach to the Translation of Allusions[M]. Clevedon: Multilingual Matters, 1997.
[7] Lin Yutang (trans.). Six Chapters of A Floating Life [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1999.
[8] Newmark Peter.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M]. Hemel Hempstead: Prentice Hall, 1988.
[9] Nida Eugene. Principles of Correspondence [A]. Lawrence Venuti (ed.). The Translation Studies Reader [C].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00. 126-140.
[10] Savory Theodore. The Art of Translation [M]. London: Cape, 1957.
[11] Sperber Dan and Deirdre Wilson. Relevance: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 [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1.
[12] The Holy Bible [M]. King James Version. New York: Ivy Books, 1991.
[13] Wilson D. and Dan Sperber. Representantion and Relevance [A]. Ruth M. Kempson (ed.). Mental Representation: The Interface Between Language and Reality [C].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8. 133-53.
[14] Wilss Wolfram. The Science of Translation [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15] 包惠南. 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1.
[16] 何自然, 冉永平. 语用与认知:关联理论研究[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1.
[17] 李寅, 罗选民. 关联与翻译[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1):40-42.
[18] 王东风. 文化缺省与翻译中的连贯重构[J].外国语, 1997,(6):55-60.
[19] 王建国. 关联翻译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中国翻译, 2005, (4):21-26.
[20] 王治奎. 大学英汉翻译教程[M]. 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 1997.
[21] 熊学亮. 对关联理论中逻辑的思考[J].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5, (10):1-5.
[22] 熊学亮. 认知语用学概论[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