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古代女子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第一步:敷粉
古代女子化妆的第一个步骤是敷粉,作用与现在打粉底类似,都是为了凸显女性的肤白貌美,毕竟“一白遮百丑”。
四川博物院有一件宋影青印花瓷粉盒,白瓷胎,馒头形,盒盖印有牡丹花卉,是宋代女子化妆用的粉盒。《说文解字》中记载,“粉,敷面者也,从米声分”。由此推测,古代女子最早是用米粉敷面。那时生产力水平不高,普通人家能有足够的米用来果腹就很不错了,能用米粉敷面的女子都是有钱人。《齐民要术》中详细记载了米粉的制作方法:将梁米或粟米磨成细粉沉于凉水中发酵,然后洗去酸气,再用一个圆形的粉钵盛以米汁使其沉淀,最后放于日头下曝晒,晒干后的粉末即可用来敷面。
继米粉之后,人们又发明了铅粉。《神农百草经》中就提到过女性用铅丹和粉锡化妆。铅是炼丹的附属品,白铅经醋化后就像米粉一样细腻,“洗净铅华”中的“铅”其实就是铅粉。铅是重金属,涂在脸上能起到美白效果,但是长期使用的话会产生副作用。它会导致皮肤发青、发黄,使妙龄少女最后变成了“黄脸婆”,不过这依然吓不跑爱美的女性。古人还会在铅粉中添加辅料调和使用,唐人喜欢在粉中掺入西域香料制成“迎蝶粉”;宋人将益母草、蚌粉等调制成“玉女桃花粉”;明人则以玉簪花为主料,制成“玉簪粉”。
第二步:抹胭脂
胭脂,又名焉支,是外来语。胭脂是红蓝花的提取物,出自西域的焉支山下,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后,将胭脂带到了中原。
早在商周时期,就有女性会在敷粉后用腮红饰面,材料为朱砂。但只有舞姬与宫人才会用,腮红在当时并不流行。汉人在胭脂中加入牛骨髓制成粘稠的红色脂膏,并将成品装入金玉陶瓷等器皿中。魏晋南北朝时期,胭脂的制作工艺已经趋向于成熟,当时不仅有小而薄的“金花胭脂”,还有以丝绵蘸红蓝花汁制成的“棉胭脂”,类似于现在的腮红液。
唐代Q胭脂为“红粉”,用胭脂化妆风靡一时。《事物纪原》中写道,“秦始皇宫中,悉红妆翠眉”,可以看出秦朝女子打破了面妆色彩单一的桎梏,开启了色彩丰富、造型各异的妆容潮流。王建在《宫词》中描写过这样一个宫女,“归到院中重洗面,金盆水里泼红泥”,宫女洗个脸就把整盆水染成了红泥浆,这是在脸上抹了很多的胭脂吧。孟浩然在《春情》中写道,“青楼晓日珠帘映,红粉春妆宝镜催”。《敦煌曲子词・竹枝子》中写道,“恨小郎游荡经年,不施红粉镜台前,只是焚香祷祝天”。由此可见,女子开心的时候会化妆,忧愁的时候才懒得化妆。
第三步:画黛眉
古人将眉毛称作“七情之虹”,因为眉毛能传神,还能使面部更加立体。在古代,眉妆的地位远高于眼妆,诗词中多以“远山黛青”“翠螺玉舒”等华丽的辞藻来描写女子的双眉。
战国时期,画眉毛没有特定的材料,女子一般会用烧焦的柳枝涂在眉毛上。屈原在《楚辞・大招》中记载“粉白黛黑,施芳泽只”,“黛”是一种用于画眉的青黑色颜料,那时还没有眉笔,女子一般用青色的柳枝蘸稀释后的颜料画眉。秦朝流行“蛾眉”,汉代崇尚“八字眉”。在唐代,最为推崇的是“柳眉”和“月眉”,女子一般会刮掉自己原始的眉毛,然后用黛勾勒眉形。
第四步:点额黄
点额黄又称为“贴花钿”,女子用丝绸、彩纸、金箔或云母片剪成各种样式的装饰物,然后贴在前额、眉心、两颊或嘴角。形状有圆形,菱形,月形,桃形,花、鸟、鱼、蝴蝶、鸳鸯等动物形状。颜色主要是红、绿、黄三种颜色。
贴花钿始于南北朝,女子在额头贴上梅花的花瓣,使自己显得更加娇俏。在唐朝,爱美的女子不再满足于单一的花瓣,开始用金箔,银箔,甚至是昆虫的翅膀、鸟类的羽毛等剪出花样贴在额头。《木兰辞》中“对镜贴花黄”指的就是贴花钿。
第五步:画面靥
靥是指酒窝,画面靥是指女子用丹青、朱红等颜料在面颊两旁点缀出各种形状。面靥的形状有很多,圆点状最为常见。有的形如钱币,称为“钱点”;有的状如杏桃,称为“杏靥”;还有各种花卉的形状,称为“花靥”。在晚唐五代时,画面靥更加盛行。唐代刘恂在《岭表录异》中记录了如何制作面靥,“鹤子草,蔓生也。其花麴尘,色浅紫,蒂叶如柳而短。当夏开花,又呼为绿花绿叶。南人云是媚草,采之曝乾,以代面靥”。可以看出鹤子草的花瓣是制作面靥的原材料之一。
相传面靥妆始于宫廷,最初画面靥并不是为了装饰,而是作为一种特殊的标记。在后妃来例假时,就在脸上点上两个小红点,表示自己不方便侍寝。后来,面靥逐渐成为了一种装饰,还流传到了民间。
第六步:描斜红
斜红始于南北朝,描斜红是指女子在眼角旁画出一条红色的月牙形。在唐代的宫廷中,描斜红颇受欢迎。从唐代墓葬中出土的女俑,妆容色泽浓艳,造型古怪,有的面部还有月牙状的斜红,有的甚至是残破状,远远看去,宛如白净的脸上平添了两道伤疤。
相传,斜红的来历和伤疤有关。《妆楼记》中记述了这样一个传说,三国时期,魏文帝曹丕的宫中新添了一名叫薛夜来的宫女,魏文帝对她宠爱有加。一天夜里,魏文帝正在灯下读书,四周围着水晶制成的屏风,薛夜来不小心撞上了屏风,头部顿时血流如注,伤处犹如朝霞将散。由于担心自己毁容后会失宠,薛夜来整日忧心忡忡。但令人意外的是,她不但没有失宠,反而得到了魏文帝加倍的怜爱。原来薛夜来虽然脸上留下了两道疤痕,但是面容却显得更加楚楚可怜。其他宫女见此情状,就用胭脂在脸部画上血痕,模仿薛夜来受伤后的样子,取名“晓霞妆”,后来就演变成了一种特殊的妆式――斜红。
第七步:点口脂
古人十分钟爱口红。从《唐书・百官志》中可见一斑,书中写道,“腊日献口脂、面脂、头膏及衣香囊,赐北门学士,口脂盛以碧缕牙筒”。古人用雕花象牙筒来盛装口脂,可见口脂在化妆品中的地位非常之高。从西汉墓葬中出土的口脂,尽管过了2000多年,颜色依然鲜艳夺目。在唐代,人们以蜂蜡替代动物脂膏,又掺以朱砂、紫草,调试出红色、粉红色、红褐色等不同色号的口脂,仅供制作口红的植物就多达二三十种。
《女四书》分别成书于不同的历史时期,《女诫》成书于东汉,《女论语》成书于唐朝,《内训》和《女范捷录》则成书于明朝。后人在翻印此书时,简称其为《女四书》。与其他女训书籍相比,《女四书》的一个重要特色就是由4位具有相当文化修养的女性撰著,凝结了她们自身的生命体验和人生思考。
《女诫》的作者班昭,约生于公元49年,名昭,字惠班,东汉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女诫》主要基于古礼与儒典阐述女子修身齐家之道,教育妇女柔顺之礼。全书共分成七篇:一卑弱、二夫妇、三敬慎、四妇行、五专心、六曲从、七和叔妹。
学界认为《女论语》是唐朝女学士宋若莘作、其妹宋若昭注释订正的行世之著。宋若莘与妹妹宋若昭都是贝州清阳(今河北清河)人。宋氏姐妹的名声在唐贞元年间非常响亮,德宗把他们接入宫中,不以妾氏相待,而尊称为“学士”。这部教本借用了《论语》的问答形式,非常通俗易懂,事无巨细地规范了女性的言行举止、一颦一笑。
《内训》的作者仁孝文皇后徐氏,生于元朝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父亲是明朝开国功臣中山王徐达。在明成祖登基后,徐皇后为了教化天下更多的女子,采择先人女教典训内容及马皇后的言论写成《内训》,流传至今的版本共有德行、修身、慎言、谨行、勤励、节俭、警戒、积善、迁善、崇圣训、景贤范、事父母,事君,事舅姑,奉祭祀、母仪、睦亲、慈幼、待下、待外戚等20章。她接着又编了《劝善录》颁行天下,以教化百姓。仁孝文皇后是古代后妃中极少数留下著作的一位。
《错误》秉承中国古代宫怨和闺怨一类诗歌的传统,闺怨诗的抒情主体,从古至今都是女子。以实例为证:李白的《玉阶怨》、朱庆余的《宫中词》、杜荀鹤的《春宫怨》、金昌绪的《春怨》、王昌龄的《闺怨》,无一不是如此。
为何等待的都是女人?平常百姓家的女子如此,深宫大院的女子亦如此。细究根源,那就不得不从中国由来已久的社会制度说起。
曾几何时,中国的社会也由女性主宰。在原始社会,母系氏族时期,女子的地位空前,女子是掌权者,女子可以拥有男子无数,男子却得从一而终。为何当时女子会得权得势,主要原因是当时的社会,生产力极其低下的,而女子采摘的食物比男子更多,所以,当仁不让的获得了掌控的大权。但是,随着生产力的提高,男子在体力上的优势逐渐明显,他们可以获得更多的劳动果实,远远的超过了女性,他们不愿意再受女性的掌控,建立了以男权为主的社会制度,更加突出了男子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当一个主体成为社会的决定性力量,那么另一个主体必然会处在低下的位置。于是女人不可避免的沦为这种制度的牺牲者。
于是,男子当权,苦了几千年的女子。
女子必须笑不露齿、手不露袖、足不出户,方得一大家闺秀的美誉。女子必须三从四德,方为贤妻良母。女子需得缠足,三寸金莲方为美。班昭的《女诫》里就有关于卑弱、专心、曲从等方面的专门论述,强调对女子进行“从人”的教育、为奴的教育,因此对女子才智发展方面的要求在中国古代社会受到漠视,甚至是给予否定的,提倡“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愚女政策。处在深宫大院的女子,虽然衣食无忧,她们过着让人羡慕的奢华生活,却为一句“楚王好细腰”而酿成“宫中多饿死”的惨剧。由于程朱理学极力主张“存天理、灭人欲”,在婚姻家庭制度方面,蔑视妇女的权益,甚至提出:“饿死事小,失节事大。”明清时代,对于妇女的生活自由和婚姻自由的压制更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残酷程度。为何女子会得如此下场,归其原因,就因为女子处于一个被统治的地位。
鲁迅先生曾说过,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如果硬要把这条规则加在女子身上,那这群女子的可恨之处就在于她们的没有反抗的意识。她们不知道何为反抗,因为从小她们所受的教诲是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旧的传统道德模式和价值观造就了古代女子的被动、迁就和一味的迎合,造成了她们的依附心理和不自主性。再者,伴随着这种依附心理所衍生出来的是女子缺乏一个独立的经济地位。而女子几乎只禁锢在家庭这个小小的范围中,必须依附于男人生存。所以,在她们的脑中,稍有不顺从,那就是冒天下之大不韪。
于是,就有了怨女,有了怨妇。《氓》中的女子,被男人抛弃,只恨悔不该当初听信了甜言蜜语,“士之耽兮,犹可脱也;女之耽兮,不可脱也”;《闺怨》,只悔叫夫婿“觅封侯”;而相对来说比较勇敢的孟姜女,只有守着长城脚下的那堆尸骨,痛哭流涕……
很少有女子能勇敢的站出来,为自己争得一席之地,也就那一两个,却终究逃不过悲剧的结局。丧夫的李清照,晚年的寂寞又有谁能知?于是有了那么一大批令人哀怜的独守空房的女子形象,而且,这一形象成为了文学史上久盛不衰的一个典型,因为,她极具代表性和群体的广泛性,中国从古至今有太多这样的女子。
用现在的词语来说,当时的女子就是一个弱势群体。手无缚鸡之力,胸无掌权之志,遇事只能独自垂泪,换取别人的同情之心,以求生存;或以美貌,诱惑男人。然而,青春易逝,红颜易老,最终也只能落得被抛弃而独孤终老的下场。
2、水蛇腰:比喻女子婀娜多身段,水蛇般的细腰。
3、小蛮腰:原指白居易的家姬小蛮的腰,(白居易指家姬小蛮的腰像杨柳)。后指很小很细的腰。
4、楚腰纤细:妇人的细腰。形容美人的细腰,曲线玲珑。
5、盈盈一握:表示女子的身材上,该女子纤腰盈盈一握,比喻这个女子腰细的用手就可以握到了。
6、杨柳细腰:比喻女子的身腰。
7、盈盈一握若无骨,风吹袂裙戏蝶舞。
8、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腰。
9、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1、据说画眉之风起于战国,在还没有特定的画眉材料之前,妇女用柳枝烧焦后涂在眉毛上。
2、最早的画眉材料是“黛”,是由黑色矿物生成,所以又称“石黛”。当然在民间女子用不起石黛,用锅底黑和柳条炭黑。随着时代的变化,青黛头黛、螺子黛和铜黛也相继出现。
(来源:文章屋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