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李时珍夜宿古寺

李时珍夜宿古寺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李时珍夜宿古寺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李时珍夜宿古寺范文第1篇

一、激情导入,初识人物

(课件展示:李时珍画像、郭沫若题词“医中之圣”“伟哉夫子,将随民族生命永生!”)

1956年,我国现代文学家郭沫若曾经为李时珍的墓题词,开头的四个字就是“医中之圣”,医生中圣人级的人物。题词的最后一句是:“伟哉夫子,将随民族生命永生!”郭沫若给予李时珍极高的评价。李时珍究竟是个怎样的人物?他是通过怎样的努力一步一步地攀登到祖国医学界的最高峰的呢?今天,我们随着课文,一起走进他寻访药材途中的一个小故事,一起走进李时珍夜宿古寺的那一夜。

设计意图:引用――树立人物的高大形象

选用郭沫若为李时珍的墓题词的开头和结尾两句话,让李时珍这一人物形象在学生心中高大起来,深深地根植在学生的内心深处。

二、自主读文,感受一夜

那一夜是怎样的一夜?请你一边轻声读课文,一边用心感受。读完后,冉用一个词语来概括,你想用什么词语?

结合学生的回答,板书:艰苦 认真

设计意图:浓缩――在概括训练中整体感知课文的主旨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在文学创作中,认识、情感、思维以及想象是合一的,阅读者应从整体上把握作品。凶此,这一环节把长文读短,旨在训练学生的归纳能力,另一方面在交流中培养学生的思维概括能力。

三、在“吃点苦”中,感受艰苦历程

对于这一夜,我们都感受到了艰苦,而李时珍却有着自己独特的感受。

出示:“我们修订好《本草纲目》,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

同学们,李时珍为修订《本草纲目》,吃的只是一点苦吗?他所说的“吃点苦”到底是一种怎样的苦呢?请你自由品读课文,画出能让你感受到艰苦的词句,谈谈你的体会。

学生品读课文后交流学习感悟。

1.路途艰苦

出示语段:“李时珍领着弟子庞宪,饥餐渴饮,晓行夜宿,在安徽、河南、湖北等地察访药材,已经走了好几个月了。”

抓住“饥餐渴饮,晓行夜宿,安徽、河南、湖北等地,好几个月”进行理解,引导学生想象:“餐”“饮”什么?体会李时珍所到的地方之多,所走的时间之长。

补充材料:李时珍走遍了出产药材的名山,他到过江苏的茅山、湖北的武当山、江西的庐山、安徽的黄山、河南的云台山。他的足迹遍及大江南北,行程一万多里。

读了这段材料,你除了感受到一路奔波之苦之外,还有什么更深的体会?

(荒山野岭、路途艰险、采药时会有生命危险)

创设情境,引导想象――

烈日当空,骄阳似火,他――饥餐渴饮,晓行夜宿:

风雨交加,电闪雷鸣,他一一( );

寒风呼啸,大雪纷飞,他依然是――( )。

崎岖不平的山路上留下了他的脚印,荒山野岭中留下了他的身影。李时珍跋山涉水,身临峰谷,明明吃尽了千辛万苦,他却说――

出示:“我们修订好《本草纲目》,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

设计意图:激活文字――在想象中获得情感体验

叶澜教授曾这样说:“我们的语文教学,只有充分激活了原本凝固的语言文字,才能使其变成生命的涌动。”那么,想象便是这“生命的涌动”过程中最强大的推动力。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和生活体验,展开想象的翅膀去创造,去延伸,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走进文本,更好地理解文本所表达的内涵。

2.住宿艰苦

出示语段:“近前一看,原来是一座破败的古寺。李时珍轻轻推开门,只见里面到处是灰尘,断垣残壁上长满了青苔,中间的神像蒙上了厚厚的蜘蛛网。”

“皎洁的月光透过露天的屋顶,照进房子里。李时珍说:‘庞宪,趁着大好月色,我们把今天寻访所得记下来吧。’庞宪从行囊里拿出笔墨砚台,又搬来几块砖垒成桌子。”

“寺外,山风呼啸,猫头鹰在尖叫着。”

读着上面的几段文字,你从哪些字词感受到住宿的艰苦?

引导学生抓住“到处是灰尘、断垣残壁、长满了青苔、厚厚的、露天的屋顶、几块砖垒成桌子”等重点词语,体会古寺的摇摇欲坠、破败不堪,住宿环境的恶劣和T作条件的艰苦。

一心察访药材,一路奔波,一路疲惫,推门看见的却是满眼的破破烂烂,如果是你,你的心情如何?

再想想家里有( ),有( ),有( ),你说住的条件能比吗?

出示:“长年累月地奔波,在破庙里过夜,比住在家里苦多了!”

但李时珍坚信:“我们修订好《本草纲目》,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

设计意图:咬文嚼字――在对比中体悟语言色彩

这一环节以读为主,让学生抓住关键词语“到处是灰尘”“断垣残壁”“长满了青苔”“蒙上了厚厚的蜘蛛网”“露天的屋顶”“几块砖垒成桌子”“山风呼啸,猫头鹰在尖叫着”等词句来体会这是一座荒凉、阴暗潮湿、破败的古寺,感受条件的艰苦。然后把住古寺与住家里进行对比,进一步感受到察访药材的艰辛。抓住关键词,就是抓住了细节,在让词语的内涵丰富起来的同时,文本的内涵也就立体、丰润起来,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教给了学生阅读的方法。

3.吃喝艰苦

出示:“庞宪用陶碗舀来泉水,煮沸后,两人便坐在火边,一边喝水一边啃干粮。”

一个“啃”字,你“啃”出了什么?(干粮的硬、难以下咽、没有营养……)

无数个日日夜夜,他们都喝的是泉水,啃的是干粮,有时好几天都不下山,你说这日子苦吗?可李时珍却笑着说――

出示:“我们修订好《本草纲目》,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

四、在“吃点苦”中,树立人物形象

李时珍35岁断然决定,不惜一切重新编写《本草纲目》。在寻访药材的过程中,他脚穿草鞋,身背药篓,翻山越岭,访医采药,到现在已经快50岁了,这样长期在外奔波已经快15年了!他挺过了一个又一个艰难的日子,是什么让他那么执着,那么坚持呢?

学生交流。

补充资料:李时珍24岁开始行医。在行医的过程中,李时珍发现,前人所作的药典《本草纲目》并不完全可靠,有些分类不清,有些记录的药效不准,有些甚至是错误的。他想,病人吃错了药,那该多么危险啊!于是35岁的李时珍做出了一个伟大的决定――重新修订《本草纲目》。

读了这段材料,你有哪些想法?

正是为了万民得福,李时珍才不怕吃苦,甘愿吃苦,值得吃苦!

设计意图:补充材料一一在补白中升华人物形象

这一环节补充的材料,让学生不仅了解了李时珍察访药材的原因,而且体会到了李时珍的那种决心,真正领悟到李时珍说的“我们修订好《本草纲目》,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这句话的含义,同时李时珍的形象和学生对他的情感都得到了升华。

【作业设计】

1.朗读课文。

2.搜集李时珍的小故事,读一读。

【板书设计】

李时珍夜宿古寺

李时珍夜宿古寺范文第2篇

课文是叙事文体,篇幅较长,光让学生读很难读出人物的品格。因此,解读这篇课文就需要细读文本,对李时珍进行微格分析。

一、品析文字,结合联想,体会住的苦

学生不难找到李时珍师徒俩住在破败的古寺里这段文字。能抓住“到处是灰尘、断垣残壁、长满了青苔、厚厚的蜘蛛网”等词语体会古寺的破败。在这一过程中,我紧扣“断垣残壁”一词,让学生发挥想象,说说读到“断垣残壁”这个词,你的脑海里出现了怎样一幅画面?有学生这样描述:这座寺庙快倒塌了,里面很脏很乱,这里一块坏的,那里一块破的等等。在学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我出示了图片并予以总结,从而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到李时珍师徒俩住的苦。

二、抓关键词,联系上文,体会吃的苦

李时珍吃的苦这段文字学生也都能找到。在教学时,我抓住了“啃”字,从“啃”字体会干粮的干和硬,难以下咽。并及时总结:喝泉水、啃干粮已经很苦了,但即使这样,他们也是有一顿没一顿的。课文一开始就有一个词,引导学生抓住“饥餐渴饮”一词,更进一步体会他们所受的苦。

三、圈画动词,关注细节,体会记录的苦

记录条件的苦学生容易体会,但对于记录过程中李时珍冒着生命危险尝草药所受的苦则需要在老师的引导之下去体会。所以我又补充了《李时珍和曼陀罗的故事》,让学生听后谈自己的感受。学生知道了李时珍冒着生命危险尝草药,也更好地体会到他记录的苦。在尝草药的这段文字中,我又让学生关注细节,圈画动词,从“端详”“扯下”“嚼嚼”等一系列动词中学生感受到了李时珍认真严谨的工作作风。

四、及时总结,升华感情,感受人物品格

李时珍夜宿古寺范文第3篇

一、品读人物语言,触摸人物心灵

俗话说:“言为心声”。在“人物篇”的课文中,教师如能敏锐地捕捉住人物的语言,指导学生品读、感悟,便能与人物进行有效地心灵对话,从而带领学生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

教学《钱学森》一课,姜老师首先抓住了本课最为关键的钱学森说的两段话来指导学生品读。姜老师精心设计,有坡度、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一步步真正读懂人物语言,读懂钱学森的心声。

问题1:钱学森站在甲板上,内心为什么发出这样的感慨呢?为什么说祖国让他“魂牵梦绕”呢?俗话说“言为心声”,请大家在课文中找出钱学森说的话,我们来体会一下。

问题2:要想读懂人物的语言,就要放入文中读,了解说这句话时的背景情况。现在就请大家默读第二自然段,了解第一句话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

问题3:要想读懂人物的语言,还要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去用心感受。你再来读钱学森的话,用心感受一下,能选用一组关联词,说说当时钱学森的心声吗?

虽然……但是……

无论……都……

不是……而是……

学生在老师一步一步地指导下,认真品读着钱学森的话,感受钱学森虽然身在美国,但他时刻记着自己是个中国人,他放弃了金钱、地位、荣誉、优越的工作条件、一流的科研设备,进而感受钱学森克服重重困难回到祖国的爱国之心和报国之志。

二、挖掘课文留白,体会人物情感

在我们的语文课本中,用心阅读,就会发现有不少地方给学生留下了想象、发散思维的空间,这种手法与绘画中的留白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如果我们老师能将这些空间巧妙的利用起来,给课文留白处着上精彩的一笔,我想,学生会对文本的解读更加透彻,更加深入,课文留白处也将会更加的精彩纷呈。

如《钱学森》一课,在学生明白美国政府是绝不会让钱学森回国的,并对其威逼利诱所做的一切时,姜老师及时抛出一个问题――

出示:此时,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钱学森说:

在此过程中,姜老师让学生想象人物的语言、动作和表情,说出简短的一段话,通过想象体会人物的情感。

三、丰富人物资料,烘托人物形象

教师拓展资料性课程资源的运用,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领悟,催生了学生的深层思考。在“人物篇”课文的教学中,适当地补充人物的相关资料(人物的语言、人物的故事、人物的作品……)有机地丰富学生对人物的认识及了解,从而进一步烘托了人物形象。

如《钱学森》一课中,钱学森的回国的道路是极其的艰难,他受到了百般阻挠。让学生结合课外搜集的资料来说说,钱学森回国道路上遇到哪些的艰难?(出示资料)

他们千方百计阻挠钱学森回国。 长达5年,行动没有自由,然而,钱学森――(出示第六自然段第一句话)一起读。 进而突出了钱学森对祖国的思念与热爱。

从以上案例来看,学生阅读了教师补充的相关资料,更深层次地了解了人物,对其性格、品质有了更深的认识。从而让人物形象在孩子们的心中又一次清晰高大起来。

四、给予练笔平台,抒发内心情感

口说百遍,不如手写一回。课堂上对人物的“说”是琐碎的,是多侧面的,是来自不同人的不同感悟。“写”是整合,是从血肉到灵魂归位的重塑,是来自一个人的沉思,是对一个形象的立体感知。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在恰当的时机写出对人物的感受,可以帮助学生从更多的角度学习人物、欣赏人物。

如:许老师在教学《李时珍夜宿古寺》的最后环节这样设计:同学们,此时此刻,瞻仰着李时珍的像,你最想对他说什么?将你要说的话写下来 (出示李时珍画像)

著名小学语文教育专家丁有宽先生曾说过:“读写结合,相得益彰,读写分离,两败俱伤。”三位老师都注重了读写结合,把握住练笔的契机,让学生在没有心理压力的情况下进行了小练笔。让读与写浑然一体,让小练笔成为学生宣泄内心感受的渠道,而绝对不是一种强迫性的附加的“工作”。学生在写的过程中又经历了一次品评的过程,认识也就更为清晰,进而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再一次得到净化与升华。

李时珍夜宿古寺范文第4篇

关键词:阅读; 教学; 提问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5-095-001

一位想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老师,应该像一位优秀的节目主持人一样,注意研究提问的艺术,积极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激发他们思维的积极性,使他们在课堂的每一分钟里,都充满着强烈的求知欲望并能迸发出智慧的火花。然而,在现今许多的语文课堂上,依然存在着由设计问题而引发的这样几种现象:

其一是问题没有难度,诸如“美不美”“是不是”之类顺竿爬的问题。其二是问题琐碎,提问频率过高。其三是问题难度过大,脱离学生实际。其四是问题指示不明,学生无从答起。其五是问题程式化。

因此,有效的课堂提问应是从实际出发,根据教学的知识内容与思想内容,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来精心设问、发问;应从学生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与心理特点,找出能诱发他们思维的兴趣点来问,使提问真正问到学生们的心“窍”上。

一、设置矛盾,激活思维

有些文章中,作者故意制造一些语言文字上的矛盾,起到特殊的表达效果。这种矛盾往往是教学中不可回避的难点,对学生理解文章,进而体会作者的思想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清平乐·村居》一词描写了词人辛弃疾在仕途受挫的情况下,偶然看到农家其乐融融的生活情景所产生的向往之情,与词人一贯的豪放风格截然不同。魏星老师在教学这首词时,抓住了文中的两个语言上的矛盾之处:他先让学生用“媚”组词,然后问:“‘媚’通常形容年轻女子,这里是说谁?”学生回答是形容翁媪的。老师随即又问:“这不是矛盾吗?”学生显然没有料到老师对课文产生了质疑,现场顿时安静下来。过了一会,有学生举手说:“翁媪虽然年纪大了,可是他们的感情却很真挚,所以这里说他们是‘相媚好’,是说他们在一起的亲热的样子像年轻人。”解决了这个看似矛盾、实则和谐的难点之后,老师没有主动发问,而是让学生继续看:“从词的下阕中有能看出什么矛盾?”很快学生就发现了:“为什么两个儿子都在劳动,作者却说最喜小儿无赖?”是啊,不是说劳动者才值得尊敬吗?这里却是最喜欢无所事事的小儿子,而且小儿子还是个“无赖”,的确叫人费解。于是学生就明白了老人喜欢这些儿子们勤劳、朴实,特别是小儿子的天真。此处的看似矛盾的语言,其实也并不矛盾,它构建出一幅和谐温馨的画面。而教师则抓住了这两个语言上的矛盾之处,引导学生经历了“生疑-思考-点拨-明了”的过程,对文本的理解有了深度。

二、化难为易,化大为小

文章是作者的心声,字里行间透露的是作者的情感。在文章中会有一些关键性的词句,它们往往揭示了文章的主旨。突破这一难点便会“柳暗花明又一村”。

如在教学《李时珍夜宿古寺》一课时,教师抓住了“饥餐渴饮、晓行夜宿”两个词语,首先让学生在课文中找一找,具体描写李时珍的“餐、饮、行、宿”的句子。通过将“晓行夜宿、饥餐渴饮”两个词语具体化,学生对寻访过程的不易有了一定的认识。然后教师紧扣“夜宿”二字提问:“夜宿就是夜晚找个地方休息,但李时珍他睡觉了吗?”这个问题又引导着学生进一步关注李时珍深夜借着月色做记录的画面,更深刻地体会到他的工作“的确是苦”。而后教师顺势又问:“他为什么要这样苦?”引导学生体会李时珍为“万民得福”宁可自己吃苦的伟大人格。

三、巧读题眼,灵活变通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从题目入手设计问题,能够准确抓住文章的主旨,快速进入文章的重点内容教学。教学《圆明园的毁灭》,紧扣住“毁灭”这个中心词,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圆明园毁灭的究竟是什么?不应该毁灭的是什么?永远也毁灭不了的是什么?这三个问题层层递进,表达对实施这一暴行的英法联军的愤慨;进而引发学生思考,不能毁灭的和永远毁灭不了的,是国人的强国之志。引导学生通过研读文本,明了被毁灭的圆明园曾经是多么的辉煌所以人们常说,通过提问启发学生的思维是教师教学艺术的主旋律,是教学艺术的核心。

四、变直为曲,引人入胜

课堂的提问如果只是一味地直来直去,启发性就不强,久而久之,学生对这样的提问会感到索然无味,并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思维的发展。假如我们把问题换成“曲问”、“活问”的方式提出,就能迫使学生开动脑筋,并且要求他们在思维上“跳一跳”才能回答上。例如在《与他的大黑骡子》一课中,就有两个这样的冲突:其一是“为什么要杀骡子,而战士们和饲养员为什么不同意杀?”杀与不杀的矛盾实际上就是“遇到的现实困难”和“大黑骡子立过功且与大家感情深厚”的冲突。从感情上讲不能杀,从现实角度看又必须杀,对这个问题的研讨,可以使途中的艰难险阻在学生的心中有更为深刻的理解。第二个冲突是“与大黑骡子的感情很深,可他为什么还坚持杀骡子?”和大黑骡子的感情怎样?这个问题从文中很多处细节描写都能找到答案。那么,既然感情深厚,仍然要坚持杀掉骡子,这就更加印证了遇到的困难。通过这个问题的研讨,也可以使学生对于体会“爱骡子更爱战士”的感情有一个思维的坡度。

五、披文入情,调动思维

李时珍夜宿古寺范文第5篇

词意理解方面的学习,是学生进一步领悟文本的前提与基础。只有学生对词语意义有了鲜明而又深刻的理解,后继的学习进程才会更加行云流水、顺畅自如。在教学实践中,笔者注重引导学生在各种形式的表达中形成整体体验,在词意理解的过程中感受语文学习的独特魅力。

一、 静为动——动态化表达凸显形象性

小学生活泼好动,动态化的表达有利于让他们注意力集中,思维变得活跃。因此,根据词语特征,我有意识地让学生利用手势、表情、动作等表达他们对于词意的个性化理解。如在教学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李时珍夜宿古寺》一课时,文中的一些词语着重刻画了李时珍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值得引导学生细细琢磨——

师:我们来看这一句:“他扯过草药,细细端详着,若有所悟……”你能想象出当时李时珍的动作和神态吗?

生1:(模拟动作)抓过草药,看了看,接着点了点头。

生2:我觉得应该是翻过来覆过去地看。

师:为什么?

生3:不仔仔细细地看怎么能叫端详呢?

师:不错。请你来演一演李时珍好吗?

(生表演)

师:他的神态动作像李时珍吗?

生:(众)像!

师:他为什么只是微微点了点头?

生4:他一边看一边轻声的自言自语,说明他在思考这种草药的功效,它能治什么病……

“端详”和“若有所悟”两个词,是刻画李时珍全神贯注的工作画面的关键词语。教师引导学生代入角色,去模仿李时珍的动作和神态,一步步逼近词意的准确内涵,不但使得课堂教学生动形象,也进一步让学生在想象、表演和表达中体验到了人物的珍贵品质。

二、化虚为实——情境化表达加强体验性

当词意与学生自身行为结合在一起时,学生的理解就会更加深刻鲜明,能为学生进一步感悟文本做好知识和情感两方面的积累。如在教学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放飞蜻蜓》一课时, “七嘴八舌”“入神”这两个词语反映了孩子们在陶行知先生面前从无拘无束到认真倾听的两种关键形态,可引领学生进行动态化表达,进而理解词意——

师:你们知道什么叫“七嘴八舌”吗?

生1:就是你一句,我一句的意思。

生2:就是很多人抢着说的意思。

生3:想说的人太多了!

(教师快速地指名回答之后,微笑着看着学生,沉默了一会儿)

生4:我知道啦!老师,刚才我们就叫七嘴八舌吧!

师:哈哈,不错!同学们不但对“七嘴八舌”这个词语解释得很好,而且你们刚才的行为就可以叫做“七嘴八舌”了!

……

师:孩子们“入神”地听着,怎样才叫“入神”地听呢?同学们做一个“入神”的样子好不好?

师:谁来形容一下刚才你“入神”的样子?

生5:入神的时候,眼睛要一眨不眨地看着老师。

生6:入神时不会东张西望。

生7:一定不会随意打断老师的话。

在教学片断中,教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体态语言来表达自己的个性化理解,首先用有意识的课堂停顿启发学生回顾自己的行为,感受到词意与生活的贴合;然后让学生进行自由演绎,用自己的神态诠释词意的内涵,使得词意与学生的个体体验结合起来,提高了学生的词意理解水平。

三、化零为整——整体化表达突出层次性

将词语融合到整个文本中进行理解,不但拓展了词语的内涵意义,同时也为后继的文本教学做了极为有效的蕴伏。如在教学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一课时,骆驼妈妈面对孩子的困惑,采取了“用事实说话”的教育方式。我扣住文中“多亏”这个词,引导学生将词意置于文本中进行理解,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师:“再走下去,饿了怎么办?”如果你是小骆驼,你知道答案吗?

生1:我知道,我们有驼峰,里面贮存着养料呢。

师:可是,这不是难看的肉疙瘩吗?

生2:多亏有这两个肉疙瘩,否则就要挨饿了!

师:他用了一个很好的词——“多亏”。刚才文中也有这个词,谁来说说,你觉得什么是“多亏”呢?

生3:如果没有就糟糕了!

生4:原来觉得没什么,后来发现它太重要啦!

师:是啊!多亏有这两个难看的肉疙瘩。我为什么还要为它感到难过呢?我应该——

生:(齐)感到自豪才对!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意忽略了文中“多亏”这个词,而在后继教学环节中,引导学生尝试自主运用这个词进行表达,进而启发学生思考表达中词意所流露出的情感内涵,不仅润物细无声般帮助学生理解了词意,也让学生感受到了在事实面前进行客观认识的重要性。

相关期刊更多

时珍国医国药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化工时刊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科技司

中医药通报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厦门市卫生健康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