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杜甫是什么诗人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拂晓之时,吾独过往,寂静无人,独自神往。”的意思是:大清早,我一个人出去,四周安静无人,自己一人神往。
2、出自网易云音乐《青空》热评:拂晓之时,吾独过往。寂静无人,唯自神往。人定之时,吾思过往。锦衣夜行,黯然神伤。掌灯将息,汝归不见。徒留残迹,恐汝所望。
(来源:文章屋网 )
登楼
杜甫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①玉垒:山名,在今四川茂汝。②北极:即北极星,喻指唐王朝。③西山寇盗:指吐蕃。④梁父吟:诸葛亮遇到刘备前喜欢诵读的乐府诗。
【阅读题】
⑴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并说说其中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5分)
⑵尾联运用了何种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5分)
(3)这首诗表达了作者登楼览景时怎样的心情?(2分)
(4)诗家认为全诗中间两联最令人动情,请从情与景的关系角度赏析其独到之处。(4分)
(5)本诗作者登楼抒怀,请结合本诗首联具体阐述作者抒怀的内容。(2分)
(6)本诗最后两句所使用的主要艺术手法是什么?并作简要赏析(3分)
(7)这是一首即景抒怀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2分)
(8)试分析“锦江春*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一句中“来”和“变”字好在哪里?(3分)
(9)杜甫《登楼》中作者用“锦江春*来天,玉垒浮云变古今 。”两句写出了什么?
(10)杜甫《登楼》中借古寓今体现诗人忧国忧民的诗句?
(11)《登楼》以浩大气势描绘祖国山河壮美,表达对民族历史追怀的句子是什么?
【参考答案】
⑴颔联写阔大悠远的自然景象,颈联写国家动荡不安的局势;(2分)寄寓古今世事沧桑变幻、祈望国运久远的感慨。(3分)
⑵用典(借古讽今)。(1分)①暗讽君王重用奸邪,昏聩误国;(2分)②表达自己空怀济世之心却报国无门的抑郁与自遣之情。(2分)
(3)表达了诗人对朝廷内外交困、灾患重重的忧愤而又无可奈何的伤感之情。
(4)即景抒怀,熔自然景象、国家灾难、个人情思为一体,写山川联系着古往今来社会的变化,谈人事又借助自然界的景物,互相渗透,互相包容的特色
(5)一是作者客居他乡对自己遭遇的伤感,二是看到国家多灾多难而对国家的忧虑。
(6)所使用的主要艺术手法是用典。本诗最后两句主要使用了后主刘禅和诸葛亮两个典故。使用后主的典故主要表达了自己对国家统治者重用宦官而造成国事维艰、吐蕃入侵的局面的担忧。使用诸葛亮的典故表达了自己空怀济世之心,苦无献身之路的感伤。
(7)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担忧,以及要效仿诸葛亮辅佐朝廷的抱负和报国无门的伤感。(意对即可)
(8)“来”即“来临”是说锦江的两岸蓬蓬勃勃的春*,铺天盖地迎面扑来,烘托锦江春*逐人,气势浩大令人有荡胸扑面的感受,表现诗人对祖国山河的赞美。“变”是“变化,”指玉垒山的浮云变幻莫测从古到今(浮云如白云变苍狗,世事如沧海变桑田)一字双关,表现诗人对民族历史的追怀。(意对即可)
(9)他登楼时的所见景象。
旅夜书怀
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1. 诗歌的颔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2. 颈联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是如何抒发的?
二、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①
李白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②。
【注】 ①这是李白乾元元年(758)流放夜郎经过武昌时游黄鹤楼所作。 ②梅花:《梅花落》,曲牌名。
1. 诗歌首句提及的“迁客”当指西汉贾谊,作者借他来表达自己的什么心情?
2. 《唐诗直解》评此诗“无限羁情笛里吹来”。江城五月,恰逢初夏,当然无梅,可是耳闻笛声吹寒,不觉眼前便有梅花漫天飘飞。作者运用的是什么手法?有何作用?
三、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蓟北旅思①
张籍②
日日望乡国,空歌白苎词③。
长因送人处,忆得别家时。
失意还独语,多愁只自知。
客亭门外柳,折尽向南枝。
【注】 ①蓟北:唐幽州蓟城之北(今属天津)。②张籍:唐代诗人,祖籍吴郡(今江苏苏州)。③白苎词:乐府曲名,流传于吴地。
1. 此诗颔联历来为人传诵,乃至有人认为此两句可敌晚唐千首诗。请简析这两句诗好在哪里。
2. “多愁只自知”中的“多愁”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全诗作简要概括。
3. 请分析尾联两句在全诗中的作用。
四、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倦 夜①
杜甫
竹凉侵卧内,野月满庭隅。
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无。
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
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②。
【注】 ①此诗为广德二年写于成都。当时“安史之乱”刚刚平息,西北吐蕃兵又骚扰中原;并于广德元年十月,直捣长安,逼得唐代宗李豫一度逃往陕州避难。②徂:cú,过去,逝。
1. 吴齐贤《论杜》曰:“唐人作诗,于题目不轻下一字,而杜诗尤严。”诗人为什么以“倦夜”为题?
2. 全诗最主要的艺术手法是什么?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2、理解诗歌的字面意思,体会字里行间蕴涵的情味。
3、细心品味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重点难点]
1、重点:背诵默写诗歌。
2、难点:体会诗歌的意境。
[教学时数]一教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上课前请同学们先听老师朗读一首诗“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这首诗是谁写呀?(杜牧山行)
1、简介作者和写作背景
杜牧是什么朝代的诗人?(唐代)唐代有哪些著名的诗人呀?最著名的两位诗人是谁呀?(李白、杜甫)后人把李白和杜甫一起合称为“大李杜”。
除了“大李杜”还有“小李杜”,你们知道“小李杜”指的是哪两位诗人吗?(杜指的是杜牧)那李呢?指的是擅长写情诗的唐代诗人李商隐。为了有别于“大李杜”,后人把李商隐和杜牧一起合称为“小李杜”。杜牧生活于晚唐时期,这时的唐王朝内忧外患,战乱不断,民不聊生。
秦淮,是一条河的名称。有谁知道这条河在哪呀?(江苏省)秦淮河由城中穿过,流入长江,两岸酒家繁多,是当时豪门贵族、官僚士大夫享乐游宴的地方。
《花》据传是南朝陈后主所作,由于陈后主整日寻欢作乐,不理朝政,最终丢失了江山,因此他所作的《花》也就成为了亡国之音。
如今诗人杜牧夜泊秦淮,在这样的一种情形下又听到此曲,他的心情应是怎样的呢?我们一起来欣赏杜牧的《泊秦淮》。(板书:泊秦淮)
这是一首绝句还是律诗呀?(五言绝句)
二、学生自由朗读诗歌,整体感悟。
三、学生示范朗读再全班齐读。
四、赏析诗歌。
1、赏析一、二句: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这两句是写什么的?(写景)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给你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写诗人夜泊秦淮所见的景物:淡烟寒水,夜幕朦胧的凄迷景象。)
谁来把这两句话的意思说一说?(如烟的水汽笼罩在秦淮河上,月光映照着江边的沙岸。宁静的夜里把船停在岸边,靠在酒家。)
“笼”是什么意思?(笼罩)“寒”字令你想到了什么?(天气寒冷,表明这是深秋时节)除了季节的冷?有没有别的方面的冷?(心的冷)
2、赏析三、四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花》。
商女,请同学们看一下注解。(指以卖唱为生的歌女。)
这两句话是什么意思?谁来说一说? (这时,从江对岸传来歌声,这是不知亡国之恨的歌女在唱《玉树花》。
“犹唱”就是“还在唱”。这些无知歌女连亡国恨都不懂,还唱这种亡国之音!最后二句作者是在斥责歌女吗?(不是)大家想一想,歌女以卖唱为生,既然是卖唱,就要有听众,有点歌者。没有听众,歌女也无意唱这个曲子。
大家想一想,这些听众可能是哪些人?(在内忧外患的情形下,还有金钱、有时间、有心情听曲子应该是些豪门贵族)
这些豪门贵族明知是亡国之音,却偏要听,而且是在国难当前的情况下,可见他们是一群怎样的人?(沉湎酒色,寻欢作乐,过着醉生梦死,灯红酒绿的生活)作者面对这样的一番景象,这样的一群人,他的心情应该是怎样的?(感慨、鄙视、忧伤、悲愤)
所以“商女不知亡国恨”,表面是说卖唱的女子不懂亡国之恨,实际上是借题发挥,批评豪门贵族,表现了诗人对他们这种醉生梦死生活的鄙视。陈后主醉生梦死,亡了国,这些豪门贵族不以为鉴,一样会步陈后主的后尘,除了忧伤、悲愤、鄙视外,从作者对历史兴亡的感慨中,我们还可感受到作者那颗忧国忧民的心。
板书:借题发挥
商女豪门贵族
书 名:《唐诗宋词里的趣事》
作 者:季风/著
定 价:32元
版 次:1次
装 帧:平装
字 数:136千字
页 数:248页
开 本:大32开
出 版 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年09月22日
I S B N :978-7-301-27491-0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是大诗人杜甫《绝句》里的名篇,已经进入现行小学语文教材,孩子们从识字伊始,就在老师的带领下朗读和背诵,自然让这首诗家喻户晓。不过课堂上孩子们学诗词,也就简单地识字,了解句子含义罢了。对于作者杜甫以及创作这首诗的时代背景,诗中蕴含的人生况味,就涉猎甚少。这是小学语文的局限,毕竟孩子们自身知识储备有限,老师讲多了他们也理解不了。
唐诗宋词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两颗明珠,唐代被称为诗的时代,宋代被称为词的时代。唐诗宋词反映了时代风貌,而时代也为唐诗宋词的发展孕育了丰厚土壤,由此也产生了大批具有极高文学成就的诗人、词人,孕育了中华历史上浓墨重彩的灿烂文明。
作为一个传统文人,杜甫一心想为国为民做出一番事业。可是时运不济,他在仕途上始终没有多大起色,先后担任的不过是一些闲散小官罢了。这跟杜甫的理想相去甚远,不过在颠沛流离的日子里,杜甫得以接触到底层人民的生老病死,这无形中扩大了诗人的创作题材,从而得以创作出“三吏三别”这样脍炙人口的名篇。彼时,杜甫正在成都浣花溪畔的草堂闲居,成都的这段流寓生活,由于有好友严武等相助,杜甫及其家人过得稍微舒心些。当时,安史之乱刚刚平息,诗人看着黄鹂、翠柳、白鹭和西岭积雪,不由得开始怀念家乡。
可见,对于唐诗宋词这样的古典文学,我们固然应该熟读或背诵,但更应该了解每首诗词的作者、创作背景以及诗词里的人生况味。这样看似多花了些时间,但却可以深入诗词肌理,设身处地地感知作者们的喜怒哀乐,从而给自己带来美好的阅读体验。
知名教育专家季风,作为一个古典文学研究者,对于唐诗宋词颇有心得。他在最近出版的《唐诗宋词里的趣事》一书中,选取了中国古代诗词创作最为繁荣的唐宋两朝作为时代背景,内中收录数十首名家名作,选取不同的视角来阐释、解析当年与这些诗词有关的人或者事,让人耳目一新。
本书共分《乐府谱写历史:秦淮有水水无情,还向金陵漾春色》等八章,分别按照不同的诗词体裁,以乐府诗歌、律诗、山水田园诗、边塞诗、浪漫主义诗歌、现实主义诗歌,以及婉约派诗歌和豪放派诗词为不同出发点,选取该类别当中最为经典、传唱程度最为广泛的词篇章进行解读。譬如在《人生得意须尽欢,尽的是什么欢?》一文中,作者以李白的巅峰之作《将进酒》为例,谈到李白尽管一身才华,却英雄无用武之地。就算文采被唐玄宗所器重,也不过一个文学弄臣罢了。“人生苦短,瞬息百年”,唯有杯中美酒,可短暂地化解愁绪。李白认为,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就要尽情地享乐,不要一味地自斟自饮,好酒要和朋友们共同分享,也只有在朋友们的觥筹交错之中,你才能真正享受到生活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