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乡土文学

乡土文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乡土文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乡土文学

乡土文学范文第1篇

乡土文学,现代文坛上出现了一批比较接近农村的年轻作家,他们的创作较多受到鲁迅影响,以农村生活为题材,以农民疾苦为主要内容,形成所谓“乡土文学”。代表作家有彭家煌、鲁彦、许杰、许钦文、王任叔、萧红、台静农,莫言、屈远志等。乡土文学是在“为人生”文学主张的影响和发展下出现的。

据考证,在现代中国,关于“乡土文学”的阐述最早来源于鲁迅。他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中说“蹇先艾叙述过贵州,裴文中关心着榆关,凡在北京用笔写出他的胸臆来的人们,无论他自称为用主观或客观,其实往往是乡土文学,从北京这方面说,则是侨寓文学的作者。”尽管鲁迅对“乡土文学”未做出正面的定义,但他勾画了当时的乡土小说的创作面貌。当时的乡土文学的作家群体多寄寓在都市,沐浴着现代都市的文明,领受着“五四”新潮的洗礼。现代文明和进步思想的烛照,几乎成为当时作家书写“乡土文学”的一个重要的创作准备。

(来源:文章屋网 )

乡土文学范文第2篇

    【关键词】诗性美感;乡土文学;自然美;结构美;音乐美

    沈从文一生着述浩繁,文学作品的成就很高,20世纪中国产生这样一位作家,可以说是一个奇迹,他在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是毋庸置疑的。

    沈从文作品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作品中出现了大量诗情画意的场景。读过其作品的话,读者都会像是在欣赏一首首优美的诗歌一样。“清澈见底的河流,那凭水依山的小城”,“那深翠逼人的竹篁中鸟雀的交递鸣叫,那浅浅溪流中游鱼清闲的吐着水泡” ⑴那画面是那样的自然而又清丽,优美而淡雅,散发出浓浓的乡土气息。呈现出一种诗歌的诗性美感。在沈从文的作品里,其中《边城》就给我们展现了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世界,只因为我们在作品中看到,翠翠举目山水的遐思,三三溪边守渔时的怡然,萧萧委身于树林的“糊涂”。那流至人类灵魂深处的“小溪宽约廿丈,常年水皆静静的,河床为大片石头作成,即或深到一蒿不能落底,依然清澈透明,河中游鱼来去都可以计数。”(2) 自然美在沈的“湘西文学”中,主要也不仅仅指旖旎多姿、秀丽诱人的青山绿水、老城古道、磨坊野渡,更本质的还是指一种生存方式和价值取向上的“自然”风格。于是他美化地抒写理想“边城”中的“自然美”。他写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即长养她且教育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动物。人又那么乖,如山头黄麂一样,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平日里在渡船上遇陌生人对她有新注意时,便把光光的眼睛瞅着陌生人,作成随时皆可举步逃入深山的神气,但明白了人无机心之后,就又从从容容在水边玩耍了。”(见《边城》);写虎雏身上原始的生命力:“…。一如跳到海里,小豹子也是寓于深山大泽方能发展的生命”(见《虎雏》)。人与自然两相和谐,彼此依存,可见一斑。翠翠的本质是淳朴、高洁的,犹如深山流山的一线清泉,从未受过工业文明的污染,仍然保持着透明和纯净;虎雏同样保持着自然、淳厚而野性的品质,生命力勃勃而富生气,远比精神状态上始终是阉人的都市腐朽阶层要高贵和强健。这种自然美——美好与和谐,本真与纯朴,在沈的许多作品中都可以见到。沈从文就是这样通过诗情画意的自然景物和人物的人性美巧妙结合,展现出文学作品的自然美感。

    再者,在文体创造上,沈从文追求文体结构的千变万化。特别是在结构上是自然、流畅和千姿百态;文体上则使他的小说打破各种文体间的界限,产生了明显的边缘性:有些运用散文笔致,似抒情散文,有的带有童话色彩,似民间故事。我们试以《边城》为例,小说结构寓严谨于疏放。全篇就是围绕主人公翠翠的爱情故事这一中心事件逐步展开,情节非常集中、单纯;作品以傩送、天保两人钟情与翠翠为经线,以老船夫关心、撮合孙女的婚事为纬线,推动着故事有节奏地向前发展。然后又以翠翠与傩送、天保的爱情纠葛为明线,以王团总想傩送当女婿为暗线。经纬交织,明暗结合,将情节的单纯性与复杂性完美结合。作者特意在故事的发展中穿插了对歌、提亲、赛龙舟等苗族风俗的描写。特别是关于端午节风俗的描写,来展示边城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既是“边城”乡土性的诗意揭示,又是扑朔迷离的诗意烘托。《边城》是一部小说,更像一首二十一断章组成的长诗,蕴含着诗一般的境界和韵味,着浓郁的诗意,给人一种非常纯粹的阅读体验。无论是对人物形象入微的描写、独具匠心的结构特色,还是其浓郁的悲剧性与象征着纯洁爱情的意象,令人无奈的结局,都无不显示着这位中国现代史上的巨写作功底与他心中无限的矛盾——深处在现代都市中的他,却一心想着一种清雅、安静、远离尘嚣的世外桃源,在这里,没有了人与人间的尔虞我诈,有的只是美和善。

    还有,沈从文清新质朴的语言风格在现代文学史上独树一帜。沈从文是非常重视语言文字的,他的小说,无处不显示着他高超的语言技巧:惜墨如金,但字字珠玑。沈从文对于人物形象,经常不做客观的描写,而是主观叙述,着墨不多却非常传神。比如《来客》中“在楼梯口觌面时,原来是个还不识荆的白脸少年绅士,服装潇洒,仪表不俗”,对“来客”的形象不做过多的描写,只是用“白脸”、“潇洒”、“不俗”这样的词语对其外貌、穿着等进行简单的勾勒。简洁却足矣。沈从文无论写景写人极少用形容词,而是较多地使用实词,如此一来提高了表达的准确性。用最平实的词描述却十分贴切而富于诗情画意的美感。在《边城》的第二自然段的描写自然背景的段落只出现了“静静的”、“清澈透明”、“慢慢的”三个普通的形容词,在写景状物中极少运用形容词是不很常见的。然而沈从文先生却真真切切的展示了湘西的风情画卷。

    总之,读沈从文的作品,就像是在读一首首诗歌,不仅能够让我们眼睛享受视觉上的美感,还能够让我们在内心里欣赏他作品艺术和语言上体现得诗性的美感,他的作品到了今天,仍然很值得我们去深入研究的。 

        参考文献

    [1]查振科.对话时代的叙事话语——论京派文学[M].春风文艺出版社.2005.

    [2]黄健.京派文学批评研究[M].上海三联书店.2002.

    [3]糜华菱.沈从文的凤凰城[M].中华书局.2007

    [4]《中国新文学史稿》王瑶 第一卷

    [5]《中国现代美学从编》胡经之 北京大学出版社

    所引资料:

乡土文学范文第3篇

关键词:乡土资源;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运用价值

新课标明确提出高中语文教学需依据本地区自然、社会及人文等方面的资源满足多样化及选择性需求,增强语文课程资源意识。教师应据此加以积极利用和开发,激发学生浓厚乡土情结。随着分省自主命题的高考改革,在高考语文试卷中体现乡土文化内容渐渐成为一种常态。如2005年湖北语文高考卷要求考生基于湖北地域特点撰写湖北旅游资源推广广告文案中的广告词;2006年北京卷则要求以“北京的符号”为题撰写文章;2007年安徽省高考语文卷则展示了现代文阅读《乡村的风》,文章中透着浓厚的安徽乡土文化气息,语言应用题第20题则更是乡土特色明显:要求学生写关于陶行知先生的简介,选择人物的某一角度加以评价。由此可见,将乡土教育融入高中语文教学显得尤为必要。笔者就高中语文教学中对乡土资源的使用做了如下尝试。

一、引入乡土资源,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很多学生总是觉得语文学科尤其是古诗词、文言文部分更多的是需要死记硬背,甚至有学生觉得@些内容和现在的时代相去甚远,学习这部分内容没有用。教师可从课堂学习内容中的乡土资源入手,激发学生对语文学科学习的兴趣与热情。如在声调上,定远话还保留入声,这非常有利于解释古诗词的押韵。如从柳永所写《雨霖铃・寒蝉凄切》的上阕中可以看出其中前面四句均使用了仄声韵。笔者所在地区定远方言“歇”“噎”和“发”“阔”都读入声,使用定远方言读这篇文章时都押韵。但如果使用普通话会发现“歇”读xiē,“噎”读yē,这样这两个字都成了平声。同样,据普通话发音“发”读fā,平声,“阔”读kuò,去声,两字也不押韵。学生们一定会对这种现象充满疑惑,教师可据此引导学生思考其中的原因。

再如,白居易《琵琶行》中的最后三句诗词为仄声韵。“急”“泣”“湿”定远方言这三个字为入声,但普通话则分别读jí、qì、shī, “急”成了阳平,“湿”成了阴平。

根据笔者所在地区地域特点,可以用方言来解释押韵的问题。一方面,当熟悉的乡音响起在课堂上时,让学生倍感亲切,有利于调节情绪、活跃气氛;另一方面,用学生所熟知的知识来解释,学生一听就懂,而且记忆深刻。

二、巧用乡土资源,顺利解读课文

在理解发音时,可介绍汉字读音变化的过程。在理解《红楼梦》中的“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时,课本上的注释:“雪”“薛”谐音,影射薛家。部分学生根据普通话的发音提出这两个字并不同音的疑惑。不止如此,“雪”“薛”两个字在学生们所在地定远的方言中的念法也存在差异,两个字均为入声。笔者告知学生,很多汉字的语音变化是长时间演变的结果,学生结合本地这两个字的念法会对教师的解释恍然大悟。

又如在学习《祝福》这篇文章时,笔者会向学生介绍安徽等地“童养媳”的民俗。本地区有首歌谣:“鸡子叫,狗子咬,八岁我,起来早,公婆茶汤要烧好,几房马桶轻巧倒。快到田间去薅草,转到水田扯秧苗。两个时辰转回家,一家早饭快快烧。别人吃饭我洗衣,再到山头把柴挑。脚冷手冷搓搓了,肚子饿了扒个苕。忙到日头落山了,赶回家把夜饭烧。一家人都睡了,我点油灯做鞋帽。”教师可将这一内容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朴实的民谣可以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更为直观地了解“童养媳”的凄惨之处。《祝福》一文中祥林嫂的出身就是童养媳,其丈夫比她小十来岁,祥林嫂饱受生活折磨。通过这首歌谣,学生就能够更好地理解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

三、介绍乡土文化,帮助学生掌握语文知识

据新闻报道,韩国向联合国申报端午节作为韩国文化遗产。端午节本是源于中国的传统节日,竟然被认定为他国文化遗产。这引发国人哗然一片。教师可以利用这一报道,强化乡土文化知识介绍,帮助学生深化对学科知识的理解。

如在学习与屈原相关的文章时可介绍端午节吃粽子及划龙舟习俗的由来,学生理解了语文知识,在阅读诗词时也更为顺畅,传统民俗的相关常识也得以知晓。

又如在教学鲁迅的《祝福》时,我们可以介绍定远的一些祭祀祈福的活动。春节时,大年初一早上,家家放爆竹,烧时香,敬神祗,“开财门”。这一天忌扫地、汲水、泼水、动针剪等;农历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家家吃元宵,闹花灯,这天晚餐,农村家家习惯用香油炒饭,叫“闹秧根”,象征新一年秧好拔、好洗、好插又好活;农历二月初二是龙灯节,旧称龙抬头,人们祈祷龙王带来“风调雨顺”。晚上做“土地会”,敬香、聚餐……教师在介绍以上相关知识的同时也讲解这样做的寓意,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中人物的行为和心理。

四、展示乡土名胜,激发学生热爱家乡

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教师可适时介绍学生身边的乡土名胜,以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如在教授《游褒禅山记》时,我们利用投影介绍定远的韭山洞。告诉学生韭山洞位于县城西北20公里的韭山,因盛产野韭而得名,又因群山连绵别名九山。山腹有溶洞,因名韭山洞。洞内宽窄不一,有时宽约百米,有时只可一人通行,洞顶有的高达数十米,石幔重重,洞中藏洞,各种乳石、石笋等千姿百态,美不胜收。幻灯的投影、老师声情并茂的讲解,让学生感到韭山洞丝毫不比褒禅山逊色,从而激起学生的自豪感。

语文源自生活,乡土资源可以成为语文课堂学习与学生生活之间的纽带。教师可基于课标要求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巧妙组合,科学设计,使得高中语文课堂增加趣味的同时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学生们可在这样的语文教学下逐渐具备乡土意识,其传统文化的积淀也会因此倍增。

参考文献:

[1]陈介刚.充分利用乡土文学作品进行语文教学[J].宜宾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1,(1).

[2]陈太根.高中语文课堂内外的教学资源开发―兼谈在高中生中开展饮食文化教育[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09,(6).

乡土文学范文第4篇

通过图像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英语是一门语言,即使学生的语法学得再好,如果不会使用词汇来表达自己的意思也就没有达到学习目标。图像是一种有效的教学辅助工具,教师可以利用其在课堂上构建和谐的语言交流情境。首先,教师可以利用图片来开展口语练习。例如,教师可在黑板上用一幅内容丰富的挂图,在图像中有一个办公室,办公室内有一些办公用品以及家具等,其次,教师还可以利用图像来对学生进行书面练习,即为看图作文。学生通过对图像仔细观察,通过书面文字将看到的表达出来。

二、各类型图像在初中英语课堂中的应用

1.挂图的应用

教学挂图是与教材配合的辅助教学工具,在课堂上可以帮助教师进行口语、词汇、句型、语法等各个类型知识点的学习。例如教师可以利用挂图来对学生已经掌握的单词进行归类。教师展示一幅关于食物的挂图,挂图中有水果、蔬菜等等,学生可以用英语将挂图中的食物说出来,并且进行分类。然而再使用已经掌握的词汇,进行造句,从而让学生深刻掌握词汇的含义。例如:“—Ilikebananas.Doyoulikebananas?—No,Idon’t,Ilikeoranges.”这类型的对话,通过反复练习,将挂图中所有的食物都进行对话,这样学生不单单熟悉了单词,还深刻地记住了单词与相关句型。

2.卡片的应用

乡土文学范文第5篇

一、诵读古典诗文,追寻名人足迹

我们知道,中华文化是世界上唯一持续发展未中断的文化。孩子们通过诵读古诗文,可以从小体验中华民族的伟大,接受民族人文精神的感召,从而使自己的人格得到熏陶,文化品味得到提升,其意义之深是不言而喻的。据考证,学校所在地陶村是东晋著名田园诗人陶渊明后裔聚居地之一,村文化广场的壁画上镌刻有《桃花源记》《饮酒》《归园田居》等许多诗文。这些诗文,蕴含着深厚的人文内涵。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曾在北大的一场素质教育报告会上讲到了中国优秀传统,他将中国的人文精神归结为两点:一是爱国,一是有骨气。至于爱国,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至今仍激励着无数的炎黄子孙;说到有骨气,五柳先生的“不为五斗米折腰”同样令人感动和钦佩。学校充分利用这一资源,积极开展陶渊明诗文诵读活动。陶渊明的诗文很多,我们就选取那些文句浅显,具有积极教育意义作品,编印成册,供学生课外阅读,让学生领略诗人作品淳朴自然的语言、高远拔俗的意境,从中体会诗人鄙夷功名利禄的高远志趣和守志不阿的高尚节操。

二、探究民俗活动,弘扬地方文化

陶村是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武义昆曲的发源地,昆曲在我们老一辈人中广为流传,几乎人人都能哼上几句,每逢传统节日,仍有不少的民间剧团活跃在乡间,可现在的中小学生很少有人对这些令我们曾经引以为傲的戏曲艺术感兴趣。他们热衷于追星,对球星、歌星、演艺明星可以说崇拜得五体投地,因此,为了挽救昆曲艺术,也为了扩大学生视野,领略家乡的艺术之花,学校策划了相应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去调查、收集昆曲相关内容并进行交流。让学生通过调查了解昆曲辉煌的历史,以及在我们生活中所起的作用,了解昆曲的文化内涵,分析没落的原因。并成立了昆曲兴趣小组,邀请民间昆曲艺人来校担任指导老师。陶村还有迎大蜡烛、浪街等民俗活动,学校利用中队活动的开展,让中队辅导员带领队员走进社区,采访调查迎大蜡烛,浪街等民俗活动的历史;让中队辅导员请村里的老人到班级讲述迎大蜡烛的传奇故事;让中队辅导员结合劳科技作品制作活动,把大蜡烛的造型搬进课堂,请老艺人讲述大蜡烛的构造。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既了解了陶村丰厚的历史底蕴,又增强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同时激发学生拯救民俗文化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保护文化古迹,增强社会责任

作为一个有着千年历史的村落,陶村的人文风景旅游资源十分丰富。那些流淌着记忆,延续着民风,传承着文脉的古祠、古庙、古寺、古戏台,都是记录与反映地域文化的活化石。坐落于陶村村东的延福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于五代后晋天福二年(937),距今已有1060年历史,是我国南方保存较为完好、具有较高建筑研究价值的元代建筑之一。学校一直把延福寺作为学校的历史文化教育基地,学校的每一位学生都会在老师的带领下前去参观,领略延福寺这一元代建筑的独特结构,感受我国古代工匠的建筑智慧和高超技艺。学生通过参观,写游记,不但增长了见识,培养了写作能力,也激发了对历史文化的研究热情和自觉保护历史文物的责任感。除了久负盛名的延福寺,村内还有邹氏宗祠、陶氏宗祠和郑氏宗祠,雕梁画栋,古色古香,学校要充分利用这些资源,通过组织学生参观这些古建筑,让学生了解一些基本的宗祠文化,体悟家族文化与个体生命的传递与繁衍,并懂得在借鉴和传承文化的过程学会去芜存精。

四、品味特色产品,激发爱乡之情

陶村独特的土质和气候条件孕育了宣莲、高山云雾茶、板栗、高山四季豆等名优特产。宣莲是清朝贡品,为中国三大名莲之一,且盛开的荷花极具观赏价值。学校充分利用这一乡土资源,每年组织“赏荷花,品诗文”活动,学生一边欣赏家乡美不胜收的荷田景色,一边吟诵“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亭亭净植,香远益清”、“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等自己收集的有关赞美荷花的诗文,真是心旷神怡,别有滋味!此外,学校各中队还会组织诸如“夸特产,爱家乡”、“品宣莲,话桃溪”、“家乡特产博览会”等活动,让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收集家乡特产的有关资料,制成手抄报,在各自的班级橱窗中进行展示。还在家乡特产成熟的时节,让队员把特产带到综合实践课上,让队员分组研究,调动队员多种感官,认识家乡特产的形、色、味,然后派队员上来介绍特产,推销特产。通过这些活动,让队员不仅了解家乡特产的特点,而且了解特产形成的原因。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萌生对家乡特产的喜爱,从而激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