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贾谊是中国汉代时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他的文章深刻而又充满内涵,为您总结贾谊名言,全文如下:
1、时难得而易失也。
2、习与正人居之,不能无正也;犹生长于齐,不能不齐语也。
3、国以民为本,君以民为本,吏以民为本。
4、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5、民者,万世之本也。
6、天地为炉兮,造化为工;阴阳为炭兮,万物为铜。
7、合散消息兮,安有常则?千变万化兮,未始有极!
8、小智自私兮,贱彼贵我;达人大观兮,物无不可。
9、安民可与为义,而危民易与为非。
10、蓄积者,天下之大命也。
11、悲仁人之尽节兮,反为小人之所贼。
12、自古自今,与民为仇者,有迟有速,民必胜之。
13、祸兮福所依,福兮祸所伏;忧喜聚门兮,吉凶同域。
14、功莫大于去恶而好善,罪莫于去善而为恶。
一.关注传统文化的影响
语文教育是一种文化教育。语文课借助语文教材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精神、民族文化气质、民族文化心理。苏教版语文教材十分注重对传统文化的引入与关注。
课本选入了屈原的作品《离骚》。尽管章节很短,但是其蕴含的精神——屈骚精神,有极其丰富的表现力。“帝高阳之苗裔兮”对自我的品性和价值做了高度的肯定。“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在君王不信任自己、奸人围攻自己、弟子背叛自己、众人不理解自己的艰难处境中,仍在忧患国家、君王和人民,而并不为自己的荣辱担忧。屈原最终纵身汨罗江,这固然有其历史的局限,但正是从这局限中我们意识到了自己肩上的重任,感悟到后人在得到屈骚精神浸润的同时又要继承和发扬这一精神,这是历史和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
古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往往体现在文学作品之中。孟子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意思是如果仕途得志就将恩泽加于百姓,匡世救民,不得志就加强自身修养,完善自己品行。这是古人面对不同人生际遇做出的选择与内化,是很多人的处世观念,在今时今日而言仍然有借鉴意义。
除此之外,课本里还体现古人重仁义以德服人的政治文化内涵。如贾谊的《过秦论》总结说,秦朝“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他指出秦如此短暂的关键原因是不懂取国之道与守国之道的不同,治理国家要靠仁义之道,只有推行仁政与德治才能赢得天下之心,才能长治久安。学生在学习语言知识的同时,又受到祖国传统文化的熏陶,逐渐热爱自己祖国的传统文化,积淀起自己的文化底蕴。
二.拓宽选文的文化视野
文化多样性是历史上和当代世界的客观事实,世界上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独特传统,都有自己的文化特色。在民族和文化交往中,多元文化教育价值观意味着基于多元文化价值标准对待民族和文化个性,必须尊重民族和文化差异。
教育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形成从全人类利益、全球观点出发考虑问题,理解国际社会,关心和宽容异国文化的精神,帮助学生跳出狭隘的国家主义和民族主义,从全人类、全世界进步的视野去观察和思考问题,缓解和消除不同文化背景可能带来的矛盾或冲突的能力等。
在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必修三中皆有7篇外国作家的文章,均占全部文章的1/3强。这些作家以美国与西欧居多,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或世界级大师居多,如肖洛霍夫、伯尔、高尔斯华绥以及欧亨·利、普希金、惠特曼、雨果等。这些作家的作品,让学生思考什么是伟大的人格,思考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吸收多元文化的思想营养,有助于让青年学生认识到对祖国与人类文明所应承担的责任。
三.重视古典诗文的熏陶
孔子曰:“不学诗,无以言。” 中华古典诗文博大精深,包含无比丰富的美的元素,沉浸其中,欣赏其表现的缤纷自然美,体验其高尚的情操美,感受其丰富的生活美,它对陶冶中学生情操、净化心灵大有裨益。
在苏教版语文教材中,学生能够体会到“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不羁精神,感受到“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仁者光辉,倾听“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迈高歌,聆听“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浅斟低唱。可以鉴赏古诗文外在的形象美,可以欣赏或豪放飘逸、或沉郁顿挫、或清空骚雅的语言美,还可以赏析渲染烘托、虚实结合、动静相生的技巧美。学生在阅读中把主观感受与作品的艺术境界统一起来,在审美享受中达到情感的共鸣和情操的陶冶。
[论文摘要]贾谊是汉初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他在总结秦亡的教练,考察汉初以来黄老无为思想弊端的基础上,以“道”为最终依据,建立了以儒法并用为特征的政治哲学。其政治主张主要表现在维护国家统一和中央集权、民本思想以及礼治思想三个方面。贾谊的政治哲学的目标在于建立一个统一、文明、和谐的国家,实现社会的长治久安,为后世所瞩目。研究贾谊的政治哲学,有助于我们从传统文化中为社会主义三个文明建设、和谐社会建设汲取更多的营养。
我国有丰富的政治哲学文化的传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结合中国的实际问题,挖掘、整理、吸收这些优秀传统文化中有价值的东西,对于加强社会主义三个文明建设、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无疑是有现实意义的。本文试图通过对贾谊政治哲学的讨论,以期从中获得建设社会主义三个文明、和谐社会的参考价值,并有助于启迪我们的新思维,赋予传统文化以崭新的时代精神。
贾谊是“汉朝初年最大的哲学家、思想家和杰出的政论家”。生于汉高祖七年(公元前200年),卒于汉文帝刘恒前元十二年(公元前168年),洛阳(今河南洛阳)人。
金春峰说:“先秦,以荀子为代表,儒家思想走上了新的轨道,即融合、吸收法家思想,为强化封建专制集权服务,从而和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有性质的区别。贾谊的思想,体现了《荀子》思想的这一特色。”司马迁说:“贾生、晁错明申、商。”从学术思想源流上来看,贾谊受儒家和法家思想影响很大。
贾谊的政治哲学思想首先是建立在对秦朝何以速亡反省的基础上的。贾谊认为,秦朝的“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废弃礼教的做法使得社会风俗大坏,宗法人伦失序,是所谓“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所以有陈胜等的揭竿而起。强大的帝国倾刻间轰然倒塌,变得那么不堪一击。这里面的原因不能不让人深思。总的说来,贾谊认为,秦朝之所以失败的原因在于“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认为秦朝在取得政权以后,不应该再纯以法术诈力作为统治的基本指导思想和方法,而应该施行仁政。
在总结了秦亡的教训以后,针对当时社会现状,贾谊认为,汉初以来的黄老无为思想虽然有利于经济的复苏,但是却无法调节宗法秩序。不仅如此,它还将最终危及中央集权专制统治。贾谊认为能够补救时弊的只能是“积极有为”的儒家思想。他欲借助儒家思想重整社会秩序。在贾谊的哲学思想中,“道”是作为本体出现的,所以“道”也是贾谊政治思想的形而上依据,是贾谊认为“什么是美好政治生活”的终极性依据。贾谊追求的是合于“道”的政治生活。但贾谊的“道”是“其本者谓之虚”,它落实在现实社会中是表现为儒法两家特别是以儒家思想为主的价值的。所以,贾谊认为,在现实政治生活中如果能够合理地贯彻实现“儒法并用”的思想,也就实现了他的合于“道”的美好政治生活。因而贾谊的政治哲学也充溢着“儒法并用,以儒为主”的特点。关于如何实现美好的社会政治,面对当时社会的三个重大问题“匈奴强,侵边;天下初定,制度疏阔;诸侯僭拟,地过古制”,贾谊主张“儒法并用”,主要在维护国家统一和中央集权、民本、礼治三个方面提出了自己的政治主张,从而想达到解决社会矛盾,扭转社会危机四伏局面的目的。
一、维护国家统一和中央集权
在贾谊的心目中,理想的政治形态应该是定于一尊的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统治的政治形态。皇帝应该是整个国家政治结构的金字塔的顶尖,是政治的核心。在现实政治中,他主张汉朝中央政权的绝对权威性。而当时的情况是“诸侯僭拟,地过古制”。贾谊面对此种情况感到痛心疾首。他认为地方封建割据势力已经对中央政权构成了严重威胁,因此建议文帝及早采取措施,解决诸侯割据一方的问题。他说:
天下之势方病大瘇。一胫之大几如要,一指之大几如股,平居不可屈信,一二指搐,身虑亡聊。失今不治,必为锢疾,后虽有扁鹊,不能为已。病非徒瘇也,又苦霸羲戾。元王之子,帝之从弟也;今之王者,从弟之子也。惠王之子,亲兄子也;今之王者,兄子之子也。亲者或亡分地以安天下,疏者或制大权以逼天子,臣故日“非徒病瘇也,又苦跖戾”。可痛哭者,此病是也。
这种中央集权和地方割据势力之间的矛盾,已经到了非常尖锐的地步,各地诸侯对中央政权来说已是“尾大不掉”,这样一来,直接削弱了中央的权威,并进而可能造成社会的不稳定,已经到了非解决此矛盾不可的地步。为此,贾谊提出了“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建议,希望通过让诸侯国分为若干国,分王其子孙,化大为小,以削弱诸侯国的力量。达到“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无邪心”的目的。这就是说,贾谊希望通过这一措施,使诸侯失去作乱的形势,使诸侯只能听命于中央。进而树立中央的绝对权威,维护中央大一统的专制统治。
对反叛作乱的诸侯,贾谊建议汉文帝要儒法并用,恩威并举,“以刑去刑”,毫不手软,从而以儆效尤。他说:
屠牛坦一朝解十二牛,而芒刃不顿者,所排击剥割,皆众理解也。至于髋髀之所,非斤则斧。夫仁义恩厚,人主之芒刃也;权势法制,人主之斤斧也。今诸侯王皆众髋髀也,释斤斧之用,而欲婴以芒丸,臣以为不缺则拆。胡不用之淮南、济北?势不可也。
这是要求汉朝的统治者用“仁义恩厚”和“权势法制”的两手来对付诸侯。该强硬的时候一定要强硬起来,不能对枝大干小现象放任自流,更不能置若罔闻。如果一味地对诸侯仁慈宽厚,只能放纵诸侯的反乱之心,这是非常危险的。
对于如何防范诸侯王势力膨胀,贾谊提出了两个对策:一是定礼制,二是定地制。贾谊并不反对分封,反对的是诸侯王势力过大,威胁中央政权。他的对策“出发点仍是‘仁’与‘义’。因为所谓‘活大臣,全爱子’,正是‘仁者爱人’(《孟子·离娄下》)的具体表现”。
贾谊维护国家统一和中央集权的主张,生前虽未被采用,但“其言验于身后”。他的“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建议后来被汉武帝以“推恩令”的形式而实行,彻底解除了诸侯对中央政权的威胁,极大地巩固了中央集权统治。贾谊为汉初政治的完全统一作出了巨大贡献。这种政治上的统一为思想上的统一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民本思想
以民为本是仁政思想的重要内容。中国传统民本思想源远流长,在西周时,《尚书·泰誓》中有:“天听自我民听,天视自我民视”。《尚书·五子之歌》中说:“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战国时,孟子有“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荀子说过:“民如水,君如舟;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周桂钿说:“民本思想就是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的核心。从西周到西汉,是这个思想的确立过程。”贾谊的民本思想秉承了儒家传统民本思想。与以往不同的是,他提出了“民无不为本”的观点,从而把民的地位和作用提到了空前的理论高度。他说:
“闻之于政也,民无不为本也。国以为本,君以为本,吏以为本。故国以民为安危,君以民为威侮,吏以民为贵贱。此之谓民无不为本也。”
贾谊不仅把民众看作是国家、君主、官吏的根本,而且把民众看作是一切事业的根本。由此可以看出,贾谊的政治哲学思想完全是立基于人民之上的。
贾谊还列举了民为本的各种情况,在《新书·大政上》中他说:
闻之于政也,民无不为命也。国以为命,君以为命,吏以为命,故国以民为存亡,君以民为盲明,吏以民为贤不肖,此之谓民无不为命也。闻之于政也,民无不为功也。故国以为功,君以为功,吏以为功。国以民为兴坏,君以民为强弱,吏以民为能不能。此之谓民无不为功也。闻之于政也,民无不为力也。故国以为力,君以为力,吏以为力。故夫战之胜也,民欲胜也;攻之得也,民欲得也;守之存也,民欲也。故率民而守,而民不欲存,则莫能以存矣;故率民而攻,民不欲得,则莫能以得矣;故率民而战,民不欲胜,则莫能以胜矣。
贾谊认为,国家、君主、官吏都要以民为本,以民为命,以民为功,以民为力,一切成功都要依靠民众才能成功,一切失败都是君主和官吏的过失造成的,和民众无关。这就是说,不管是国家民族,还是君主官吏,他们的命运都取决于老百姓。民心向背是事业成败、战争胜负的关键,民众决定着国家、君主的前途与命运。“水可载舟,亦可覆舟。”一切帝王要想使国家社会长治久安,就必须认真对待民众。民众不可违,民众是一切事业成功必须依靠的力量。
既然民众是一切的根本,那么君王在施政中就要真正做到以民为本,对于如何做到以民为本,贾谊认为:安民是国家稳定、社会发展的核心,只要民众安居乐业,社会就会稳定发展。他说:“是以牧民之道,务在安之而矣。”贾谊认为,要安民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要爱民。贾谊说:“凡居于上位者,简士苦民者是谓愚,敬士爱民者是谓智。”又说:“德莫高于博爱人。”“为人君者敬士爱民,以终其身。”爱民是以民为本、安民的道德基础。
第二要富民、惠民。这是说当政者要注意人民的物质利益,要给老百姓以看得见的好处和实惠,要让老百姓享受到社会发展的成果。贾谊认为,只要是圣明的君主当政,就必须使人民生活富裕,身体健康。他引用周成王的话说:“寡人闻之,圣王在上位,使民富且寿云。”贾谊提出的富民之法是驱民归农,发展生产。
第三是要注重道德教化,约法省刑。贾谊非常注重道德教化的作用,主张约法省刑。他认为施政应该发挥道德教育和刑罚的不同作用(“礼者禁于将然之前,法者禁于已然之后”),礼法并用。
【关键词】 高中语文教材 文言文 语言知识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3)07-023-01
文言文是我国书面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精髓所在,记载了中国数千年历史发展的轨迹,承载了中华民族千年的绚丽灿烂文化。在语文教学中,学好文言文是学生学好语文、丰富文学涵养的一个基础,也给学生语文创作打下了基础。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结合课文教学,渗透文言文语言知识,提高学生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在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文言文主要以文言虚词、实词以及文言句式而呈现。对此,笔者具体研究如下。
一、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文言虚词
在文言文知识中,文言虚词是重要构成部分,其意义通常较为抽象,不作句子成分,没有实在意义,或者只是组合语言单位、起到语法作用,比如何、因、若、乎、而、与、之、以等都是虚词。在高中语文教材中,文言虚词种类丰富多样。总而言之,可归类如下。
第一、根据词性。我们可以将文言虚词细分成代词、介词、副词、连词、拟声词、叹词等。如“而”用作连词,表示多种关系,可连接分句、短语或词。①表并列关系。有时译成“又”,有时不译。如《信陵君窃符救赵》)中的“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劝学》一文中的“蟹六跪而二螯。”②表修饰关系,通常是连接状语,一般不译。
第二、依照文言虚词作用与意义。又有如下类型:①一词多类异用。在文言文中,虚词的一词多义现象也是十分常见的。以“因”为例,通常用作介词,却能够意为“乘便,趁着”,譬如因利乘便。(《过秦论》);可以意为“通过、经过”,譬如“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廉颇蔺相如列传》);另外,还有可以意为“根据”。此外,还可以用作连词,意为“于是,就”,“因而”等。②兼词,如虚实兼类现象。以“之”字用法为例,可作动词、代词、助词。比如“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其中的“之”为助词;再如“作《师说》以贻之”中的“之”是代词。③句首虚词,如盖,夫等,譬如“夫战,勇气也”;句末虚词,如也,焉,者等。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其中)。(《论语》);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鸿门宴》)④时间副词。比如未几,少顷,须臾,既已等等。⑤关联虚词,比如然则,虽,而等。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需要指导学生认识到文言虚词的特殊性,明白文言虚词与现代汉语的区别,把握一些古今变化词语。比如“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其中的“则”如今被“就是”所替代。
二、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文言实词
在文言文中,实词是最重要的词类,即有着实际意义的词语,通常可以充当句子成分,包括形容词、动词、名称等等。在高中语文教材中,文言实词是比较多的,同时古今意义有着很大的差别,因此给学生理解与学习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第一、通假。在高中语文文言文中,通假现象是十分常见的。所谓“通假”即“借代,通用”,也就是借助一些近或音同的字替代本字。总的而言,可将通假现象分为如下几类:①形近通假。比如《烛之武退秦师》一文中“秦伯说,与郑人盟。”其中,“说”通“悦”,即高兴。②同音通假。这一类通假字中借字与本字的韵母、声母相同。比如“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其中的“颁”通“斑”,头发。(《寡人之于国也》);③叠韵通假。即借字和本字的声母不同,而韵母一样。比如《荆轲刺秦王》一文,“图穷而匕首见见”中的“见”通“现”。④双声通假,即是借字和本字的韵母不同,而声母一样。比如:法令亡常(“亡”通“无”)(《苏武传》)。这些通假字在课文与课后习题中均有出现。
第二、古今异义。在高中语文文言文学习中,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认识古今异义实词,让学生明白虽然一些词在字形上和现代汉语一样,却不能完全根据现代汉语意义来理解,需要了解这些实词的演变过程。在高中语文教材中,双音词所占比例大,而单音词则较少。比如《曹刿论战》中“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其中的“再”,古义是数次,两次,第二次。而今义则是多次,再一次,又一次;还有,继续。再如《师说》中“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众人:古义是一般人;今义是大家,很多人。在高中语文现行教材中,“虽然、所以、以为”等古今异义有着非常高的出现频率。另外,丈夫、中原、故事等都是常见的双音古今异义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结合课文分析讲解,还需要适当布置习题,让学生练习巩固。
对比法即对比论证法,是指在议论过程中采用正反对比论证的写作手法。比如贾谊的《过秦论》就使用了对比论证的手法,文章通过秦国本身先强后弱,先盛后衰,先兴旺后灭亡的对比,秦与九国之师的对比,陈涉军队与九国之师的对比,秦与陈涉的对比,四组对比,贯穿全文,环环相扣,层层推进,最后得出文章的主旨:“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使用对比论证要注重:
1.扣紧论题。文章的正反对比论证要照应题目和论点,要显露论题的本质。
2.有具体的对比点。一是材料需要具有鲜明的对比性;二是对比的双方要属于同一范畴,或横向比较或纵向比较,或同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或不同事物的同一个方面。不能把横向的材料和纵向的材料放在同一个方向下比较,那样会造成议论逻辑不清;三是论点应表现出相反或相对的性质。
3.注重分析。要把相反或相对的两个材料进行对比后,必须对其进行分析。一是分析对比产生的根源,即“挖根源”;二是阐述观点的正确性,即“深阐释”;三是阐释对比产生的结果,即“探结果”。
【一文】
高调与低调
阮直
音乐的旋律是由多声部组成的,这其中不乏高调与低调的和声。不可想象的是一部乐曲或一首歌曲只有高调或只有低调。只有高调的叫“野猫子叫春”,只有低调的叫“癞蛤蟆气鼓”。凡是曼妙悠扬的鸟鸣,都是婉转曲折之音,低调、高调组合之曲。
可轮到做人做事了,往往高调的人就不招人待见,低调就讨人喜欢。其实,这绝不是彼此因低调、高调就有了高尚与卑鄙之分,而是高调者抢了别人的风头,遮盖住了人家的光亮,才招致了他人的指责。
国人的做人准则其实不光明磊落,是用谋略处理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个尾巴飘扬着,很高调,也很美丽,但也有点儿招风,遭嫉妒,可谁也舍不得把尾巴剁下去,一旦尾巴没了就与美丽无缘了。于是就先夹起来,假装着没有尾巴,可到了“求偶期”就都不会夹着尾巴做人了。这种做人的“智慧”就是低调,低调是让别人舒服,让自己的人际关系和谐,如果谁能永远低调到底,一生都低调下去,那就不是小谋略而是大智慧了。可这样的大智慧者老夫就没见过,就是在古今中外的历史上也没听说过。因为真正的低调应该是“大音无声”,无声到没人知道才对。如果谁的低调不仅让人家听到了优美之音,又赢得道德崇高、做人聪明的评价,那样的人生其实更是高调。他高调得把大众都忽悠了,大众还回报他热烈的掌声,这纯属伪低调真高调。
做人讲低调,做事讲高调,这是国人做人的狡猾,维护的是人际关系,在意的是自己的形象,谋求的是更大利益。如果没野心,没私心,没欲望,不图名图利,一个人做自己的事、做自己的人,我高调、低调关你屁事。我咋样舒服,咋样本真就咋样做,高调的本质偏要低调地表现、低调的秉性反倒高调地张扬都是一种假装,假装的低调就不如真实的高调。
就像高调真实的陈光标,他做人就是纯正,他就敢对着央视的镜头向全国的观众说:“我喜欢表扬,我喜欢各级政府和组织对我的表扬,如果他们忘了给我发证书、奖章,我一定去要来。那些东西对我来说都比钱好。”这样的高调就让伪道德者扣上了“高调”行善“是冒犯了别人的尊严”的帽子。救助别人的同时,要了几面锦旗,戴上几枚勋章,拍了几张照片就冒犯了别人的尊严,那我不救助别人,也当个看客,一旦发现谁高调行善了,就要剁下人家扬起的尾巴。这样的低调看客能比高调的行善者高尚吗?
我就理解不了,高扬善举不就是弘扬美德吗?干嘛还要低调呢?爱美德、爱慈善、喜欢美好的荣誉干嘛还要夹着尾巴呢?如果人们珍爱的美德不值得表扬,那么,这个错误不该算在喜欢高调做人者的头上,我们应该算总账。让人家高调、把别人的德行远播的究竟是谁?应该是国家与政府。国家与政府设立了那么多的荣誉与大奖,不就是“高调”那些做出成绩、道德美好的人们吗?如果低调就能“完美人性”,最应先取消的就是国家设立的大奖,主张低调人生就该从国家做起。
这个世界上就没有不主张“高调”人性美德的国家,只要我们弘扬的是美好人性的良善,只要我们“高调”的是人生进取的精神,我们一路高调猛进也没错。总不至于只需国家、政党高调,让天下的百姓个个都夹着尾巴做人吧。
(选自《西安晚报·副刊》)
【一评】
文章通篇使用正反对比论证的手法,讨论“高调和低调”的问题。文章题目的“高调与低调”就是一种对比,点明了文章要讨论的论题内容。
文章第一段从大家熟悉的音乐入手,解说“高调”和“低调”,并且从反面入手,以乐曲只有“高调”或“低调”都不是音乐来解说“高调”“低调”都有作用。
文章第二段开始写做人、做事的高低调问题,强调“高调做事、低调做人”在当今社会中的作用,然后从古人的分析入手解说“低调做人”的历史渊源,接着列举了陈光标的事例,分析“高调做事”在当今社会应该提倡的原因。
文章最后表明自己的观点:高调是可取的,只要弘扬的是人性的善良、只要体现的是人生进取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