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会计事务所实习心得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会计师事务所实习心得范本一学校为了加强我们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于大三第一学期末即200*年*月*日至**日安排了一项分散实习,有关会计岗位的实地实习。基于学校安排,在边丽洁老师的指导下顺利地完成实习。于200*年元旦过后直接去唐山会计事务所实习。该事务所办公地点在唐山市路北区建华西道1号,实习期间先了解事务所的总体情况,然后跟着出纳学习,最后跟会计实习。实习的目的:把所学两年半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结合起来,找出差距,看应如何处理所发现的问题。总结一下所学专业知识的不足之处,不扎实的地方,找出需要重新巩固的知识,学会了和同事沟通,以及在社会工作中应该如何为人处事。
实习的内容:先了解事务所的发展史以及各个机构的设置情况,事务所的规模、学习;最后是跟着会计实习,看会计如何处理业务。实习的心得体会:刚到单位时,感觉同事们都很随和,很好相处,感觉社会并不象别人所说的那么险恶,对社会又充满了信心。事务所的指导人给我耐心讲解了有关事务所的概况、规模、机构设置、人员配置等等,使我认识到对一个大事务所也只能是从整体上认识了解一下,至于内部具体的细节是怎么也弄不清楚的。先对事务所有个大概了解,再对自己的岗位工作有所认识,要知道事务所设那个岗位的目的,要达到预期的效果,才能保证事务所的正常运行。在财务部跟随出纳实习时,先了解事务所的财务制度,国家对库存现金的规定,以及收、付现金需要遵循的程序。看着出纳工作自己也很是高兴。出纳收到收到收款单据时审核手续是否齐全,然后收款,点两遍现金,然后向交款人说明金额,并分币种放好。若需要找零钱也需点两遍,然后在原始单据上盖现金收讫章,留下记账联,将其他的交给对方。然后编制现金收款凭证,登记现金日记账。这一程序和我们在学校学的理论一样,要分清责任,按规定处理业务。
会计师事务所实习心得范本二实习已经过去将近一个月了,思前想后还是得总结一下打工生活滴~反正开学得交实践论文,那 就不妨一石二鸟啦,身为会计专业的学生,同时又对审计怀有浓厚的兴趣,因而我选择到会计师事务所实习,尝试去感受审计工作的甜酸苦辣。
这个假期,我进入了会计师事务所,开始了我的实习生活。这是一家小会计师事务所,包括所长在内有10名注册会计师。事务所的业务主要为年报审计、改制审计、破产审计、记账、资产评估等业务。
为了能够在实习过程中学到更多东西,就得先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因为我本来学的是会计,对于审计知识还是有些陌生。在去参加实习之前,我学习了审计的一些基本知识:比如一些基本的审计程序,各个业务循环的一些知识,还有关于风险导向审计,关于一些重点会计科目的审计要点。之前的关于理论知识的学习,对我后来的实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实习那段期间,我主要从事写工作底稿、抽查凭证、复算利率等工作。从第一天进会计师事务所学习他们做的工作底稿,学习怎么抽查凭证,理解怎么复算利率开始,随着参加的项目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随着对审计业务的熟悉,我开始喜欢上了事务所的工作。每一天,我都按时去上班,改掉了我睡懒觉的习惯。每一天,我都勤勤肯肯地做事情。每一天,我都会解决一些审计实务方面的问题,让我的理论知识得到运用的同时,也让我认识到了理论与实务的一些区别。
实习的前几天,我没有参加任何项目,而是先学习他们以前审计时留下的工作底稿。以前学习审计工作底稿那一章的时候觉得很难记住审计工作底稿中应包括哪些内容。但是在看了他们做的底稿之后,一下子就把内容记住了。到现在,我总算是体会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所能产生的巨大的正效应。审计工作底稿,首先是要有一个关于底稿中的符号说明,还有索引号之类的。接着就是要有审计业务约定书、管理层声明书、审计后出具的报告以及审计过后的财务报表。关于被审计单位的营业执照、纳税登记表、基本情况说明一类的也应该整理于审计工作底稿中。如果被审计单位属于特殊行业,还应该提供相关的文件。最后就是实施审计程序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一些工作底稿、各会计科目审定表和一些凭证抽查记录。实施了盘点程序的,还要有相应的盘点表。实施了函证程序的,函证也应该包括在其中。大概看懂了一点审计工作底稿后,我就开始整理工作底稿的工作了。其实这是一个重复性很强的工作,但由于每间公司的业务不同,底稿的内容也各不相同,我就趁着这个机会努力吸取知识,找出不懂的地方抓紧时间请教上司。毕竟理论与实践是有着差别的,有时候甚至存在鸿沟。而实习的一个重要目的是感受这些鸿沟并对此作出应有的思考。
抽查凭证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因为每一年企业都会把去年的报表拿到事务所审计,由事务所审计后出审计报告。所以,抽查凭证是必不可少。既然是抽查凭证肯定就不是每一笔业务都要过目,要抓住每个科目的重大发生额,这不仅仅是要有很强的专业知识,而且还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前几次都是由事务所的老师引导我们,教会我们怎样去判断是否抽查这笔金额。在经过反复几次的实践后,我渐渐地可以自己独立的抽查凭证,但有时候还是不能准确把握要抽查的金额,可能是缺乏一些经验吧。
在审计的过程中也会遇到一些计算,比如贷款利息,存款利息等。这些我们要根据企业提供的银行原始凭证进行复算,再对照企业做的帐。检查企业是否按照实际的利率计提利息。很多事情看似简单,但是一旦上手有时就挺复杂的。或许这就是实践与理论的差别。
我实习的第一个感悟是实习价值的高低取决于自身的积极性。在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里,有太多太多的事情你没有能力把握了。比如是否可以碰到一个主动教导你并且放手让你做业务,再指出你的错误帮助你进步的上司。能遇到这样的上司实属难能可贵,一般情况下前辈们都只顾着自己的工作,交代你做些基本的业务,做好了他看到有错误的地方就自己改掉了,也不会特地的去向你指出。因此到最后自己做的工作到底规范与否根本无从知道。这时候解决的办法就只有碰到疑惑的问题时抓住时机去发问,把握自己可以把握到的尽量让实习更具价值。所以不但是一个提高动手能力的机会,更是一个锻炼交际能力的时机。与办公室里的上司前辈们保持良好的关系,可以让你尽快的熟知公司的情况,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也能够及时的得到帮助。很高兴的是我做到了和公司的前辈以及实习生相处融洽的这一点,让我在实习期间心境愉快并得到意外的收获。
第二个感悟是实践与理论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理论是实践的基础,我们书本上的知识都是我们实践的基础,有许多知识不是一目了然的。需要我们掌握非常熟练后加以应用。而且书本的知识都只是概论,至于细节,具体的方法还是要我们在实践中去理解,去总结。这应该是这次实践最大的收获吧
人才是会计师事务所的核心竞争力,人心不稳,事业就难成。小型会计师事务所人才流动较频繁,既造成人力资源管理成本的浪费损失,又严重影响了小型事务所的可持续发展。人才的流出既有行业竞争激烈、薪酬与辛苦程度不匹配、缺少晋升空间等原因,也有地处偏僻、薪酬分配、留住人心的问题,而且小型会计师事务所在吸引人才方面相比大中型 事务所而言处于劣势,因此小型会计师事务所如何培养人才至关重要。
一、小型会计师事务所人才培养现状
项目经理总是期望调配专业能力强、沟通良好的助理人员协助完成委派业务,而轻视项目团队建设,特别是人才培养,即重用轻教。也就是说,小型会计师事务所主要是直接使用人才,培养人才的机制与策略较少,这是小型会计师事务所人才培养机制的短板。
国际大型、国内大中会计师事务所非常注重新员工的培养。据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介绍,他们每年都会录用大批高校毕业生,虽然工作压力大、强度高,但因品牌魅力和职业前景,很多年轻人甘愿忍受“折磨”,大型会计师事务所也从未因流动性大而担心找不到高素质优秀人才。普华永道对每位新进员工均指派两位导师,一位是审计经理,一位是合伙人,帮助员工职业定位,每个导师带四个徒弟。导师要扮演多重角色,帮助新人解读企业文化、建立人脉关系、规划职业发展、评估考核,还要关心生活、做精神导师。
而小型会计师事务所的人才培养机制较为欠缺。其人才聘用一般都是主任会计师拍板,如果是执业的项目临时需要,主要是项目经理做主。对于那些已通过CPA考试的新员工,需要法规、专业知识的更新与学习,但外出学习的机会很少,往往需要自费请假去学习,因为小型会计师事务所提供外出高层次的业务培训需要较高的培训费用,因此培训机会不多;对于那些只通过少数几门CPA考试的新员工来说,因他们工作紧张,很难有时间继续考试通过全科,这也制约了他们的职业发展。因此,一些小型会计师事务所的在职员工往往没有凝聚力,对所在的事务所也缺乏强烈的认同感,没有以当前就业的事务所作为终身就业的打算,找机会随时准备跳槽,这实际上是小型会计师事务所一种人才培养、使用机制的失败。
二、小型会计师事务所人才培养中出现的问题及原因
目前,普遍认为我国小型会计师事务所的人力资源管理还缺乏一套完整的战略思想和管理体系。从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环节来看,也存在着各种问题,如:小型会计师事务所人才引进困难;人才流失严重,执业队伍不稳定,人才流动频繁;招聘的盲目性,激励机制滞后,缺乏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绩效评价的非标准化,奖惩比较片面,只注重盈利等。特别是小型会计师事务所人员的招聘、录用、留用、解聘基本上都是几个合伙人做决定,没有正规的管理程序,对人力资源缺乏有效管理,导致了对于员工任用的盲目性,更缺少人才的后续培养机制。
究其原因,首先,我国会计师事务所普遍历史不长,小型会计师事务所占绝大部分,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暴露出小型事务所内部管理的粗放性。小型事务所重点关注的是客户的争取和业务发展,即首先关注的是事务所的生存问题,对于员工的招聘、培训、绩效、发展、激励等问题的理解不深入,缺乏对于未来长期发展的整体规划和细致部署,人力资源管理上存在的问题,也限制和影响了小型事务所长期、健康的发展。其次,小型会计师事务所人才理念落后,难以培养员工的忠诚度。由于小型会计师事务所人才理念比较落后,对员工的培养缺乏正规而长远的培养规划。多数企业对员工进行的培训当作福利或者是支出而不是投资,不愿为员工培训“埋单”,降低对培训的投入,从而造成了员工的技能不能得到及时提高,缺乏发展空间与安全感。
三、基于新型师徒关系的项目团队构建小型会计师事务所人才培养机制
(一)新型师徒之间的磨合期
小型会计师事务所通常会对项目成员进行职级管理,有分为注册会计师和助理的;也有细分为经理、项目经理和助理的;还有在经理、项目经理和助理再各设高、中、初级。通常,中高级项目经理都是注册会计师,从事较长的审计业务,有着丰富的专业经验。项目经理总是期望调配专业能力强、沟通良好的助理人员协助完成委派业务,而轻视项目团队建设,特别是人才培养,即重用轻教。为促进小型事务所人才培养,可让中高级项目经理作为师父,凡不是注册会计师的,均须选择一个中高级项目经理为师父,帮助新人解读企业文化、建立人脉关系、规划职业发展、评估考核,还要关心生活、做精神导师。
新型师徒磨合期的建立是指大学应届毕业生或其他入职人员工进入小型事务所时,由人力资源专员根据项目团队建设的具体情况提出初步方案,经小型事务所管理合伙人与业务合伙人协商征得中高级项目经理同意建立师徒磨合,磨合期不长于3个月,磨合期内师徒任一方均可提出终止磨合期。终止磨合的徒弟可重新自由选择中高级项目经理建立师徒关系,这类师徒关系仍处于磨合期,且有两次自由选择权利,一旦在项目经理指导下实现职级晋升则新型师徒关系确立,即所有员工经试用(通常试用期为3个月,特殊情况可缩短试用期)转正定级,以转正定级后的第一次职级晋升为限结束师徒关系选择而正式确立新型师徒关系,签订新型师徒协议。
(二)新型项目团队的构建
项目团队由中高级项目经理负责组建,其成员只能从本事务所人才资源池中选择,不能申请其他项目团队已确立新型师徒关系或已建立师徒磨合的人员为项目团队成员。
项目团队的基本单位为项目组,由初级项目经理、助理、试用和实习各1名组成,其中初级项目经理是组建项目组的前提,其余助理、试用和实习可以暂缺任意两名成员待补。项目团队成员的职级呈阶梯状,不出现同级成员;中高级项目经理与其成员最终确立新型师徒关系。新型师徒关系的确立过程,实质上是项目团队的建设过程,也是团队人才的培养过程。项目组应保持相对稳定,如有调整须经业务合伙人和管理合伙人同意,一年内调整不得超过3次。
项目团队规模由其负责组织的项目经理级别决定,中级项目经理最多可组建两个项目组;高级项目经理最多可组建6个项目组。
(三)基于新型师徒关系的项目团队建设奖励
新型师徒关系的确立过程,实质上是项目团队的建设过程,也是小型会计师事务所人才的培养过程。新型师徒关系的项目团队建设可以快速提高小型事务所的专业胜任能力和工作效率,为此小型事务所将设立团队建设人才培养奖,对中高级项目经理培养人才按以下标准进行奖励(见下表)。
在员工转正定级或职级晋升的次月,由小型事务所一次性向负责培养的项目经理发放团队建设人才培养奖,其中转正定级为初级助理的团队建设人才培养奖发给中高级项目经理500元;中级项目经理的徒弟职级如果晋升为高级项目经理时,中级项目经理仍可分享5 000元的团队建设人才奖。这样如果高级项目经理把一个大学毕业生从新人培养到高级项目经理总共可分享11 300元的团队建设人才奖。
(四)新型师徒关系的解除
新型师徒关系确定后,师徒任何一方均可提出解除师徒关系。师徒任何一方离职(法定退休不视为离职)本事务所为自然解除;如果未离开本事务所的自由解除,则需书面通知对方,并报人力资源专员备案,自由解除不需补偿对方。
但是确立新型师徒关系的任何一方可申请解除师徒关系而离开本事务所,申请离职解除的一方应按本事务所确立新型师徒关系后支付的团队建设人才培养奖总额的50%补偿对给对方,由小型事务所在工资发放时代为支付和扣回。如果高级项目经理把一个新人培养到高级项目经理后,作为高级项目经理的师徒任一方均可申请离职解除新型师徒关系,但须给予对方5 650元(11 300元的50%)的团队建设人才培养补偿。
(一)“大众化教育”背景下本科教育的定位
我国目前的教育层次主要分为中等职业技术教育、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大学本科教育、硕士研究生教育和博士研究生教育五个层次。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大学本科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转化为“大众教育”,本科大学生已经逐步成为一般的专业人才,而不是精英人才。大学本科教育的主要任务只是培养具有较为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却忽略掉了大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的就业压力
高级本科教育人才与高级技工型人才在工作岗位上是一个强烈的竞争。往往会出现高级技工型人才还没毕业就已经被大企业“预定”,而高校本科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却不容乐观。这种情况很多是由于大学本科毕业生“动手能力差”,应用型高校学生的“应用型”不够,求职时“缺乏经验”所造成的。产生这一结果与许多应用型高校毕业生的培养目标不够明确,课程设置不合理,实践教学体系不科学等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高校应该足够认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在今后的培养路途上更加注重实践的重要性。
(三)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的职业定位
很多高校大学大学生会把职业目标定位于企业、事业、机关等相关单位从事实际工作等相关工作。但是随着国际国内经济环境的变迁,对于各类专业人才的知识层次、能力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大学生在本科期间对所学专业的专业知识比较有限,实践经验也比较的匮乏,这便引起了求职与就业这两者之间的矛盾。
二、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构建和完善财务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主要是要把相应的知识点,需要掌握的技能和素质融成一个整体,同时需要构建和完善各个实践环节,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有秩序的有机系统。
(一)目标体系
本科财务管理专业在符合“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重实践”的要求之上,通过多种实践环节的学习,学生可以将财务管理知识和实践相结合,同时掌握知识提出的解决问题的独到方法,克服理论教学培养出的学生高分低能,毕业后适应能力低,独立能力工作差的状况。
(二)实践教学的内容体系
1.课堂实践教学模式
在除了一些知识要点的讲解上,教师还可以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进行实践能力的培训,如可以利用视频、音频、课件、网络等等资源进行理财能力形成的演示、讨论以及训练。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案例分析教学法来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让学生对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不那么陌生。
2.实验室模拟实习
模拟训练对于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综合分析问题能力,适应社会需要等方面的能力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对财务管理实验我们也分为三部分:基础实验、专业实验和综合实验。针对基础实验,我们可以设立一些财务管理工作簿和工作表的创建、基础财务分析图的绘制和财务管理常用函数的运用等实验操作;针对专业实验,可以针对财务管理的每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分别设计若干个实验项目如在企业实践中,财务分析均可以通过软件进行;对于综合实验,可以设计一些筹资决策综合分析、企业长期投资决策分析、企业利润等分配实验项目。
3.校外实习
校外实习包括学期实习和毕业后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校外实习是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相结合,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践基地。使实习基地无论在接纳能力,还是在业务范围、业务量以及业务的复杂程度上都能满足学生提高实践能力的要求。好的基础。
4.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
科研能力是未来社会高级财务管理人才必不可少的一种能力,学生通过课程设计、毕业论文、和参与科研创新创新等科研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可以通过某些课程的设计,来让学生学习了解课程知识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对课程的综合设计和应用能力。
5.社会实践能力训练
社会实践是指学生利用自己所掌握的财务知识和技能,到企事业单位参加实践活动,了解社会,了解自己所学专业,开阔眼界,增长知识与才干,从而调动学生投身社会的积极性,培养其吃苦耐劳的精神,强化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三)实践教学的条件体系
1.完善实践教学计划,整合实践课程
根据财务管理实践教学体系要求,围绕教学目标,整合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设计,突出专业特色,强化实践技能训练。尽量选择与企业单位接近财务管理实际的内容,避免实践教学与实际脱节,确保实践教学计划的实施。
2.建立财务管理模拟实验室
3.加强校企合作、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
开展并不断完善校企合作教育,与会计事务所、资产评估事务所、企业共同组建实验,实训基地,统一安排学生实习,并要求学生撰写实习报告。利用假期,组织安排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布置主题,深入实际工作进行调研,运用所学知识为实习单位解决具体问题,并提交社会实践报告,了解学生的学习心得,作为以后完善该体系的一大依据。
4.加强应用型教师的培养力度
提高和完善适应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师资队伍,着重培养教训能力和财务管理实践能力,引进企事业单位中学学历职称高、经验丰富的高级会计师人才来校任教或兼课。其次,还可以通过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参与培训,安排专业课教师定期到合作企业参加实践活动,理论课教师与实践课教师实行轮岗制等方式来加大提高双师型教师的素质和能力。
(四)实践教学的评价体系
学校在具备实践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基础上,应该逐步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才能培养出应用型人才。除了应采取上述配套措施,还应该为学生构建一个考核内容层次化、考核方法多样化、注重过程考核的实践教学考核平台。具体考核体系为:基本实验理论知识,进行实验性试验基本技能;设计能力,进行设计性实验,提出方案设计报告;综合实验,进行综合性实验;创新思维,撰写调查报告、实习报告、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同时还需要制定好的考核标准,才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关键词:资产评估结果;评估机构;评估人员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4-0106-02
资产评估行业发展飞速,目前已渗透到企业改制、证券市场、金融监管、房地产市场、财产征税、司法鉴证等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资产评估是许多经济活动决策的重要参考,对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维护市场交易秩序等方面具有重大贡献。
资产评估结果作为一个财务信息,涉及会计领域、管理领域、金融领域、经济领域等各个领域,其对企业、社会甚至国家的影响是非常广泛的。但是,在资产评估行业,我们经常能看到这样一种现象,针对同一评估对象,在同一评估时点,相同的评估目的,采用同种的评估方法的条件下,不同的评估机构或者评估人员资产评估结果有时候是不一样的,特别是对速发展的世界,评估对象不再是单一的资产,而是趋于综合化、复杂化、多元化。企业兼并、企业出售、股份经营、担保等中的资产评估,单一衍生证券资产成本的估计问题,新兴市场的价值评估,对于国际化多业务公司的价值评估等,对这些待评估对象的评估,不同的评估机构或者评估人员所得的结果差异更是明显。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一现象的呢?为解释这一现象,我们做了深入的调查,分析同种资产评估方法下的结果差异形成原因。
一、资产评估结果差异的产生原因
以下分析资产评估结果出现不一致的原因,主要是基于同一评估对象、同一评估时点、相同的评估目的,采用同一种资产评估方法。
(一)各个评估机构之间缺乏交流
实务工作中,经常发生这样一种现象:同样的资料,同样的条件下,交给不同的资产评估机构,得出的结果是不一样的。原因是什么呢?目前的评估机构分为会计事务所、房地产评估事务所、土地评估事务所、企业管理咨询公司和财务咨询公司。各种评估机构都会有本机构的一套资产评估程序和评估工作规范,不同的评估机构拿到同样的数据,由于资产评估程序和评估工作规范的不一致,评估模板、数据处理方法可能不同,模板里的参数可能不一样,权重取值可能也不一样,对某些指标的要求不同等;同时,由于中国资产评估方面的法律规章制度不统一,各个评估机构评估依据也可能也是不一样。以上因素将直接导致同种资产评估下的结果差异。
(二)评估人员判断差异
资产评估人员的判断差异是导致同种资产评估方法下评估结果出现差异的另一个重要的原因。资产评估人员的判断差异分为一般判断差异和特殊判断差异。
1.一般判断差异。一般判断差异是指在所有的资产评估过程中都会遇到的判断差异。一般评估判断差异主要有:(1)资产评估人员的评估经验。许多待评估对象,需要大量的人为判断。例如常见的对发展成熟行业的某企业现金流量的预测判断,这些判断主要是根据评估师的工作经验,资产评估人员评估经验越丰富,考虑的越缜密,资产评估结果越接近待评估资产的价值;评估人员评估经验不足,考虑不周,评估结果难免出现偏差。所以,评估人员的经验丰富程度,将可能直接导致同种资产评估方法下的结果差异。(2)评估机构或者评估人员对资产评估风险的接受程度。评估机构或者评估人员对资产评估结果风险的接受程度不同,也将直接导致同种资产评估方法下的结果差异。评估机构或者评估人员如果能接受较高的资产评估风险,其判断就相对激进,资产评估结果可能偏大;评估机构或者评估人员如果只能接受较低的资产评估风险,其判断就相对谨慎,资产评估结果可能偏小。
2.特殊判断差异。特殊判断差异,是指在特殊情况下才会出现的判断差异。特殊判断差异主要有:(1)资产评估资料本身存在的缺陷。某些情况下,评估资料本身就是有缺陷的,使评估人员不能拥有充足的资料,搜集资料受到限制,最终导致资产评估结果差异的出现。比如说对某些新产品的经营成本及费用的预测,过去的数据是否具有代表性,是否正常,是否有足够时期的数据可供选择等。类似的还有对于不熟悉的市场领域、技术不成熟的领域等的预测判断,这些特殊情况下判断差异是不可避免的,最终也将导致评估结果不一致;有些待评估对象虽然有足够的过去资料,但是评估资料的搜集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说对专有技术的评估,专有技术属于企业的商业机密,不允许提供完整的信息。(2)评估方法本身存在的问题。众所周知,评估方法分为市场法、收益法和成本法。特别是当选择收益法时,其基本前提是被评估资产的未来预期收益可以预测并可以用货币来衡量;资产拥有者获得预期收益所承担的风险也可以预测并可以用货币来衡量;被评估资产预期获利年限可以预测。有些评估对象的收益或者成本不是全部都能用货币来衡量的,比如说企业的高效管理、积极的企业文化、高素质的人才、潜在的市场等,这些都能为企业创造较高的收益,但是很难用货币来衡量。所以,当选择了收益法,也就选择了大量的人为判断,导致不同评估人员资产评估结果出现差异也是在所难免的。而选择成本法时,人为判断相对就少了,不同的资产评估人员得到的评估结果差异就很小,甚至一致。
(三)评估人员交叉学科知识有待提高
有些资产评估需要对整个行业预测甚至公司所处的整个宏观环境的认知及预测,比如说对某新兴行业的某家公司的企业价值评估,评估人员不仅仅要了解公司的实物资产,这个相对是比较容易的,难的是对企业收益的预测,这个需要对国家政策的导向,整个行业的发展状况,企业未来的市场占有率,产品的更新换代等等的预测,这个不仅仅需要评估人员的评估专业知识,还需要扎实的会计、管理、金融、经济、计算机技术等学科领域的知识。
(四)评估人员受到外界的压力
资产评估机构或者评估人员评估待评估资产,某些情况下受到外界利益的驱使或者委托方的威胁亦或是第三方的胁迫,使得资产评估机构不能恪守质量控制体系,使得资产评估人员不能严格遵守职业道德准则的要求,破坏了资产评估的独立性原则和客观公正性的原则,导致同种资产评估方法下的结果差异。
二、几点建议
(一)评估机构之间加强合作和交流
各个评估机构多交流各自机构的评估程序、评估工作规范、资产评估法律法规依据等,尽量使评估程序、评估工作规范和评估依据统一化、规范化,在交流与发展的过程中,不断的提高,不断的创新;加强职业道德、专业术语、评估资格、教育、法律等方面的合作与协调,为评估行业创造良好的执业环境;积极交流评估中碰到的问题,分享心得,培养经验丰富的优秀评估人员。
(二)着力培养顶尖的资产评估人才
就目前来说,资产评估行业发展相对曲折和缓慢,几乎成为特别关注的社会弱势行业,人们甚至一度对其发展前景失去信心。对此,国家应出示相关政策,使资产评估行业更规范化、更市场化,广泛宣传资产评估行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鼓励发展资产评估;社会积极配合,重视资产评估行业、重视资产评估人才,给予其足够的实习机会,有经验的评估人员给予适当的指导;完善资产评估人员的后续教育体系,后续教育模式可以参照国外成熟的资产评估行业后续教育模式或者国内后续教育相对完善的行业,加以创新,使之适合中国资产评估行业的发展,从而给资产评估行业营造全面发展的环境。
(三)资产评估人员广泛学习,加强自身的教育,提高综合素质
资产评估是多门学科相互交叉的边缘科学,资产评估人员应是多方面知识和能力的综合型人才,这需要资产评估人员付出更多的努力。评估人员要有意识地努力学习各个学科领域的知识,有时候评估一个项目可能要用到会计、管理、金融、经济、工程、建筑、各种技术等方面的知识,不是借助专家就能完成;再次,资产评估人员要有意识地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在执业的过程中恪守职业道德,严格遵守资产评估准则。总之资产评估人员在学习过程中要树立信心,树立正确的心态,抓住锻炼自己的每一个机会,努力吸取养分,将培养自己成为一名资产评估行业的顶尖人才作为奋斗目标。
资产评估结果表面上只是提出某项资产或者权利的价值意见,但是,在资产交易过程中,资产评估的结果是确定交易底价的依据,并且成为财务信息,对国家财政税收、企业及银行的经营管理、个人理财等不仅具有直接的当期影响,而且会间接地对国家的金融和经济发展产生长远影响。了解、分析同种资产评估方法下的结果差异对于客观看待评估结果差异具有重要意义,在评估过程中注意导致差异的细节,尽量避免可以避免的评估差异;使评估出来的评估结果尽量趋于待评估资产的真实价值,体现资产评估的客观性原则、公正性的原则;使资产评估更好地为委托方服务,为社会服务,维护公众利益。
参考文献:
[1] [美]杰弗里·费舍,罗伯特·马丁.收益性不动产评估技术[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2] 李延春,杨海芬,王楠.浅析不同资产评估方法下的评估结果差异[J].商业会计,2011,(31).
[3] 崔劲,朱军.资产评估案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4] 姜楠,王景升.资产评估[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
[5] 唐建新,周娟.资产评估2版[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
[6] 论资产评估与会计的关系[EB/OL].大家网,2010.
[7] 张梦舟,陈娟.资产评估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EB/OL].中国论文下载中心,2009.
[8] 王淑珍,赵邦宏,孙宇.中国资产评估行业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