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手足

手足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手足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手足范文第1篇

今年手足口病在安徽省阜阳地区突发,5月2日起,手足口病纳入我国的丙类传染病管理,进行实时监控上报制度。本书作者是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传染病医院)退休多年的老院长,在部队及地方上应对和处理突发疾病多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进行了系统的理论总结。书中专门章节论述了手足口病的发病机制和防治,本文是其节选。

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是由肠道病毒所致的常见于小儿的传染病。临床以口腔、手、足发生疱疹为主要特征,在国外曾反复流行。

HFMD病死率很低,加之病毒分离较为复杂,临床上极易和其他病毒性疾病混淆,所以人群真正的感染状况一定比现在认识的严重。仅靠病原学、血清学确诊的病人,也明显地超过水痘病人数,遂使本病成为小儿常见的疱疹性疾病之一。

本病可发生在1~35岁的男女中,4岁以内的小儿占85%~95%,2岁以内的占80%,因此,HFMD是2岁以内小儿的感染性疾病。根据国外观察,在人群中以每隔2~3年流行一次的规律出现,主要是非流行期间新生儿出世,易感者逐渐积累,达到一定数量时,便为新的流行提供了先决条件。

全年均可有病人发生,3~11月份多见,6~8月份是高峰季节。但因地区不同流行季节亦可出现变化。本病的传染源是病人和健康带毒者。疱疹液中含有大量病毒,咽喉及粪便中病毒含量也很大。病人的粪便排放到下水道以后,也常自城市的污水中分离出E-71病毒。因此,病人咽喉液乃至唾液中的病毒以飞沫形式,经呼吸道可以感染新的易感者。同时,疱疹液及粪便中的病毒亦可经手乃至借助被污染的物品经口感染,经污染的水亦可形成传播,这可能是本病之所以常流行于夏秋季的又一重要因素。

定点观察证实,大多数小儿均经隐性感染的形式获得免疫,用中和试验、补体结合试验等可测知免疫水平的高低。

典型的HFMD病人临床表现是很特殊的,但大量轻型病人仅表现为夏季感冒样症状,或手、足、口腔疱疹并不同时具备。有人根据临床表现将本病分为典型和非典型两种。典型病人常以发热开始,体温在38.5℃左右,与小儿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很难区分,有的病人仅有发热而缺乏上感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发生疱疹性口腔炎,手足等远端部位出现疱疹性皮疹,常呈斑丘疹或水泡,疱疹如米粒乃至小豆粒大小,圆形或椭圆形,扁平,周围绕以红晕,其长轴和皮纹走行一致,手掌、足跖等处好发,下肢及臀部特别是与尿布接触的地方,易呈密集性丘疹样皮疹,而胸、腹、颜面及头皮等处很少有疱疹分布。能自己诉说的小儿有咽痛、咽下困难,重症病例有流涎、拒食现象;口腔疱疹多发生在颊黏膜或舌上,有的亦出现在齿龈及上颚,水疱破溃后形成小溃疡,疼痛异常,并因此而影响哺乳或进食。

近年发现E-71较C-A16病毒所致的HFMD,有更多的机会发生无菌性脑膜炎。其发生率随地区及时间不同而略有差别。有人根据临床和脑电图的变化将HFMD的神经系统并发症分为:其一,以小脑症状为主的局限性脑炎型;其二,无菌性脑膜炎型;其三,脊髓灰质炎样麻痹型。这三种临床类型中以无菌性脑膜炎型常见,此型病人中有的表现出脑膜刺激症状,有的仅表现出持续性高热而脑膜刺激症不典型,经腰椎穿刺放液后,这些症状可迅速缓解。脑电图检查可见异常,绝大多数病人于病后3个月内可恢复正常。无并发症的患儿,大部分在1周左右即可治愈,除非有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损害者,很少留有后遗症。

手足范文第2篇

1、他们原本情同手足,却因为一件小事,打得两败俱伤,真是天理不容!

2、我和他从小一起长大,情同手足。

3、我和同桌情同手足,关系密切。

4、他两人十分亲厚,情同手足。

5、我们心意相同,情同手足。

6、王斌和我从小一起玩,一起上学,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我们情同手足。

7、我们俩心心相印,形影相随,情同手足,意如焦孟。

8、他们越发亲近,彼此情同手足,心和心紧紧地连在了一起。

9、我歌颂敌人,于是他们成了我的朋友;我鼓励朋友,于是我们情同手足。

10、小陈出国留学两年了,我时常会思念这个大学时朝夕相处,情同手足的同学。

11、我和我的同学相处十分好,一起吃饭,一起学习,一起运动,我们简直情同手足。

12、两家纺织厂早就建立了情同手足的关系,互通市场信息,互相支援技术力量,共同发展、进步。

13、两位将军年轻时在战场上患难与共,风雨同舟,形成了情同手足的关系。

14、你俩总是情同手足,形影不离,粘在一起难舍难分。

15、他们两个人从小就是好朋友情同手足。

手足范文第3篇

手足综合征(ItFSR)是指某些化疗药物在手足毛细血管部位渗出引致周围组织损伤的不良反应,也有人称其为手足皮肤反应。手足综合征通常发生在用药3天~10个月,停药后症状逐渐消退,再次用药,不良反应会再现。其临床表现为手掌和脚掌皮肤发红、肿胀、刺痛或灼热感、触痛及皮疹,严重反应有皮肤皲裂或表皮剥落、水疱、溃疡、剧烈疼痛,以及行走和抓物困难。

引起手足综合征的常见药物有:卡培他滨、阿糖胞苷、氟尿苷、氟尿嘧啶、伊达比星等。

分级①I度:以下列任一现象为特征,手和(或)足的麻木、感觉迟钝、感觉异常,无痛性肿胀或红斑和(或)不影响正常活动的不适。②II度:手和(或)足的疼痛性红斑和肿胀和(或)影响患者日常活动的不适。③III度:手和(或)足湿性脱屑、溃疡、水疱或严重的疼痛和(或)使患者不能工作或进行日常活动的严重不适。痛感强烈。皮肤功能丧失,比较少见。

处理 I度手足综合征的患者可继续采用原来用药剂量,同时采取一些必要的支持治疗,包括加强皮肤护理,避免继发感染,避免压力或摩擦,使用润肤霜或削,局部使用含尿素和皮质类固醇成分的乳液或剂,必要时使用抗真菌或抗生素治疗。II~III度手足综合征则需要停药,等毒性反应降低为I度后再回复原川药剂量。

手足综合征的治疗可口服或外用皮质激素消炎,局部用二甲亚砜减少化疗药物的渗漏,口服维生素B减轻症状,以及口服对乙酰氨基酚缓解疼痛。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手足综合征并非手足口病,后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主要症状为口腔黏膜、手掌和脚掌出现米粒大小疱疹,个别患者可出现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炎等并发症。因此,两者切勿混淆。

阿司匹林(二)

双嘧达莫双嘧达莫可减少阿司匹林的脱乙酰作用,抑制阿司匹林的代谢,导致阿司匹林血药浓度升高,峰浓度、药物曲线下面积增大。同服应监测阿司匹林的血药浓度。

灰黄霉素灰黄霉素可干扰阿司匹林的吸收,造成水杨酸盐血药浓度降低,应该错开服用阿司匹林与灰黄霉素的时间,监测水杨酸血药浓度,可能需要调整阿司匹林剂量。也可考虑换用其他非甾体抗炎药。

甲泼尼龙皮质甾醇类药物会增加肾小球滤过率,加速水杨酸类药物的清除率,造成水杨酸血药浓度暂时性降低,需监测水杨酸的血药浓度。同样当皮质甾醇类药物剂量减少或者停用时,应了解水杨酸血药浓度是否升高。

硝酸甘油 阿司匹林使硝化甘油的吸收量和峰浓度增加,增强其作用。其他硝酸酯类衍生物也存在类似的相互作用。

青霉素由于对血浆蛋白结合的竞争,阿司匹林可以显著升高青霉素的游离血清浓度和半衰期。此相互作用可能会提高青霉素的治疗效果,也可能会增强青霉素的不良反应。

吲哚美辛 大剂量的阿司匹林可能会降低吲哚美辛的血药浓度,但是在临床上影响很小,可以不用避免联用。吲哚美辛与阿司匹林同时服用并不比服用较大剂量的单一药物有更佳的优势。

黄吡酮阿司匹林对抗黄吡酮的促尿酸排泄作用。黄吡酮和水杨酸盐类药物共同竞争同一血浆蛋白结合点,阻止黄吡酮到达他的作用部位并增加黄吡酮的血浆清除率。使用黄吡酮的患者应避免服用尤其是大剂量的阿司匹林和其他水杨酸盐类药物。保泰松、羟布宗与阿司匹林也有类似反应。

苯妥英研究显示,阿刮匹林和其他水杨酸盐会从血浆蛋白结合点置换苯妥英,而暂时升高苯妥英水平同时应用需仔细监测病人苯妥英水平。其他乙酰脲类抗惊厥药和其他类水杨酸盐药之间可能也有类似相互作用。

手足范文第4篇

近来新闻中有一条引人注目的新闻 今年1月 至3月 ,全国30个省份 共报告手足口病例4.18万余例,其中重症病例94例。 报告死亡病例18例 主要5岁以下幼儿易感染,从死亡病例来看,主要是小年龄组。预计5月至7月达发病高峰。

手足口病 是婴儿和儿童的一种常见疾病。以发热、口腔溃疡和疱疹为特征。开始为低热、食欲减退、 发热1-2天后出现口腔溃疡, 1-2天后可见皮肤斑丘疹,有些为疱疹,皮疹不痒,常见于手掌和足底,也可见于臀部。有的病人仅有皮疹或口腔溃疡。

怎样预防呢? 1. 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给儿童洗手,不要喝生水、吃生冷食物 ; 2. 看护人接触儿童前要洗手 ; 3. 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要清洗; 4. 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 公共场所,注意 环境卫生, 教室和宿舍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5. 儿童出现 症状要及时 就诊。  6. 每日对玩具、 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7.清洗工作结束后应立即洗手; 8. 每日对门把手、楼梯扶手、桌面等物体表面进行擦拭消毒;9. 教育指导儿童养成正确洗手的习惯。

我们学校为了避免我们被传染上,要求校外的一律不能进入我校,很好的保护了我们。

手足范文第5篇

1、平日养成应变的能力,才不会在遇到事情时手足无措、失去方寸。

2、这结果出乎大家的意料之外,所以个个都显得手足无措。

3、老师突然宣布下一节课要考试,学生们面面相觑,手足无措。

4、面对记者咄咄逼人的质疑,只见他频频拭汗,显得有些手足无措。

5、他记得初当老师时,第一次作家庭访问,()紧张得手足无措。

6、事情发生得太突然了,他被吓得愣在当场,手足无措。

7、今天上课时,老师突然请他发表意见,让他手足无措。

8、喜欢朝令夕改的主管,常常使得下属手足无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