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生物钟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饮用相同量的酒,早晨七点钟,血液里的酒精浓度最高。如果您服用酒精类制剂,清晨饮用可望获得最佳效果。服用同等剂量的抗组织胺药,若在早晨七点服用,疗效可持续15~17小时,而到晚七点服药,只能持续6~8小时。所以,有皮肤过敏症需要服用扑尔敏、苯海拉明等抗组织胺药止痒者,早晨服药效果最持久(特殊工种者除外――编者)。早上六点到八点,是肾上腺分泌激素的高峰时期,而晚上十点则处于低潮。假若您患有慢性肾炎或类风湿症需长期服用激素,清晨一次服药比“一日三次”分服的副作用要小得多。早晨又是一天内血压的低值时间,服降血玉药时剂量宜小,以免因直立性低血压而晕倒。
上午九点,人的痛觉最不敏感。而到中午十一至十二点,痛觉最敏感。此现象与脑组织中脑啡肽等物质的浓度有关。如果您因某种疾病需要间断服止痛药,就应根据痛觉的敏感规律调整剂量。
晚饭后大约七点左右,由于激素分泌的变化,血压处于一日之中最高峰,高血压病人要尽量使自己情绪稳定,避免血压骤升而发生脑血管意外,并应适当加大降血压药用量。
夜里十二点到凌晨二点,是哮喘病人对引起支气管痉挛的乙酰胆硷及组织胺反应最敏感的时期,大多数哮喘病人往往在凌晨时发作。哮喘病人可在临睡前服稍大剂量的止喘药,能预防或减轻哮喘发作。
有人把寿命比喻为一个等腰三角形,三角形的底边是父母赋予的遗传因子,另外两条边则是后天的环境因子。如果遗传因子优良,其寿命三角形的底边就长,再加上后天的衣、食、住、行、卫生、精神、气候、地理等等环境因子良好,则两条邻边也长,这个三角形的面积相应加大,就意味着寿命延长,反之则短。从这个三角形可以领悟到:底边―遗传因子固然重要,但两条邻边――后天环境因子的影响,也着实不容忽视。如何增大寿命三角形的面积,延长寿命,这正是探索生命奥秘的长期课题。
学习顺应生物钟的规律,防止过分疲劳、逆时而动,这对健康十分重要。人是大自然的产物,人体的生物规律与自然的规律有着内在联系,这种表征人体生物规律的生物钟正常运转是人体健康长寿的保证。
人体一天中的各种生理波动如下:
1点钟:处于深夜,大多数人已经睡了3-5小时,由入睡期-浅睡期-中等程度睡眠期-深睡期进入此时的有梦睡眠期。此时易醒、有梦,对痛特别敏感,有些疾病此时易加剧。
2点钟:肝脏仍继续工作,利用这段人体安静的时间,加紧产生人体所需的各种物质,并把一些有害物质清除体外。此时,人体大部分器官工作节律均放慢或停止工作,处于休整状态。
3点钟:全身休息,肌肉完全放松,此时血压低,脉搏和呼吸次数少。
4点钟:血压更低,脑部的供血量最少,肌肉处于最微弱的循环状态,呼吸仍然很弱,此时人容易死亡,全身器官节律仍放慢,但听力很敏锐,易被微小的动静所惊醒。
5点钟:肾脏分泌少,人体已经历了3-4个“睡眠周期”(无梦睡眠与有梦睡眠构成睡眠周期),此时觉醒起床,很快就能进入精神饱满状态。
6点钟:血压升高,心跳加快,体温上升,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开始增加,此时机体已经苏醒,想睡也睡不安稳了,为第一次最佳记忆时期。
7点钟: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进入,体温上升,血液加速流动,免疫功能加强。
8点钟:机体休息完毕而进入兴奋状态,肝脏已将身体内的毒素全部排尽。大脑记忆力强,为第二次最佳记忆时期。
9点钟:神经兴奋性提高,记忆仍保持最佳状态(第三次),疾病感染率降低,对痛觉最不敏感。此时心脏开足马力工作,精力旺盛。
10点钟:积极性上升,热情将持续到午饭,人体处于第一次最佳状态,苦痛易消。此时为内向性格者创造力最旺盛时刻,任何工作都能胜任,此时虚度实在可惜。
11点钟:心脏照样有节奏地继续工作,并与心理处于积极状态保持一致,人体不易感到疲劳,几乎感觉不到大的工作压力。
12点钟:人体的全部精力都已调动起来。全身总动员,需进餐。此时对酒精仍敏感。午餐时一桌酒席后,下半天的工作会受到重大影响。
13点钟:午饭后,精神困倦,白天第一阶段的兴奋期已过,此时感到有些疲劳,宜适当休息,最好午睡半小时到1小时。
14点钟:精力消退,此时是24小时周期中的第二个低潮阶段,此时反应迟缓。
15点钟:身体重新改善,感觉器官此时尤其敏感,人体重新走入正轨。工作能力逐渐恢复,是外向型性格者分析和创造最旺盛的时刻,可持续数小时。
16点钟:血液中糖分增加,但很快又会下降,医生把这一过程称为“饭后糖尿脖。”
17点钟:工作效率更高,嗅觉、味觉处于最敏感时期,听觉处于一天中的第二。此时开始锻炼比早晨效果好。
18点钟:体力活动的体力和耐力达一天中最高峰,想多运动的愿望上升。此时痛感重新下降,运动员此时应更加努力训练,可取得好的运动和训练成绩。
19点钟:血压上升,心理稳定性降到最低点,精神最不稳定,容易激动,小事可引起口角。
20点钟:当天的食物、水分都已充分贮备,体重最重。反应异常迅速、敏捷,司机处于最佳状态,不易出事故。
21点钟:记忆力特别好,直到临睡前为一天中最佳的记忆时间(第四次,也是最高效时)。
22点钟:体温开始下降,睡意降临,免疫功能增强,血液内的白细胞增多。呼吸减慢,脉搏和心跳降低,激素分泌水平下降。体内大部分功能趋于低潮。
23点钟:人体准备休息,细胞修复工作开始。
0点钟:身体开始其最繁重的工作,更换已死亡的细胞,建立新的细胞,为下一天作好准备。
早上七点起床,
到校八点吃饭,
十二点钟回家,
一点四五上学,
五点二十到家,
十点来钟睡觉,
循环反复,反复循环……
在机械的生活中
在规律的工作中
我们能干什么?
不!改变那些所谓的生物钟!
我们不是蜘蛛,我们不用在固定的时间里吐丝!
我们不是闹钟,我们不用在固定的时间里打铃!
把那些乱七八糟的计划扔掉!
按自己的活法去生活,去创造,去开拓,
人体内的生物钟有“日钟”和“年钟”。科学研究发现,日钟不同时点的神奇特点在于:
1点:人体进入浅睡眠阶段,易醒、对痛觉特别敏感。
2点:体内大部分器官处于一天中工作最慢的时刻。肝脏在紧张地工作,为人体排毒。此时,人的视力最差。
3点:全身处于休息状态,肌肉完全放松。
4点:血压最低,人体脑部供血最少。所以,此时老年人容易发生心脑血管意外。
5点:经历了一定时间的睡眠,人体得到了充分休息。此时起床,显得精神饱满。
6点:血压开始升高,心跳也逐渐加快。
7点:体温开始上升,人体免疫力最强。
8点:皮肤有毒物质排除殆尽,性激素含量最高。
9点:皮肤痛觉降低。此时,是就医注射的好时机。
10点:精力充沛,最适宜工作。
11点:精力最旺盛,人体不易感觉疲劳。
12点:经历了一个上午的工作,人体需要休息。
13点:此时胃液分泌最多,胃肠加紧工作,人体稍感疲乏,需要短时间的休息。
14点:人体应激功能下降,全身反应迟钝。
15点:体温最高,工作能力开始恢复。
16点:血糖升高,脸部最红。
17点:工作效率最高,肺部呼吸运动最活跃,运动训练量可以加倍。
18点:人体痛觉再度降低。
19点:血压略有升高。此时,人们情绪最不稳定。
20点:记忆力最强,大脑反应异常迅速。
21点:脑神经反应活跃,适宜学习记忆。
22点:呼吸开始减慢,体温逐渐下降。
23点:全身机体功能处于休息状态,人体开始缓解一天工作的疲劳。
24点:进入睡眠状态,充分恢复体能。
人体内还有“年钟”,其神奇特点在于:
春季:万物复苏,人体各器官功能加强,人体开始进入消耗状态。
夏季:最旺盛季节,各器官超负荷运行,人体达到最大消耗。
秋季:自然界处于渐收状态,人体消耗开始下降。
冬季:自然界生物处于冬眠状态,人体养精蓄锐,以适应来年之夏。
太空生活不会使生物钟紊乱
研究发现,在太空中长期逗留的宇航员,体内生物钟会变得更加正常。这一成果颠覆了此前科学界认为太空生活会使宇航员生物钟紊乱的预想。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对在国际空间站逗留的日本宇航员若田光一、野口聪一以及几名欧美的宇航员进行了3次24小时的心本文由收集整理电图检查,这些宇航员当时都已在国际空间站逗留了约半年时间。通过与地面进行的检测结果比较,研究人员分析了宇航员生物节奏发生的变化。
结果显示,在进入国际空间站前几天,宇航员的生物钟周期要比正常值稍长。随着在国际空间站逗留时间的增加,宇航员的生物钟逐渐接近24小时,恢复正常。但在返回地球后,生物钟又会变得比正常值稍长,类似刚去国际空间站时的状态。
研究人员表示,未来人类飞往火星时,将会面临长达一两年的太空生活。因此这项研究成果将对宇航员长期太空生活下的健康管理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