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生活哲理文章

生活哲理文章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生活哲理文章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生活哲理文章

生活哲理文章范文第1篇

一、情感孕育理性:哲理的揭示

哲理性记叙文和一般写人记事的记叙文一样,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鲜明的人物形象,但是它的叙事是为哲理的揭示服务的,叙事的“草灰蛇线”直指哲理。此类文章的共同特点之一是故事的主人公通常都经历过一次刻骨铭心的情感洗礼,在心灵上烙下了深深的印记,理性的深刻程度来自情感被震撼的程度,感之切,才能思之深。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讲的是作者童年时,父亲和母亲对他作品截然不同的评价,使他产生深刻的人生启迪。文中父母亲的形象非常鲜明,出于对儿子的爱,两人采用了迥异的教育方法,正是这一褒一贬的态度给成长中的“我”造成极大的情感落差:母亲夸张式表扬时的洋洋自得,到渴望父亲赞赏的急切,再到父亲冷淡否定的失落。这富有张力的情感落差给“我”留下了深深的生命印记,促使“我”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不断地比较、反省父母的话,最后得出深刻的人生哲理。我在教学中以哲理的揭示为着眼点,强化渲染作者的心路历程,层层深入地设计了以下问题:1、等待父亲回来的目的是什么?“我”的心情经历了怎样复杂的变化?(自豪——急切——紧张——极其紧张到害怕)。2、文章是怎样表达这样的心路历程?(誊写、描边等动作,时间词的特殊用法,独特的心理活动)3、意外的结果是什么?(极度的失望)这样的情感经历引发“我”怎样的思考?对“我”今后的人生造成什么影响?(哲理的揭示)

哲理性叙事课文的重点是哲理的揭示,事与理的纽带是主人公的心路历程,这类文本的主人公都有类似深刻的情感经历:或由喜到悲,或由惑到解,或受到强烈的刺激......从而得到深刻的人生启迪,教学这类课文捕捉这一情感纽带引导学生去理解哲理是如何揭示出来的,比重点引导学生去品味人物形象,更能准确地把握哲理性文本的主旨要义。

二、生活解说抽象:哲理的阐释

从故事中揭示出来的哲理,具有抽象的思辩色彩,小学生理解起来有相当的难度,这是由于一方面哲理的获得带着作者特有的生活印记,读者因为缺乏这种经历很难与作者感同身受;另一方面小学生长于感性思维,而哲理却是以抽象的理性形式出现的。教学时欲化抽象为形象,化难为易,最好的方法是引入可感的生活具象和生活经验,让感性的、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来阐释抽象的哲理。

《钓鱼的启示》(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讲的是作者从三十四年前的放鱼行为中得出这样的人生感悟:“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一个人要是从小受到这样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这样的哲理表述对学生而言显然还是抽象的,教学时我设计这样的引导策略:假如三十四年前“我”和父亲不是选择“是”,而选择了“非”——留下了那条大鲈鱼,那么在今后的人生旅途中,当“我”无意中在路上捡到别人的钱物时,就会;当“我”在考试时碰到难题,就会;当“我”过马路,红灯亮起而刚好没有交警时,就会……久而久之,道德的约束就在不知不觉中丢失了。当“我”长大,大学毕业写论文遇到困难时,“我”会;当找工作要和别人竞争时,“我”会;当身无分文,身处困境时“我”会……古语说,要使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不道德的行为终会被人发现,那时“我”将。在生活情境的层层推演中,学生自然而然地明白了道德中“是”与“非”的选择将造成不同的人生结局,抽象的哲理由于生活情境的溶入,变得如此鲜活生动,教师无需再做任何分析解说,深刻的哲理已自然地植根于孩子的心灵深处。

生活不仅是写作的源泉,也是读者理解作品的源泉。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哲理表述,要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引入学生可知可感的生活情境,最大限度地接近文本与学生生活的距离,让鲜活的生活来阐释深刻抽象的哲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现实超越传统:哲理的发展

一些文本的写作年代久远,叙事和哲理都有很深的时代烙印,与学生的阅历有相当的距离,这种文本至今还能被选为教材,足以体现其哲理价值的经典意义。教师在解读和演绎这类文本的哲理内涵时,既要把握它的恒定价值,又要站在时代的前沿,以学生的精神成长为着眼点,开掘哲理新的内涵,让传统的哲理焕发出时代的光芒。

《落花生》(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写作者通过一次家庭活动,感悟出“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这一朴实的道理。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这个哲理时,常常出现以下两种偏异的倾向:一是学生囿于传统思维定势,总是把花生和苹果、石榴、桃子对立起来,说不愿意做只讲体面的苹果、石榴和桃子,只愿做默默无闻的花生;二是教师以理就理,对学生进行苍白枯燥的说教——一定要学花生做默默奉献的人,哲理无法真正走进孩子的心里。在哲理内涵的坚守和新意的开掘上,我设计以下三个引导层次:1.肯定价值,做“有用”的人。(1)作者运用什么手法写花生?这样写有什么好处?(2)花生和桃子、石榴和苹果一样有用,但作者认为它更可贵在哪儿?(3)作者为了写花生的有用,说桃子、石榴和苹果只会炫耀自己而没有价值对吗?这样引导的目的是让学生明白作者的初衷非把花生和桃子、石榴和苹果进行取舍性的对比,只是例举两种相对事物的形态,在肯定前者的同时并没有否定后者的价值,二者都指向“有用”。教学时要把握住这一恒定价值,否则就会造成哲理价值的偏异与混乱。2.丰富内涵,做“体面”的人。让学生懂得:人的价值观是与时俱进的,当今社会倡导人勇于表现自我、善于表现自我,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和社会认可度的最大化。落花生的品质固然可贵,但当代社会既需要有花生一样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精神,也要有桃子、石榴和苹果那样大胆表现自我的勇气和意识,内外兼修,二者可以殊途同归,都指向对社会的“有用”。3、认清自己,做最好的“我”。引领学生价值提升:花生和苹果、石榴、桃子的天生特质是不可选择的,如果我们有幸拥有苹果、石榴和桃子那样,有光鲜的外表和优异的禀赋,我们不但不能骄傲,而且要不断充实自己的内在;如果上天只给我们花生的平平资质,我们不但不能自弃,更要奋发进取,因为“上苍为你关上一扇门的同时,也为你打开了另一扇门”,“天生我才必有用”,你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来证明你的价值,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认识你“自己”,做最好的“自我”!把哲理内涵定位在认识自我,提升自我的高度,无疑更切中时代的脉搏,更具现实意义。

生活哲理文章范文第2篇

一、写景抒情散文

写景抒情散文融合了写景和抒情两项内容。写景散文是通过对景物的描绘来表现心情和感受;抒情散文是通过一定的情境来抒感和思想,两者往往在写作之中可以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下面,给同学们谈一谈写景抒情散文开头的几个技巧。

1.用修辞格吸引阅卷老师目光

开头用排比、比喻、拟人、引用古语等修辞格都可以起到好的效果。排比,能增加文章气势,朗朗上口,使文章富有节奏感和音韵美;拟人,能增加文章的人情味,使人感到亲切;比喻,能浅显易懂,深入浅出表现景物的特征,更好地和抒情融合在一起。引用,可以让文章典雅厚重,增强写景的历史长度感,从而很好地为抒情张本。

2.句式上整句和散句灵活应用

整句和散句是从句子结构形式的角度分出来的类别。整句是指结构相同或相近,形式整齐的句子。散句是指字数不等,结构不一,形式参差的句子。两种句式具有不同的风格,使用整句有整齐之美,铿锵有力之感;使用散句则有错落之美、抑扬顿挫之力。两者同时使用犹如刚柔并济,节奏快慢均匀,使用效果很好。在考场上可以得到阅卷老师的喜欢。

例如话题作文以“我的选择,我做主”为题目,以写“选择”为素材,我们可以这样开头。

若能采撷香山红叶,我选择最华丽的;若能掬起一捧月光,我选择最柔软的;若能摘下满天星辰,我选择最明亮的。也许你会说,我的选择不是最好,但我的选择,我做主。

整散句一结合,使句式灵活多变,增添作文的旋律感和音韵美,给人一种审美感受。开头用“红叶”“华丽”“月光”“柔软”“星辰”“明亮”构成铺排,色彩鲜明,用色彩吸引人的眼球,同时具有音韵之美,读起来非常舒服。

二、叙事哲理散文

叙事散文是以写人记事为主的散文,哲理散文是讲哲理,论道理的散文,写法上它一般十分工整,除了有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征,还具有行文对仗内容丰富的特点。叙事散文和哲理散文结合在一起是近几年考试作文的新趋势。叙事哲理散文对人和事的叙述和描绘具体、突出,表现作者的认识和感受,带有浓厚的抒情成分,启迪人生的智慧,抓住思想闪光点穿透人生,写对社会、生活感悟,字里行间充满饱满的情感。在开头的选取上,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

1.运用警句,展开主题

警句,一般是一句话或一段引语,主要用来激励和告诉当事人某些道理,提醒人们在生活中时刻保持某些精神品格,所以也叫醒句。在叙事哲理散文开头运用警句可以起到沉淀感性,寻找理性,升华思想,感悟主旨,深度挖掘文章的作用。

如写对生命的感悟主题时,我们在作文的开头可以用警句开头,这样可以让人深思,从而和叙事有机融合,为下文写作奠定文脉。“生命是什么”可以这样开篇:人生之大,生死二字。生是偶然,死是必然。生与死,除了那几声欢呼,几阵痛哭外,便再没有别的了。

警句式的开篇令人注目,凝练、平易、深刻、精辟。下文再写善待生命的事例就显得合情合理,水到渠成。

2.以对话和事例开篇,简洁铺陈

生活哲理文章范文第3篇

哲是指聪明充满智慧的人,理代指道理。

哲理是关于宇宙人生的根本的原理和智慧。它通常是关于人生问题的哲学学说,它是人生观的理论形式。它主要探讨人生的目的、价值、意义、态度等,相比理论化、系统化的哲学而言,它的表现形式通常是智慧箴言式。

哲理也可以泛指一切价值观和生活智慧。它的功能是让人了解宇宙人生的根本原理和道理,对人们的生活起到指引作用,哲学后哲学开始化思辨为实践,人生哲理为最简单明了的智慧箴言式。

(来源:文章屋网 )

生活哲理文章范文第4篇

关键词 作文教学;激趣法;想象法;合作法

如何高效地实施作文教学,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笔者认为,可从以下方法入手。

一、激趣法——量化评分、目标明确、体验成功

1.“量化”评分 ,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作文可以尝试从五部分来评分:

第一,作文内容要丰富。或引用诗句,或插叙故事情节,或选取生活中的典型事例,或引进名人名言。

第二,表达方式综合运用。如描写主要为写人写事服务,议论主要得有事实作支撑。记叙、描写、议论、抒情可以综合运用。

第三,运用技巧。悬念、巧合、升华、过度、总分结构等技巧巧妙运用。写景时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反衬等等。运用多种修辞手法使语言生动活泼,运用侧面描写、正面描写使人物栩栩如生等等。

第四,言之有序。能够选择一种组合材料的方式构建全文,或并列式,或递进式,或正反对比式,总之,不会让文章材料散乱,堆砌。

第五.能有自己独特的思想。这思想,其实是指明确的写作目的。

作文100分,这五个方面都达到,则评分92-96分;达到四个,评分80-91分;达到3个,评分70-79分。

不管是随笔写作,还是大作文训练,在五个量化目标的前提下,让学生进行写作,学生才不会如一只无头苍蝇,迷失写作的方向,反而是学生生命内部潜藏的创造精神和创造才能有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2.鼓励欣赏,构建学生成功心态

第一,作文教学应特别关注学生学习写作的心理,倡导正确的写作价值观。教师评判作文,应该考虑学生的心理发展。确实,当前仍有不少教师,他们评分的观念陈旧,认为分数评得低,习作水平才会高。这样,学生很少有成功的体验,就渐渐失去写作的信心和热情。所以,作为教师应该了解学生和家长的这一心理,通过分数来调动学生写作兴趣。

第二,在作文教学中,鼓励和欣赏是激发学生写作积极性的有效方法。传统的作文讲评,教师往往关注学生作文的缺点。我们认为预期过多地指责学生作文中的缺点,求全责备,还不如多多欣赏学生作文中的“亮点”,这样更能激发他们的写作积极性。

想象法——化实为虚、大胆创造、创新提高;

古人云:“情动而辞发”。又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朱自清的《背影》描写了父亲为给儿子买橘子努力挣扎攀登月台时吃力的神态。这些微小的事情所表现的父对子的至亲至爱的亲情,叫人感动不已。真情实感是写作的生命,因为惟有真情才能打动人心。 因此,作文教学要强调作文的情感性。用叶圣陶先生说过的话就是:“作文要说真话,说实在的话,说自己的话;不要说假话,说空话,说套话。”

二、合作法——自评互改、合作研究、互相提高

作文教学非常强调评价的多元化。长期以来的实践证明,教师独霸话语权评点学生的作文,不论是详细批改还是粗略批改,均引不起学生的兴趣。改变批改模式实际上就是老师放开话语权,改变那种一方评价一方听命的不平等方式,让学生做评价的主人,发挥他们在评价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具体做法是:学生的作文可以由学生自己评价修改,也可以互相评价修改。对不同水平的学生,可以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对学生的不同阶段,提出不同的评价要求。自批时可以自我欣赏,也可以自揭其短,然后根据自批的意见自改。也就是在强调评价多元化的过程中,给学生更多的话语权,让学生当家作主,让教师获得解放。

三、提炼演绎法——将生活哲理化、将哲理生活化

陶妙如老师提出过“将哲理生活化”、“将生活哲理化”两个名词。所谓“提炼”,即将生活哲理化。所谓“演绎”,即将哲理生活化。这也是一种打开学生写作思维的极好的方法。

学生写作往往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一个命题或话题下来后,不知道该怎么去定方向(即写作目的),或者是不知道写些什么(即写作素材)来表达出自己的观点看法,达到写作目的的实现。这时候,我们不妨采用这种提炼演绎法指导学生,像做数学题一样吧,如果是有了目的而没有素材,那就从自己周围的生活中去找两三个典型事例出来,这周围,包括自己的所见所闻,眼见为实更好,不行道听途说的也可,尤其是可以是来自历史的、文学的、科技的、网络的,等等。我想,如果能够从最后几方面去寻取事例写文章,那可能就会达到前面评分标准中所说的“内容丰富”、“思想独特”两个标准了吧。

当然,这种方法要求学生养成对周围的生活经常思考的好习惯,而经常思考生活的人,写文章往往也就有如源头活水,文思泉涌了。

作文教学中可以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方法还有很多,远不止以上几种。 我会继续从教学理念出发,以“生”为本, 找到更多作文教学成功的答案。

参考文献:

[1]佟士凡.语文学习论[M].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2]周庆元.语文教学设计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生活哲理文章范文第5篇

笔者研究了一些高考题目,阅览了大量的优秀作文,我们发现,命题形式虽然在改变,但其命题的基本原则和特点是不变的。现作简要分析。

一、关注时代。与时俱进

文章合为时而著。高考作文题无论是“”前还是“”后,无论是命题作文,还是话题作文,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命题总是社会热点,引导考生关注时展。出题者要把握时代的脉搏,让自己的心合着时代的节奏一起跳动,真正用心去感悟时代,为时代而唱。

正因为一些高考题目与时代密切相关,所以一些考生在写作时能以新闻时事作材料。世界发展风云变幻,生活中每天都有大量的新闻时事涌现。比如战争、地震等等。以这些时事为材料,可以营造出强烈的时代气息,使文章富有更加鲜明的时代特点。

二、蕴含哲理,体现思辨

哲理是思想的火花,理念的凝聚,睿智的结晶。它纵贯古今,横亘中外,包容大千世界,穿透人生社会,寄寓于人生百态家长里短,闪现在思维领域万千景观。哲理蕴涵类话题作文有利于考查广大考生的思维品质与写作能力(包括审题能力),是高考作文命题的一大热点。

比如2004年江苏提供“山给人以沉稳,水给人以灵动”两句富有哲理的话,给所有考生以思考的起点与思考的方向,也给考生以思考的自由空间。

还有体现哲理性的题目如:2005年全国卷《出乎意料和寓情理之中》;2006年重庆《走与停》;2007年四川《一步与一生》;2007年浙江《行走在消逝中》。

高考命题中常见的哲学观点有:一分为二的观点;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内因与外因的关系;涉及的哲学观点是新陈代谢;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

高考命题蕴含哲理,体现思辨应该是一个良好的趋势。

三、注重品质,凸显人文

可能给人们印象最深的是2001年的《诚信》。高考作文注重人文性是必然趋势。叙述亲情、描绘美景、评论现实、反省思想、注重修养是中学生重要的生活内容。检测中学生的思想、感情、道德是很有必要的。这类题目如1998年高考作文题目:《坚韧――我追求的品格,战胜脆弱》;2002年《心灵的选择》;2006年北京卷《包容》;2006年广东为:《雕刻心中的天使》;2006年浙江高考作文题为《生有所息生无所息》;2007年全国卷Ⅱ作文题目:关于“帮助”2007年宁夏省高考作文题为:材料作文,机遇与坚持不懈的精神。2009年宁夏、海南卷高考作文:《诚实善良》。

这些考题体现了人与人之间所应体现的人格人品、道德情操、道义责任,充分显示了人性的美。看来关注人类自身,弘扬以人为本的精神将是高考命题必然关注的内容。这就要求学生在生活中加强自身的品德修养,用高尚的思想约束自我,以高尚的精神塑造自我,立足“做人”这一根本。

四、发掘体验,感悟人生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作为命题者,必然会考虑生活这个因素。所以发掘情感体验,让考生写出对人生的感悟应该是高考作文命题的基本思路。江苏卷的《好奇心》、上海卷的《他们》、湖北卷《举手投足之间》、安徽卷的《带着感动出发》、天津卷《人之常情》、重庆卷的《在自然中生活》。这些考题,充分响应了“观察・体验-感悟”的新课标精神,或要求考生写“感悟”“感想”与“感受”,或要求考生谈“看法”与“认识”,考生就可以从生活中挖掘素材来写出真感情,真体验。

五、蕴含诗意,富有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