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子女教育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调整课程结构
课程设置应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即从社会实际需求出发、从学校的特色出发、从学生的实际状况出发。具体来说:第一、从社会需求出发。所有的学校都有服务社会的义务,但不同类型的学校服务社会的方式应该是有差别的。女子高校的定位一般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其服务社会的方式就是为社会培养一线人才。因此,专业课程的设置必须面向时代、面向社会,与社会发展需要紧密相连。第二、从学校的特色出发。无论是从生理还是心理的角度来看,女生和男生之间都是有很大区别的,女性性别的特征和优势在于其右脑比较发达,思维上特征表现为比较感性和直观、语言能力和形象思维较强,女学生富于情感,对生活实践活动有兴趣,易投入等特点。因此,女子高校学前专业在课程设置上要针对女性的特点。第三、从学生的实际状况出发。课程设置应当围绕学生适应现实和应对未来设计所需的最基础的知识和最基本的技能,充分考虑设置的课程对于学生今后的工作究竟有多大的作用等状况出发。通过以上研究,女子高校对本科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构想主要有以下四个模块:全校公共通识教育课程、学科通识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集中实践环节。(以湖南女子学院为例)
(1)全校公共通识教育课程
包括思想素质系列课程、身体素质系列课程、文化素质系列课程、女校特色系列课程四个部分。在这类课程中,尤其针对女大学生的特点与优势,开设了一系列文化素质课程和女校特色系列课程,如投资与理财、就业指导、合唱艺术、创业学等,现代礼仪、女性学、家庭生活科学、女性教育学、女性成才学等。这类课程的开设,一方面旨在拓宽女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强生活的适应性,提高生活的基本能力;另一方面,旨在培养女大学生的“四自”精神和性别意识,提高女大学生的生存和发展能力。
(2)学科通识教育基础课
包括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大类通识课程,如教育心理学、生理解剖学、中外教育史等。这类课程是帮助学生掌握有关的教育教学的基本知识。
(3)专业教育课程
包括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选修课程、专业拓展课程。在这个模块,我们根据学前教育机构的需要和从发展学生的个性出发,做了比较大的调整。第一、在专业核心课程中,增加了艺术类课程(钢琴、美术、舞蹈)的课时,通过艺术类课程教学,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艺术技能技巧,重点放在幼儿歌曲弹唱和伴奏、幼儿舞蹈创编以及儿童画创作、手工制作和幼儿园环境布置等方面,同时培养学生一定的艺术鉴赏能力。第二、增设专业方向选修课课程和专业拓展课。专业方向分为学前英语类模块、学前教学法类模块、艺术类模块、学前理论类模块,专业拓展课有奥尔夫音乐、民族乐器、0-3岁婴儿教育、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等。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和职业规划需要来选择课程,一方面,有利于充分挥学生的个性,培养个性化的人才;另一方面,有利于满足社会对多样化学前人才的需要,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4)集中实践环节
我国学前教育课程的一大缺陷就是实践性课程薄弱,增加实践性课程的比重和内容显得十分重要。湖南女子学院本科学前教育专业除毕业实习外,增加了保育和保健见习、教育见习、教育调查、幼教宣传和咨询、课程实习、教育实习,使实践性环节贯穿教学全过程,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缩短与学前教育机构之间的距离。
2改善课程实施途径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是教学,因此,教学模式改革是课程改革系统工程中重要的一环。
(1)改革理论课程的教学
过去学前理论课程的教学都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处于消极被动的地位,收效甚微。教学是教师对学生施加教育影响的过程,但从本质上说,是学生自己的学习过程。因此,应该改革以往的教学模式,由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前专业理论课既要帮助学生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除必要的课堂讲授外,还应该灵活运用多样的教学方法,如启发式教学、专题讨论教学、参与式教学、体验式教学、实习式教学、情境教学、尝试科研等方式,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多方面的综合素质。
(2)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
幼儿教师作为一项专门的职业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社会对幼儿教师的专业化要求也日益提高。女子高校本科学前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在培养应用型人才,因此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要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必须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起来,确立实践教学目标、建立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构建实践能力考核的教学评价体系。
3优化课程评价方式
既然学前教育专业理论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需要改变,那么对检测教学效果的评价方式也应进行相应的改革。传统的教学效果评价方式是以试卷考试为主,主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而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能力等方面却很难看到。所以,在教学评价方面应以试卷考核与实践考核有机结合,试卷考核占60%,实践考核占40%。其中实践考核可包括:社会调查、案例分析、模拟教学、成果展示等,这种考核方式才能使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总结
(一)受访者基本情况
在回收的274份问卷中,61.5%的被调查者为男性,38.5%为女性;年龄集中在30~45岁之间(68%);从户籍上来说,63.9%为农业户口,36.1%为非农业户口;受访者在郑州居住的时间以3年以上最多(38.7%),依次是1年以下(21.9%)、1~2年(20.8%)、2~3年(18.6%)。受访者平均拥有1.5个孩子,其中,59.3%的受访者拥有1个孩子,34.4%的受访者拥有2个孩子,5.7%的受访者拥有3个孩子,0.5%的受访者拥有4个孩子。对于子女是否和自己在一起生活,63.5%的受访者表示子女和自己一起生活,36.5%的受访者表示子女在老家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其中在城市居住时间越长,子女和自己一起生活的比重越高,如在郑州居住3年以上的104名受访者中,有74名表示子女和自己一起生活,占71.2%,而来郑州居住半年以下的受访者中这个比例只有41.7%。
(二)对音乐学习的认识与感知
1.流动人口对音乐学习的重要性认识普遍不够。41.2%的受访者认为音乐学习的重要性低于语文、数学和英语,仅有32.1%的受访者认为音乐学习的重要性和语文、数学、英语的学习一样重要,20.4%的受访者认为音乐学习“可有可无”;在对“您是否认同音乐艺术学习能够促进提高孩子的情商和思维能力”的回答中,有49.9%的受访者表示“认同”,50.1%的受访者表示“不认同”;在对“您是否认同音乐艺术学习能够促进提高其他课程的学习效果”的回答中,仅有27.7%的受访者表示“认同”。2.流动人口对子女音乐学习和培养的目标定位不清晰。43.8%的受访者表示对孩子的音乐学习和培养“没期望、顺其自然”,22.6%的受访者希望音乐能够成为孩子的“一技之长”,17.5%的受访者希望音乐能够使孩子“成名成家”,还有16.1%的受访者表示对孩子进行音乐学习和培养的目标是“升学”。从上述对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中可以看出,流动人口对音乐学习在促进其他学科学习、提高孩子的情商和思维能力等方面认识不够。上述问题的出现,一方面,取决于流动人口自身的受教育程度,另一方面,与传统的应试教育影响有关。在应试教育环境下,学校、家长、学生往往将注意力放在对升学影响大的语文、数学、英语学习中,而把音乐课仅作为一种“副业”,学校对音乐教学投入的力量有限,教学设备等硬件不足,学生对音乐课重视程度也不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分数制”限制了流动人口子女音乐素质的提高。
(三)教育环境
流动人口子女音乐教育环境主要从家庭是否经常播放音乐、播放音乐的类型、播放音乐的次数、家庭音乐教育对孩子音乐学习教育的影响等方面来衡量。问卷调查结果显示,53.3%的受访者表示在家里偶尔听音乐,36.1%的受访者表示在家里经常听音乐,6.6%的受访者表示在家里从不听音乐,仅有4.0%的受访者表示在家里每天都听音乐。受访者对于家庭音乐教育的作用及对孩子音乐学习的影响普遍认识不够。仅有40.2%的受访者认为家庭音乐教育对孩子音乐学习教育“很重要”“重要”,有59.8%的受访者认为家庭音乐教育对孩子音乐学习教育“可有可无“”不重要”。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从教育环境上来说,流动人口子女音乐教育的环境较差,接触适合自己年龄阶段音乐的机会较少,这一方面与家长对家庭音乐教育的重视不够有关,另一方面也与社会的大环境有关。
(四)教育形式
流动人口子女对音乐的爱好和接受度较高,55.9%的受访者表示孩子“很喜欢”“喜欢”音乐,29.1%表示喜欢程度“一般”,仅有5.1%表示“不喜欢”。这说明音乐可以使人愉悦,对于流动人口子女来说,即使可能不太理解音乐,没有受过音乐教育,但是在他们心中也会感觉到音乐表达的某种情感,听音乐会使他们开心、快乐。对于家庭亲子音乐学习的活动形式,30.7%的受访者表示“与孩子一起欣赏音乐”,11.3%的受访者表示“自己教孩子唱歌”,10.6%的受访者表示使用“家庭卡拉0K”,值得注意的是,还有47.4%的受访者表示没有开展过家庭亲子音乐学习。流动人口对于子女参加社会音乐培训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仅有23.7%的受访者为孩子报培训班或兴趣班参加音乐学习,其余76.3%的受访者没有为孩子报培训班或兴趣班参加音乐学习。在为孩子报培训班或兴趣班参加音乐学习的受访者中,仅有7.7%的受访者表示经常陪同孩子一起参加社会音乐培训学习,有40.0%的受访者表示没有时间陪同孩子一起参加社会音乐培训学习。对于参加培训项目以器乐为主的占到了43.5%,其他依次是舞蹈(21.7%)、唱歌(20.3%)、综合素质训练(14.5%)。对于累计接受社会音乐培训的时间,40.0%的受访者表示在“1~2年”,32.3%的受访者表示在“2年及以上”,21.5%的受访者表示在“1年以下”。对于每周接受音乐培训的时间以1小时居多,占到了63.1%,每周2小时以上的仅为21.5%。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从音乐教育的培训形式来看,虽然流动人口子女对音乐的喜爱程度较高,但开展家庭亲子音乐学习较少,参加社会音乐培训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两者共同影响了流动人口子女接受音乐学习的机会。
(五)教育影响因素
对于家庭负担孩子参加音乐学习费用的承受能力,23.4%的受访者表示“有困难”,22.6%的受访者表示“刚好可以”,仅有16.1%的受访者表示“完全可以负担”,另外,有38.3%的受访者表示“不好说”。上述结果表明,经济因素是影响流动人口子女接受音乐教育的重要因素之一。对流动人口子女音乐教育影响最大的方面,62.4%的受访者表示取决于学校、社会、家庭三方面的配合,21.2%的受访者表示是学校音乐教育,9.5%的受访者表示是社会音乐教育。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现代教育理论研究表明,在儿童时期,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重要。但是对于流动人口来说,受生活条件和自身受教育水平的限制,认为对孩子音乐教育影响最大的是家庭音乐教育的仅占6.9%。影响流动人口子女音乐教育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是“经济能力”(40.5%),其次是“家庭环境”(24.8%)“、学校课业负担”(18.2%)。上述分析表明,影响流动人口子女接受音乐教育最主要的因素依次是:家庭经济能力、家庭环境和学校课业负担。因此,要提高流动人口子女接受音乐教育的机会,必须提高流动人口的收入,使其能够为子女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
二、结论与对策建议
(一)结论
通过对流动人口子女音乐教育状况问卷调查数据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从对音乐学习的认识与感知上来看,受自身受教育程度和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流动人口对音乐学习在促进孩子其他学科学习、提高孩子的情商和思维能力等方面认识不够。2.从教育环境上来看,受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流动人口子女接受音乐教育的环境较差,接触适合自己年龄阶段音乐的机会较少。3.从音乐教育的培训形式来看,虽然流动人口子女对音乐的喜爱程度较高,但以自学为主,家庭开展亲子音乐学习较少,参加社会音乐培训学习的积极性不高。4.家庭经济能力、家庭环境和学校课业负担是影响流动人口子女接受音乐教育的主要因素。
(二)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民工子女教育弱势群体
引言
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迅速转型,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快,适应市场对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的需求,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由农村流向城市,由欠发达地区涌向发达地区,全国各地掀起了一股波涛汹涌的“民工潮”。上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人口流动中家庭迁移的比重越来越大,大批学龄儿童随父母流入城市,数量急剧增加,流动儿童问题越来越突出,最突出的是在流动儿童的义务教育问题上,城乡分割旧体制的弊端暴露得越加清晰,越加变得令人不能容忍。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执政理念,总书记又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作了进一步的阐述,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一执政理念充满了人文关爱,让人不禁对社会、对生活、对未来充满了无限的希望和美好的期待。
目前,我国流动儿童的数量约为1982万,占全部流动人口的19.37%。在全部流动儿童中,户口类型为农业户口的占74%。也就是说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从数量上看已将近1500万。他们不能接受或不能良好地接受义务教育,这不仅仅会影响儿童个体的发展,同时也影响我国“普九”工作的深入进行,影响社会公平体系的建立,以及我国公民素质的整体提高,必将对我国的社会发展带来隐患。解决这一庞大群体的教育问题刻不容缓。
一、城市农民工子女教育现状分析
关于农民工子女入学问题,早在2003年9月,国务院就了《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意见》,规定流入地政府应采取措施,切实减轻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教育费用负担。2004年3月份,国家又出台规定,从2004年秋季开始,农民工子女入学不再收取借读费、择校费或要求农民工捐资助学及摊派其他费用。实际中为了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各地政府都对教育资源进行了整合,公办学校资源紧张,而且各地教育局又是按照学校学区内常住人口的数量设置班级容量,根本没有为流动人口预留容量,加上公办学校的高消费超出农民工家庭的承受能力,城市农民工子女入读公办学校困难。当前城市农民工子女受教育方式主要是农民工子弟学校和家庭教育。
(一)农民工子弟学校教育现状
目前,流动人口子女在城市公办学校借读,仍须交纳一定数额的借读费或赞助费,这对于广大处于社会低收入阶层的农民工家庭来说,能够承受的不在多数。另外,文化背景的差异、教学环境的改变、使用教材的迥异、课程进度和难度的不同也都会影响其选择借读。同时,农民工身份遭受的社会歧视也会给其子女心理上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所以有些家庭即使具备经济实力,最终还是把孩子送到了农民工子弟学校。社会地位、经济条件相对低下的农民工子女,除了一部分在公立学校借读外(具体数字不详),很多家庭只好将子女送入外来人开办的专门招收农民工子女的简易学校就读。这类学校或被称为“棚户学校”,“打工子弟学校”。有人认为,它们根本不能被称为是学校,因为多数连基本的办学条件都不具备,充其量只能算作“民上自发办学点”。但这类学校在城市发展十分迅速,数量增长快,学生人数增加也十分迅速。
总体上看,农民工子弟学校的特点是投资来源以个人投资办学为主,办学层次以小学教育为主;学校多设立在城乡结合部,农民工广泛聚居的地区;达到正规办学水平标准的寥寥无几,学校收费低廉,教学环境差,办学条件简陋,很多学校没有正规的教室、课桌椅、教学用具,更不要提活动场地;学校规模差异也很大,从十几人者到几百人者均有学校的师资水平良芳不齐,许多管理者与教师根本没有教育教学经历,状况令人担忧。
第一,农民工子弟学校硬件设施落后。从学校规模来看,农民工子弟学校的特点之一是规模大小不等,有的学校学生人数几十人、几百人,有的学校则有上千学生。学校的规模过大或过小,对教学安排都将带来一定困难,不利于提高教学质量;从基本设施来看,由于农民工子弟学校多属于个人投资,基本设施依靠个人解决,经费来源大都来自学生学费,招生对象又是流动人口中的低收入阶层,这就决定了学校基本设施状况的紧张与简陋。由于经费有限,学校的教学设施相当简陋,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
第二,农民工子弟学校软件建设滞后。农民工子弟学校教师全部实行聘任制,但真正签合同的为数极少,学校的人员管理比较松散,教师的流动性人还是比较普遍的现象,不利于教学连贯性与完整性的。由于农民工子弟学校运作的特殊环境,师资水平与公办学校相比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第三,农民工子弟学校教学质量不高。由于受到主客观两方面因素制约,在全国轰轰烈烈开展素质教育的今天,这类学校教学中还只是偏重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能力培养。学校缺乏教学设施,加之教师水平有限,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薄弱,年级越高,表现越明显。
(二)城市农民工子女家庭教育现状
家庭教育对子女的人格、个性、智力、自我观念、学习成就感都有密切关系,但凡父母参与子女的教育活动越多,给子女的指导与鼓励、肯定越多,子女的发展就更为健全。学校的教育,如果缺乏家庭的配合,其教育功能有多大,令人怀疑。由于特殊的生存状态与生活方式,农民工在对其子女教育观念、态度、行为等方面,与城市居民相比,表现出许多不同,而且不同程度地存在问题。这些问题一方面与家长的文化素质、社会地位有关,一方面与其群体特征、经济条件、生活环境有关。
第一,家长对子女的教育方法落后。农民工家庭在对子女的教育方法上,有以下特点:一是重言传,轻身教。许多家长对子女提出合理要求,但在日常行为中自己却不拘小节,难让孩子信服;二是训斥多,表扬少。农民工家长工作繁忙,自身素质不高,往往以命令指责的形式教育子女,希望得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其实简单粗暴的方式不但难于收效,往往适得其反。
第二,家长与子女缺少沟通。由于家长工作忙碌,常常早出晚归,很少有时间辅导子女功课,加上他们自身文化水平不高,也难以在学习上为子女提供很多帮助,协助他们解决课业上的疑难。有些家长对子女的考试成绩比较关心,但心有余而力不足,无法在行动上具体指导。其次,家长很少为子女购买课外读物。一方面家长缺乏经济实力为子女购置学习图书。此外由于时间和经济等原因,家长很少陪子女外出活动。
二、城市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原因分析
城市农民工在城市阶层中属于弱势群体,对农民工子女来说,实际上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受教育的公平环境,农民工子女在接受教育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城市农民工子女受教育机会的不平等
我国现阶段由于生产力水平的限制,缺乏为每个人提供同等教育机会的物质基础,教育机会存在诸多不平等,对于以农民工为主的广大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不平等更为严重。
第一,现行户籍制度的限制。尽管1979年以后,我国的户籍制度限制人口流动的功能开始不断弱化,农民可以“自由”地进入城市,但是户籍制度依然对农民的身份、就业、教育、生活水平等起到钳制作用,农民工子女上学难问题即是受户籍制度影响的结果。没有城市户籍或离开户籍所在地的适龄儿童,不论这些孩子是在家乡出生被父母带到城市,还是在城市出生且生活在城市,在所居城市很难得到同等的受教育机会,农民工子女基础教育被排斥在城市和乡村的教育体制之外,而被迫以体制外的市场化方式来解决。
第二,现行教育制度的制约。自1985年以来,我国义务教育体制经过三次改革:即“地方负责,分级管理”——“在国务院领导下,地方负责,分级管理”——“在国务院领导下,地方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三次改革,都始终坚持着“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原则。户籍是享受义务教育的主要依据,实施义务教育所需经费和基本建设投资主要通过地方政府财政拨款进行配置地方政府是筹集经费、设置学校的主要部门。农民工子女具有明显的居住地和户籍所在地分离的特点,使其义务教育管理体制与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方式产生矛盾。一方面,流出地政府虽然对其户籍所在地的适龄儿接受义务教育负有完全责任,但跨地域的流动使流出地政府不便对这些流出本地的适龄儿童的就学情况进行管理和监督;另一方面,当外来学童随父母流动时,并没有也不可能将户籍所在地应对其投入的教育经费带到流出地流入地政府在法律上也不承担经费等主要责任。这样,流入地政府和流出地政府在对待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上均处于“无责任”的境地。相应的教育法规不能得到真正的落实,出现流入地政府与流出地政府相互推诿责任的现象。
(二)城市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的途径有限
城市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的主要途径仍然是选择农民工子弟学校,造成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的途径狭窄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第一,公办学校容纳量有限。由于我国教育资源的紧缺,公办学校大都是按照学校学区内常住人口的数量设置班级容量,根本没有为流动人口预留容量,在公办学校辐射不到、流动人口密集的区域,民办(简易)学校的出现不可避免。其难。以汉南区为例,“九五”期间,众多流动人口居住在这些城郊结合部。大量人口的涌入,给这里的公办学校带来巨大入学压力。众多农民工子女无法进入城市公办学校借读,只好选择农民工子弟学校。
第二,子弟学校发展缓慢。中国义务教育财政分权背景下,流动儿童教育机会的供给主要以流入地政府为主。因此流入地政府财政实力直接影响流动儿童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尽管部分地区在资助辖区流动儿童教育上投入了巨大热情,但长远来看,当越来越多的流动儿童在当地入学时,当地财政将面临巨大压力。无论在民工子弟学校的经费保障、师资配备还是在办学条件改善等方面,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因为财政压力往往都疏于扶持、管理和监督,使民工子弟学校的教学质量长期停滞不前,农民工子女无法接受正常的、良好的义务教育。
(三)城市农民工子女受教育保障制度缺失
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的权利要有一定的制度来保障,然而当前相应制度及法律、法规的空白与缺失,造成了城市农民工子女教育状况的窘境。
[关键词]北京;外来务工人员;留守儿童;教育
[DOI]1013939/jcnkizgsc201718115
如今我国经济平稳发展,相比几十年前是质的飙升,但事无绝对,发展中不可避免地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不久前有机会参加了一次打工子弟的课题,借此机会小谈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与留守儿童的问题。
1外来子女教育问题
改革开放时我们的指导思想是先富带后富――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最后达到共同富裕。城市支持农村,东部比西部先发展,大城市比小城市先发展。这个无疑是造成地区之间、社会贫富差距大的原因之一。根据2010年世界银行公布的调查数据,美国5%的人口掌握了60%的财富,而在中国,1%的家庭掌握了全国414%的财富,财富集中程度远大于美国,成为全球两极分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就如我们都知道的二八法则:百分之二十的人掌握了百分之八十的财富。2006年中国社会的基尼系数升至0496,有的统计认为已达到05,远远超过国际警戒线04。贫富差距、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大带来了人口的流动和务工人员的增多。大多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虽然务工人员的迁入促进了城市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但也带来了许多社会问题:城市面临的人口激增问题,务工人员面临的生存环境及子女的教育问题。我们的研究课题主要是围绕着打工子弟学校开展,了解一下打工子弟的教育问题。户籍的限制、不能在异地高考等都限制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问题,而知识改变命运,教育无非也影响着他们的一生。北京作为首都,众多的流动人口迁入让它面临着极大的人口问题。接下来我们以它为例了解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的情况。
跟着父母到大城市打工的孩子由于户籍和政策的限制不能进入正规的学校,为了让这些孩子接受到基本的教育。21世纪初,石景山区民间自发建立起了20多所打工子弟学校。但近年来政府集中清理不符合现代办学标准的学校,牺牲一部分利益来换取社会利益。至2017年北京市石景山区仅存4所打工子弟学校。一方面是因为打工子弟学校的办学设施差,经费不足,安全保护设施落后,存在安全隐患,取缔之后不会影响城市的进一步优化;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问题已经成为政府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
据调研结果,在打工子弟学校毕业的学生一部分回家参加高考,大部分直接上专科院校。且不说回到老家适应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和方式有多么困难,那些留在北京上专科院校的人就失去了上正规大学的机会。务工人员的数量没有减少而学校减少,意味着有更多的人无法接受到教育。还有就是辍学现象严重,学生心理状况问题,门槛过高等。我们应该小心呵护在城市的外来人员子女的心理情况。据之前的一次对打工子弟学校学生的问卷调查中了解到大部分的父母和孩子都希望能得到政府和社会的援助。虽然有很多人认为在什么学校并无差别,主要是靠自身的努力,所以我们应当用心保护他们一颗颗坚强包裹下脆弱的心。外来人口流动性强、所以有着户籍限制的公办学校的就学门槛,除了借读费,要进入城市公办学校,通常需回老家乡镇政府开具家里没有监护人、同意外出借读的证明,然后要凭务工证、暂住证和计划生育证明等,到流入地街道办事处提出申请,经批准后才能到公办学校报名。先不说城市就读的费用,而且必须要五证齐全,这样一来,很多家庭经济条件差的务工人员就无法负担,需要在陌生的城市各处奔波会让他们望而却步。所以我们应该考虑简化行政审批程序缩减步骤,尽可能为他们提供便利。
自从新的《民办教育促进法》颁布以来,对民办教育的支持力度增大。而就我们所知,北京市政府也在尽力减少入学限制为更多孩子提供上学机会。另外还需进一步改革现行户籍制度,消除“二元化”管理带来的弊端,逐步将户籍管理职能过渡为服务职能。并且应该更加完善行政监督,合理划分财政支出,切实地给民办教育以财政支持和政策支持,层层监督监管,不缺位,每个问题都能找到相应的负责人,这样每个人才会负责地完成。
2留守儿童问题
在人口从农村大规模流向城镇的过程中,大多数流动父母将未成年子女留在家乡,致使留守儿童规模快速扩张。所谓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工作,孩子留在原户籍所在地不能和父母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在市场经济发展,城市化水平提高,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为提高生活水平养家糊口外出务工,其中大部分为夫妻一同外出,但由于各种限制无法将子女带在身边,由此引发“留守儿童”问题。由于留守儿童多由祖辈照顾和教育即隔代教育,父母监护教育角色的缺失,对留守儿童的全面健康成长造成不良影响,“隔代教育”问题在“留守儿童”群体中最为突出。而且祖辈的教育难免会传统,限制孩子的思想。这种状况容易导致留守儿童“亲情饥渴”,心理、性格等方面出现偏差,学习受到影响。但留守儿童还应该包括那些即使在父母身边也由于父母忙碌几乎没有时间被陪伴的孩子。务工人员可能怀着让子女接受更好教育的心态,带他们在大城市生活,但当他们发现没有这样的机会和精力时,许多人会选择把孩子留在家里跟着爷爷奶奶或其他亲戚生活。但童年是一个孩子品行的形成期,没有了父母的教导和陪伴,会是多么大的缺失。而这样的亲情缺失会给孩子带来很多影响。留守儿童因为亲情缺失可能会内心封闭,对这个社会持有恐惧的态度,不愿意融入集体,融入社会,脾气暴躁等。而父母不能及时发现解决问题,小问题会积聚变大而有一天会坍塌无法挽回。因此,应该防患于未然,提早采取措施。政府应该提高乡村的教育水平,缩小教育差距。社会也应该表示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形成友善的氛围,社会会更加温暖。政府应提供更多的工作岗位,促进二、三线城市的发展,打造地区发展特色。让人们可以就近选择工作,不必再离家打工。
3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和留守儿童问题间的联系
当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务工地得不到良好的教育,他们往往成为留守儿童。这两个问题息息相关,互相影响,也是看似相互矛盾不能缓和的。政府应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力度,完善立法,保障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教育权利,为社会创造一个和谐稳定的大环境。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不仅要依靠自身的努力,更要在政府的宏观指导下,和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努力,发挥各自的教育优势,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形成学校、社会和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体系,从根本上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问题。而对于农村的留守儿童最重要的是心理建设,所以我们应该让他们的精神生活丰富,无暇陷于痛苦。一是提供心理咨询,时刻观察学生心理的变化。二是要提供丰富的课余活动,尤其是小学,应注重素质教育,避免让还是孩子的学生陷于无穷尽的作业中,积极引导他们形成开朗的性格,弥补没有父母陪伴的缺憾。三是提供优质书籍,让他们有书可读。总之,一切都会向好发展,这两个问题不是无解的哲学题,每个方面做好了,就会迎刃而解。
论文关键词:社会化;城市农民工子女;养成教育
城市农民工子女是指非本市籍而在本市务工的农民工的孩子,他们是我国改革开放后经济发达地区出现的新群体,由于生活、学习和文化等环境的巨大变化.其原有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和城市规则格格不入,难免发生这样那样的冲突,造成各方面的不适应。养成教育的目的是将一个自然人训练、教育、培养成为符合社会要求的社会成员.通过与别人的接触和互动.学习并内化社会规范,而成为个人人格的一部分,最终实现个体社会化。社会化是人类社会文明不断传递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最终目标是培养掌握了社会群体行为方式、并将社会文化内在化了的“社会人”,这一目标使农民工子女的养成教育面临更大的挑战。
一、城市农民工子女在社会生活中存在的偏差行为
对“偏差行为”这一概念的界定是非常困难的,从社会学意义上说,主要是指那些超出常规,偏离或违背社会道德、纪律规范和法律规范的行为]。主要表现为三类:(1)违纪行为,即违反特定场合的特定管理规范的行为。如不遵守学校纪律,上课说话,小动作多,不按时交作业,考试作弊,顶撞老师,旷课,逃学,欺负低年级同学等。(2)违德行为,即不遵守社会公德。如公共场所不懂礼貌,不讲文明,说话带脏字;不爱护公物.乱贴乱画,随地吐痰,乱扔纸屑和废弃物,骑车出入校门口不下车,坐公交车逃票,不给老弱病残让位,拾遗不报等。(3)异常行为,即由于个体自身某些特殊的精神问题或心理因素及其变化引起的违反社会规范的的行为,这种偏差行为更多的只是因为自己行为的不正常而在客观上造成对他人的损害。如身着奇装异服,言行怪异,离家出走,早恋.吸烟,赌博,甚至吸毒,酗酒,自杀等。这些偏差行为大多是由轻微向严重型发展.如不即时采取有效的矫正措施,最终使城市农民工子女更难以被城市人群所接受。
二、城市农民工子女在养成教育方面的影响因素
社会化的环境分为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前者是指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制度,它决定着社会化的文化目标与内容。后者是直接对个人社会化起作用的环境.即受化者生活于其中的具体的环境.包括家庭、学校、社会等…。
(一)家庭因素
家庭是人们接受社会化的最基本的文化环境和最早的单位,几乎任何人都出生于某个家庭,家庭在客观上成为人生受教育的第一个课堂,父母作为子女的第一个老师,其自身的诸多素质会对子女产生重要的影响”。
一是家长个人修养差。如不讲卫生,言行粗鲁,与人相处不讲究方式,夫妻双方经常吵架打架,有时甚至跟学校老师闹矛盾,骑车出入单位大门不下车,和门卫起争执,上公交车不买票或不给儿童买票,到超市白吃东西或顺手牵羊,赌博等。他们这些有心无心的错误,不仅有损自身的形象,而且成了子女模仿的消极对象.严重影响了子女的身心健康。
二是家长工作繁重,无暇顾及。农民工多从事高强度、低收入的职业,没有固定的上下班时间.根本无暇顾及子女,更不必说对孩子的心理辅导了。很多家长甚至无力照顾好孩子的三餐闻题。把钱给孩子让他们自己解决,至于孩子拿钱做了什么,家长就不闻不问了。有的孩子住地离学校较远,早出晚归,孩子学习如何,做了什么,家长根本就不知道,也没有精力过问。
三是家长对养成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清,或因自身文化素质偏低心有余而力不足。据调查,大部分农民工高中以下学历,85%以上的家长最看重的是分数,而对其它教育根本不重视。更有一些家长从自身的处境出发有“读书无望”的错误认识,认为“学多了也不一定有用”.至于养成教育,更是根本没考虑过由于家长文化水平不高.在家庭教育中对孩子缺乏耐心的说服教育。动辄训斥或打骂.这些不当的教育方式根本不能深入心灵.只是表面的管教,对孩子来说这种家庭教育几近空白。
四是家长经济条件限制。农民工的家庭经济条件较差,据国家统计局《城市农民工生活质量状况调查报告》显示:一半以上的农民工月收入在8oo元以下,其中月收入在500元以下的占l9.67%.月收入在500元一800元的占33.66%,只有一成的农民工的月收人超过了1500元。而子女的学费。
借读费等超过一个农民工年收入的64%,这对于一个农民工家庭来说确实是一项庞大的支出。农民工在没有特别谋生技能的情况下。拖家带口进城工作.能在城市中生存下来很不容易。有相当一部分农民工为减少支出,选择居住在城乡结合部的农民房中,居室狭小,条件恶劣,狭窄的空间无法使农民工子女养甫皂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更无法给他们提供追求更多知的机会.如购买课外读物,参加文化活动等。
(二)学校因素
社会需要系统地对新成员进行训练.而学校的产生是人类社会化手段一个质的飞跃,它使人类的教化活动进入了一个有组织、有计划、在社会严密控制下快速进行的阶段,它是社会化的专门职能单位…。由于经济困难,大多数的农民工子女在专门开设的简易学校,这些学校收费相对低廉,但是其软件设施与公办学校相比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和弊端.例如:硬件设施不达标.安全问题难以保障.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质量难以保证,学籍管理难以统一,教学管理不规范等。即使在公办学校就读,由于农民工子女的学习基础差,学习环境差,会影响整个班级和学校的教学质量和业绩考核.这样就使得很多学校和教师不愿意接纳农民工子女,勉强接纳后也会不时流露出厌烦在公办学校就读的农民工子女与城市学生的待遇不同,在教育权利是不平等的。公办学校的同辈群体,即城市同龄人对其排斥,歧视也随处可见的。或对其谩骂、羞辱、孤立,或对其疏远、冷淡、嘲笑等。农民工子女面对教师的不公平对待、同龄人的排斥和学习上的困境,其心里支撑力相当薄弱。
(三)自身因素
一是旧有的生活习惯使然,目前,我国农村和城市在各方面差别都很大.农民工子女大部分来自生活条件恶劣的贫困家庭,他们无论是从农村转来还是出生在城市的,总是沿袭着父母旧有的生活习惯,如个人卫生脏乱差等。农村生活条件差,不可能时时洗脸洗手,更不可能天天洗澡,没有那么多衣服,就谈不上经常换洗衣服,他们把这些生活习惯带到了城市并习以为常.即使到城市后生活状况有所改善,节约的习惯仍然使家长舍不得为孩子在个人卫生和整洁上投入更多的资金。
二是自卑感与抵触情绪,大多数农民工子女都或多或少面临这样的问题:由于父辈在城里社会地位较低,一些城市居民轻视农民工.甚至是农民工子女也会遭到歧视:再者因为农民工子女从小就缺少系统正规的学前、学校教育,在接受知识方面大多数不如城里孩子.在个人艺术特长方面,总体程度较低,相比之下,无法展示自己的优秀面。容易产生自卑感;还有生活条件的差异.使农民工子女在穿着打扮、平时吃喝、学习用具等方面均不如城里孩子,有些情况下还会因此遭到城里孩子的嘲笑。这些都会在他们幼小的心灵投下阴影,使他们在与城市孩子的交往中产生失落、自卑感,最终使他们产生白暴自弃或是逆反的心理。自暴自弃者认为自己处处不如人,索性就这样了,不再进取;逆反者则产生抵触情绪,处处和教师、学校、社会对着干,会成为问题少年和社会不安定因素。以上种种情况说明,帮助农民工子女实现社会化,其养成教育的实施相对更困难一些。
三、对农民工子女实施养成教育的社会途径
根据生态系统理论,在人与环境的互动框架下,影响青少年的发展系统分为微观系统,中间系统,外层系统和宏观系统四层系统中有一个出现问题,都会不同程度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一)优化微观系统是基础
微观系统是与农民工子女有直接关系的环境,主要是家庭环境。家庭是育人的起点,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良好的家庭教育有助于儿童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规范.这要求家长们要做好以下几点:一是要言传身教,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父母的良好品质不需过多的说教,便可潜移默化在孩子身上;但是如果家长作风不正,精神上的污点也容易“传染”给孩子。所以家长应该率先力行,做好孩子的表率。二是家长要关注孩子,教育孩子。教育好孩子是父母不可推卸的义务和责任。孩子的成长,家庭教育起重要作用。家长要用足够多的时间过问孩子的生活学习,转变和摒弃错误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三是要提高自身的教育水平,做好家校衔接。教育儿童是全社会的事,教育部门特别是学校有义务帮助农民工提高家庭教育的水平.如开办家长学校.开设符合实际的授课内容,利用家长会开展专题系列讲座,邀请家长参与学校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活动。建立家校联系本,主动与家长电话联系等。
(二)创造良好中间系统和外围系统是主阵地
中间系统直接参与的各组织之间的联系。外围系统是不直接影响对象的环境和单位。对农民工子女来说主要是指学校,学校是对全体青少年进行养成教育的主阵地,也是缩小城乡文化差异的主要机构,学校在对农民工子女进行养成教育时,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要加强宣传教育.消除歧视心理和歧视行为。学校和老师应本着积极地角度影响市民看待农民工子女.尊重他们的合法地位和权利,通过教育端正城市居民的认识,培育城市和农民工的亲和感,认同感,提供农民工与城市社会交流互动交流的机会,逐步化解农民工与市民间的误解与隔阂。
二是要平等实施教育,同等标准要求。学校在制定各项规章制度和开展的各项活动时,都要对农民工子女一视同仁,平等对待.抚平农民工子女的心理落差,让其克服自卑感,从心理上站起来。同时不能因为是农民工子女就放松要求,同样严格才能达到同样的目标,教育他们真正从自身做起,从良好的习惯做起.培养其健康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