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破釜沉舟的典故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委婉的歌,有凄凉的泪,悲壮的血。
历史,有英雄的无奈,勇士的回首。
它是一则典故,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
西楚霸王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率江东虎将八百,
破前秦,降四方,纳贤士,争江山。
破釜沉舟是霸王傲世,鸿门一宴是霸王胸襟。
可惜!可叹!
放走了刘邦!
于是出了暗度陈仓的隐秘,出了背水一战的无奈。
自刎于乌江之畔。
【关键词】英美文学典故 翻译标准 翻译方法 影响因素
从古至今,典故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在文学的金字塔中熠熠生辉,其语句简练、含义深刻,演变成呈现民族文明与文化的外在体现形式。英美文学中的典故多数始源于希腊罗马神话、《圣经》与历史事件,其在文学作品中的使用颇为广泛,只有了解这些典故的含义,才能真正了解西方文化,因此掌握合适的方法来准确翻译英美文学典故就显得非常重要。
一、英美文学典故
英美文学中典故能够传递民族文化信息,借助简洁化的语句将冗长的生活阅历以及复杂的社会关系呈现出来。英美文学典故的从目前来看有这几种起源:一是起源于源自基督徒的圣经故事;二是起源于希腊罗马神话;三是起源于莎士比亚等西方著名作家的作品;四是起源于寻常生活或历史事件,经过人们长期口口相传而流传下来,世代沿袭与发展。
二、英美文学典故翻译标准与现状
“信、达、雅”均是翻译所达到的三种境界。其中,“信”是翻译的最低要求,是指译者要如实恰当地把原文所反映的意思用汉语表达出来。“达”是指在完成“信”的基础上要使译文通顺,符合原文的语法和语用习惯。“雅”是三者中最高的标准,是要在实现前两者效果的基础上,使译文生动形象、与原文的写作风格高度一致。目前,在对英美文学典故翻译过程中“信”在达成上不存在较大的难度系数,“达”与“雅”对于多数译者来说,并不容易达成,还需要译者多加了解中西方语言和文化。尤其是“雅”更是要求译者对文学作品以及中西文化背景都有深刻的了解。
三、常见的英美文学典故翻译方法
为了将英美文学中的典故精确的翻译出来,明确被译典故起源是基础,继而应用有效的方法将其寓意呈现出来。常见的英美文学典故英译汉方法有三种:直译法、套译法以及译意法。
1.直译法。直译方法在英美文学典故翻译中的应用不等于死译或硬译,其是对作品初始创作形式的尊敬,而不是对其做出冗余的批注或者是对其含义进行刻意延展,而只是参照字面意思直接翻译。该种翻译方式通常被应用在一些在汉语中就能快速搜寻到与匹配的概念的典故,这种翻译方法是在读者认可的基础上被应用的,直译方法的应用使读者快速的理解英美文学内涵,感受东西方文化之间的风韵,同时还发挥充实本族语言体系的作用。例如Crocodile tears(鳄鱼的眼泪);A wolf in sheep’ s clothing(披羊皮的狼);A cat has nine lives(猫有九条命);Pandora’s Box(潘多拉的盒子)等。
2.套译法。英美文化在本质上与中国民族的文化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性,上文所描述的完全对应情况是极为罕见的,若译者对一些典故不假思索就采用直译方法,很多地方是令译者无法解读的,面对应用直译方法翻译出来的文章,个体总会产生别样的联想内容,削弱了英美文学中典故翻译的顺畅性,此时英美文学作品内涵精确性传达目标的实现就受到了重重阻碍。但是若某些习语和汉语存在相近的意义,套译方法的应用所取得的翻译效果还是极为可观的,即借用中文典故把其呈现出来。如Can the leopard change his spots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Better be the head of a dog than the tail of a lion(宁为鸡头,不作凤尾);Someprefer turnips and others pears.(萝卜自菜各有所爱);Cast pearls before swine(对牛弹琴)等。
3.意译法。部分英美典故与西方本族习惯或社会风气之间存在密切的关联性,在汉文辞典中无法搜寻到与之相匹配的概念,套译方法应用上体现出牵强性特征,而译意方法的应用效果还是较为理想的。但是这一方法的应用前提是不能使原文自体内涵发生变动,译者也应该对典故产生的社会背景有一定的认识,否则译意出的典故就会贻笑大方。
例如《圣经》中的An Apple of Dis-cord,如果用直译法翻译就是“纠纷的苹果”,显然无法解释清楚,若能够对其故事有一定了解,那么再进行翻译,效果就会有显著的变化,将其正确翻译为“祸根”、“不和之因”。与之相似的例子是多样化的,born with a silver spoon in one’s mouth(出自《伊索寓言》),若对其进行直接翻译,结果为:含着一把银勺出生,恰当性显著缺乏,在对其故事背景有一定认识以后,就能够做出准确的翻译,即生在富贵人家;又如Double Durch(胡说八道);Take French leave(不辞而别);To rain cats and dogs (倾盆大雨)等。
四、综合考虑典故翻g的影响因素,灵活使用翻译方法
为了提高英美文学典故翻译质量,译者在翻译英美文学典故时应注意针对不同的情况,综合考虑以下几种影响因素,灵活使用翻译方法。
一是重视对英美文学典故的文化背景的理解。文化背景的差异性是影响英美文学典故翻译的重要因素。英美文学与东方文学所形成的文化背景、及风俗习性上的不同,是东西方文学差异所形成的内在原因,同时也是导致译者对于典故理解感到困难的重要因素。为了避免对典故的翻译只使用直译法而忽略了其字面之外的含义,译者应该在翻译之前对典故的起源背景进行深入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整合中国传统文化与语言习惯,把英美文学中的典故的真实意思用符合中国语言习惯的方式译出来。
二是考虑英汉典故的对应状况。中国文学典故也是极为丰富的,从某种角度上分析其和英美文学中典故在文化内涵方面上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所以在对英美文学典故翻译之时应该重视其与中国文化之间的情形对应情况,使用套译的方法,这有助于最佳翻译效果的取得,强化译者对英美文学含义理解的深度;对应情况大体上可以被细化为以下两种类型:(1)基本对应的可以互做译文,也就是说英美文学中的某些典故与汉语典故在内涵、表达方式及使用范围上基本一致,这为互译目标的实现提供基础性条件,但是基本对应绝非是完全对应,两者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性,但是在翻译标准不苛刻的情况下可以互译。例如“burn one’s boat”和“破釜沉舟”。burn one’s boat起源于古代从海路侵袭他国的将军,抵达目的地之后会把使用过的船只拖到岸上烧毁,其目的在于告诫别的士兵已经没有退路可寻了;“破釜沉舟”典故起源于《史记项羽本纪》。两个故事场景与内涵上基本一致,所以译者可以认为其是一种基本对应的状态。(2)局部对应的视情况互译,是指英汉典故只有内涵、表达方式或使用范围中的一至两项相对应,即可以在两者间探寻出共同点,两者只是局部的对应,所以在翻译过程中可以参照不同场景应用多样化翻译方法,灵活互译。
三是注意典故翻译应符合其所在语境的整体性。典故在英美文学中的应用通常起到凸显主旨或者是强化文采的作用,所以译者在对其翻译过程中,不要一味地套译或孤立地意译,还要注意结合全文语境,准确把握其含义,不要死板地套用翻译方法,应该以维护文章翻译的整体效果为基点,选择一种合适的翻译方法或将多种译法相结合。
五、结束语
文化是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生成的,不同的地理历史环境存造就了不同文化的差异性。英美文学典故是西方文化发展的结晶,是其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英美文学中的典故翻译的方法是多样化的,本文受篇幅的限制只是浅浅而谈,译者在实践中应该不断总结经验,逐步提高翻译水平,将英美文化的深层含义深入浅出地翻译成汉语,用读者易于理解的方式完美呈现出来。
参考文献:
[1]王丽,邓桂华.英美文学中典故的翻译考虑因素及技巧分析[J].语文建设,2014,08:73-74.
[2]王珊.英美文学中典故的阅读技巧分析[J].语文建O,2015, 12:73-74.
A.润例:过去请人作诗文、书画的酬劳称之为润笔,而将所定的标准就称为润例或润格。
B.阳文:指采用刀刻等传统技术方法,在器物或印章表面上形成的凹下的文字或图案。
C.邮驿:是从早期专人送信演变而来的机构,主要负责递送文书,“步递曰邮,马递曰驿”。
D.闲章:中国传统文人常自拟词句或撷取格言警句来镌刻成章,内容广泛,意趣盎然。
2.对下列文化常识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尺牍,是一种用一定规格的木板经刻写文字后制成的书籍形式,纸张发明之前用得较多,后成为书信的代称。
B.|绅,|,插;绅,古代仕宦者和儒者围于腰际的大带。|绅指把笏板插入带间,引申指有官职或做过官的人。
C.朕,一直是中国古代皇帝的自称,也可为谮号称帝的人的自称,比如三国时的袁术称帝后,就自称为“朕”。
D.枢密院,五代至元朝时的中央最高军事机构,枢密院的长官称为枢密使。
3.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它既代表了一个故事典故,又是一种现成的话,很多又有比喻引申意义而被广泛引用。下面成语与历史人物搭配正确的是( )
A.卧薪尝胆――项羽 图穷匕见――荆轲
B.刮骨去毒――廉颇 负荆请罪――关羽
C.焚书坑儒――秦始皇 精忠报国――岳飞
D.围魏救赵――孙膑 破釜沉舟――勾践
4.语文课本中涉及的很多古代诗文集命名方式多N多样。下面对《欧阳文忠公文集》《诚意伯文集》《杜工部集》《柳河东集》《李太白全集》《惜抱轩诗文集》等作品集的命名理解正确的是( )
A.谥号式、封号式、官爵式、籍贯式、表字式、书斋式
B.封号式、官爵式、籍贯式、表字式、书斋式、谥号式
C.官爵式、籍贯式、表字式、书斋式、谥号式、封号式
D.籍贯式、表字式、书斋式、谥号式、封号式、官爵式
5.对下列加点词语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6.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历法的独特创造,几千年来对推动中国农牧业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其中反映物候现象的节气是( )
A.雨水 谷雨 B.处暑 霜降
C.惊蛰 清明 D.春分 夏至
7.理解下列句子中古代官职变换正确的一项是( )
A.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岳阳楼记》)――谪:因罪被降职或流放。
B.予左迁九江郡司马。(《琵琶行》)――左迁:一般指升官。
C.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出师表》)――陟:处罚官员。
D.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张衡传》)――举:由皇帝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
8.请依下列各组人物的关系,选出正确的书信“提称语”的用法( )
A.苏轼写信给苏洵,可使用“左右”
B.李白写信给杜甫,可使用“大鉴”
课堂教学机智是教师教学艺术之树上最为亮丽而鲜活的花朵,集中体现了教师的教学智慧,常常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面对特殊的教学情景最富灵感的“点睛之笔”。
新课程下,学生在课堂上有了越来越多的,改变了以往教师“一言堂”的局面,但是,随之也产生一些难以避免的问题,语文教学涉及面极广,而学生思维活跃起来后,总会提出各种教师预设之外的问题,于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时常身陷困境、遭遇尴尬。所以有时教学过程中,会突然出现意外的事件,使得课堂氛围陡变。这时,就得靠教师的教育机智,巧妙地化解矛盾,保证教学顺利进行。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在《人是教育的对象》一文中明确指出:“不论教育者怎样地研究了教育学理论,如果他没有教育机智,他就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教育实践者。”
一、因势利导——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
“因势利导”,首先要“因势”,而后才能“利导”。当然,“导”的过程中也会对“势”产生反作用。因者,顺也;因势,即顺着现有并发展的形势、情势。利者,顺利,使有利也;利导就是使行为有利于引导、导示也。
案例1
在上《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这一课时,通过讨论分析出杜十娘的性格特征,正当教师准备结课时,有学生就其中一点提出疑问,如果杜十娘真的坚强,就应该在认清了李甲的真面目时离开他,怎会为了一个出卖自己的负心人送掉性命?这种行为能叫坚强吗?
老师先是表扬学生能积极思考,然后顺着他的思路反问道:“如果杜十娘离开了李甲,她的命运将会怎样?”问题提出后,学生纷纷发言,为杜十娘设计了许多种出路。在此基础上,老师又引导学生结合人物的环境加以辨析,最终学生都认识到杜十娘的悲剧是不可避免的,她最强烈的反抗只能用毁灭自我的方式来表达。
这位教师就是很好地运用了学生问题的这个“势”,起到了“导”的这个作用,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花,学生对此文就有了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案例2
我在教学《雷雨》时,通过认真分析后,我反复强调周朴园的性格中虚伪的一面,但是有学生提出了两个很有意义的问题:
1、三十年前周朴园如果不爱侍萍,那么怎么会和他生儿育女?
2、三十年后,如果说周朴园不怀念侍萍,他又怎么会发现线索,反复追寻侍萍的结果?
我马上肯定学生积极思考问题的良好学习态度,然后就这两问题引导学生对周朴园的虚伪展开深入的讨论。
在学生充分发言的基础上我和学生得出了结论:年轻时的周朴园,面对青春美丽的侍萍应该是动了春心。但是,面对家长的干预和钱财权势的诱惑,他选择了背叛爱情,抛弃人性,这是他堕落的开始。年老时,他家财万贯,为了维护他在妻子子女面前的所谓尊严,他宁肯侍萍死去,而假惺惺的表示怀念,以次来糊弄侍萍,堵住侍萍的嘴。更为我们不齿的是想用肮脏的金钱来赎自己良心的债。由此同学都认识到,周朴园是个“坏到了连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坏人”的家伙。
我很好的抓住学生的求知这个“势”,引导大家分析人物的性格,从而让学生透过事务的表象,抓住人物的本质,这样不只是为教学而教学,而是告诉学生认识生活的方法:看人看事,要抓住实质,周朴园的本质就是自私,为了自己可以牺牲一切。包括最美好的爱情。这样的教学完全符合新课程理念。
二、冷静思辨——激起学生情感的波澜
教育的对象是人,是活泼泼、生命力正处于最旺盛阶段的青少年学生,这样一群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随时随地都可能出现各种事先无法预料的意外情况,这时候,就需要教师的机智来冷静面对了。
案例3 :
我在讲《勾践灭吴》一课时,曾经以蒲松龄的自勉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川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导入,项羽破釜沉舟和勾践卧薪尝胆也成为激励他们的故事。学完本课后,又做了一个文言练习《范蠡事越王勾践》,里面有这样一句:范蠡以为大名之下,难以久居,且勾践为人,可与同患,难与处安。
翻译到这里的时候,我又给学生讲了范蠡与文种的典故:吴既灭,范蠡引退,致信种曰:“高鸟散,良弓藏,狡兔尽,走狗烹敌国破、谋臣亡”。种得范蠡书后称病不朝,人或谗种且作乱。越王乃赐种属镂之剑曰:“子有阴谋兵法,顷敌取国。九术之策,今用三已破强吴,其六尚在子所,愿幸以余术为孤前王于地下谋吴之前人”。种遂伏剑。
关键词: 英语习语翻译文化异同比较
习语是某一语言在使用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固定的表达方式。本文所说的英语习语(idioms)是就其广义而言的,包括俗语(colloquialisms)、谚语(proverbs)、俚语(slang expressions)和典故(allusions)等。英语和汉语是两种高度发展的语言,因而都拥有大量的习语,这些习语是语言中的重要修辞手段,具有鲜明的形象和恰当的比喻,并且习语中还蕴藏着丰富的文化信息。由于地域、历史、宗教、习俗等方面的差异,英汉习语承载着英汉两种文化不同的民族特色及文化信息,它们与文化传统紧密相连、不可分割。习语中的文化因素往往是翻译中的难点。本文借助语用学理论,对英汉习语的翻译作一些探索。我们经过归纳总结认为,英汉习语翻译的文化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价值取向差异
对于一种事物,中国人和西方人由于价值取向的不同,往往有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看法。最典型的莫过于对狗这种动物的态度了。狗在汉语中是一种卑微的动物。汉语中与狗有关的习语大都含有贬义,如:“狐朋狗党”、“狼心狗肺”、“狗腿子”等。尽管近些年来养狗的人数大大增加,狗的地位似乎有所提高,但狗的贬义形象却深深地留在汉语文化中。而在西方英语国家,人们大都对狗有好感,认为狗是忠实可靠的朋友。因此,英语中有许多关于狗的习语,并常以狗的形象来比喻人的行为。如:lucky dog(幸运的人);Every dog has his day.(人人都有得意的日子);Love me,love my dog.(爱屋及乌)。
二、历史和方面的差别
例如,公元前208年,中国的项羽率领大军渡过漳水后,命令部下凿沉船只,志在必胜,于是汉语中就有“破釜沉舟”之说。公元前49年,罗马恺撒大帝率部渡过庐比根河时,下令焚船,表示不获胜宁死的决心,于是英语中就有了“burn one’s boat”这个习语。同样,英汉语言中也有大量与有关的习语。佛教传入中国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人们相信有“佛主”在左右着人世间的一切,因此,与此有关的习语很多,如“借花献佛”、“闲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等。在西方许多国家,特别是在英美,人们信奉基督教,相关的习语如: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上帝帮助自助的人),Achilles’heel(唯一致命弱点),Pandora’s box(潘多拉之盒),也有go to hell(下地狱)这样的诅咒。
三、生存环境的差异
英国是一个岛国,航海业和捕鱼业是英国人的重要谋生手段。因此,英语中有大量与航海和捕鱼有关的习语。如:over head and ears原是水手们的话,指“淹过头部和耳朵”。后来因为这个习语用的人多,表达力强,用来就表示人的其他活动,如:over head and ears in love(深坠情网),over head and ears in work(埋头工作)。又如,比喻某人花钱大手大脚,英语是spend money like water,而汉语除了有“花钱如流水”外,更正规的表达是“挥金如土”。这是因为汉民族在亚洲大陆生活繁衍,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土地。英语中有许多关于船和水的习语,在汉语中找不到完全对应的习语,如:to keep one’s head above water(奋力图存),all at sea(不知所措)等。
四、风俗习惯差异
例如:peaches and cream,peaches是桃子,cream是奶油,而peaches and cream的意思是:一切都很美好。这是因为西方人在吃水果时往往喜欢把水果切成块,然后加一点奶油一起吃。所以peaches and cream就意味着完美无缺。
五、历史典故
中英两国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蕴藏着丰富的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习语中有很大一部分皆来源于此。如英语中cross the Rubicon(孤注一掷)源于罗马历史故事;castle in the air(空中楼阁)源于神话传说;hang by a thread(千钧一发)则源于希腊故事。这些习语结构凝练、形象生动,具有很深的历史渊源和文化背景,往往不能单单从字面意义去理解和翻译。如:cat’s paw直译为猫爪子,源于《伊索寓言》,用来比喻“被人当作工具使用的人”或“受人愚弄的人”。而汉语中的习语主要来源于浩如烟海的中国经传典籍、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例如“守株待兔”、“叶公好龙”等源于寓言故事,“夸父追日”、“嫦娥奔月”等出自神话传说。这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独特的古代文化,很难在英语中找到对等的习语。
语言是文化的表现形式。习语同文学作品、诗歌一样是语言的精华。本文通过对英汉习语的分析比较,可以看出由于不同的历史背景、地理环境、、风俗习惯、民族心理和思维方式,造成了英汉习语中众多的文化差异。因此,在英汉习语的翻译中,应当充分了解习语所包含的丰富的文化内涵,配合正确的翻译技巧,这样才能使译文形神兼备。
参考文献:
[1]平洪.张国扬.英语习语与英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