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二级建造师试题

二级建造师试题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二级建造师试题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二级建造师试题

二级建造师试题范文第1篇

早产儿是指孕满28周不满37周,体质量1000g至不足2500g,身长

1.临床资料

2012年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死亡率为8%。在2013年通过对重症监护室早产儿加强保暖、喂养、温度、湿度等基础护理,早产儿在重症监护室较适宜的环境中生长,使早产儿的并发症明显减少。

2.加强基础护理

2.1注意保暖 早产儿衣着以轻柔温暖、简便易穿为宜,尿布也要柔软容易吸水为佳,监护室内温度要保持在24―28℃,室内相对湿度在55%―65%之间,婴儿体温应保持在36―37℃,上、下午各测体温1次,若最高体温或最低体温相差1℃时,应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保证体温的稳定。

2.2精心喂养

2.2.1 哺喂方法 按早产儿成熟情况不同而异,早期足量喂养,对出生体重 2000g以上吮吸反射良好的可直接哺乳,反之用滴管或胃管喂养,并保证早产儿每日吸入量。一般出生后6~12小时开始喂糖水,24小时开始喂乳,体重过低或一般情况较差者,可适当推迟喂养,先给予静脉补液。

2.2.2摄入量 随早产儿出生体重及成熟程度而定,早产儿对热量的要求高于成熟儿,每日每公斤体重需热卡110~150千卡。可参考早产儿摄入量计算公式。喂奶间隔时间:可根据奶方和体重安排,一般体重1000g以下者,每小时喂一次;1001~1500g,每1.5小时喂一次;1501~2000g,每2小时喂一次;2001~2500g,每3小时一次,或具体情况分别对待,使体重每日增加10~30g。

2.2.3各种营养的摄入量 早产儿摄入的蛋白质占总热量的10.2%, 正常儿必需氨基酸为9种,早产儿为11种,胱氨酸、酪氨酸为必需氨基酸,必须从食物中摄取。无机盐早产儿比成熟儿需要的多,因为胎儿的最后阶段是无机盐增加的阶段。早产儿吃配方奶和母替,既可补充无机盐和维生素E,又可吸取母乳中的免疫物质。

2.2.4静脉营养支持 早产儿进食量不足,可将剩余部分由静脉给予营养支持。保证早产儿的生理需要量,以免发生脱水或营养不良,使免疫力下降而发生并发症。

2.3非营养性吸吮 无法经口喂养的早产儿,在胃管喂养的同时,给予吸吮空的橡皮,能刺激兴奋口腔迷走神经,使胃肠激素水平发生改变。

2.4保持呼吸通畅 根据缺氧和呼吸困难程度选择不同的给氧方式,如鼻导管、面罩等,应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尤其是上呼吸道或肺部感染的患儿,呼吸道分泌物多时,采取勤翻身、拍背、吸痰、更换氧管和超声雾化吸入等护理措施。

2.5暖箱的管理 根据早产儿的体重给予不同的保暖措施。维持患儿皮肤温度在36.0―36.5℃,肛温37℃,24小时温差小于1℃。湿度一般选择70%―75%。

2.6皮肤护理 早产儿不要洗澡,每天更换衣服,可用食用油每2―3天擦擦婴儿脖子、腋下、大腿根部等皱褶处,保持皮肤清洁。

2.7 采取合适的护理,可使早产儿身心达到舒适状态,减少并发症。俯卧位时PaO2比仰卧位明显增加,新生儿及早产儿期选择俯卧位可有效减少胃管反流[2]。护士在工作不太忙的时段给早产儿俯卧位,要密切观察早产儿变动时是否阻塞呼吸道。

2.8监护室管理 严格消毒隔离,保证安静、安全、舒适环境。

2.8.1早产儿呼吸系统发育差,较微刺激可引起早产儿惊跳、拥抱反射、哭闹不安等反应。可引起早产儿血氧饱和度降低。监护室应保持安静,避免周围环境的噪音干扰。

2.8.2早产儿因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全,非常容易受感染,而且一旦感染很容易造成败血症,甚至脑膜炎。喂奶、换尿布前应认真洗手,奶瓶、用具天天消毒,床褥每天更换,平时随脏随换,注意监护室每天通风两次。

2.9早产儿抚触 抚触给早产儿带来触觉上的刺激会在脑中形成一种反射,当脑细胞的这种反射联系时,使早产儿活动增多,就促进了早产儿智力的发育。而腹部的按摩,可以使早产儿消化吸收功能增强。每天给早产儿抚触10分钟。

3.结果

2013年重症监护室通过加强基础护理后,早产儿的并发症减少,死亡率降低至5%。

4.讨论

早产儿由于各系统器官发育均不成熟、体质弱、器官功能和适应能力差,在护理早产儿时,千万不要急躁,要认真负责、细心观察,精心施护,多观察孩子变化。这样的早产儿,体力、智力都不会比正常人差。护理质量对早产儿存活率及生活质量影响很大,因此加强和重视对早产儿的护理,降低病死率,提高生活质量极为重要。

参考文献

二级建造师试题范文第2篇

(MP-IgM)检测, 并对实验检查结果、发病年龄及季节分布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185例呼吸道感染患儿,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结果MP-IgM阳性36例, 冷凝集试验结果MP-IgM阳性25例, 患儿多伴有多系统、多器官免疫损害, 实验室检查异常。2~5岁年龄段MP-IgM阳性率50.0%高于其他年龄段;冬季MP-IgM阳性率47.2%高于其他季节。结论 临床上对持续发热、顽固性咳嗽、病程长、普通抗生素治疗无改善的呼吸道感染患儿, 依据年龄、季节分布特点, 及早进行MP-IgM 检测, 以明确诊断、避免漏诊。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冷凝集试验;病程;年龄;季节性

DOI:10.14163/ki.11-5547/r.2016.31.047

MP在小儿呼吸道感染中占30%以上[1]。MP感染常年皆可发病, 传染性较强, 极易在儿童集居场所流行传播, 且感染早期抗体阳性检出率低, 隐性感染患儿较多, 仅依据临床表现常难以与其他感染鉴别, 对一般抗生素治疗无效, 临床漏诊率高。本研究对本院诊治的185例患儿用ELISA进行检测, 并对MP感染患儿实验室检验结果、发病年龄及季节性分布特点进行分析, 旨在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 取得较好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12月本院诊治的呼吸道感染患儿185例, 其中男94例, 女91例;年龄

1. 2 方法 对所有患儿进行ELISA法检测血清特异性抗体MP-IgM(试剂盒为欧盟进口分装试剂)。依据中华医学会《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管理指南》[2]中关于儿童获得性MP肺炎实验室诊断标准, 对相关实验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支原体肺炎诊断标准参考文献[3]。

2 结果

2. 1 ELISA法检测结果 185例呼吸道感染患儿MP-IgM阳性者36例, 阳性率19.5%。其中上呼吸道感染6例, 急性支气管炎10例, 支气管肺炎13例, 支气管哮喘5例, 毛细支气管炎2例。

2. 2 冷凝集试验结果 MP-IgM阳性25例。其中1∶32者2例, 1∶64者5例, 1∶128者8例, 1∶256者7例, 1∶512者3例。

2. 3 生化测定 MP-IgM阳性患儿中白细胞(WBC)升高9例;C反应蛋白>10 mg/L者11例;4例咽拭子普通培养有细菌生长;肝功能谷丙转氨酶(ALT)轻度升高者3例;电解质异常者9例, 其中低钾4例, 低钙5例;心肌酶[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至少有一项增高者24例, 以AST和LDH增高常见;血气分析异常11例, 表现为低CO2和HCO3-。

2. 4 MP感染与年龄关系

2. 5 MP感染与季节分布关系 各季节均可检出MP-IgM, 以冬季阳性率高于其他季节。见表1。

3 讨论

MP是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最小微生物, 主要破坏支气管和细支气管黏膜层, 使上皮细胞肿胀、坏死、脱落, 肺泡壁因炎症细胞浸润增厚而导致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由于MP与人体某些组织存在着部分共同抗原, 故当人体感染MP后可形成相应组织的抗体, 导致多系统的免疫损害。本次研究显示, 累及心血管系统比例最高(66.7%), 说明MP感染可通过免疫损伤或免疫变态反应对心血管系统造成损伤。本次MP-IgM阳性患儿中WBC升高占9例, C反应蛋白升高仅占11例, 只有4例咽拭子普通培养有细菌生长, 说明小儿MP肺炎中真正合并细菌感染只占少数, 这也是一般抗生素治疗无效原因之一。

本组185例呼吸道感染患儿中ELISA法检测MP-IgM阳性36例;冷凝集试验MP-IgM阳性25例。机体受MP感染时最早出现的特异性抗体是抗MP-IgM, 发病后7 d左右可检出阳性, 10~30 d达到峰值。本组病例最早于病程第6天检出抗MP-IgM阳性, 导致对于

本研究

本研究MP感染全年均有散发, 其中夏季感染率最低, 秋季逐渐升高, 冬季达最高(47.2%)。说明MP感染随季节转变而转变, 这可能与MP活性受各地环境、气候温度、空气湿度、风速以及降雨量等影响有关。枣庄地区煤矿粉尘污染较重, 冬季寒冷、干燥适宜MP生长, 同时人口集中、室内活动较其他季节增多, 利于MP传播流行。

本文对MP-IgM阳性感染患儿实验室检验结果及流行特点研究显示MP感染具有一定年龄分布特征及很强季节性。因此, 对于持续发热、顽固性刺激性咳嗽、病程长、普通抗生素治疗症状无改善而中毒症状不重的呼吸道感染患儿, 应对其早期常规进行MP-IgM检测, 以及早明确诊断, 避免漏诊及延误病情, 为制定有效防控策略及临床诊治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 袁壮, 董宗祈, 鲁继荣, 等.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断治疗中的几个问题.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02, 17(8):449-457.

[2]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 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管理指南(试行)(下). 中华儿科杂志, 2007, 45(2):83-90.

二级建造师试题范文第3篇

关键词:考试书;营销;创新营销模式;图书市场

中图分类号:G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 08(b)-0000-00

1995年开始,我国开始建立全国房地产估价师、全国监理工程师、全国造价工程师等执业资格制度,并且随着制度的建立很快进入了较快的发展时期。在国家大力推行行业执业资格制度作为行业管理、人员资质管理的重要手段下,注册考试人员进入了高速增长期,考试的种类、考试人员逐年递增。考试图书市场从2004年一级注册建造师考试施行以来,图书产品进入快速占领图书市场。并且市场规模迅速扩大。出版社开始投入大量的产品分割市场。初期的产品类型较少,内容质量平平。随着这部分图书的大量需求,竞争的出版社增多,竞争的不规范市场行为,给我社等考试书出版主力军造成了很大冲击。对待如此严酷的市场,需要及时调整出版战略,在重视内容质量的同时,更要重视图书产品的营销。发挥品牌优势,增强销售渠道信心,提高竞争优势。

在图书产品的传统营销形式下如何及时推出产品,保持销量,就要不断地创新营销。本文以个人策划出版的“全国二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考点速记”(3本)为例来介绍典型考试产品的创新营销方式。

一、 充分了解图书产品

考试人员最多的科目是二级建造师的考试。每年参与考试人数都在100万人次以上。考试设有专业必考科目和专业科目。考试最多的专业科目是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下面以3个必考科目1个建筑专业科目为例。本系列书定位是考点速记。

1.考试的科目。必考科目:《建设工程施工管理》、《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专业科目有《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机电工程管理与实务》《市政公用工程管理与实务》等。

2. 读者对象。符合条件的全国工程类或工程经济类专业,从事建筑行业管理、技术工作人员。

3.考试时间。每年的6月份。

4.图书产品特点。本套书4本。横大64开,每本120千字,定价25元,出版时间:年初。作者:试题分析小组编委会编写。

二、 创新的营销模式

目前,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图书不仅要保证内容质量还要有好的营销手段才能实现图书的良好销售。过去图书的出版、销售模式比较单一。策划编辑的重点工作在策划方面。和营销编辑之间缺少沟通,对图书的销售极为不利。由于市场的严酷,现在考试书出版中策划编辑投入营销的工作比重越来越大。在图书产品进行策划时就开始同步了营销方案的实施。由策划编辑制定营销方案,营销编辑制定细节的实施方案及计划执行的反馈。创新营销模式还体现在营销的终端变化上。目前销售专业图书的四大网站也是考试书的主要销售渠道,营销的形式更是复杂多样,更需要及时、新颖的营销方式。但是传统的新华书店、专业店是销售考试书的主要渠道更是要在传统的营销方式下,增加新的营销方法。在图书从选题立项到出版,要想将营销贯穿整个出版流程,重点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制定营销方案。针对图书产品特色,产品出版计划,制定营销方案。

(1)召开策划人员与营销人员讨论会。策划人员对图书产品情况进行阐述。介绍图书产品的内容和特色。计划出版时间,预期的销量及营销建议。营销人员介绍分社的营销资源以及营销计划周期。

(2)制定营销计划。

1)日常基础工作沟通。策划编辑与营销编辑沟通图书出版节点。策划编辑对图书交稿、校对、付型几个关键点与营销编辑进行沟通。图书预印时图书的详细信息:如基本信息,包括开本、定价内容简介、前言、版权信息、样章、封面、宣传语、增值产品等内容对营销编辑沟通清楚。图书产品图(略)。共3本。

2)微信推广。确定推送微信时间节点,内容以一级建造师考试书准备隆重上市为题,介绍内容特色,以及增值服务内容。发送购买链接。在网站大型活动时连续推送活动信息。不定期举行试题测试抽奖活动。图书即将出版1周之内发送考试书出版信息进行预热。在报名时间集中推送图书购买信息。在临考冲刺时段,连续发送押题试卷。

3)QQ群推广。收集建筑类考试专业的考试群,并联系其群主推送相关资料事宜。对重点考试群采取先赠送样式合作方式,借群主之力推送考试书相关信息。可以发送考试话题或者考试题信息引起群员关注。适时的将QQ群的推广信息引流至微信公众号。

4)网站推广。重点推广四大网站。按照网站销量排序。网站尽力争取考试书活动页面,专题页面为最佳,也要重视推广banner等渠道。专题活动要图文并茂。每本书的页面书名要有关键词。在编辑推荐、内容提要、前言、目录、样章几个部分要充分利用页面,将考试书相关信息关键内容以及特色充满页面给读者以冲击感。网页中购买页面信息如下图。既有单本图购买链接又有套装书购买链接。

在样章页面推广处放图书宣传海报,如下图。即直观,特点又突出。内容简介用简练语言介绍图书特色。目录将图书主要内容列出。

5)机构合作。考试培训机构是重要合作机构。它们的终端读者是进行培训的考生。利用考试培训机构的平台进行考试产品的推广。特别是考试报名和冲刺阶段考生培训比较集中。同时在图书上可以宣传机构的增值服务,借势推广图书。

二级建造师试题范文第4篇

[关键词]能力培养 工程材料 高等职业教育 教学

1引言

《工程材料》课程是理工科院校土木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后续施工技术、施工概预算等专业核心课的先修课程。该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工程材料品种繁多,性质各异,评价参数众多,新材料、新技术不断涌现,规范和标准不断推陈出新,这些因素使得《工程材料》的教与学存在一定的难度。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精神,“要注重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就业能力、创业能力”,结合高职教育的特点,本课程的教学应该以工程技术专业学生的就业为导向,根据行业专家对工程技术专业所涵盖的岗位群进行的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以本专业共同具备的岗位能力为依据,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了解和掌握建筑材料的技术要求、技术性质,使学生具备能够根据不同工程要求和环境条件选用经济而合理的工程材料以及正确使用工程材料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对常用建筑材料的主要技术指标进行检测的能力。

2教材的选择

近几年来,高职教育发展迅猛,体现高职教育目标的应用性、实践性、先进性的各种高职教材也随之出现。目前存在着同一门课不同教师选用的教材不相同,或同一学科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甚至不同层次的班级选用同一版本教材的现象。这种状况既不符合高职院校培养目标与教学大纲的要求,也影响了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由于自身的特点,大部分学生很少使用参考书籍,而仅仅局限于使用课堂教材或教师指定辅导教材,对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极为不利。

一般来说教材的选择应该选用符合高职教育特色的教材,结合不同专业级学生特点,尽量选用该专业的“十一五”规划教材。教材分析与选择的方法有很多,例如试验分析法、社会学分析法、功能一结构分析法以及教学组织结构分析法等。其中教学组织结构分析法是最适合高职院校教师使用的一种方法,这是一种以教师个人执教水平与教学经验为基础的教材分析与选择方法。该方法的基本分析、选择步骤为:(1)确定出必要的教材质量评估指标;(2)按各项指标进行具体评估并评出相应各项的得分;(3)根据指标质量与指标数量的综合得分,评选出最合适的教材。详细操作方法可参考相应论文。

3教学方法探讨

高等职业教育不是“本科压缩饼干”,它与普通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不同,它的主要培养目标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因此,高职教育对理论以够用为原则,着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动手能力。

高职学校的生源主要为应届高中生或具有高中同等学历的学生,学生们的数、理、化成绩参差不齐,给高职的专业课教学带来了一定难度。在《工程材料》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们普遍认为该课程内容较多,需要记忆内容也较多,且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不是很紧密,学习时常感到比较枯燥,加上受课堂教学手段的限制,学生对材料的认识普遍感觉比较抽象、陌生、难以理解,因此急需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使之与高职教学模式相适应。对此,以《工程材料》课程为例,在教学方法上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探讨:

3.1项目驱动教学法

以某一具体工程施工为例,了解该工程施工需要哪些工程材料,将这些工程材料分类,然后将这些分类与该课程教学内容相对应,将教学内容划分为若干的工作模块,比如:材料的基本性质模块、石材模块、胶凝材料模块、混凝土模块、砂浆模块、钢材模块、防水材料模块等。每个模块的讲授应突出实用性与可操作性,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技能,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

3.2结构——功能分析法

功能分析法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用来分析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分析事物或现象的结构和功能的方法,称之为结构功能分析方法。

例如,《工程材料》混凝土模块的教学中运用结构一功能分析的方法,可以按下列步骤进行:

(1)明确结构和功能的承载物

即分析对象,也就是混凝土。

(2)内部结构分析

即分析混凝土的各种组成材料。

(3)内部功能分析

即考察各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包括混凝土拌合物和硬化后混凝土两个方面的内容。

(4)外部功能分析

主要分析混凝土的作用和功能。如施工阶段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的要求;混凝土养护阶段的要求;混凝土凝结硬化后的性质等。

在课程的教学中充分利用结构一功能分析法,采用引导式教学,使学生自己思考、得出结论,从而提高学生对理论的感性认知。

3.3任务导向教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提出明确要求,要做什么,达到什么要求,使学生的学习目的更为明确。

例如,混凝土配合比计算的教学中,明确给出某工程现场某部位钢筋混凝土梁的设计要求、施工要求和已有材料,要求学生自己选择材料,并进行初步配合比计算。在学生已经根据要求自己确定出初步配合比之后,再指导学生在实验室完成试验,确定实验室配合比……“理论加实践”,可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

3.4实验教学法

多数实验内容是用来验证理论教学中的重要结论,采用开放式的实践性教学,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因此,有必要压缩理论课学时,增加实验课,要求学生对每个实验结果及实验过程进行详细总结,达到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目的。

3.5社会参与教学法

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到施工现场调查或网上查询常用的各种工程材料类别、规格、价格、性价比等任务,使学生对施工现场材料的使用有进一步了解。

3.6教学与职业考证结合

高职教育的一个特点是“双证书制度”,即学生毕业必须具备一个职业资格证书。同时,作为大土木类专业学生,毕业后也面临二级建造师、一级建造师等职业资格证书的考取。作为考试内容的《工程材料》课程紧密结合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内容的要求,显得尤为重要。在课程的教学中,需对职业资格考试内容,给学生以重点提示,并辅以职业资格考试题,帮助学生重点掌握。

4教学效果的反馈与分析

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通过实验教学环节了解学生对材料性能的掌握和实际动手能力。考试是最刻板的手段,但也是一种有效的强制手段,让学生记住一些必须掌握的知识点。但对于考试所占的比例,不能过大。建议考评内容作适当调整:一是降低考试成绩在总评成绩中的比例,提高案例分析在试题中的比例;二是加强对学生实验和实习环节的考核。

5小结

以《工程材料》高职课程教学为例,对如何提高学生的能力培养方面进行了探讨,主要结论如下:

(1)教材的选择应该选用符合高职教育特色的教材,尽量选用该专业的“十一五”规划教材;

(2)教学方法应灵活多样,高职教育应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着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动手能力;

(3)考核中应突出案例分析,增加对实验环节的考核;

参考文献

[1]童慧芝,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土木工程材料教学改革初探[J],科教文汇,20lo,(33):37—38.

[2]刘先锋,《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模块化教学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2,(3):90—91.

[3]米文瑜,土木工程材料实验教学设计的优化[J],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09,(1):115—117.

二级建造师试题范文第5篇

收稿日期:2013-11-18

作者简介:王爱民(1973-),男,贵州大学管理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工程管理的研究,(E-mail)。

摘要:文章分析了工程管理专业本科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从课程设置、加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学生职业规划、毕业设计等方面,提出了工程管理专业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些思考。

关键词:工程管理; 实践能力;本科教育;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2.0;TU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2909(2014)01-0088-03

一、中国工程管理专业的历史回顾

工程管理专业是教育部 1998 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的一个新专业,工程管理专业( 110104) 属于管理学门类下管理科学与工程类(1101) 的二级学科。它涵盖了原来的建筑管理工程、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管理、国际工程管理、物业管理等专业, 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较广的专业覆盖范围[1]。建设部高等学校工程管理专业指导委员会制定的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 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 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具备土木工程技术及与工程管理相关的管理、经济和法律等基本知识, 获得工程师职业技能的基本训练, 具有一定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高级工程管理人才。

目前全国设置工程管理专业的高校已达200 多所。多年来,工程管理专业为各行各业培养了大批从事工程管理相关工作的专业人才,也为中国工程建设领域管理的专业化、国际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

如何培养满足用人单位需求,适应现代工程建设行业发展的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如何提高工程管理专业的教学质量,成为高校工程管理专业面临的重要课题。笔者结合在贵州大学管理学院工程管理专业的多年教学经验,提出了个人的一些思考。

二、工程管理专业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学科定位模糊,课程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

由于工程管理专业是1998年设置的专业,各高校工程管理专业的发展历程各不相同, 因此在专业方向设置、院系设置以及研究方向等方面都存在一些差异[3]。这些差异直接导致各高校在课程设置、教学的师资力量、教学的考核标准等方面存在较大的不一致。同时,各高校在课程设置、实践性教学环节设置方面与市场脱节,毕业生的社会竞争力不强,人才培养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对未来的就业前景感到迷惘。

(二)教师缺乏工程背景,影响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

工程管理专业是一门技术性、实践性都很强的专业,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这就要求各高校从课程设置到课堂教学,都应重视学生工程实践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

从各高校工程管理专业的课程安排来看,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是教师的课堂教学。教师自身的知识面、学术水平、工程经验直接影响着学生对知识的掌握。那种照本宣科填鸭式灌输知识的方式已经越来越被学生所厌恶,而更多的学生愿意通过工程实践或者结合工程实践的讨论分析的方式来获得知识,这也对工程管理专业的教师特别是专业课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遗憾的是,由于现有教学体制,大多数教师都缺乏工程实践经验,无法满足这种教学需求。

(三)教学内容不能满足学生毕业后职业规划发展的要求

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生近年的分配流向,主要是在房地产公司、施工单位和建设甲方。绝大多数毕业生在工作数年后都会参加各种职业资格考试,希望拿到与工作相关的执业资格证书。目前,中国建设领域的各种注册职业资格有十几种, 其中与工程管理专业相关的有注册造价工程师、注册监理工程师、注册咨询工程师、注册建造师等。各类考试虽然要求和侧重点不一样,但考核的知识体系有着共通的地方。然而学生普遍反映在本科教学过程中,从学习的知识面到知识掌握的程度都无法满足这些考试的要求,还要花费很多的时间来重新学习各种已经学过的知识。

尽管本科教学更多的是侧重于基础知识和学习方法的掌握,但各相关专业课教学应从教学内容到考试要求等各方面,尽量结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的要求,使学生能够更加适应各种资格考试,这也是各专业课教师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四)毕业设计内容单一,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

本科教学最后一个学期的主要教学内容为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而此时许多学生正面临就业的压力。学生在做毕业设计的同时还得奔波于各招聘会,或者在就业单位实习,学生投入毕业设计的时间和精力势必大大减少,以致难以保证毕业设计的质量[4]。另一方面,一些毕业设计的题目内容陈旧,和工程实践结合得不紧密,导致学生参与毕业设计的热情不高,毕业设计大多流于形式,设计质量不高。

三、提高工程管理专业教学质量的措施

(一) 结合地方实际,明确培养方向,合理调整课程体系

从高等学校工程管理专业指导委员会制定的培养目标来看,工程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应该具有扎实的工程技术知识和管理科学理论基础。工程建设领域的管理有别于其他一些行业的管理,如果没有扎实的工程技术知识作为基础,不了解工程建设的基本程序和特点,是无法完成组织各专业工种和不同部门来进行系统而庞大的工程项目建设的;同样,具有丰富工程项目建设经验,而缺乏相关管理科学理论和知识仅能成为一名技术员,而不能成为优秀的工程项目管理者。

在各高校的课程体系设置上,首先应该严格遵循专业指导委员会制定的培养目标,同时也应该允许各高校结合该地区建筑业的发展状况和对毕业生的需求情况,突出自己的办学特点,设置一些有利于拓宽学生视野和有助于学生就业的课程。例如一些高校在工程管理专业开设“土地评估管理”“物业管理”等特色课程,将工程管理专业的特色和服务地方经济的发展联系起来,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二)加强工程实践环节的教学和师资力量的提高

在课程设置安排上,应该加强实践类课程的比例。在各专业课教学任务完成之后安排的课程设计,能够让学生把课堂学习的内容与工程实际相结合。因此课程设计题目的选择非常重要。课程设计的题目一定要选择和工程实际相关的具有基础性和代表性的题目,帮助学生掌握工程实践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程序和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生产实践环节,各高校应建立自己的生产实习基地,或将长期合作的单位作为实习基地,在真实的工程实习环境中使学生真正了解建筑产品生产的流程,了解建筑产品生产环节中的各项制约因素和影响条件,认识各种施工机械的使用环境和特点,掌握常见建筑产品的生产工艺和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在课堂所学到的各种知识,使他们毕业后能胜任岗位工作,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丰富教学手段,积极开展案例教学、讨论教学、多媒体教学等形式,尽可能多地向学生提出一些工程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引导大家讨论和思考。

高校应积极开展与地方建筑企业的合作,提供良好的机制与条件,鼓励教师提升自己的工程实践水平和教学能力。同时开展各种交流活动,不断提升教师的业务水平,让教师了解建筑企业对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具体需求,从而有目的地培养出更多合格和优秀的毕业生。

(三)结合职业资格考试要求,引导学生做好职业规划

在满足教学大纲要求的前提下,对于职业资格考试中常出现的一些知识点,如资金的复利计算、单双代号网络图等内容,教师在相关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应重点进行介绍,习题和考试试题也应尽量采用职业资格考试的真题,达到职业资格考试的难度和深度要求,让学生尽早适应毕业后所需要面对的各种职业资格考试。

为了拓展学生的专业视野, 加强学生对行业发展最新动态的了解, 可以在工程管理专业学生中定期举办专业讲座, 邀请校内外知名专家、教授和相关业内人士为学生介绍行业发展动态、发展趋势、职业能力要求及职业资格等方面的知识和信息, 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和眼界,帮助学生做好适合自身条件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

(四) 强化毕业设计的工程实践性

为了提高学生对毕业设计的积极性,毕业设计的选题应充分结合工程实际和工程管理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让学生像在实际工程中一样真切体验设计的整个过程。引导学生了解这个过程需要运用以前所学的各科知识,对于不清楚的知识则需要查阅各种资料和规范,需要向专家(教师所扮演的角色)进行咨询请教,需要同学间的团队协作,即便在受到各种资源约束的条件下也能解决好问题。这对提高学生对未来职业的适应能力、拓宽学生的从业范围及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等都有积极有效的作用。

教师在指导毕业设计的过程中,应该从设计格式的规范性、计算数据的准确性等方面严格要求学生,按照工程实际操作的要求严格把关,培养学生对待工程问题一丝不苟的严肃态度。在毕业设计答辩阶段,可适当选择具有丰富工程经验的专业工程师参与答辩小组,让学生在设计的最后一个环节了解来自工程一线的信息和需求。

四、结语

培养符合工程项目管理市场需求的合格毕业生,是每一位工程管理教育者的职责。教学中必须认真了解行业需求,合理设置课程体系,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培养出适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级工程管理人才,才能为中国工程管理领域的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参考文献:

[1]祝连波,任宏. 21世纪我国工程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 高等教育研究,2006(4):59-62.

[2]曹小琳,晏永刚,刘玉峰.工程管理专业毕业设计的改革与实践[J].高等教育研究,2006(3):95-98.

[3]祝亚辉,佘渝娟,黄志.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探索[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9):193-194.

[4]程敏.我国工程管理专业发展回顾、现状与前瞻[J].理工高教研究,第25卷第2期:75-77.

Improving teaching quality of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WANG Aimin

(College of Management, Guizhou University, Guiyang 550025, P. R.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