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学政治

中学政治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中学政治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学政治

中学政治范文第1篇

一、教材。广大政治教师对教材的要求有三:①结合形势的内容较多是政治教材的特点,但一些基本理论知识应相对稳定。配合形势教育的内容可临时编写讲义。②内容要精炼。目的政治课本越编越厚,不利于减轻学生负担。③要确实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要真正做到“加强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培养和训练,有些基本观点明确指出学生必须在理解的基础上记牢。现在干巴巴地几条理论的编写方法要改正,应写入一些实例,并做到材料有力地说明观点。

二、考试。中学政治课是“用马列主义、思想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教育学生”(《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纲要》)的主渠道,它但负着“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的光荣使命。因而政治课只学不考是不恰当的,但目前中考、高考有些题目偏难、偏深,超出了十几岁孩子们的生活经验和理论水平,如市场经济的某些理论、金融市场的某些知识,有些政治教师都不一定清楚,其次,“标准答案,’不标准,随意性太大,有时定的太死,近乎吹毛求疵,有时学生考的普遍不理想,达不到预定及格率,又降低标准!

三、队伍。目前中学政治课教师队伍亟需培训。’师范学校政教系招生很难,流失也多。牋某师范大学政教系的18名男性毕业生中竟有12名离开了教学岗位。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规定:“中小学望充分发挥思想品德课和思想政治课教师、班主任及其共青团、少先认干部的作用。对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人员要进行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政策、业务水平,并采取实际措施解决他们的待遇问题。”但实际情况与这条规定大相径庭。

政冶教师们建议:

第一,有关部门尽快组织由教育行政领导、专家及中学政治教师参加的教材编写小组,在广泛听取意见的基础上,编写出能够相对稳定的教材;编写出内容比较丰富、对教师改革教法有指导意义的教学参考书。

中学政治范文第2篇

关键词:创设;政治;情境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9-108-01

一、创设情境的必要性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创设教学情境,其本质在于促使学生的学习活动呈现积极化的状态。具体地讲,就是教师依循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结合学生的认知需要,层层设疑,环环扣紧学生的心弦,时时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使教学内容情、学生情、教师情融为一体,让学生在这种教学情境中不断激发起新的学习冲动,从而以热烈而高涨的情绪投入学习,最大限度地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率。

教师在教学中刨设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就是用可感知的东西诉诸学生的感官,引起想象,进而上升到理性的高度,实现由“生动的直观到抽象思维”的飞跃,然后再用理性认识去分析社会现象,指导社会生活。

二、课创设情境的要求

创设情境对于不同的教师、不同的时间地点、不同的学生都有不同的要求,近年来,内容灵活、取材广泛、知识跨度大、综合性强的试题,成为中考命题的主旋律。这就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发散思维能力。发散思维的品质就是变通性、流畅性、独特性。其中变通性是学生从事创造性活动的重要思维品质之一。它是指思维能变化多端、不拘常规、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品质。

当我们创设一种情境时,教师要能举一反三,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理解概念和原理,并把所学的概念和原理应用于不同的情境中,以实现知识的迁移。只有当学生明确了一个概念或原理后,能够在不同的情境中运用这一概念或原理,才可以说他们是真正掌握了。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素质。最佳的教学效果,教学机智之光的闪耀,出人意料的教学创造,关键在于教师自身的素质。就政治课的情境创设而言,我觉得教师必须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素质:广博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社会知识。教师只有具备丰富的社会知识,才能及时地捕捉社会热点,游刃有余地提供丰富的情境材料。这就要求政治教师要不断地学习,关注国际、国内社会的发展变化情况。教师也只有具备了广博的专业知识,看待问题才有深度,才能看得准、看得远,而这也正是学生所崇敬的地方。

在教学上要有民主精神。不管采取哪种手段创设情境,教师都应让学生畅所欲言,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同时也应承认学生的认识过程,允许学生保留不同的看法。这样可以消除师生之间的心理障碍,增强心理相容性,提高课堂学习效益。要有较强的课堂组织能力。当我们创设情境后,往往会引起学生的讨论甚至争论,组织学生辩论则更是如此,这就要求教师能控制课堂节奏,做到“形散而神不散”,防止偏离中心,甚至成为某些学生的“谈话课”。要善于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

创设的教学情境首先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或动力,这就要求情境材料既具有时代性、新颖性,也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可以说能否迎合学生的心理,在课堂上激起一个“”,是创设情境成功与否的关键。

三、中学政治课创设情境的方法

教学情境创设的方法多种多样,它因人因时而异,同时也要依靠教师的经验和教学规律来择定。我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总结出以下几种:

1、构筑良好师生关系,让课堂“活”起来,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搞活课堂的重要前提。建立和发展新型师生关系,教师必须做到:(1)、确立“以生为本”的观念。教学中教师必须坚持“以生为本”,注重把学生当作教学的主体,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差异,关心、爱护学生,与学生平等相处,让学生感到亲近。(2)、与学生平等对话。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必须建立师生问平等对话的交往方式。通过平等对话,师生共享不同的个人经验,自南地交换意见,达到心灵相通。(3)、留给学生思维空间。教师在课堂中要留给学生充裕的思维空间,不能把自己的思维方式与问题的结论强加给学生。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不同见解。

2、创设丰富教学情境,让课堂“活”起来,学习的活动始终是在一定情境中开展的:良好的教学情境对学生的活动具有积极的暗示作用,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教学过程。教学情境的创设要做到:(1)、形式多样化。教学情境可根据教学内容采取多种形式创设。例如,笔者在教学“消费者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怎么办”这一内容时,就以小品的形式,让学生分别表演三种不同的维权方法,然后组织学生展开讨论,确定哪种维权方法最可取。这样,学生的参与热情高了,课堂活跃了,教学效果也更好了。(2)内容生活化。创设情境要注意和现实生活有机结合,符合学生认知经验。例如在教学“青少年可以为环保做些什么”时就创设了“作为学生,在学校里你该怎么办”,“作为居民,在社区你该怎么做”等多种情境。学生兴趣浓厚,思考积极,踊跃发言,课堂气氛活跃。

中学政治范文第3篇

【摘要】当前,中学政治新课程改革中出现了一些有悖于新课改理念要求的问题,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处理不当;课堂教学活动流于形式;对政治课改目标理解极端;多媒体手段使用泛滥。应对中学政治新课改中这些问题,要树立新的课程观;切实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正确使用多媒体教学。

【关键词】政治教学课改教师

中学政治新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的一次重大变革,突出表现为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以及由此引发在教学模式、教学手段、教材处理及教学评价等各个方面的改革。新课改对中学政治在课程的性质、理念、设计思路、目标、内容以及实施建议等方面做了详尽规定,呈现出重素质教育、重学生发展、重时代特征、重行动实践四个方面的特点,为政治教学实践指明了方向。新课改解决了传统教学的诸多弊端。但是,在新旧教学模式交替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有悖于新课改理念要求的问题,那么我们如何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应对这些问题呢?本文试从以下方面分析。

一、中学政治新课改中出现的问题

(一)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处理不当

教学课改的实施使得教师把课堂的主导还给了学生,在课堂上老师只是一个单纯的主持人,一个导演,此时学生就是这堂课的主角。许多教师在课堂上上演着独角戏,不是学生不愿意参与其中,而是学生由于敬畏老师而不敢与老师有所交流。这就导致了学生逐渐淡出课堂了。因此老师不是简单的引导,而是要通过各式各样的教学活动和各种交流情景来让学生在欢乐的同时就学到了知识,这样的教学不但加强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也可以是学生了解参与课堂活动的乐趣。

(二)课堂教学活动流于形式

大部分老师都认为在政治教学的课改中应该加入多种课堂活动,这样课堂的气氛才会活跃。就是这种思想使得老师们千方百计地花费大量时间来调节政治的课堂气氛,使用的教学方式过分多样化。在上政治公开课或者观摩课时,许多老师往往喜欢采用情景模拟、小组讨论、竞赛等教学形式,一堂政治课下来,课堂气氛很热闹、很活跃。但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得教学主题越来越偏,最终导致这节课的效果就大打折扣。这样的教学也会使得中学的政治课变成了学生的放松课。

(三)对政治课改目标理解极端

一直以来政治本来就是比较繁杂、注重各知识理论的学科,老师教给学生的是一条条理论,学生背的也是按部就班的一条条理论,老师和学生都觉得枯燥乏味。新课改的实施将教学改向了情感,对于知识的要求降低了。这就导致了许多老师在课堂之上不传授知识,只注重形式。学生对于政治知识的了解只是表面上的,知识的深层意思没有完全掌握。老师不能只是归纳总结,注重了一点却忽视了另外一点。

(四)多媒体手段使用泛滥

多媒体教学也是课堂的一种手段,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过多使用形象生动的媒体教学。这是传统的教学手段无法超越的,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进程中是不是用多媒体越多越好呢?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一部分的老师就认为,新课程就是鼠标替代了粉笔,投影仪代替了黑板。随之而来的就有了一些问题,在课堂上教师把课文有关的图片用视频的形式传输给大家,学生对于这些视频应接不暇,在看到时候到底有没有思考?这样的教学效果是值得思考的。

二、中学政治新课改中问题应对策略

(一)树立新的课程观

理念是实践的先导,也是新课改的灵魂。一切先进的教学改革都是从新的教育理念中生长出来的,一切教学改革的困难都来自于旧的教育观念的束缚。?教师有什么样的教育理念,不仅直接关系着教师的教育行为,而且间接地影响未来教育的性质与发展。因此我们应当不断的加强对教学观念的学习理解,不断的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我觉得可以通过不断的写教学后记、案例分析、观摩他人的教学成果、交流与探讨、与学生进行反馈教学等方式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要考虑教学的效率并以此作为课改的支点,这样才会使改革有新思路、新视角。

(二)切实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课程改革成功的关键看教师,作为初中政治教师,应不断提高素养,在实施新课程中实现自身的发展,为迎接课程改革的各种挑战,初中思想政治教师要具备一些基本的知识素质。首先要提高老师的自身素质,老师的素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自身的专业知识要扎实,业务能力要提高;二是老师的言行修养、道德觉悟要提高。这就要求教师:

1.坚持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还要丰富其他学科知识,作为政治老师不能满足于原有的知识,必须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使自己的认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老师也只有掌握丰富的知识,才能做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才能使教学生动有趣、得心应手、游刃有余,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育调动学生求知的欲望。

2.勇于反思。将每一节课的心得体会点点滴滴记录下来,有经验有教训和不足,甚至每节课的精彩之处也都记录在案,不断的完善自己,完善自己的课程。

3.要尊重学生。中学的政治教师对于课改的精神要有深刻的认识,坚持注重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对于学生的最新发展要有所关注,这是这次中学的政治课改的核心理念,不仅仅如此,教师在课堂上要使学生的主置凸显出来,给予学生一定的人文关怀,但是老师也要注意把握住自己的主导地位。不仅是课堂上的主持人也是知识的引导者,给于学生适当的启发和指导。尊重学生的权利,尊重学生的特长、个性和人格,尤其尊重孩子的观点,对于孩子与众不同的观点,我们要仔细分析,适当的予以鼓励表扬,政治的某些观点应该是开放性的,所以在某些答案方面允许各抒己见,不能硬性统一。

(三)正确使用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虽然是一项很有用的教学辅助手段,但是在使用时也要注重课堂的实际效用,不能因为多媒体,而让学生忽略了课堂。多媒体无论多么先进也只是一种辅助手段,是为教学服务的。教师应该注重课件与教学内容相结合相统一,课堂不是老师简单的展示教学的内容,学生只是埋头记笔记。老师需要在展示教学内容的同时,也要让学生有所领悟。如果任课教师需要将问题的结论、观点清晰地总结到课件中,这种情况下无论学生怎么思考这个问题,想法怎样不同,最后都只能限定在教师给定的答案里,学生自己的思考就没有意义了。与此同时学生的独立思考积极性也会受到打击,在讨论中会受到课件的正确答案影响,从而扼杀了自己的思想。因此在上课时要有典型案例,没有标准答案,给学生足够的实践来思考问题,有独立发言权。

中学政治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中学政治;案例教学法;实施

在当前教学改革的新形势下,善于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是完成中学政治课教学任务、提高中学政治课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启发式、互动式的现代教学方法,给传统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它最大的特点是理论与实际的紧密结合,并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目前在中学政治课堂教学中被广泛运用。

一、内涵

所谓案例教学法,就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要求,为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而选用的具体的、真实的、典型的案例,组织、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讨论、评价等,让学生在具体的问题面前进行积极的思考和探索,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的一种教学方法。

二、中学政治案例教学法的意义

(1)有助于学生的学习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思考。案例教学法不同于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法,在案例教学中学生有很大的自,他们参与讨论与交流是至关重要的环节,教师实际上更多地从讲台前站到了学生背后,改变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变为对知识的主动思考,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使学生有展示自己能力的机会。

(2)有助于培养和锻炼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创造力。为了达到教学目的,每个案例都有一个主题思想,学生在分析案例时要排除旁枝细节的干扰,重点把握案例的主题思想,主题思想与教育理论有密切关系,但这种关系不是一一对应的简单联系,有时一个案例对应着三四条教育观点。学生需要综合运用教育知识来分析案例中蕴藏的教育观点,也需要从案例的线索中引申开去、创造性地评说案例所反映的教育现象。独立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充分发挥了学生自我的想象力、分析力和创造力。

(3)有助于丰富和加深学生对抽象教育理论的理解。案例具有典型、形象、直观等特点。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阅读那些生动、逼真的案例,往往能震动学生的内在感受,加之教师绘声给色的讲授和学生的积极参与,就更能提高学生的认识,易于学习、理解。通过案例教学有利于学生将教育知识内化为教育信念和能力,能加强学生的感知印象,加深学生对抽象理论的理解。

三、中学政治案例教学法的实施

中学案例教学法的实施主要包括三个基本环节:设计、分析、总结。

1.设计

案例的设计是案例是展开案例教学的基础,好的案例能积极引导学生围绕教学内容展开讨论,通过讨论总结出正确的结论,从而很好地达到教学目标,同时案例的选择也反映出教师的教学理念和对教学目标的理解。因此,案例的设计十分关键,应如何设计,笔者认为:一是案例要精,符合教学目标的要求,能贴近地说明概念和原理,引起学生兴趣,有教育意义;二是案例要新,选编的案例要新鲜,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尽量选取现实生活中的事情,少用大家已知的历史性案例。三是案例要近。就是选用的案例要贴近学生的生活。远离学生、远离现实的案例不仅难以引发学生探究的兴趣.而且还会让学生怀疑其真实性,缺乏说服力,削弱案例教学的实效性。四是案例要真,就是选择的案例要具有客观真实性,有事实依据。

2.分析

分析案例的关键是师生互动,将政治案例的内容与相应的政治理论联系起来,揭示政治案例与政治理论之间的联系,分析其发展变化规律。教师的职责是启发引导、组织调控、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促使学生在宽松、自主的状态下,运用相关的政治理论,大胆进行独立思考,积极参与交流和研讨,富有创造性地进行探索实践。具体操作方式可以灵活多样,通过个人准备、小组讨论、集体辩论、角色扮演、现场考察等,充分发挥政治案例教学的功能,提高政治课教学实效。

3.总结

案例的总结主要是教师能对发言同学进行有针对性的点评,恰当的评价一方面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 另一方面还可以帮助学生整理思路, 促使学生调整视角, 进行深入而广泛的思考, 以形成正确的思考问题的方法。教师的评价应该重“过程”, 而非“结果”, 更多地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 包括在课堂内的师生互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参与热情、情感体验和探究、思考过程等方面。总结环节是政治课堂进行有效互动的“次战场”, 因此教师要特别把握好评价的度, 不要把评价变成学生间相互攻击的工具, 要让学生学会互相欣赏, 而老师也应该对学生进行及时的鼓励, 使学生感到教师对自己的尊重和重视, 这会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和进取心;然后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引申出一定的结论, 为后续的课堂教学提供准备。在这个阶段, 可以让学生总结, 也可以教师自己总结, 讲明案例中的关键点, 以及讨论中存在的不足和长处。在总结中, 要揭示出案例中包含的理论,强化以前讨论的内容,提示后续案例,给参与者以鼓舞。

四、中学政治案例教学法的误区

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启发式、互动式的现代教学方法,在新课程教学中虽被广泛运用,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但是,案例教学法在使用的过程中也存在着误区:一是对案例的感性认知多于理性思考。由于案例通常是很直观的感性材料,视听效果好,便于学生接受,往往使学生对案例本身印象深刻而忽视了对案例的理性思考。二是在案例教学中选用案例越多越好。有些思政课教师为了说清楚核心理论,反复地使用案例,如果教学中使用的案例较多,容易将大量课堂时间用于图片欣赏或事例讲述,占用了学生自主分析和合作分析学习的时间,很难达到教学的目的。三是选用的案例与课堂内容牵强附会。由于中学政治教材中的很多材料大多在时间上有滞后性,在空间上距离学生较远,这一事实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有些思政课教师就一味求新求近,将一些最近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但与课堂内容并无联系的事例牵扯进课堂。这样看似联系了实际,实则与实际脱离。

总之,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启发式、互动式的现代教学方法,应用到实践教学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如能认真实施,把握实施的关键点,消除误区,一定能帮助我们提高中学政治课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王虹,刘智主编.中学政治课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08

中学政治范文第5篇

关键词:农村中学 政治教学

当前,我国正处在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攻坚阶段,改革开放所带来的社会巨大转变使教育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教育问题成为了时代的呼声,对于教育相对落后、资源相对匮乏的农村来说,培养好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刻不容缓。而农村中学思想政治课就担负起培养学生三观的重要作用,思想政治课不仅能帮助学生了解基本的政治理论和基础知识,而且在塑造青少年学生的人格、道德修为等方面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意义。

一、农村中学政治教学遇到的问题

1、农村中学对政治教学工作不够重视。

目前很多农村中学把主要精力重点放在升学率、招生与规模等方面上,对政治学科教学在学校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农村中学在观念上普遍存在着对政治教学工作不够重视。从主管教学的校长、教导主任到班主任,普遍上认为政治课不是主科,与语数外、理化生等所谓主科课程不能相提并论,时不时会将这些潜意识主观或客观的传递给学生那就是政治不重要。后果是造成思想政治教育建设没有形成良好的链接,严重地影响了学生学习氛围,削弱了一些爱好学习政治学生的积极性。

2、学生学习动力不足、教师缺乏良好的教风

农村中学本身教育设施落后、教学环境质量差,并且大部分

学生来自农村,他们在校学习期间没有具体的学习规划,加上教育资源不足,除了政治课本之外很难有其它参考资料,学习目标不明确提不起对政治课程的兴趣使他们学习纪律松懈,一些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严重缺乏学习动力,轻者对政治课程基本放弃,更有甚者干脆放弃学习,厌学、辍学现象时有发生。同时农村中学的一些政治教师在思想上存在误区,认为政治不是主课,评定职称与政治教学质量无关,此,在政治教学工作中课前备课准备不足,课程设计简单枯燥、草草了事,没有趣味性和吸引力;教学手法单一,对学生极其不负责任,没有把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这两个环节紧密地结合起来,严重违背了素质教育的目的。

二、农村中学政治教学问题的对策分析

基于是何原因造成上述问题,可以肯定的说:没有一个学生

刚开始就是厌倦思想政治课的,之所以出现了这样那样的认识和行为选择,笔者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解决上述问题。

1、提高农村中学政治教师的综合素质

为了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形成良好的政治学习氛围,应该提高校领导和任课教师的思想认识,结合政治教学中所出现的问题,制定各个年级政治课程的具体目标、内容和措施,把思想政治教育真正落到实处,做到齐抓共管,人人有责,不走过场,形成学生爱学习、讲学习的优良德育。各位教师要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到政治课程的重要意义,加强本校政治教学的教研,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农村中学政治教学的教师队伍,是直接影响教学成果,直接接触学生的人群,教师素质的严谨性和对于学识的准确把握,将对学生产生重大的影响。所以必须强化教师队伍的教学素质,在课堂上提高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兴趣,从而提高农村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实效性,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应出台相应的政策或措施,有效加强对农村中学政治教师的综合素质培训。

2、加强农村基础教育设施的投入力度、狠抓学生教育管理规章制度

良好的教学环境是提高农村中学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前提与保证。针对农村中学基础教育设施差的实际状况,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需要重新审视、高度认识政治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采取实际有力的措施来保证政治课教学。此外学生教育管理的相关规章制度需要完善,只有制度强化才能从根本上促进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从根本上解决农村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难题。这就要求必须要把学校各项规章落实,对上进心不强、学习不刻苦的学生进行帮助教育;对勤奋努力、勇于拼搏的学生要进行鼓励。

3、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扩宽学生的知识面

在农村中学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在树立全新的学生观的基础上,必须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需要,提高学生学习政治的能动性。思想政治教师应尽量多地开发和利用身边资源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内容,由此教学内容由书本上的知识变为生动的事件,从而做到用现实生活来诠释书本中的知识,用书本的知识来提升现实生活的价值和意义,使中学思想政治教育走下书本、走出课堂,提高教育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与安排上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准确把握学生的生理心理、选择那些大多数学生共同需要和普遍感兴趣的问题,这样学生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政治课堂教学中来,才会主动、自觉深入地去探究和思考。

4、开展文化活动,营造政治学习氛围。

浓厚的学习氛围是培养优良品质的必备环境条件。在农村中学校园文化建设中通过一些素质教育讲座;鼓励政治教师开展跨学科交流,开拓学生视野;支持学生大力开展政治学科知识竞赛、拓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和活动空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使之形成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营造一种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以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形成。

在我国教育发展与改革进入新的阶段后,打破应试教育束缚,真正实施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普遍共识。农村中学思想政治课担负着学生德育教育的重任,在素质教育推进中理应率先迈出改革的步伐。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