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全民开考

全民开考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全民开考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全民开考范文第1篇

1、问题的提出

为提高全民整体素质,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关键在于抓好各级学校体育教学和社区体育活动的普及与推广:而合格的数量巨大的各级体育教师、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养又是关键中的关键。在现有的办学规模和经济条件之下,立即着手开考高等体育教学专业自学考试是缓解矛盾的有效途径。

2、我省体育人才的现状和需求的紧迫性

据1990《湖南年鉴》、我省共有普通中学和各类中等专业学校6200多所,按每校配2—3名体育教师,就需1.24—1.86万,按国家教委要求其学历应达大学本科,而每年湖南能毕业的本科生不到150人,按恢复高考后的20年估算,约3000人,毕业生从事体育教师职业的按80%计,约2400人,加上各种函授、培训、进修的本科生,也不足5000人;而全省共有八所师专,每年毕业的大专学生不足1000人,如果单纯依靠高等学校毕业生来补充,显然在一相当长的时间内很难达到国家的基本要求。

湖南的大中型厂矿企业和各级机关中的群体、工会体卫专干也非常奇缺。加之各服务性行业中的宾馆、健身康复中心、保安公司和各民办武馆都急需大量的新的复合型体育人才。如果还加上经济发达的农村,则所需的体育师资和社会体育指导员缺口更大。长期以来,各级体育教师和社会体育指导员都来自体院和各级师范院校的体育系、科、班,就目前我省经济实力和各高等学校的办学规模和培养速度,远远满足不了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和实施《纲要》所需要的体育专门人才。如不设法解决这方面的问题,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和实施全民健身计划,将得不到实质性的突破。

3、解决问题最佳的途径

二十年前,面对国家经济的全面复苏,各级人才的急需,全国五届人大一次会议上中央就提出:教育要打破常规去发现、培养、扶植各方面的优秀人才:建立适当的考试制度,使各方有志青年通过业余自学,经考试合格后,国家发给相应的文凭,使用时与正规院校毕业生同等待遇。根据中央的指示,各省、市经试点、总结、推广,到1985年这种考试制度己在全国普及开了,培养了大批合格的急需的应用优秀人才,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到1993年,随着社会的发展、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商品经济的要求,一种新的自考形式出现了,即短线自考,很快受到举国上下求学者和用人单位的热烈欢迎,现在全国在籍考生达二千万。综观古今中外,此乃中国教育史上的一大创举,是落实《宪法》规定的:“鼓励自学成才”的结果,也是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符合中国的国情——穷国办大教育。体育领域的自学考试,在有的省、市早以开通,我们湖南做为一个人口大省,体育强省,为了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和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提高全民素质,为实现经济强省而奋斗,还急需大量的体育专门人才,只有开通高教体育教育专业的自学考试,才能解燃眉之急。

2.1 主考学校主办条件

2.1.1 生源

高等教育体育专业自学考试主要为了“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和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而培养合格的体育师资和社会体育指导员。目前各级学校和部门的体育专门人才的合格率远远达不到国家的要求,且供求关系日趋紧张。

反复调查研究表明,开考“高等体育教育专业”长线本科和短线专科,10年之内全省生源可保持在年均3000人以上,且招生和分配情况是相当理想的。理由有:

一是在职体育教师需要继续学习提高。

二是全省八所师专,十几所体育中专,其毕业生中绝大部分都愿意参加更高学历的自学考试。

三是仅每年高考“落榜”的体育专业考生就达三千人左右。

四是社会上有志于体育事业的青年,如湖南各地区民办武术馆和武术学校,每年毕业的写实性中专学员就达2干以上。这些学员90%以上都愿意来湖南师大体育学院继续深造。

五是省内各宾馆中的健身康乐教练员,各保安公司的职员都应具有专业的体育技能、运动医学和康复保健知识,也主要依靠自学、深造。

2.1.2 主考条件

湖南师大建校已有50多年,是进入全国“211工程的重点大学。现在校全日制学生、函授生、夜大生共计14000多人,学校占地面积2000亩。总建筑面积40多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1.70万余册。学校有博士、硕士点30个,从1979年起有41个专业,100多个研究方向招收1000多名研究生。

湖南师大体育学院是全省唯一的培养体育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单位。目前有在职教职工125人,其中有正教授8人、副教授56人、博士1人。设施方面有标准的田径场和室内综合体育馆,有篮球、排足球、武术、体操、舞蹈室内训练馆,有标准的跳台游泳池和各种运动检测实验室,理论教学大楼面积近3000多平方米,除保证本科生的教学、训练外,有余力满足自考学生的教学、训练和实验的需要。

全民开考范文第2篇

一、认真做好报名宣传和各项准备工作

(一)各市(州、地)招生考试机构、有关院校要充分认识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在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充分利用当地媒体多形式、多渠道加强报名宣传工作,突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的特点与优势,切实做好自学考试的咨询工作,耐 心解答考生提出的有关问题,积极组织并认真做好报考的宣传动员工作。

(二)在报名工作中要切实加强管理,强化服务。各市(州、地)招生考试机构、有关院校要按照《贵州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考务考籍管理工作实施细则》规范各项程序和要求,应本着方便考生的原则设立报名点,做好报名所需设施、用品的准备,并安排责任心强、业务熟悉的工作人员办理报名事宜。各报名点应张贴有关宣传资料、报名流程图、报名样表及填写说明等,以指导考生报名。

(三)各市(州、地)招生考试机构、有关院校要积极利用本次报名工作的机会,加强对考生进行严肃考纪考风、诚信应考等宣传教育工作。

二、开考专业及考试日程

开考专业、课程及考试日程安排详见《2011年月7月贵州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日程表》。

三、报考条件、报考手续及收费标准

报考条件、报考手续及收费标准等,登陆贵州省招生考试中心网站“贵州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信息管理平台”,详见《贵州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报考简章》)。

四、报名方式、时间及要求

(一)报名方式

2011年月7月贵州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报名实行网上报名与现场报名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网上报名分为网上填报信息和现场信息确认两个阶段。

1、网上填报信息阶段:考生在规定的网上报名时间内,登陆贵州省招生考试中心网站“贵州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信息管理平台”,查询各自考助学学校的有关助学招生情况,按照网页的提示及要求,实事求是、准确填写个人信息,选择好现场信息确认点和确认时间,完成网上填报事项。

2、现场信息确认阶段:考生按自己选择的现场信息确认时间和信息确认地点,到现场办理信息确认手续、交纳报名考试费、进行电子摄像(新生)、填写“考生诚信考试承诺书”、核对报名信息。考生若到其他确认点将无法进行信息确认。

3、凡未进行现场信息确认的考生,其报名无效。

(二)报名时间

2011年月7月考试的网上报名时间为:2011年4月21日—5月10日;现场确认时间和现场报名时间:5月11日—5月24日。

(三)报名要求

1、网上报名程序,登陆贵州省招生考试中心网站“贵州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信息管理平台”,详见《贵州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报考简章》。

2、各单位应遵照规定的时间安排组织报名,不得以任何理由更改或缩短报名时间。为了使考生的报考数据准确无误,网上只办理面向社会开考的课程报名工作;中学教育类的课程只能在贵州师范大学及其在各地区的助学点进行报名,其数据汇总后向当地招生考试机构办理集体报名手续,各市(州、地)及所辖县(市、区)招生考试机构不得接纳中学教育类的零散考生报名。

3、考生只能在一个报名点报名,否则,将由管理部门取消其报名数据,由此产生影响考试的后果,考生自负。

4、全省自学考试报名点及联系方式。

五、信息采集与数据报送

2011年月7月考试的年度码为114。

(一)现场报名时,需录入考生的报名基本信息和报考课程。凡无新准考证的考生报名时,必须进行图像采集,不能由他人代替报名。

(二)新老考生须根据《2011年月7月贵州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日程表》提供的专业代码和课程代码分别填写《首次报考报名表》或《课程报考表》,工作人员现场打印考生报考核对单,经考生核对,确认无误后签名生效。

(三)报名点确认报名信息准确无误后,各县(市、区、特区)招生考试机构将报考数据上报到各市(州、地)招生考试机构进行考场编排,各市(州、地)招生考试机构、有关院校考场编排完毕后即打印《考试通知单》发给报名点,由考生到各报名点领取。

(四)各单位报名数据务必于5月26日上报省招生考试中心网络信息处。

(五)各市(州、地)招生考试机构、有关院校按要求,准确、完整填写《2011年7月贵州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考区考点设置情况和试卷值班安排和考点详细信息》,2011年6月6日前将的三项内容以电子邮件或传真上报省招生考试中心自考处吕玉春(传真电话0851-5971680)。

各单位有不清楚之处,请与省招生考试中心相关处室联系。

数据、网上报名:信息处万厚勇联系电话:0851—5987715;

计划:自考处张琳联系电话:0851—5952397;

全民开考范文第3篇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采取开放式教育,把握时代特征,注重素质培养,形式灵活多样,投入少见效快。考试采取学分累积制,不需经过入学考试,没有年龄和学习年限的限制,应考者学完专业考试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经考试取得合格成绩,积满规定的学分,思想品德经鉴定符合要求的,发给相应的国家承认学历的毕业证书。考试安排灵活,应考者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每次考试中按照开考的科目,选择报考的课程,自主安排学习时间和学习方式。未通过的课程可以重考,直到通过为止。是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国家考试相结合的高等教育形式,是我国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素质,鼓励全民学生、终身学习,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我国的自学考试是党的以来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重大成果。我国家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酝酿于20世界70年代末,创建于20世纪80年代初。从1981年至1982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先后在京、津、沪三市和辽宁省试点并于1983年在全国推广至今,已经走过了三十多年,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也得到了很快的发展。

目前,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已成为我国规模最大的开放式高等教育形式。自学考试是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与其它类别的成人考试相比,自考没有考前学历的要求,宽进严出,以自学为主,参加国家安排的统一考试,获得专科本科学历,应该说,取得自考文凭比其它人考试要困难得多,需要自学者付出很大的努力。然而,不容易摘到的果子最甜,自考学历国家承认,全国通用,含金量高,几乎和普通全日制一样,在企业中认可度高。许多的欧美国家也承认中国的自考学历。

国家鼓励自学成才,社会需要真正的人才,人类需要终身学习。人生前进的道路有无数的困难需要征服,有无数的未知领域需要我们探求,这就要求我们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不断学习。自考的磨炼会使我们在未来的征途中得心应手。因为我们学会了自学,学会了求真,具备了持之以恒的品质,养成了终生学习的习惯。

中国自学考试目前已取得了有目共睹的辉煌业绩,根据有关资料统计,全国累计共有2.1亿人次参加自学考试;学历教育累计报考5420万人,毕业生920万人。自学考试为我国人口素质的提高,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

我们身边通过自学考试成功的事例有许多:吴士宏,自考生,TCL信息产业集团总经理。她曾当过医院做护士,在中国信息产业界,吴士宏创下了几项第一:她是第一个成为跨国信息产业公司中国区总经理的内地人;她是唯一一个在如此高位上的女性;她是唯一一个只有高教自考英语大专文凭的总经理。在中国经理人中,吴士宏被尊为“打工皇后”。牛根生,创办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并担任董事长兼总裁职务。李成福,高级经济师,北京燕京啤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辛民,赛特集团常务副总裁,2003年度中国十大商业新闻及年度影响力人物。毕福剑,自考生,中央电视台《星光大道》节目主持人。阿丘(丘孟煌),自考生 中央电视台《今天故事会》节目主持人。张羽,1992年自考毕业于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然而,近几年来自考人数却在直线下降,从以前的县县有考点,每县考试人数都有上千人缩减为现在市里面才设有考点,全市只有一两千人报考。以前,每到自考报名时自考办门庭若市,而现在却冷冷清清,每年报考者不过十几人其至几人,做为招生办自考负责人我分析原因有三:

(1)国家高等教育招生扩轨,一本、二本、三本以及专科院校招生人数增加使大部分年轻人走入社会前已接受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

(2)其它成人教育的竞争。如成人高考、网络教育、电大等比自考取得文凭要容易的多。许多人埋怨自考监考太严,堪比高考,望而止步。

(3)自学考试某些科目设置社会适应性不强。

全民开考范文第4篇

这是一道选择题:在二百四十人的名单中,选出你熟悉的。结果,一堆名字里。一般人只认得五位:蒲松龄、罗贯中、曹雪芹、关汉卿、吴承恩。题目的答案是:除这五人,其余二百三十五位都是历朝历代的头名状元。

状元实在是稀罕物。从隋炀帝开考至1905年结束科举。一千三百来年中,有十万进士,但状元只有五百零七位。

那众人为何不识状元,反而都知道蒲罗曹关吴五位呢?答案很简单,就是告诫人们,状元也不一定就是人才了。状元只是表明这一次考得好,发挥得超常,而能不能成才。青史留不留名,那和是不是状元没有必然的关系。

说是这么说,理也是这个理,可是,临到揭榜的时候,谁都想争这个状元。

公元1153年。二十九岁的陆游,赴临安应试,名居秦桧孙子秦埙之前,触怒秦桧,遭到黜落,秦桧死后三年才被启用。所以,陆游不算状元。

五百多位状元中,唯文天祥名气大。但实事求是地说,许多状元在当时还是很有名的,可是,这些状元和数十万的进士拼,他们拼得过吗?肯定拼不过!再和全体士人拼,和全民拼,更加拼不过。一人知,不敌众人知,这是普通的道理,所以,状元拼不过众人。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只是,我们把状元神化了,给了它太多的光环。以为状元是万能的,于是就把极重的社会责任强加在状元们的头上。国家脏乱差,状元有责任,社会没文化,状元有责任。普通人都如此成功,状元为什么不成功?不成功那还配喊状元?真心受不了!

但所有的历史已经充分证明,状元也只是一个符号而已。

在我看来。这个符号还带有一种深深的腐朽气息。千百年来。这种气息一直浸润着我们的文化,弥漫充盈在我们生活的空间,让人麻痹,上瘾,以至不少人沉醉而死。

幸好,我们身边也还有不少明白人。

清朝李调元《淡墨录》中,有一则“状元是何物”,妙趣横生。

吴县人陈初哲,是乾隆三十七年进士,这一年,他殿试中第一甲第一名,也就是头名状元了。这样的心情,我们应该体会得出来,即便如孟郊那样的贫寒学子,中年考中进士,那也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在一个阳光和煦的日子里,陈状元请假南归。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呢?一句话,锦衣荣归,连路上的花花草草都十分可爱。走到甜水铺这个地方,边上有个小村子。小村的生态环保极佳,新农村建设搞得很不错啊,槐树浓阴,野海棠在路的两边盛开。他神情惬意。着迷了,一边走,一边看,越走越远。

忽然,村子的尽头处,出现一座农家小院。只见竹扉半开,一漂亮少女,很悠闲地倚门斜立。她手上拿着几根柳枝,边搓边玩,嘴里还发出嗤嗤的笑声。

此情此景,陈状元魂飞色夺,一时愣在那里了。好长时间才回过神来,状元鼓起勇气,和女孩搭讪。

女孩很淡定,只是喊她母亲出来。见到母亲,陈状元开始自我介绍了:“我是状元。”女孩母亲问:“状元是什么东西啊?”陈状元答:“进士的第一名,皇帝亲自出题批卷,我们的名字都要登在金榜上的。”陈见此对母女连状元也不知道,就结结巴巴不知道如何解释了。女孩母亲又问了:“几年出一个啊?”陈状元回答:“三年出一个。”那女孩子就在边上笑了:“我还以为状元是千古一人呢,原来只三年一个。”

陈状元确实是看中了这个女孩,也不管她们有没有文化,懂不懂状元了,于是拿出两块金子给女孩母亲,想作为聘礼。女孩母亲拿着金子,摩挲再三,又好奇地问了:“这个是什么东西啊?闻闻没有香味,放在手上还冷冰冰的。”陈状元心里大惊,这对母女是什么人啊,连钱也不认识。“这个东西叫黄金,你们得到它,天冷了可以用它来买衣服穿,饿了可以买粮食吃。”女孩母亲似乎恍然大悟的样子:“我家有桑树百株,良田数亩,不会受冻挨饿,这个黄金,还给你吧。”说完就将黄金丢到地上,不再理陈状元了。

陈状元的心情一定很坏。好好的事情,怎么会变成这样呢?这个世界上难道还有不喜欢状元。不喜欢金子的人吗?

这对母女,只靠自己的双手生活。不慕名,名对我有何用呢?管它状元榜眼,管它第一第二。不慕利,利我自有之呢。黄金冰冷,钞票是纸,与我何干?

状元是什么东西啊?一千年出一个吗?

全民开考范文第5篇

一年一度的国家研究生入学考试如期而至。不过比起号称中国第一考的“公务员考试”来说,自然逊色不少。那家伙,直是千军万马折戢沙场,最后的王者就是那个身中数刃,仍苟延残喘的铁血战士,而其他人不过是这场战役的陪葬品。

一些刚毕业的大学生苦于找工作的压力,想通过考研给自己一个缓冲时间,继续在学校充电,以便出来后能谋求更好的发展。而一些毕业多年的老学生则乐于提升自己学历和竞争力,想通过考研给自己一个崭新的开端。个中的五味杂成搅成一锅粥,只有身在其中的人,才知此味的酸甜苦辣。

考试作为人类文明发展的标志之一,作为提升自我价值的一种途径,是很多人趋之若鹜的人生追求。从有文字记录的历史来看,夏朝建国之前,已有“试舜五典百官,皆治”的记载。而把考试制度定为国家级的框架当属隋朝的统一,结束了国家南北分裂的割据局面。隋文帝吐故纳新,大力倡导官员选拔制度改革,开皇五年正式废除以推荐为核心的选拔制度,而以九品中正制为正宗的选拔制度,推广考试选官制,以后断断续续的考试制度改革延续至今。闲话就此打住,我们来看看2011年研究生考试中一女大龄青年因考试被拒而“一跪成名”的报道。

据悉,为了考研,西安36岁的大龄考生陈女士在上班之余,关窗苦读一载,欲将这一年来的寂寞换来今后的欢喜,可是2011年1月15日上午到考场后发现没带身份证,于是她联系家人为其送证件,并向考场工作人员下跪恳求先进考场,当场遭拒;待到陈女士拿到家人送来的证件时,开考已过15分钟,于是再次下跪求情,仍被拒。

该事件被各种报纸媒体,网络争相报道讨论。让很多人为之血脉喷张,总算让寒冷的冬季多了几许暖意。有人云,考研女的两次下跪,跪出了制度的残酷;也有人曰,为制度面前众生平等的监考人员呐喊。

美国著名已故法学家伯尔曼说过:“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就形同虚设”。考场作为一个公平考试竞争的中间介质,考场规则若不被遵守和执行,很容易被人们视为真空,可以任由践踏和摧残。“没有规矩何成方圆”?我想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社会都没有“乌托邦”的无意识状态,那岂不是乱套。针对这次考研女的下跪,监考老师并无不当。考研女陈女士下跪恳求进考场遭到拒绝也是人之常情了。

前面所说的“人跪狗”,是迫于金钱而下跪,折射出金钱和尊严画上了等号;“公交司机跪乘客”,是迫于饭碗而下跪,折射出工作和尊严画上了等号;再看“考研女跪考场”,是迫于前途而下跪,反射出道德、理性、人性的抗争。凌蒙初的“膝下有黄金”的至理名言用在当下还能价值几文?窃以为“大丈夫能屈能伸”,下跪后并不意味着尊严的丧失,也未必跪后能“柳暗花明又一村”,下跪只是一个动词,它代表的仅仅是一种动作,只不过被儒家根深蒂固的思想观世代相传下来,作为值得传诵的价值观被人们所膜拜。

任何制度都是由人设计出来的,一旦制度形成并颁布,就需要所有人必须照章执行,对违反制度的人会进行相应的惩罚,要不然制度设计出来也不过是一纸空文。如果因为自己的一时疏忽忘带身份证而被拒考试,便一跪不起,以期博得监考人员同情,放过她一马。这就好比上战场你忘了带枪一样,等到双方交战的时候,你突然垦请对方说:“不好意思,通融一下吧,我忘带枪了,等我回去拿来再开打?”岂不笑话。制度面前未必人人平等,但是人人要平等的前提就是要制度化。

同样很多人心中愤慨不平,监考人员就是一个冥顽不化的“呆板男”。他在明知考研女的母亲在送身份证的路上,依然不思变通地拒绝其跪求,这种人缺乏最基本的同情心和社会良知,仅以维护考试制度为借口,自然是被很多人所不耻的,应该受到社会的谴责。这个监考人员,无论其呆板也好,死板也罢,他只不过是一个工作人员而已,他的职责就是维护制度化下的考场规则。

倘若这个事件是发生在国外,那么考生不一定会下跪,很可能会坦然地离开。因为我们的国民向来是被儒学思想教育得深入骨髓了。一个女人,一个中国女人在突遭一些始料未及的事件时,做出这样的潜意识下跪,也是一种本能使然。她表达内心的想法已经由“下跪”这个动作展现出来了。如果考生是一男的,可能会骂骂咧咧,愤然挥袖而去,然后找几个哥们一醉方休,大吐心中不快事。难道会因为发生这样的零星事件,又要大刀阔斧地改革制度?那不成了猴子耍把戏?

综合事件双方,其实像这位女考生的遭遇也是极个别现象,只不过又被媒体放大了,进而引起全民轰动。而那位监考人员如果是一位通情达理之人,可以让女考生先考试,然后他完全可以在拿到身份证后,经过严格检查,排除作弊等情况,是完全没必要卡人的。这样的结果便是两全其美。

《中国教育体制改革方案》在2011年1月13日才公布。新的制度想要改变中国目前的“教育之怪现状”也是摸着石头过河,摸到哪里有深水才知道制度出什么问题了。无论是制度制定者、执行者,还是考生、老百姓,都离不开全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