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儿童讲故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问:我和同事相遇,同事4岁的儿子看见我女儿手里的公仔,很喜欢。我想说服女儿把公仔借给弟弟玩一会儿,可女儿不肯。我觉得在朋友面前没面子,就从孩子怀中抢过公仔,塞给了同事的孩子。当小弟弟把公仔还给我女儿时,我女儿并没有把公仔抱在怀里,而是狠狠地把它摔在地上,又踩上几脚!我很生气,女儿才6岁,为什么如此任性自私、蛮不讲理?
唐嫣
答:其实,不是你女儿任性自私、蛮不讲理,而是你忽略了孩子内心的需求。你没有想到,当你从孩子手中抢过玩具塞给小弟弟的时候,你女儿内心是多么无助和挫败!一个无助的孩子,马上会用愤怒和任性来保护自己,对抗妈妈。
即使是儿童,也需要一个独立的空间,自己来决定一些事情。而他的自我价值感会从中慢慢滋生出来,帮助他成为自强、自立、有探索精神的人。玩具是你女儿的,她自然有借或者不借的权利,你为什么一定要为了自己的面子,替她做出决定呢?
你女儿尚小,我经常遇到一些初中生和高中生,他们也一样用愤怒和任性来掩饰自己内心的无助,同时对父母的掌控进行反击。这些孩子一回家就把自己的房门关闭,事实上就是在表达他们的呐喊。
可惜,多数父母听不见孩子的呐喊,更读不懂孩子成长的语言。很多父母觉得自己既然是谁也无法取代的孩子的父母,自然也拥有了无限的权利。他们为孩子无怨无悔地付出,当然也可以替孩子做出任何决定,小到吃饭,大到交友,即使孩子长大了,也是如此。
这是非常遗憾的事情,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没有学会简单却又非常重要的功课——如何与孩子保持适度而有弹性的亲子关系。
适度、有弹性的亲子关系就像两个人跳舞,进进退退,无论怎样,两个人始终保留着一定的空间,同时又保持着联系,彼此既不会疏离,也不会因离得太近而摔倒。这是一个多么智慧的距离啊!
做父母的,不必做“最好的父母”,刚刚好就可以。而这个“刚刚好”,就是跳舞的距离。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你要多问问自己,离孩子多远孩子才幸福?
重复讲故事——对
问:我喜欢给孩子讲故事,但是不知道孩子这么喜欢重复讲故事。一个故事刚讲完,孩子就会请求:“再讲一遍。”我以为孩子要听新故事,不对,他是要听刚才的故事,从头到尾,再来一遍。好不容易,今天讲完了,第二天孩子又拿着那本书来了,翻开,“还讲”!
王思月
答:我们大人在知道一本书的完整情节后,一般不会再去看。当然,特别爱这本书的人除外。比如,三毛看《红楼梦》,看完300遍,还要看第301遍。可那是名著呀!一个小孩子,把一本普通故事书当成了《红楼梦》,一遍遍地要求重复,爸爸妈妈就紧张了:这孩子正常吗?
其实,如果问问别的爸爸妈妈,你就会发现,要求重复,对学龄前孩子来说,是个普遍现象。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呢?道理很简单,和三毛阿姨一样:吸收养分。孩子吸收养分,和大人不同。大人一般能说出自己在吸收什么,而孩子说不出这一次次的重复到底吸收了什么。但我们可以想象,孩子会学习语言,学习概念,学习思考和推理。尤其是,重复阅读使孩子学会预期,孩子对尚未发生的事情产生了预期,然后通过重复阅读,他发现他的预期实现了!这对孩子来说,是多么快乐的事啊,他会受到莫大的鼓舞!他对自己的信心、对世界的信任,就这样一点点地建立起来了。
因此,伟大的教育家蒙台梭利非常强调给孩子重复的机会。蒙台梭利认为,孩子通过自发重复,不仅发展了身体的机能,而且孩子的精神世界,通过重复的专注,也得到了圆满的成长。
更有趣的是,你如果在重复阅读中想偷工减料,那是绝对过不了关的。您家的小法官会立刻指出:你这次念的,和上次的不一样!在某处某处不一样!结果,大人只好灰溜溜地重新来过,今后再不敢偷懒。
原来,通过重复,孩子几乎可以把书“背”下来了。看着画面的线索,他能出声或是不出声地参与阅读了。对阅读的兴趣,主动学习的精神,就这样一点一滴地培养起来。
因此,妈妈们,多点耐心吧。如果孩子还要求你重复,那就说明:这本书里,还有他需要吸收的东西。为了孩子,再来一遍吧!
女儿随便打——错
问:有人说如果父亲有打女儿的行为的话,那么,女儿长大后,对异性的安全感很可能是挫败的。请问,父亲对女儿身体上的暴力严重到什么程度,才会真的影响女孩的未来?
韩梅
答:对女性来说,有一个标准,就是衣服遮盖的地方都不能碰,包括她的父亲。
在孩子2~5岁时,爸爸妈妈就要懂得尊重女孩的身体了,不能乱打,包括小时候脱裤子打屁股,对女孩子不能再做。有理论认为,女性儿时的某些部位遭父母打,尤其是被父亲打,在她长大有了性意识以后,会认为小时候的她是没有尊严的。而到了青春期有了性意识后,回忆起早期父亲对她身体的侵害,她会产生严重的创伤感,这就是性创伤。
所以,我们不主张父亲拍打女孩的身体,当然打手是可以的,但是不要对有遮挡的部位拍打。如果女孩子小时候被父母打,尤其是被爸爸或者被哥哥打,长大成人后她在婚姻中如果被丈夫打的话,就会认为爱她的人才会打她。
这样会与她的自尊形成冲突,早年她是通过认同、美化爸爸来控制自己的悲伤感,在婚姻中,她也会把丈夫打她理解为是为她好,从而导致性格退化。当一个男人打她时,她就掌握不好喊“停”的时机,无法阻止这个行为在她身上的发生。
挨过打的孩子不仅要挨打,通常还要说自己错了。小时候这么做是不得已的屈从,长大后如果她还挨打,内心的记忆会出来,她就不会使用正常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还有一种行为,是爸爸妈妈不打孩子,但是经常指责孩子,比如说“真倒霉生了你这个丫头”或者“你长得可真难看”。如果父母老用贬低、伤害的语言指责孩子,会让孩子形成对自己的不尊重,就是低自尊。低自尊的孩子在人际关系里容易存在一些让人头疼的行为,总是让人生气,或者一遇困难就退出。因为她没有自信,这样反而会促使暴力的发生。
有尊严的女孩会选择好的生活方式生活,但是低自尊的孩子会选择一些不好的生活方式生活,她会做或者被诱惑做一些糟糕的事情。因为她内心认为自己是不好的人,所以做不好事情时,内心冲突没有自信的人那么强。
用“心”沟通——好
问:儿子刚上小学,做事拖拉、粗心,而且特别犟,怎么教导都不改。更令人苦恼的是,犟儿子遇上了倔爸爸。老公整天盯着孩子的问题不放,训斥他。最近,家里矛盾升级,老公一见儿子就吵他,儿子只要见他爸爸开口,就直接捂上耳朵,跑得远远的。
白春燕
答:进入小学后,孩子的自我意识不断发展,主观能动性逐渐增强,对成人的要求,有了自己的判断,不再一味顺从,开始了“我行我素”。家长如果不了解孩子的这些心理特点,一味训斥,甚至打骂,就容易使孩子在个性发展上走向两个极端:或遇事唯唯诺诺,谨小慎微,胆小怯懦,或执拗任性,胆大妄为,目中无人。
教育孩子必须遵循教育规律,了解儿童心理。面对孩子的逆反表现,爸爸应该反思一下:孩子为什么这么烦我?我的教育方式妥当吗?什么样的教育才是孩子乐意接受的?想明白了这些问题,自然就有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
应对措施:
1.正确认识儿童的“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是儿童内心世界的一种真实体现,并非洪水猛兽,它是儿童自我意识强化的表现。作为家长,应该了解儿童身心发展规律,正确看待孩子的逆反行为。在逆反期内,家长不要跟孩子斗气,要多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尊重孩子,发扬民主,听取孩子意见,给孩子辩解的机会和改错的时间,不要以家长的威严压制孩子。
2.赏识孩子,肯定孩子。
得到赏识,孩子心情愉悦,信心倍增,内心充满幸福感,更容易接受意见,克服自身毛病。如果家长只是一味地数落、训斥,对孩子吹毛求疵,不仅影响自己的情绪,还会使孩子陷入自卑的泥潭,难以自拔。
3.蹲下身子,耐下性子。
在平等的交流氛围中,孩子更乐于接受家长的观点,也有利于教育信息的正向传递。面对倔强的孩子,家长要有耐性,不要跟孩子硬碰硬。家长要肯在孩子面前放下架子,耐住性子,学会“蹲”下来和孩子讲话,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以民主平等的方式对待孩子。或许只是短短的几分钟,暖暖的几句话,轻轻的几次抚摸,孩子的心结就已解开。
段家兵
同志们:
上午好!按照会议安排,首先由我通报全区第一季度道路交通和消防安全事故情况,然后对第一季度道路交通和消防安全工作落实情况进行总结和对第二季度道路交通。消防安全工作进行具体部署。
一、道路交通、消防安全事故情况通报
道路交通安全方面:
。。。
。。。
消防安全方面:第一季度,共接警9起(抢险救援6起,一般性火情3起),抢救被困人员1人,警情同比去年第一季度下降30%,辖区没有发生一起火灾事故,无人员伤亡,消防安全形势持续安全稳定好转。
二、第一季度道路交通、消防安全工作落实情况
第一季度,通过认真履行职责,狠抓措施到位,道路交通和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成效明显,切实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一)消防工作方面
一是以专项整治为抓手,严格落实重大节日检查机制。
根据上级领导和文件要求,区消安委制定了《五桂山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治理方案的通知》、《五桂山开展违规住人场所消防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工作方案》和《五桂山“四类群体”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培训工作方案》等工作方案,结合第一季度重大节日的工作部署,区消安委组织相关部门对辖区公众聚集场所、烟花爆竹和在建工地、校园、厂企、出租屋、三小场所、易燃易爆场所、物流仓储场所等开展消防专项检查,按照共出动检查人员150人次,检查单位场所500家,发现消防安全隐患90宗,落实整改措施80宗,责令限期整改10家,有效消除各类消防安全隐患。
二是是强化消防宣传教育,提升社会消防安全意识。
按照《关于推进消防宣传“七进”工作的通知》,区消安委组织相关部门、社区及消防志愿者深入开展消防宣传“七进”活动。在1月10日和3月29日组织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及消防志愿者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活动,通过向群众派发消防安全宣传单张、海报、小册子等形式宣传消防安全常识。第一季度,区消安委共组织专职消防队及相关部门开展灭火自己疏散演练1次,举办大型消防宣传活动2次,举办消防培训3次,通过深入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活动,不断提高辖区群众的消防安全意识,营造消防安全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
三是强化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工作。
落实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制度,有效排查、整改火灾隐患,预防和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第一季度我区消防安全“网格化”巡查任务完成率为99%,隐患排查率96.3%,隐患整改率为95.7%,各项指标保持高位运行。
(二)道路交通工作方面
。。。
。。。
三、存在问题
(一)消防工作方面
一是网格化监管不到位。
部分场所未纳入消防安全网格化监管范围,单位监管分工不明,导致出现漏管现象,各部门要迅速开展排查,在5月底前,将未纳入网格化监管的单位场所全部录入中山市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系统。
二是一般隐患重复出现率较高,被检场所消防安全责任意识有待加强。
部分场所的消防安全隐患均为灭火器过期、应急疏散指示标志损坏,消火栓被遮挡等一般消防安全隐患。此类隐患重复出现率较高,体现出监管部门巡查员巡查工作不细致深入,复查整改不及时,单位消防巡查职责不落实;社会单位消防安全主体责任不落实,未认真开展火灾隐患自查自纠工作的问题。
(二)道路交通工作方面
。。。
。。。
四、下季度工作计划
(一)消防工作方面
一是继续加强“三小”场所、出租屋、人员密集场所等各类场所的隐患的排查力度。
按照网格化工作划分,各相关部门、村(居)务必按照办事处工作部署落实好辖区各类场所火灾隐患排查工作,做到排查一家,登记一家,整治一家,验收一家,确保排查整治不留死角、不留盲区。
二是加强部门联动,开展联合执法。
各有关部门、村(居)要严格整治标准、及时协调,落实责任,建立健全信息互通机制,及时研究解决整治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时开展联合执法,严肃查处消防违法违规行为,形成执法合力。
(二)道路交通工作方面
。。。
。。。
关键词:快速提高; 讲故事; 技能;
喜欢听故事是孩子的天性。一个好的故事,不仅以其生动的情节、优美的语言、活泼可爱的形象丰富了孩子们的知识,使幼小的心灵和情感受到良好的熏陶,也以其充满想象和幻想的色彩,让孩子们在童话世界里尽情地翱翔,促进其想象力、创造力的发展。幼儿教师的职责之一是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讲故事”是实现这个目标的好方法,也幼儿园最常见的教育活动形式之一。是幼教工作者所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
作为未来的幼儿教师――幼师生,怎样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提高自己讲故事的能力,做好从事幼教工作的职前准备,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笔者认为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要了解讲故事的对象与要求
幼儿教师讲故事,面对的听众是幼儿,是语言与认知都还处于发展阶段的3-6岁的孩子。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主要是通过感知、依靠表象来认识事物。因为年龄小,社会生活经验贫乏,他们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还比较差。由于控制和调节自己心理活动和行为的能力还很弱,随机注意占优势且不稳定,所以,他们很容易受其它事物的影响而改变自己的行为或行动方向。
儿童故事是指为儿童编写、适合儿童阅读欣赏的故事。它们一般内容单纯、篇幅短小,具有完整连贯、生动有趣、语言口语化和生活化等特征。儿童故事取材广泛,充分运用合理的艺术夸张和虚构成分增强其故事性,语言通俗易懂,节奏感强,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和欢迎。
讲儿童故事,是一种语言实践活动,是用有声语言生动形象地向幼儿传达故事内容,影响教育幼儿,促进他们的身心发展。讲故事的基本要求,一是紧扣“讲”,二是善于“演”要。讲故事不是照本宣科地读,也不是脱离文稿纯粹的背诵,讲故事要求使用口语,无论是叙述、描述、议论或者抒情,都要使用听者能听得懂的通俗话来讲述。讲述时,对故事中出现的比较难理解的词还可以稍作解释或必要的重复,以适应听者的需求;讲故事,要充分运用语气语调来表现人物的生动和情节的曲折,要使用眼神、表情、身姿等态势语辅助表达,要采用拟声手段模仿自然界的风声、雨声、动物叫声等来渲染气氛,以引起孩子们的联想和想象,使他们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受到感染和教育。
要掌握讲故事的基本技巧
讲故事其实也是一门学问。要想自己讲的故事得到孩子们的喜爱,同时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必须了解掌握讲好故事的方法和技巧。
1.熟悉故事内容
讲故事,首先要认真阅读故事,熟悉和理解故事的内容。不仅要具体分析故事情节的开端、发展、、结局,理清情节结构,把握主要内容,抓住故事,还要记住有哪几个人物,分析人物角色的性格特征和作者倾注在其身上的感情,并通过情节和角色的分析准确把握故事的主题思想。只有透彻地、正确地理解,使自己的感情和故事的角色产生共鸣,才能在讲故事时以真挚而强烈的情感去感染孩子,激起他们感情上的共鸣。另外,分析角色时还要区别角色之间的细微差别。仔细揣摩各个角色不同的性格特征以及在动作、表情、心理活动、语言等方面的不同表现。
2.进行合理加工
讲故事不能照着现成的材料念或背,需要对文稿材料进行合理加工。因为故事的文稿是用文字写给人看的,而讲故事是用嘴说给人听的。要想说得悦耳、讲得动听,就需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对故事文稿进行加工整理,变文稿为讲稿。这包括:
(1)对故事的改编与加工。就是在讲给孩子听之前,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或教育目标等对故事的人物、情节内容等进行适当的改编和加工,以便适合幼儿或更切主题更适合“讲”。
(2)将书面语改为口语。讲故事是一种口头文学活动,应该口语化和大众化。
(3)适当删掉或调整人物对话提示语。文稿上的人物对话,如果不交代是谁说的,很容易产生混乱。可是讲故事时,要是不断的用“某某说”“某某说”这样的对话提示语,不仅嗦、累赘影响讲的人的情感渲染和表达,还常常会引起听故事的人的厌倦和反感。
(4)有针对性地加楔子或结语。在故事讲述的过程中增加“楔子”,可以造成悬念,使孩子们参与到听讲活动中来,保持听讲的兴趣。在故事的结尾添加“楔子” ,则可以起到提示点题的作用,帮助孩子理解,激发孩子们无限的想象力。
3.做到话表兼顾
“话”和“表”是讲故事的主要手段。“话”就是讲述,是讲故事的人直接叙述故事的情节和内容;“表” 就是指表演,是讲故事的人运用自己富有感彩的语言、动作、表情,把故事中的人物性格、思想感情形象地表达出来,把故事发生、发展的环境气氛渲染出来。
(1)“话”的技巧。
讲故事时,要把叙述语言和故事讲述中的人物对话区分开来。叙述语言主要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介绍故事情节的来龙去脉和前因后果。在叙述时,还应把作者对故事中人物和事件的褒贬态度表达出来。
(2)“表”的技巧。
“表”主要通过声音形象的塑造、拟声词的运用和态势语言的辅助等来表现。讲故事时,既要善于根据人物的性别、年龄、性格、身份等特征,运用不同的声音把人物区分开来;也要善于运用拟声手段对自然界的声响进行惟妙惟肖的模仿,以渲染环境气氛,增加故事的真实性和形象性:还要善于运用态势语,通过动作、姿态、眼神、表情等辅助“讲”, 做到话表兼顾,讲演结合,绘声绘色,活灵活现,达到生动有趣、精彩感人的效果。
有针对性地加强训练,快速提高讲故事技能
俗话讲“说来容易做来难”。了解掌握了讲故事的基本技巧,并不等于就能在实践中把故事讲好,因为,讲故事,首先是看你敢不敢讲、能不能讲,其次才是看你会不会讲,讲得精彩不精彩。所以,要能讲好故事,还需要结合自身的实际,就薄弱方面多多加以针对性的训练。
1.多讲多练,增大胆量,提高心理素质
讲故事是一个人独白的语言实践活动,需要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很多时候,讲不好故事的直接原因在于讲的人胆子不够大,心理素质不好,不善于在公众场合说话。心理素质不太好的人,一定要加强自我训练。越是容易紧张害怕,越是要给自己多创造在众人面前开口说话的机会,让自己多讲多练,慢慢儿增大胆量,逐步提高心理素质。
2.加强普通话训练,提高语音标准度
能够说比较标准的普通话,是幼儿教师的从业要求。讲故事同样也要求用规范标准的普通话。幼师生一定要随时注意普通话的学习,持之以恒地纠正方音方言,努力念准每个声韵母,掌握语流音变规律,加强普通话语音训练,并努力在讲故事的实践训练过程中逐步提高普通话的标准度。因为准确清晰的语音技巧的掌握,是讲好故事的基础。
3.加强语言技巧训练,提高语言的表现力
讲故事要做到“声情并茂”,要融入自己的理解和情感,根据人物性格特点和情节的发展把握语言的节奏,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抑扬顿挫的语调、富有表现力的音色、眉目传神的体态动作等地加以表现,让听者“闻其声如见其人”,这就需要加强语言技巧训练,提高语言的表现力。
(1)练习运用不同的语气来表达情感。 一般应遵循的语气规律是:喜则气满声高,悲则气沉声缓,爱则气缓声柔,憎则气足声硬,气则气满急声促,冷则气少声淡,惧则气提声抖,怒则气粗声重,疑则气细声粘,静则气舒声平。
(2)练习以不同的语速来渲染氛围 。通常的方法是:语速较快,节奏轻快,轻多重少,用以描绘欢快的气氛、欢悦的心情;语速较慢,节奏沉稳而有力度,音节加长,可创造悲壮的气氛;语速舒缓,语气柔和,用来表现舒展的心情,抒发感情或描绘幽静的情境;紧张情节的叙述,语速可急迫一些,音强而有力;较快的语速,可以表达当时的紧急情况和紧张心情;富有哲理性的话,则用慢条斯理的语速以增强语言的清晰度。
(3)练习用不同的语调来塑造不同的角色。就是要学会变声,让不同的人物用符合其年龄、身份和性格特点的声音来说话。
4.注意观察模仿,练习提高态势语的运用能力
好故事是什么?好故事一定是包含着善良的心灵和高尚美德的好听又有趣的故事。好故事不一定都是讲述好心人的故事,不一定都赞扬高尚的行为和美好的心灵,好故事有时也讲坏人坏事,批判丑恶的现象和卑鄙的人性。但无论讲好人好事,还是讲坏人坏事,好故事都会通过生动活泼的形象和引人入胜的情节让孩子们感到快乐,受到教益。
童话中“当公主遇见王子……”的情节,对在现实社会打滚的成年人,常显得虚幻而不切实际,但这些故事却曾陪伴我们长大,每每在孤独无助、沮丧困惑时,就成为追求希望、支持生命的重要力量,是每个人心底最温柔的梦。
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给孩子讲一些优美的故事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有专家认为,讲故事可以让孩子学会想像,孩子们听故事的时候,他们需要根据听到的东西去想像,这样有助于他们上学之后更好地理解老师讲解的不同内容;讲故事给孩子听,可以让孩子接受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教育;讲故事也是与孩子交流的一种方式,可以观察孩子对故事中的情节作出什么样的反应,可以引导孩子去模仿好人好的行为;讲故事能帮助孩子战胜恐惧:故事中人物关系和情节发展可以帮助孩子应付自身的恐惧,培养较高的自控能力;讲故事能增加亲子关系:孩子通过听故事会感到与讲故事的爸爸、妈妈度过一段美好时光,感到自己被关爱;讲故事能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孩子看到父母读书,会在成长过程中对读书采取积极的态度。
论文摘要:柏拉图是古代、中古和近现代哲学家中最有影响的人名副其实。柏拉图思想中最有影响的恐怕是其哲学思想,同时他还是一位著名的教育家。在其流芳后世的《国家篇》和《法律篇》中,他关于幼儿的教育、女子的教育、音乐文艺的教育、体育及军事的教育等思想对古希腊及后世的教育均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关于儿童文学教育内容的规定,我们可以从柏拉图这些名著中的思想里发现一些有价值的认识。
柏拉图是西方首先提出学前教育的人。柏拉图重视儿童的游戏在教育中的作用,重视给儿童讲故事及精选故事材料。
柏拉图认为游戏对政治有着影响,认为儿童的游戏与邦国的政治与法律是有关系的。如果给儿童安排同样的游戏,用同一种游戏方法,使儿童喜欢同一种玩具,那么国家的政治制度就会稳定、持久而坚持下去,就不会被破坏。因为,这样培养的儿童认为事物是不变的,构成事物的秩序也是不变的,这样有利于国家的稳定;可是如果不用同样的游戏,并且经常变换游戏方法,那么游戏就会被破坏,儿童就会对不同的玩具感兴趣,产生好奇,即会喜新厌旧的。这样,每个儿童都有不一样的想法,都有不一样的兴趣,经常变化,求新,求变。那么,一个国家也就有危机了。因为,改变游戏实际上是在潜移默化地改变儿童的生活方式,就会对他们思想和心灵产生影响,让他们以为事物是可以变化的,事物的秩序也会变化,这样慢慢发展到以后,就会不尊重古道和原有的固定的社会秩序和社会制度,如果每个儿童都这样,那么一个国家的政治就危机了。所以,他坚持要给儿童安排同样的游戏,使用同样的游戏方法,安排同样的儿童文学内容。以利于形成统一的思想,稳固而持久的思想。以利于国家的政治稳定和政权的巩固。
可见,柏拉图很重视游戏在儿童教育中的作用,甚至把游戏放在很高的位置上。柏拉图形成这样的教育思想其实是与他的哲学思想有密切关系的。柏拉图是西方客观唯心主义的奠基人。他认为存在两个世界,一个是物质世界,一个是理念世界。物质世界是虚幻的,常变的、不可靠的;而理念世界是恒定的、不变的、可靠的。物质世界是对理念世界的模仿。在柏拉图的心中理念世界是完善的,是恒定的,不变的。所以,他希望社会的制度、社会的秩序等也是恒定的,不变的,这样国家才会稳定,才会稳固,才会持久下去。那么这就需要统一的,同样的游戏内容,同样的文学教育内容。
柏拉图还重视给儿童讲故事,并且要精选故事材料。通过讲故事发展儿童的想象力。柏拉图认为有一些故事是不能,也不宜给儿童讲的。比如希腊神话中,马拉诺斯、克罗诺斯和宙斯这些天神彼此阴谋陷害的故事,这些故事反映了神们的自相残杀,神门的不好的,甚至是丑陋的一面。他认为这些故事会对儿童会造成不好的印象,而且这些不好的印象会在儿童发展的早期留下很深的印象。这不利于他们的以后的发展,不利于国家的稳定和发展。而应该讲那些反映神门正面的、光明的、正直的、善良的、真诚的光辉的一面的故事,这样的故事会陶冶儿童的心灵,有益于他们的成长。“应该尽量使孩子们开始听到的一些故事必定是有道德影响的最好的一课”。他甚至认为,通过精选出来的故事对儿童进行教育,远远胜过用双手去矫正他们的身体。而且还提出对那些编写故事的人进行审查,审查通过了的故事才可以讲给儿童。
我们说柏拉图《国家篇》等中的关于儿童文学教育内容的规定的教育思想具有一些积极的因素。在游戏中培养儿童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有利于国家的稳固;给儿童讲故事可以发展儿童的想象力;精选那些反映神的光辉的、光明的品质与道德的故事有利于培养儿童的良好的纯正的思想与品质;另外,就是提倡音乐可以陶冶儿童的心灵。但是,他在游戏中过于强调一致性,统一性,而忽视变革,忽视求新,求变。这不利于儿童的个性发展。应该注意到儿童的兴趣、爱好、个性的不同,尊重儿童的个性发展,培养创新思维,求新思维;同时,我们也不难看出,柏拉图的教育思想是有阶级性的。把游戏放到了很高的位置,把游戏与国家的政治与法律等紧密的联系起来。为了培养有利于国家稳定的人,为维护统治阶级的地位,为维护政治统治的稳固而严格育内容。无疑不利于儿童的个性发展。这是柏拉图的教育思想里的具有局限性的一面。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