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始终眷恋着祖国

始终眷恋着祖国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始终眷恋着祖国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始终眷恋着祖国范文第1篇

然而,尽管已在美国生活多年,丁肇中仍深深眷恋着自己的祖国,他一直认为自己是中国人的后代,只不过生活在美国而已。在日常生活中,他始终保持着中国的文化传统、道德观念和生活习惯。平时,他在研究工作上取得成绩后,总要到中国餐馆尝一尝家乡饭菜的风味,同餐馆老板聊一聊祖国山河与悠久历史……

得知自己荣获诺贝尔奖的那一刻,一个强烈的愿望在丁肇中的心头升起,他要让自己的母语――汉语回响在诺贝尔奖的颁奖大厅。于是,他向瑞典方面提出申请,要求用汉语进行即席演讲。

瑞典方面很快同意了丁肇中的请求,但同时他们也为难地表示:瑞典方面没有汉语翻译,而且他们也没有中文打字机,无法将丁肇中的演讲稿打印成中文。丁肇中的答复十分爽快,他说他自己就可以现场翻译,至于中文演讲稿无须打印,他可以手写一份,拿去复印即可。

遗憾的是,得知丁肇中的决定后,美国多方进行阻挠。美国驻瑞典大使亲自找到丁肇中,要求他演讲时使用英语,因为丁肇中是美国公民。对此,丁肇中理直气壮地回答:“我确实加入了美国国籍,但我是在瑞典而不是在美国领奖,用什么语言是我个人的事情。”丁肇中的回答让大使无言以对,他只能讪讪而去。

1976年12月10日下午4时许,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音乐厅内,丁肇中和其他获奖者一道,在受奖席上就坐。军乐队奏起瑞典王室音乐,典礼开始了。诺贝尔基金会主席简要介绍丁肇中的贡献后,在庄重、悦耳的王室音乐中,丁肇中走到讲台中央的扩音器前,用流利的汉语发表了演讲。

这是自1901年诺贝尔奖问世以来,第一次有人用汉语在颁奖大厅进行演讲。丁肇中流利、清晰的话音在大厅里回荡着,通过电波,传到世界各地。

而从那第一次响彻诺贝尔颁奖大厅的汉语里,我们听到了一个炎黄子孙的民族尊严。

(选自《家庭导报》)

探究练习

1.按照惯例,丁肇中在诺贝尔奖颁奖典礼上发表即席演讲时应用何种语言?

2.丁肇中为什么要求用汉语进行即席演讲?

3.试说说你对文章标题《尊严》的理解。(也可使用原文语句回答)

始终眷恋着祖国范文第2篇

一、开设论坛,组织辩论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听说读写要结合在一起,教学才更有效果,在组织学生阅读的过程中也可以适当地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可以通过开设名著讲坛的方式,组织学生介绍并讨论自己喜欢的文学作品,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阅读可以不断深入。

在学习了《范进中举》之后,学生都对小说中刻画人物的方法记忆犹新,想要再看看原著中还有什么具有讽刺效果的精彩片段。这时候可以组织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尝试品读《儒林外史》,并在阅读之后开设论坛进行讨论。如有学生主要讨论的是小说的讽刺艺术,谈到小说通过白描的方式来展现人和事之中的矛盾和不和谐之处,从而起到了讽刺的效果。

例如五河县的盐商送老太太入节孝祠,这原本是十分严肃的事情,但是当时一个卖花的权牙婆却一边捉虱子,一边观看这热闹的情境,顿时将原本庄严的画面变得滑稽可笑了。还有学生在论坛中提出,《儒林外史》虽然好笑,但是不仅仅只是简单的搞笑,而是给人一种笑中带泪的效果,而这才是它讽刺艺术的高妙之处。除了课文范进中举的片段以外,如王玉辉劝女殉夫等片段都无不在让人觉得可笑的同时感到深深的悲哀,这自然让人更深刻地思索人物的思想根源,思索作者想要表示的社会意义。学生在论坛中畅所欲言,说出了自己在阅读后的感想,而相互间的讨论则让他们的思考更为缜密。

在阅读论坛的讨论中,学生常常会围绕某一个点进行辩论,这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让他们以此作为契机,沉醉在阅读的文本中,对于作品和人物的感知可以更进一层。

二、随笔交流,碰撞思维

除了“说”以外,“写”也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好方法,在学生阅读文本之后,可以让他们尝试将自己想到的内容用随笔的形式写下来,并在课文活动中进行讨论。在尝试写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逐步达到对于文本知识的内化,同时他们也能在思维碰撞的过程中得到启发。

在阅读《错过》的时候,可以组织学生在课外尝试写下自己阅读后的感言,并建立流动的“随笔交流簿”,让学生将自己的随笔贴在上面,供其他的学生品读。同时,学生也可以品读其他学生撰写的随笔,并在后面附上自己的感受。如有学生在随笔中写道:“有的人默默无闻地过了一辈子,为了能够吃一点好吃的食物,就这样庸庸碌碌地度过了一生,那样的话,他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呢?他错过了大量的好时光,那些时间他原本可以用来做更多的事情。”然而,有学生在阅读了这篇随笔之后却提出了不同的见解:“人活在世上,少不了衣食住行,追求吃得好一点本没有错,问题在于用怎样的态度去对待‘吃’的问题。若只是为了饱口福,那自然会错过很多,但是有的人却并非如此,他们是在钻研食物的艺术,他们让餐饮变成了一种学问,体现了民族文化。

随笔式的交流占用的时间少,但是却很有成效,流动的随笔交流簿能记录下学生思维中的闪光点,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阅读方法。

三、专题阅读,比较归纳

要想让阅读更加深入,就要不断进行对比和归纳,读得更多,收获也就更多,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主题阅读活动,在课外寻找和主题相关的阅读资料,做好摘抄和批注,写下自己的鉴赏感言,这能让学生的知识得到积淀。

在学习了《最后一课》《始终眷恋着祖国》等文章之后,可以让学生尝试以爱国主义诗文作为阅读主题进行专题阅读。有的学生在阅读了诗人艾青的爱国主义诗歌之后进行归纳,总结认为艾青的诗歌通常使用土地的意象来表达自己对于祖国的深深热爱,例如《我爱这土地》就是其中的代表作。另外,还有的学生专注于将中国古代的爱国主义诗文和外国传统的爱国诗歌进行比较,认为两者往往通过描述祖国山河的方式来表达爱国情怀,但是由于文化背景之间的差异性,所以两者之间也有着一定的不同点。如英国诗人在撰写爱国诗歌的时候往往会提出要求进行社会变革的想法,雪莱的《西风颂》就表现了这样的思想,将西风比喻为变革之风,但是中国古代的爱国诗歌则主要描写保家卫国的心态,李贺的《南园》中就有“收取关山五十州”这样的句子。如果不是涉猎很广的话,学生很难在专题阅读中找到这些异同点,丰富自己的学识。

始终眷恋着祖国范文第3篇

德育教育就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让学生在思想上产生变化,了解真善美,在品德上有一个正确的道德,不做有损于他人利益的事。语文教师要以教材为基础,通过多种形式带领学生一起去探究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让学生能够耳闻目染,在思想上得到熏陶,在行动中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优秀和高尚的品德,真正实现教师教书育人的目的。

一、教师营造环境,学生身临其境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多媒体、图片或实物等的帮助,为学生营造一个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教师营造的环境中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在思想上掀起波澜,内心产生感触,在情境中产生共鸣。在环境的影响下学生更容易接受教师的讲解、理解教师的教学目的,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学习《背影》这一课时,教师就可以拿出家长送学生到学校后,离开时家长的照片,有些学生都不知道教师是在什么时候拍照的,此时此刻,看到朱自清笔下的父亲的背影,又看到老师提供的自己父母的背影,学生们自然会感慨万千。教师在这个时候则可以顺势引导把话题转移到父母对学生的付出上,对学生进行孝敬父母的思想教育。德育教育在教师的循循善诱中进行,使学生思想发生了变化,体会到了父母对于学生们的浓浓爱意。

二、教师鼓励学生自主探究

德育教育归根结底是对学生思想上的教育,教师要让学生在思想上产生认识和理解,就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主动地去探究语文教材中的德育教育思想,通过学生的探究,学生思想上就会经历洗礼,情绪上就会产生触动,体会到文章所蕴含的深刻教育思想、感受到文章中的激情,让学生激情澎湃。例如:在学习刘敬智的《始终眷恋着祖国》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让学生独自去探究文章中哪些语句表达出了钱学森如何冲破重重障碍,毅然回国的内容展开,哪些语句表现和突出了钱学森的爱国精神和品质?学生在探究中会理解钱学森的心声,体会到祖国是如何地让他魂牵梦绕,感受到他的归心似箭。教师在学生探究后就可以引导学生俗话说“叶落归根”,祖国就是一棵参天的大树,她的儿女子孙,不管身在何处,都会对她魂牵梦萦。作为学生,我们现在就应该把报效祖国的种子在心中种下,用我们的自强不息和勤奋努力来实现我们自己的梦想,让我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向祖国证明,我们是未来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才。教师的话会激励学生的爱国情感,让学生为自己的梦想而努力,帮助学生给自己的树立一个目标,并且为了这个目标而奋斗。学生的自主探究会让学生在思想上发生变化,促进学生主动地去为自己的梦想付出行动。

三、合作学习发挥团队优势

学生个人的认识总是有限的,在德育教育到了上的探索学生也需要共同合作,通过集体的努力来探究语文教材中的德育教育,通过学生的合作,在你一言,我一语中学生的思路就被打开了,学生认识也变得丰富了,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去讨论和沟通,让集体的智慧在课堂上绽放,在讨论中学生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体现出来学生的丰富思想,让学生的道德品德得到了共同的提高,例如在学习《国宝――大熊猫》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共同去探究:大熊猫的特点和习性以及成为国宝的原因?造成大熊猫濒临灭绝的现状有哪些因素?我们该怎样去保护它们呢?在合作探究中,学生们纷纷陈诉自己的观点。当然,学生们会说到用实际行动去证明,从我做起,保护动物,关爱动物。通过合作学生分把这些原因和因素分析的井井有条,并且恰到好处。同时,学生的思想和道德品质也会在讨论中相互影响和端正。学生们会用一种正确的态度去面对动物,会关心他们、保护他们。学生的讨论还会扩展到其他动物、植物、环境上,让学生认识到了如果今天我们不保护他们,那么,未来我们就会遗憾后悔。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学生写了一些倡议书、保护动物的公益标语,并且设计了保护动物的活动方案。学生要用行动证明:保护动物,人人有责。集体的智慧让学生的认识和理解都上升的很快,他们的思想形成了共鸣,为了世界上的真善美而努力。

四、问题启发引导,促进学生积极思考

始终眷恋着祖国范文第4篇

【关键词】创设 积极 思维 情境 发展 阅读 思维 能力

思维是在一定的语言形式下进行的。科学的阅读训练,必定是思维与阅读统一的训练。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边读边思的习惯,对发展思维能力和阅读能力,都是非常重要的,而二者可以得到协调发展。然而,阅读教学中边读边思的习惯,只靠教师讲,学生听显然是不行的;反之,教师放手不管,任其自流,也是不行的。学生的积极思维能否贯穿于阅读活动的始终,要靠教师的精心设计和巧妙引导,要给学生创设积极思维的情境,从而让学生在阅读与思考中,思维能力与阅读水平得到同步提高。

一、创设假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发现问题深入思考

在阅读教学中,常常会遇到学生思维不深或阻塞的现象,此时,如果我们运用假设的方法,能让学生在不易发现问题的地方发现问题,其难以解决的问题也就能迎刃而解了。如学习《孔乙己》时,对其中的“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一句理解不深,认为这是一句病句。对此我没有直接否定学生,而是作了这样的假设:把原句改成“孔乙己的确死了”或“大约孔乙己死了”行不行?学生不假思索地回答“都可以”。可当我顺此深入提出“这两句哪句好”这一设问时,学生竟愣住了,但又很快反应过来:有的认为“孔乙己的确死了”这一句好,因为在那个社会里孔乙己必死无疑;有的认为“大约孔乙己死了”这一句稳妥,因为谁也没有看到“孔乙己的确已经死了”。说到这儿,有学生突然醒悟道:还是书上的原句好,真实而全面地反映了人们当然两种矛盾的心理……大家也很快被这一发现所点醒。通过假设问题情境的创设,学生不仅深深体会到这句包蕴的内涵,而且加深了对文章主题的理解,并感受到了文学大师鲁迅先生高超的写作艺术。

二、创设多维思考情境,引发学生探寻特色深入理解

阅读教学中,学生的思维往往多是借助自己的阅读经验和理解力顺着文章的阅读,有时很难发现文章的细节或特色。这时,我们教师应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去探寻课文的细节或特色,从而深入地领悟作者立意的高超、构思的精妙和遣词造句的匠心。如朱自清的散文《背影》一课,一是课文紧扣题目《背影》,以“背影”来结构全文,二是作者选材角度的创新。怎样才能让学生体会到这些特色呢?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我们描写人物一般从人物的哪个方向去描写人物呢?本课作者是从人物的哪个方向去描写的,而且又要以此来作题呢?多角度的提问也带来了学生多维的思考:多数学生认为“背影”角度的选择,主要是为了避免落俗成套而独辟蹊径;但也有学生认为是与“我”对父亲的感情发现有关――开始“我”自作聪明,对父亲的送行不以为然,至于父亲要去买桔也没放在心上,就由父亲去买吧,所以自然自己也没阻止父亲,更没有抢着去,但就是在“我”不经意中发现父亲过铁道,爬月台那艰难的“背影”,把“我”从麻木中惊醒,深深地被父亲那吃力的背影吸引住,感动流泪,以至后来父亲离开时“我”还在寻觅他的背影,在文章的最后读到父亲的来信,想到父亲的背影而泪水模糊了眼睛……从而深化了对文章写作特色的理解。

三、创设横向比较情境,引发学生拓宽思路深入分析

俗话说,有比较,才有鉴别。只有比较,才能找到差异。而差异就是问题,就能引发学生思考,对于横向比较,就更需要学生全方位的深入分析了。如学完了《晏子使楚》一课后,我让学生与同单元的《枣核》、《最后一课》、《始终眷恋着祖国》等课文横向比较,与配套课外读本的同单元的一组写人的文章横向比较。反复让学生比较,同样都是写人,他们在选材的角度上有什么异同?同样是写多件事来表现一个人,那么它们的结构方式有什么异同?同样是赞美人的品质,他们在选材上又有哪些异同?通过对课文的横向比较,引发学生拓宽了思路思考讨论,深入理解了作者这样安排材料的立意,同时还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和写作水平的提高。

四、创设联系实际情境,引发学生融入课文深入领悟

有些课文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较为接近,如果我们教师的问题创设能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去思考问题,必能引发学生对课文内容和主题的共鸣感,因而我多注意这方面教学情境的创设。如当代青少年,从小就生活中父母、爷爷奶奶等亲人关爱的幸福生活里,以致许多学生生在福中不知福,把亲人为他们的付出看着是理所当然的事,更缺乏一颗感恩的心。如何才能使学生知恩、感恩呢?我在教学中巧妙利用教学中的相关课文创设联系实际情境,进行渗透教育。在《父母的心》一课时,通过读课文,讲故事主要内容,议“一对穷夫妻为什么拒绝优越的条件,不愿把自己任何一个孩子给富人”,联系自己父母为自己所做的事,体会其间父母的心,论“天下父母的心”,谈“自己应该怎样做”,从而加深了对课文主题的深入领悟。

始终眷恋着祖国范文第5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 阅读教学 提问

问题是教学过程中师生沟通最基本的形式,教师借助问题可更好的引导学生思考。同时,根据学生对问题的回答,教师及时反馈,能较好地促进教学策略的调整,为课堂教学的有效进行而奠定基础。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以问题为主线,引导学生不断深入文本探究,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具有积极作用。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兴趣

要让学生兴趣盎然地进入阅读状态,从而在阅读过程中获得独特的体会和感受,学生的阅读兴趣是基础。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结合一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以多媒体、故事、话题等多种方式来创设问题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在情境中以问题为引导,启发学生的思维。

如在《枣核》的教学中,教师多媒体播放歌曲,引导学生欣赏歌曲《我的中国心》,由“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在我心中重千斤”引出“枣核”。设问“枣核与‘长江长城黄山黄河’比真是微乎其微,为什么以‘枣核’为题呢?”由话题而引入探究。再如《最后一课》的教学中,由故事引入,导语如“小学升入初中;升年级换老师,你有没有印象最深的最后一课呢?讲给同学和老师听听。”然后以问题“课文最后一课与同学们的有什么不同呢?”为过渡,引导学生在对比中深入文本阅读。

不难看出,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多种导入方法是交互应用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快速进入到阅读过程中。

二、明确学习目标,初步感受

学生有了阅读兴趣,接下来就是需要通过问题来引导学生初步感知文本,从而为合作探究奠定基础。

在初步阅读过程中,教师的问题要仅仅围绕目标而进行,如在《散步》的教学中,理解文章的人性美是本文的关键所在,因此,在初步阅读中,文中写了一件什么事?从文中的字里行间,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家庭?就是需要解决的问题。在《最后一课》的阅读中,从小弗郎士上学路上的表现和心情,看出小弗郎士是怎样的一个孩子?小弗郎士赶到学校后,发现学校和课堂里出现了哪些异乎寻常的情况?这些情况说明了什么?韩麦尔先生宣布坏消息时,连用两个“最后”,这表现了他怎样的心情?朗读时语气是否应该有区别?这时,小弗郎士的感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有这些变化?再如《始终眷恋着自己的祖国》这篇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钱学森归国遇到哪些险阻?最后怎样归国?这件事与中心有关吗?课文详写的是哪件事等问题是初步阅读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学生带着问题自主阅读,在阅读中形成自我构建,从而为合作探究奠定基础。

三、逐层提出问题,引导探究

课堂总是遵循由低到高,逐渐发展的规律的,在阅读过程中,教师总是通过不同的问题来引导学生在解决前一问题的基础上进入后一问题的解决过程,进而引导学生逐渐去理解文本的内涵。因此,在阅读中,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循序渐进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就显得尤为重要。

如在《明天不封阳台》的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后明确本文叙述了“我”家由于一只鸽子的来临而决定不封阳台的事情,揭示了人与自然的正确关系,表达了人应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思想。提出问题“文本围绕什么话题展开的?”展开讨论,教师明确是否封阳台。提问“关于封不封阳台,文中‘我’的情感和态度都经历了变化,快速阅读课文,整理出我态度变化的情况。”讨论后明确“明天要封阳台――明天还封阳台吗?――明天先不封阳台。”提问“从封与不封,我的态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原因是什么呢?”(①为什么“明天要封阳台”:阻隔住城市的喧嚣,开辟出一块活动的空间;②后来为什么对封阳台产生了怀疑?“明天还封阳台吗?”原因:①对鸽子的同情、忧虑;②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③最后决定“明天先不封阳台”又是为什么?(为了可爱的鸽子不受到惊扰,为了儿子能有一个新结识的“朋友”,也为了它带给我的那一片恬淡和谐的思绪。总之,明天不封阳台主要原因就是能亲近大自然,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最后小结儿子――儿童对小动物单纯地同情、喜爱;我――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性的思考。

从该案例中也不难看出,以问题为引导,并不是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相反,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进行讨论、交流,教师要及时基于反馈,然后总结归纳,这样才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文本的内涵。在学生讨论、交流中需要注意,教师要引导学生发言围绕文本内容而进行,不能太过自由,学生所表达观点要做到“有理有据”,尤其要注重从文本中找到相关的句段来作为观点的证明。

总之,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以学生的兴趣激发为出发点,在目标的引导下引导学生初步感知文本内涵,在问题的引导下,让学生合作探究而理解问题,以师生互动为基础,促进学生知识的构建,对提高阅读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1]、张建国:浅谈语文阅读教学的内容和模式[J],中学教学参考,2011年2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