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社会发展的规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劳动安全卫生工作基本情况
农场有限公司工会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以开展“安康杯”竞赛为主线,不断抓实职工劳动安全卫生工作,提高了广大职工的劳动安全卫生意识,有效地维护了职工的生命健康权益。
一是农场有限公司工会定期采取自查和带队排查,对农场有限公司内的各企业、厂房车间、机器设施、设备等进行综合大检查;对企业劳保用品发放情况及职业病防治情况监督检查。二是组织动员职工立足岗位,开展作业现场安全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的排查活动。组织广大职工深入开展事故隐患的排查整治工作,对生产现场、设施设备进行排查治理,发现事故隐患及时整改;三是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制止并纠正违章作业、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现象。在重大节日前对职工工作中存在的“三违”现象进行检查,对职工存在习惯性的违章操作进行了重点整改,加强宣传教育,提高职工安全生产意识。四是开展群众性安全检查监督工作。积极排查安全生产隐患,营造注意防火和安全生产工作氛围,使干部职工掌握防火灭火和安全生产技能及逃生自救常识,切实提高消防安全意识,鼓励干群主动举报火灾隐患和安全生产违规违法行为,增强干群安全生产工作的能力。
二、相关法律法规施行情况
农场有限公司工会组织围绕“安康杯”竞赛活动为全年常规工作,对“安全生产月”活动集中行动抽查整改,大力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强化职工安全生产法制意识,增强安全生产责任意识,培植先进的安全生产理念,逐步促进职工由“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转变。一是安排组织工会干部深入基层、企业中,向企业职工发放《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宣传单1000多份。二是开展“安康杯”竞赛活动,组织职工进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安全生产操作的培训,同时以宣传板报、跨街显示屏滚动播放等形式进行劳动安全宣传教育。三是针对农场生产的特点,认真开展了职业病防治培训工作,组织开展与安全生产相关联,且形式多样、丰富多彩,职工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提供知晓率、曝光率、参与率,营造安全氛围,增强广大干部职工的安全意识,提高了安全素质。
摘要:发展是人类面临的永恒主题,马克思运用唯物辩证法来考察和分析人类社会及其发展,提出了科学的社会发展理论。他通过对社会发展问题的原则、主要内容及与西方社会发展理论的比较等方面进行阐述,得出探索和理解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对于坚持贯彻科学发展观及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社会发展;人;当代价值
真正揭开人类历史发展的序幕始于18世纪中后期工业革命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生产力有了大大的提高,从而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巨大进步。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生产力快速发展的同时,人类的发展也面临着许多问题,乃至危机。这也是对人类社会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一、马克思研究社会发展问题的原则
社会历史观和主体价值观的统一是马克思研究社会发展问题的基本原则。两者能否统一,如何统一,这是几个不同层次的问题。只有说清楚,才能深刻把握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
1.社会历史观与主体价值观的对立统一
社会历史观和主体价值观的一般关系,概括地说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就二者区别主要表现在:其一,社会历史观主要探讨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侧重发展中的“真”。主体价值观探求人类社会发展对人的生存和发展的意义,侧重发展中的“善”。其二,社会历史观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揭示,主要是引导人们的行为。价值观作为一种评价尺度,引导人们在历史发展提供的现实可能性中进行选择。其三,虽然真是构成善的基础,但当下并不必然善。在历史发展中某些价值的实现可能会以牺牲别的价值为代价。就二者的联系主要表现在:其一,人类的物质生产劳动的实践是社会历史观和价值观统一的基础。马克思认为,人要生存,就要生活,要生活就要进行生产。其二,从发展的趋势看二者是统一的。生产劳动实践作为人的对象化活动,它不会停留在一个水平上,必然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其三,从两者的内容上看二者也是统一的。从上面可以看出,二者的区别在于问题角度的考察,对社会发展问题的探讨,目的是为了人们行为的善,而人的行为的善只有符合社会发展的真,才是真正的善。
2.发展与批判的统一
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的第二个本质规定就是发展与批判的统一。这里的批判并不是马克思的社会批判思想,而是指他研究社会发展理论所体现的批判功能。
其一,从物质生产实践出发揭示社会发展从根本上说是人的活动的发展。人的生存发展和人的物质生产活动都是一个永恒的过程,而社会发展是一种自我发展,自我超越的过程。
其二,基于实践对各种各样关于社会发展非科学观点的批判。社会发展史首先是人类物质生产发展的历史,它是一个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的过程。这样就使各种非科学的观点,都在此基础上烟消云散。
其三,在实践基础上的自我批判,对主体所创造的理论自身进行反思、扬弃和超越。时代在前进,马克思的研究必须随着实践的发展和变化,不断地对理论自身进行反思、修正、并达到完善。
3.科学与价值的统一
所谓科学,是指马克思从客体的角度对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揭示。所谓价值,是从主体角度考察不同社会阶段的发展状态对人的发展的意义,具有价值评价的特征。它的统一体现了马克思的社会批判思想和价值取向。
其一,从马克思思想发展过程来看科学和价值是相互联系的。马克思的社会批判思想内容是通过对资本主义价值评判逐步确立起来的。在当他对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社会形态演进关系从质到度都把握住的时候,他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就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了。同时,对资本主义的科学批判,也促使他进一步完善和深化了他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其二,从理论内容上看,科学和价值也是统一的。马克思对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揭示,是为了说明无产阶级解放的条件和途径。而它的说明又是建立在对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科学认识基础上的。
二、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主要内容
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从根本上说,是以社会实践论为基础的辩证的历史决定论。与一切旧唯物主义者不同,它十分强调人作为历史发展主体的能动创造作用,高度重视人的活动,特别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巨大历史作用。同时又是一个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严密整体。就其理论中最基本、居于主导地位的部分而言,主要有以下方面:
1.社会发展主体论。马克思认为,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和创造者,人的活动、尤其是物质生产活动是社会发展的历史和逻辑起点。社会发展就是主体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矛盾过程,能否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是社会能否健康发展的关键。
2.社会发展规律论。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和创造者,并不意味着社会发展是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马克思认为,经济因素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因素。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内在矛盾是一切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正因为它的推动,人类社会才得以不断地向前发展,并顺次经过五种社会形态。
3.社会发展动力论。马克思认为,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不同社会历史时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需要借助于各种具体的直接动力因素表现出来,而这些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汇集成一个合力,并对社会发展发挥整体作用。
4.社会发展趋势论。马克思是一个辩证的社会进步论者,认为由于社会基本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的综合作用,社会发展在整体上呈现出前进上升的总趋势。
5.现代社会批判论。(这里的“批判”是指对社会的理性分析与批判,尤其是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所开创的现代社会的理性评价)他追求的目标是要资本主义制度,为人类的解放和自由幸福寻找一条现实的道路。当然,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是辩证的、历史的。
三、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与当代西方社会发展理论
20世纪60年代初出现在美国和欧洲的当代西方社会发展理论是一门专门的、跨学科的研究领域。它的兴起与二战后的经济、政治格局的变化以及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问题密切相关。
1.社会发展问题兴起的原因
二战后,世界整体面临着两个重大的基本问题。一是东西关系问题。20世纪50年代形成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60年代后社会主义阵营破裂,形成了以美苏两大政治、军事集团对峙的局面,实质是世界和平问题。二是南北关系问题。二战后,殖民地国家纷纷独立,形成世界绝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与少数发达国家相对的南北关系问题,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问题。这样就形成了东西关系、南北关系相互交叉的复杂局面。
在这种格局下,各国都面临着一个共同的问题,即如何发展的问题。战后新兴国家面临何去何从的重大抉择,是走西方现代化发展的老路,还是走别的什么道路?所以,西方社会发展理论就是关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如何发展的理论,其重点是发展中国家如何发展的问题。
2.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与西方社会发展理论的区别
就二者的比较来看,最根本的是他们研究社会发展问题的理论、角度、方法的不同。
(1)二者的理论基础不同
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是以唯物史观作基础的,它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为尺度,考察不同社会发展阶段上的连续性和动态趋势,这就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及方向。并且他还从经济角度对资本主义现实的批判分析,得出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而西方社会发展理论,没有马克思的宏大的历史观作基础,他们对社会发展的论述,不管是对发展中国家还是对不发达国家的未来设想都只是浮于表面,没有从本质层次上探讨不发达国家的出路问题。
(2)二者研究问题的角度不同
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是把资本主义现代化放在人类历史进程中去考察,既肯定了资本主义现代化和人类历史进程的一致性,又指出了要将社会主义现代化超越的可能和趋势。而西方社会发展理论把人类从农业文明走向工业文明的现代化进程就等同于西方的资本主义现代化,否认资本主义现代化向社会主义现代化转变的趋势。
(3)二者解决问题的途径不同
现代化理论给第三世界国家走向现代化开出的药方是照搬西方的模式,想通过经济结构的调整使不发达国家走向发达。而马克思的理论,在以民族利益为出发点的世界整体关系中,必须扬弃私有制,通过发展生产力、政治革命等的形式,来改变世界整体发展格局,建立一个合理、公平的世界。
四、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当代价值
探索和彰显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当代价值,有利于突出社会发展中人的发展这个主题。同时,有利于我们理解马克思哲学及其社会发展理论的本真精神。在实践层面上,有助于我们坚持和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质和意义,
第一,深刻把握社会发展规律,树立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和谐社会。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就要把人作为价值的核心和社会的本质。从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价值取向看,和谐社会的实质也是以人为本,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第二,准确理解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树立辩证的发展观。马克思认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人们的主体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增强。同时,马克思也明确指出,现代社会发展理论把人看作无所不能、无所不在的绝对至上主体。从而陷入了理性至上主义,招致了越来越严重的自然灾难。
第三,明确社会建设的目标与方向,加快新时期社会建设。马克思要求从社会生活、社会关系的意义上理解人的本质。可见,马克思显然是要构建一种不同于传统市民社会的新的社会生活样式。
当代世界历史的发展与马克思在世时相比,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就要求我们努力掌握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将其贯彻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在实践中进一步丰富发展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全面实现中国新时期社会建设的伟大任务。
参考文献:
[1]侯衍社.《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及其当代价值》[M]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4
[2]吕世荣.《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研究》[M]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1.9
[3]刘新刚.《马克思现代社会发展理论的价值维度》 [M] 北京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0.3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发展;最新成果
中图分类号:B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22004801
1 科学发展观是对唯物论的坚持与发展,是马克思主唯物史观发展的最新成果
唯物论认为,任何事物,无论是自然界、人类社会,还是人的思维都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受客观规律制约的,人们只有认识规律、把握规律、尊重规律,按照规律去办事,才能最大限度地发展人自身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在实际工作中正确处理客观规律和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关系,是哲学的基本要求,也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从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实践背景来看,我们在发展中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还存在着许多违背客观规律的做法。在环境方面,如在发展中的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盲目开发、过度开发、掠夺式的开采造成的资源难以支撑,环境难以容纳。
坚持和树立科学发展观,关键在于尊重和把握客观规律,照客观规律办事,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这是首先要解决的基本问题,也就是科学发展观本身的重要内容。
2 科学发展观是对辩证法的继承、发展和创新,是辩证法发展的最新成果
2.1 科学发展观是对立统一的发展观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两点论和重点论是对立统一规律的重要内容。在实践中,只有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才能做到既全面周到,又善于抓住重点和主流。
科学发展观提出“第一要义是发展”,就是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是抓住了“重点”关键。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告诉我们,经济建设是发展的关键,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基础,因此,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只有始终不渝地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才能为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才能为全面协调发展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才能更好地解决前进道路上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才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
2.2 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协调的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既坚持了的重点论,又体现了辩证法的全面、联系、发展的观点。
科学的发展观是“全面”的发展观。它要求把社会发展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发展过程中要全面地兼顾到系统构成的各个要素;科学发展观是“协调”的发展观。它要求正确处理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社会发展体现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诸方面的发展。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物质文明为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提供物质条件,政治文明既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安定团结的政治环境,又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必要的前提条件和正确的政治方向;精神文明则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三者紧密关联,互相渗透,相辅相成。树立科学发展观,就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不断推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
3 科学发展观是对唯物史观的继承、发展和创新,是唯物史观发展的最新成果
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发展的历史是人的生产不断发展的历史,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实现“自由人的联合体”是的最高追求。科学发展观继承和发展了关于人民群众历史作用的认识,提出了“以人为本”,是对唯物史观的发展创新。
社会主义荣辱观与科学发展观具有内在一致性
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内涵、本质、目的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荣辱观是人们关于荣誉与耻辱的根本观念和总体态度,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集中体现。科学发展观倡导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体现了社会主义发展的本质要求,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结合上回答了社会主义社会应该追求什么样的发展、为什么发展、如何发展等基本问题。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保证社会和谐发展应当遵循的道德原则,是社会主义道德观的重要内涵。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内在一致性:
一是目的上的契合性。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目的都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通过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人的生存和发展提供外部条件;社会主义荣辱观倡导以热爱祖国、服务人民、崇尚科学、辛勤劳动、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为荣;以危害祖国、背离人民、愚昧无知、好逸恶劳、损人利己、见利忘义、违法乱纪、骄奢逸为耻,倡导“八荣”是科学发展观要求的人之应有的素质和人的德行的完善,摒弃“八耻”是对制约人之健康发展的因素的否定和对错误价值导向的纠正,二者殊途同归,共同擎起以人为本的大旗。
二是手段上的互补性。一方面,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人文手段。科学发展观将人作为发展的主体,以人的素质的提高和实践能力的增强为条件,通过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引导社会成员具备符合科学发展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情操,既从价值层面为实现社会的科学发展提供价值导向,又从道德层面为社会的科学发展提供行为准则,为实现社会和谐发展提供思想保证和精神支撑。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全体人民对国家、民族的热爱,没有公民对社会基本道德规范的自觉遵从,没有社会成员正确的价值选择与判断,决不可能有科学的发展。另一方面,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弘扬。正如总书记所说:“一个国家坚持什么样的发展观,对这个国家的发展会产生重大影响,不同的发展观往往会导致不同的发展结果。”科学发展观的落实将为人们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提供良好的社会条件和现实可能,它在统领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同时,使人们的精神境界也得到提升,从而做到知荣弃耻,褒荣贬耻,扬荣抑耻,做当荣之事、拒为辱之行。二者都围绕发展而展开,共同实现发展的目标。
三是要求上的承接性。科学发展观要求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为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要保证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必须依赖社会成员自觉创造公正和谐的社会环境,科学发展观既对实现社会公正提出了较高要求,同时又指明了实现社会公正的途径和方法。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人们共享发展成果所必须遵循的价值取向和道德标准,确保社会在通过法律、制度等外在刚性约束实现社会公正的同时,又通过文化、道德等内在柔性约束来实现社会公正,从法律、道德两个不同层面为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提供保证。二者在要求上相互承接,共同指向社会和谐发展的目标。
社会主义荣辱观与科学发展观鲜明地体现了真理与价值的统一
人类的实践活动有真理与价值两种尺度,一个是物的尺度,即是否尊重自然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另一个是人的尺度,即是否充满人性、具有人类普适价值。科学发展观以对自然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和把握为前提,着眼于思考“什么是科学的发展”和“如何实现科学发展”的问题,认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有规律的过程,社会发展既要尊重自然规律,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又要尊重社会发展的规律,按照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状况和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办事,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社会主义荣辱观遵循社会主义价值原则,着眼于思考社会发展对于人的价值和意义问题并为实现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正确的价值导向和精神动力。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的深刻变革、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文化的相互激荡对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产生了多方面影响。要确保科学发展观的落实,全体人民必须有崇高的理想信念、正确的价值导向和共同的精神追求,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决不能混淆,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必须旗帜鲜明。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才能真正解决什么样的发展才是又快又好的发展这一根本问题,真正使经济社会发展既符合社会“物”的尺度,又符合“人”的尺度,体现“物”的尺度和“人”的尺度的统一,实现尊重规律与实现价值的统一。
从多个层面寻求落实社会主义荣辱观与科学发展观的对接点
倡导“八荣八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仅要从理论上认识社会主义荣辱观和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更要在实践上把握发展过程中的各种关系,从多个层面思考和解决发展中的相关问题,实现人的发展与社会进步的有效对接。
一是坚持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统一。科学发展观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它着眼于惠及全体人民和子孙后代的公正和谐、共同富裕的要求,体现了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是同一历史过程的辩证法,体现了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辩证性。认为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人的社会,两者相互促进、互为前提和基础,统一于社会发展的整个过程中。基于这种认识,一方面,社会发展是人的发展的基础和前提,社会制度的完善和社会的公正和谐能赋予公民丰富的社会内涵,使人的身心得到提升和完善,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人的全面发展是构成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内涵,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社会发展的主体是人,人的发展推动社会制度的形成和完善、促进社会又快又好地发展。因此要在追求社会和谐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关注人的道德的完善和人格的健全。
这是我党在十六大精神的基础上,对发展观的新概括。这一新概括丰富了发展的内涵,符合时代的要求,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代表了人民的利益和要求,是与时俱进的新发展观。认真学习领会这一新发展观,对于紧紧抓住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发展经济是新发展观的基础
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尤其是我国现在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文化均处于不发达状态。要改变这种状态,实现现代化,首先要从发展经济人手,集中力量把经济搞上去,同时不断推进社会的全面发展。我党当初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方针,就是针对我国的国情和社会主要矛盾的实际情况而提出来的。跨入新世纪,我国已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过程中,还要不要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呢?回答应当是肯定的。
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方针指引下,经过20多年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我国的经济实力和社会生产力有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综合国力有了明显增强,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但目前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整体水平仍然比较低,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任务还需走较长的路,区域经济发展还很不平衡,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还只是处于低水平、不全面的小康状态。因此,大力发展经济,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仍然是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们的中心工作。这也是我们进行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的基础。当然,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并不是凝固的和一成不变的,它应当根据国家的现实情况和社会发展规律的要求适时加以调整。但就我国.目前的整体情况而言,讲发展,还是应当继续把发展经济摆在“中心”地位。应当明确的是,讲经济发展的“中心”地位,决不包含不重视政治、文化建设之意。相反,新发展观所表述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经济政治文化相协调的发展”,就表明新发展观虽然继续强调经济发展的基础地位,但“协调发展”的地位有了明显的提升。
二、协调发展是新发展观的核心
新发展观的核心,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党的十六大提出,把“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建设成为“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同时必须注意三大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彼此紧密联系而又有各自的发展规律,互为条件、互为目的、相辅相成。物质文明的发展处于基础地位。物质文明不断发展,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才有必要的物质条件。政治文明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政治保证和法律保障,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它们对物质文明的发展能够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进程,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建设的进程。如果三者在发展进程中不能相互协调,就会发生相互制约的情况,影响整个社会的发展进程,甚至会造成不良的社会后果。中外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党的十六大还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明确提出这样的目标,既是社会发展规律的要求,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协调发展的现实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成就举世瞩目,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这为加快民主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提供了很好的前提条件,同时,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进一步加强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就显得更为迫切。特别是要加快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强制度建设,从而为经济发展提供切实的政治保证和法律保障,以确保“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政治文化相协调的发展”。
从广泛的意义上讲,“协调发展”,还包括地区间、城乡间的协调发展。也就是,要着重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地域、城乡、不同社会阶层和社会群体等差距较大的问题,促进整个社会的协调发展,共同进步。
三、可持续发展是新发展观的重要方面
党的十六大报告强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入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新发展观强调可持续发展,就是强调要更加重视发展中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促进入与自然相和谐的可持续发展”,为人的发展和中华民族的长远发展创造良好的、可持续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条件。坚持发展的可持续性,既是中国基本国情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也是一个负责任的、有长远眼光的执政党及其政府所必须采取的战略举措。
我国提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已有lo年,取得了明显的成绩,特别是控制人口方面成绩巨大,节约资源方面也有成效,但是在保护环境方面却问题严重,令人担忧。这主要是因为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的矛盾比较尖锐,在实践中没有切实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如,有的地方认为发展就是经济的增长,其他社会事业都要为经济的增长服务,即使破坏了生态环境也在所不惜。有的地方甚至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暂时发展和所谓的“政绩”。有的地方在环保执法中明显存在地方保护主义,结果,由此带来的恶化的生态环境严重威胁了当地人的生存和发展,同时还严重地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这种高成本的发展将会带来本末倒置的结果。我们确实应该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采取更加严厉有效的管理措施,加大执法力度,遏制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真正切实防止重蹈西方国家走过的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发展的痛苦教训的覆辙。
新发展观要求我们走文明发展道路,既要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森林等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在人与自然的相和谐中持续发展。同时启示我们,在我国经济已发展到目前水平的今天,任何再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的发展,都只能是贻害无穷的“发展”,决不是我们所追求的发展,更不是我们所需要的发展。
四、整体发展是新发展观的基本特征
社会是个有机的整体,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一种系统的综合的合乎规律的历史运动过程。如果这种社会运动的整体性受到破坏,社会的维系和发展就难以继续下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是如此。新发展观既讲经济的发展,又讲经济政治文化的协调发展;既讲经济社会发展,又讲人的发展;既讲当前发展,又讲可持续发展,具有明显的整体性特征。
把握社会发展的整体性,保持各个方面的综合平衡,防止和克服单打一,当前最重要的是处理好经济增长与社会其他各个方面综合发展的关系。必须肯定,为了达到现代化的目标,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人民富裕,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完全必要的和正确的。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有些地方的个别领导却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方针理解为单一的经济增长的发展战略,把“中心”误解为“惟一”,把现代化的发展过程误认为仅仅是经济发展的过程;而他们所理解的经济发展又往往是扩大规模、增加数量、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模式;他们所热衷的政绩,往往只是单纯的经济增长指标。这种认识和这种影响下的实践,违背了社会有机体的整体性,违背了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目标和进程所固有的全面性、系统性及其各项任务之间的相互依存性,不仅妨碍社会全面进步,也十分不利于社会主义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